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意义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意义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观,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主要内容,以引导人们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为基本目标的文化伦理和意识形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重大、前沿的理论和现实课题,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应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与研究,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良好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举措
一、立足基本国情,明确提出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动顺应新世纪新阶段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科学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不断深化对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
二、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1、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明确各地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合理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细化环境分类管理。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编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继续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和再生资源基地,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实
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利用。
3、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以提高能效和碳生产率为核心,发展低碳经济。
4、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种、养、加”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大农业内部的产业对接。
5、用生态理念指导服务业发展。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实现开发与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生态旅游景区。以生态体验为核心,整合自然、人文要素,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生态旅游服务。强化绿色管理,倡导健康饮食,突出环境保护,促进餐饮、娱乐业健康发展。
三、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夯实环境保护基础
1、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全面推行流域水污染治理行政首长负责制,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大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严格执行企业废水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推进安全饮水工程,节约用水,合理调配生产、生活用水,维护水域生态健康。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充分利用湿地、坡岸以及水生生物的自然净化功能,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2、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推进平原绿化和以绿色通道为重点的沿路、沿河、沿湖绿化美化。大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沿江防护林建设以及石漠化治理,加强对重要生态敏感区域的建设与保护,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
3、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坚持环境基础建设先行,努力实现污水、垃圾全收集、全处理。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粉尘等大气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安全妥善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实施宁静工程,全面整治噪声扰民。
4、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科学开发利用土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
5、构建防控结合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与监测体系建设,制定完善防洪、抗震、防治地质灾害、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等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预案。分级建立环境监测应急中心,强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核与辐射污染等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四、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1、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示范基地,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引导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
2、推行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倡导理性消费,引导绿色消费,自觉减少过度消费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提倡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3、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全民环保行动”。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
开展生态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酒店、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等绿色创建活动。多层次、多领域强化生态文明细胞工程建设,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五、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各级党委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和解决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部署和组织落实,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部署、共同推进。
2、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积极推进规划环评、政策环评、战略环评,在城市规划、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建设等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成立生态文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完善环境信息发布和重大项目公示、听证制度,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严格考核评价。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考评,将环境质量、污染物总量减排等相关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离任审计范围。建立问责制度,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完不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地方、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生态文明以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因此,生态文明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许多资源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生态文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战略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如果继续沿用原有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当前在生产和消费领域,还存在着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
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由此可见,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仅拥有丰硕成果,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继续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构造一个适合我们生存的友好生态环境。
第二篇: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贯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3、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
4、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
5、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
6、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重要内容。
7、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趋势。
第三篇: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推动科学发展
张歌莺
2010年第10期 ——生态建设
房县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紧邻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房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
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生态产业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为抓手,妥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足山地生态资源丰富的县情,在编制《房县“一统三分”战略总体规划》时,确立了“南烟北菌中稻虾、高山药材兼顾抓”的生态农业产业布局。全县建成各类产业基地61.1万亩,其中烟叶基地3.5万亩、中药材基地10万亩、小龙虾基地1.1万亩,发展食用菌1200万袋,形成了长短结合、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产业板块。房县先后荣获 “全省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全省食用菌大县”、“全省畜牧大县”等称号。“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神农贡米”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房陵”牌豆油精等产品获得湖北名牌产品殊荣。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和生物产品加工业、环保技术和环保产品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力量做好“水”、“药”、“矿”、“布”等四篇大文章。2009年,水、药、矿、布四大生态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2.6%;工业企业入园率达45%,GDP能耗低于1.4吨标煤/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30%,工业企业治污率达90%,规模工业企业清洁生产达标率15%。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规划总体布局,立足房县区位、生态、文化优势,明确了“借两山(神农架、武当山)盛名,承两山辐射,与两山互补”的旅游发展思路,完成了《房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工作,将旅游发展定位为着力打造中华诗经城、生态旅游城、休闲宜居城。工作中,我们依托中华诗祖尹吉甫与房县的渊源,成功举办首届中华诗经文化研讨会暨首届中国诗经文化旅游节,打响“诗经文化牌”;依托野人传说,野人洞、野人谷景区双双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打响“野人文化牌”;依托优质天然温泉,发掘唐朝建筑文化精髓,打响“皇家沐浴牌”。目前,帝苑大温泉开发、五台山森林公园建设等33个项目已被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先期建设项目库,投资总额达130亿元。
实施“三大工程”,保护生态环境
房县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境内森林资源、水资源、动物资源和气候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我们为了让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实施“三大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一是实施“蓝天”工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项目和产品,启动实施一批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将污染大户搬出城区,严令污染企业限期改造,全部实现烟尘达标排放,先后关闭了县水泥厂、县皂素厂等7家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了县造纸厂、县黄磷厂等5家落后能耗企业。抢抓全国以电代燃试点县实施机遇,全面开展农村能源改造,大力发展小水电、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2009年,全县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5%,二氧化硫排放下降6.4%。
二是实施“碧水”工程。以保护饮用水源安全和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启动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抓好饮用水水源地和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连续十年实现水质达标。同时我们大力开展湿地公园建设,重点实施防洪、排灌、生态、观光等“四位一体”的“西河、三道河、马栏河治理工程”,建成人工生态湖7个,湿地公园面积达96万平方米,吸引了上百种禽类栖息,昔日的“臭水河滩”今日变成了“风水宝地”。
三是实施“绿地”工程。以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为重点,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强生态林和经济林体系建设。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扩大生态公益林范围;以开展系列生态创建活动为平台,推进以封山育林为重点的山区绿化;以绿色通道为重点,实施沿路沿河绿化美化工程。目前,全县完成荒山造林15.6万亩、退耕还林19万亩,兴建林业产业基地330多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建成了五台山、柳树垭等3个省级森林公园和野人谷省级自然保护区。围绕宜居宜业,建设生态家园
近年来,我们以打造十堰最佳宜居地、十堰南部中心城市为目标,突出抓好县、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建设具有房县特色的生态家园。
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坚持“以特立城,以路拓城,以绿美城,以水兴城,以靓扮城”的生态园林城市发展思路,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县城绿化、美化,大力实施“大树进城”和“城区靓化”工程,先后完成了西河公园、文化广场、三道河沿岸等绿地建设,栽植景观树300余棵,建成沿河两岸的绿化景观带9.8千米,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2%、36%和9.8平方米。城区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常青、一路一品”的“生态园林式”景观效果。房县县城先后两次荣获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2008年被授予省级园林城市。
二是建设生态示范镇。以水、电、路、通信等为重点,加快小城镇中心区改造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16亿元,实施了道路畅通、河道清淤、绿化美化工程。全县实现了供水、排水、绿化、照明、网络、电视等全覆盖,涌现出了以青峰、军店、化龙、门古、土城为代表的生态示范镇。
三是建设生态新农村。按照“住特色房、走水泥路、饮安全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的要求,坚持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景观工程建设紧密结合,整合资金5.7亿元,打造融特色民居、生态观光、民俗文化、便捷交通于一体的“十村百里万户”新农村示范走廊。探索出了以葛坪河、五谷庙、桥上、杜川等村为代表的具有房县特色的“生态景观式”新农村建设模式。■
(作者系中共房县县委书记)
第四篇: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和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和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
审视的整体性。传统的工业文明所关注的重点,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致命的弱点是,不顾地球生态圈大循环的整体、全局。而现代生态文明,则既保持了工业文明的优点、长处,又克服了它的弱点、短处。生态文明理念所强调的是,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调控的综合性。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尽管都蓬勃发展,但其最大的弱点在于,相互独立分割,切断了相互间固有的内在有机联系。而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就是集各个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边缘学科。
物质的循环性。实践证明,循环型生态经济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从根本上节能降耗减排,做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发展的知识性。传统工业化的完成,主要靠高投入(资金、资源、环境、民生),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难以为继。而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则主要靠智力开发、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上述四大特征说明,生态文明是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文明,其优势和优越性远非工业文明所能比拟。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
意义: ①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战略选择。②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③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第五篇: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 1
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延续人类的生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各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一)1978年以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尽管“大跃进”和“文革”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总起来看,环境问题还是局部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还处于起步阶段。
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就自然环境而言,七十年代初,我国大部分海域环境质量较好。五六十年代进行的大面积农业垦荒并没有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就社会生产而言,我国的生产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比如,五六十年代,森林工业发展缓慢,各种木材和竹材的产量分别为八十年代初期的13%和7%,对当时的森林资源还不会构成很大的影响。用于农业生产的每亩耕地施用化肥量,1957年为0.2公斤,1965年为1.2公斤,仅为 1978年5.9公斤的3%和20%,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从资源消费上来看,我国人均消费能源总量(千克标准煤)1965年为264.3,远低于1994年的1029.8,对环境的影响要小于八九十年代。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余年中,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资源战略,我国经济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突出。这一时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以此为标志,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论域,得以全面展开,为下一阶段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和实践 2
基础。
(二)1978年到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这一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很严峻。在环境污染上,工业污染排放总绝对排放量还在增加,环境污染的恶化由点向面、由轻到重。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加剧生态破坏。在生态自然资源方面,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退化;森林、草原和海洋水产品资源退化减少的现象继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的平均水平。
(三)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这标志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即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急剧势头得到控制,局部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但问题依然存在,“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生态问题呈现有进、有退、更为复杂的局面。自然灾害频发,各项损失巨大,仅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观念,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认识,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探索开展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和流域开发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使综合决策作到规范化、制度化。要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通过体制创新与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法律、经济手段配合使用的利益导向机制,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逐步开展重大环境政策、规划和法规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及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的统计与分析,进行环境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试点,深入研究和试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问题。
(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
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治理生态环境。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的基本方略,积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法规体系,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保障。在法律制度上,应当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 4
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克服并纠正环境执法中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遏制行政干预执法的现象,打击权法交易、钱法交易行为,维护环境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三)改革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改革理顺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保工作的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在政府调控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基层政府的环境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危害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各种有效监控体系。在市场引导方面,应当逐步建立有关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培育和规范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研究探索由资源税费、环境税费构成的“绿色税收”体系和资源、环境使用权的交易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运行机制。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加快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保证环保工作实现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管理。强化中央政府对跨地区综合性环境事务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加快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尽快扭转环境管理手段落后的局面。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全面衡量干部政绩,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绿色GDP指标体系。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标准更多地突出以人为本为这一核心,更多地强调统筹发展,更多地关注社会效益、长期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从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政绩,树立 “生态环境既是资源也是资本”的价值观和“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5
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要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有关约束和激励政策,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通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评判政绩,正确引导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尽可能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施政代价、提高施政绩效。通过正确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青山绿水,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着力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公平性问题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中,要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立法,加大补偿的力度和广度,形成一套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重建的制度。政府应正视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积极探索与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探索“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富裕地区直接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通过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以体现区域之间生态环境服务的公平性。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还需处理好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近期与长期或者是当代与后代的关系,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国家有必要抓紧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税,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更新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资源有偿、生态有价这样一种全新的观念,以新的文明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制度,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破坏者得到惩罚,让占有者付出代价,让受益者分担成本,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而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 雷毅:《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2]傅华:《生态论理学探究》,华夏出版社,2002.6 [3]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张琳:《论生态文明观》,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5]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6]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科学发展呼唤“生态文明”.[7]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海洋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07页。
[8]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25—131页。[9]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林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8—69页。
[10] 国家统计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11]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第202页。
[12] 宋健:《创建现代工业新文明》(1993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13]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6年11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7
2001年,第90—92页。
[14] 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6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66页。
[15]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年),《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13-514页。
[27] 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6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70页。[16] 胡锦涛:《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2004年9月),《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312—313页。
[17] 梁丽萍:《访原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