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文明助中国梦圆
生态文明助中国梦圆
新华网(2013-07-21)
李新春 绘
十八大以来,“中国梦”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本次论坛中多次被提及的一个词语。生态文明与中国梦有什么关系?许多参会嘉宾共同的看法是:生态文明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
老百姓需要蓝天绿地净水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主任胡兴培是第一次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昨天上午的开幕式上,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许多党政要员都把生态文明放在经济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来提。
“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从那时候开始,生态文明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胡兴培看来,生态文明应该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国梦就不完整。”
他说,实现中国梦,当然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
“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如果按照传统的工业文明的思路来发展,会把好多资源都毁灭。地球不光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我们子孙后代也要在地球上繁衍。所以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来发展。”
另一方面,胡兴培认为,生态文明也是老百姓生活幸福的要求。“我们所说的中国梦,落实到普通老百姓身上,就是生活幸福。早期老百姓要求解决吃饭问题,现在老百姓更要蓝天绿地净水。”他说,敬天顺民是发展的要义,生态文明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
生态文明是中国梦的资源保障
与胡兴培的观点相同,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田阳也认为,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
“中国梦内涵很丰富。跟普通人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大家关心的健康问题。健康又来自哪里,我想是要来自生态环境的优良。”田阳认为,生态文明是实现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梦的一个物质基础和资源保障。
生态文明的建设包括方方面面,西部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区域。对于西部山区来说,怎样做好生态文明的建设?田阳认为,这次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搞生态文明建设,自己关起门来做,是做不好的。需要整合各方面的人、财、物。”田阳说,他很高兴在这一次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探索。“比如前天举办的那个博览会,有实际成果的展示与交易。这样的论坛不是说开完会就结束,而是会产生实际效益的。”美丽中国梦不仅是风景漂亮
“美丽中国梦不仅是风景美丽,必须是生态良好经济也发达,老百姓生活幸福,这样一种平衡的状态。”中国林业大学教授李勇说,从这个角度来讲,生态文明就是美丽中国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李勇看来,生态文明不仅是停留在感官上的一个东西,还要是让人感受到
实惠的。“说白了,就是要发展生态经济。”他说。
“贵州风景优美,空气质量好。发展生态经济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怎样走这条路呢?我觉得关键是靠科技。”他认为,以科技为驱动的生态经济发展,能够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
“而科技的背后是什么呢,就是人才、是教育。”李勇说,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应该是科技创新的一个入口和驱动。他建议贵州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才教育。(李盈)
稿件来源:贵州都市报
(责任编辑: 曹荣萍)
第二篇:建设生态文明 圆美丽中国梦
建设生态文明圆美丽中国梦
在今后五年、十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全党、全社会和全国人民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深入融汇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总书记所说的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中国梦”才会真正得以实现。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体现。而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工厂,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却显得相当薄弱,明显滞后,与我国作为文明大国、文明古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不少地方片面追求GDP,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快速增长极度影响生态环境,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极大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资源的匮乏成为不少地方发展的瓶颈,我国对多种能源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快速飙升。多半城市缺水,优良耕地减少,水污染严重,雾霾天气严峻,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脆弱。人们追求高消耗、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在享受物质增长带来的满足甚至豪华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的关键因素,成为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巨大障碍。长此下去,我们不仅不能成为生态文明强国,而且会贻害和愧对子孙万代。
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抱着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狠抓生态文明建设不动摇。首要的是转变价值观念、发展观念、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正确认识当前和未来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变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方式,转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式,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道德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全社会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要在重点区域实行生态建设的“一票否决制”,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步恢复和还原山清水秀气爽的美好生态环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有效控制开发强度,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适宜居住、生态空间青山绿水。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要在我国实施城镇化进程和机遇中切实将生态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严格限制填海造地,杜绝海洋污染,珍惜国家蓝色国土。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厉行资源节约。要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集约利用资源,大幅度降低能源、水资源和土地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加强节能降耗,发展节能低碳产业,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能源效益最大化。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深化颗粒污染防治,加强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和河流、地下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保证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要专项组织对京津冀严重雾霾空气污染、华北地区地下水严重污染等突出问题的综合攻关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加快完善生态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水资源与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严格生态文明考核评价。要总结和推广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将绿色GDP作为首要的考核指标。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第三篇:创新劳动美,助圆中国梦
“中国梦·劳动美·我与改革创新”
主题演讲稿
创新劳动美,助圆中国梦
演讲人:....工作单位:永城市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1创新劳动美,助圆中国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叫...,来自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创新劳动美,助圆中国梦》,下面是我的演讲: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过梦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只能弯腰低头把梦越做越小了”。不过,无论境遇如何,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安定的社会、一个幸福的家庭永远是我们心中不变的梦想。想想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大汉与盛唐,再对比一下近代中国所经历的困苦与黑暗,所有人都会坚定地渴望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这就是总书记提出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梦汇聚了所有中国人民梦想的火花,道出了每个中国人民的心声!
梦想贵在实现,否则永远都只是梦想。而中国梦的实现靠的是什么?无疑是劳动与改革创新!劳动创造未来,改革创新成就梦想。没有煤矿工人三班倒的辛苦劳动,哪有中国经济腾飞的动力源泉;没有建筑工人一砖一瓦的垒砌,哪有城市的高楼大厦;没有环卫工人的起早贪黑,哪有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中国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近代先烈们不懈的奋斗。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来之不易,更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劳动,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在劳动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很多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他们是
我们学习的榜样,向我们诠释了劳动的美丽与光荣,更使“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理念深入人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改革创新越发显得重要。也许大家对董明珠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会对“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的广告语非常熟悉。没错,这就是我们为之骄傲的民族企业--格力空调。这个企业用了23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靠的是什么?就是改革和创新!在董明珠看来,唯有改革创新才是致胜的法宝。在她的带领下,格力成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典范。
改旧革新,是为了将发展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部分,从而再次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外,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也只有改革才能不断地适应新情况,才能促进发展,推动历史的进步。中国商鞅变法使秦国一统六合,改革开放也使中国迈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成就世界瞩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符合了历史的潮流,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和支持!
改革需要全民参与,创新不分高下你我。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创新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不缺乏创新的传统和智慧,而事实上,创新也离我们并不远,工作上用心做事解决难题、作业流程的小小改进、一个新的想法、一个小的创造,都是创新,都可以成为撬动历史进步的杠杆。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作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工人阶级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去,用心挥洒激情与智慧,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价值。个人的梦想实现了,中国梦也就不远了!汇聚中华亿万儿女的劳动,我坚信我们所崇尚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让我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劳动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在改革中勇做时代先锋,用创新助圆中国梦!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演讲人.....2014.3.26
第四篇:中国梦 梦圆中国
中国梦 梦圆中国
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远或近。我的梦想很简单,只是想幸福的生活着,幸福的度过一生。虽然简单的小梦却不是那么容易实现,能在该刻苦的时候有刻苦的权利,能在该疯狂的时候有疯狂的自由,该笑的时候能畅快的笑,该哭的时候能放肆的哭,该拼的时候能不顾一切的拼,这样的生活应该是许多人心中的理想,这是我们的小梦。而国家的梦是由一个又一个人民的小梦组成的,中国梦就是为实现每个人的梦想而存在,只有在中国梦逐步实现的基础上我们的小梦才能更好的实现,而正因为一个又一个小梦想的实现才成就了国富民强的大梦。
作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是我们现在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我们需要学习很多东西来为自己的梦打下坚实的基础。1.在学校中学到自己爱的知识,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精学通,能多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2.大学里的交际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很多的成功人士在大学里就和自己的朋友创造了不一样的道路。3.有一个需要完成的目标,< 课 件>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大学生更应该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往哪方面发展,设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就要为它而奋斗。
要为理想而奋斗,有了理想不去实践那都是空谈。只有实际的去操作去完成目标才能体现当初理想的价值。为理想奋斗时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那就更需要我们勇敢的去面对了。
能够不拘于小节,大胆果断的做事情,想要做成事情就不能优柔寡断,那些成功的人们做事从来都是雷厉风行。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而且也是学习做人的地方,每件小事都要我们去学习。
我的梦,我们的梦,铸就了中国梦。
待你我的梦实现之日,也就是中国屹立之时。
第五篇:用生态文明圆“美丽中国”之梦
用生态文明圆“美丽中国”之梦
摘要:现在人们一边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城市病”等困扰,一边做着“美丽中国”的梦。长期以来的经济的高速发展让自然环境被蹂躏的面目全非,人们后知后觉才意识到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学会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性。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任重而道远,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环境污染;美丽中国
阳光五月,初夏的时光,放眼我们身处的青青校园,花开了,草青了,树绿了。这个时节的校园里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确,我们校园非常注重绿化建设,而且建设的很好。走出校园,小到城市的每一条道路,大到祖国的山川河流,生态文明建设早已成为“美丽中国”的强有力口号。
当5年前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而5年后,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用专章论述时,5年的时间生态文明地位的“升格”,这不仅是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认识的更加深刻,也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
前段时间的北京雾霾天气状况,空气质量严重告急。PM2.5在走入公众视线的同时,带起了公众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现在,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已成为现实,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或是无视的。然而在雾霾天气惊魂未消之际,地下水污染、河道污染又先后被揭露,污染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惶恐不安。
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国家的工业化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快速。当林立的高楼一栋栋拔地崛起,当人们的钱包越来越鼓的时候,我们同样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困扰,也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物质丰富并不是生活质量的全部,清新空气、干净的水、宜居环境、放心食品也是幸福的必备元素。于是我们开始做梦,做一个关于“美丽中国”的梦。
正是因为长期以来的高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集中激化,才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才令人们生活堪忧,深刻感受到必须保护生态平衡。所以,我认为可以理解生态文明为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一种成果。
所谓生态文明,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加上十八大成果,就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让美丽中国梦不会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三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二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而且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从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的党代会的报告,到如今的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建立节约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升华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到“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再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路径,到最后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已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八大所理解和规划的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早已超越了单
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等问题,而是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上抓起。首先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我们党清楚并准确的抓住了问题所存在的症结。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始终没有突破50%。第二产业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70%。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因此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势在必行。
从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到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再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我国将更加尊重自然规律、依靠发展方式转变、强调制度保障。展望了一个“给生态环境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这样会引起广大公众强烈而广泛的共鸣。另一方面,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在开启了一轮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潮之时,我相信公众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将更加有信心,而自身也会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身体力行、作出积极努力。
生态文明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自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注重节约资源,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下大力气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所以,我们应该从国家的这些有着重大意义的战略中看到希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难在坚持。让我们携起手来,汇聚每一个人的努力,都从自身改变开始,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我们定会在前方不远处看见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曙光,也会离那个“美丽中国”的梦想更近。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
[2]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新华网;2012.11
[3] 姜惠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2
[4] 李春江,陈枫,吴瑶;生态文明建设是文明的延续升级[N];南方日报;2012.11.10(008)
[5] 朱珉迕,谈燕,缪毅容;生态文明,关乎福祉与未来[N];解放日报;2012-11-14(002)
[6] 李干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N];中国环境报;2012-11-26(002)
[7] 孔祥武,魏贺,罗艾桦,贺勇,王伟健,胡洪江;美丽中国 永续发展[N];人民日报;2012-11-14(001)
[8] 焦玉海,温雅莉,潘春芳,杨丽婷;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N];中国绿色时报;2012-11-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