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大全)
15、《金色的鱼钩》
时间 课题
15、《金色的鱼钩》
单位 课型
略读课文
主备人
教材
简析
教学 目标
参入备
课人员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知识与能力:
认识12个生字,读记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近义词比较等方法理解词语: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抽噎、支吾、收敛;衰弱、脆弱;支持、坚持;严肃、严厉、严峻、严密、严格。
过程与方法: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分段,抓住事例及事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由提问)①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②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
教学本课,我提前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课前预习可以扫除字词障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因此我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
设计意图
个性备课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教学 过程
(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
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 一
(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
预习
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探究
问题吗?(自由提问)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二 合作 交流
三 品读 体验
(一)检查预习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思考: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当时指导员是怎么嘱咐的?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旁边。交流
2.出示句子:“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交流:“上级”就是“领导”,“上级”怎么会又是“保姆”和“勤务员”呢?指导员的意思是什么?
小结:老班长既是“上级”,要在遇到困难时安抚小战士的情绪,要不断鼓励病号战胜困难,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难面前想方设法。又要像“保姆”和“勤务员”一样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小战士们。
引:同学们,要完成这一任务容易吗?再读课文,想想老班长在完成任务时要碰到哪些困难?
4.为了完成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任务,老班长是怎么做的?
5.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班长?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引:课文是怎样抓住老班长的什么来表现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呢?请大家小组合作学习,请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划下来,深入体会理解。交流,品读:
1小组汇报,出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重点讲解: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为什么不到四十岁的炊事班长会显得那么苍老?这说明了什么?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吃得多吗? “嚼”字写出了什么?(食物少,难吃,硬)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说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研读“笑”意。
◇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语言表达可以多种多样,也不要求过分简练,大致的意思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生交流后“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学生抓住课文句子和内容自由讨论。
交流: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职守„„
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再次默读课文,然后畅谈感受,这样能及时释放学生心中的感动,又能根据学情展开下面的教学。
小组汇报: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交流读后感受 从“笑”到“收敛了笑容”,再到“露出了一丝笑意”,你读懂了什么?
找句子
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因此我引导学生抓住老班长的动作、语言、表情来深入理解体会,然后通过朗读加以表达。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鱼汤这么少,为什么老班长还“笑着说”?从“笑”到“收敛了笑容”,交流体会老班长再到“露出了一丝笑意”,你读懂了什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忠么? 于职守的职责。
小结:是呀!长时间的辛苦劳累,长时间的饥饿折磨,终于把老班长累跨深情的朗读。了,饿跨了。他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黑水潭边。同学们,当我好不容易钓到了小鱼,做好了救命的鱼汤送到老班长面前时,老班长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交流:“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为什么他说的话中还用了两个“!”?
小结:是的,生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后一刻,也没忘记要鼓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地,也没忘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也没忘记一个共产党员忠于职守的职责。多么可敬的老班长啊!
5.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1.出示最后一段话。思考:“我”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 “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象征着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一个小小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四
也象征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所以,这篇课文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巩固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
延伸
3.总结: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作业:推荐阅读长征故事:《马背上的小红军》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神态
老班长动作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语言
第二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想象、朗读,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感受老班长的高尚品质,让学生受到爱党爱人民的教育,从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文中的几种描写方法。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老班长忠
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意义。
(2)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前准备:
了解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图片、文字资料)教具准备:课文录音。教学流程:
一、导课激趣,出示目标
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再见了,亲人》,了解了抗美援朝时期中朝人民之间一些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的舍己救人的故事,课文题目就叫《金色的鱼钩》,板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自学目标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鱼钩为什么是金色的?
三、品读感悟,导学目标
1、这样的鱼钩容易钓到鱼吗?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鱼难钓?
指导朗读15自然段(语速要慢,读出老班长沉重的语气。)
2、老班长自己喝不喝鱼汤?从哪些句子看出?
指导朗读第八自然段,重点指导“哽咽”,表情要皱起眉头,做艰难哽咽动
作。
3、当“我”看到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时,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重点朗读“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体会“我”的难受心情。
(设计意图: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
读。”我在理解课文这一重点环节时,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朗读训练,让
学生把课文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
4、老班长为什么一点都不吃呢?这样他能熬得住吗?
5、学生展示介绍草地的图片资料。
6、读指导员说的话,体会句子的含义:
“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去。”
7、“无论多么艰苦”指他们在草地上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看草地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让学生对草地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他们在过草地时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这一环节能
填补课文空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8、当“我”知道老班长只吃鱼骨头时,还忍心喝下这鱼汤吗?
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四、总结全文,升华目标
1、老班长看到我们不喝鱼汤,表情有什么变化?对我们说了什么?
2、听了他的话,我们只好“大口大口地咽下了”鱼汤。
(体会“咽”的含义)这时他的表情又有什么变化?他在想什么?
师:老班长没喝鱼汤,却露出了笑意,我喝下了鱼汤,心里反而像塞了铅块似 的,沉重极了,这是因为我担心老班长他有一天会倒下──令人担心的事
终于发生了,老班长他倒下了,倒在了一个水塘边,他这是因为饿才昏倒的。
3、要救老班长,只有赶快弄点吃的来,当我们把鱼汤端给老班长时,他却拒绝了。指导朗读老班长牺牲前的话。
师:老班长在牺牲前想的还是三个病号,他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完成了党交给他
的任务,现在你还觉得这是个普通的鱼钩吗?
(引读)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4、放着光芒的仅仅是这个鱼钩吗?你看着这个鱼钩好像看见了谁?想起了他的什么事?鱼钩上闪烁着老班长什么品质?
5、三个小战士面对着老班长的遗体会说些什么?
6、齐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老班长的牺牲更体现了他的伟大,此时引导学生说出三个病号想对
老班长说的话,也正是学生想说的话,让学生的情感在这一刻也达到了高潮。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放学后最想做什么?
(生:想去找些关于长征的故事来读一读。生: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弟听。......)
五、拓展延伸,训练目标
回家后,把《金色的鱼钩》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听。
(设计意图:复述《金色的鱼钩》,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板书:
金色的鱼钩(老班长:终于革命、舍己为人)
三个病号
饥饿
难过 威胁
走出草地
老 班 长
喜出望外 语重心长
壮烈牺牲
反思:
对于这样长篇的课文如何进行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困惑。初次尝试用这种步步设疑的方法进行教学,感觉达到了我预设的效果。下面是我针对本课设计的几点想法:
一、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起到“引”的作用
有些教师总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问的太多,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发展的空间,我觉得这不是绝对的。比如《金色的鱼钩》这样长篇的课文,教师就应捋好一根线,层层设疑给学生引好路,这样学生才能把握住文章的主脉络深刻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二、问题的设计要紧扣主题,才能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
在问题设计时不能背离主题,所有的问题都应为主题服务。背离文章的问题只能让学生走弯路,越走越远而不能正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为理解课文内容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我们应在问题的设计上把好关,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皱纹威胁咀嚼保姆勉励蹲下瞻仰”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领会作者通过人物神态,行为,语言,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学情分析: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智力能力的发展状况,阅读速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已经能够初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其难点在于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在阅读中了解文章内容后简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
2、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请看《长征》片断(运用课件播放)。
2、长征塑造了一个个动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你们已经学过了长征中的哪些故事?
3、今天我们学习发生在长征中的又一个感人故事:金色的鱼钩(板书)学生读题。
4、这篇课文为什么叫”金色”的鱼钩呢?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有没有象征意义?还含着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草地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认读:皱纹、威胁、咀嚼、保姆、勉励、蹲下、瞻仰。
2、解词:回味严峻瞻仰闪烁喜出望外奄奄一息。
3、在预习中你有哪不懂的问题?(提出后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一起解决)。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快速阅读,课文讲一个什么故事?看看作者按什么顺序写这个故事,分为几部分写?说说段落起止和为什么这样划分?(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分四部分)。
2、学生汇报后师小结。
四、教师范读课文。
1、这篇课文写得非常感人。我忍不住读一读、大家听好、看好、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
2、师范读(入情入境)。
五、精读理解。
1、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讲一位快四十岁的老班长为了带领三个有病的小战士走出一望无际的草地,无微不致地照顾他们而牺牲的故事)。
2、老班长为什么要无微不致地照顾三个病号小战士呢?(这是党交给的任务)老班长是怎样用实际行动完成这个任务的?请继续学习课文。
六、精读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老班长一路上无微不致地照顾病号、他们在草地上要走多少天?(四十多天)作者重点写了几天的事情?(四天:钓鱼、不喝鱼汤、命令、牺牲)。
(二)这四天最能体现老班长是怎样无微不致地照顾三个病号的,认真读课文,在书中画出描写老班长言行的句子,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一段,好好地读一读。再深入体会:为什么会受感动,体现了老班长什么品质?
(三)重点赏析、领悟情感。
1、汇报最让自己感动的语段。(1)、出示:(3-4自然段)
老班长想出什么办法来解除饥饿的威胁?(钓鱼)”到处”这个词可以看出什么?(找野菜,挖草跟也很不容易)、老班长”整夜整夜合不拢眼”说明了什么?(担心病号)齐读3-4自然段。(2)、出示:(第8自然段)老班长为什么不喝鱼汤而吃草根和鱼骨头?从”皱紧眉头”“硬咽”体会到什么?(吃草根和鱼骨头有多么困难)”我觉得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从这句体会到了什么?(心里万分痛苦)我当时怎么想呢?(围绕着老班长坚强、舍己为人的品德想)。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老班长的忠于党的事业,舍己为人的内心世界。(3)、出示:(第21自然段)老班长为什么要命令”我们”喝鱼汤?为什么”我”端起碗有千斤重?”千斤重”含义是什么?老班长看到战士们不吃鱼汤时他皱起了眉头,心里是怎么想的?老班长看见”我们”吃完了,脸上的皱纹舒展了,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此时他心里又想些什么? 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我”沉重的心情和老班长欣慰的心情。(4)、出示:(第28-30自然段)老班长临终前是怎样做的、怎样说话的?师:为了三个生病的战士、老班长耗尽了自己全部生命,这是多么感人的情神啊!而这几个小战士却只能眼睁睁看到老班长牺牲,真是悲痛欲绝。
指导分角色朗读、(读出老班长对战士的牵挂,关爱战士们悲痛欲绝的心情。),七、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
2、我为什么要小心地把鱼钩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3、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鱼钩记录老班长的英雄事迹,老班长虽然牺牲了,但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可以看到老班长像金子一样的品质,才使他闪闪发光……学生能围绕主题作答即可)。
4、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要用”金色的鱼钩”做题目吧?
八、总结:
1、老班长有哪些品质?(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2、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展现内心世界)。板书:
金色的鱼钩
老班长 钓鱼不吃鱼
忠于革命 鼓励病号喝鱼汤
舍己为人
第四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15、金色的鱼钩
武功县普集镇中心小学 高锋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2、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3、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 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抓住描写老 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说出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揭示题目
1、学生背诵毛泽东的诗《七律 长征》。
2.你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3.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 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你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简介背景: 红军进入草地不久就断了粮,战士们跋涉在茫茫草地上,没有吃的,同志们就野菜,把枪套、皮带烧焦了,割成小块吃,可就是这样的东西,在草地里也成了不错的伙食,最后大家把缴获的敌人的皮鞋都吃光了,然而战士们的身体还是越来越虚弱,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有些同志踉踉跄跄地走着走着,突然一头栽倒,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了解一位红军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课文题目。)(1)朗读课文题目,应该强调哪个词?(金色。)(2)读到“金色”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感,说说自己想到的,老师适当加以引导:光明、灿烂、永垂不朽等。)
二、自主学习
1、认读词语,归纳识字方法。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把和题目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在长征过草地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
1、课文几次写到了喝鱼汤?每次分别是什么情景?请画出相关语句,说说从中可以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光品质,在你感动的句子旁写上批注。
2、课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长的哪些方面来表现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和勤务员”的?(抓住老班长的外貌、动作、神态等)
(1)小组合作学习,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画出来,深入体会、理解。
(2)小组交流汇报。
3、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2)个别汇报。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4、我是小小讲解员
假如有一天我们在革命烈士纪念馆内看到了这枚金色的鱼钩,你会对周围来参观的人们说些什么呢?
提示:
1.条理要清楚,讲清鱼钩的来历以及围绕鱼钩所发生的故事。
2.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说出来,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3.注意用口语讲述。
五、拓展延伸
长征途中这样的感人故事还很多很多。你读过《倔强的小红军》《丰碑》这两篇文章吗?如果还没读,课外找来读读吧!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六、作业超市
1、搜集长征图片、故事等,办一期以“长征”为主题的手抄报。
2、学习文中人物描写方法,写一个让你感动的瞬间。
板书设计:
15、金色的鱼钩
金色的鱼钩——————老班长
长满红锈
忠于革命
闪着光芒
舍己为人
第五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金色的鱼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读懂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句段,学习老班长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五、教学学情分析
本文以感人为基调,以外貌描写为主线,虽为略读课文,但容纳量大。学生虽有一定得语言积累,但概括能力欠缺,朗读能力一般。故在此设计中我以用眼、用心两种方法让学生抓住外貌和感动这两条线索,提升概括能力,学习描写方法,体会思想感情。
六、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七、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1、视频展示《过草地》,思考,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
长征,当我们感叹红军创造的这一奇迹时,也应该去看看这伟大奇迹背后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来认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小黑板出示
——他,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2、这是属于哪一种描写方法?这描写的是谁?
大家亲切的称呼他为“老班长”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也是一位挽救了3位年轻战士生命的英雄。齐读课题。(板书:金色的鱼钩)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故事主角是老班长,那又为何以鱼钩作题?鱼钩又怎么会是金色的呢?
二、整体感知,把握要点
下面,让我们去解开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谜底。请大家用速读的方法去熟悉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容易的部分,浏览一下即可。读的时候,注意这几点要求:
1、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根据词语手册来理解;
2、给文章标上自然段;
3、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有困难,可以借助手上的学习辅助卡。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是的,概括就是去烦就简,这是略读课文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大家一起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用眼用心,重点赏析
(一)用眼观察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用我们敏锐的眼睛去找出课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在文中作标记。
很多同学都已经有了收获,来,把你们的收获读给大家听。
你找到的是:“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1)大家读一读,发现了什么?是啊,一个快四十的人怎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呢?
(2)你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可想而知,在长征途中他必定是饱经风霜,多么平凡朴素的一位红军战士啊!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再看看还有哪些语句也是描写他的外貌的?请展示你找到的句子。你看到的老班长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
(1)什么叫“合不拢眼”?老班长又为什么“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请你给大家解释解释。
(2)是的,饥饿正一步步的向他们逼近!如果找不到食物,大家将有生命危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看似平静却暗藏杀机的大草原。
(3)如果再找不到食物,他们也将长眠于此,你说,老班长还能睡得着吗?他们能甘心放弃吗?多少人在等着他们走出草地?
(4)正当老班长为找不到吃的而忧虑时他发现了什么而变得喜出望外?他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这一忧一喜之间,你看出来这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啊!(板书:尽职尽责)
3、你找到的这句又让大家产生了疑问(“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1)是什么原因,老班长的笑容收敛了?你说。他在担心什么?仅仅是担心他们不喝吗?是啊,还担心他们没有体力支撑到走出草地的那一刻啊,担心自己不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
(2)当他看到我们吃完,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又是一忧一喜,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舍己为人的红军战士!
4、这鱼汤,他自己有没有喝过一口?我们来看看,老班长最后给我们留下的印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小结:从老班长外貌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
(二)用心感悟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心去好好感悟,找找文章中让你感动的片段。(学生自读6、7、8自然段)为什么这个段落让你感动?是啊,我们和你一样体会到了老班长为别人着想的可贵品质。你能用通过朗读把“我”的心情和感受表达出来吗?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感动。
你一直都在默默地读着,我知道你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来读读你所感动的。(小组读20、21、22)
(1)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从笑着说——收敛了笑容——露出一
丝笑意,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2)可当时已经发现了秘密的我,能喝下这碗鱼汤吗?让我们一起来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千斤重”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千斤重的心情读出来吗?
每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的身体又怎么熬得住?好景不长,就在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读第28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是啊,当生命垂危的时候,老班长竟然想到的还是3个小战士。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真是一个好战士啊!
(3)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什么?(复述板书: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尽职尽责)
一起读最后一段。我听出来了,老班长的牺牲让你们很难过,很伤心。但是,活着的人只是难过行吗?自己再读一读,体会体会。你说,是啊,你的意思是要“化悲痛为力量”对吗?你来说,你读出了韵味,让我想起一句歌词:擦干眼泪挥挥手,迈开大步向前走!男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带着自己新的感受读一读。
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
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刚上课时,有同学对题目提出了疑问,现在可以解决了吗?你说,这鱼钩不就是班长生命的象征吗?是这小小的鱼钩,钓到了挽救战士生命的小鱼,是这看似平凡的老班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三个小战士的生存的希望!
那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
之间伟大的爱。
那你们能不能说说我为什么要把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是的,这鱼钩是一种深深地怀念啊!对,这鱼钩还是一份革命的力量!这鱼钩更是对一代代享受着美好生活的人们的教育呀!在长征途中有多少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的今天,让我们用一首《长征》一起来缅怀他们!跟我一起朗诵吧!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尽职尽责
老班长 舍己为人 金色 鱼钩
忠于革命
作业
1、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么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这个金色的鱼钩呢?请写一份解说词。
2、自己再读读你所感动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