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人生理想你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
积极追求人生理想的第二种态度
对人生理想你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毫无疑问,“积极乐观地追求”是最标准的回答。
但以我而言,面对人生理想,只能有追求和放弃两种态度而已。但是追求不单单只是一种——树立理想,瞄准目标,坚定不移地为止努力拼搏追求。一般来说,这只有少部分人才精英才做得到。而追求的另外一种态度就是联系现实社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理想,当然随后便也是为之奋斗。
我认为,面对当今社会状况,只有自身的努力是不足够的,我们更加应该学会追求的上面所讲的第二种态度,因闭门造车地追求理想不再顺应时代的发展。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发展的社会,前一秒经济一片光明,可能下一秒就掀起一股来势汹汹的金融风暴。况且,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常见的是成千上万的面试者蜂拥而至地去竞争那好几个岗位,争得头破血流,还有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出社会后总是感慨“毕业意味着失业”,另外,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导致压力过大跳楼自杀等等一系列新闻层出不穷,物价上涨的速度总是比工资上涨的速度快。
以上这一切残酷的社会现实,提醒着我们理想太美好了,但追求的过程中必须联系现实实际,单纯努力憧憬着理想是没有用的。瞬时万变的社会现实时刻都有可能摧毁我们迈向理想的道路,因而我们要懂得放弃,以退为进,适应社会的发展,跟随时代的步伐,适时调整理想而后为之努力,这才是在新时期社会可以走向成功的一条出路。
我们知道,中国普及教育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人们也树起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今大学生多到随手一抓都有一大把,招聘市场总是人山人海。但是因找不到工作的发愁的大学生也比比皆是。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很多,当然有僧多粥少的原因,但在这里我主要想说的是大学生始终以自己崇高的理想自居,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太高,自知如今竞争大,就业难的现实,也依然不肯稍稍放低身姿,从底层做起,总是挑三拣四,总是想挑工资高又舒适的工作,我认为“堂堂一名大学生,怎可找一份这么不体面的工作”这已经是很落伍的观念了,首先选择从底层做起,并不等于放弃我的人生理想,反而是在调整我的理想,只是面对这么形势不容乐观的社会,我们比上几辈的人要困难些,走的路要多一些而已。这样的作为先驱的大学生,还是有很多的。
积极追求人生理想,不要空谈,要结合主观努力和客观现实,适合调整自己的理想,而后便是努力为之奋斗了。
第二篇:有得必有失: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
所谓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未必专指那种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据我的理解.凡是过于看重人生的成败、荣辱、福祸、得失,视成功和幸福为人生第一要义和至高目标者,即可归入此列。因为这样做实质上就是把人生看成了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
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我们宁愿怀着从容的心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思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之上的豁达胸怀。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姻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
当我们这样想时,我们和我们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个距离.反而和我们的真实人生贴得更紧了,这真实人生就是一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呱呱坠地.我们首先得到了生命。自此以后,我们不断地得到:从父母得到衣食、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成人以后,我们靠着自然的倾向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得到:得到爱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钱、名誉、地位,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
当然,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很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员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淮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为了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地失去。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掉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着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梧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俗众借布施积善回报,寺庙布施放时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深不以为然。说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忌呢? 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然,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地面对死亡。
另一方面,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我失去了的东西,不能再得到了。我还能得到一些东西,但迟早还会失去。我最后注定要无可挽救地失去我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看重得与失呢?到手的一切,连同我的生命,我都可以拿它们来做试验,至多不过是早一点失去罢了。
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损失,包括名誉、地位、财产等等,只要不影响基本生存.实质上都不应该带来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
守财奴的快乐并非来自财产的使用价值,而是来自所有权。所有权带来的心理满足远远超过所有的本身提供的生理满足。一件一心盼望获得的东西,未必要真到手,如果它被放到月球上,只要宣布它属于我了,就会产生一种愚蠢的欢乐。
子上精细,岂不可笑?第三篇:生命个中况味--我对人生的态度
生命个中况味----我对人生的态度
又是一个周末,我,独自一人坐在太阳底下懒散的享受着,万米阳光的温暖,这是我的一个习惯,每次只要有时间,我总会出来晒晒。似乎是想在喧闹的环境中净化自己。看着过往的行人,在春寒料峭的风里,奔走着、玩闹着,干枯的树枝,被风吹得吱吱的响,没有半点春天的气息,抬头望望这片天空,没有儿时故乡,那熟悉的白云悠悠,万米阳光灿烂,城市生活的紧凑,让我不得不奋斗我的人生。
辗转在这个城市中,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随着每一个春夏秋冬,看着叶子的由绿变黄,小树逐渐长成参天大树,发现自己不再是那梦幻连绵的小姑娘,不再是活在校园中那个无忧无虑的翩翩青年,我的青春年华,已渐渐地随风而去了。人的一生,从少年的轻狂,青年的自负,中年的内敛,老年的慨叹,在想现在的我是属于哪个阶段呢?是否到了老年的我,领略到的又会是哪种心境。
从校园人转变成社会人,这一转变,起初让我很难适应,社会的人际、社会的快节奏、社会的点点滴滴,无时无刻让我感到恐惧,拿什么来面对这些呢?是亲人的支持和一颗坚强的心,是想世上何止我一人是如此的生活,最起码我健健康康,家人平平安安,这就是我的动力,即使最后失败,最起码你还有一个家这个港湾。有人总是这样的认为,出了校门,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你都必须自己独自扛着,其实真的没有必要,此时你要想想爱你的家人和朋友,在困难面前,有时真的没有必要那么的倔强,适当的低头会让你活的更加精彩,更加开心。
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城市中生活,免不了有些孤寂,可当这种孤寂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其实发现并没有什么,人的一生中还有很多很多美妙的事情。不是说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吗?你对它笑,它回复给你的同样是笑容,可是当你悲伤或是痛苦的时候,生活也只能给你同样的悲苦。学会成长,学会坚强,学会如何面对困难,是每个人必须学会的东西,不论你在哪里,离你最近的永远是自己的一颗心,一颗足已承担的、坚强的心。
望着太阳缓缓西下,起身,收拾自己的行囊,带着自己一颗坚强的心,向着明天出发,品人生千姿百态。
第四篇:你对细节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人生美文
我刚进入单位的时候,很多人都在传一些关于琳的绯闻。
琳是早我几年被招进单位的,引起争议的是她的升迁速度比同期进来的人都要快。普通人还是个小员工,她就已经当上了主管。所以总有些爱嚼舌根的人会说她跟某某高层领导有着某些不可描述的关系。
一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并在心里悄悄表示不屑。直到有一次,领导安排我们去整理库房。
整理库房,只要将纸质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好上架就可以了。琳是负责人,但是她并没有拿出负责人的架子,而是选择跟我们一起干。
渐渐地,我观察到一个细节:由于存放不当,很多纸质资料出现了严重的褶皱。但是大部分人对此毫不在意,只是把它们摞在一起便算完事了。只有琳将资料上的褶皱一页页理顺,再摞起来。
琳的这个举动使得她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我们,但是后来她的优势体现出来了:很多一股脑堆起来的资料由于越堆越高而逐渐失衡掉落一地,只有琳整理过的资料,即使堆叠过高,也稳稳当当。
后来,由于资料太多,我们还为此加了一天的班,不少同事怨声载道,只有琳始终闷头做着自己的事情,没有参与讨论。
等到結束时,我们都飞速离开库房,一刻也不想多待。我走到门口却发现手机落在里面了,只好折身回去取。
走到库房门口,我惊呆了:琳一个人拿着扫帚和簸箕,正在扫地面的纸屑和塑料绳。
其实所有人都清楚,库房的门常年关闭,就连楼内的保洁阿姨也不会来打扫。所以一结束所有人都飞奔着跑掉,生怕要被留下来打扫卫生。只有琳,默默地留了下来,做完了扫尾工作。
至此,我终于明白琳赢在什么地方了。在所有的业务能力与知识水平与人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帮助她取胜的并非是所谓的潜规则,而是细节。
从智商与体力来讲,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毕竟天才与天生神力的人是少之又少的。一件事情你能做,我也能做,但并非两个人做出来的就是一模一样的。
这就要看在细节上下多少功夫了。那些在细节上下功夫,把小事也能做精做细的人,往往才是最容易成功的人。
细节很小,造成的影响却往往很大。
早年家里装修房子,在两家报价差不多,装修效果也差不多的公司A、B之间犹豫不决。碰巧有个亲戚在装修这个行业,毫不犹豫地推荐了A。
理由很简单:两家公司水平相当,但是A公司在装修期间的员工管理与装修后的回访复检上格外上心。
选择A公司的结果让人十分放心,我们住进了装修舒适的房子,从来不会出现一些地板翘边,房屋漏水的情况,每年过年的时候会有专人负责对已装修过的房屋状况进行回访,还会给我们送春联表达心意。
后来过去了很多年,A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而与其同期的B公司早就堙没消弭不知所终了。
听说B公司的装修人员不仅喜欢吃回扣,而且对于装修造成的后期房屋损坏一概不理不问,这使得他们最终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也失去了原本该一片大好的装修市场。
A公司与B公司之间,就专业或是装修水平而言,相差并没有多少,但是结局截然相反。A公司赢就赢在了员工管理与后期回访这些细节上。
B公司对细节不屑一顾,认为只要有好的设计师,有好的装修材料与装修工人,就能在装修市场上屹立不倒。
而现实恰恰相反,对待细节的态度决定了B公司注定倒闭的命运,也决定了A公司越做越大的结局。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密斯·凡·德罗,在概括其成功原因时,只说了五个字:“细节是魔鬼。”
密斯的父亲是个石料工人,小的时候他跟在父亲后面学习搭建架构,可每次他搭出来的都没有父亲搭出来的稳固。
他百思不得其解,只得请父亲来看自己的作品,并询问缺陷到底在哪里。父亲看了一会儿,在一个小角落默默加上了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于是整个建筑就显得难以撼动了。
密斯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细节竟是如此重要。这也使得他在以后的学习与设计中,更加注意细节带来的改变,成就了他建筑大师的美名。
一个人对待细节的态度,往往决定了他的人生。
有人不以为然,觉得毕竟是小事,所以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会输;有人注意细节,觉得细节可贵,所以他们才能在竞争中险胜一二。
从宏观来看,他们的差别小之又小。却偏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说:“细节的成功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早年我写过很多文章,但是每次投出去的稿件都石沉大海,或是婉拒碰壁。
一开始我总以为是我的行文有问题,直到后来某一天,有个编辑找到我,告诉我其实我的文章写得还不错,就是有很多的错别字需要纠正,有时候稿件的排版看着也不够清爽。
我这才恍然大悟,现在回过头再看,很多杂志与公众号的征稿函上都会标注一点:一定不要有错别字!一定要记得排版整齐!
原因很简单,虽说有校对会在发表前帮你纠正错别字,但在审稿的时候,编辑就会因为你的错别字连篇,或是排版极不整齐就不想看下去了。
即使内容再好,一些细节处理得不够到位,也会导致被退稿。
很多人在失败的时候,会抱怨人生如此不公平,上天如此不开眼,却全然忘了自己是否回顾过失败,反思过失败,是否真的在执行的过程中做到了一丝不苟,处处留心。
大部分人最大的失败,并非是整体计划方向的失败,也不是对手实力太强导致的失败,而是细节之处处理得不够到位,千里之堤,最后却溃于蚁穴。
但是,只要你能发现自己细节的不足,能够及时予以改正,看到这一点,闯过这一关,你的人生一样能被重新定义。
第五篇: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之中 ,有着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和遭遇 ,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人生观。由此 ,无论有无文化 ,文化水平高低与否 ,人生观是人人皆有 ,只是由于认识水平、思维能力以及哲学素养等等方面的差异 ,人们总结出的人生理论或人生观各有不同 ,甚至以不自觉、不系统或自相矛盾的形式存在着。人生观既是人对人生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生活关系的一种认识 ,又是一种群体意识。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的思想素质如何,我们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着21世纪中国的发展和前途。对我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我们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大学生的我,对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以下看法: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具有正确的苦乐观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困苦并不是坏事,它能造就人也能考验人。谁英雄,谁好汉,困苦面前试试看。人的面孔就是“苦”字组成的,双眉是“艹”头,眼鼻是“十”字,下面是“口”字,加起来就是个“苦”字。人生就是一个苦像,怕苦畏难就做不好人,也干不成事。可不可以这样讲,所有的成功是“苦”出来的,所有的进步是“苦”出来的,所有的幸福是“苦”出来的,所有的名著是“苦”出来的。屈原不苦写不出《离骚》,孔丘不苦写不出《春秋》,司马迁不苦写不出《史记》,勾践不苦,就没有最终的灭吴复越。山东大学一个讲师,在没有四通、微机的年代里靠勤奋吃苦,靠给别人抄稿子,“抄”成了一个副教授。人们常说:“困难象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挫折虽然影响人们前进的步伐,但它却能磨炼人们的意志。成功伴随挫折,挫折使人成熟。时下,有人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领导一批评,就认为和他过不去。这些人脑子里缺少辩证法,不知道批评是“强身健体的蜂王浆、球蛋白”。有个形象的比喻,马和羊同拉一驾车,上坡的时候,车夫使劲地抽打马,而不管羊。
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具有正确的道德观
一个人气很正,思想很好,但没有才能,就会成为无用之人,如果有才气,但气不正,品德很坏,就会成为有害之人。有人说:“缺智的人是次品,缺体的人是废品,缺德的人是危险品”。曾国藩有两句话:“有才无德——小人;有德无才——庸人”。作为大学生就要德才兼备,这是大学生作人的标准。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德就是倡导全体公民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我认为必须做到三要:一要学习上成熟,听招呼,守规矩。能够站到班上干好事,干好老师交代的任务。假如作为班上的班干部要做到执政为民,秉公用权,真正让学生放心,让人民满意;二要老老实实为人,胸怀豁达坦襟,与人为善,诚信相待,常言说:“心底无私天地宽,热心助人品自高”。80年代初,社会上一度流行“雷锋叔叔不在了,雷锋精神过时了”。当看到一则关于美国西点军校张贴雷锋画像的报道,便有感而发,写了篇“有感雷锋出国”的文章,被《解放军报》等国家级报刊登载。雷锋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的精神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西方人都很崇尚,我们没有理由说他过时了,必须大力倡导和弘扬。正象一首歌唱到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三要洁身自好,慎微、慎独、慎言、慎行。切实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管好自己的嘴,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吃的不吃,不该贪的酒杯不端;管好自己身边人,不能因小失大,影响自己声誉;管好自己的“尾巴”,始终谦虚谨慎,夹着“尾巴”做人。要自信,但不能自傲,以平常心态对事对己对同学和朋友。要深谙“公生明,廉生威”的至理名言,始终不忘身后有上百双眼睛在看着,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任何时候都不能干那些让人指脊梁骨的事(吃、拿、卡、要、报,让人家讲说),不能干那些丢份子、掉价的事,不能干那些提心吊胆,吓得睡不着觉的事(害怕自己干得事露出马脚)。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当代大学生,使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会后,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又多次就科学发展观作了重要讲话。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反映了新的发展要求。它是当今发展理论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今后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对以往发展理论的超越,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发展观。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着重让他们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内容和形式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过去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经过20年的奋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也意味着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而今后的20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20年,就必须用新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各项建设实践与具体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确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面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温家宝总理指出,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西京学院也及时把跳跃式发展战略调整为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办学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锻造一流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这对学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重大意义。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提高是正确解决国内诸矛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针对我国现时存在的城乡、工农差距扩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沿海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慢,东西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政府工作人员存在着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问题。对此,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五个统一”和“五个坚持”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新的发展观。对中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无不拍手叫好,真正体现了民意和人心。
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如果我们不坚持科学发展观,而是任其发展,必然导致人口剧增,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人文失落、价值失衡、社会腐败漫延,最终导致社会全面失衡,必须引起我们深刻反思和高度重视。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自觉地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际行动创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带头保持学校稳定,协调、师生、生生关系融洽、学习进步,以作为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