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女子因身体原因拒生孩子 丈夫起诉离婚获法院支持
女子因身体原因拒生孩子 丈夫起诉离婚获法院支持
因妻子拒绝生孩子,丈夫起诉离婚,讨要生育权。近日,东台法院依法审结这起离婚纠纷案。
小张夫妇结婚已有4年,其间,小张曾先后3次怀孕,但都因身体原因终止妊娠。多次流产对小张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让她最终决定不再生育,并打算 抱养一个孩子。然而,让小张没想到的是,一直很疼爱自己的丈夫在得知这个想法后却反应很强烈,多次劝说无效后,丈夫提出了离婚。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51条明确规定:“妇女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法律给了女性自主决定生育的权利,如果夫妻双方在生育权问 题上产生冲突,得到保护的就是女方的权利。但如果不顾男方的生育诉求,在夫妻双方对生育问题有重大分歧的情况下,仍然不允许男方提出离婚,则是侵害了男方 的生育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九条规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 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的”,应依照婚姻法的规定处理。故法律虽然规定了女 性对自己的身体拥有完整的、排他的权利,包括堕胎权利在内,除非自愿让渡,谁也不能剥夺,但是,在确认自主选择生育是妻子权利的同时,也为男方提供了一个 救济条款,即男方有生育愿望,但女方不同意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时,可请求法院判决离婚。本案中,妻子小张明确表示自己怀孕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故在妻子的生命 健康权与丈夫的生育权之间是难以调和的,法院最终判决准许双方当事人离婚。
烟台律师qq在线咨询:http:///yantai/
第二篇:丈夫出轨起诉离婚 妻子获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
丈夫出轨起诉离婚 妻子获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 2014年07月22日 10:57 京华时报
丈夫出轨并起诉妻子离婚,妻子要求丈夫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近日,通州法院判决女方胜诉。
凤女士与高某上学时即谈恋 爱,于2010年结婚,并生育一子。凤女士说,婚后她发现高某经常上网与异性进行暧昧交流,也经常夜不归宿。她曾收到一名陌生女子的信,对方称自己在不知 高某已婚的情况下与高某发生关系且怀孕,得知高某已婚后果断断绝关系,该女子不希望凤女士蒙在鼓里。
因双方矛盾无法调和,高某起诉凤女士离婚,凤女士同意离婚,但提出因高某出轨,索赔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但高某不同意赔偿,也不承认自己出轨。
诉讼中,凤女士出示大量高某的开房记录,其中有七次记录显示高某与同一名异性同时在凌晨以后入住同一房间。高某辩称是用自己的会员卡帮他人订房,自己没有入住。但经法院核实,开房记录显示的入住人就是实际入住人,与预订人无关。
法院认为,开房记录足以证明高某与异性存在不正当关系,是离婚的过错方。法院判决双方离婚,由高某赔偿凤女士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记者裴晓兰)
第三篇:一方外出打工后找不到的,再次起诉离婚法院能否支持[范文模版]
文章来源:德州律师34ls.com
一方外出打工后找不到的,再次起诉离婚法院能否支持
案情简介:
原告:甲。被告:乙。
原告甲与被告乙离婚纠纷一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甲诉称:我与被告经人介绍相识,2001年登记结婚,婚后感情一般。2006年被告开办了服装厂,对家人不管不问,其收入也不用于家庭生活。2010年12月份被告外出打工,我与被告失去联系。2012年9月24日我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本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被告一直查无音讯。我与被告已无夫妻感情可言,为此,请求法院判决我与被告离婚;婚生子丙由我抚养,被告支付抚养费。
被告乙在本案审理期间未答辩,也未提供证据。
经审理本院认定:原、被告经人介绍相识,2001年9月24日登记结婚,2002年9月14日生儿子丙。原、被告婚后感情尚可,有时因家务琐事发生矛盾。2010年10月份,被告外出后与原告失去联系,至今未归。2012年9月24日原告曾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未能和好,也未共同生活。被告外出打工期间,婚生子丙一直跟随原告在原告打工处生活。
本院认为:原、被告虽系自愿登记结婚,但因不能妥善处理文章来源:德州律师34ls.com
文章来源:德州律师34ls.com
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导致双方长期分居且没有联系,应认定双方的夫妻感情已破裂,原告要求离婚,本院予以准许。因被告下落不明,原告要求抚养儿子丙,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抚养费问题可待被告出现后进行处理。
被告乙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应诉,是对其答辩、举证、质证等诉讼权利的放弃,对此,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原告甲与被告乙离婚。
二、原、被告的婚生子丙由原告甲抚养。
案件受理费50元,公告费600元,由原告甲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文章来源:德州律师34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