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度国土资源局管理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2010年度国土资源局管理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2011-01-26
一、土地需求依然旺盛,建设用地预审以储备类项目为主,占总用地的60.7%。全年共批复用地预审项目1404个,涉及用地总面积18911.64公顷,同比增长6.8%。用地结构储备类项目占用地规模首位,涉及用地面积约11485.26公顷,占总用地规模的60.7%。用地布局持续优化,全市用地需求向朝阳、丰台、顺义、大兴、昌平等区域集中,城市功能拓展区和新区资源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批准建设用地总用地面积同比减少,但与往年相比仍呈上升趋势。国务院及市政府共批准征(占)地及农用地转用项目284 个,占用总用地面积4955.35公顷,同比下降41.14%,其中占用耕地1806.52公顷,同比下降49.15%。批准建设用地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09年按照 “扩内需,保增长”的要求,加大投资规模,审批项目大幅增长,大项目较多,批准建设用地面积基数较大,而2010年批准的大项目数量比较少。但从2010年土地征收审批总面积与2008年、2007年等历年土地征收审批总面积相比,还是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占用耕地面积同比减少49.15%,说明耕地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保护耕地取得明显成效。
三、土地供应保障有力,满足首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用地需求。2010年,全市土地实际供应总量6489公顷,完成计划101%,较2009年增长7%,其中:基础设施用地供应2387公顷,工业仓储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1024公顷,住宅用地供应2525公顷,商服用地供应420公顷,科教文卫体和行政办公用地供应133公顷,顺利完成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任务。全市土地供应量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相协调,有力保障了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的经济发展目标,满足了经济平稳发展用地需求。
(一)住宅用地供应按计划完成,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超额完成。全市住宅用地实际供应2525公顷,完成计划的101%,较2009年增长65%。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实际供应1332公顷,完成计划的107%,较2009年增长1倍。保障性住房用地实际供应量约占住宅用地供应总量的52.7%,超过50%的计划目标,保障性住房及自住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量约占住宅用地供应总量的72%,初步实现了住宅用地供应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我局加大力度,优先供应优质保障性住房用地。保障性住房供地速度不断加快,2010年7月,我市已完成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供应量1250公顷的95%,9月提前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目标,为保障房建设赢得有利时间。保障性住房供地布局得到优化,2010年供应保障性住房用地90%以上分布在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新城的交通便捷地区。保障性住房供地政府主导性逐步加强,2010年土地储备开发提供的保障性住房供地达992公顷,占供地量的74%。
(二)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等产业用地供应节奏加快,为扩大内需、提升经济总量奠定基础。全市商服用地供应420公顷,完成全年计划的140%,较去年同期增长63%。全市工矿仓储用地供应1024公顷,完成全年计划的93%,较去年同期增长22%。
(三)基础设施用地、科教文卫体和行政办公用地供应高峰过后回落,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全市基础设施用地供应2387公顷,完成计划的104%,较去年同期下降26%。全市科教文卫体和行政办公用地供应133公顷,完成计划的67%,较去年同期下降36%。
(四)重点发展区域土地供应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全市土地供应向重点新城、城南、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发展区域倾斜。
四、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抵押发证总量同比有所下降。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累计登记发证14722宗,累计登记发证面积9145.85公顷,同比分别下降24.01%和33.49%。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累计抵押登记9232件,累计抵押土地面积7056.63公顷,累计贷款金额4569.18亿元,累计抵押土地面积和贷款金额同比分别下降41.97%和6.70%。
五、加大矿产资源管理和治理整顿工作力度。全市矿产资源勘查有效许可证36件,其
中新立16件,勘查有效许可证和新立件数,均为地热资源;主要矿种采矿有效许可证211件,其中新立6件(均为地热资源),注销32件。
全市发生7起小型地质灾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按照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功能定位,我市已关闭和取缔了大量采矿点。全年共立案查处地矿违法案件133件,全部为无证开采,结案135件(含上年未结案2件)。
六、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大,违法违规用地数量呈下降趋势。我市通过采取开展卫片执法检查,建立土地执法发现机制,加大国土资源巡查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土地违法违规用地数量已呈下降趋势。全市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501件,查处违法占用耕地面积42公顷,同比分别下降18.54%、73.91%。
第二篇:统计数据分析报告(范本)
统计数据分析报告(范本)【摘 要 题】青少年社会调查
【正 文】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青少年人口群体。统计表明,2003年中国14~35岁人口有4.65亿,占总人口的36.25%。对于任何社会来说,青少年都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在的青少年是变革的弄潮儿、受益者和风险承担者,他们正在经历着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发展变化的速度很快。客观、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的现状,才能从实际出发,制定有效的政策,从而正确引导青少年,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本报告主要是依据统计数据对近年来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所采用的数据均为撰写本报告时(截至2005年7月31日)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所能获得的最新数据。在本报告中青少年采用14~29岁和14~35岁两种年龄统计口径。
一、青少年人口状况指标
1.青少年人口总数及比重
200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14~29岁青少年共有311,217,923人,占总人口的24.25%。其中男性158,338,086 人,女性152,879,83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2.34%和11.91%,性别比为103.57。14~35岁青少年共有465,259,674 人,占总人口的36.25%。其中男性235,453,157人,女性229,806,51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8.34%和17.90%,性别比为 102.46。
2.青少年人口性别年龄构成
分性别年龄结构反映的是男女不同性别人口的年龄分布情况。2003年中国青少年分性别人口的年龄分布基本一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其总人口中都是30~35岁人口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14~20岁人口。人口年龄结构在20~30岁之间出现凹陷,除了自然的人口变动规律(如受人口惯性发展的影响)以外,与该年龄人群的漏报也有较大关系。因为这一年龄段人群处于流动活跃时期,而流动人口的漏报是统计中很难避免的。同时,我国军人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年龄段,而军人人数是不在统计数据中反映的,这也加大了凹陷的程度。
3.青少年人口分布状况
人口的分布状况主要由地区构成和城乡构成两项指标来衡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14~29岁的青少年人口广东省为最多,达2900万人,西藏最少,仅为82万人。各省市青少年占总人口的比重集中在24.01~34.03%区间范围内,广东省比重最高,达34.03%,最低的为江苏省,占 24.01%。14~35岁的青少年人口数分布与14~29岁的青少年人口数分布接近,比重略有差异。各省之间青少年人口差异与各省总人口和它们过去的生育率、死亡率、迁移率的变化都有密切关系。
2003年14~29岁青少年人口31,122万人,居住在城市的有7817万人,占青少年人口的25.12%,居住在镇的有4718万人,占 15.16%,居住在乡的有18,587万人,占59.72%。14~29岁青少年人口城镇化水平40.28%略低于我国40.53%的城镇化水平。14~35岁青少年人口46,526万人,居住在城市的有12,165万人,占青少年人口的26.15%,居住在镇的有7234万人,占15.55%,居住在乡的有27,127万人,占58.31%。14~35岁青少年人口城镇化水平41.69%又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青少年人口的迁移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迁移人口有12,466,250人,其中14~29岁6,749,193人,占迁移总人口的54.14%,14~35岁8,396,246人,占迁移总人口的67.35%。迁移原因以务工经商、学习培训、婚姻迁入为主,占迁移总人口的七成之多(见图1-3a和图1-3b)。从全国迁移情况来看,学习培训、分配录用、婚姻迁入、务工经商主要是以青年人口为主,均占80%以上。
5.青少年人口的受教育状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14~29岁青少年人口有98.33%受过小学以上教育,14~35岁青少年人口比例略低一点(97.14%),但仍以初中教育程度为主,分别占55.13%和50.34%。这与青少年正处于学习求知年龄不无关系。从全国总人口受教育情况来看,青少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好于其他年龄人口,初中以上各级文化程度人口中,14~29岁人口基本占40%左右,14~35岁人口基本占60%左右。
6.青年人口的婚姻状况
青年人正处于组建家庭时期,15~29岁青年未婚人口占64.03%,有配偶占35.53%,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配偶的比例逐渐增大,15~35岁青年未婚人口占43.36%,有配偶占55.02%。青年人口婚姻关系比较稳定,无论是在15~29岁青年人口中还是在15~35岁青年人口中,丧偶、离婚和再婚有配偶的比例都非常低,分别为0.7%和1.62%。
7.青年人口生育状况
青年人口不同于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随着其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成熟,开始组建家庭哺育后代。从生育的年龄分布来看,青年正处于生育高峰期。根据2003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全国一般生育率为38.01‰,总和生育率为1.4‰,29岁组累计生育率为1164.79‰,35岁组累计生育率为1375.93‰。
8.青少年人口死亡状况
青少年人口处于风华正茂、生命力旺盛、死亡率水平最低时期。青年人口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略有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基本在0.28~1.38‰的小区间范围内波动增长。根据2003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全国死亡率水平为6.05‰,青少年人口死亡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29岁的死亡率仅为0.85‰,14~35岁的死亡率为0.95‰。
9.青年人口的民族状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青少年人口。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汉族仍是我国的主体民族,14~29岁青少年人口中有90.58%为汉族,9.42%为少数民族;14~35岁青少年人口中汉族比例略高,为91.09%,少数民族占 8.91%。少数民族中壮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数最多,人口比例均占0.5%以上。
第三篇:2011年上半年国土资源有关统计数据
2011年上半年国土资源有关统计数据
2011-08-02来源: 调控和监测司
一、建设用地供应情况
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同比保持增长,工矿仓储用地增幅明显。上半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21.03万公顷,同比增长17.6%。从供地结构看,工矿仓储用地、房地产开发用地和基础设施等用地(包括公用设施、公共建筑、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特殊用地)分别供应7.98万公顷、7.02万公顷和6.03万公顷,同比分别增长35.3%、4.9%和14.0%。三类用地占土地供应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8.0%、33.4%和28.6%。
二、重点监测城市地价情况
主要城市地价总体水平呈小幅上升态势,环比增速持续趋缓。第二季度,全国105个重点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300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1.9%。商业、居住、工业分别为5506元/平方米、4443元/平方米和645元/平方米;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8%、10.7%和
5.5%,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8%、2.2%和1.1%,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了0.6、0.3和0.3个百分点。
三、地质灾害监测情况
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0710起,其中滑坡8495起、崩塌1355起、泥石流608起、地面塌陷183起、地裂缝60起、地面沉降9起;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50起,97人死亡、1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9.3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45.2%、76.3%和49.5%。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56起,避免人员伤亡4674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2.69亿元。
四、国土资源领域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上半年,全国发现违法用地行为3万件,涉及土地面积1.85万公顷,其中耕地0.63万公顷,同比分别上升8.05%、14.76%、0.31%。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1.56万件,涉及土地面积1.55万公顷,其中耕地0.48万公顷,同比分别上升1.28%、上升6.92%、下降13.26%。结案1.16万件,涉及土地面积1.27万公顷,其中耕地0.39万公顷,同比分别下降9.07%、上升9.70%、下降17.37%;收回土地0.12万公顷,同比上升60.11%;罚没款7.67亿元,同比上升22.12%。立案查处矿产资源领域违法案件2877件,同比上升5.77%;结案2620件,同比上升3.76%;罚没款0.98亿元,同比下降5.92%。
第四篇:国土资源局网络管理
国土资源局
计算机及局域网管理制度(试行)
为加强我局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保障电子政务的顺利实施,更好地发挥我局局域网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局域网是为业务工作正常开展配备的系统设备。控制中心设在信息中心,各科、室、所、中心计算机为网络的终端组成部分。系统设备实行“谁管理、谁负责”“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
二、信息中心由网络管理员专门负责管理,定期对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安检、除尘、查杀病毒等,出现故障应及时联系处理,确保各项设备正常工作。除网络管理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在服务器上安装或删除软件,不得更改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的各项系统设置。未经同意,严禁为局外用户提供局域网络服务,不得擅自与其他网络进行联通。
三、各科、室、所、中心确定专人对本办公室计算机进行管理,定期对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进行保养、维护,每周对病毒库在线升级并查杀病毒。各终端机在调试完成投入使用后,除特殊情况外严禁对相关设置进行改动,如有改动要求必须通知网络管理员,在网络管理员同意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改动,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转。
四、各各科、室、所、中心使用计算机,要严格落实安全保密措施,重要文件和软件要存档备份,保密性文件及软件严禁随意拷贝和外借。严禁局外闲杂人员操作机关电脑。计算机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应确保数据安全备份方能维修。
五、各各科、室、所、中心必须按照事先规定的权限使用网络资源,严禁非法访问或使用各种手段及相关的软件攻击或进入局域网内的服务器和其他部门的计算机。
六、各终端机不得安装与工作无关的游戏和盗版软件,不得私自更改和删除操作系统及其他程序。并且上班期间,严禁使用局域网进行聊天、游戏、看电影等与业务工作无关的活动,严禁登录浏览不良网站,严禁在计算机上使用和传播有碍社会治安秩序的信息及软件。
七、计算机的名称、IP地址等信息由计算机管理股统一设定,严禁私自修改计算机的MAC地址、名称和IP地址,内网计算机不得擅自修改网络IP地址连入互联网。严禁一机两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得接入内网,在内网使用的计算机也不得接入互联网。
八、为保证局内计算机信息安全,信息中心将于7月1日停止局内所有电脑访问互联网(电子阅览室除外),确有工作需要开通互联网的请用书面形式于6月25日前上报行政办公室,批准后由信息中心负责开通。为满足一般工作人员使用互联网需要,我局电子阅览室已经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电子阅览室所有计算机均开通互联网服务。所有工作人员均可以到电子阅览室上网查阅资料,信息中心会对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定期进行维护,重要资料请工作人员查阅完毕后用U盘拷贝带走,严禁在电子阅览室计算机上保存资料。(U盘使用前必须先杀毒)
望各各科、室、所、中心工作人员认真遵守,共同维护本单位局域网系统,使电子政务建设为我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国土资源局
2010年6月23日
第五篇:XX县国土资源局班子分析报告
XX国土资源局班子分析报告
2010年2月我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局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认真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第二阶段,即分析检查阶段,通过“五评五议”活动,并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关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对本局及个人存在主要问题作了剖析。现将局班子分析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国土资源工作的主要成效
XX县国土资源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局党委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义,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职能,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保护资源上台阶
一是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占补平衡制度。积极推行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把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和地块。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实行先补后占。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在确保耕地数量占补平衡的同时,提高耕地质量,改善耕作条件。
二是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不断规范。近年来,我县严格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一是将采矿权和探矿权通过市场配置,实行招拍挂。
二是坚决打击非法采矿探矿行为,连年开展全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治理活动。
三是执法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强。严格土地执法监察是保护资源的有力手段。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执法监察力度,一是严格落实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建立了土地执法监察网络,及时发现、制止违法用地行为。二是严厉打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三是不断完善执法监察机制。
(二)保障发展上水平
一是参与宏观调控,严把土地供应闸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宏观调控,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有关政策,严格把好土地供应的闸门,坚决执行“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坚决不予供地。
二是服务发展要务,提供国土资源保障。近年来,我们在国家对建设用地实行宏观控制、计划管理的大形势下,为确保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对用地的需求,采取积极措施,争取省厅的支持,化解用地计划指标紧缺难题。
三是建立评价机制,推行节约集约用地。
四是规范土地市场,促进资源市场配置。为显化土地资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我们不断完善和健全相关制度,培育规范土地市场。
(三)维护权益有实招
一是完善补偿安置办法。有效维护被征地拆迁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严格执行征地拆迁补偿资金专户制度,项目开征前,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统一专户管理,确保补偿及时足额到位。
二是热情接待来信来访。我们十分重视信访工作,重视服务对象的诉求。二是制订了《阳朔县国土资源局信访工作制度》。
(四)班子建设强素质
近年来,我们班子内部团结,班子成员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配合,相互补台,班子成员都能想全局、顾全大局、为全局,能正确处理好局部全局分工与合作,上级部署决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二、当前国土资源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学习调研不深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局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调研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自学业务意识不强,难以提升干部职工的综合业务素质,有些干部职工只了解本部门的业务工作,对其他部门的工作一问三不知;二是外出考察学习不多,没有开拓视野,不能及时了解其他单位的新思路、新办法、新经验;三是班子成员忙于事务性工作,对分管部门的业务研究工作抓得还不够到位;四是没有专门的调研机构,对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能及时组织调查研究并拿出解决办法和方案。五是没有专门的宣传教育机构,宣传力度不大,导致做了很多实事之后,却没有在社会上形成较大的影响,没有更好地树立部门形象。
(二)体制机制不顺
1.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不顺。一是各乡(镇)所的业务工作很不规范,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律上、程序上存在暇疵;二是一些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撑,难以推进。如第二次土地大调查、基层国土所建设等。
2.建设用地审批机制不畅。我县项目用地从用地申请到交地的流程,包括用地报批资料的组织、项目计划方案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审批、用地审批、征地拆迁四个环节,时间周期过长,造成报批的建设用地不能及时到位。现在,我县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来促进发展,这样的审批机制,既降低了工作效率,也不利于保障和推进我县建设的进程。
3.干部提拔、人才引进力度不够。
(三)资源保障不强
1.土地资源保障有待加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国土资源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不仅要保护好资源,更要保障发展对资源的需求。目前,县国土资源局已加大了资源保障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方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我县拉动内需建设需要的大量建设用地,由于用地计划指标紧张,无法到位,造成部分项目无法及时落地。二是部分项目因资金原因无法启动。
2.矿产资源保障水平仍需提高。一是矿山的整合开发力度不大,很多尾矿得不到合理利用。二是无证开采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资源利用不高
土地集约节约的程度还远远不够,部分单位(部门)的用地效率
并不高。
(五)执法监管不严
当前,国土资源执法监管不严,乱占滥用土地、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难以得到及时查处,很不适应国土资源严格管理的要求。一是执法监察大队疲于深入一线执法,没有把主要职能转变到政策研究、督察、检查上来。二是基层国土所力量薄弱,不能开展正常的执法工作。三是缺乏土地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四是土地执法手段软弱,对违法用地打击力度不够。
(六)维护权益不力
1.被征拆农民的长远生计保障不到位。
2.信访接待工作有待加强。
(七)工作作风不实
1.内外协调有待提高。在内外衔接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就内部来说,局系统有的股室之间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大局观念不强,沟通协调不够,没有切实做到全局一盘棋,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就外部来说,在与县政府其它部门的衔接协调方面,还不够积极主动,联系不够紧密,造成一些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执行力有待加强。有些干部职工对局党组和行政决定的事项在时间观念和责任心上有所欠缺,不能按时执行,有些领导干部也不能带领所分管的部门强力推行,导致一些改革举措不能顺利进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整改方向
(一)合理安排,加强学习调研
我们将制定学习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采取指定课题局领导带头授课,加强国土资源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采取邀请专家教授辅导的方式,拓宽干部职工的视野。同时为加强对国土资源热点、难点工作的调查研究,很好地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理顺职能,完善管理体制
(三)强化考评,提高资源利用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考评机制的各项指标,并予以推广,引导资源利用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四)完善机制,加强执法监察
1.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公安、检察、法院、纪检监察联合办案制度,对违法用地既查事又查人;建立规划、城管、建设等部门联动机制,加大打击力度;
2.执法监察大队加强动态巡查,对违法用地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制止。
(五)以人为本,维护群众权益
1.要切实维护被征地拆迁农民的合法权益。
2.要新增设信访科保证人民群众信访渠道畅通。
3.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创新管理,改进工作作风
1、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服务理念、成本意识、效率观念、团队
精神,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构建高效和谐机关。
2.要增强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3.要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工作动力,需要建立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首先,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建立长效机制。其次,运用现代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经济手段,来鼓励、激发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七)求真务实,加强班子建设
1、继续加强学习
(1)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要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紧紧围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这个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提高服务阳朔县域经济建设的能力。
(2)学习国土资源管理的业务知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性相对较强,形势发展变化较快,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地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我们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深入系统地学习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等,以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和领导能力,提高班子整体素质和决策水平。
2、敢于不断创新
我们必须锐意进取,开拓思路,发挥局党委的集体智慧,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地创新管理,积极服务于阳朔县经济发展。
3、不断提高执行力
执行力是行政机关有效运转的主要表现,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对上级的安排部署、对局党组做出的决策,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和责任心,要起到表率作用,坚决果断,带头执行。同时更要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把每一条政策、每一项决策都变成我们的具体行动、具体项目和具体成果。
4、更加注重协调
协调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工作能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法律政策性强,服务对象的诉求多,工作难度大。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协调,努力创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局党组成员相互之间要做到多沟通、多协调、多换位思考,齐心协力推动工作开展。我们还要坚持主动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注重与平行部门的沟通工作,积极为服务对象做好工作。协调到位了,工作理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永恒的主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工作,引导局干部职工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着力转变影响科学发展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牢固树立起争先创优、开放创新、以人为本意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同时,要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将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争取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创新加快发展的机制体制,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