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赴台澳考察报告下(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08:3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赴台澳考察报告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赴台澳考察报告下》。

第一篇: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赴台澳考察报告下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赴台澳考察报告(下)

发布时间:2005-6-26信息来源:佚名

考察团看到,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台湾企业也不十分景气。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力中心按“经济部”的政策,推出更多的课程班次及内容。1998年全年培训各类人员7000人次。“经济部”对这段时期内新推出的培训班予以资助,在开班的第一阶段内对所有学员免费,第二阶段开始收费。企业员工凡来参加培训,“经济部”补助其50%的学费。对ISO9000、ISO14000 系列标准培训班一直由“经济部”全额补助学费。起源本世纪初的质量认证制度,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已由当初自发性的、民间的市场行为,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有组织的、国际贸易中各国普遍接受的、政府和企业共识的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ISO 系列工业标准将质量管理中的通用特性标准化,在世界贸易中统一了质量标准,有利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取得ISO 认证证书已经成为产品能否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认证辅导过程中,生产力中心帮助企业进行ISO9000和ISO14000标准的基础训练、品质稽核演练、认证标准制作演习示范,树立从产品部件设计、零件工业规格、制造流程设计到量产设计、制造成本计算、物料需求计算的全程同步工程辅导样板。同时,生产力中心还对民间咨询机构进行指导。“经济部”某一项计划立项后,由生产力中心负责执行实施。具有行业认定资格的民间咨询机构也可以受理企业申请,实施同样的项目内容,但其实施方案须经生产力中心认可,并报“经济部”批准。经批准的民间咨询机构的咨询服务企业也可以享受50%的顾问经费优惠(即由“经济部”补贴咨询费用的50%)。生产力中心对“经济部”承担全部计划项目专案的质量管理责任。通过咨询服务实施方案的审批,生产力中心可对民间咨询机构进行指导,保证民间咨询机构的规范化服务,引导民间咨询机构为当局的产业发展政策和计划服务。从上述特点可知,生产力中心服务活动的需求来自当局和企业。官方的需求主要是为了实现产业技术政策和区域发展策略等。其主要内容均与当局政策目标直接相关,如“经济部”中小企业处提出的“中小企业技术引进和服务”项目计划。这类计划强调执行政策导向和技术管理作用。而企业的需求主要为实现企业自身的形象塑造、产品品质提升、产品市场开拓、销售渠道和网络建设等。其主要内容与市场直接相关,如企业营销策略诊断咨询。

二、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的业务活动考察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CPTTM)是由澳门官方及民间合办的非盈利组织,其宗旨是:协助企业有效利用思维、意念和资源,提高其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加强企业的生产力及竞争力。

(一)澳门生产力中心的主要业务澳门企业80—90%为服务业,工业以纺织和成衣为主。近年注重发展计算机与通信业,因而,生产力中心形成了五大服务领域:1.纺织及成衣业委员会,以推介先进设备和管理系统,提高生产力及缩短生产时间为主;2.优质管理委员会,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系统,获得国际管理标准认证为主;3.生产力发展委员会,提供专业管理和技术支援,增加本地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4.培训委员会,培育企业员工的技能,加强企业在转变中的经济环境里的竞争力;5.电脑及资讯委员会,鼓励企业应用信息科技,增强生产力及竞争力,协助企业解决2000年电脑“千年虫”问题。

(二)澳门生产力中心的管理组织结构澳门生产力中心的管理机构由股东大会、监事会、理事会、咨询会组成。股东单位来源有官方部门、工业界、公共事业、社会团体、服务业、银行、民间个人等。理事会作为生产力中心的工作决策机构隶属于股东大会。但理事会董事局的成员中董事局主席和2—3名董事由

葡政府管理部门指定,其他成员代表在学术界、工业界、商界、服务业界产生。澳门官方不干预

生产力中心的具体日常事务,理事会职能是根据有关部门制定的产业经济发展政策,执行官方安

排的活动计划或提出与官方政策相应的活动计划;为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科研开发活动、品质

管理和提高生产力的多样性活动提供资助和培训,为企业提供咨询信息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创业

与成长,推进澳门企业与欧共体间的合作与交流等。各项活动计划通过五个执行委员会运作(见

组织结构示意图)。附图澳门生产力中心组织结构示意图

(三)澳门生产

力中心的运行情况澳门生产力中心股本金的60%来自官方,每年股东大会做出活动计划及

活动成本年度预算,报经葡萄牙政府财政后直接拨给中心“运行经费”。生产力中心对股东不需

要每年做股本增值分红,股东单位在生产力中心展开各种活动计划时,有优先申请权,参加生产

力中心举办的培训班时享受优惠学费。考察中看到,为了给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信息

和有价值的经营观点,生产力中心通过举办行业最新技术展览会,向企业推介先进的机械及管理

系统,同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援、经营建议及员工培训。例如:为帮助澳门企业获得国际管理标

准证书(ISO9000 质量管理系统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标准),生产力中心的优质管理

委员会以非盈利方式执行ISO标准认证资助计划。向企业提供最新信息资料、培训课程,资助

企业通过ISO9000和ISO14000认证费用等多项服务,推动澳门企业的质量管理系统与国际标准

同步发展。为鼓励澳门企业应用适合自身发展的软件、硬件系统及设备,目前正在执行一项计划,协助本地中小型企业提高电脑化程度、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协助企业研究解决2000年“千

年虫”问题。同时,为充分利用澳门与欧州传统的贸易往来优势,正在开展“欧洲—澳门商业发

展计划”专题研究。在培训方面,生产力中心每年度设置约280 个课程班次,1997 —1998

年度培训人员6500多名,还与中科院签订了人才交流协议。

(四)澳门生产力中心鼓

励企业进行咨询服务的优惠条件为鼓励企业积极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生产力中心向企业

提供了许多优惠咨询条件:——ISO9000和ISO14000认证资助。澳门企业通过认证审核后,可

发还首次认证的全部费用;——ISO9000 和ISO14000 培训课程优惠。企业申请ISO9000 和ISO14000认证费用资助计划并参加生产力中心的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合格后可发还50%的学

费;——ISO9000和ISO14000顾问费贷款。申请ISO9000和ISO14000认证的企业,可向

中国银行澳门分行申请顾问费优惠贷款。——如果企业从自动化改善方案中获得了切实的经济效益,取得管理改善成效,则企业可以按申请咨询服务的合同额支付费用,否则可以不必支

付费用。

(五)澳门生产力中心活动的几个特点考察团通过对澳门生产力中心的考察以及与中心执行董事长和各方代表的讨论,了解到澳门生产力中心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澳门生产力中心在执行官方产业技术政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得到葡政府的有力支

持。葡政府向生产力中心提供股本金的60%,并资助生产力中心举办各类活动。1997 —

1998 年官方通过生产力中心向企业提供的培训资助达1000多万澳元。在澳门生产力中心成立后的10多年时间里,官方一直是生产力中心的主要资助人。2.生产力中心在咨询服务中,向

企业提供优惠的条件。为了打消企业初次参加ISO9000 和ISO14000标准认证的顾虑,生

产力中心把优惠的重点放在第一次参加ISO9000和ISO14000 认证的企业,规定首次通过认证的企业可退还全部费用。这种由生产力中心(实际上是澳门官方)承担咨询风险的作法,吸引了

许多企业积极参加ISO9000和ISO14000标准认证。3.生产力中心向企业提供全面的咨询服

务。为保证咨询服务的效果,生产力中心对企业手把手地培训,服务周到而细致。例如:

为推广自动化管理措施,生产力中心为企业提供从宣传方案到实施行动方案的全程技术支援与咨

询服务。4.保证重点产业发展的咨询服务需求澳门生产力中心的主要业务分为两类:

一类是一般性管理服务,如优质管理委员会、生产力发展委员会和培训委员会提供的咨询服务是

各类企业都需要的;另一类是专业性服务,如纺织及成衣业委员会和电脑及资讯委员会,主要为

澳门重点产业服务。成立澳门缝纫技工学校,常年为澳门支柱产业——成衣业培训各类人员。这

样既能满足各类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的需要,又突出了为重点产业发展服务的政策导向。

三、传统产业如何在后工业时代重塑产业形象?十年前,台湾鞋业大量将加工制造厂转移

至大陆,希望依靠区域、人力成本及优惠政策等,保持业界的竞争优势。然而,随着大陆政策法

规向国际通行规则的调整,新建企业在环境保护、工厂安全系统、工作条件改善等方面的规范化,以及世界性行业竞争加剧,利润下降等因素,使得“台湾接单大陆生产”的模式已不能适应产业

结构调整的需求。政界和业界都意识到鞋业的技术升级势在必行。在台湾“经济部”工业

局的资助下,1992年成立了“鞋类设计暨技术研究中心”,旨在促进鞋类产业升级。该中心明

确提出:台湾制鞋业以往的劳动密集优势已不复存在,要保持四十年来台湾鞋业在国际产销供应

链中形成的竞争优势,必须发展关键性前瞻技术,掌握物流体系,提升从业人员附加价值创造能

力,使制鞋业从过去的产品贸易时代跨入技术贸易时代。技术密集方向的选择使“台湾鞋类设计

暨技术研究中心”把业务核心放在了材料开发、制造工艺术创作设备、模具技术开发、设计开发

及产业信息方向上面。采取的具体对策是:1.1980年起,“经济部”推出“制鞋工

业人才培训计划”,由政府出资陆续派出人员到日本、欧洲进修制鞋技术。2.根据台湾“经

济部”工业局的“制鞋工业发展策略与措施”文件,面向企业承办“鞋类设计技术推广与辅导计

划”项目任务。3.在“鞋类设计中心”引进“SHOE MASTER 3D&2D CAD/CAMA ”设计,向

业界企业、设计人员推广、讲解、普及世界最新设计方法及设计概念。4.在“鞋类设计中

心”按年度、季度派设计师赴欧洲各流行城市,系统地收集三个主要渠道(世界重要鞋类展览、欧洲各主要城市橱窗、重要业界流行杂志)的流行资料数据,建立流行资料数据库,使业界厂商

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多的世界同业发展信息。5.建立鞋类企业经理人园地建立经理人园

地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鞋类企业经理树立适应国际鞋类发展最新潮流的创新思维和意念。面对台湾

鞋类的国际竞争态势,经理人园地提出:加速培训专业技术及国际贸易人才,进军国际市

场;大陆地区已不再是低成本的制造投资地区,业者必须注意成本结构。应以长远的经营理念管理公司,不要短视近利。须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除引进先进机器设备外,要注重培

育管理干部,降低管理销售环节费用。强化对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研制投入与产出,向21

世纪人类健康主题开发产品。例:《台北县三重地区小规模鞋业辅导计划》三重地区

是台湾小规模鞋业发展中心,近年来台湾鞋类内销增长缓慢,进口鞋类增加,已占台湾鞋类市场

销量的25%。竞争压力促使中小企业加大开发投入,调整鞋类整体形象策略及行销规划。为帮

助制鞋中小企业树立整体品牌形象,拓展国际市场,台湾“经济部”委托“鞋类设计中心”实施

一项区域企业发展计划——台北县三重地区小规模鞋业辅导计划,为台北县三重地区(包括三重

市、新庄市、芦州市)的小规模制鞋企业提供一系列诊断咨询。该计划由鞋类设计中心担任窗口

部门,生产力中心协助执行。主要内容有:1.企业诊断辅导:对企业的设计规划、整体形

象、销售渠道、策略等进行经验性咨询。根据厂商要求,鞋类设计中心提供广告宣传提纲,并免费向厂商提供三个设计草案,但不包括印刷费用。2.企业咨询服务:对企业提供品牌

推广、展览设计、布置、设计技术等方面咨询服务;根据厂商要求,协助厂商进行形象包装,提供整体形象设计技巧;提供行业展览会的展场布置方案或展位设计技术咨询,提供产品介绍或流行技术。鞋类设计中心免费提供展览会场地,一个展位的布置材料及部件,包括展位制作工作,展览会后交还相关部件。3.行业发展研讨会:邀请业界的知名国际专家及大陆专家讲课,提供给设计厂家作为设计草稿。研讨会内容有:1.举行小规模鞋类形象策略规划研

讨会—内销鞋业剖析、市场调查决窍;—鞋业设计走向,产品包装及形象包装艺术;—99春夏流行女鞋趋势分析,男鞋及休闲鞋趋势分析;2.举行小规模鞋业流通渠道研讨会—市场分析及目标市场定位;—国际贸易的陷井分析,行销渠道介绍;—1999/2000秋冬流行女鞋趋势分析,99春夏流行男鞋及休闲鞋趋势分析。会议所需费用由“经济部”中小企业处全额补助。该计划申请对象是在台北市三重地区注册的小规模制鞋企业。申请与咨询程序如下:

四、考察体会和建议通过考察,对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有如下体会和建议:1。以增强中小企业竞争能力、全面提升其素质为使命的台、澳生产力中心的活动,对当前中小企业正在蓬勃兴起,而中介咨询机构尚处于发育阶段的大陆具有政策性的借鉴意义。附图台、澳生产力中心作为从事高技术含量咨询活动的咨询机构而成绩卓著。面对占全部企业总数97%的中小企业,此类咨询活动无疑可以视为一类有广泛市场需求的、拓展了的高级咨询业务。无论从政府属事业机构改革调整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就业的角度,都具有政策性的借鉴意义。2.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视并着力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全面提升产品品质,是改变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出口产品因质量上不去而只能在先进工业化国家“摆地摊”状况的重要措施。台、澳生产力中心的业务活动紧密配合政府各项产业政策,政府则通过各种计划指导其咨询服务方向,赋予生产力中心组织实施计划的职能,使生产力中心能始终围绕政府的发展政策开展咨询服务工作。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的出口产品因品质上不去而只能在先进工业化国家“摆地摊”的情况非常类似台湾生产力中心为中小企业开展“品质提升”咨询前的状况。我国生产力中心应针对出口产品的具体质量检验需求,展开咨询服务活动。3.生产力中心需要政府有力的引导和支持,至少在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政府的资助支持。台、澳政府对生产力中心的资助持续10年左右,才使生产力中心形成了较强的咨询服务功能。因此,生产力中心在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我国生产力中心大多是依托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建立起来的,咨询服务功能较弱,企业科技意识也较弱,抗风险能力较低。现阶段,政府应向生产力中心提供主要资助,才能使其逐步形成较强的咨询服务功能,把贯彻执行政府的发展政策作为首要任务。4.尽管台、澳生产力中心是非盈利机构,但其业务活动得到了政府以各种方式予以的长期支持。如:以计划引导业务发展;执行、实施政府计划;给予优惠政策;政府赋予其对社会咨询机构的指导职能等。作为非盈利机构开展咨询服务工作,是生产力中心与民间咨询服务机构的重要区别,也是生产力中心作为政府政策实施机构的基本条件。而生产力中心应以优惠条件提供咨询服务,尽量减少企业的负担和风险。5.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组织下属生产力中心人员对台、澳进行考察和交流工作是有益的。建议今后适度组织大院大所、高新区企业参加,以活跃企业家的创新思维,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

第二篇: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赴台澳考察报告上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赴台澳考察报告(上)

发布时间:2005-6-26信息来源:佚名

【文章推荐】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首席顾问 牛正乾 【原文出处】中国软科学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911 【原刊页号】111~116 【分 类 号】F14 【分 类 名】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001【 标 题】面对增强经济竞争力的挑战——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赴台澳考察报告 【 作 者】王雨生/刘久贵/刘彦 【作者简介】王雨生,航天工业总公司,北京 100044刘久贵,科技部高新技术与产业司,北京 100862刘彦,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 【 正 文】

一、台湾生产力中心的业务活动考察

(一)台湾生产力中心组织现状1.机构性质——独立的、准政府的非盈利组织 成立于1955年11月的台湾生产力中心,是隶属台湾“经济部”的半官方财团法人。四十几年来,伴随着台湾工业化的进程,从提升台湾产品的品质,到引进新技术与观念,从推动企业采用自动化生产技术,到提高台湾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生产力中心的服务项目遍及各种产业,主要侧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诊断、咨询、辅导、人才培训、教育训练及产业资讯调查。2.组织结构——董事会下的总经理—事业部责任制 台湾生产力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成员为27位董事,其中有9 位是常务董事。董事会成员的50%来自企业,50%来自官方各部门。董事长均由官方任命,现任董事长许介圭先生曾任交通部次长兼邮电总局局长、劳委会主任委员;原总经理石滋宜先生是“经济部”专从美国聘回组织台湾生产力中心工作的。董事长下设总经理1人负责执行全部日常工作。在董事会和总经理职位之外,另设3人监察小组。(见台湾生产力中心组织示意图)附图台湾生产力中心组织结构示意图台湾生产力中心现有员工400多人,下设60多个项目执行小组,归属于“品质组群”、“21世纪健康产业组群”、“商业自动化组群”、“媒体出版组群”、“人力资源培训组群”等几大事业部。近年来,组织结构随管理方式有所变化,基本上实行组织扁平化管理,各部门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力,独立经营核算,可自行对外谈判立项。各组成员人数及人选由组长(经理)提名,行政副总裁审定。近5年来,中心年均营业额在8.5—10亿台币。1998的全年营业额中,约有25%的项目为执行当局的委托任务,75%的项目来自企业界。

(二)台湾当局支持生产力中心发展的主要方式——台湾生产力中心非盈利运作的基础生产力中心作为非盈利机构运作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台湾生产力中心对企业的许多咨询服务工作都是免费或低费的,其运行经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来源:1.台湾当局每年向生产力中心提供2—3亿台币的顾问经费,这些经费虽然仅占生产力中心运行费用的30%左右,但却是生产力中心作为非盈利机构运行的重要条件。尤其在生产力中心成立初期,当局提供的经费对建立生产力中心的良好形象和信誉至关重要。2.“经济部”计划方案确定后,其专项拨款以项目咨询服务的方式下达,其中40%给生产力中心,60%给民间咨询机构,是带项目下达的经费。3.生产力中心为中小企业和社会服务获得的收入。如生产力中心编辑出版了“决策者丛书”,“生产力丛书”,“主管系列丛书”、“品质系列丛书”,“商业现代化系列丛书”,“经营管理丛书”、“跑道系列丛书”,向社会发行《能力杂志》和各种视听媒体教材、产业趋势报告、知识资料图书、高级领导课程教材等。生产力中心所属人力资源培训组群事业部的营业额占全中心的50%以上。当局每年提供的经费虽然只占生产力中心全部运行经费的30%左右,但保证了生产力中心既面向

市场,以优惠价格为中小企业咨询服务,又保证了生产力中心承担当局交办的计划项目,成为台湾实施产业经济与技术政策的重要辅助性机构。

(三)台湾生产力中心的主要业务活动围绕当局的产业经济与技术政策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展开业务的核心是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四十多年中,生产力中心与台湾各行业大、中、小型企业一起渡过了从初级产品加工生产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台湾制造”品牌树立的过程。生产力中心怎样保证其工作重点符合当局和企业的实际需要,是生产力中心运行机制的重要功能。台湾生产力中心工作重点的确定方式是:1.由生产力中心提出每年的工作重点的建议。生产力中心每年对岛内企业进行调研,向“经济部”中小企业处提出研究报告,经过“经济部”和“行政院”批准立案,专项拨款。2.由董事会确定每年的工作重点。来自企业界的理事反映工业界对生产力中心提供服务的需求,3 人监察小组也有助于保证生产力中心的工作重点符合当局和中小企业的需要。台湾生产力中心的工作重点有以下几个特点:1.工作重点均围绕当局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如为提升台湾企业国际竞争力而开展的自动化运动、1991 年开展的商业自动化运动、2000年电脑“千年虫”稽核工作等。2.主动根据台湾和国际市场发展趋势提出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如90年代以来,台湾服务业增长迅速,已占GDP的60%以上,服务业就业人数也占60%以上。生产力中心由此提出台湾产业发展重点已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推出了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在生产力中心设立21世纪健康产业组群,开展健康产业指导活动,把生产力中心的咨询服务领域扩展到医院、保健、娱乐业和流通业。3.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以适应企业提升生产率的要求。台湾从引进肥皂、牙膏制造开始,经过60年代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鼓励民间设备投资,70年代发展石化工业及重工业,到80年代,台湾经济已面临产业结构重组和产品结构升级的紧迫问题。台湾生产力中心配合当时“经济部”工业局,作为政策的执行组织,推动和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技术项目计划。进入90年代后期,台湾经济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面临着台币急速升值,海外贸易对产品质量,产品技术含量提高的压力,生产力中心又把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健康产业作为工作重点。4.根据台湾重点产业的发展确定主要关键技术。台湾生产力中心按事业部制建立了以下项目组群:——品质组群——人力资源培训组群——21世纪健康产业组群——商业自动化组群——媒体出版组群从这些项目组群可以看出生产力中心除继续实施“品质提升”咨询外,把21世纪健康产业和商贸信息自动化作为咨询服务的重点。90年代后期,台湾经济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面临着台币急速升值,海外贸易对产品质量、产品技术含量提高的压力。在经济与科技的融合潮流中,生产力中心始终处在技术发展的前沿。生产力中心的400 多位员工(在为企业做咨询服务时称为“专业顾问”)活跃在各行业的企业群中,他们在品质管理、商业自动化、健康产业等方面的技术能力使生产力中心成为台湾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先导机构。

(四)台湾生产力中心的作用及其特点特点一:台湾当局的主导作用——制造业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在经济起飞阶段,为提升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生产力和产品品质,为帮助企业打入国际市场,必须由当局部门前期投入,持续若干年在特定产业技术领域内,手把手地为企业做示范,规范一些世界通行的管理、生产、研发惯例,普及国际标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水平,循序渐进,直至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具体作法:(1)当局规定生产力中心的功能、任务、作用;(2)当局制定各类“计划”,委托生产力中心组织实施;(3)当局向生产力中心和申请咨询服务的企业提供资助。70年

代后期,台湾“经济部”高层人士看到,台湾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历史转折时期,企业急需实现产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根本变革。在企业内部,台湾产品生产方式、人员组织结构和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越来越不适应国际竞争;在企业外部,在主要工业领域的竞争中,在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融合的进程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旧的、僵化的结构正在蜕变,一个全新的、却还不为人们熟悉的竞争与发展环境正在形成。台湾“经济部”有识人士提出:如果80年代不注重技术密集型产业,则90年代在世界市场上将看不到台湾产品。为使企业适应新的变革,使本地产品品牌跨入世界市场,台湾提出了一系列有步骤地、全面提升企业管理与技术素质的“计划”,由台湾生产力中心组织实施。这些政策性指导计划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促进研究开发,推动企业生产技术进步。如生产力运动计划、工业自动化辅导团计划、1998—2000工业自动化产业辅导计划、中小企业技术引进与服务计划、研究与开发管理计划等;2.提升企业产品品质,推行国际标准。如全面提高产品品质计划、降低农业产销成本计划、对日经贸结构管理工作计划等;3.推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如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辅导计划、制造业快速回应系统推广计划、制造业资讯运筹管理、数字化环境虚拟企业技术应用推广计划等;4.为重点产业发展培训人才。如商业自动化计划、重点产业责任辅导计划、一般产业辅导计划、工业自动化及电机工业人才培训计划等。当局对组织实施这些计划的生产力中心和申请参加的企业均给予资助,并对特定产业持续多年向企业普及国际标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直至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特点二:台湾生产力中心的机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对工业经济转型期企业发展的作用,是提升台湾企业的产品及服务品质,强化企业的经营体质,增进台湾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四十年来,主要工作内容是围绕台湾发展经济与科技的阶段目标,通过对各类企业的辅导活动,执行当局的产业技术政策。具体作法:(1)免费为企业诊断工厂;(2)免费为企业进行自动化系统可行性研究; 若客户对按照咨询方案提供的自动化设备运行结果不满意,生产力中心可保证退回投资;(3)提供低息贷款,比同期银行贷款利息低2个百分点;为自动化设备投资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企业从第3年起还贷,如果失败,不收回贷款。40年代末,台湾经济和产业界的状况有三大困难:①资金严重短缺;②缺乏天然资源;③没有工业基础,当时蔗糖加工是台湾的支柱工业;50年代,实行了改革外汇和外贸管理体制,鼓励出口,鼓励向私营企业投资,当局也向基础结构大量投资等政策;60年代,制造业生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7%,农业生产值平均每年增长5%,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70年代虽然受到金融不稳定和石油危机的冲击,在80年代保持了持续性增长;进入90年代,面对经济结构性变革的严峻考验,“经济部”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任务。“经济部”认为:首先要引进国外的技术和产品服务于台湾制造业自动化的进程,强化企业在设备、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框架建设,缩短台湾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的时间成本和政策成本。而在此阶段吸收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素质与业务水准是最重要任务之一。台湾企业从60年代引进肥皂制作技术起步,到今天在高技术IT领域已占有世界市场的一席之地。其转折的内容不仅仅包括技术层面的内容,更涵盖了注重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全新的市场机会。几十年来,生产力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技术服务,收到了显著的效果。1.生产力中心在相同成本下提供优质服务生产力中心是台湾当局创办的、以贯彻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为宗旨的权威性机构,与一般民间咨询服务机构相比,具有较高的信誉,能够得到中小企业的信赖。生产力中心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和管理专家,在为企业做咨

询服务时称为“专业顾问”。培训班的讲师1/3来自学术界,2/3来自企业界,其中包括生产力中心自己的专家,还聘请国际著名管理专家、设计专家为企业进行咨询和培训。通过与台湾生产力中心当时计划制定者的讨论,考察团看到:由于大量急需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尽管贷款利率较优惠,中小企业希望贷款,银行方面仍然不愿放款,资产抵押问题成为当时自动化推广计划项目的瓶颈。当时生产力中心负责此项目计划的石滋宜博士为此与“财政部”长、“经济部”长商量,三方均认为必须突破这一瓶颈。采取了以下措施:申请低息贷款的企业经生产力中心审核后,报以上两位部长签字,作为向银行贷款的抵押保证文件。后来的运行证明,这一特殊的非正式抵押担保措施行之有效,为中小企业解决了关键问题。2.生产力中心的咨询服务使企业获得了显著的投资效益台湾一家具厂在生产力中心的咨询协助下,使生产过程合理化,原需要40人的生产工序现仅用2个人,使该企业从每月亏损300万台币转为每月盈利1200万台币;台湾东元电机厂为获取IBM的遥控器生产订单,请日本人设计,因成本太高,转请生产力中心设计,结果设计费仅为日本的1/4,为该企业节约了100万美元。生产力中心要吸引企业前来咨询,归根到底要通过咨询服务使企业获得明显的投资效益。而这些成功的咨询服务案例又会对其它企业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3.生产力中心的市场咨询活动取得良好实效高品质的产品、领先的技术需要精彩的市场营销活动使其深入消费市场,打动用户。台湾生产力中心称之为“广宣活动”,即广泛宣传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产品。活动形式从“主题技术讲座”、“电视专题介绍”、“技术手册”、“业务研讨会”到新闻发布会以及网上讨论会等。广宣活动的实质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注入企业文化理念和品牌效应,增加在产品分销活动中的技术和服务附加值。企业的任何新想法、计划或措施都将导致企业在自身组织结构、人才构成、营销策略等方面做出或大或小的变动。生产力中心的辅导小组通过对企业全面情况的剖析,对企业提供咨询,同时,提出对企业有效资本、经营、技术人才、销售渠道网络实行统一管理的改善方案。例如:建议企业从单一事业部体制转向多事业部体制,事业部按不同产品类别和产品发展方面划分;市场部以不同细分市场客户定位;在企业内部全面实施平台建设,以事业部为发展核心,建立企业的市场、制造、行政三平台。设立“产品经理”,负责从产品开发到上市销售的各个环节,等等。特点三:生产力中心成为信息化工业社会中企业发展与台湾当局经济发展政策之间的桥梁。推行田口品质工程、可靠度工程;根据当局的经济发展政策组织ISO系列国际工业标准、企业标准的认证; 帮助企业进行生存环境分析,确立中长期经营方针、经营目标与经营策略。具体作法:(1)常年举办培训班,持续不断地推出国际最新技术、管理内容的课程;(2)当局资助企业实施ISO系列国际工业标准认证;(3)树立各类样板示范企业,实施表彰奖励制度。台湾生产力中心的培训事业组群,主要面向企业,研究机构根据技术发展和管理模式发展需求开办各种讲座、培训班,内容涉及经营管理、商业、流通、专业工程师培训、专项技术实务应用、企业内部讲师培训、数据信息处理实务、制造业财务制度实务、ISO9000和ISO14000 系列标准认证、商用英语智能培训、企业策略规划、方针管理、企业生产计划操作实务、人力资源管理与规划、企业福利方案规划、员工培训与发展计划等方面。例如:在人力资源品质管理专业经理培训中,开设“人力资源规划”、“组织规划与设计”、“企业流程管理与改善”、“企业福利方案规划”、“员工训练发展计划”等课程。协助企业建立人力资源的整体性制度,提高员工在经济转型时期的应变能力,减少运营成本。在国际采购与议价

技巧实务培训中,开设“采购制度规划”、“采购制度与授权”、“采购作业流程与制表”、“采购预算”、“议价策略与技巧”等课程,参加对象主要为企业行政、总务主管。

第三篇:中国农机三协会赴韩国农机考察报告

中国农机三协会赴韩国农机考察报告

受韩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KAMICO)的邀请,由中国农机工业协会范景龙执行副会长任团长,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中国农机化协会、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一行六人组成的考察团,于2012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对韩国进行了为期7天的参观考察活动。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在韩国天安市举办的2012韩国国际农业机械(装备与科技)展览会(KIEMSTA2012),并出席了开幕式。参观考察了韩国东洋公司(TYM)、LS Mtron公司、大同农机(daedong)三家农机生产企业。

韩国地形地貌与我国一些省份的地理条件相近,多种农机具均适用于我国山地、丘陵地区,参观韩国农机展无论在了解韩国农机的产品结构及研发与应用还是在农机展览会的举办方面,都有值得

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2012韩国国际农机展于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韩国忠清南道天安市三街公园举办,展会由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主办,韩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天安市政府、韩国农民新闻社联合承办。韩国国际农机展创办于1992年,每两年举办一届,是韩国最大的国际性农机展。本届展会规模较上届有所增加,展览面积达到40425㎡,除韩国本国农机企业外,还吸引了部分日本、欧美农机企业参展,总计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7家企业参展。展场为临时搭建的大棚,共设9个展馆,分为左右两个主要区域,观众从每个区域的入口到出口可以参观所有参展产品,尤其左侧区域的5、6、7、8、9展馆,展馆内中间不设出口。这样保证了区域内的企业均有面对客户的机会,值得我们主办单位借鉴。

大部分参展企业仅在展位后侧设立企业整体展示的背板(有些仅是喷绘宣传画面),前面配以灯柱作为展位的界线,灯柱上方几盏射灯使整个展位简洁明亮,既突出了展示展品,又方便了与会者参观。这种展位布置装修理念值得国内农机企业学习借鉴。

现场设有临时的农业机械演示区,从外场拉来填土铺设后作为演示场地,场地不是很大,只能用于中小型农机演示。虽有演示活动,但当时参观者不多。此种做法我们可以借鉴,因地适宜就地演示,对一些新型中小农机产品可以直观反映其特点、性能、用途等,既有利于参展企业对产品的介绍和宣传,又方便与会观众对产品的了解。

据韩国农机工业协会工作人员和参展企业介绍,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了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水稻是韩国最主要的农作物,到90年代,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基本得以实现,主要表现在耕整、插秧、植保、收获、烘干、后加工处理的各个环节机械化的快速发展。韩国的农业机械具有中小型为主、先进适用、性价比高的特点。

展出产品涵盖了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及包装机械、植保和排灌机械、畜牧机械、林业和果树园艺机械、渔业机械和用品、设施农业与温室自动化设备、农业用太阳能设备、小型工程机械及搬运设备、运输车辆、贮藏设备、零配件等。

韩国的农机使用特点,决定了展品围绕水稻机械全程机械化展开,除本土中小功率拖拉机外,还吸引了日本、欧美中功率拖拉机参展。拖拉机主要为100马力以下产品,并且全部为四轮驱动。韩国知名的水稻育秧、插秧、收获、烘干、稻米加工企业悉数参展。此外,植保机械、排灌机械、粮食后加工机械、各种小型工程机械也是展会一大亮点。值得一提的是,水稻秸秆收获的各类打捆机非常多,我们驻留韩国期间,沿途也看到韩国秋收后,地头到处是打了捆的秸秆。另外,各种青饲打捆、贮藏、饲料搅拌、畜栏、肉类加工、乳制品加工等畜牧机械玲琅满目。蔬菜收获包装及移栽机械,果园机械和分选设备、渔业养殖机械和用品也有一席之地。也许因为在小型机械上的共同特点,意大利农机工业协会还专门设立了展台进行宣传。

所有参展企业的布展、装修程度相对中国国际农机展而言,展位较为集中,布装简单但不失大气,精美、亮丽的展品和详实的宣传资料比较吸引观众。从产品外观看,绝大多数产品的外观并不比我国同类产品强出很多,但工艺质量明显高出不少。同样是小企业,比起国内的参展商,他们更加注重产品外观的工艺和质量,宣传资料和图版的设计也非常到位。比如小型搬运设备,多功能、人性化设计,精美外观让人似乎不会质疑它的质量。详实的图例说明向你简单明了地介绍了多用途组合和各种地形、地貌的使用要领和“案例”,真是无所不用心。同样的例子还有小型工程机械、多功能播种机、广泛适用性的植保机械等,值得国内中小型农机企业学习。

韩国有实力的农机企业比较注重海外市场开拓,例如大同公司(Daedong)、东洋公司(TYM)、LS公司在展览会上是重点参展企业,展位规模较大。他们均已在中国合资或独资建厂,在中国的良好发展势头(这一点在我们后期访问中,得到验证)为企业全球战略发展夯实了基础。

2012韩国国际农机展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比起国内同行,综合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相得益彰,对大农业全产业链的机械化挖掘更细致,分工更合理,涉及农林副牧渔的各方面,并没有仅停留在传统农业机械产品上(2010年中国农机工业销售产值达2768亿人民币,韩国2010年农机销售额66亿美元,约合420亿人民币)。此外,他们很注重对中国农机市场信息的了解,我们在展会上走访的韩国农机企业中,有三家企业来沈阳看过我们的中国国际农机展并给予了很高评价,其中一家为黑龙江企业OEM提供产品,并称他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有几家参展企业对中国国际农机展也非常感兴趣。

与中国国际农机展相比,韩国农机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现场未发现观众门禁系统,观众不登记,海外观众是随意的,如果有预约,到海外观众预约处领取相关资料(证件和餐券以及展会英文简易导示图),我们看到了包括我们在内的200多人的一个海外预约者名单。

2.现场几乎没看到保安,展场公园周边有个别交通警。志愿者有两个分级,蓝色制服志愿者为高级志愿者,提供包括引导、接待、商洽等较全面的服务,会简单英语;红色制服志愿者为一般志愿者,仅提供现场线路引导等一般服务。

3.开幕式下午2点开始,地点选在两个展示区域的露天大空场举行(现场嘉宾区座位有150人左右,其它座位区有500人左右,含站着的观众大约1000人),开幕式全程1小时左右,内容和我们类似,只是除发言者、英文同传翻译和手语翻译外,重要嘉宾和海外客商在开幕式台前就坐,(海外客商发同传耳机,现场享受此服务的有30-50人)。开幕式前后举办文艺演出活动。4.每个馆的面积在3000-5000平米之间,观众参观通道为“之”字形,除个别展馆外,多数一条通道可以走遍全馆。

5.此次展会总咨询处有多种语言服务(包括中文),极大方便了国际观众的参观。其发放的英文折页宣传材料中包含了日程、举办的各种活动、会场地图、天气、交通、饮食、住宿、以及紧急联系方式等,信息量很大,而且也能准确的找到需要的信息。

6.从服务上看,韩国农机展从开幕式现场活动、志愿者服务、国际化工作等方面都较强于我们的展会。

7.开幕式后举办了大型演出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致使当天下午参观农机展的观众并不是很多。

参观展会期间,范景龙副会长与韩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就中韩农机生产企业的交流合作进行了沟通,同时邀请韩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能组团参加明年的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我们在韩国农机展览会上,还向参展企业发放了中国国际农机展的宣传视频光盘及有关展会资料。

参观完展会后,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了韩国的主要农机生产企业,东洋公司、LS公司及大同公司。

一、韩国东洋公司,成立于1960年2月,总部设在首尔,公司业务包括农业机械、过滤烟嘴、西餐具、印刷品四个方面,员工850人。

东洋公司农业机械占其总产值的77%,生产基地设在韩国全州,在中国、日本、美国共有5家海外企业。1998年开始生产拖拉机,主要产品为20马力至150马力,年产量15000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年产量5000台;6行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年产量5000台;另外还生产8马力手扶拖拉机、小型履带挖掘机、小型运输车等产品。

2001年开始在中国投资,成立中韩合资的江苏东洋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插秧机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年生产能力5000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生产能力2000台。2012年在中国合资成立另外一家企业--江苏东禾机械有限公司,已开始生产。

感受:东洋公司的农机产品覆盖面比较广,品种也比较齐全。产品涵盖了拖拉机、插秧机、打捆机、小型装运车、小型工程机械等。东洋公司设有研究机构,注重市场信息的跟踪和产品的研发。

二、韩国LS公司共有8个事业部,农机生产为其中的一个事业部,主要生产拖拉机及柴油机,拖拉机自1983年开始生产。

拖拉机以100马力以下为主,年生产能力20000台,柴油机为Tier4标准,功率为33马力至65马力,年生产约4万台。2012年LS拖拉机在韩国市场占有率为41%。

同时,LS还为纽荷兰(Newholland)、凯斯(CASE)、克拉斯(CLAAS)三家公司OEM生产。2012年为三家公司OEM 23马力至90马力拖拉机18000台,另外在韩国贴牌销售纽荷兰(Newholland)100马力以上拖拉机。

LS公司2007年在中国青岛投资设立乐星农业装备(青岛)有限公司,主要生产50马力至100马力拖拉机,年生产能力30000台,目前年产4000台左右。

感受:LS Mtron作为LG集团的拖拉机生产企业,自身在机械电子,机械信息化等方面,比较其它企业更具有优势,实际参观看到的效果也是如此。同时,做为LG集团的下属公司,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上,都有较雄厚的基础。对于进一步开拓中国拖拉机市场,LS公司认为目前在青岛生产的产品比中国一拖的产品售价高出20%以上,因此影响了销售量的扩大。LS公司打算找一家国内拖拉机企业合作(LS公司控股51%以上),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保证其产品研发、生产中国与韩国市场同步。若能如愿确实是一个比较切实的举措。另外,LS公司已先后到辽宁考察5次,打算在辽宁盘锦投资1200万美元建收割机厂,生产全喂入水稻收割机。由此可见,LS公司对中国农机市场充满信心。

三、韩国大同农机公司(daedong)成立于1947年,总部在大邱市,在首尔设有海外事务所,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大同农机公司于1962年开始生产拖拉机,主要产品:拖拉机、柴油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手扶拖拉机等。2011年销售额为27.3亿元人民币。其中:28马力至100马力拖拉机18000多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1377台(4行、5行);插秧机4244台(乘坐式6行,手扶式4行、6行);10马力手扶拖拉机3410台;40至73马力柴油机40000台,外销5956台。大同集团子公司还有:大同齿轮、韩国链条工业、大同金属,产值约13.5亿元人民币。

大同农机公司于2007年在中国南京租赁厂房组装生产插秧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于2010年迁往安徽全椒县建厂生产。大同农机还在美国、荷兰设有公司。

感受:通过参观大同农机公司的生产车间,给人的最大感受就是企业有技术底蕴。参观的三家企业中,大同农机公司的柴油机生产能力较强,其配套拖拉机的动力已采用高压供轨燃油系统。为开拓欧美市场,还将研制新型低耗环保柴油机满足细分市场需要。

作为韩国国内有影响力的三家农机企业,三家企业从农机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工艺先进性等方面水平都较相近,三家企业也同时都在中国建厂,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产品从质量上还是比较受中国农民认同,所参观的几家韩国农机企业,都是多品种生产,产品覆盖面较广。三家企业的员工数量均未超过千人,表现出很高的劳动生产率。通过对上述三家韩国农机企业走马观花式的考察,我们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生产装备水平比较先进

重要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多采用封闭的加工中心生产线(由多台加工中心设备组成),钣金加工广泛采用激光和联合冲剪设备,焊接采用机械手,车间物流采用遥控技术等。生产制造技术达到自动化、数字化和柔性化,先进的生产装备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

二、管理理念先进且人性化

所到的公司都广泛采用了现代管理的理念。工厂都采用较大的联合厂房,基础设施也较完善,分装、总装、检测、试车、物流各环节管理有序。重视环境保护和改善职工劳动条件,所到之处干干净净,员工活动也较为丰富。如生产车间多设有休息区,休息区提供各类棋牌供员工娱乐。

三、注重研发和海外市场开拓

各企业都设有技术中心,十分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根据本国和海外市场的需求,制定中长期研发目标和市场定位,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应对市场能力比较强。三家企业在海外都设有工厂和多个销售中心。同时,还利用先进的工装设备和良好的质量保证手段,与国际知名农机品牌合作,联合开发或OEM相关产品。以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不断拓宽海外市场。

通过参观、实地考察以及与韩国同行的交流,考察团成员较全面地了解了目前韩国农业机械产品的现状,加强了与韩国农机工业协会及有关企业的联系。此次参观考察活动,也让韩国农机工业协会及参展的重点农机企业,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农机协会及中国国际农机展,为今后的相互交流合作和吸引更多的韩国农机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机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玉兰来我公司调研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玉兰来我公

司调研

近日,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玉兰来我公司调研,茌平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雷霞,副县长宋永刚,科技副县长王长征陪同调研。公司董事长刘健陪同活动。

调研会上,公司董事长刘健对公司的发展情况及企业的未来规划做了详细介绍,刘玉兰认真听取关于我公司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她提到,华鲁工业园的规划定位要具有前瞻性,华鲁制药在医疗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独特的发展优势,希望企业利用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羽毛球分会赴香港考察报告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羽毛球分会赴香港考察报告

概 况: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羽毛球分会于2008年1月7日赴香港高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考察。考察团此行共五人,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李幼平副书记为团长的带领下,先后对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四所高校进行了考察和交流。对香港高校开展体育活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竞赛活动、体育场馆设施的情况,以及学校对开展体育活动的政策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虽然时间紧迫,但是通过对四所高校体育现状的考察,印象颇深。

学校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成立于1963年,是一所高瞻远瞩的研究型综合大学,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创校使命。中大的师生来自世界各地。到2006年,学校有教职员5200多人,约10000名本科生和约2000研究生,其中约2500人来自香港以外4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大有80多个本地和海外校友组织,联系全球超过十万名校友。

香港教育学院

香港教育学院于1994年成立,奠基于五所前师范教育院校的六十五年承传,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八大高等院校中唯一专注师资培训及专业发展的院校。本校于1997年十月迁进大埔新校园。

经过十年持续精进,努力不懈,香港教育学院于2004年获政府授予“自我评审”资格。

该校目前有约8000名职前学员及在职教师。作为全港最大的师训机构,香港教育学院的工作以师资培训为重。致力培育兼具大学学位及专业训练的新一代教师,配合香港迈向知识型社会。对香港社会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简称理大)是一所既充满活力又拥有骄人历史及卓越成绩的 1 大学。其前身为香港理工学院,于1994年正名为香港理工大学。

理大位于红磡海底隧道毗邻,占地约九万三千五百平方米。过去十年间,理大经历了大规模又迅速的扩展。理大现为全港学生人数最多的教资会资助大学,提供的课程均能切合工商界及社会人士的需求。理大又推行学分制,让学生可在选择学科和学习进度方面更具灵活性。理大多年来已培育了超过二十五万名莘莘学子。这些毕业生在社会不同阶层担当独特的角色,以其知识才能回馈社会。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简称“城大”)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的八所大专院校之一,是一所年轻向上、富于进取的国际化的多科性大学。大学恪守“敬业乐群”之校训,每年为超过26,000名学生提供超过170项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及专业的优质本科及研究学位课程。面向内地招收本科生。

“香港城市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不久的新兴学校。由于保持高起点办学,高层次引进人才,高水平学术研究的特色,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体育场馆设施

在香港土地可谓是寸土寸金,但是香港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都是一流的,在体育馆设计上多数以实用为目的,利用小空间解决大问题。

室内场地:

体育馆均可作为篮球、排球、手球或羽毛球活动场地。全部铺设柚木地板,体育馆装有空调设备。

室外场地:

装有照明系统的全天候标准田径场及标准草地足球场,并有2000多人的观众席,便于组织大型活动之用。

游泳和水上运动: 有标准游泳池和跳水设施 网球场:

有标准的网球场地和照明设施。室内其它设施:

壁球室和壁球场,康乐室,也可作为乒乓球或体育舞蹈活动场地。

体育教学

宗旨:着重训练学生体育科目之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之兴趣,养成终身运动习惯,增强学生体适能,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学会2个运动项目,建立积极参与及团体合作之精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公平竞争之意义。

课程介绍

----有必修和选修课程,学生可选读各项体育必修科目,但每科目只准修一次。

----大部分体育项目分男女班,足球课只有男生。

----学生在每个学期可按自己所属书院和兴趣选读体育课。(香港中文大学)

----在学期初,有三期加∕退选时间,学生可自行在网上更改体育科目。----体育部老师也安排时间帮学生解决困难。考核制度

----按学生基本技能测试,学习精神及上课出勤率而评定。----学生考核成绩不理想,会安排进行补考。

----因健康理由不宜修习普通必修课之学生,安排到“体育特别班”上课。体育活动

----为丰富学生之校园生活及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每年定期举办校内体育竞赛活动,如,游泳和球类比赛。----加强校内良好体育气氛,并从中挑选优秀运动员组成大学代表队。----举办各类小球比赛和公开比赛。

----利用暑假举办学生和教职工体育训练培训班。----普及体适能测试。

----体适能测试和运动处方计划,给学生和教职员工,提高经常运动的意识。

----各类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的建设

----大学校队均有体育部教师及资深教练带领,参与由香港大专体育协会 3 举办的比赛。

----部分优秀的运动员会选为香港大学代表队参加两年一届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经常参加本港和外地运动队伍作为体育交流活动。----“运动员奖学金计划”。

下载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赴台澳考察报告下(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赴台澳考察报告下(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