第一篇: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党课学习体会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党课学习体会
十年来,大大小小、各种规模、各种层次的党课听了不少,主讲者从身边的平民党员到省市领导、党建专家到中央机构的学者教授,不可否认,多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只是很遗憾,多数党课都停留在“照本宣科”、老调重弹上,缺乏新意和吸引力,基本上过后即忘,甚至党课变睡课,很少有可以让人发自内心地去感悟的。
11月6日的这一场是个例外,虽然主题依然是高挂的“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主讲的是省委党校的毕德教授。这一次党课,生动的不是会议精神文件简化再现的ppT,而是他深情朗诵的诗、他从网络截引的图、他引用的刚刚卸任的省长之言、还有他自拍自剪的短片,更难得的是,在ppT的最后一页,他不是客套的留下“谢谢”二字,而是他自己的手机号码以及电子邮箱。
感悟之一:坚持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当他念出这首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是无名的诗的时候,我想起了以前曾经阅读过的一篇文章:《把儿时梦想坚持一百年》。我们都曾经有过理想,只是很多人都已经与曾经的理想越去越远,不管是因为社会的发展更替、现实各种因素的阻挠还是自己人生目标的改变,或者,仅仅是懒惰。当原本丰满的理想遭遇残酷的现实,理想便开始日渐消瘦,慢慢地变成了只能晒月光,不能见阳光。
我自己本身也是如此。曾经先后有过两个理想,第一个理想曾在紧张艰苦的高考时期支撑着我对抗了各种各样的阻挠与困扰,可惜最终还是在专业和职业上与它渐行渐远,以致于现在对它的关注只停留在新闻标题的浏览及个人日常生活的细节上。第二个理想,成形于大学毕业之际,直至去年还在一点一点地努力着,曾经离它很近,可惜也还是不敌现实,短期内基本上已经是不可能实现的了。是自己的努力不够,也是因为自己的决心不够。若干年后,希望我还能记得这个自己的理想,并且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精神财富与物质条件,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诉求,去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感悟之二:人之三容——容人之过,容人之短,容人之才
课上,毕教授引用刚刚卸任的黄华华省长的“最后一个报告”的发言,说作为一名领导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便是这三容。或许,不仅是做领导,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这一句话同样适用。一直以来,自豪于自己的秉持原则,同时对一些已认定为自己所不认同的人与事也明显地排斥着,改变不了的甚至自行地逃避、不去与其面对面,只是,不去面对,TA依然存在着,甚至旺盛地拓展着,即使眼不见为净,可是心境毕竟无法静如止水。是自己过于信奉“道不同不相为谋”,还是自己太小气了呢?
这几天看报纸,有篇关于同事间“志同道合”与“道同志合”文章,写得颇有道理:两个人能志同道合,是可遇而不可求;即使两个人一开始没有共同的理想,但是既然同事一主,也就是有了共同的目标,就该朝着这个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以致“志合”,这样,即使TA有过、有短也该以宽容之心去面对,不应苛求。
只是,我想加一个“三容”的标准:对方没有原则性的过与短……
第二篇: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 文化在战略层面意义凸显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将于今日闭幕。有分析指出,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
文化建设在战略层面意义凸显
分析人士指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但不能纯粹靠文化的自发发展,新形势下召开这样一次会议,标志着中共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高层在文化理论创新与实践方面正逐渐走向成熟,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建设正在稳步提升。
9月26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据分析,提交此次会议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料将在精神导向、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多个层面作出安排,注重培育主流文化,部署“文化兴国”战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文化如何实现大发展大繁荣?专家对此作出分析。北京大学教授郭建宁认为,必须建设主流价值文化,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仅要体现在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文化发展出人才出精品,归根结底要体现在民众的文化消费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齐勇锋表示,要加快文化市场体系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的市场壁垒,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为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培育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使之成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体制改革亮点频现成果丰硕
一场影响深远、波及整个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在中国展开,取得了丰硕成果,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路。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国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进,国有文化单位市场主体缺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民营演艺业快速发展,全国已有民营文艺院团7000多家,远远超过2000多家国有院团的总量。
中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国家统计局9月16日发布的报告,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5%。2004年至2008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近5%。
近年来,中国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今年3月,中国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将“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单独设为一篇,对“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目标。
高层为文化体制改革“吹风鼓劲”
近期,中共高层不断为文化体制改革“吹风鼓劲”。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讲话时强调,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9月初,胡锦涛在北京观看了讲述一位公路管理员爱岗敬业故事的话剧《郭明义》,勉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则在近期先后赴吉林、北京等地考察文化传媒发展等事宜。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直指“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李长春说,即将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的任务要求。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近日亦频频发表长篇论述,呼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专家指出,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高层在文化理论创新与实践方面,正逐渐走向成熟,相关的能力建设正在稳步提升。
历次党代会反复寻求破解文化问题
从十二大到十四大的历次党代会召开的十五年间,中央反复重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内容,将文化建设视作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十五大明确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这一时期,中央已对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对独立关系,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
十六大确立了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目标。十六大报告阐明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任务。十六大以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部署启动、全面展开、深化攻坚。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全党全社会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央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十七大报告、“十二五”规划中都以专门章节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不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第三篇: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资料
在深入开展学习活动的同时,文化部要把全会确定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落到实处,转化为具体的工作项目,主要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研究,运用各种文化形式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实质,组织生产更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优秀文艺作品,挖掘各类节庆活动文化内涵,组织好“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把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
——积极发挥重大文化精品工程的示范作用和国家艺术基金的引导作用,推出一批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我国艺术学科体系建设和当代文化发展问题研究,开展文化艺术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加大城乡网吧市场监管力度。改进现行文艺评奖办法,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批评。
——要把主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的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的支出预算。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形成比较完备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继续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继续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提高对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供给能力。
——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加强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促进大遗址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及保护机制,开展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评审和第四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评审。加强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继续做好清史纂修工作。
——发布实施《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和《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文化旅游、网络文化等新兴业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文化会展、艺术创意、网络文化、文化产品数字制作等优势产业,引导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民族演艺、文化旅游、工艺美术、会展节庆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优化文化产业投融资环境,完善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办好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文化展会。
——深入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在2012年上半年完成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演出院线、连锁经营等文化产品现代流通形式,加快培育各类文化要素市场。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建设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系统。全面完成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组建,推动副省级以下城市完善综合文化行政责任主体。
——精心组织国家文化年、中国文化节、文化周、欢乐春节等重大品牌活动。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改进文化出口奖励机制,扶持文化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到境外兴办实体,开展文化各领域的交流互访,举办国际性文化活动和专业比赛。
第四篇: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我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从中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因此,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这一新的精辟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本质关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地位、作用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认识,标志着党的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价值自信的新高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并具有广泛社会共识的价值系统,因此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在我国社会转型、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环境大变动的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挑战,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现实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统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信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强大精神动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道德规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体会到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决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奏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最强音,更感到文化淬炼时代精神,文化凝聚奋斗力量。《决定》必将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让我们都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落实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
第五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起至1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主要议程是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值得我深深思考。
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很深的意味。在我们党走过九十年风雨历程之后,正在准备向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宏伟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其国际竞争力。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通过政府主导,引导多元投入,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日趋多样化,多元投入机制正在形成,促进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力保证。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进行国际交流合作,这些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面对的不仅是经济竞争,同时也面对思想文化的严峻挑战。由于世界仍是西方文化处于主流地位的大环境,我国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但在文化领域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甚为必要,具有紧迫性。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基础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
通过学习,我认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不能纯粹靠文化的自发发展,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需要有识之士的推动,特别是需要先进政党的推动。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召开这样一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而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下自己的文化修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更好把握前进的方向。要时刻关注党的最新思想动态,领会党的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和努力方向,向着党指出的方向来走,这样才不至于走死路,不至于犯错误。思想的觉悟提高了,才会有更高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在学习工作的时候才会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做出更好的成绩。
人民银行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2011年10月20日 10:43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10月19日下午,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周小川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暨党委中心组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对新形势下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推进文化体制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研究部署。
党委中心组成员一致认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党委中心组成员一致认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产业关联度大,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源泉。
党委中心组成员在发言中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高瞻远瞩,及时布局,实施一系列重要的战略部署,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国正面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金融业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大有可为。人民银行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引导商业银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投放;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文化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鼓励各类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扩大文化企业直接融资规模。
人民银行党委要求,全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做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传达学习。要按照《决定》作出的各项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全面做好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中国银行党委中心组(扩大)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
会精神
2011-10-20 10月19日上午,中国银行党委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行研究部署。会议由党委书记、董事长肖钢主持,党委副书记、行长李礼辉,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林,党委委员、副行长王永利,张燕玲同志,各总部总裁及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李长春同志《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的说明》。与会同志认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对于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委书记、董事长肖钢同志在发言时指出,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决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自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刻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要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要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在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认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肖钢同志强调,文化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吸收就业能力强、消费空间大、绿色环保好等优势,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也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来,中国银行充分发挥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的优势,与新华社、《人民日报》、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帮助一些文化企业集团进行并购、重组、上市,与财政部联合成立了我国首支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国文化产业基金”。大力支持文化产业“走出去”,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信贷投放。截至2011年8月末,中行对文化产业的贷款余额达到250亿元,较2009年增长55%。中国银行要密切联系实际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在深入学习领会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创新,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性行业,全面研究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支持措施,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产业加快整合与升级,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会议要求,全行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团结奋斗,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交行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积极支持文
化产业发展(时间:2011年10月19日)
10月19日,交通银行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主持会议,传达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所作的工作报告以及全会闭幕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对交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做出具体部署。
会上,党委副书记、行长牛锡明传达了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李长春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所作的说明。
会议认为,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就,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胡怀邦指出,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决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胡怀邦要求全行要把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会通过的《决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按照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总体部署,紧密联系交行实际,全面、系统、准确理解掌握全会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周密安排,认真组织好全会精神的传达学习,抓好落实,把思想统一到六中全会精神上来,确保把全会精神体现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反映到全行改革发展与经营管理工作的具体成效上。
胡怀邦强调,全行要充分认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为文化产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创新信贷理念和机制,完善行业信贷管理技术和机制,创新信贷产品,进一步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围绕国家文化振兴产业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加大信贷资源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倾斜的力度;创新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客户一揽子金融服务需求;根据文化产业企业的经营特点、资产结构、业务收费模式等实际,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健全支持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胡怀邦同时强调,全行要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强交行自身企业文化建设。一以贯之地弘扬“责任立业、创新超越”的核心价值观;把“一个交行、一个客户”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落实服务提升年活动工作要求。
华庆山、钱文挥、王滨、于亚利、侯维栋、杨东平、杜江龙、朱鹤新、张冀湘、杜悦妹等行领导出席会议,总行各部门和在沪子公司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