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以深圳西海岸生态农业旅游区规划为例
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以深圳西海岸生态农业旅游区规划为例
作者:郑光中 张敏 袁牧
阅读:2322 次
上传时间:2005-03-10
推荐人:yiming(已传论文 1137 套)
简介: 本论文首先概略地阐述了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原则,随后介绍了在以上原则指
导下的深圳西海岸生态农业旅游区的规划设计。
关键字:生态城市 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
一、绪言
1999年新年伊始,根据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向全国发布。该《规划》明确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在面临世纪交替的最后年头,该《规划》的颁布实施,表明了我国政府将环
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决心和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
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早已有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思想的儒家学派,其自然保护的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草木零落,再入山林”的保护森林资源的思想。
2.“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保护动物资源的思想。
3.“往来井井,涣其群吉”的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4.“得地则生,失地则死”的保护土地资源的思想。
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正如太极八卦图案所形象地表示着的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哲理。
近些年来,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概念,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并得到各有关行业的大力提倡。这是因为在生态环境中,农业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的不断向往和关注,也使得生态旅游成为当今最具活力和朝
气的旅游类型之一。
二、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
1.生态城市
客观而论,人类建立城市的初衷是为了营造一个区别和独立于天然环境的人类聚居环境,以免受自然灾害、动物侵扰之苦。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城市变得愈来愈脱离自然,由人口和工业的聚集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空气与水体的污染、交通拥挤等愈来愈突出和严重。因此,早在一百年前,英国学者霍华德就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他在其所著《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 P
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一书中,充分表达出要彻底改良资本主义城市、使城市与乡村相结合的思想。
从本世纪初开始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城市研究。但至今为止,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基本还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前苏联生态城市学家杨尼特斯基和美国生态建筑学家理查德*瑞杰斯特都曾提出自己的生态城市概念。综合各方面观点,可以认为,所谓生态城市,即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以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指导,综合处理人、资源、自然的关系,以达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一种
理想城市模式。
按照生态城市的观点,城市应该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自然与城市是水乳交融的关系,而不是对应、隔离的关系。生态城市的观点特别推崇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模式,因为它体现了一种人类住区与自
然融合、区域一体化的思想。
实现生态城市的努力多种多样,主要有城市土地功能的综合布局,物质、信息的高效利用,绿地系统的建设,公共交通的提倡,风能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
2.生态农业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原理,自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由于它回避和解决了现代农业带来的各种问题,因此作为未来农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推崇。截至1998年底,仅我国就进行了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2000个生态农业示范点的建设。其中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更是于1987年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生态农业新村”的称号并被
评为全球环保500佳。
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生产技术和社会需要,可以组合出多种多样的生态农业系统模式,其主要
代表有:
(1)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地资源的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各生物物种的特性,通过合理组合,建立各种形式的立体结构,以达到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土地资源、提高生产力的目的。主要包括各
种农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
(2)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系统。该系统利用生物物种的食物链组合,使每一类资源在能量消耗和转化过程中都达到最为充分和彻底。如“鸡吃菜叶—猪吃鸡粪—猪粪产沼气—沼气渣肥菜田”的物质能量多层分
级利用的小型循环系统。
(3)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如桑基鱼塘等。
(4)相互促进的生物物种共生生态系统。该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把两种或三种相互促进的生物物种组合在一个系统内,使物种之间达到互利互惠关系。如稻田养鱼、禽鱼蚌共生,稻—鱼—草共生,苇—鱼—
禽共生等。
(5)渔业立体养殖系统,该系统是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根据鱼类等各种水生生物的生活规律和食性以及在水体中的生态位,按照食物链的原理,进行立体养殖。如在立体养殖的池塘中草鱼、链鱼和镛鱼、鲮鱼
和鲤鱼分处上、中、下三层,上层鱼的粪便是下层鱼的饵料。
(6)多功能的污水自净工程系统。该系统是模拟微生物的解毒工艺过程,利用水葫芦地、细绿苹地、鱼蚌混养塘和水稻田等实行“三段净化、四步利用”,以达到对生产和生活污水进行生物处理的效果。
(7)以庭院经济为主的院落生态系统。这是立足于每家每户,自觉应用生态学的原理,规划建设院落“小天地”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实际上是一个生态城市的刍形。该模式把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每寸土地和空间,并利用沼气等工艺,将人、畜粪便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8)多功能的农副工联合生态系统。这种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多功能的整体。如河北深县某农户以前光种黄豆直接销售,效益不高,后来加工成豆腐销售,豆渣养猪,猪粪作肥返田用于提高黄豆单产。由此一来将单一的种植业转变为集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为
一体的联合生产系统,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
3.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环境、生态类型和生态资源为主要旅游对象,以欣赏大自然风光、接受生态知识的科普教育或探索、研究生态科学为主要内容及目的的一种新型的综合性旅游类型。它与文化旅游一起是当
今旅游的两大热点。生态旅游不仅是消闲之旅,更是知性之旅,它有三大特点:
(1)生态旅游的对象主要是少受人类干扰的大自然。
(2)生态旅游是在合理规划前提下实行严格管理的旅游。
(3)生态旅游整个过程,都应贯穿着科学教育和生态学知识的辅导,使游客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提高
对大自然的鉴赏能力和认知自然环境的水平。
在生态旅游中,观光农业是近些年兴起的一个重要类型。该类型以生态农业及生态农村为旅游对象,通过观赏、劳作、娱乐、住宿等多种形式,将久居闹市的城市居民带入农村以使他们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并获得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体验。观光农业在日本已有50年的历史,包括采摘观光、自然休养村、农民投宿村、市民农艺园等多种形式。在我国,近几年也建起了深圳青青观光农场等观光农业旅游设施。北京等地也充分利用本身优势,组织市民和外籍人员到郊区参加采摘西瓜、种植果树等多种观光农业活动。
三、深圳西海岸生态农业旅游区规划
1.背景条件
深圳西海岸生态农业旅游区规划是市政府近些年重点主抓的260公里海岸线规划工作的一部分。按照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总体规划,深圳市旅游岸线主要分东、中、西三段。东段主要包括大、小梅沙等地区,是依托优美自然风光的滨海疗养度假区。中段包括目前的华侨城、欢乐谷游乐园、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等景区及周边海域,是以开发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滨海旅游区。西段即本次规划所要探讨的地区,它位于宝安区沙井、福永两镇范围内,是以滨海田园风光为特点,体现环境与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观点的面向
未来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按照区域整体化的生态学观点,考虑本地区特点与现状,整个规划工作划分为沙井、福永生态农业科学城建设、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示范区、滨海田园风光旅游度假区(起步区)三个层次,并进行了系统的规划
考虑。
2.生态城市—沙井、福永生态农业科学城建设。
福永、沙井两镇位于深圳市域西北端,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两大城市组团。在该两镇域范围内几乎集中了鱼塘水面、山林公园、田园农村、城镇组团等各类土地与景观资源,是进行生态农业科学城建设的理想区位。
按照规划构想,整个生态农业科学城的规划范围,东以凤凰山山脊为界,西缘珠江口伶仃洋,南北以两镇镇域边界为界,大致与沙井、福永两镇的行政范围吻合,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该范围地标明确,视
觉空间环境完整,城市组团相对独立。
在规划用地布局上,继续贯彻分散集团式的指导思想,建城区相对集中,同时与大地农田绿化相互穿插,融为一体。在城市建设区内应尽可能作到各类用地合理搭配,工作、生活相互配套,以减少对外人流、物流的出行,形成一种完全社区(Complete Community)和紧凑社区(Compact Community)。
在生态农业科学城的规划中,规划的着眼点不仅仅局限于建城区本身,更放在大范围整体的土地利用上,实行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特别重要的是结合山、水环境和各类城市、乡村绿化建立一套多功能、多层次的绿地系统。首先在全区东侧依托凤凰山森林公园,在浅山丘陵地带建设屋山热带植物园,同时在山脚的南北两侧分别建设白角石畜牧业养殖场和红天花卉基地。结合这些动、植物基地并对照有关的生态农业技术类型形成几大系统,如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共生生态系统、山区综合开发的复合生态系统等,以在本区域形成一个综合性的陆上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区。在全区西部,依托伶仃洋和万亩桑基渔塘建设滨海田园风光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区。两大生态区之间通过全区北部的东宝河滨河绿化、中部的沙井—福永绿化隔离带、南部的立新水库近郊公园三大东西向的绿化走廊连接起来,将建成区围绕于各类绿化之中,形成完备的山、水、城、树一体的绿化体系。同时在城市社区之外形成一个与之紧密相关的集农
业生产、环境科研、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社区。深圳市滨海旅游区岸线规划深圳沙井、福永生态农业科学城总体规划深圳市西海岸桑基鱼塘示范农业区规划深圳西海岸滨海田园风光旅游度假区(起步区)详细规划
在道路交通方面,提倡使用公共交通。依托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贯穿沙井、福永的南北向轻轨干道,另在本区内建设环形高架小型轻轨线路,既作为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对外开展生态城市与生态农业
旅游的交通手段。
提倡使用各类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沼气能、潮汐能并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城市各类废弃物要从一排了之的“排”阶段,改进到综合治理的“治”阶段,并进一步上升到循环使用、资源化的“化”阶段。
3.生态农业—桑基鱼塘示范农业区
规划中的桑基鱼塘示范农业区,位于115平方公里的生态农业科学城的最西侧,紧临珠江口伶仃洋,规划面积3.5万亩(约计20余平方公里)。目前绝大部分的土地除个别村落外,均为大面积的桑基鱼塘,形
成了阡陌纵横、鱼塘万亩的田园风光。
桑基鱼塘是常见的生态农业技术类型之一,它属于典型的水陆交换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同时综合了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系统、相互促进的生物物种共生系统、渔业立体养殖系统、沿海滩涂和荡滩资源开发利用的湿地生态系统等多种生态农业系统的基本原理,在生态农业的具体应用中,具有非常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尤为可贵的是桑基鱼塘这种生态农业模式为我国人民首创,迄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在广东、江
苏等地获得大规模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因此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该系统由基面子系统和鱼塘子系统两部分组成,前者为陆地系统,后者为水生生态系统。它是由基面种桑(或果、花)、桑叶喂蚕、蚕沙(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为桑施肥等多个生物链所构成的、完整的、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通过水陆物质交换,使桑、蚕、鱼、菜等各业协调发展,整个
系统没有废弃物,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之中。
最近10多年来,传统的基塘生产方式又进一步发展为桑基、鱼塘、农舍三结合的农村生态系统。通过引进沼气工艺,沼气渣既可作肥,又可进入鱼塘,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以作为鱼饲料,还可培育蘑菇,它
使基塘生产方式进入了新的阶段。
规划考虑利用本地区的传统优势,按照桑基鱼塘的技术要求,完善和规范本地区的生产模式,使之成为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桑基渔塘生态农业示范区。
在规划中的该示范区内,主要由三种类型的功能区组成。一是旅游度假区,其中又分别包括东、西、南三块。西区是起步区,濒临大海;东区是未来建设的旅游中心区,正对沙井、福永组团隔离绿带的中轴线;南区地处最南端,临近深圳黄田机场和福永码头。第二类功能区是保留下来的村镇居民点,应结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将它们改造成生态农业示范村,并为未来的生态旅游提供劳动服务人员和特色住宿设施。除以上外,剩余地区均为重新规整过的鱼塘,其中又根据不同区位,分别环绕三个旅游度假区形成桑基鱼塘区、花基鱼塘区、果基鱼塘区。
4.生态旅游—滨海田园风光旅游度假区(起步区)规划
按照20平方公里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构想,将在东、西、南建设三块旅游度假区,其中
西区为起步区,占地约2.3平方公里。
该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交通区位优良,依托近在咫尺的福永码头、黄田机场和广深高深公路可以方便地通达深圳、广州、香港、珠海、东莞、惠州等各大中城市,客源基数大,消费水平高。其次自然景观优良,站在海堤西望,只见波光粼粼、海天一色,回首陆上又见茂密的苇塘、桑树和各类果木。正如当地领导所言:“一边是海,一边是几万亩鱼塘,而且保护得很好,这样的自然风光,这样的生态环境,这样丰富的资源,不要说在广东,就在全国也很难找到”,并建议要“加快规划、开发、建设、发展,使之成为新的旅游景点和经济增长点。”因此在本地区依托沙井、福永生态农业科学城和桑基鱼塘生
态农业示范基地,开展适度规模的以观光农业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市场前景必大为可观。
按照生态旅游的定性与特点,结合本地区条件,旅游度假区应尽力体现三大“基地”的功能:
(1)生态农、渔业生产的基地。
(2)生态景观观光、旅游度假的基地。
(3)生态科普、教育的基地。
按照以上规划指导思想,环绕新开挖的中心湖面规划了三大功能区:
(1)西北部的休闲度假接待区,包括北侧的度假别墅区和南侧的“水上街市”——服务娱乐区。
(2)东部的生态水产示范养殖区,其中又分为六边形水面的花基鱼塘区、果基鱼塘区和长方形水面的桑
基鱼塘区以及配套的水产科研中心。
(3)西南部的生态科普公园,在这里安排有可营造各种模似生态条件的大型温室、污水生态净化的处理
工艺过程、小型风能发电机组、模拟潮汐电站等各类既可观赏、又可参与的娱乐设施。
依托中心湖面和附近的海面,可开展划船、帆板、钓鱼等传统的水上活动。
第二篇:以生态理论为指导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以生态理论为指导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路明
二十一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
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推进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凸显出来。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有面源污染、点源污染和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三大类。
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人类不仅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系统的主要调控者。人类应该处理好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起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体系,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从与环境的关系出发,以个体至生物圈各层次为对象是现代生态学的主要内容。生态农业从以下五个层次安排和设计。
一、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环境资源对生物的分布与生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同时,生物也通过其形态、生理和生化机制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首先,环境对生物有制约作用,倡导资源节约型农业。一是对资源使用进行制度约束,如我国实行的土地、草原和林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改革。二是对农作物生产所缺营养物质进行补齐,如我国推广的测土配方施肥和配合饲料技术。其次,生物会逐渐适应自然环境。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长期生长在不同环境中会发生变异。根据农作物对环境的适应原理,农业部在“十五”期间编制了作物优势生产区的规划,为全国作物生产布局提供了依据。
再次,生物也会影响自然环境。生物对环境有利的影响很多,如森林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农业上的作物生产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如甘肃省双垄全膜玉米栽培对防治沙尘暴有一定作用。
二、种群结构与种群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不同种群间有不同的相互作用,即互不影响,竞争和互利共生。人类利用生物种群间相互关系原理设计并推行了多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模式,如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间作套种,不同物种的共养模式,例如蔗田种菇,鱼类分层放养等等。
三、生物群落理论与生态自然修复
生物群落是由若干个种群组成的复杂生物体系。农业生产中间作套种就是人类模拟天然植物群落的层性,将高矮作物或根系深度不同作物合理搭配而创造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例如:甘肃河西走廊小麦玉米间作,华北平原棉花小麦间作。
由于自然因素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一个地段上的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群落作代替的过程叫演替。演替符合当地生态环境时可以进行环境修复,例如:利用植物对重金属镉污染农田的生物修复,以生态措施治理的官厅水库水质恢复。群落受到干扰破坏,会出现逆行演替。如过度放牧下的草原生产力下降,甚至出现裸露退化,引起沙尘暴。
四、生态系统与循环农业
自然界依照食物链的流向,形成了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循环系统,按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人类在农业上共建了多种类型的循环系统。
(1)农田内的循环模式。农田内由植物生产和微生物还原组成循环系统。最有代表性的是农田保护性耕作,即实行免耕措施,把秸秆留在农田内,实行秸秆还田。
(2)种养业的循环。根据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全食物链循环,各地形成了“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等生态模式。
(3)农业与加工业的循环。种植业或畜牧业产品经过加工业深加工,其中,废弃物经过微生物处理(厌氧或好氧)作为饲料或肥料利用,再回到农田。
(4)城乡间的循环。我国城镇产生的餐厨垃圾、泔水猪、地沟油是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BGB为生物处理餐饮垃圾,生产肥料和饲料,实现了城乡间的物质循环。
五、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城镇化
我国现在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同时也出现很多环境问题。如何破解城镇化遇到的生态问题,在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中引入景观生态学的理念是一个重要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英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念和德国的城市分散配置理论。
作者系原农业部副部长
来源:农民日报
第三篇:以生态经济规划为导向 促进福建山区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以生态经济规划为导向 促进福建山区自然保护与可
持续发展
发表日期:11-05-10, 07:37 AM 出处: 作者:李小伟 余建辉 石德金 阅读:8 以生态经济规划为导向
促进福建山区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李小伟余建辉石德金
作者简介:李小伟,(1979—),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生态经济、绿色食品营销策略方面的研究余建辉,(1956—),男,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经济、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石德金,(1968—),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经济、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山区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通过人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将山区中的资源、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形成社会、经济、自然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的动态的复合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可调控性。开放性使该系统与系统外部有着持续的能源和物质交换;可调控性使它具有组织功能,通过必要的调控手段可以使系统处于稳定的持续发展状态。当一种调控手段在这复合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时,复合生态系统就朝着这个方向演进。然而,福建山区为了尽快摆脱贫困,在调控措施上,缺少有效地防范对资源进行耗竭性地利用(如过度采伐森林资源等等)的调控措施,也引进了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把污染转嫁给了山区,使山区洁净的环境受到破坏。经过这几年的改革,虽然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生态环境仍很脆弱。根据福建省环保局2003年的状况公告,仍较脆弱的生态环境主要表现为:森林结构不尽合理,矿山开发和工程建设造成的“青山挂白”和水土流失现象仍较明显,畜禽养殖业污染日趋严重,土壤退化趋势依然存在,互花米草和水葫芦等外来物种对局部流域和区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因此很有必要寻求一种调控措施,使山区中的资源、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达到资源利用、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而完成这一使命的首要措施,就是实施山区的生态经济规划。
一、资源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发展山区经济的辨证关系
资源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发展山区经济具有辨证的统一关系。自然环境保护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使之满足人类的需求和生态的动态平衡,而山区经济发展则是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的充分利用,使区域经济有所发展和增长。他们的同一关系表现为: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好环境和自然资源就是保护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保护并不是消极的保而不用,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和时间条件下有计划的开发、节约使用。对可更新资源,保护的实质是边开发利用边更新增值,对不可再生资源或较难再生资源(如濒危动植物等)采用相对保护措施乃至禁止采伐、捕猎都是有效的手段。这些物质基础的保护与增长,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利用这些物质基础为人类服务,更好地发展山区经济,如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旅游,食物链的平衡有利于防止害虫的出现等。而物
质和经济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保护,使保护和发展建立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但资源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发展山区经济也有矛盾的一面,特别是在现有的物质基础不太丰富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条件下,资源的利用效率往往较低,产生浪费和污染,又不利于节约、保护自然资源和优化环境。
资源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发展山区经济的辨证关系更大程度上是体现在矛盾的一面。但我们认为,不能仅仅看到资源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发展山区经济的矛盾面,而应辨证地看到它们之间统一的一面,这是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理念。
可持续的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的资源利用、发展山区经济也有上述的辨证统一的关系,但更注重可持续性。这种可持续性,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和稳定的空间范围内使山区各利益群体的资源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发展山区经济达到一种均衡、和谐和互补状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对立过程。所谓的均衡,是指保护状态下所产生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数量、质量、结构等在质和量上都大于等于发展山区经济所带来的对这些价值的降低和自然资源和环境在质和量上的消耗或破坏。所谓的和谐和互补状态,即指人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保护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的一种共同促进的状态。
然而,生活在山区的各利益群体以及山区外的相关利益群体对山区资源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发展山区经济的观念并不是一种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观念,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对山区的相关利益发生了变化,其保护发展观也处于一种变化之中。
正是由于这种动态状况的存在,我们就有必要去引导山区的各利益群体以及山区外的相关利益群体走向这种均衡、和谐和互补状态的可持续资源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发展山区经济的观念。所谓引导,其本质就在于建立在山区生态经济规划的基础上,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指导,使山区的各利益群体以及山区外的相关利益群体的现实利益得到满足。要实现这种满足,在一定时空范围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必须使山区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都强大起来,且有“造血”机制,这样才能使山区的各利益群体以及山区外的相关利益群体得到满足。但“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在现有以消耗资源为主的发展经济过程中,消耗资源可以带来暂时的经济发展,但也会带来环境的破坏、生态功能的降低;绝对地保护生态环境,杜绝资源的开发利用,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如能以生态功能的利用转为经济效益,则二者可以达到和谐的统一。
因而山区生态经济规划正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生产生活的各种规划,使山区的各利益群体以及山区外的相关利益群体的未来和现实利益得到满足。
二、山区生态经济规划的原则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山区生态经济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1、代际公平原则
对福建山区的区域进行生态经济规划,必须以代际公平为首要的原则。资源的开发利用除了要维护本代人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考虑到后代子孙的根本的利益所在,即实现代际间的公平。
2、社会公正原则
即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在生产、消费活动诸方面要公平、公正,还要善待山区其他的生命、物种,确保生物及环境的多样性。
3、生态环境的保护原则
首先要使资源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必须是在以生态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一般而言,恶化的自然环境若能退出高强度利用,经过一定时期的修养生息后能够恢复。所以对于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一定要进行综合治理和充分的养护,对于现有的资源,在充分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4、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对现有生态环境、资源等无节制的利用。进行生态经济规划不但要合理的保护治理环境,最终的目的是除了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外,还要使后代的发展不能受到威胁。所以,资源的永续利用最根本的法宝,就是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动态均衡。
5、山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则
福建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建设生态省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生态省建设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另外一方面,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全面可持续,核心是发展,也只有山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才能够从根本跳出PPE怪圈,合理利用资源,开发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切实的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福建山区实施生态经济规划的具体战略措施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指出,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环境退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形的关系。即在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被动处于一种生存维持状态,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较为有限:所排放的废物,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可生物降解。因而,不论是数量上,还是强度上,环境退化都是有限的。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在农业的现代化经营和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资源消耗速度开始超过资源更新率,废物排放的数量和毒性均有增加。在较高的经济发展阶段,环境意识得到了强化,环境管理也更有效,技术更为先进,环境治理强度加大,使得环境退化得以节制和逆转1。而福建山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正是处于倒“U”形快到顶端的位置,经济刚刚起飞阶段,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迫坏,而且环境“重建”能力差,所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所以进行生态经济规划,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大环境治理的环境保护投入,包括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要实现在生态环境“非减性”的基础上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政府的引导和宽松的政策下全面实施生态经济规划。
1、以市场为导向的生态经济规划
促进山区经济发展,遏制山区生态环境退化的瓶颈,在于把资源转化成商品的机制和形式。所以勘察资源现状,找出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潜力,探索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便成了启动山区经济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对福建山区来说,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要进行生态经济规划最根本的也是要以经济的发展为依托,在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以满足山区内外各利益群体的现实的和未来的利益。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应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山区资源的主要方式,以生态经济规划作为配置资源的限制条件,从而达到山区生态和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具体为:第一,发挥福建山区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比较优势是一个地区发展的资本,区域经济只有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比较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根据福建省环保局2003年的状况公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首次采用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等五项评价指标,按优、良、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对全国各地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省生态环境质量优的区域占85.4%,其余14.6%的区域为良。因而福建山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比较优势,由此决定了山区的经济发展应以环境效益转化为生产力的绿色产业为主,建立绿色产业链。绿色产业链主要是指发展生态农业,林牧业及环保工业。绿色产业链的建立要以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改造传统产业要从高起点开始。农业方面,积极开发经济作物和果品蔬菜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林业方面,积极发展经济林、观赏林;在畜牧业方面,发展有特色的畜养业。对于环保工业,主要是开发运输业,发展生态旅游
业、以及绿色食品、咨询和资源加工等工业、发展商业贸易和信息产业等。
第二,促进山海协作。所谓山海协作是指山区和沿海地区的横向区域经济技术协作,是加快山区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梯度推移理论被引入我国,并运用到生产力布局之中,形成了我国的梯度开发模式。福建山区在布局区域经济发展时也应采取这种模式,即沿海地区和内地山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呈梯度的转移,社会生产力从高梯度的沿海地区向低梯度的内地山区的逐级扩散,通过梯度推移的加速,使山区在这种加速推移中逐步缩小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程度较高,经济发达,科技实力雄厚,地理上又具有对外开放的前沿优势,有着强大的物质基础和雄厚的资金。而福建山区矿产、水电、林业资源丰富,拥有廉价的劳动力,显然,沿海地区和山区在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层次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二者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只需采取政策优惠,改善山区投资环境,加强山海协作,就可以将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势和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方面的优势同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山海协作,将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内地山区纵深地发展推移。
第三,以山区城市化发展促进山区经济的腾飞。城市化是一个地区工业化、市场化、个性化的综合体现。对落后地区而言,城市化是顺应区域发展的一般潮流,也是探索生态经济特色发展的过程。目前福建山区的城市化水平接近城市化的加速阶段30%,正确认识山区的比较优势,发展绿色产业、建设山水城市,才能实现福建山区城市的快速、持续发展。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聚集地和人们工作生活的中心,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是山区经济发展,实现战略突破的迫切要求。首先,城市化有利于发挥自身的集聚效应和经济的辐射效应。其次提高山区的城市化水平是缩小福建山海差距的需要。沿海六地市、土地面积不到全省的13,却集中了全省55%的城市,72%的城镇,65.9%的城镇人口和74.3%的工业总产值3。由此可见,沿海的发达,也主要是因为沿海城市、城镇的经济实力强大,能够使城市的积聚效应充分发挥。再次,城市化也是体现福建山区区位优势的需要。福建山区交通瓶颈局面的不断改善,山区的区位优势也逐步体现出来,处于福建沿海同内陆省份连接地带,更容易吸收沿海的辐射。
2、政府的引导作用以及宽松政策支持下的生态经济规划
第一,投资政策的倾斜。山区贫困以及单纯的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到位。所以山区生态经济要崛起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完善基础设施,但是山区自身的力量薄弱,山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依靠省政府甚至国家投资来完成。因此省政府在编制计划和中长期计划时,要重点向山区倾斜;同时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私人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绿色产业领域,并采取股份制的形式集资、商业性运营,使投资经营者受益4。
第二,产业政策的倾斜。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本上是为了给优势产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也同样要有相应的能给山区生态经济带来发展的产业政策。对于山区丰富的林业、矿产资源,应该放宽政策,积极合理的开发,将开发经营权下放,调动群众和开发商的积极性。同时,对于重点的资源应该划定保护范围,对于已过度开发的的资源,要进行限制和保护。
第三,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由于众多的历史因素、区位因素和人文因素造成了福建山区贫困落后的局面。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资金的问题,而山区缺乏的部分资金,只能是通过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取得。首先,通过制定有关的发挥,确定转移支付的基数,并随着省财力的增长而稳定增加,将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与操作措施确保落实到实处4。其次,通过预算,加大对山区生态经济项目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再次,要发挥财政杠杆的作用,对山区的绿色产业进行投资补贴。
参考文献:1张洪:《论西部贫困山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几个理论问题》,《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8期,第7-10页。
2义旭东、徐邓耀:《生态-经济重建:西部贫困山区可持续发展之路》,《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第36-37页。
3杨建洲:《山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方法与实施途径》,《林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3期,第41-45页。
4林庆:《推进福建省山区崛起的三个重点》,《发展研究》,2000年第10期,第33-34页。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责任编辑蔡雪雄)
第四篇:CBD地区城中村改造策略研究_以广州冼村更新改造规划为例(本站推荐)
城乡规划•园林景观
UrbanPlanning • GardensLandscape
CBD地区城中村改造策略研究
——以广州冼村更新改造规划为例
Strategy Research on Urban Villages Regeneration inCBD Area:
A Case Study of Xiancun Regeneration Planning in Guangzhou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739X(2011)02-0124-06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中村与城市建成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中村的 改造迫在眉睫;大城市中的城中村数量众多,部 分分布在城市中心区。该文试图通过分析CBD地 区的城中村存在问题,结合广州冼村改造规划案 例,探讨研究CBD地区城中村改造的规划策略与
方法。
关键词CBD城中村改造策略
Abstract
As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the contradictionbetween urban village and the urban
d i s t r i c t sb e c o m em o r ea n dm o r e
prominent, the urban villagesregeneration
demands immediate attention;There aremany urban villages in the big cities, and
some located in the city center.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urban
villages in the CBD area, and take Xiancun
regeneration planning in Guangzhou as
example, study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urban villages’ regeneration.Key wordsCBD, Urban villages regeneration,Strategy
朱志军
Zhu Zhijun 朱毅艺 Zhu Yiyi 龙子杰 Long Zijie背景
124
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02/201
1属组成复杂,客观上造成了城中村的土地征 用难度较大,而城中村往往占据一定规模的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发 展,旧城区逐渐出现土地存量不足、环境交 通等方面不堪重负等问题,城市开始在旧城 区外围规划建设新区,一些以使用集体土地 和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行政村逐渐被 城市新建区域所蚕食、分割、包围, 形成了 “城中村”①。
城中村的出现源于中国的城乡二元体
制,是城乡土地所有制矛盾、政府短期趋 利的迂回征地政策而形成的“城市中的孤 岛”,在功能、管理、空间形态、环境卫 生等方面和现代城市的发展目标存在相当 大的差距②。大城市中的城中村数量繁多,部分分布在城市中心区,部分分布在城市 外围地区。
从90年代开始,我国很多大城市如上
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开始在城市新区选 址建设CBD,CBD地区金融、贸易、商务等功能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里高度集聚,因 而要求功能布局清晰合理、交通通畅有序、办公环境优美宜人;而城中村功能混杂、环 境较差、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无法融入CBD 地区的经济循环,因此CBD区域的城中村 改造迫在眉睫,本文从分析问题入手,通 过借鉴成功的案例,广州冼村改造规划案 例,探讨研究CBD地区城中村改造的规划 策略与方法。CBD地区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2.1 城中村现状与CBD整体规划存在矛盾
CBD集聚了城市金融服务业的各种高端
行业,承担着经济活动的各项功能,有机结 合在一起,共同支撑起整个CBD及周边城市
地区的运转和发展,在用地规划比例方面形 成较为稳定的组织结构与比例;而由于城乡 二元体制的存在,CBD地区的城中村用地权
土地,成为游离在CBD整体规划版图之外的 一块“补丁”,与CBD地区整体规划存在比 较严重的矛盾。
2.2 城中村现有功能与CBD功能需求的矛盾
由于城市周边存在大量的租赁需求,村
民将房屋出租收取租金,城中村形成以居住 为主的格局,同时因应租房人群的需求而衍 生出零散低级商业和服务业③;而城市CBD 集聚现代化城市高端行业,利用集聚效应实 现各种资源、信息和科学技术的共享,达到 产出最大化;城中村单一低级的居住功能显 然无法与CBD的金融服务等功能相对接,难 以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同时限制了城市整 体价值的提升。
2.3 城中村粗放型土地利用模式与CBD
集约型土地利用模式的矛盾
城中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土地占有
率高、利用率低,村中居民自建住宅和小商 铺处于“遍地开花”的状态,客观上造成了 城中村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模式④; CBD地区 的核心产业高度集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 金用于地块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整个CBD地 区的土地价格昂贵,客观上要求采取高度集 约化的土地利用模式,与城中村粗放式的土 地利用模式存在矛盾。
2.4 城中村与CBD地区整体空间形态上的矛盾
从近年来国内外CBD的建设来看,CBD
地区承载着城市的主要金融、商务、贸易等 功能,一般以高层、超高层建筑为主,区内 汇集大量人流与交通,需根据自身地形,组 织设计有系统的道路交通,客观上起到划分 空间平面的作用,使其整体空间形态严谨有
图1 岗厦村区位图
图2 岗厦村改造方案总平面图
图3 岗厦村改造后鸟瞰图 图4 猎德村改造方案总平面图
现代CBD 的发展已使其成为集商务、序,如法国德方斯CBD、深圳福田CBD等
等;而城中村大部分是村民或农民的自建居 住用房,由较为低矮的建筑组成,另外村中 道路没有经过系统规划,在整体空间形态上 显得混乱不堪,与CBD地区的空间形态格格
现代商贸、会务、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 体:在环境方面,由于CBD 内部建筑密 度高、交通流量大,需要系统化的建筑布
局、合 理 的 道 路 网 设 计、足 够 的 开 放 空 间、人性化的步行体系、充足的绿化系统 等城市环境要素⑤;而城中村由于没有经过 系统的规划,村中道路没有形成系统,居住 环境质量差,同时缺少公共绿地和开敞空
不入。
2.5 城中村周边地区环境与CBD城市环
境的矛盾
间,也缺少文化、体育、休闲等活动场所,其环境条件与CBD的需求存在明显矛盾。CBD地区城中村相关改造案例研究
3.1 岗厦村改造——深圳CBD最大的城
中村改造项目
岗厦村位于中心区的东南片区,是深圳
福田中心区内惟一的城中村,该片区是深圳 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造后的新岗厦将 定位为深圳市中心区CBD的商务配套功能 区,为中心区金融、商贸、信息、文化、会 展等产业服务。
02/2011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