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学年四年级三生教学计划文档
2013学年四年级三生教育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姜少华根据各类文件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我校四年级开展“生命、生存、生活”这门课程,为更好地贯彻上级精神,切实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把这门课程按质量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效果,特制定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委教育局《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培养学生健康心灵,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 教学目标:
1.教学中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全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促进人的发展。
2.教学中突出实践育人的思想,着眼于知、情、意、行的统一原则,引导学生以实践为主的方式,开展“三生”教育。
3.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关注学生生活,以学生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认知的内容。
4.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其他科目知识的整合,使各科之间优势互补,互为延伸。
三. 教学时间、进度安排:
每周一学时,总课时为34学时,用一学年时间完成,时间为(2013年8月20日至2014年6月20日)完。
1.上学期完成:第1、2、3、4、5、6、7、8课时
2.下学期完成:第9、10、11、12、13、14、15课时
四.具体方法措施:
1.全面把握教材,用以心换心的体验模式,注意引导而不是更多的批评,教学注意创新及个性的发展,在用好教材的同时,要进行合理的拓展和整合,充分作好各种活动。
2.积极寻找学科知识与“三生教育”的衔接点,通过课堂教学提
高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识。
3.4.2013年8月20日 密切与家长联系,营造好有利于开展“三生教育”的家校环境。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第二篇:四年级下学期三生教育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三生教育教学计划
(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
人生的旅行,漫长而又短暂,根据各级各类文件要求,本学期将继续开展《生命生存生活》这一课程。为了更好贯彻上级精神,切实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把这门课程按质按量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效果,特制定此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委教育局《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培养学生健康心灵,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目标
1、教学中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全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促进人的发展。
2、教学中突出实践育人的思想,着眼于知、情、意、行的统一原则,引导学生以实践性为主的方式开展“三生“教育。
3、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认知内容。
4、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其他科目知识的整合,使各科之间优势互补、互为延伸。
三、教学组织形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活动和组织比赛为辅的形式组织教材学习。
四、教学进度安排。
2014年3月完成:活动7 火灾发生时;活动8 童眼看网络。2014年4月完成:活动9 相信我能行 ;活动10 下定决心。2014年5月完成:活动11 勤俭的生活;活动12 生活中的礼仪。2014年6月完成:活动13 做诚信的人;活动14编织记忆。2014年7月完成:
15、生活真美好 工作总结。
第三篇:云南省_小学四年级_三生教育教学计划
四年级三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根据各类文件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我校四年级2个教学班开展“生命、生存、生活”这门课程,为更好地贯彻上级精神,切寮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把这门课程按质量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效果,特制定此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委教育局《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培养学生健康心灵,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目标
1、教学中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全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促进人的发展。
2、教学中突出实践育人的思想、着眼于知、情、意、行的统一原则,引导学生以实践为主的方式开展“三生”教育。
3、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关注学生生活,以学生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认知的内容。
4、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其他科目知识的整合,使各科之间优势互补,互为延伸,三、具体方法措施
1、全面把握教材,用以心换心的体验模式,注意引导而不是更
多的批评,教学注重创新及个性的发展;在用好教材的同时,要进行合理守拓展和整合;充分作好各种活动。
2、积极导找学科知识与“三生教育”的衔接点,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识。
3、密切与家长联系,营造好有利于开展“三生教育”的家校环境。
4、认真备课、写教案。
四、教学时间、进度安排
基本上每周1学时,总课时为15学时,用半年的时间完成。2013年3月完成生命篇一、二、三节
2013年4月完成生命篇四、五节,完成生存篇六、七节 2013年5月完成生存篇八、九、十节
2013年6月完成生活篇
2012年7月拓展:感恩教育、礼貌教育、禁毒防艾教育
第四篇:三生教育教学计划
三生教育计划
教师:黎克清
实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为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确立正确生存意识,掌握生存规律的教育,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学校的领导布置,现将我们年级教研组实施计划设计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的教育,使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从小建立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意识,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资源,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二、工作要点
实施“三生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必须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
1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实施“三生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地对学生进行联系实际、针对性强的“三生教育”。
2.家庭教育:教育部门要主动引导、帮助和协同家庭实施“三生教育”。学校要通过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信箱、家长热线电话、家校联系制度等,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要帮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选择适合的家庭教育内容,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3、突出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开展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能力,特别是以服务社会能力为关键的实践活动。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
4、注重文化育人。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提升学校环境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层次,营造有利于“三生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三、实施步骤
1、教师加强学习“三生教育”读本,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认真开展“三生教育”教研组教研活动,落实教学计划。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通过使学生认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是“三生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确立正确生存意识,掌握生存规律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让学生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让学生不但认识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而且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升生存能力,强化生存意志,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人生的价值,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第五篇:“三生”课教学计划
七年级开展“三生”课教学计划
一、总体要求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确立正确生存意识,掌握生存规律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
生命,是人存在于社会的价值体现。生存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享受生活,之所以要享受生活,就是要点缀自己的生命。掌握技能、建立思维模式和做好生涯规划,则达到了“生命”层次的高度。如果按时间来划分生命的话,就是除了用较少的时间用来满足一些生存所必须的条件,而大部份的时间都是在创造和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生存是一种本能,是人存在于社会的首要条件。一个人仅仅为了获得收入而去工作,其实是最低的“生存”层面的满足。任何一个自然的人,绝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生存阶段,必须“日出而作,日落而栖”;所以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掌握生存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生活是一种方式,是人存在于社会的终身追求,“生活”层面的关心和满足,意味着关注美好的精神和情感层面的需求,关心他人。
人一旦步入生活层次,就意味着美好,意味着幸福,意味着快乐。但不同的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也就对美好、对幸福、对快乐的理解不同。有的人可能认为吃好、穿好、玩好就是美好、幸福和快乐,也有人认为简单、朴实、平淡就是美好、幸福和快乐„„无论持何种观点和态度,生活都是由自己选择和把握的。
二、教学方法和原则
(一)“三生教育”教学方法
生命教育是基础前提,生存教育是发展关键,生活教育是终极目标。教育是以人为基础而建立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所以,“三生”教育应以生命为主线。因为生命给我们提供了种种机会,让我们去爱、去学习、去工作,去欣赏花儿的美丽,去聆听鸟儿的歌唱,去仰望天上的星星„„同时我们也更应该明确,一切的生命都是以“爱”为前提而产生,更是以“爱”为动力延续下去的。因此“爱”贯穿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付出自己的爱,幸福了别人也高兴了自己;另一方面,我们在奉献自己爱的同时,也同样更应该珍爱自己。珍爱自己、珍爱生命,因为只有有了生命,我们才能拥有生存的权利,有了生存的能力之后,才谈得上把生存变成优越的生活、高贵的生活、有尊严的生活、诗意的生活。
实施“三生教育”要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鼓励、引导受教育者成为“三生教育”的主体;要根据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着眼于知行统一,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使学生对“三生教育”的意义、目的、内容、方法等晓之以理,为动之以情、成之以意、固之以行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教师和家长首先要用自身的行为给学生
作出示范、树立榜样,以此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实施“三生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家庭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意分因材施教。实施“三生教育”要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 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二)、“三生教育”教学基本原则
1、“三生教育”必须坚持人本性原则
2、“三生教育”必须坚持求真性原则
3、“三生教育”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
4、“三生教育”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
5、“三生教育”必须坚持整合性原则
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可能会有许多新的问题和发现,我将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把“三生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当然也会争取一切机会向其他学校学习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