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中央北戴河培训基地 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协议
协议名称:《团中央北戴河培训基地 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协议》
协议双方:
甲方:团中央北戴河培训基地
乙方:河北燕山大学彩田间设计室 《团中央北戴河培训基地 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协议》
协议目标:
1甲方愿将其培训基地部分区域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交由乙方设计完成乙方应用自身专业特长竭诚为甲方提供设计服务。
2经双方共同努力 希冀实现甲方环境空间的合理规划与布局融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精神内涵和气息,增加区域环境的合理规划与文化艺术含量 实现以设计提升优雅环境的愿景。协议细则:甲方的规划设计涉及内容如下:
基地入口区的空间功能划分
基地大门 围墙门卫小办公室车库等
绿化道路铺装照明 公共设施
主要景观小品绿植花坛灯光 水体
与此环境规划元素有关的设施布局整体的环境艺术设计
全案配合的设计施工图 局部主要景观造型细节图 节点图甲方向乙方提供必要设计要求 及与本次设计相关齐全的行业资料
乙方为甲方提供相应的设计方案效果图平面布局图施工图
并在定案前完成设计的修改工作
直到达成甲方的设计要求。乙方为甲方提供能进行施工工艺的全部施工图 局部单体特殊景观造型的节点图 材质图 4 设计结束乙方提供给甲方设计图电子文件 打印大图 设计创意思路与说明 同时向甲方收取事前商定的设计费用全案完成协议完成时间:
至本协议签定之日起 5星期左右完成协议资费:全案设计款:
1提供改进设计创新设计和概念设计三套方案
改进设计6000元创新设计8000元概念设计6000元
合计20000元
2平面规划布局图一套 5000元
3施工图 局部单体特殊景观造型的节点图 材质图20000元
4全案合计总设计费45000元人民币大写肆万伍仟元整
至本协议签定之日起甲方向乙方提供设计预付款13000元乙方启动设计
(如在本设计进行过程中甲方无故终止协议乙方将不退还预付款)
注:双方应本着互利双赢的友好合作原则共同完成协议
遇不可预知事宜(如时间变动 人员外出等)双方协商解决
如有其它加减规划的设计项目资费另议
甲方代表签字盖章乙方代表签字盖章
2012年月 日
第二篇:湖滨公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研究
作者:张守国;许飞进;刘建平
引言
星子县北倚世界文化名山——庐山,南濒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这里有“庐山之美在山南”的秀峰,鬼斧神工的观音桥,道教圣地的太乙村,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等八大景区,八十多个景点,四百多处景观沿庐山南麓连成一片.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僧人道徒曾来此寻幽探胜,或吟咏盘恒.星子还是著名浪漫诗人和理想主义者陶渊明的故里.秀美的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这座千年古邑成为江南名城中的一朵奇葩。
1工程概况
根据《星子县旧城改造(湖滨大道——冰玉南路)详细规划》要求,整个湖滨公园是由冰玉涧路、理想大道及紫阳路等围合起来的区域,其中主景观是五柳广场,它位于星子县城中心黄金地段,东接冰玉南路,西连理想大道,北系紫阳路,南临鄱阳湖.用地呈带状,总面积约3.4hm2.五柳广场的建成将构成星子县政治、文化、观光旅游的休闲中心,属星子县城重大建设工程项目。
2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构思与理念
历史是现实的凝固,现实是流动的历史[1].近年来,许多城市在创造良好景观的同时,使城市景观具有地域文化背景,让当地居民产生文化认同感,同时也使外地游客领略到地域文化特有的风采.通过对当地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全面分析和深刻理解后,笔者认为,五柳广场不仅流淌和承载着星子县千余年来的文化历史,而且还要展示星子县未来的旅游观光文化名城的雄风。因此,五柳广场的环境景观设计构思中应表达如下的理念:
2.1充分体现延续设计思想
星子县号称“中国石材之乡”,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政府在考虑经济转型的基础上规划了旅游业的发展大思路,而本次湖滨公园的建设正是其中一个部分.湖滨公园的实施不仅可以带动和提高县城的知名度,而且也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资源.同时也能激发市民的自豪感,陶冶人们的情操.笔者充分理解前期详细规划和旅游规划意图,并使其在景观设计中得以延续与强化.2.2 充分体现地区性文化特征
俗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自然条件构成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地区性是城市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城市文化生长于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它是人们根据地区特征,将影响城市文化发展的最具有活力的要素,进行最佳组合的结果,是人们深思熟虑的愿望和意图的体现,着眼于地区特色,创造城市文化,是对城市文化高层次的追求,也是在不断增长的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压倒一切的趋同性的压力,城市个性的觉醒[2].场所塑造最重要的任务是提炼文化的精髓,使场所具备独一无二的气质与氛围.星子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来名人辈出.这些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设计者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通过对这些浑厚的历史积淀的升华与提炼,设计者认为塑造五柳广场最能体现诗人故里的特
征,从而创造出富有时代感的文化旅游特色场景。
场所精神归纳:
诗人陶渊明之故里——星子.名山—庐山;名湖—鄱阳湖.名人--王羲之、李白、苏轼、周敦颐、朱熹、康有为、周恩来等驻足于这画山秀水之间,寄情山水,乐而忘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名城—千年古邑.桃花城—对《桃花源记》的解读,菊花乡—“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诗境.星子的外滩—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设计回归.2.3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指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个思想既不存在人对自然的征服,也不存在自然对人的主宰,人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天人合一”思想不仅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态度,且从根本上成就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3].在本设计中,笔者追求人文思想在自然中的激活,追求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最终达到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五柳广场属湖滨公园主景观范畴,浩淼鄱阳湖,古堤遗址,冰玉涧均在其中.基于对上述场所精神的充分认识和理解,公园规划设计为 “一心、两层、八景”的空间脉络架构.“一心”:指位于本公园的核心广场——五柳广场.五柳广场构成本设计方案的主景,成为统领全园的灵魂.“两层”:指防洪大堤(菊堤)堤上与堤下两个层面.“八景”:指湖滨公园八个主要景观节点.即起景--理想大道, 过渡--荷田?栈桥, 高潮--五柳广场、桃花溪、菊堤、阳光沙滩?古堤遗韵, 余景--彩虹天地, 结景冰玉涧.3景观设计的文化表达
如同传统的风景园林规划设汁,与旅游组织安排,现代景观与旅游规划设汁,其基本的追求仍然是为游人创造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文化与历史的的新奇、生理与心理的满足。[4]以此为出发点,笔者认为将以上层面的内容,通过文化整合并结合景观设计结合可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
3.1理想大道
理想大道的绿化为一板二带式结构,即人行道绿化带、非机动车辆与机动车辆隔离带.人行道绿化带选用常绿树种香樟、隔离带地形作坡向处理,树种选用碧桃、石楠、红花酢浆草、丽盆草,整个植物搭配乔、灌、草层次分明,线条自由流畅.营造出一条富有特色和时代感的大道,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无声无息的叙述着诗人的故事.快速的车道,灼灼其华的碧桃,优美的线条,将游人带入一个理想的世界。
3.2荷田?栈桥
利用原有的排涝站改建成一个面积约为2714m2的荷花观赏区,使其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池边驳岸采用对比的手法创造景观特色:曲与直、规则的几何线条式石驳岸与自由流畅的生态式驳岸在这里形成了愉悦的对话.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洁白的卵石、纯洁的荷花、优美的亲水亲荷栈桥与城中的爱莲池交相辉映,再现“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风韵。
3.3五柳广场
3.3.1五柳广场的空间环境
五柳广场位于整个公园的中心位置,由理想大道、荷田?栈桥、桃花溪、菊堤围合而成.平面呈斜式梯形,设计以陶渊明人物雕塑为主.根据地势特征,主体广场设计为下沉式.广场北面与理想大道相接,由景观石球、汉白玉雕塑小品(刻录陶渊明著名的《桃花源记》)构成广场的主入口,通过对地形的高差处理,并通过地面铺装石材的变化与高大树木共同形成网络空间.广场中心设有陶渊明人物雕塑一座,其周边种有五棵大柳树,并与《五柳先生传》汉白玉雕塑小品共同形成一个圆形.广场南面设有两组现代旱喷泉,通过石刻的方式在其四周精选布置了陶渊明著名的七首诗:《桃花源记》、《归去来辞》、《饮酒诗五》、《饮酒诗七》、《归园田居一》、《归园田居三》、《五柳先生传》。
3.3.2五柳广场的精神特质
星子这块钟灵毓秀的地方,是诗的国度,是理想的圣地,是诗人陶渊明的故里.陶渊明自称为五柳先生,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而且还是一位理想园林的创始人,他的园林思想早已跨越时空影响到江南文人园林及北京的皇家园林,如扬州的容膝园、北京颐和园中乾隆亲题的“庭柯”等分别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及《停云并序》其四中的“翩翩飞鸟,息我庭柯”.同样现代园林也能见到这位诗人当年勾画出的理想园林.全国营造“桃花源”景点也不下十几处,可见一篇《桃花源记》对后人的影响.“展示生态美,创造文化园林城市,追求理想家园”是当今城市发展的主流,这也正是伟大诗人千余年前所描绘的美景.五柳广场用现代园林的造园手法,充分展示诗人故里的新形象,并让市民和游人在这里充分接受浓浓诗意的熏陶.而诗和园林也正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百姓向往的理想境界.网络化的空间、下沉式广场、南边的菊堤在这里共同构成一个“采菊、社戏、网络时代”的艺术境界。
3.3.3五柳广场的环境绿化
广场绿化遵循生态原理.乔、灌、花、草等植物与铺装有机结合,形成林下网络空间景
观效果.广场种植的植物主要有:雪松、白玉兰、广玉兰、银杏、金桂、竹子以及柳树、时令花卉等,设计者在这里创造出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四季美景。
3.4桃花溪
在广场的东边,种植一片碧桃,集全国最优良的品种于此,引冰玉涧水流于其中,形成桃花溪,再现诗人描绘“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景象。
3.5菊堤
从景观的角度看堤防时,堤防有如下几个特点:具有河流与堤内地为界的“边界”之意;因为堤防高度和堤内地面高度的关系,堤防的顶端成为展望的场所;堤防是连续的长大型结构,给人以长大、舒适、自然和单调等印象;堤防的连续坡面为景观上的重点所在,坡面的造型对景观效果的影响极大[5].因此,设计将最近修建的防洪大堤改造为菊堤,并把原闸口处的房子建成红色小木屋,与绿绿的菊堤形成鲜明的色差对比.红木屋与菊堤是整个湖滨公园的制高点,游人在这里可以了望浩淼的鄱阳湖和俯瞰全园的景观.通过灯光、铺装、小品等形式展示星子外滩的都市景观,并领悟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真谛。
3.6阳光沙滩?古堤遗韵
据史载,湖中的古堤为南宋朱熹所建,名叫紫阳堤.“堤长十五丈,内浚二澳,可容千艘”[6].该处是一饱含历史情感的空间,在这里可以观日落、思古人、赏美景、看江水.感叹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继流,心潮如江水般澎湃.目前,该堤已于1984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通过保护性地开发把古堤遗韵与阳光沙滩形成一个整体,遗韵与现代时尚在这里交织,别有一番风味。
3.7彩虹天地
该景点主要是让儿童在玩耍中能学到相关知识.因此设计时用彩虹地面追求动态景观,模拟植物生长动态过程,设计从含苞待放到花开绽放的系列荷花硬质景观图案,展示花季年华的青春活力。
3.8冰玉涧
据《星子县志》载:“城东部有溪逶迤穿越城区,入鄱阳湖,溪名冰玉涧.宋刘凝之曾隐居其旁,苏轼曾赞刘‘冰清玉洁’,溪故以此得名.”设计运用这一典故,在冰玉涧路中间修复这一历史古迹,用垂柳、迎春等植物以及生态驳岸、小桥流水、读书台雕塑小品,创造出一条既具有历史古韵又充满现代气息的都市大道。种植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其主体是自然生态群落或模拟自然生物群落.根据生态学上“种类多样性导致群落多样性”的原理[7],城市稳定、协调发展,维持城市的生态
平衡,就必须充实园林的多样性.因此在植物配置上要掌握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营造明快通透的氛围,反映时代特色,搭配时掌握常绿、落叶树种的合理配比,乔灌花、乔灌草的合理布置,注重季相的变化,营造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环境景观.这样不仅兼具意境及生活情趣,而且充分考虑到星子县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以现有的湿地松植物群落为大背景,根据具体的现状和功能分区的要求,通过补充和完善,逐步改造现有单一的植物群落,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取其合适的气候来配合环境造景,形成植物生态的多样性和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结语
“城市是文化的集中体表现,现代化带来了城市文化创新的契机,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规划,应把城市看作一种文化存在,以自然为底蕴,理性地对待科学技术,使城市不仅成为人们生息的场所,而且是精神的家园”[7].因此,笔者在充分了解星子县城地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湖滨公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再现了诗人故里的风采,设计不仅体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提高了城市的形象;同时,还体现当地城市的文化与精神特征,充分展示绿色生态的效果,创造出符合现代美学和场所精神特征的优美旅游休闲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敏.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2.[2] 郑孝燮.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八则[J].城市规划,1994,(6):11-14.[3] 沙 润.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渊源[J].人文地理,1997,12(3):25-27.
[4] 刘滨谊.人造生态景观与旅游策划规划设计:安徽南艳湖图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前言.[5] 孙逸增译.滨水景观设计[M].日本土木学会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2002.74.[6] 姜南星.星子县志[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7-454.[7] 袁兴中,刘红.城市生态园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生态学杂志,1994,(4):71-74.第一作者简介:张守国(1978.2~),男,学士,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园林设计。
第三篇:河南财经学政法大学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河南财经学政法大学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校园与科技园2010-3-14 19:14:25绿建景观网
作品性质:大学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 作品类别:校园与科技园
设计人/单位:绿建国际景观建筑设计香港有限公司 作品地点:中国郑州 设计时间:2010年1-6月 设计规模:1750亩
河南财经学政法大学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大学代表的是一种理念,一群为了知识而聚集在一起,是非功利的,是自在自为的;校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应当将这种高尚的行为考虑进来。
一.项目概况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14.3℃,平均降水量640.9毫米。四季分明并各具特色,一年中7月最热,平均气温 27.3℃,1月最冷,平均气温 0.2℃,郑州是一座平原城市,土壤偏碱性,深厚肥沃适合温带绝大部分植物生长。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内。东四环路以西,金水东路以北。是一所由河南财经学院和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强强联合的一所高等学府,学科涵盖财会、税务、统计、公共管理以及刑侦类、司法类等高等现代教育学科。占地面积1750亩。二.设计依据
河南财经学院、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新校区环境景观方案设计招标文件 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资料
郑州市气候、土壤、水文、地质等基础数据 现场踏勘获取的实地资料及学校的相关历史文化资料 国家关于大学校园建设的相关设计规范 城市绿地的相关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道路规划设计标准规范》 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三.设计原则
文化性:注重学校文脉传承和精神的归属,营造财经大学鲜明的精神风貌,独特历史积淀。
整体性:两所大学的融合统一,在设计中尊重场地演绎的时间序列和空间界定,统筹功能,协调环境,整体连贯流畅。
特色性:通过景观的构架和细部的刻画突出校园自身的鲜明特性,强化标识。时代性:强调现代大学校园的精神人文风貌,在传承学校文脉的同时,鲜明时代特色的宣扬
经济适用性:充分的使用场所的条件(如地形)减少工程量,减少后期维护的成本,考虑校园建设管理的后期经济性投入
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强调场地小环境,小气候的营造,多层次,丰富的植物共生环境的协调。
地域场所性精神:考虑郑州东区的地域及规划用地的特点,设计中体现地域,场所的自然和历史文化特色。四.景观定位:
场地----如何有效的整合场地,形成流畅连续、开合有致的景观场地
文脉----如何将两个学校的文脉融合,并恰如其分的在环境中展示,形成独特的文化实体磁场感染每一位走进该场所的使用者
时代-----如何组织景观序列,节奏丰富、层次跃进地讲述创新的历程和时代的脉搏 感知----如何统筹人体行为同环境的尺度,强调环境的舒适性,传承景观的感染力 生态----如何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现可持续的景观概念,创造多群落的共生小环境,适宜的场地小气候和生态的空间分割带 五.设计理念
景观设计秉承财经学院和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几十年优秀而深厚的传统,以场地的特色和地域文化为扎实的根基。以一山一水格局为特色,形成开阔、豁朗的大景观控制体系,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和现代活力的精神特质,以体现“时代、高端、科学、人文”等现代学府的精神面貌的设计理念。以至瑧至诚、意境深远的大景观环境感染着每一位使用者。六.景观特色与构架分析
依据对场地的分析与设计理念的综合考虑,形成“一主轴、两副轴、一环、七区,十六景”以“一山一水” 特色的景观构架,(山为“孺子山”;水分南北两湖,南为文正湖,北为裕泽湖)即:
景观主轴:学校的礼仪入口,由主入口至孺子山部分。规整严谨的景观序列,从历史的角度上一步一步阐述着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
景观副轴:同主轴一起形成校园的整体景观主干,以灵活自由的线条鲜明的组织设计语言,空间视觉层起跌宕,以美学角度的视觉平面分割和丰富的竖向变化以形成进入校园的景观轴线。主轴和两条副轴在景观的设置中相互依存,寓意层层递进、相辅相成;从而在空间设置上形成依附较强的整体景观控制体系。
一环:为校园内环道,环道在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将教学区与其他功能区分区隔离开来,环道与景观轴线在空间分割上呈现三轴一环的框架结构。
七区:根据原有建筑的功能格局,景观也从功能的角度分为七区,形成依附于主干的不同功能片区:(礼宾景观廊道、校园复合型景观功能区、校园文化沉淀景观区、学生生活景观区、教职工生活景观功能区、文体运动景观区、景观修读区—预留区)
十六景:
明德正行、礼染鸿蒙、澄明高远、峦溢清源、冠正袂齐、薪火汇渊、田畦碧妆、经世论坛、桃李弄波、时琢晨昼、清流咏志、智水飞舸、财智政通、不吝广场、红烛熠辉等16个景点。
七.植物配置设计
植物配置坚持功能性、艺术性、生态性、经济性的统一,突出植物的景观营造和生态效益,具体依据下列原则: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2.层次丰富,群落搭配
3.季相转换,枝叶花果,四季常绿,四季有花。4.营造意境,提升品质
5、设置基调树种:
八、道路设计
设计结合场地特征与景观营造,遵循通达性、便捷性和趣味性原则,将道路系统分为四级,具体规划如下:
1.一级道路,校园的主要的车行道路,依据规划宽度为15米,道路两侧以各种铺装形式延伸1.5米宽的人行道路,人行道路以外以阔叶乔木、绿篱花池、地被草花相结合形成立体式道路绿化,强调道路的导向性和序列感。
2二级道路,即需要时满足车辆单行通过的景观散步道,满足消防需求,规划宽度为5-7米,同大型的铺装广场相结合,以石材铺装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3.三级道路,即健身休闲游步道,宽度为2--3米,路面铺装材料丰富,如石材、砖材、彩色混凝土等,通过不同铺装形式体现各个景点自身特性和景观氛围,保持道路流畅性和通达性。
4.四级道路,单人或两人并肩可以通过的步道,宽度为0.9—1.2米,采用鹅卵石、大理石碎拼等材料,形成趣味性游步道,汀步等,结合地形形成台阶、坡道等丰富竖向层次。九.电气设计
室外环境照明系统电源就近引来,电源电压为380/220V供电,放在门卫配电室集中完成控制。系统分道路照明系统、动力系统、音响广播系统。
1、道路、广场照明
2、景观照明
3、水体照明
4、雕塑照明
5、建筑小品
6、广播音响
十二.给排水设计
1.规划依据
本院规划专业提供的有关图纸及文字资料
给水排水专业的有关规范及规定
2.给水设计
3.排水设计 十三.景观公共设施
座凳:坐凳的选型,安放位置的确定都直接影响着空间的使用效率,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开放空间设计的成功与否,室外座凳以石材为主。
标识牌:环境标识牌在帮助识路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成功的环境标志牌可增强局部及校园景观的统一性。
环保箱:校园内配备的环保箱箱应设计纯朴、耐用、不易破坏及易于维护,环保箱采用废物分类收集方式,增强使用者的环保理念。
公共艺术雕塑小品:主题应有着高度的启迪感,从而增强知识性,交互性及教育意义。名称 景观设计总面积 绿化种植 面积(㎡)所占百分比(%)634249.35 100 ㎡ 419495.1 ㎡
广场铺装、144792.32 22.83% 园路 景观水体 ㎡ 19800㎡
3.12%
包含汀步
66.32%
备注 包含运动区
景观建筑、3852.85㎡ 0.61% 构筑 室外运动用地 46309.08 ㎡
7.30%
附图
10功能分区-河南财经学政法大学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11交通组织分析-河南财经学政法大学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12景观框架分析-河南财经学政法大学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13铺装 水体 地形分析-河南财经学政法大学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16植物分析--河南财经学政法大学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17总平面图--河南财经学政法大学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18鸟瞰图-河南财经学政法大学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十四.经济技术指标
标签:河南财经学政法大学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第四篇:33-关于城市空间环境和建筑景观规划的暂行规定
重庆市规划局关于印发
《街道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
渝规发〔2010〕33号
各处室、分局,各局属事业单位,各区县(自治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为充分发挥规划设计在全市街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先导作用,通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明显提升城市风貌品质,现将经市局局长办公会审议同意的《街道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导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请将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市局建管处。
本次城市主要街道建筑外立面和街道环境整治是市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城市改造和提档升级的难得机遇,工作量大、任务面广,设计要求高,各分局、有关单位应高度重视,要落实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与责任人员的责任,狠抓落实;要主动配合区政府,确定整治范围和重点内容,坚持高标准、高水平,协助组织编制主要街道环境整治规划,配合制定整治实施方案;要聘请专家负责把关,对主要街道环境整治规划和建筑外立面整治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和深化完善;规划和设计方案要在三月份内完成,实施过程要进行跟踪管理,加强服务指导,实施水平和质量要纳入考核。
特此通知
二○一○年三月十七日
街道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导则
街道建筑品质和容貌环境反映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水平,街道两侧建筑外观改造和街道景观环境整治,是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展现现代化城市面貌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街道景观主要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①各种街道架空线网杂乱无章;②建筑外挂空调机布置凌乱无序;③建筑阳台、雨蓬、安全护栏混乱;④建筑设计水平较低、缺乏特色,建筑面貌凌乱、缺乏整体感;⑤沿街建筑色彩杂乱,随意性较大,不够统一协调;⑥建筑材料粗糙,品质低劣等;⑦建筑物上广告牌匾、店面招牌、灯箱等杂乱,不够美观,破旧污损严重;⑧商亭、报亭、办公亭占道,绿化花台占道严重;⑨街道绿化植物种类杂乱、缺乏整体感,行道树低矮;⑩街道路缘石过高,通行不方便;公共厕所、街路标牌、交通指示牌少且质量不高。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为配合各区做好主要街道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全面研究、全局考虑、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的原则,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整治范围和重点内容
适用范围:包括市、区两级确定的主要街道和街区、人流较为集中的广场、公园、车站、机场、码头、商业街区等城市重要节点、传统风貌街区、滨江路等。
整治重点为建筑、人行道、绿化景观、街道空间环境、街道设施、管线、广告牌匾、店面招牌等涉及上述1 0类问题的内容。
二、工作原则与方式
l.坚持深入调研、查找问题,打好规划设计方案基础的工作原则。
结合重庆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历史文化传统,重塑重庆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特色,塑造整洁美观的街道环境。全面调研,找准存在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开展专家评审,先行作好规划设计方案。先设计后施工,又好又快地实施街道环境整治。
2.系统编制街道环境整治规划方案。
城市主要街道和重要节点环境整治工程都要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对建筑、店面招牌、街道、管线、绿化、小品、广告等做出统一安排和设计。
3.明确风格要求,高水平做好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方案。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建筑,对屋顶、墙身和基座一并设计,体现完整性。城市重要景观节点和建筑群,要按照重庆风格、灰色主调和恰当的材质,在风格、色彩和材质上协调统一,形成特色明显、具有重庆地域文化和大都市内涵的标志性建筑群。
三、规划设计导则
(一)建筑外立面整治设计
l.对修建年限不长,质量好、体量较大、外观不错的建筑整治,采用清洗和清理的方式,对建筑立面进行整理;对结构质量良好、体量大但外观陈旧的建筑,采用更新屋顶构架、墙身材质、门窗等方式进行整治;对质量较差、体量小、外观陈旧的建筑,近期有可能被拆除,通过清洗、清理、粉刷等短期内见效快、费用低的方法进行整治。
2.风格以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的重庆风格为主。
3.建筑色彩以灰色调为主,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对大红大紫、与相邻建筑及建筑自身不协调的鲜亮突兀色彩进行整治,形成以淡雅明快的浅色为主,辅以局部灰色调的色彩环境。
4.对劣质白瓷砖、玻璃幕墙、原色铝合金卷帘门、有安全隐患的墙面砖等进行清理更换。
5.对于大面积墙面材料整体色彩尚有利用价值、而局部小面积色彩过于刺目的,可就不协调的色彩作单独整改,其余部分采取清洁再利用的方式进行部分整改。
6.对位于成片成规模区域的低层和多层建筑屋顶通过天际轮廓线分析,可采取“平改坡”方式,彰显地方建筑风貌特色。坡屋顶的形式、材质、色彩应整体协调。要综合考虑建筑日照、视觉、通风以及安全等因素,合理确定坡屋顶的坡度。
7.对阳台、防盗网、空调室外机位、晴雨蓬等墙外设施进行规整。
(二)广告牌匾与店面招牌整治
8.建筑屋顶和墙面有碍观瞻的广告,一般应予拆除。商业建筑的各类广告应结合建筑外观整治统一设计布置。
9.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所有广告牌匾,包括沿线桥梁涵洞广告、占路灯箱广告、灯杆广告等,均应减量、规范,做到布局合理,造型美观。
10.沿街商业门面牌匾的样式、规格、色调应与建筑风格、使用功能相协调,一条街或一组建筑的设置位置、尺寸、色彩、字型、字体都要统一设计。
11.广告形式、色彩、尺寸和设置位置应严格限制,不得突出建筑过多,广告图案、字型应简洁大方、雅致。
(三)夜景灯饰整治
12.完善和修复景观照明设施,重要节点、桥梁、河道、绿地等要按照设计实施景观照明建设。景观照明建设应采用新光源,实现节能环保的绿色照明,路灯式样要统一、美观。
(四)管线整治
13.各种架空管线要全部下地敷设。
(五)人行道整治
14.人行道应充分满足行人通行的需要,按照城市道路的功能性质分类控制人行道净宽度,保证人行道的通行顺畅、空间连续和无障碍化。中心人流密集地区城市道路人行道完整净宽度应不小于5米,一般地区人行道宽度应不小于3米。
15.街道铺装整治中应对人行道铺装查漏补缺,采用防滑、透水性较好、美观而富有质感的铺装材料。同时,要考虑到为残疾人、老年人、童车推行提供方便的无障碍设计,加强为行人服务的辅助设施,如盲人通道、交通图、必要休息空间等的设置。
(六)绿化景观整治
16.街道行道树应在一定长度或区域范围内统一树种。选
择树冠开阔、树干通直、树形美观、分枝点较高的高大茂密乔木,以形成整体规模和林荫效果;增强街道地面通透性。
17.人行道除乔木以外,应尽量减少街道灌木花台等内容,植物种类不宜过多过杂。把干净利落宽敞舒适的空间留给行人,提高城市品位。
18.行道树在不影响车辆高度的前提下,尽量靠车行道路路缘石布置,以利于裁多排树木和在车行道上形成林荫效果。
19.研究对现有转盘进行平面十字交叉口的改造,使用交通信号灯控制,置换出来的用地整理为街头绿化广场。
(七)街道设施整治
20.街道上不能设置一般商品售货亭,电话亭、报刊亭、治安亭、车站等的设置应以不挤占人行道的正常宽度为前提;供电配电箱、电信交接箱、有线电视控制箱等市政专用设施应下地埋设或撤离人行道;路灯、垃圾箱、休息座椅等的设计要提高美学水准。
(八)小品雕塑
21.结合街道的整体风貌和空间允许情况,可以设置富有时代特征和艺术品位的雕塑小品,提升街道活力。小品雕塑的规划设计及制作应精益求精,要广泛论证和听取专家意见,设计成熟才能实施,不成熟的切忌仓促上马。
(九)街道空间环境整治
22.街道两侧和重要节点周边地区,除室外道路和必要的停车场地以外,多余地面可以修成广场,不应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