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及实现机制

时间:2019-05-14 09:1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及实现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及实现机制》。

第一篇: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及实现机制

摘要: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正日益受到重视,但对其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对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阶段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存在的问题,以节约土地并体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者协调统一为出发点,构建了基于强化政府的调控、完善社会约束、建立社会激励与构建公路节约集约用地的技术标准体系的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实现机制。

关键词: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内涵;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F503[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Connotation of Intensified Highway ConstructionLand Use

and Its Realization Mechanism

Deng Xiaohua2Lu Yi

1(1.Guangdong Communication Group, Guangzhou 510101, Guangdong;2.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410076, Hunan)

Abstract:Highway construction land use has got recognition, but its often has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optimal and intensive

land-use, and analysis the problem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blems in optimal and intensive land-use at this stage, then makes land conservation and seeking the homeostasis balance from the angle of uniform of social,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goal as a starting point, at last constructs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land conservation and intensiv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that’s based on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nd improving the social constrain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incentives and build the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optimal and intensive land-use.keywords:highwayconstruction;optimal and intensive land-use;connotation;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公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有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公路建设用地需求大量增加的过程当中,而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耕地更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公路建设用地只能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道路。近年来,我国实行了十分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之中,研究和探索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中土地供需的关系,从而最大程度地化解这个矛盾。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内涵界定存在的争论点,以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特性分析切入重新界定内涵,并构建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实现机制,以期为我国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起到积极作用。

一、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概念与内涵

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是指满足公路建设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经济和技术措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公路节约用地主要体现的是农用地及建设用地占用总量的减量化原则,希望用尽可能少的土地占用量,来实现公路建设的基本功能。鉴于耕地资源的珍贵,节约用地的重要原则是不但在于减少土地占有量,关注的重点还在于尽量少占和不减少原有耕地。

公路建设集约用地是指公路建设在占用土地资源既定的情况和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增加公路建设路桥求职路桥招聘路桥英才网英才网

项目的存量用地投入,优化公路建设项目用地与布局,改善运营管理等途径,使公路建设项目达到最有效的用地状态,不断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用地的使用效率,以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集约用地主要体现的是功效最大化原则,注重挖掘用地资源的利用潜力。其特点是提高现有公路建设项目用地的集约利用。

迄今学术界对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综合国内外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观点,本文认为公路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主要应该有:

(一)用地数量的合理化

公路建设项目的线路标准、技术指标、道路走向布局、线路通过方式、耕地占补平衡等是影响项目用地量的主要因素。线路车道数、路基宽度等线路标准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项目的土地占有量;公路平面、纵面、路基横断面、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取土弃土地点、路线交叉、临时用地等的每一项设施和技术指标的采用都与项目用地量相关;公路的走向空间布局直接影响路基高度、对山体的开挖程度等,进而影响用地类型、数量;整体式还是分离式路基、高路堤还是高架桥、深路堑还是隧道等线路通过方式的不同极大地影响公路建设项目的用地量;项目耕地的占补情况反映了项目占用耕地的多少。

用地数量合理化在于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节省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要把节约用地放在公路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的首位。

(二)用地功能的最大化

公路建设用地的功能水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公路建设用地功能的优化,其又包括自身优化和项目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优化等两个要素,项目自身功能优化是一个过程,需要在公路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与环节予以优化,同阶段项目用地功能的优化可以通过投资力度、土地利用率等从不同侧面来反映;二是公路建设的贡献水平,当公路建设用地的贡献增长速度大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则可认为公路建设用地处于集约状态。

强调公路用地资源的潜力,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功能,其中的重点是实现公路建设的最大功效。即提高公路建设用地的投入产出强度,提高用地的集约化程度,获得用地功效的最大化。

(三)用地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公路建设发展不能单纯追求公路里程的高速增长,而是以谋求综合平衡条件下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效

路桥求职路桥招聘路桥英才网英才网

第二篇: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及实现机制

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及实现机制1

邓小华卢 毅2

(1.广东省交通集团,广东,广州 510101;2.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摘要: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正日益受到重视,但对其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对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阶段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存在的问题,以节约土地并体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者协调统一为出发点,构建了基于强化政府的调控、完善社会约束、建立社会激励与构建公路节约集约用地的技术标准体系的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实现机制。关键词: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内涵;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Connotation of Intensified Highway Construction Land Use

and Its Realization Mechanism

Deng Xiaohua2

Lu Yi1

(1.Guangdong Communication Group, Guangzhou 510101, Guangdong;2.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6, Hunan)

Abstract:Highway construction land use has got recognition, but its often has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optimal and intensive land-use, and analysis the problem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blems in optimal and intensive land-use at this stage, then makes land conservation and seeking the homeostasis balance from the angle of uniform of social,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goal as a starting point, at last constructs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land conservation and intensiv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that’s based on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nd improving the social constrain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incentives and build the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optimal and intensive land-use.keywords:highway construction;optimal and intensive land-use;connotation;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公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有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公路建设用地需求大量增加的过程当中,而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 1 邓小华(),男,广东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地少,耕地更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公路建设用地只能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道路。近年来,我国实行了十分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之中,研究和探索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中土地供需的关系,从而最大程度地化解这个矛盾。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内涵界定存在的争论点,以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特性分析切入重新界定内涵,并构建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实现机制,以期为我国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起到积极作用。

一、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概念与内涵

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是指满足公路建设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经济和技术措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公路节约用地主要体现的是农用地及建设用地占用总量的减量化原则,希望用尽可能少的土地占用量,来实现公路建设的基本功能。鉴于耕地资源的珍贵,节约用地的重要原则是不但在于减少土地占有量,关注的重点还在于尽量少占和不减少原有耕地。

公路建设集约用地是指公路建设在占用土地资源既定的情况和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增加公路建设项目的存量用地投入,优化公路建设项目用地与布局,改善运营管理等途径,使公路建设项目达到最有效的用地状态,不断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用地的使用效率,以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集约用地主要体现的是功效最大化原则,注重挖掘用地资源的利用潜力。其特点是提高现有公路建设项目用地的集约利用。

迄今学术界对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综合国内外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观点,本文认为公路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主要应该有:

(一)用地数量的合理化

公路建设项目的线路标准、技术指标、道路走向布局、线路通过方式、耕地占补平衡等是影响项目用地量的主要因素。线路车道数、路基宽度等线路标准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项目的土地占有量;公路平面、纵面、路基横断面、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取土弃土地点、路线交叉、临时用地等的每一项设施和技术指标的采用都与项目用地量相关;公路的走向空间布局直接影响路基高度、对山体的开挖程度等,进而影响用地类型、数量;整体式还是分离式路基、高路堤还是高架桥、深路堑还是隧道等线路通过方式的不同极大地影响公路建设项目的用地量;项目耕地的占补情况反映了项目占用耕地的多少。

用地数量合理化在于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节省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要把节约用地放在公路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的首位。

(二)用地功能的最大化

公路建设用地的功能水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公路建设用地功能的优化,其又包括自身优化和项目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优化等两个要素,项目自身功能优化是一个过程,需要在公路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与环节予以优化,同阶段项目用地功能的优化可以通过投资力度、土地利用率等从不同侧面来反映;二是公路建设的贡献水平,当公路建设用地的贡献增长速度大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则可认为公路建设用地处于集约状态。

强调公路用地资源的潜力,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功能,其中的重点是实现公路建设的最大功效。即提高公路建设用地的投入产出强度,提高用地的集约化程度,获得用地功效的最大化。

(三)用地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公路建设发展不能单纯追求公路里程的高速增长,而是以谋求综合平衡条件下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效益最优为目标。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公路为其提供交通便利,然而公路建设占用土地资源又会增加土地资源压力与产生负面环境效用。可持续的公路运输要求公路建设用地效益不仅仅体现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的获取以及尽量避免或减少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

因此,要使得公路建设用地综合效益最优,既不能为了经济与社会发展而牺牲资源与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资源与环境而无视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公路的需求,而是要寻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是根据公路建设的定位及目标,以公路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借助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来不断提高公路建设用地效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目的是节约用地的同时实现用地功能及用地综合效益最大化,其中用地综合效益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现阶段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在公路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但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

(一)政府角色带来的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问题

政府在公路征地过程中承担着土地征用的决策者、执行者、监督者和服务者等四种社会角色。目前的公路建设征地现实中因政府角色情况存在如下主要问题:政府角色错位,农民利益受到侵害;政府角色淡化,公路建设单位征地成本大增;政府角色缺位,公路建设单位征地报批难;政府角色冲突,公路征地工作缺少监督。

(二)土地市场体系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利益机制有待完善

由于土地市场体系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利益机制的不完善,引发了以下问题:划拨用地问题多,不利于价格机制的正常运作;协议出让比例大,价格激励不足;耕地占用成本偏低,节约集约挖潜刺激不足;“投资——收益”机制创新滞后,土地整理资金短缺。

(三)节约集约用地标准规范缺乏

目前对于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缺乏鼓励性政策,缺乏节约集约用地的标准规范,不利于充分调动建设部门的积极性和推广成功经验。

(四)节约集约用地的新理念新技术推广不够深入

在公路建设中贯彻节约集约用地的新理念新技术还不够深入。如个别项目前期勘测工作深度不够,设计难以全面贯彻节约集约土地的思想;有的项目工程实施过程节地措施执行不力,导致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扩大,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有的工程完工后,复耕工作不彻底,造成部分耕地损失。

(五)有的节约集约用地技术尚有争议

目前常用的节约集约用地技术有:采用低路基、以桥代路、以隧代路、挡墙与高陡边坡。虽然上述技术的采用能够节约大量的土地,但对节约集约用地也会带来一定的其他影响,如以桥代路与以隧代路,虽然能节省一部分土地,但工程造价会明显增加;挡墙、高陡边坡可节约土地,但由于缩小了路侧净区的宽度,景观比较生硬,也不利于生态恢复,对行车安全有不利影响。

三、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实现机制

(一)强化政府的调控机制 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征地的政府主导,健全完善用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机制,提高用地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继续使用规划、计划、审批等手段的同时,更多地运用土地价格及租税等经济手段,加强和改善用地调控的规模、布局和时序,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

(1)完善规划调控机制

用地规划对节约集约用地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建立科学、严谨的用地规划是完善用地规划调控机制的重要手段。公路的用地规划应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杜绝各自为政,任意规划用地,扩大用地规模,背离土地资源的供给能力。政府部门应该统筹安排好各类、各区域用地,统筹好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尤其是要注意保护耕地资源。

(2)建立环境协调机制

建立环境协调机制,要保证公路的建设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对于破坏环境的建设用地要实行“环境一票否决制”和“项目限批”,保证环境的良好发展。同时,在公路建设中要注意保护山区丘陵、江海滩涂、湖泊湿地等自然环境,防止无序无度的开发自然植被和湿地结构,多利用低质土地和荒废土地,促进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健全价格形成机制

运用市场价格机制,是抑制多占、滥占和浪费土地最重要的经济手段。过去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征地补偿费和土地出让价格偏低,是造成粗放用地的重要原因。为此,必须健全用地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使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土地价值和国家公路建设需求,反映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状况。要根据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土地基准价格,制订协议出让土地最低价标准。严格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不同性质的用地,控制划拨用地的范围,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逐步实行有偿使用,经营性用地价格由市场决定,不得以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价标准协议出让土地,不得随意减免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禁止搞所谓的“零地价”,严肃查处对造成国有土地资产严重流失和有腐败行为。这也是国家在土地使用方面正在采取的措施和改革的趋势。

(4)加强政府用地行为的制约机制

政府在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但由于公路基础设施的特殊性,公路建设一般由政府组织实施,某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在论证不充分用地控制不严的情况下,决策和修建公路,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必须建立政府用地行为制约机制,以遏制政府在公路建设用地中的不良行为。一方面,要实行用地利益担保制度,从法律责任上制约政府行为,各级人大要举行针对公路建设的专项用地报告会、群众听证会,从具体操作上制约政府行为,做到该取消全部取消,该纠正坚决纠正,保证政府在公路建设中用地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在政府考核中加入节约集约用地的内容,针对为了追求政绩,追求公路里程数,不考虑当地经济的实际情况,盲目上马,并且不注重土地的产出效益,造成土地的利用效率低下的地方政府,要提出必要的警告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从而促进各级领导增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自觉把好关。

(二)完善社会约束机制

完善公路节约集约用地的社会约束机制,能够对公路建设的用地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增强用地者的效益和效率意识,推进公路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1)法律、法规约束机制

法律、法规是最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也是国内外普遍运用的促进资源节约手段之一,其中也包括各种具有强制力的规划和标准。国外发达国家大都制定了关于节约利用资源的法律,我国也于1997年颁布了《节约能源法》、《节能法》等一系列法律,但是体系还很不健全,节约用地方面还缺少法律,没有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强制与激励相结合的机制。另外,我国现行的规划标准部分是在20世纪80、90年代颁布的,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规划与标准更是少见。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需要建立健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更新和完善各种具有强制力的规划和标准。

(2)政策自身约束机制

政策自身约束是指政府部门制定的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约束自身,以达到引导社会节约的目的。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对是否节约集约用地往往并不关心,关心的往往是公路是否能够如期或提前竣工,这是评价官员政绩的一个指标,而用地不能产生很明显的“政绩效应”。这也反映出政府在制定政策方面未能有效协调节约与发展的冲突,解决节约与发展问题应该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关键内容,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应充分论证,使政策自身对政府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避免公路建设的“粗放型”发展。

(3)经济约束机制

经济约束机制主要是指运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资源的分配,从而达到土地资源在公路建设中的有效配置和节约利用。如制定和推行不同类别(建设用地、基本农田、居民区等)、不同地区土地价格差别制度,对占用基本农田征收额外的补偿费用,增加征地的成本,通过这些经济措施来引导和规范公路节约集约用地。

(4)监督约束机制

公路建设用地的监督机制应包括两个方面:行政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一方面,各级政府和各级人大应对公路建设的用地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约束,对不符合规定和违反土地政策的行为,有选择的采取公开曝光、公开调查、公开处罚、公开追究责任的形式,对一些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典型违法违规用地案件严加惩处,并依法追究违法当事人的责任包括法律责任,坚决制止浪费土地资源、粗放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举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新闻媒体对节约用地的舆论监督作用。

(5)审计约束机制

建立完善的用地审计机制,对于公路建设用地进行预审和结算设计。在项目开工前,进行用地规模、价格、资金、效益等方面进行预审,凡是未达到一定标准的坚决不予供地。公路建成之后,进行用地审计和产出效益审计,对于没有按照规定用地的进行相应的处罚,从而严格控制土地利用,提高建设投资强度,使每条公路都能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

(三)建立社会激励机制(1)经济激励机制

采用经济上的补贴或优惠,如在公路建设中采用节约集约用地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项目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对于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给予资金奖励,对于起到非常明显的节约集约用地效果的措施由政府给予税收或费用上的优惠,提高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

(2)声誉激励机制 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定期对公路建设用地的情况进行通报,对于节约集约用地的先进单位、企业、个人进行表彰。国外资源节约声誉激励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环保局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商品节能标识体系“能源之星”,符合节能标准的商品会贴上带有绿色五角星的标签,并进入美国环保局的商品目录得到推广,日本节能中心每隔半年向人们公布一次节能产品排行榜。建立声誉激励机制,政府可以通过特定的媒体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公路建设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3)资质激励机制

建立资质激励机制就是要联合交通、环保、土地、建设等各个部门,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环保和节约集约用地资质评定,在工程招标的过程中,对投标单位的环保和节地资质有所要求,只有达到一定的环保和节约集约用地资质企业才能进行投标,从而激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积极的提高自身的环保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随着我国建立“两型社会”的深入,资质激励可以在社会上形成良性的循环,公路的建设对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业务量必然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资质,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环保水平的提高和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四)构建公路节约集约用地的技术标准体系

构建公路节约集约用地技术标准体系是实现公路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的重要内容,具有基础性作用。技术标准体系为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提供目标、管理和技术对策和基本手段。公路节约集约用地的技术标准体系的中主要内容应有:

(1)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控制要求

根据国土资源的现状与公路建设用地现状,以节约集约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为原则,建立不同地质地貌环境下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控制要求。

(2)基于节约集约用地考虑的公路设计技术

基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路线设计选择、构造物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交、路基、沿路设施的设计技术。

(3)基于节约集约用地的不同规划设计方案的比选技术

从土地的实际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作较长时间段的全面比较,充分考虑土地占用的机会成本,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土地资源占用、环境保护等因素,研究不同公路选线及互通立交设计方案的比选技术。

(4)施工取土、改地造地、新材料技术

结合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不同地形地貌区取土场的设置、取土与弃土场的改造与恢复、炉渣矿渣粉煤灰等填筑路基的技术。

(5)临时用地的规划统筹、坡地荒地利用技术

立足节约集约用地的公路建设临时用地的统筹规划技术,对坡地荒地的土地利用方向进行分析,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开发这些未利用的土地。

(6)公路建设复垦、植被恢复、边坡保护等技术

公路建设中需要复垦的区域: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上下边坡、立交区、临时设施占地的复垦、与植被恢复技术。

(7)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技术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评价的目的、原则,从用地量、用地功能、用地效益等方面明确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评价的主要范围内容,构建公路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先进有效的评价技术,为公路节约集约用地提供管理手段。

四、结语

只有深刻理解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才能从根本上确立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用地数量和理化、用地功能最大化与用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是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也是判断公路建设是否节约集约用地的依据。

推进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公路建设用地的政府调控机制、社会约束机制、社会激励机制与构建公路节约集约用地的技术标准体系。但由于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本身的复杂性和节约集约内涵的动态发展,该研究仍需不断探讨和完善。参考文献:

[1]杨玉霞,刑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实现机制[J].学理论,2008,(6):15-18.[2]汪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1(5): 16-18.[3]刘敏.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 37(13): 6117-6119.[4] 王春霞,刘胜,杨庆媛.土地集约经营的经济学原理及途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13):3225-3227.[5] 谢敏,郝晋珉,丁忠义,杨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5):117-120.[6]杨树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 2007,(1):27-30.[7]卢毅,邓小华,王礼志等.高速公路建设征地政府主导型模式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9,(1): 48-49.[8] 卢 毅,卢正宇,王礼志,邓小华.公路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外公路,2009,(3).[9] 卢 毅,邓小华,王礼志,黄建华.高速公路建设征地中政府的角色与责任[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24(1):5-11.

第三篇:节约集约用地

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第四篇:节约集约用地

江阴市节约集约用地十八法

发布日期:2011-10-25 17:19:34 浏览数:242

字号:〖大 中 小〗

一个钟灵毓秀的江南小城,书写着波澜壮阔的宏伟长卷。

江苏江阴,一个面积仅有988平方公里县级市,2009年却完成171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产出超过1.7亿元,连续八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名列榜首。

近十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倍,9家企业销售超百亿,11家企业挤身“中国企业500强”,14家企业挤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8家企业在国内外上市„„

江阴人以超乎寻常的创意之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隔江借地:跨区域联办经济园区

进入21世纪,江阴市的35公里长江岸线开发接近饱和,而一江之隔的靖江,尚有39公里的长江岸线有待开发。敢为人先的江阴人,把拓展用地空间的眼光投向了长江对岸。

2003年2月,在省、市领导的支持下,分属无锡和泰州的江阴市和靖江市签署协议,由江阴出资90%,靖江出资10%,在靖江建立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2003年8月,总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首期面积8.6平方公里的靖江园区正式破土动工。

江阴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20多家重点企业当年落户靖江。2004年,阳光、双良、申达等14家江阴上市公司在靖江的投资总额超过了2亿美元;2005年,靖江园区新批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23个,其中超亿美元项目4个,完成总投资10.5亿美元,协议注册外资3.62亿美元,基本形成了以工业气体、焦化、特种冶金、机械零部件、整车装备和造船为主体的产业链。2010年,园区可实现工商销售收入500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

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在视察靖江园区后作出批示:靖江园区给予江阴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创新平台,江阴要充分利用好这个空间和平台。

江阴的创新之举在全省引起较大反响,各地纷纷学习效仿。目前,江苏省已有20多个跨区域联办的经济园区。

点评:当资源在更大范围组合的时候,必须突破旧体制的束缚。经济发达地区如何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发展难题?如何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可以说,江阴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到政区外去寻找投资空间。

集中生地:推进土地利用“三集中”

从2001年开始,江阴市开始推行“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业向生态园区集中”的“三集中”发展思路,努力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营造经济发展新高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江阴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一度形成“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工业布局,造成土地资源浪费。2001年,江阴以沿江开发为契机,大力推进工业园区集中,全面提升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沿江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定位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重化工产业为主体的新型国际制造业基地。在进区项目用地审批中,开发区坚持规划龙头,突出产业特色,大力发展IT、能源、钢铁、化工、新材料等临江优势产业,目前沿江地区已初步形成5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与沿江开发相呼应,全市各乡镇工业园区在建设中不是盲目求大,而是求专求精,建设一业为主的特色工业园区,形成明显的产业集群效应。二是引导农民向城镇小区集中,营造现代人居新环境。江阴先后出台了《江阴市城市规划区农民房屋拆迁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对农民拆迁安置公寓房统一规划,集中居住,彻底改变农村“独门独院”的传统居住方式,节省出了大量居住用地。同时,把全市28个镇撤并为17个镇和街道,524个行政村撤并为253个村和社区,为镇向城集聚、村向镇集聚、居民向城镇集聚创造了条件。新桥镇通过规划,将全镇19.3平方公里建成工业、生态农业和商贸居住三大功能区。目前,全镇建成了10个总面积超100万平方米的农民住宅小区,农民集中居住率达80%。农民集中居住区后,全镇农民住宅面积由0.72亩下降到0.25亩,平均每户节约土地0.47亩。

三是实施农业向生态园区集中,营造现代农业新优势。在推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江阴把加快建设各类农业园区、生态园区、休闲观光园区作为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规划,逐步推进。以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带动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规模化基地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璜土果蔬、青阳家禽、祝塘奶牛、新桥苗木4个特色专业镇,13个特色专业村,3个出口创汇基地,4个农业示范园区以及十大集约化产业基地。形成了优质稻米、优质瘦肉型猪、奶业、优质家禽、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特种水产、优质水果等八大主导产业。

点评:集中是把金钥匙。当新的发展任务提出用地要求时,江阴的选择是着力调整已利用土地的格局,积极引导“三集中”,不仅有效缓解了发展与用地的矛盾,而且使发展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工业发挥出更强的集聚效应,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有限的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恒久的保障能力。

“三强”盘地:加大闲置土地盘活力度

2006年以来,江阴以“三强”举措,进一步加大盘活存量土地的力度,取得了调整使用一批土地、依法收回一批土地、推动新上一批项目的良好效果。

一是强势分割。江阴在政府与企业签订的投资协议中明确载明投资强度、产出标准、开竣工时间等要求;在出让合同和划拨土地决定书中也明确了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土地使用条件,并明确了相关违约责任,保留了政府对批而未用的土地进行分割的权力。2007年,江阴市临港新城的江苏准提机械有限公司,因资金和经济诉讼问题,导致300亩土地闲置未用,临港新城管委会将该宗土地强势分割给了11个急需用地项目。

二是强力征收。对被认定的闲置土地,如该宗土地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则按每年每亩5000元征收土地闲置费;如该宗土地是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则工业用地每年按土地出让金的15%计征土地闲置费,经营性用地和其他用地每年按土地出让金的10%计征土地闲置费。将已动工开发建设面积虽然超过应开发建设面积1/3,但未达到4/5的,或者已动工开发建设面积虽然超过应开发建设面积4/5,但绝对空闲面积超过15亩以上的土地界定为未充分利用土地。对未充分利用土地,参照法定闲置土地的要求依法征收土地闲置费,从而突破了大量的未充分利用土地难以收取闲置费的障碍。

三是强制收回。对闲置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土地,江阴市委、市政府坚持原则,排除干扰坚决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进行配置使用。如:石庄办事处辖区内的外资企业亿诺生化有限公司,由于资金不到位、项目不落实,在责成限期开发无效的情况下,江阴于2007年6月依法收回了该宗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用地面积达500亩。

“三强”举措的实施,既严肃了土地管理法规,又缓解了用地压力,成为江阴破难题、保发展、促节约的一大亮点,被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评为管理创新奖。

点评:“三强”盘地,其实就是对闲置土地进行处置,方法并不新鲜,只是江阴的力度更大、效果更好。土地闲置并不可怕,因为市场经济就是生生灭灭,闲了再用起来就是了。怕的是一边闲置不用,一边又去占用新地,里里外外都是浪费。

门槛限地:政策引导节约集约用地

自2004年以来,江阴市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文件,以政策为引导,提高用地门槛,保障江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4年,江阴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工作的意见》,规定企业内部的行政办公等辅助设施用地面积一般不得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10%;对投资额小于1000万元的的工业项目,原则上要求进标准厂房;市开发区工业项目用地,每亩土地的实际投入一般不低于250万元,镇工业集中区工业项目用地,每亩土地的实际投入一般不得低于200万元。

2006年,江阴出台《关于严格土地管理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了用地门槛,规定对达不到江阴市集约利用土地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供地;投资2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企业内部的行政办公等辅助设施用地面积一般不得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2007年,江阴出台《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规定生产性工业用地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亩均投资强度应达到300万元以上,工业集中区亩均投资强度应达到200万元以上,用地规模在10亩以下或总投资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一般不单独供地,一律入驻多层标准厂房。工业用地绿化率不得超过15%,新建厂区的容积率一般应大于0.8,建筑密度一般应大于50%。

2010年,江阴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规定省级开发区与镇(街道)工业集中区亩均投资强度和亩均产出必须分别达到390万元、260万元以上和500万元、400万元以上;总投资3000万元以下、工地规模15亩以下的新增工业项目不单独供地。

点评:门槛限地,就是用政策来抬高用地门槛。江阴几次抬高用地门槛,是因为江阴的土地实在太珍贵了,只能让那些少占地、多投入、高产出的项目进来,而不能来者不拒。

论证核地:超百亩用地专家质询论证

2010年,江阴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对用地面积超过100亩的工业建设项目,由市国土资源部门牵头,会同市发改、经信、商务、环保、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论证后确定供地计划。

在项目用地论证中,各职能部门和各位专家在对企业投资强度、生产规模等进行详细分析和精确计算,帮助投资方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核减用地。文件出台后,已先后对3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专家咨询论证,共核减项目用地510亩。

通过实行项目用地专家咨询论证,一是大大提高了建设用地审批效率;二是节省了用地指标,为安排更多项目腾出了空间;三是不仅满足了投资方的用地需求,还给他们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避免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用地单位都很满意,没有一家企业因专家论证而撤销投资。

点评:其实,衡量一个企业的大和小、强和弱,不是看铺的摊子大小,而是要看产出。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产出越大、效益越好,就越能说明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

差别定地:按产业定价、按园区定价

在土地产权明晰的条件下,地租和土地价格是调节土地在各个行业和用途之间资源配置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工具,也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有力杠杆。按照全面实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和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的精神,结合江阴实际市情,2010年,江阴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建立和完善了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差别定价机制。

一是实行按产业定价。对列入现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江阴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项目,公开出让底价可以在市场评估的前提下适当下浮,其中对项目投资大、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影响小的工业项目,公开出让底价可以按国家发布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确定。其他工业项目一律以市场评估价为底价进行公开出让。

二是探索按园区定价。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主体,按照园区特色和区位,确定各类园区相对统一的用地基准价格,用价格杠杆显化区位地价,促进工业行业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提升产业集聚程度。

点评:这项政策刚刚实行,作用还不太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创新之举必将对江阴节约集约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次用地:鼓励企业提高用地效率

在江阴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文件中,都明确了对存量工业用地使用的优惠政策。比如:对于企业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进行二次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位于夏港街道的江阴市精成数控有限公司,受这一政策的启发,于2009年通过科学论证、技术创新、合理布局,拆除原有的一层旧厂房,建起了五层标准厂房。在未增加用地面积的情况下,该公司建筑面积从原来的1万平方米,增加至目前的2.2万平方米,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该企业还计划于2011年将厂区内近3亩地的绿化用地拆除,再次建造3至5层生产用房,并将绿化搬至房顶,在不新增用地面积的前提下,生产厂房增加至3万平方米。

点评:鼓励企业在科学论证、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对原有土地进行二次利用,企业在不新增用地的情况下,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既解决了生产用地,又节约了用地成本。想方设法让企业立足现有土地谋发展,可以说是节约集约用地的一个方向。江阴乡镇企业发达,许多在上世纪80年代拿到土地的企业,手里都或多或少有着存量土地,或利用不太充分。把这些土地盘活了,就是下好了保障发展的一步绝妙好棋。

分期供地:杜绝假借项目圈占土地

江阴强化对建设项目的审查,坚决杜绝假借项目圈占土地的现象,对企业的新增用地需求,层层把关,严格控制。对一些分期实施的大型项目,江阴按照整体规划、总量控制、分期供地、限期开发的原则,按照其实际到账资金和生产建设进度,分期确定供地数量。

江阴市吉鑫风能科技股份公司于2009年年初提出了265.16亩的用地需求,江阴国土部门通过详细地考察和周密的论证,最终在2009年4月、9月和2010年2月和6月分四期对企业进行了供地。江阴贝卡尔特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企业)于2008年提出了349.97亩的用地需求,江阴国土部门根据其资金到账情况,分别在2008年8月和2010年的6月及8月分三期对其进行了供地。

同时,对企业申请增资扩建用地的,江阴国土部门要求必须优先使用已有建设用地,并将已有的土地与新申请用地数量一并核算用地指标。对同一企业有多处土地,部分土地尚未落实项目投资建设的,或已批土地尚未建设的,不再安排新的用地。

点评:项目到底需要多少地、每一阶段土地建设利用得怎样、如何防止假借项目圈占土地,江阴分期供地是一个应对的好办法。按照企业实际到账资金和生产建设进度,分期确定供地数量,大手大脚用地、违法违规用地就没了市场。

合并省地:拆迁企业集中安置

南闸街道是江阴的南大门,为打造江阴城市“南花园”,江阴启动了老镇区改造工程。街道镇区北部,北新街两侧,是原南闸镇办企业的密集区域,农机站、供销社、食品站等30多家老企业都集中在这里。低矮陈旧的厂房占居着南闸的北大门,且土地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借着镇区改造这一契机,按照新的规划,南闸把北大门的老企业进行拆迁,集中安置到街道工业集中区内。

搬迁过程中,南闸街道对涉及的国有土地全部进行回购,对涉及的企业则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安置。除少数企业选择货币补偿和货币安置外,大部分企业都接受了集中安置。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被安置到街道工业集中区,建起了标准厂房,有的还共用了办公大楼、职工宿舍和食堂,与原来相比,节省了近一半的土地。

点评:老镇区改造,是许多城市都会碰到的问题。江阴南闸街道在老镇区改造工程中,特别注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压缩工业用地数量,提高用地效率,整个镇区改造涉及30多家企业搬迁,没有新增一分建设用地,而且工业集中区内有些土地和厂房原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现在因搬迁企业的进驻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回头”找地:低效用地退出,闲置土地处置

每年年初,江阴都要组织“回头看”活动,由市长率领监察、财政、发改、招商、规划、国土等部门领导,深入各镇、街道和开发区,检查企业投入产出情况和用地情况,督促企业及时开工建设和缩短投入产出的周期,缓解用地紧张的矛盾。

对查出的部分投入产出达不到要求或存在闲置、浪费土地的企业,由原招商部门与企业签订补充投资协议,在协议中明确约定要达到的最低投入产出标准和开竣工日期。对不积极主动配合、无正当理由的,收回其土地使用权或转让调剂给其他急需用地的单位使用。

同时,对各镇、街道和开发区处置闲置、未充分利用土地工作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单位,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给予处罚。

通过开展“回头看”,督促部分企业盘活利用了闲置土地,促使部分低效用地企业增产增效。

2008年,江阴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在“回头看”检查后,将大部分厂房由原来的一层改建成以二至四层为主,容积率达到1.96,并将闲置的空地充分利用起来,还根据企业自身特色,建造了一些存储池,对地下空间进行了充分利用。现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6200吨,2010年7月底已完成销售额近7.5亿元,亩产出超过600万元,成为江阴高效利用土地、高投入、高产出的典范。

点评:低效用地要退出,闲置土地要处置。道理大家都明白,关键是怎么落实。“回头”找地,其实是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联合查地,督促企业及时开工建设和缩短投入产出的周期,从而缓解用地紧张的矛盾。说到底,土地就应该是这样“多家用、多家管”。

规划控地:划定“不开发区域”

科学规划是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江阴市一直以来都将用地规划作为各项规划的龙头,建立了以规划为中心的宏观调控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工业聚集区规划,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钢铁产业基地、电力能源产业基地、石化产业基地、包装新材料产业基地、物流(仓储)产业基地等8个主题园区,基本形成了工业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发展模式。2010年实施新兴产业“445计划”,用4年时间打造低碳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石化)产业、现代物流业等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服务外包、新传感器、文化创意、地区总部经济等5个“百亿级新兴战略性产业园区”,进一步发挥了土地资源集聚利用效益。

不开发区域规划,提升节约用地水平。江阴市按照全面建设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统一的要求,以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规模化模式。2010年,江阴编制完成了《南部地区不开发区域产业发展暨结构调整规划》,扩大了集约用地的内涵,在顾山、长泾、祝塘、徐霞客、青阳、月城等6个镇专辟200平方公里列为禁止建设区域,按各自特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适度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农业经济,不适合的工业项目一律撤出,以保护促节约,进一步提升集约用地的水平。

点评:划定“不开发区”,是件新鲜事。按照各自特点划定禁止建设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适度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农业经济,提高土地产出率,本身就是集约用地,也拓展了集约用地的内涵。

履约取地:用地先交履约保证金

从2010年起,江阴对企业拿地实行合同履约保证金制度。对办理出让的工业用地,要求企业必须签订收取履约保证金协议,按照实际成交价款的20%向企业收取履约保证金(其中:10%考核按时开工,10%考核集约用地)。依据出让合同约定按时开工和在规定时间内经项目用地竣工验收,达到出让合同中约定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等规划条件与相关集约用地要求的,履约保证金本息分别全额退还(利息按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结付);未按时开工或集约用地指标不符合出让合同约定的,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上缴市财政,并须按出让合同的约定追究相关违约责任。

对办理出让的经营性用地,必须签订收取履约保证金协议,按照实际成交价款的10%收取履约保证金(其中:5%考核按时开工,5%考核按时竣工),按时开工和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综合验收的,履约保证金本息分别全额退还(利息按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结付);未按时开工和竣工验收的,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上缴市财政,并须按出让合同的约定追究相关违约责任。

点评:对土地加强批后监管,用好经济手段非常有必要。江阴通过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度,强化了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督促了企业按时开竣工和严格履行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促进了土地高效利用。

宕口垦地:挖掘新的发展空间

采矿业和砖瓦窑业曾经为江阴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作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行业成为了两只吞噬土地的“老虎”,引发了土地资源浪费一系列问题。2004年,江阴市政府作出了全面禁止开山采石的决定,将全市91家矿山企业全部关闭。2005年,又对砖瓦窑厂进行专项整治,先后关闭砖瓦窑厂71家。

关停矿山宕口后,对部分在建设用地规划区内的废弃地,国土资源局积极引导进行盘活,先后建成火车站、垃圾发电厂、殡仪馆等一大批建项目,盘活存量土地3800余亩,保障了发展用地。

同时投入环境整治资金1.875亿元,先后完成矿山整治,复垦土地13251.32亩,完成窑业整治,复垦土地6929.79亩。

经过整治,原来犬牙交错、怪石林立,浅坑深潭、砂土遍地的矿山宕口废弃地,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农用地;通过环境整治,先后建成了周庄生态园、南闸狮子山生态园等一大批规模宏大、环境优美、深受入民群众赞偿的集休闲、娱乐、健身、观光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实现了废弃地整治、土地盘活、环境保护多赢。

点评:关停矿山、窑业,整治废弃地,既有效增加了土地,又改善了生态环境,这是真正的民心工程。“虎口”夺地,方法并不稀奇,关键是有没有去做、有没有真正去做。江阴做得早、做的实,所以收获大。

向天要地:建立高层农民公寓

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江阴华西村,曾被人们称为“别墅村”。如今,别墅村不再盖别墅,一幢幢高层农民公寓让华西村“长”高了。

上世纪80年代末,华西人提出了“多借天,少占地”的发展理念。2001年,华西把周边16个村并入,组成了一个拥有3万人口、30平方公里面积的大华西村。合并前,16个村共有113个自然村8417户村民,农民居住分散,住宅占地面积达6210亩。合并后,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了两个集中居住区、近百幢6层以上的农民公寓,节约土地4800多亩。

2006年,华西建成了9座“塔楼”式农民公寓,每座15层、占地面积仅2.4亩,可住48户村民。2007年,华西村节约用地又添大手笔,一幢74层、高328米、名为“增地空中新农村”的农民公寓破土动工。大楼占地面积23.89亩,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容积率达到12.4。大楼将于2011年投入使用,届时将有200多户村民搬出别墅,搬进高楼,此举可为华西村节省近400亩土地。

华西村走过的节约集约用地之路,是江阴大多数富裕起来的农村用地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每个乡镇都建设了颇具规模的高层农民公寓,新桥、申港、南闸等镇的大型农民公寓,将几千户农民集中居住,既节约了土地,又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

点评:有钱了盖别墅,这是中国农民最大的住房消费逻辑。然而在江阴,这条逻辑行不通,因为江阴人多地少,盖不起那么多别墅。江阴停建别墅建高层农民公寓,是可贵的觉悟和理智的选择。

考核节地:以考核促节约集约

2004年起,江阴成立了由“一把手”市长任组长的节约集约用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领导、任务下达和监督管理。领导小将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纳入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按照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等相关指标,每年对镇(街道、开发区)实行分级考核,严格落实责任考核与奖惩制度。对考核不达标的地区,根据差距程度,市政府不予安排或减少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国土资源部门暂停受理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土地审批等相关用地手续。同时,每年对各镇(街道)工业集中区土地的集约利用状况,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产出、土地资源消耗四个方面进行调查、评价,并进行综合考核,将全市工业集中区土地的集约利用状况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对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进行奖励,对集约利用水平较差的责令整改。对市各有关部门执行不力的,将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相关责任,有效促进和全面提升全市的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点评:不以GDP论英雄,以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等相关指标论英雄,是江阴的一大创举。难得的是,江阴出台了这项政策,并不折不扣地落到了实处。

置换增地:向农村土地要潜力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江阴市打响了以土地整治为主线、统筹城乡发展为核心的综合战,率先开展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农村住宅置换城镇住房、农民身份置换城镇居民身份的“三置换”改革试点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

按照“先试先行、积累经验、梯度推进”的原则,江阴选择了5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开展“三置换”改革试点,通过农村住宅置换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根据规划,5个试点村共可节约土地2200多亩。其中周西村积极实施镇村规划对接,打破行政界限,向邻村调剂168亩土地集中建设小高层安置房,至2012年,可将全村958户、3525户村民全部安置进新型小区,预计可节约705亩土地。

2008年10月,江阴启动万顷良田一期工程,总面积18331亩,位于徐霞客、青阳、月城镇范围内,分别命名为高效设施农业区、优质粮油生产区、生态经济林果区。投资总额达5.6亿多元,目前已基本完成,可新增耕地1500多亩。

据统计,近年来,江阴市累计共完成复垦整理土地2.4万余亩,净增耕地有效面积1.15万亩。

点评:统筹城乡发展,开展“三置换”改革试点,既挖掘出了一些建设用地,增加了数量可观的优质耕地,还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是一项利在当前、公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科技管地:摸清全市土地家底

为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全市节约集约用地,2003年,江阴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投资3500万元,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程,建立了城镇1:500、农村1:1000的全数字化地形、地籍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并于2005年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验收。该项目无论是工程总量还是技术含量,都属全国领先,被广泛用于土地登记、土地利用管理、建设用地审批和规划修编等国土资源各项业务工作领域,为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报批、违法用地查处等国土资源业务提供了高效的服务,使江阴国土资源管理实现了质的飞跃,也对提高全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该成果填补了国内大比例尺调查的空白,被国土资源部领导誉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获得了“2005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一等奖”、“江苏省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

点评:土地怎么用,家底须摸清。建立城镇1:500、农村1:1000全数字化地形、地籍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对依法管地、节约集约用地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点供奖地:力促产业转型升级

2005年以来,江阴对投资达到较高规模,且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及环保要求的高新技术类工业项目,采用向省国土资源厅争取点供用地计划指标的创新办法予以重点保障,提高了有限计划指标的使用效益。

自2005年省国土资源厅实行点供办法以来,江阴共争取点供项目25个,涉及新增建设用地计划8300亩,涉及总投资额34.8亿美元、243.9亿元人民币。

同时,江阴以点供政策为导向,建立了项目的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机制,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不仅要看项目的规模和科技创新含量,还要看项目的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环境影响和节约集约用地指标。点供政策不仅保障了江阴重大项目的用地,同时也提高了项目质量,促进了投资规模和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点供项目的平均投资强度达到了300万元/亩,产出率达450万元/亩。同时,点供政策也促进了产业层次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成为点供的重头戏,25个点供项目中,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有17个,进一步优化了全市市的产业布局,提升了产业层次。

点评:通过“点供”,不仅保障了重大项目用地,破解了发展中的用地难题,更重要的是,助推了全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五篇:公路建设依法依规和节约集约用地情况

古城区交通运输局公路建设依法依规和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自查自纠报告

根据《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公路建设依法依规和节约集约用地情况开展自查自纠的通知》(云交监发电„2011‟53号)文件的精神和部署,我局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对照通知的要求,对我局组织开展公路建设依法依规和节约集约用地开展了认真的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自纠工作汇报如下:

本次排查范围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为重点,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2009年以来投资额5000万以上工程项目进行排查。我局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古城区范围内负责建设的项目开展排查,我局从工程建设项目的依法依规用地情况、集约节约用地技术和工程措施、执行征地拆迁和补偿安置法规政策、用地手续不完备的已建成和在建公路项目手续办理情况、和交通部门行业指导和监管以及加强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协调联动情况等方面入手排查情况如下:

一、老丽鹤公路祥和段路面改造项目

老丽鹤路祥和段为省道308线路段,老丽鹤路祥和段工程道路全长2.8475千米,路基宽15米,行车道宽9.0米,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曲线最小半径251米,最大纵坡0.88%,道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行车速度30KM/h,桥涵设计荷载为公 路—Ⅱ级,设计年限为15年。总投资5555.61万元。

我局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区关于道路建设依法依规的各项政策的落实。老丽鹤路改造工程由中交通力公路勘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云南腾飞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古城区老丽鹤路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云南省发改委通过评审获得批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古城区老丽鹤路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云发改交运﹝2009)609号)。并完成了测量设计工作,取得了丽江市交通局《关于对古城区老丽鹤路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批复》(丽交﹝2009)230号。)并得到丽江市古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下达古城区老丽鹤路祥和段改造工程投资计划的通知》项目列入了投资计划内下达。古城区政府也成立了古城区老丽鹤公路祥和段路面改造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指挥部具体实施建设任务。不存在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情况。

由于该项目属老路改造项目,且道路沿线多为居民区和单位,我局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集约节约建设用地,按照征多少用多少的原则,制定有效工程措施,节约用地数量不存在超标准使用情况。在征地拆迁工程中,严格遵守征地拆迁和补偿安置政策法规,不存在降低标准补偿侵害百姓权益问题,同时我局积极和我去国土资源部门协调联动,及时的办 理相关用地手续。

二、石新公路建设项目

石新路工程位于我区金山乡境内,西起金山乡金山村委会石屏村,向东经开文、开元、恩烈下村转向北,经恩烈上村、守信村,止于新团检查站,一期全长3.562公里。

石新路项目在2009年9月底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关于古城区石屏至新团过境公路建设项目用地的请示》(丽政报【2006】114号)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省国土资源厅云国土资复【2007】71号对古城区石屏至新团过境公路建设用地做出批复,同意所报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不存在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情况。

该工程经云南省交通厅以云交[2003]269号文件批复于2003年列入云南省经济干线计划,委托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对石新路进行勘察设计。因各种原因路线走向变更了两次,设计方案也变更多次,第一次按36米道进行设计,第二次又改为24米道,目前则按50米道设计实施。08年5月6日省交通厅云交基建﹝2008﹞121号文件《云南省交通厅关于省道308线丽江~攀枝花公路石屏~新团一阶段施工图变更设计的批复》对石新路的设计做了批复。我局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集约节约建设用地,按照征多少用多少的原则,制定有效工程措施,节约用地数量不存在超标准使用情况。在征地拆迁工程中,严格遵守征地拆迁和补偿安置政策法规,不存在降低标准补偿侵害百姓权益问题,同时我局积极和我去国土资源部门协调联动,及时的办理相关用地手续。

三、丽宁二级路新文段

丽宁二级公路新文段(新团至文化大东路岔口)改建工程是大理至丽江省道S221线丽江至宁蒗公路中的一段。是干地坝工业园区的配套工程,是丽江火车站与干地坝工业园区之间最快捷的通道,属于一般干线路网。改造前老路为三级公路,该路段全长12.157公里,总投资2.1亿元,其中建安费1.27亿元。该项目占用土地(扣除老路)508亩、占用林地287亩、旱地191.8亩、水田1.3亩、宅基地2.2亩(5户)、荒地25亩、占用老路92亩、拆迁建筑物(含补偿)3600㎡、拆迁电力、电讯线路1.3万米。青苗补偿面积193.1亩。项目路线采用的技术标准较高,通行能力较强(未来路基加宽后可满足一级公路标准要求)。既服务于干地坝工业园区至丽江火车站的货品运送,也改善了丽宁公路沿线村庄的交通状况。

目前,该项目已通过项目《工可》评审得到立项批复。不存在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情况。对项目《施工图设计》进行了评审得到批复。完成项目公开招投标工作。项目林地占用、环评、水保等手续已完成报件,正在于相关部门衔接组织评审并请求审批。各相关手续正在办理当中。我 局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集约节约建设用地,按照征多少用多少的原则,制定有效工程措施,节约用地数量不存在超标准使用情况。在征地拆迁工程中,严格遵守征地拆迁和补偿安置政策法规,不存在降低标准补偿侵害百姓权益问题,同时我局积极和我去国土资源部门协调联动,及时的办理相关用地手续。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的要求,我局安排专人对2009年以来管理建设的老丽鹤路祥和段改造工程、石新路工程、丽宁二级公路新文段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经自查发现,在3个公路路网改造和建设项目中,能够严格执行公路工程建设用地有关规定,在占用土地和征用临时用地时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未发现未经依法批准用地擅自施工现象、超标准用地现象以及降低补偿标准侵害农民权益的问题。

为切实做好公路建设用地工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我局根据交通厅与我区国土、电力、电信传输以及工程沿线乡政府等单位协调沟通,共同办理公路建设用地、征占用林地审批手续等。并积极向沿线群众大力宣传公路建设的重要作用,取得沿线群众对公路建设的支持。指挥部和施工单位还设身处地为沿线群众着想,最大限度地维护沿线群众的利益。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既保证了公路建设用地科学合理合规,又维护了公路沿线群众的切身利益。

丽江市古城区交通局

二○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下载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及实现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及实现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路建设依法依规和节约集约用地情况(精选)

    古城区交通运输局公路建设依法依规和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自查自纠报告根据《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公路建设依法依规和节约集约用地情况开展自查自纠的通知》(云交监发电„20......

    节约集约用地资料

    全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座谈会议材料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2008]3号文件 和国土资源部[2008]16号文件的情况汇报 晋城市国土资源局 (2008年4月23日) 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

    节约集约用地素材资料

    存在问题 2.1 缺乏产出指标 现行浙江省实施的控制指标体系包括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容积率、建筑系数),土地投入指标(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土地利用结构指标(行政办公及生活服......

    节约集约用地自查报告

    浮山县国土资源局 关于开展节约集约用地情况的自查报告 市局: 根据晋国土资办发[2014]79号文件、《省厅关于开展节约集约用地专项检查工作的补充通知》及市局11月11日会议精......

    节约集约用地资料

    井冈山市节约集约用地资料 一、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情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落实国家房地产......

    节约集约用地措施范文合集

    节约集约用地措施来源: 天津日报2008年1月,国务院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十八条举措:一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二要切实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

    浅析节约集约用地转变观念

    文章标题:浅析节约集约用地转变观念近年来,随着我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落户旌德的工业企业越来越多,土地需求量随之加大,为尽快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县国土资源部......

    银州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

    集约利用土地提高运营水平(铁岭市银州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近年来,我局一直坚持以保障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资源节约的政策,着重把握方向,更新理念,在挖掘潜力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