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范文模版)
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免费项目有哪些?
(1)孕情、环情监测;
(2)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
(3)人工流产术、引产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
(4)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
(5)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2、农业人口夫妻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农业人口夫妻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享受下列待遇:(1)优先列为家庭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对象,在资金、技术、培训、信息等方面予以支持;(2)组织劳务输出时优先安排;(3)调整承包地、宅基地时优先安排,分配集体收益时按多一人份额分配;(4)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独生子女学生减收杂费;(5)对贫困家庭,在扶贫贷款、以工代赈、扶贫项目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6)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优惠待遇。
3、接受绝育手术的育龄夫妻,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施行复通手术?
实行计划生育接受绝育手术的育龄夫妻,经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批准再生育的,可以施行复通手术。
4、符合哪些条件可以生育第二孩?
(1)夫妻双方均是一千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的;
(2)第一个子女经设区的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医学专家进行医学鉴定确诊为非遗传性疾病致残,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3)夫妻一方为二等甲级以上或者夫妻双方属二等乙级革命残废军人的;
(4)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5)夫妻一方为烈士的独生子女的;
(6)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7)女方是农业人口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8)女方是农业人口,男到有女无儿户结婚落户的(多女招婿,只安排其中一个);
(9)女方是农业人口,定居在靠国境线5公里以内的乡村,持有边境居民证且连续居住10年以上的;
(10)婚后不育,并经当地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医学专家鉴定并确诊为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并要求生育的;
(11)同胞兄弟中只有一个结婚,其余均已超过45周岁尚未结婚的;
(12)夫妻双方属农业人口,同胞兄弟均已结婚,其中只有一个有生育能力的;
(13)独生子女死亡的。
前款第(12)、(13)项规定其中一个兄弟已收养一个子女的,不再安排生育。非农业户口迁入农村落户的,执行非农业人口的生育规定。
5、哪些情形下3年内不批准再生育?
符合规定生育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发现之日起3年内不予批准再生育:(1)妊娠14周以上,不能提供医疗保健机构或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自然流产或者意外事故引起流产的证明而终止妊娠的;(2)不能提供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公安机关出具的婴儿死亡证明的;(3)已领取《服务手册》或者《二孩生育证》,实行中期以上(妊娠14周以上)非医学需要终止妊娠手术,不能提供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证明而终止妊娠的。
6、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夫妇如何办理《二孩生育证》?
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夫妇应当在怀孕前,持有关证明材料向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审查,并报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领取《二孩生育证》后方可生育。
7、夫妻中女方属农业人口,哪些情况下不能生育第二个孩子?
(1)已脱离农业生产,在城镇连续工作、生活五年以上,并有固定的住所和经济收入的;
(2)持有《二孩生育证》,尚未怀孕,自办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之日起满三年的。
8、哪些情况应征收社会抚养费?
(1)不符合规定条件生育第二个子女的;
(2)以收养形式规避法律、法规生育的;
(3)婚外生育的;
(4)非婚生育的;
(5)符合条件生育二孩但提前生育的。
9、社会抚养费应如何缴纳?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到指定的缴纳地点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
当事人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实际困难的,应当自收到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征收决定机关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作出征收决定的机关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分期缴纳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分期缴纳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周年,第一次缴纳应当不低于应征收社会抚养费总数的40%。
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2‰的滞纳金。
10、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标准及计征方法是什么?
违法生育子女的,对双方当事人分别按违法行为被查出时的上一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以下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1)违法生育一个子女的,按3倍至5倍征收;(2)违法生育二个子女的,按5倍至7倍征收;(3)违法生育三个子女的,按7倍至9倍征收;(4)违法生育第四个子女以上(含第四个)的,按上述标准计征倍数类推。
违法收养子女、婚外生育、非婚生育的,对双方当事人按上述规定计征社会抚养费。
11、对违法生育者除征收社会抚养费外有哪些其他处理措施?
对违法生育者除征收社会抚养费外,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开除处分,其他人员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自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7年内不得被招用、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等等。
违法生育子女的,夫妻双方当事人及其违法生育的子女不得享受集体经济的分配和福利待遇。
12、对破坏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怎样处理?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拒绝、阻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或者聚众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的;(2)侮辱、诽谤、报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或者故意毁坏其财产,严重干扰其家庭正常生活和生产的;(3)虐待生女婴的妇女或者不生育的妇女的;
(4)有其他破坏计划生育行为的。
1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原则和规定有哪些?
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谁管辖区域谁清理”的原则,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按下列规定进行管理:(1)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由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或者个人负责管理;(2)城镇住宅小区由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物业管理机构负责管理;(3)农村由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
14、流动人口的生育证由哪里签发?
流动人口的生育由其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或者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签发《服务手册》或者《二孩生育证》。
15、流动人口违法计划生育有关规定怎么实施处罚?
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由现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的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并将征收情况通报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
流动人口在一地因违法生育已依法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再次被征收。
16、为违法怀孕人员提供场所或者为他人藏匿生育婴儿的,会受到怎样的处理?
为违法怀孕人员提供场所或者为他人藏匿生育婴儿的,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处以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何年何月何日实施?
答:2002年9月1日
2、公民在计划生育中享有的权利义务是什么?
答: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3、国家现行生育政策是什么?
答: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第二个子女,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
4、《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何年何月何日正式实施?
答:2003年4月1日
5、符合法律、法规条件,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年龄为多少周岁?
答:26周岁。
6、符合什么条件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答:(1)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2)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且一方是独生子女的;
(3)双方均为少数民族,且女方是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的;
(4)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其中一方是国家确定的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的;
(5)双方均为海岛居民,且连续在海岛居住5年以上的。
(6)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其中一方残疾,且残疾程度相当于残疾军人二等甲级以上标准的。
(7)一方是革命烈士的独生子女的;
(8)一方为残疾军人,且残疾程度为二等甲级以上标准的。
(9)女方是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只有一个女孩也为农业户口的;
(10)子女经市级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该夫妻可以再生育的;
(11)同胞兄弟均为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且只一人生育能力的;
(12)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中有女无儿户的所有女儿和女婿均为农业户口,其中招婿一女的;
7、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哪些服务?
答:(1)领取非卖品的避孕药具;(2)参加孕情和宫内节育器检查;(3)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4)施行输卵管结扎输精管结扎,皮下埋植避孕剂和人工流产术,中期妊娠引产术;(5)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治;(6)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有关常规医学检查;(7)国家规定的其它项目。文@章@超@市
8、男女晚婚年龄是多少?女晚育年龄是多少?
答:男女晚婚年龄: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初次结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满23周岁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9、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城镇居民,享受哪些待遇?
答:(1)从领证之日起,至子女14周岁止每月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10元或一次性奖励1500元;(2)子女托幼费,医疗费,出其所在单位按照当地规定予以补贴;(3)职工退休后,由其所在单位每月发给10元或一次性发给2000元补助费。
10、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农村村民,享受哪些待遇?
答:(1)领证之日起至子女14周岁止,每月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10元或者一次性奖励1500元,或者给予相应待遇;(2)在子女入学、就医、入托、招工、参军等方面给予照顾;(3)优先列为家庭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对象,在资金、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照顾;(4)年老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后,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照顾。
11、符合法定再生育条件的夫妻,但未办理批准手续生育的,如何征收社会抚养费?
答:属于城镇居民的,以所在市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5倍标准征收的;属于农村村民的,以所在县农村村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0.5倍标准征收。
12、不符合法定再生育条件,多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如何征收社会抚养费?答:属于城市居民的,以所在市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倍以上10倍以下标准征收;属农村村民的,以所在县农村村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倍以上10倍以下标准征收。
13、不符合法定再生育条件,多生育两个子女以上的,如何征收社会抚养费?答:以多生育一个子女应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为标准,按照多生育子女数加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14、您知道几种避孕方法?
答:男女结扎术、皮下埋植剂、上环、用药、用具。
15、亲婚夫妇采取的首选避孕方法?
答:男用避孕套。
第二篇:计划生育法律法规
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免费项目有哪些?计划生育法律法规
(1)孕情、环情监测;
(2)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
(3)人工流产术、引产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
(4)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
(5)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2、农业人口夫妻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农业人口夫妻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享受下列待遇:(1)优先列为家庭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对象,在资金、技术、培训、信息等方面予以支持;(2)组织劳务输出时优先安排;(3)调整承包地、宅基地时优先安排,分配集体收益时按多一人份额分配;
(4)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独生子女学生减收杂费;(5)对贫困家庭,在扶贫贷款、以工代赈、扶贫项目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6)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优惠待遇。
3、接受绝育手术的育龄夫妻,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施行复通手术?
实行计划生育接受绝育手术的育龄夫妻,经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批准再生育的,可以施行复通手术。
4、符合哪些条件可以生育第二孩?
(1)夫妻双方均是一千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的;
(2)第一个子女经设区的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医学专家进行医学鉴定确诊为非遗传性疾病致残,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3)夫妻一方为二等甲级以上或者夫妻双方属二等乙级革命残废军人的;
(4)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5)夫妻一方为烈士的独生子女的;
(6)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7)女方是农业人口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8)女方是农业人口,男到有女无儿户结婚落户的(多女招婿,只安排其中一个);
(9)女方是农业人口,定居在靠国境线5公里以内的乡村,持有边境居民证且连续居住10年以上的;
(10)婚后不育,并经当地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医学专家鉴定并确诊为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并要求生育的;
(11)同胞兄弟中只有一个结婚,其余均已超过45周岁尚未结婚的;
(12)夫妻双方属农业人口,同胞兄弟均已结婚,其中只有一个有生育能力的;
(13)独生子女死亡的。
前款第(12)、(13)项规定其中一个兄弟已收养一个子女的,不再安排生育。非农业户口迁入农村落户的,执行非农业人口的生育规定。
5、哪些情形下3年内不批准再生育?
符合规定生育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发现之日起3年内不予批准再生育:(1)妊娠14周以上,不能提供医疗保健机构或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自然流产或者意外事故引起流产的证明而终止妊娠的;(2)不能提供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公安机关出具的婴儿死亡证明的;(3)已领取《服务手册》或者《二孩生育证》,实行中期以上(妊娠14周以上)非医学需要终止妊娠手术,不能提供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证明而终止妊娠的。
6、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夫妇如何办理《二孩生育证》?
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夫妇应当在怀孕前,持有关证明材料向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审查,并报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领取《二孩生育证》后方可生育。
7、夫妻中女方属农业人口,哪些情况下不能生育第二个孩子?
(1)已脱离农业生产,在城镇连续工作、生活五年以上,并有固定的住所和经济收入的;
(2)持有《二孩生育证》,尚未怀孕,自办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之日起满三年的。
8、哪些情况应征收社会抚养费?
(1)不符合规定条件生育第二个子女的;
(2)以收养形式规避法律、法规生育的;
(3)婚外生育的;
(4)非婚生育的;
(5)符合条件生育二孩但提前生育的。
9、社会抚养费应如何缴纳?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到指定的缴纳地点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
当事人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实际困难的,应当自收到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征收决定机关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作出征收决定的机关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分期缴纳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分期缴纳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周年,第一次缴纳应当不低于应征收社会抚养费总数的40%。
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2‰的滞纳金。
10、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标准及计征方法是什么?
违法生育子女的,对双方当事人分别按违法行为被查出时的上一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以下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1)违法生育一个子女的,按3倍至5倍征收;(2)违法生育二个子女的,按5倍至7倍征收;(3)违法生育三个子女的,按7倍至9倍征收;(4)违法生育第四个子女以上(含第四个)的,按上述标准计征倍数类推。
违法收养子女、婚外生育、非婚生育的,对双方当事人按上述规定计征社会抚养费。
11、对违法生育者除征收社会抚养费外有哪些其他处理措施?
对违法生育者除征收社会抚养费外,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开除处分,其他人员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自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7年内不得被招用、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等等。
违法生育子女的,夫妻双方当事人及其违法生育的子女不得享受集体经济的分配和福利待遇。
12、对破坏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怎样处理?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拒绝、阻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或者聚众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的;(2)侮辱、诽谤、报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或者故意毁坏其财产,严重干扰其家庭正常生活和生产的;(3)虐待生女婴的妇女或者不生育的妇女的;(4)有其他破坏计划生育行为的。
1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原则和规定有哪些?
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谁管辖区域谁清理”的原则,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按下列规定进行管理:(1)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由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或者个人负责管理;(2)城镇住宅小区由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物业管理机构负责管理;(3)农村由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
14、流动人口的生育证由哪里签发?
流动人口的生育由其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或者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签发《服务手册》或者《二孩生育证》。
15、流动人口违法计划生育有关规定怎么实施处罚?
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由现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的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并将征收情况通报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
流动人口在一地因违法生育已依法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再次被征收。
16、为违法怀孕人员提供场所或者为他人藏匿生育婴儿的,会受到怎样的处理?
为违法怀孕人员提供场所或者为他人藏匿生育婴儿的,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处以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
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
【颁布单位】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颁布日期】 1998072
4【实施日期】 19980724
【名称】 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
【题注】(1998年7月24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章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所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夫妻双方有依法生育和不生育的权利,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第四条 实行计划生育,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工作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措施;坚持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着重抓好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负责组织本条例的实施。在国家人口总体规划指导下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发展规划,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考核主要领导人政绩的重要内容。
各级人民政府应把计划生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增加对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乡统筹费中应安排适当比例作为计划生育经费。
【章名】 第二章 管 理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计划生育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
第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负责管理本辖区的计划生育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受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负责所在地村(居)民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可设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员,村民小组可设育龄妇女组长和计划生育中心户户长,协助村(居)民委员会开展计划生育的具体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八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开展优生优育、节育技术、生殖健康服务和计划生育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
民政部门应结合婚姻登记进行晚婚、晚育和节育的宣传教育,并做好与计划生育有关的社会救济工作。
公安、计划、财政、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行政部门、社会团体、新闻单位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应结合各自的职责,支持和配合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第九条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行主要领导人负责制,并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
第十条 农民和城镇居民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以及从事其他各类经营活动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协助。
第十一条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行综合治理,由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流出地和流入地各负其责,以流入地管理为主。
第十二条 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必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和拒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
【章名】 第三章 生育调节
第十三条 提倡和鼓励晚婚、晚育。晚婚指按法定婚龄推迟3年以上的初婚;晚育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
推行和鼓励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
第十四条 公民依法结婚后要求生育的,凭《结婚证》办理《计划生育证》。
第十五条 夫妻双方或一方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三)夫妻结婚5年以上,因患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经治愈要求生育的;
(四)一方或者双方是再婚的夫妻,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子女的。
第十六条 夫妻双方是农民,除适用第十五条规定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
(二)夫妻双方或一方是少数民族的;
(三)男到独生女无儿户家结婚落户的。
第十七条 夫妻双方都是少数民族的农民,两个子女中有一个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第十八条 夫妻双方或一方是归国华侨或台湾、香港、澳门同胞以及涉外婚姻的生育,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符合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的规定,要求再生育的,须经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生育间隔必须4年以上;女方30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不受间隔限制。
第二十条 公民依法收养的子女,计入其子女数。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条件生育以及不到间隔年限生育和非婚生育的,为计划外生育。第二十二条 对计划外生育的夫妻双方分别征收计划外生育费。
计划外生育费的征收、管理、使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计划外生育费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章名】 第四章 节育措施
第二十三条 坚持避孕为主,推行综合节育措施。有生育能力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应落实避孕措施;已生育两个子女的,一方应采取绝育措施;计划外怀孕的,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四条 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避孕药具统一发放、供应的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对避孕药具市场进行监督。已婚育龄妇女应定期接受孕情、环情检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为其提供检查服务。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第二十五条 夫妻一方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等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应当采取节育措施;已怀孕的必须及时终止妊娠。第二十六条 施行节育手术的单位必须具备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施术条件,施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并按照节育手术常规施行手术,确保受术者的安全和健康。
禁止个体行医者施行节育或恢复生育手术。
第二十七条 节育手术发生事故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 因节育手术引起并发症的,由县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小组鉴定确认。
第二十九条 节育手术费用、节育手术并发症的治疗费用,受术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在本单位医疗费用中开支;受术者是农民、城镇居民的,在计划生育经费中开支。
违反手术常规施行手术造成节育手术并发症的治疗费用,由施术单位承担。
第三十条 接受节育手术后,因特殊情况且符合本条例规定可再生育的,经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施行恢复生育手术。
第三十一条 经鉴定确因节育手术事故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生活困难的农民、城镇居民,符合救济条件的,由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救济。
【章名】 第五章 优待与奖励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中的独生子女家庭、生育两个女孩并已落实绝育措施的家庭和其他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在扶贫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予以照顾。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为农村中的独生子女家庭、生育两个女孩并已落实绝育措施的家庭和其他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逐步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及提供其他社会保障。
第三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10天;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女方增加产假30天,男方享受护理假7天;在产假期间办理《独生子女证》的,增加产假90天;接受节育手术的,按规定享受休假。在享受以上规定假期间的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不影响考勤、考核和晋级、晋职、提薪。
农民晚婚的,免除夫妻双方一年的农村义务工;晚育的,免除产妇一年的农村义务工。
第三十五条 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家庭,可以获得以下奖励和优惠待遇:
(一)发给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费100至500元,并从领证当月起每月领取5元以上的独生子女保健费,至子女满14周岁止;
(二)独生子女升学、劳动就业、农村安排宅基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
(三)有条件的单位、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酌情补助或减免独生子女的入托费、入学费、医疗费等;
(四)当地规定的其他奖励和优惠待遇。
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条件的夫妻,领取《独生子女证》的,除按本条例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的有关奖励和优待外,由其所在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给予表彰,并一次性发给500元以上奖励费。
第三十六条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独生子女保健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承担50%;夫妻一方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另一方是城镇居民或农民的,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一方所在单位全部承担;夫妻双方均是城镇居民的,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承担;是个体工商户的,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从个体工商管理费中解决;夫妻双方均是农民的,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承担。
第三十七条 在县以下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岗位连续工作20年以上,并获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荣誉证书》的专职人员,退休后给予奖励。
在县以下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单位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专职(含招聘)人员,可享受人民政府或单位发放的岗位津贴和劳动保护待遇。
第三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有突出成绩或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章名】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视其孩次和情节轻重,对夫妻双方分别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计划外生育的,予以开除,并征收计划外生育费;
(二)农民计划外生育的,按上一年该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倍征收计划外生育费;
(三)城镇居民计划外生育的,按上一年该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的2--5倍征收计划外生育费;
(四)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以及从事其他各类经营活动人员计划外生育的,按本人所在地上一年该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或该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的4--10倍征收计划外生育费。
第四十条 符合本条例生育规定,但不到间隔年限生育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各按夫妻双方每月标准工资30%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征收时间从子女出生之日起至间隔年限满止,2年内不得评为先进、不得晋级、晋职;农民、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以及从事其他各类经营活动人员分别按该县(市)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或该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的月平均数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征收时间从子女出生之日起至间隔年限满止,但征收金额最高不得超过该县(市)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或该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的2倍。
第四十一条 非婚生育的,比照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后,符合生育规定的,征收计划外生育费的时间从子女出生之日起至办理结婚登记后一年止,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第四十二条 对已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夫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应收回《独生子女证》和已领取的奖励费、独生子女保健费;计划外生育的,除收回《独生子女证》和已领取的奖励费、独生子女保健费外,应收回延长产假期间的工资、奖金,并按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三条 计划外怀孕,不听劝告,不终止妊娠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由所在单位按月预征夫妻标准工资各30%的计划外生育费;其他各类人员分别按其计划外生育费应征金额的50%预征。
终止妊娠的,预征的计划外生育费,在扣除终止妊娠所需的手术费用后全部退还;造成计划外生育的,冲抵计划外生育费。第四十四条 突破当年人口计划的地区和出现计划外生育的单位,当年不得评为先进,其主要领导人不得晋级、晋职。
第四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为他人鉴定胎儿性别的,没收非法所得,并每例处以1000--5000元的罚款;
(二)个体行医者施行节育手术的,没收非法所得,并每例处以1000--5000元的罚款;
(三)为他人做假节育手术或擅自为他人施行恢复生育手术的,没收非法所得,并每例处以200--5000元的罚款;
(四)伪造、非法出具节育证明、生育证、婴儿死亡证、病残儿鉴定证等计划生育证明的,没收非法所得,并每例处以2000--5000元的罚款;
(五)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或拒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有关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处以500--1000元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从事计划生育管理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贪污挪用计划生育经费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阻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侮辱、威胁、殴打或打击报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违反治安管理有关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当事人对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和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理或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理或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决定的,由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章名】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五十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7年7月16日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计划生育试行条例》同时废止。
第三篇:计划生育法律法规
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免费项目有哪些?
(1)孕情、环情监测;
(2)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
(3)人工流产术、引产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
(4)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
(5)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2、农业人口夫妻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农业人口夫妻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享受下列待遇:(1)优先列为家庭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对象,在资金、技术、培训、信息等方面予以支持;(2)组织劳务输出时优先安排;(3)调整承包地、宅基地时优先安排,分配集体收益时按多一人份额分配;(4)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独生子女学生减收杂费;(5)对贫困家庭,在扶贫贷款、以工代赈、扶贫项目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6)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优惠待遇。
3、接受绝育手术的育龄夫妻,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施行复通手术?
实行计划生育接受绝育手术的育龄夫妻,经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批准再生育的,可以施行复通手术。
4、符合哪些条件可以生育第二孩?
(1)夫妻双方均是一千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的;
(2)第一个子女经设区的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医学专家进行医学鉴定确诊为非遗传性疾病致残,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3)夫妻一方为二等甲级以上或者夫妻双方属二等乙级革命残废军人的;
(4)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5)夫妻一方为烈士的独生子女的;
(6)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7)女方是农业人口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8)女方是农业人口,男到有女无儿户结婚落户的(多女招婿,只安排其中一个);
(9)女方是农业人口,定居在靠国境线5公里以内的乡村,持有边境居民证且连续居住10年以上的;
(10)婚后不育,并经当地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医学专家鉴定并确诊为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并要求生育的;
(11)同胞兄弟中只有一个结婚,其余均已超过45周岁尚未结婚的;
(12)夫妻双方属农业人口,同胞兄弟均已结婚,其中只有一个有生育能力的;
(13)独生子女死亡的。
前款第(12)、(13)项规定其中一个兄弟已收养一个子女的,不再安排生育。非农业户口迁入农村落户的,执行非农业人口的生育规定。
5、哪些情形下3年内不批准再生育?
符合规定生育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发现之日起3年内不予批准再生育:(1)妊娠14周以上,不能提供医疗保健机构或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自然流产或者意外事故引起流产的证明而终止妊娠的;(2)不能提供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公安机关出具的婴儿死亡证明的;(3)已领取《服务手册》或者《二孩生育证》,实行中期以上(妊娠14周以上)非医学需要终止妊娠手术,不能提供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证明而终止妊娠的。
6、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夫妇如何办理《二孩生育证》?
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夫妇应当在怀孕前,持有关证明材料向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审查,并报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领取《二孩生育证》后方可生育。
7、夫妻中女方属农业人口,哪些情况下不能生育第二个孩子?
(1)已脱离农业生产,在城镇连续工作、生活五年以上,并有固定的住所和经济收入的;
(2)持有《二孩生育证》,尚未怀孕,自办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之日起满三年的。
8、哪些情况应征收社会抚养费?
(1)不符合规定条件生育第二个子女的;
(2)以收养形式规避法律、法规生育的;
(3)婚外生育的;
(4)非婚生育的;
(5)符合条件生育二孩但提前生育的。
9、社会抚养费应如何缴纳?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到指定的缴纳地点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
当事人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实际困难的,应当自收到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征收决定机关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作出征收决定的机关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分期缴纳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分期缴纳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周年,第一次缴纳应当不低于应征收社会抚养费总数的40%。
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2‰的滞纳金。
10、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标准及计征方法是什么?
违法生育子女的,对双方当事人分别按违法行为被查出时的上一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以下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1)违法生育一个子女的,按3倍至5倍征收;(2)违法生育二个子女的,按5倍至7倍征收;(3)违法生育三个子女的,按7倍至9倍征收;(4)违法生育第四个子女以上(含第四个)的,按上述标准计征倍数类推。
违法收养子女、婚外生育、非婚生育的,对双方当事人按上述规定计征社会抚养费。
11、对违法生育者除征收社会抚养费外有哪些其他处理措施?
对违法生育者除征收社会抚养费外,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开除处分,其他人员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自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7年内不得被招用、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等等。
违法生育子女的,夫妻双方当事人及其违法生育的子女不得享受集体经济的分配和福利待遇。
12、对破坏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怎样处理?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拒绝、阻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或者聚众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的;(2)侮辱、诽谤、报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或者故意毁坏其财产,严重干扰其家庭正常生活和生产的;(3)虐待生女婴的妇女或者不生育的妇女的;
(4)有其他破坏计划生育行为的。
1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原则和规定有哪些?
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谁管辖区域谁清理”的原则,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按下列规定进行管理:(1)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由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或者个人负责管理;(2)城镇住宅小区由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物业管理机构负责管理;(3)农村由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
14、流动人口的生育证由哪里签发?
流动人口的生育由其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或者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签发《服务手册》或者《二孩生育证》。
15、流动人口违法计划生育有关规定怎么实施处罚?
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由现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的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并将征收情况通报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
流动人口在一地因违法生育已依法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再次被征收。
16、为违法怀孕人员提供场所或者为他人藏匿生育婴儿的,会受到怎样的处理?
为违法怀孕人员提供场所或者为他人藏匿生育婴儿的,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处以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
第四篇:计划生育奖励法律法规分析
计划生育奖励法律分析
事件分析: 1、2004年《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
(二)职工退休时,提高5%的退休金,或者由所在单位给予与之相当的一次性补助。”
根据该条规定,企业应核实,职工退休后是否已经依据该条享受了提高5%退休金,如果是,则可以不予发放一次性补助。2、2007年12月1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法定奖励有关问题的通知》(皖政办〔2007〕79号)第二条规定:“根据《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落实退休职工计划生育法定奖励企业可以采取一次性补助的方式,具体标准由当地政府依法确定。”
根据本条规定,发放数额及标准由合肥市劳保部门及计生部门确定。
3、《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肥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企业奖励计划生育有关问题的通知》(合劳社秘【2003】183号)
第四条:“本通知下发后,全市所有企业均应以补充养老保险的形式建立计划生育奖励资金,在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职工退休时一次性发给,标准为2000元/人。”
根据本条规定,企业发放的形式为以“补充养老保险的形式”。数额为2000元/人。
4、《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肥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企业奖励计划生育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合劳社秘【2004】40号)
符合《通知》规定条件的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由本人携带户口簿、身份证和由县、区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核发的《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原件,到所属社居委进行申报。经初审符合条件的,由社居委工作人员填写《计划生育奖励审核登记表》(见附件二)并签署意见后,将有关材料报所属街道(乡镇)、工业区计生办核实。经核实无误的,由街道(乡镇)、工业区计生办将有关材料报所属区计生委审核后,由市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一次性发给计划生育奖励资金。
此补充规定明确了申报人员的申请程序及相关证件,以及向何部门申请。该事项应由申请人向计生部门及社居委申请,由该两部门来具体操作发放工作。
5、《关于企业预留计生奖励资金划拨有关问题的通知》(合劳社秘【2004】122号)第一条:“企业已经预留计划生育奖励资金,但一直未将资金划入市财政社保基金专户的,企业应填写《企业计生奖励资金划入财政社保基金专户审核表》(见附件),附《企业预留计生奖励金的职工花名册》,经由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办公室或控股公司(集团公司)审核后,及时将资金划入市财政社保基金专户,并由企业将审核表、花名册报送市社保经办机构备案。”
此条对企业支付该资金的程序和方式进行了规定。企业应当做以下两项工作:一是将预留的计划生育奖励资金划入财政社保基金专户,二是并将人员名单报经社保经办机构备案。而不是直接支付给申请的退休职工。6、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第五条:“
(二)企业为全体雇员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或标准补缴的基本或补充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可在补缴当期直接扣除;金额较大的,主管税务机关可要求企业在不低于三年的期间内分期均匀扣除。”
结合第3点分析,企业是以“补充养老保险”的形式支付该奖励费用,因此根据以上规定,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扣除,在保证不违反国家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法规及政策的情况下,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附:相关法规及文件。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002年7月28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4年6月26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四十一条 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只收养一个子女后不再生育的夫妻,可以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实,报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在独生子女16周岁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享受下列待遇:
(一)从领证之月起,每月发给独生子女保健费5至15元,至独生子女满16周岁止。
夫妻双方均有用工单位的,由双方单位各发一半;父母离异的,由子女跟随的一方用工单位全额发给;一方是农民或者没有用工单位或者死亡的,由另一方用工单位全额发给;夫妻双方均是农民或者无用工单位的城市居民,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从计划生育事业费中发给;
(二)职工退休时,提高5%的退休金,或者由所在单位给予与之相当的一次性补助。
(三)本条例实施后,未执行本条第(二)项规定的,从领证之月起,由所在单位为其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单位已为全体职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的,应当为领证的职工增交一定比例的补充养老保险费;
(四)农民、城市居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给予照顾。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法
定奖励有关问题的通知
皖政办〔2007〕79号 2007年12月10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02年颁布的《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职工退休时,提高5%的退休金,或者由所在单位给予与之相当的一次性补助。”这一奖励规定总体执行情况是好的,但在少数地方和部分企业未得到很好执行。为切实全面贯彻落实此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各部门要从维护法律严肃性、建设责任政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高度提高认识,增强执行《条例》的自觉性。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职工所在单位要按照《条例》的规定,认真落实奖励政策。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条例》规定真正落到实处。
二、根据《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落实退休职工计划生育法定奖励企业可以采取一次性补助的方式,具体标准由当地政府依法确定。
三、国有企业改制时,职工的计划生育奖励资金可从企业国有净资产中一次性安排支付,企业国有净资产不足的由同级财政弥补。
四、尚未享受计划生育奖励的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由原企业按照当地政府确定的标准支付。其中已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其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由同级财政承担。
五、无单位的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资金,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财政承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十一月十七日
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肥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企业奖励计划生育有关问题的通知
合劳社秘【2003】183号
各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各有关单位:
根据《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条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企业奖励计划生育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实施关闭破产和改制重组时,应将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职工的计划生育奖励资金,从国有资产变现收入中预留出来,并一次性划入市财政社保基金专户存储。
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时,由市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市计划生育部门的审核证明,从财政专户预留的资金中一次性发给计划生育奖励资金,标准为2000元/人。
二、在本通知下发前,企业已经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职工给予了一次性奖励的,不论数额多少,一律不再补发。
三、在本通知下发前,已经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企业没有给予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的,且达到退休年龄时仍处于失业状态的,由市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市计划生育部门的审核证明,给予一次性奖励,标准为2000元/人。
四、本通知下发后,全市所有企业均应以补充养老保险的形式建立计划生育奖励资金,在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职工退休时一次性发给,标准为2000元/人。
五、今后,国家和省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合肥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关于企业奖励计划生育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合劳社秘【2004】40号
各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各有关单位:
《关于企业奖励计划生育有关问题的通知》(合劳社秘[2003]183号,以下简称《通知》)下发后,一些企业和职工咨询如何执行问题。经研究,现就企业奖励计划生育的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企业实施关闭破产和改制重组时,应将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职工的名单登记造册,经企业张榜公示,并报企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时,按照市社保经办机构提供的帐号,将预留出的计划生育奖励资金及时划入市财政社保基金专户。企业应将《企业预留计生奖励金的职工花名册》(见附件一)和资金划入凭证(复印件)一并提交市社保经办机构和市计划生育部门备案。
二、符合《通知》规定条件的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由本人携带户口簿、身份证和由县、区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核发的《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原件,到所属社居委进行申报。经初审符合条件的,由社居委工作人员填写《计划生育奖励审核登记表》(见附件二)并签署意见后,将有关材料报所属街道(乡镇)、工业区计生办核实。经核实无误的,由街道(乡镇)、工业区计生办将有关材料报所属区计生委审核后,由市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一次性发给计划生育奖励资金。
三、在《通知》下发前,已经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企业没有给予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的人员,个人已经参加了养老保险,且在失业状态下达到退休年龄的,在办理退休审批手续后,根据《计划生育奖励审核登记表》等有关材料,由市社保经办机构随养老金一道一次性发放计划生育奖励资金。
四、在《通知》下发前,职工已在企业办理了退休手续,企业未给予计划生育奖励的,仍应由其所在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退休人员已移交社区的,费用也应由移交前的企业承担。企业不存在的,费用由现退休人员的管理机构支付;企业既不存在又无退休人员管理机构的,费用由授权经营的控股公司(集团公司)或原企业主管部门支付。
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合肥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四年三月八日
关于企业预留计生奖励资金划拨有关问题的通知
合劳社秘【2004】122号
各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各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办公室,各控股公司(集团公司):
为推进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退休时能及时领取计划生育奖励资金,根据《关于企业奖励计划生育有关问题的通知》(合劳社秘[2003]183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现就企业预留计生奖励资金划拨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已经预留计划生育奖励资金,但一直未将资金划入市财政社保基金专户的,企业应填写《企业计生奖励资金划入财政社保基金专户审核表》(见附件),附《企业预留计生奖励金的职工花名册》,经由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办公室或控股公司(集团公司)审核后,及时将资金划入市财政社保基金专户,并由企业将审核表、花名册报送市社保经办机构备案。(户名:合肥市企业计划生育奖励资金财政专户,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合肥市庐阳支行(庐建营),账号:70101248604249)。各企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办公室要督促所属企业按照《通知》的规定,规范操作。
二、由授权经营的控股公司(集团公司)垫付改制成本(包括计生奖励资金)的企业,授权经营的控股公司(集团公司)应对企业领取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的人数和资金进行审核,并在每年年初将当年内到龄退休人员的计划生育奖励资金(标准为2000元/人)转入市财政社保基金专户,同时,将当年内到龄退休人员的名单和资金划转情况书面告知市社保经办机构。
三、市社保经办机构按月向市财政部门报送使用计划生育奖励资金情况的报告,市财政部门根据报告,将计划生育奖励资金划拨到市社保经办机构支出帐户,以便及时由市社保经办机构进行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的发放。
四、本通知下发后,关闭破产和改制重组企业没有发放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的,不再发放。在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一次性发放计划生育奖励资金。
三县参照本通知执行。
附件:《企业计生奖励资金划入财政社保基金专户审核表》
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合 肥 市 财 政 局
二○○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五条 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
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3]45号
五、关于养老、医疗、失业保险:
(一)企业为全体雇员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或标准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可以在税前扣除。
(二)企业为全体雇员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或标准补缴的基本或补充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可在补缴当期直接扣除;金额较大的,主管税务机关可要求企业在不低于三年的期间内分期均匀扣除。
第五篇: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贯彻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
2008年8月26日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8月上旬,我委就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听取市计生局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分别到市人民法院和泽国、大溪、箬横、石塘、城南、城北等镇(街道)深入调查了解,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抽查执法案卷等方式,广泛开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基本概况
近年来,市政府及其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依法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通过广泛宣传,优质服务,严格管理,在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应该肯定。
1、积极开展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市政府坚持把学习宣传作为基础性工作,利用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介以及重大节日、纪念日、宣传周等时机,在全市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各镇(街道)充分发挥人口学校作用,分层次组织镇、村干部、党员、计生联系员开展计生政策、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了广大干部的计生知识知晓率。泽国等地还利用办理证件的机会对新婚夫妻和育龄群众进行重点宣传,引导他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2、坚持依法行政。《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后,市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和镇、街道依法行政观念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征收社会抚养费过程中,突出严、准、实、细、公“五个要素”,努力做到行政执法主体、依据、行为、程序、文书“五规范”。根据调研过程中抽查的80多份计生处罚案卷结果反映,执法比较规范,普遍实行了计生政务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征收处罚公开。泽国、大溪等镇对社会抚养费征收额度实行“票决制”,有效地防止计生处罚中的“说情”之风。去年和今年,分别对太平、泽国两违法生育户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57.8万元和45万元,其处罚额度创近年来全台州之最。
3、深化优质服务。近几年,市政府及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始终把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摆在首位,以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为契机,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育龄群众计划生育需求信息直报点,抓好信息收集、分析,确定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各种服务。充分发挥组织网络优势,对二孩生育审批、特殊对象生育审批、生殖健康服务证等计划生育事项全部由镇、村两级计生干部全程办理,基本做到“育龄群众不出门,计生证件送上门”。普遍建立健全“三级”随访制度,针对不同对象,确保随访时间,落实随访内容,面对面为育龄妇女提供服务。发挥市计生指导站作用,以生殖健康检查为载体,经常性深入偏远、交通不便地区为育龄群众免费体检,开展跟踪服务。由于工作成效显著,我市去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
二、当前我市计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遏制违法生育缺乏刚性手段、出生性别比偏高、社会抚养费征收难等诸多问题和困难,计生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1、计生工作氛围弱化。市、镇两级政府在注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计生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没有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以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全局性的研究与把握,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地位更多体现在会议上、文件中。一些领导干部对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复杂性、紧迫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存在麻痹松劲情绪。一些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意识淡化,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孤军作战的窘境渐显。从婚姻登记、孕检和分娩、新生儿落户到社会抚养费征收等环节,各部门之间互通信息不及时,配合不到位。个别部门在办理自身业务过程中,只按照本部门、本单位的政策规定办,很少顾及甚至不审验计划生育证明材料。《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颁布实施后,各级政府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但还不够广泛深入。群众对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了解不够全面,存在认识偏差,普遍认为二胎生育间隔期取消、育龄夫妻享有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的权利就是计划生育政策比过去宽松了,造成育龄妇女落实“四项节育”措施难,控制计划外生育更难。
2、管理工作措施乏力。《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施后,严格依
法行政和人性化管理取代了靠地方性规定和行政措施管理计划生育工作的传统方式。法律规定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不符合法定条件多生一胎及多生一胎以上的育龄夫妻应当落实可靠的长效节育措施,但对不履行该义务未规定相应的制裁措施。为保证受术者安全,法律还赋予公民有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的权利,并规定施行避孕、节育手术应当征得受术者本人同意。在一线的计生工作人员普遍反映“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计生管理措施乏力,无法从源头上预防计划外怀孕,也缺乏有效手段终止计划外妊娠。据统计,我市计划外出生数逐年增加,计划生育率逐年下降,计生形势严峻。2006年至2008年6月,计划外出生数分别为627人、863人、467人,计划生育率为94.89%、93.11%、92.08%。B超遗留和B超代透已成为导致计划外生育的主要因素,并呈逐步上升趋势。近几年的计划外出生中,B超遗留对象占20%多,B超代透(含假证明)占40%至50%。作为控制计划外出生的主要手段,一年两次的查孕查环工作基本上靠工作人员宣传动员,对故意躲避检查的,没有强有力的应对措施。非法行医人员、少数医务人员为谋取经济利益或出于人情世故,违法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导致新生儿性别比偏高,达110,其中二(多)孩更高,达133以上。对此,仍缺乏行之有效办法,难以从根本上制止。我市市场经济发达,外来和外出的流动人口数量大,法律规定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但由于法律法规缺乏具体明确的可操作性规定,导致协调管理机制难建立、计生管理服务难落
实。特别是对外出逃生人员,因其流动性强,管理十分困难。据统计,2006年至2008年6月,我市的计划外出生人数中,在台州市以外出生的分别占到了43%、54%、64%。
在其他措施乏力的情况下,征收社会抚养费成了遏制违法生育的最后关口。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法律规定的最有力武器却因处罚、执行不及时、不到位威力大减。2006年至2008年6月,我市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征收到社会抚养费分别为1563万元、2110万元、1609万元,到位率为70%左右,平均每案征收额为2.5万元、2.4万元、2.8万元。从中看出,计划外生育户的违法成本较低,得不到应有的制裁,造成富人罚不怕,穷人不怕罚。高收入者的社会抚养费未能足额征收的原因主要是其经济收入调查取证难,特别是在外经商人员,缺少当地税务、工商部门配合,无法掌握其实际收入,只能按其自述的数字或以当地人均收入为准。如城南镇的郑某,在外经商,杭州有房产、奔驰轿车,自报年收入只有3万元,最后只对其征收10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计生案件执行周期普遍较长,执结率较低。法律规定,拒不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案件需等3个月的行政诉讼期限届满后才可申请执行。2006年至2008年6月,市法院行政庭分别对656件计生案件裁定准予执行,其中有295件因无法送达当事人而没有生效。而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基本上也是计生行政部门啃不了的硬骨头,同样面临被执行人人难找、财产难寻等困难,仍难以执行到位,尤其对家庭条件确实困难不怕罚的对象,法院往往采取执行中止了事。
3、基层基础相对薄弱。镇、街道计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队伍有待
加强。1999年,按照省政府确定的编制,我市专职从事计生工作的行政编制人员为77人,此后由于机构精简和人员退休,人数逐渐减少,现仍在职50人。因机构改革,镇、街道不再设立计生办,相关工作一般由社发办兼管,不仅机构没了,计生干部队伍也青黄不接。镇、街道计生服务站现有的106人中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30人,执业医师资格仅有1人,缺乏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的技术力量,其中的多数人员目前在从事宣传、统计等本由计生行政人员完成的工作。他们的身份复杂,分为县招聘、市计生局招聘、乡镇自聘等,享受的待遇不一样,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作。驻村干部从事计生工作的积极性主要受奖励机制约束,有的为完成考核任务,在情况尚未掌握时就签字确认外出人员已完成B超检查,造成B超遗留。受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制度影响,下阶段计生工作奖金减少,因而产生做与不做、做好做差差不多的思想。村两委“一把手”真心实意抓计划生育的不多,除争先创优要实行“一票否决”的村外大多不够重视计生工作,不愿得罪人,有的为拉选票还帮助隐瞒计划外怀孕、生育情况。村民自治组织、村计生协会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近四年,全市每年都有近四成的村居出现计划外生育。村计生联系员开展工作受制于村主要干部,自身素质、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三、依法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建议意见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促进我市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1、舆论引路,常抓不懈,促进低生育水平稳定。市政府及各计生相
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计生工作社会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等有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法制意识。把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和育龄夫妻负有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义务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纠正群众认为现行计生政策已放宽的错误观点,消除对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权利的认识误区。把农村群众、富裕群体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自觉实行计划生育。要积极开展国策、国情、人口形势教育,增强全社会的人口忧患意识。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形成计划生育常抓不懈的高压态势。市政府要真正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部署重要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增强主要负责人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制的情况作为衡量政绩、奖惩任用干部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
2、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市政府要进一步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建立部门工作责任制,并进行考核奖励。要建立健全相关部门之间以及计生系统内部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居民落户、地址变更、暂住登记、营业证照办理、孕检和分娩、儿童入学、房地产登记变更、就业证件办理、婚姻登记等信息定期通报制度,实现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卫生部门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
育,加大对非法胎儿性别鉴定、非法终止妊娠的打击力度。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及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配合,采取切实措施查清违法生育对象的实际收入,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的额度和及时率、到位率。要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四清三落实”活动中重点清理长效措施遗留对象和外出人员的B超遗留对象。工商、税务部门对计生部门取证要予以积极配合。市人民法院要采取有效措施缩短对征收决定的审查时间,提高准予执行裁定书的送达率,继续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的执行力度。
3、政策引导,利益导向,建立计生家庭利益保障机制。市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实现从“处罚多生”到“奖励少生”和“处罚多生”并举的转变。设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全面落实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政策。对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通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特困户生活救助等制度予以帮助。进一步完善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引导育龄夫妻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减少和终止非意愿妊娠。制定和完善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的优惠政策,确保其在就业就学、土地承包、宅基地审批、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红等方面的利益。严格资格认定,加强资金监管,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对象按时、足额领到计生奖励扶助金和享受优惠。
4、抓好基层,强化基础,推进计生工作重心下移。要采取措施,提高计生专职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落实责任和待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研究规范公务员津、补贴以后如何强化责任意识,提
高驻村干部从事计划生育工作主动性的政策措施。要落实村级计划生育责任,结合新农村建设,严格考核、奖励,增强村干部抓好计划生育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组织和指导,制定计划生育自治章程,引导群众真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健全村级计生协会并充分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形成多数人做少数人工作的新格局。要进一步健全村级计生联系员的工作考核制度,明确职责,严格奖惩,充分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