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 国土厅到郑州市调研 辛绍河副区长发言2011年1月7日(大全)

时间:2019-05-14 09:1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土部 国土厅到郑州市调研 辛绍河副区长发言2011年1月7日(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土部 国土厅到郑州市调研 辛绍河副区长发言2011年1月7日(大全)》。

第一篇:国土部 国土厅到郑州市调研 辛绍河副区长发言2011年1月7日(大全)

破解用地难题拓展发展空间

——二七区政府座谈资料

二七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辛绍河

首先我谨代表二七区区委区政府,对省、市国土资源系统领导的调研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我区土地管理工作的政策指导表示衷心感谢。

二七区作为我市西南区域重要的商贸城区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区已形成以商带工、以工促商,工商互动的良好格局。我区总面积约156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35平方公里,在城区规模不足,经济发展用地需求旺盛,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我们着力在如何保障科学合理用地、破解用地难题、拓展发展空间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发挥规划龙头作用,谋划全区发展格局

今天的规划就是明天的生产力,规划的权威地位和基础作用在我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得到理性回归和空前重视。区委区政府找到了启动发展的龙头,那就是科学发展、规划先行。

我区紧紧围绕城乡建设总体部署和重点项目,先后邀请上海同济、泛亚国际等国内一线设计单位,编制了二七新区概念性规划、合村并城概念性总体规划、马寨和侯寨的总规-1-

控规等重点区域规划,确定了中心城区、二七新区、马寨工业园区、龙西湖景区“四大经济发展板块”及大学路商圈、河医商圈等“五大商圈”的总体发展格局。并于09年度启动了我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项规划基础中的基础,如何打好土地规划这场基础战、攻坚战对二七区未来5—10年发展起到堡垒作用。为此区委区政府确定了“四归合一、一体两翼”的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即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坚持“土地规划、产业规划、小城镇规划与路网规划的“四归合一”,中心城区为一体,马寨工业园区和二七新区为发展两翼,合理布局建设用地规模,保障建设发展空间的整体发展战略。

二、保障用地合理需求,推动重点项目落地

牢固树立主动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切实加快项目用地报批速度,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年共分9个批次进行了二七万达广场、康师傅二期、荆胡一期、冯庄一期等22个项目、共计3500余亩的国有土地征收报批工作,协助区政府完成4个批次、24个项目、共计920余亩的集体建设用地的审批工作,完成了24个区级重点项目、920余亩集体建设用地的组卷、审核、报批;同时完成了我区项目用地中850余亩耕地的占补平衡任务;顺利通过了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对我区的土地执法监察,这些为全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土地支撑。

三、内部挖潜盘活存量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积极开展土地挖潜,高效和科学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高效利用。一是鉴于我区城区规模不足的严峻现状,我们不等不靠充分发挥勇于战斗、善于战斗的二七精神,积极推行城区“双改”行动,即“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项目。进行了齐礼闫、荆胡、冯庄、高砦、黄岗寺等1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继而又重磅推出二七时代广场、华润万象、兰德置地、中林国际等一批旧城升级改造项目。“双改”行动不仅高效和科学配置城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高效利用,而且有效改善二七整体居住环境、满足城建需要,提升二七城市形象,使得二七商圈重焕新颜。二是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深入挖潜存量建设用地资源,进一步拓展全区用地发展空间,共上报建新区总规模667亩,经省政府批复的建新区面积26.4247公顷(396.3705亩),有效缓解了我区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局面。

四、夯实基础探索新政点亮二七南部新城区

为更好发展二七新区这一重要经济板块,区委区政府着主要精力开展二七新区规划编制工作,并积极研究土地开发新政。一是邀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完成了二七新区28平方公里概念性规划,确定了将二七新区打造生集高端楼宇、商务会所、生态宜居新城的总规划目标。二是向市政府汇报二七新区建设构思,谋划郑州市西南部发展计划,向市领导汇

报并纳入郑州市大都市规模圈建设。在市国土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市政府将二七新区纳入郑州市城市新区范围,享受土地出让金返还政策,为二七新区发展注入了资金来源。同时,在市储备的大力支持下,构建了二七新区市、区两级联合储备的工作模式,对二七新区下一步连片建设创造了绝无仅有的优越条件。

五、发挥产业集聚效益 着力打造马寨产业集聚区 马寨工业园区为省级产业集聚区,同时也是我区唯一一个产业集聚区,作为全区经济发展一翼,我区对马寨工业园区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引进了大方桥梁、日照钢铁、三中收获、顶津食品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同时,在市国土局大力支持下,先后为大方桥梁、三中收获、澍青医学院、慈善总会等一批工业、教育、公益事业用地进行了用地报批,为集聚区向着现代、复合型集聚区发展保驾护航。

虽然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面对经济发展强劲势头,统筹城乡发展压力依然巨大,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矛盾更加尖锐。当前,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正在推进,各级规划尤其是农村城乡规划尚不完善,农村用地报批面临无规划、难上报局面,同时农村尤其是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农民个人建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需求旺盛。二七区156平方公里,其中121平方公里在农村,土地管理压力和难点也在农村,因此如何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

城乡发展,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民利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鉴于二七区农村发展现状,我们做了一些积极尝试,正在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条件下的迁村并城工作。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对省市有如下两点建议: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议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偿流转制度。二七区发展后劲在乡镇、在农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一种资源,同时更是农村村集体的资产与资本,盘活、用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使其切实发挥其资产、资本属性,是乡镇经济发展的根源。因此,建议建立城乡统一的有形土地交易市场,在严格执行城乡规划、遵循用途管制制度的基础上,探索集体建设用地通过招、拍、挂上市交易,设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年限,通过市场竞争确定使用权主体,允许农民获得集体建设用地资产性收益,切实发挥集体建设用地资产属性。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登记制度,通过政府公信力保障有偿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所得收益,建议省市出台文件,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做好监督监管,切实使村集体农民享受所得收益,合理设定比例,用于新农村村庄改造和村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事业。

二是推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农民住宅小区

化,出台保障迁村并城工作推进的相关用地政策。二七区西南部有郑州市垃圾综合处理厂,采用填埋方式,占地1200亩,严重污染空气、地下水,威胁周边张李垌、曹洼、东胡垌、杨垛等村村民生产生活安全,导致群众不满,上访不断,因此我区拟对以上4村范围内6000余人予以搬出;二七西南绕城高速以南属于煤矿采空区,塌陷等次生灾害频繁,尤其是在雨季和冬季,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需逐步予以搬出。同时由于二七地处郑州市郊区,土地寸土寸金,搬迁后仍按照一户一宅形式进行安置已不符合当前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实施农民住宅小区化成为必然,因此建议省市统筹城乡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进一步出台推进合村并城和农民住宅小区化的实施意见。

以上是我区在破解用地难题,拓展发展空间方面的重点工作和几点不成熟建议,敬请斧正!同时,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土地管理各项工作中发挥应有之力,也希望省、市国土资源系统领导在2011年度对二七予以更多关注,我们将再建辉煌,构建和谐、魅力新二七。

2011年1月7日

第二篇:省国土厅来铜调研汇报材料

省国土厅来我县调研汇报材料

铜陵县国土资源局(2012年2月24日)

一、学习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国家和省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情况。

我局在学习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国家和省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上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即:在深入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上下功夫;在准确把握国土资源管理任务上下功夫;在突出重点抓落实上下功夫。

为切实把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到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厅的部署上来,我局专门组织召开党组会、局务会、党组中心组学习会及全系统干部职工大会,广泛动员发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我局采取悬挂横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等形式宣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使之在干部职工头脑中“扎下根、留下影、记下印”。

我局还积极向市、县有关领导汇报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的重要论述,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1 —

构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强化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感。

衡量学习贯彻活动是否取得成效,最终要看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服务社会是否取得实效。下步工作中,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和上级会议精神,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节约集约用地,保资源促发展。做好“开源节流”文章。在“开源”方面,要积极研究并灵活运用国家政策,落实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切实拓宽用地渠道。在“节流”方面,要牢固树立“节流”就是“开源”的理念,以土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加强执法监察,遏制违法用地。进一步加强动态巡查力度,完善共同责任机制,建立和公检法以及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办案的机制。对违法用地实行高压态势,要敢于碰硬、勇于担当,强化执法力度,确保立案率、查处到位率“双到位”。

三是推进民生工程,维护合法权益。加强征地管理,规范征地程序,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结合我县实际,继续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政策资金支持,推进矿区综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村庄搬迁等应急工程建设。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努力建设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五是加强国土文化建设,打造一流团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继续强力推进国土文化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实现国土事业的大发展、大跨越。

——

二、节约集约用地情况。

(一)土地利用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大力发展节地型经济,建设节地型社会,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始终坚持新的土地利用模式,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衡量土地利用合理与否的依据,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用地一律不予审批。实施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凡新开工工业项目一律进驻工业集中区,使公用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在进区项目用地的审批中,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突出产业特色,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我县先后关闭淘汰19户化工、水泥、矿山等规模企业。双赢产业园、金力铜材、江威精密等一批新上和技改项目相继投产,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9户,总数达110户,据统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9.8亿元,增长39.1%。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74%,较上年提高79.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二)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了转变土地利用观念,树立集约用地的观念。二是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构建土地配置的新机制。三是引导发展模式从外延扩张转变为内涵发掘。四是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管理力度。五是应用级差地租,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六是建立并执行奖惩分明的用地政策。

(三)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认识狭隘,政绩左右用地;违法用地冲击,处罚明显乏力;工作机制陈旧,调控措施失灵;体制弊端不除,部门难有作为。

(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以修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契机,执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以查处曝光典型案件为突破口,强制规范用地行为,强力打造法治国土。

4、以“完善体制,提高素质”为抓手,提升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工作水平。以空间盘活的方式,实现“向上发展”。以收回盘活方式,实现“移花接木”。以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变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发展。

三、耕地保护情况,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及原因、对策建议。2010年我县现有耕地面积24295.58 公顷,占总面积的 28.7%,比市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多4245.78公顷; 2010年耕地减少112.22 公顷,其中建设占用65.82公顷,灾害损毁35.73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0.67 公顷。2010年,大力推进土地开发复垦,全县耕地增加594.0597 公顷。2010年,我县耕地净增加481.84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情况:2010年我区划定基本农田15812.16 公顷,其中水浇地公顷,旱地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78.86%,比市政府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多329.33公顷。全县设立保护标志——

牌116块,大标牌每乡镇一块,小标牌一村一块。有基本农田的各乡镇与村、组均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耕地占补平衡情况:201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93.5505公顷。2010年铜陵县补充耕地义务53.33公顷,实际补充耕地595.48公顷,资金投入总额1817.24万元。

耕地质量建设情况:积极开展耕地分等定级工作,建立耕地质量区域监测站7个。根据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我县有高产田7266.66公顷,中产田6533.33公顷,低产田2266.67公顷。

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为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新开耕地质量参差不齐,补充耕地质量相对于被占耕地质量有差距;农业综合投入仍显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后备资源匮乏,开发难度大,投入资金不足;部分新开耕地由于产出低,肥力培植周期长,影响农民耕种积极性等。

对策与建议:

一是进一步落实好耕地保护责任制。二是继续强化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三是多渠道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四是要加大对耕地投入,提高农田质量。五是从利益上对耕地实施保护,改变种地亏本的现象。

四、违法用地情况,主要原因,对策建议。(1)违法违规用地现状:

自2010年以来,我县结合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持续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查处整改力度,各类土地违法总量大幅下降,土地管理秩序呈现持续向好态势。2010,我县立案查处了包括国家重

点工程宁安城际铁路和京福高铁项目共10宗违法用地,实现我县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零约谈、零问责”目标。2011年以来,我县对5宗违法用地进行了立案查处,并正结合土地变更调查梳理违法用地线索,为2011卫片执法检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卫片执法检查结果显示,违法违规用地在新增建设用地中仍占一定的比重,主要表现在边报边用违法用地;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违法用地;工业项目违法用地;拆迁安置及村民建房违法用地;其它违法用地五个方面。

1、边报边用是土地违法的主要形式。在我县新发生违法用地中,边报边用违法用地占90%。

2、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违法用地占用大量土地。违法用地中,公路、铁路线性工程违法用地面积较大,且大量占用耕地。2010我县范围内国家重点工程宁安城际铁路和京福高铁两个项目占用耕地数占全县违法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为88.6%。

3、工业项目违法用地仍然时有发生。近来年,我市各级政府主导的项目违法明显减少,但“零星”的通过招商引进的工业项目违法用地仍然存在。

4、拆迁安置及村民建房违法用地仍然存在。因用地指标紧缺,造成重点工程拆迁安置和部分宅基地建设在用地手续未经审批情况下即行动工。

5、其它违法用地。具体有科教、医疗等公益类违法用地,这类用地主要是一些部门标准化建设因进度要求造成用地手续尚未审批即动工建设。

——

(2)违法违规的主要原因:

1、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特别在国土资源管理有关政策和法律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不够。

2、违法用地行为受利益驱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价值不断升高,农民的土地一旦被征收,依照法律规定只能一次性领取征地补偿费。

3、政府有限的财力不能承担预先支付土地补偿和报批费用,而是由用地单位来承担,这就造成土地尚未征转、不具备出让条件,用地单位已经支付了大笔费用。

4、用地指标紧缺、资金不足以及城乡土地增减持钩计划下达较迟等原因,也造成部份项目没有及时办理农手地转用及土地征收(用)手续,形成违法用地事实。

(3)违法违规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全民国策意识。

2、坚持预防和严查相结合,全面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制,将土地违法违规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大查处违法用地的力度,要把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作为切实解决当前违法用地行为屡禁不止的突破口来抓。

3、强化部门协作与配合,遏制违法用地。既要发挥土地管理部门的牵头协调作用,也要发挥纪检监察、法院、公安、司法、建设以及工商、税务、银行、电力、供水等机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制止、打击土地违法行为。

4、严格土地执法,坚决纠正“罚款了事”、“补办手续了事”现

象,对违法用地及其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按法律规定应当拆除或没收的,一律不得以罚款、补办手续取代;确需补办手续的,也必须履行完行政处罚后才能办理。

5、严格执行问责制。认真贯彻执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15号令《违反土地管理规定问责办法》,落实保护耕地共同责任,加大土地执法监管力度。

6、改革干部考核机制。改变对地方发展的评价标准,经济指标不应为唯一标准,应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上,考核要注意综合协调发展,对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应进行惩罚,建议耕地保护也实行一票否决。

五、矿产资源管理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对策建议。矿产资源管理情况:

全县现有探矿权55个,主要勘查矿种为金、铜铅锌、铁锰等金属矿种和硫铁矿、水泥用灰岩、石膏等非金属矿。现有采矿权74个,开发矿种11种,2011年产矿石量约935万吨,矿业总产值约21亿元。

2011年共办理6个石料矿山的采矿权延续手续。组织开展了矿权换证工作。2012年1月,完成了全县探矿权初检工作。对55个探矿权的年检资料进行了审核,实地抽查了包括所有有巷探的探矿权在内的18个探矿权。

我县采取多种方式,大力推进现有矿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升产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2009年以来,依据产能标准我县叶家湾铁矿等一批矿山企业都先后实施了技术改造、提产扩能。

——

针对我县石料矿山存在布局不尽合理、生产环境和噪音污染较大等问题,强力推进石料矿山治理、整合工作。2010年起,由政府牵头,国土、安监、经信、发改、公安、黄金、煤炭等部门及有关乡镇各负其责,将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县现有27家小型石料矿山进行有序关闭和有效整合;除新型干法水泥及电厂脱硫、钢厂溶剂用石灰岩矿山外,全县只保留5家普通建筑石料矿山,每个石料矿山的生产规模不低于50万吨/年。对全县现有11家小型煤矿及4家膨润土矿山,在督促其实施技术改造、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同时,实行采矿许可证到期一个即关闭一个,最终实现到“十二五”末所有小型煤矿及露采膨润土矿山全部关闭的目标。

据统计,2005年以来,我县持续开展矿业秩序整治工作,不断加大小矿山、小选(洗)矿、小球团、小水泥等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整合、关闭各类小型矿山企业共73家,矿山数由2005年147个减少到2011年末的74个。

在抓恢复治理,改善地质及生态环境工作方面,我县严格按照《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要求,鼓励企业实行边开采边治理,努力减少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如黄狮涝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投入1351万元,共治理恢复土地12.4公顷。同时,有步骤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的复垦复绿工作。2010年3月,结合市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积极争取市财政扶持资金,安排对钟鸣镇境内2座历史遗留矿山进行全面复垦。虎形山铜矿的复垦治理工作计划于今年上半

年完成,钟鸣硫铁矿治理方案计划分三年完成,去年完成了2.5万平方米的复垦复绿治理。

我县还将是否按规定缴纳保证金作为矿山检查的一票否决性指标。2010年,全县 84家矿山企业共缴纳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4010万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率100%,保证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2010年6月国土资源部将我县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矿产主导型)创建活动试点县。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全面提升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历时1年半,各项考核成绩出色,最终通过评审,进入首批全国模范县(市)行列,并与2012年2月被国土部表彰为首届全国节约集约模范县。

创建工作中,我县做到“三个结合七个抓”即:将创建活动与日常国土资源监管工作相结合、与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工作相结合、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相结合,促进节约集约,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抓源头把关,推进矿业结构布局调整。去年以来,已依法关闭10余家达不到标准的矿山企业及选矿厂。计划到今年底将全县31家石料厂整合、关闭,仅保留6家。

抓资源整合,加快矿山规模化经营步伐。2005年以来,全县整合关闭、小型矿山企业73家,矿山数从147个减少到目前的74个。

抓综合利用,提高矿山企业资源利用水平。在加强“三率”考核监管的同时,鼓励扶持骨干矿山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提升“三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

抓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我县抓住铜陵市循环经济试点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的政策机遇,大力支持矿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延伸资源利用产业链,形成了黄狮涝金矿、牛山矿业、泰山石膏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矿产资源循环再利用工程项目。黄狮涝金矿对采矿系统和选矿厂进行技术改造,建设尾矿处理及硫精矿脱硫生产装置,采用全泥氰化炭浸提金工艺,在尾矿中获得成品金和铁精矿,剩下的含铁尾渣直接销售给水泥企业作原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废弃物的再资源化。目前,已处理尾矿30多万吨,生产黄金4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铜陵泰山石膏有限公司利用电厂石灰石脱硫废渣生产各类高标准石膏板,节约天然石膏80万吨,节约堆存用地100亩,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废物的再资源化。

抓规划修编,加大矿产资源规划执行力度。按照“合理开发、节约集约、注重生态、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

抓恢复治理,保护矿山地质生态环境。不断加大对矿山毁损土地复垦复绿力度,鼓励企业实行边开采边治理,增加植被覆盖率,努力减少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抓执法监管,维护矿业开发的良好秩序。建立健全了县、乡(镇)、村三级矿山勘查和开采活动巡查督查制度,严肃查处各种乱采滥挖行为。

建议:

1、明确探矿权勘查周期,加强对探矿权的监管工作。

2、进一步完善“三率”考核制度和督察制度。建议对我县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适当的资金支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申请材料。对于采矿登记材料中涉及安全、环保、水土保持相关材料,建议予以去掉,采矿登记材料中主要是涉及到国土部门,其它相关内容由主管单位进行监督管理。

4、建立地质灾害保证金经常使用制度,鼓励矿山实施边开发、边治理边验收制度,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效用,考虑铜陵作为资源枯竭城市,地质灾害治理、矿山复垦过去欠账较多,建议对我县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适当的资金支持。

5、进一步明确国土部门在矿业权管理中的职责,探矿权安全管理方面应该交由地方安全监督局负责。

6、加强基层矿政管理人才建设工作。为了保障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实现地方矿业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基层矿政管理工作的重点,确保基层矿政管理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目前现有的矿政管理人数偏少,专业人才匮乏已经凸显。

六、构建国土资源工作新格局的主要做法和建议 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节约优先,切实保障建设用地。以“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为载体,建立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指标和农村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指标体系,坚持有保有压的供地政策,严格项目用地准入门槛;如我县对金桥工业园入园项目,要求固定资产投入不低于8000万元,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万元每亩,税收不低于15万元每亩,并将其纳入土地出让合同进行约束,对工业用——

地出让严格按国土部规定的规划条件容积率不低于1.0。同时,严格落实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完善土地市场建设,促进建设用地高效使用;清理盘活闲置土地,优化城乡用地布局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是坚持从严监管,促进土地占补平衡。坚决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建立健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扎实开展执法模范县创建工作,坚持县、乡两级动态巡查防范,强化违法用地案件联合查处机制,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2011年共联合巡查50余次,查处违规用地5宗,非法开采3宗。有效遏制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坚持以民为本,积极维护民生权益。制定供地计划,落实住房用地保障措施,严格控制高档商品住房土地供应;采取多种办法和途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确保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与保护力度,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1年,对市级地质灾害隐患点钟鸣镇水村田傍张25户村民另择安置点建房搬迁,其余住户汛期安排搬迁避让,对县级地质灾害点顺安镇新湖村塘坝村民组有安全隐患的村民进行了搬迁避让;治理地质隐患点2处(钟鸣水村田傍张、701道口),同时,积极征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8200万元。

四是坚持创新管理,不断强化工作责任。积极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新格局;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在服务大局保发展、拓展用地空间上做文章,较好地实现了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双赢。

建议:

一、要进一步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努力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坚持各类建设少占地、不占或少占耕地;要拓展建设用地渠道,高度重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鼓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整理,积极探索和开展低丘缓坡地、山地开发利用。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认真落实闲置土地处置政策,充分挖掘存量土地利用潜力,鼓励工业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提高新增工业用地投资强度。

二要坚持守土有责,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要把土地管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地执法监察网络,落实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强化土地管理批、供、用、补、查各个环节全程监管。

三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要把土地执法监管工作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土地执法相关部门考核评价目标体系,作为评价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定期通报职责履行情况,同时采取多种方式——

对土地执法监管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七、县乡两级国土资源管理机构队伍建设情况及建议。全系统干部职工总计101人,在岗人员72人(其中局机关工作人员11人,土地储备中心8人,监察大队10人,信息中心2人,开垦中心2人,乡镇国土所工作人员28人,政府雇员3人,临聘人员8人),退二线4人,离退休人员25人。内设7个股室,4个局属事业单位,9个派出机构。

9个基层所于2010年6月份成立,分别为8个乡镇及金桥工业园区的国土资源所,国土所作为县国土资源局的派出机构,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36名。国土资源所所需人员从原乡镇土地城建站中提到管理岗位在编在岗人员中择优聘用。我县乡镇土地管理岗位正式在编在岗共28人;基层队伍的成立,有力的促进了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建议:

根据省、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管理办法》要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日趋常态化和规范化,为有效遏制国土资源违法案件高发势头,建议:

(1)组建9个基层国土资源监察中队,核定编外聘用人员(政府雇员)24人,其中五松所2人、顺安所4人、钟鸣所4人、天门所4人、胥坝所2人、老洲所2人、东联所2人、西联所2人、金桥所2人。

(2)加大国土资源系统干部交流。国土局自2002年9月成立以来,国土系统干部没有纳入全县干部人才交流范围,为有效

保护国土干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建议加强国土干部跨系统交流,形成“走出去、请进来”的良好机制。

(3)聘请国土信息员。近年以来,农村违法用地现象有增无减,特别是农民违法建房和非法开采、盗采现象较为严重。由于信息报送机制不健全,导致违法违规案件处理滞后,很是被动。为此,我们建议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统计报告及信息反馈制度,在全县各村聘请1名国土信息员,为兼职人员,其待遇为50-80元/月,预计年支出约10万元,主要职责是报送辖区内各类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信息,及时预防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生,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4)进一步加大国土系统评先争优力度。

——

第三篇:国土系统集约用地调研发言材料(推荐)

文章标题:国土系统集约用地调研发言材料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座谈会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我镇土地资源利用有关情况向各位作简要汇报:

一、我镇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我镇土地总面积**亩,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开发利用的土地达到**亩(其中居民点用地**亩、工矿用地**亩、道路、水利等用地**亩),占行政区总积的42,是全市用地规模突破4:4:2用地比例的18个镇区之一。2008年全镇土地总消耗将近**亩,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21;税收总额**亿元,同比增长25;用电总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引进项目**,引进资金**万美元,同比增长14。

近几年来,国家对土地市场秩序加大治理整顿工作力度,实行“严而又严”的国土管理政策,并在2004年对农地转用冻结了半年时间,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和政策,进一步规范我市国土资源管理,正确引导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提倡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镇及时适应了这一形势,镇、村、组三级集体转变用地观念,依法依规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努力提高土地效益和产出率。

二、目前我镇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保区面积过大,总量达到**亩,实际上我镇可用耕地只有**多亩,为了保持达到市下达的农保区指标,我们只有将一些不具备耕作条件的园地和林地划为农保区。再加上水资源污染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农用地耕作质量差,农业产出效益低,农民得到的实惠极少。

2、建设用地日趋紧张。2002、2003年是我镇用地高峰期,年新开工总面积达到**方,随着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的控制和项目投资规模的控制,我镇近几年用地数量大为减少,年建设规模只有**万方左右,尽管如此,建设用地供需矛盾还是日益凸现,按照我镇**—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镇**个村(居)委会在建设用地区内实际可利用的土地只剩下**多亩,目前我镇**、某某、**、**和**村等村委会已经没有建设用地可用。而且**、**、**、**、**、*6个村占全镇农保区总面积的65.67。

3、闲置土地有待盘活消化。全镇闲置土地大约有500多亩,一方面是有项目无地用,另一方面是有地无项目,要充分利用全市开展的闲置土地专项处置工作为契机,对闲置土地加大力度盘活消化利用,解决用地结构性失调矛盾。

三、我镇集约用地的经验做法

1、走“城镇进圈、工业进园、住宅进区”的集约化发展道路。我镇最早开发了**工业区,在取得试点的成功经验后,陆续开发了**、**和**工业区,这三个工业区远离镇中心区,总面积达到**多亩,其中**7000多亩,属于开放式的工业区;**3000多亩,**1000多亩,属于封闭式的工业区,成为农村新城区,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聚集效应。目前,**、**工业区工业用地地价不包括“三通一平”达到**元/平方米。

2、大力提倡自主置办物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04、2008年,镇委、镇政府根据本镇实际情况,确定了“**年”和“**年”的工作思路,大力提倡和鼓励各级集体经济组织自办物业,发展集体经济。2008年全镇已建成的和在建集体厂房面积达到**万平方米,厂房租金大约**元/平方米,厂房租出率达到90以上。自建厂房出租不仅产出效益高于卖地,而且把土地支配权掌握在集体手中。

3、规划、国土部门积极为招商引资当好用地参谋。在引进项目洽谈过程中,要求镇规划、国土部门派出工作人员参加,保障项目选址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而避免出现用地选址在非建设用地区内以及不符合产业结构布局等方面的情况,改变以往规划跟着项目走为项目跟着规划走。

4、村委会收回集体土地,统筹安排使用。目前,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调控力度,防范村民小组滥用集体土地,我镇**等部分村委会将村民小组的集体土地收回,由村委会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促进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四、推进集约用地,提高土地效益的对策建议

推进集约用地,提高土地效益,关键要抓好规划、利用和执法三个环节。科学规划用地是实现集约用地的前提,提高项目引进门槛是实现集约用地的手段,依法依规使用土地是实现集约用地的保障。

1、提高项目引进门槛。引进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到项目的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科技含量、是否“绿色”产业等方面的因素,严把项目审批关,对一些粗放型经济、技术含量低的末端加工业和有严重污染的项目要予以拒签,保障节约集约用地。

2、继续走“工业进园”的集约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完善**、**、**工业区的功能布局,做好**工业园、**工业园等园区的开发建设工作。

3、抓好土地规划修编,推进集约用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四整四聚”工作要求,合理安排用地布局,通过腾挪整合土地资源,促进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珍惜和爱护好每一寸土地资源。

4、按照“管理住、用得好”的目标,强化土地执法监察,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坚决杜绝乱占滥用现象,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和耕地,努力实现保护资源与保护发展的“双赢”。

5、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经济增长要与土地消耗挂钩,不能受短期利益的驱动,土地资源利用要充分照顾到长远利益、群众利益和全局利益,绝不能“食祖先饭,断子孙根”。

6、新的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各项用地指标能否向象某某这样的镇区(欠发达镇)倾斜。

7、大力推进拆旧建新。从拆旧建新方面挖掘潜力,拓宽土地资源开发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建设用地,积极改造旧村、空心村,改变单家独户式的传统居住模式,走“农民公寓”的发展道路,挖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国土系统集约用地调研发言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国土系统集约用地调研发言材料。

第四篇:国土部试点农村集体土地入市 调研宅基地流转

国土部试点农村集体土地入市 调研宅基地流转

2009年11月18日12:28

“最快2010年元旦起,浙江将在全省推广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并逐步实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的健康流转模式。”11月16日,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农办主任夏阿国向记者表示。

夏阿国透露,国土部近日已确定在浙江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改革试点。他透露,浙江省政府、省国土厅已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整理改革试点的通知》,在全省范围推广“嘉兴模式”。

推荐阅读

殷桃富豪老公首次曝光 感情浓厚名车护驾(组图)今起转让限售股征税20% 三大利好或至 2010股市将开门红 上海熊猫乳品被查出三聚氰胺超标 二手房营业税征免今起2年扩至5年 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 旅游望免签 美批准对中国钢管征税10%-16% 代课教师将清退成为历史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发改委、国土厅、建设厅等部门,正在据此紧锣密鼓地操刀推进农村宅基地入市的相关方案。

嘉兴模式:宅基地成财政“活水”

如何激活宅基地?嘉兴市委书记陈德荣思考有些年头了。从杭钢集团副总经理调任嘉兴以来,他在副市长、市长、书记等岗位上已届满十年。

近年来,嘉兴的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但土地等要素制约逐步显现。

据统计,嘉兴农业用地保有率高达86%,而农业产出占嘉兴GDP比重还不到6%;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还有50%以上的农民居住在农村,农村建设用地比较浪费,而非农用地储备不足。

陈德荣表示,必须打破体制障碍,大胆推进制度创新,储备一定数目的建设用地,为嘉兴下一步的发展腾出空间。

2008年,嘉兴被列入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明确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核心,包括户籍制度、规划管理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市镇建设在内的“十改联动”。

接着,嘉兴率先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分类管理模式,全市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并在南湖区、平湖市等地试点,鼓励有地居民实施“两分两换”工程,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成片流转和农户向城镇集聚。

以嘉兴三个试点乡镇为例,姚庄镇户均占有1.163亩,预期可置换出3800亩左右的用地空间;龙翔街道通过宅基地置换,土地节约率将达到50%以上,可置换出约3000亩用地空间;七星镇通过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户均可节约用地0.736亩,可置换出2955亩左右的用地空间,节约率为71%。

七星镇所在的南湖区副区长马纪良说,目前该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25万亩,土地流转中规模100亩以上的经营面积已达1.74万亩。去年,该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15亩,完成考核指标的130%。

马纪良说,这些节约出来的宅基地,地方政府一般是组织复耕,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挪到城市近郊,或者其他需要指标的地方,从而实现土地的升值。

“围猎”宅基地:百万农民住新房

今年7月,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从今年起至2012年让百万农民住进新房的目标任务。而作为该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市,则面临“地从哪里来、房在哪里建、钱从哪里筹、人往哪里走”等问题。

陈德荣坦陈:“来自宅基地置换后腾空出来的土地,可以做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土地流转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大大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但按照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嘉兴似乎碰到了法律路障。

浙江大学教授范晓屏甚至认为,类似嘉兴“两分两换”方式一旦大范围推开,政府处于强势而农民处于弱势,这样做政策很有可能成为政府谋取利益的工具。由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还存在制度上的障碍,需要在法律层面作出一定的调整。

但陈德荣并不回避法律问题。他表示,近年来,嘉兴先后制定出台了近十个政策文件,加大资金筹措、融资担保、规费减免、贷款贴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社会保障和就业创业等扶持力度。

今年5、6月份,浙江省发改委、建设厅等部门组成联合课题组,在嘉兴、义乌等地开展《浙江省农村宅基地置换研究》,并在调研后建议浙江省委、省政府把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作为一项综合抓手,在全省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广。

国土部调研:鼓励浙江全省试点

嘉兴模式也受到了国土部、国务院研究中心等部门的高度关注。

10月16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鹿心社带队到嘉兴嘉善县姚庄镇武长村,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给予肯定。

早前的今年4月,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也专程前来嘉兴南湖区七星镇调研,这也是他在两年内的第三次浙江之行。

据七星镇党委书记柴荣明介绍,新镇区原本涉及12个行政村4011户,户均宅基地一亩多,而整理完成后才3分,可腾出近3000亩地。

徐绍史鼓励“两分两换”试点,但应慎重对待规划修编和增减挂钩指标等问题。“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这两项工作可以打包,作为嘉兴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抓手,规划也可以先做起来”。

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农办主任夏阿国表示,截至2009年三季度,浙江省农田承包权流转已达600万亩,占总承包面积的34%。

夏阿国说,“浙江省政府最近已下文,要求进一步加快农地和农村集体用地的合法流转”。

他指的是浙江省高级法院最近出台的《关于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该《意见》称,要依法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支持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该文件强调,“出现矛盾和问题时,不要轻易认定涉案流转合同、协议无效”。

十七届三中全会打破禁区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受平等权益”。《决定》犹如平地春雷,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允许流转的禁区。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是禁止入市流转的。《宪法》规定,我国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体制:一个是市场体制,国有土地是商品,具有完整的所有权,可以公开交易、流转;一个是计划体制,集体土地是非商品,是不允许流转的,其所有权是不完整的,其处置权在政府,而不在其所有者——农民集体。

按照现行的《土地管理法》,除了宅基地,农民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只有耕种的权利,不能抵押,也不能转入非农建设;一旦农村土地转为非农建设,必须征为国有。这事实上矮化了“集体土地所有权”。

《决定》提出,要改革现有征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进入“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确保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

率先试点

广东破解土地供需矛盾

珠三角地区在城市土地存有量十分稀缺的情况下,用地将越来越多地依赖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

2003年,广东省在全省范围内试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并于2005年10月正式颁布实施全国首个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的行政规章。

据了解,截至2009年底,珠三角地区7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2949宗,流转面积约2805公顷,涉及价款59.53亿元。

近日,广东省政协调研组发布了《关于深化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改革 促进珠三角持续健康发展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调研组先后走访了珠三角各市,发现部分地方政府担心集体用地流转后增加耕地保护的压力,将出现征地难、代价大的问题,而农民则普遍存在担忧。

“事实上,这是土地流转缺乏法律支撑及操作办法,征税无法可依,司法裁决处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合法性不足造成的。”广东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与委员会主任卜新民指出。

《报告》指出:由于立法和管理滞后,非法出租流转、违规违法建设等现象比比皆是。再加上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企业对流转的建设用地顾虑重重,而银行也不敢贸然接受其抵押贷款申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融资需求难得满足。

为此,《报告》建议,要尽快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发证工作,为集体土地进入市场提供权属保障。

为了打开农民土地市场化的通道,《报告》建议,可借鉴河南省光山县和四川省成都市推行的“土地银行”运作模式,在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流转中试点。由政府组织成立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把某一区域内农民的承包地“零存整贷”。

第五篇:关于转发部第17次专题会议纪要要点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6]110号)

关于转发部第17次专题会议纪要要点的通知

日期:2008-08-05来源: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部门: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点击数:223

国土资厅发[2006]110号

国土资源部第17期专题会议纪要要点

一、土地的供应,无论是采取出让还是划拨,都是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对经营性用地,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中纪委、监察部的规定,全部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确定土地使用权人。

二、凡是“限房价、限套型”的土地出让,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建设、规划部门确定的条件和土地的其他使用条件一并作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再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方式竞地价,确定土地使用权人。土地使用权人确定后,有关建设、规划条件和土地使用的其他条件一并写入土地出让合同。

三、凡是房屋定向销售,将地价优惠给购房者的土地出让,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市场地价水平和政府确定的地价优惠幅度,确定土地出让价格,并将地块的建设、规划条件与土地使用的其他条件一并作为前置条件,再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将承诺销售房价最低者确定为土地使用权人。承诺的销售房价要写入土地出让合同。

四、招标、拍卖、挂牌都是土地出让的法定方式。上述三种方式具体应根据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状况、土地用途、竞争态势等灵活确定。对限房价的普通商品房用地,可以采取招标方式确定土地使用权人。

五、土地使用权人取得土地后,应在建设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建筑市场的有关规定,确定施工建设单位。

2006.8.25

下载国土部 国土厅到郑州市调研 辛绍河副区长发言2011年1月7日(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土部 国土厅到郑州市调研 辛绍河副区长发言2011年1月7日(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