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80后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数量的实证研究

时间:2019-05-14 09:0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城市80后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数量的实证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城市80后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数量的实证研究》。

第一篇:我国城市80后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数量的实证研究

我国城市80后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数量的实证研究——以Q市为例

刘鸿雁等(1996)12利用四普数据对北京和上海的独生子女比例及其对未来婚姻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由此估算出至2030年两地区中有60%的家庭由独生子女组成的,随着这类家庭比例的上升,大多数家庭将面临赡养老人的问题。

包蕾萍、陈建强(2005)13根据上海的问卷调查发现独生子女认为两个孩子最理想,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偏好,父亲和母亲理想的生育年龄分别为28和25。

马小红(2006)14调查了北京城市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家庭的生育意愿,发现:独生子女理想子女数以一孩为主,明确表示愿意生育二孩的占全部独生子女的1/4,特别是超过1/3已生育的家庭愿意生育二孩;双独家庭的理想子女数平均为1.3个,35.9%的家庭理想子女数为二孩;44.6%已生育一孩的双独家庭不愿意生育二孩,近1/3的愿意生育二孩,24.1%不能确定。就独生子女的理想子女数和二孩生育意愿以及双独家庭的理想子女数而言,较2002年均有所提高。

侯亚非等(2008)璩依据2002年和2006年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专门分析了北京城市女性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从生育意愿来看,女性独生子女的意愿生育水平偏低,二孩生育意愿有所上升,“政策2孩”生育愿望增强,无显著的性别偏好,自主决定意识强烈。

本研究得到下面一些结论:

一是城市80后独生子女的理想子女数总体上倾向于生育一个或两个孩子,而

以一个孩子为主。这样一种理想子女数的特征与城市80后独生子女对国家相关生 育政策的态度与评价、自身就业与职业状态、已婚者目前的生育状态、家人意见、经济原因及孩子教育与成长因素有关。总的说来,对国家生育政策评价越高者,其理想子女数越少:对独生子女及家庭的物质奖励政策评价越高,越倾向于生育 一个孩子;收入水平越低、工作稳定性越差、福利待遇越低的人越倾向于少生孩 子;已婚未育者的理想子女数高于正怀孕者,而低于已婚已育者,其中已育一个 男孩的理想子女数最多;已婚者的理想子女数与配偶、双方父母的意见具有较大 的相关性;经济原因是主张生育一个孩子的主要原因;孩子的教育与成长是主张 生育两个孩子的主要原因。

二是城市80后独生子女已婚者明确的二胎生育意愿并不强烈,且双独家庭二

胎生育意愿明显低于单独家庭。与理想子女数相一致的是,城市80后已婚独生子 女较低的二胎生育意愿也受到生育政策、经济压力的影响。此外,目前已生育孩 子状况、配偶职业也是影响二胎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压力是城市80 后已婚独生子女放弃二胎最主要的原因;对双独政策评价越高者,二胎生育意愿 越强烈,反之亦然;对国家独生子女奖励政策评价越低者中,愿意生育二胎的人 数也越多;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评价越高者,二胎生育意愿越弱;已婚已育者的 二胎生育意愿高于已婚未育者,而处于怀孕阶段的二胎生育意愿最低;配偶职业 越不稳定、收入水平越低的人,二胎生育意愿也越不明显。

三是城市80后独生子女的男性偏好并未完全转变,但己明显减弱,“生男生

女一样好"观念深入人心,且“儿女双全”是他们追求的理想家庭孩子性别组合。这样一种性别偏好不仅受到配偶、自己父母、配偶父母性别偏好的影响,还受到 传统的偏爱男性生育观念与现代生育观念的综合作用。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得城市80后独生子女性别偏好包含着现代与传统生育文化的色彩。

四是城市80后独生子女理想婚育间隔为l至2年,平均年限为1.74年;理想胎次间隔以3-_4年居多,总体较政策规定的胎次间隔缩短了一倍。理想婚育间

隔与本人年龄成反比,与文化程度成正比,同时,配偶职业、居住类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理想胎次间隔受到本人年龄、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五是城市80后独生子女在现行政策条件下的实际生育数量大部分也为生育一 个或者两个孩子。虽然与传统家庭相比,城市80后独生子女对于孩子数量的需求 降低了,但是对于孩子依然有一种基本的偏好和需要,他们仍然需要一定数量的 孩子。随着收入的增加,孩子的其他效用会逐渐减小,但是孩子的消费效用并不 减,消费效用的存在是城市80后独生子女生育孩子的重要原因。同时,孩子生育 的成本大小、个人文化程度的高低也都会影响家庭的实际生育数量。

六是根据Q市80后已婚独生子女现意愿生育水平估计,放开二胎政策后的城 市80后独生子女未来生育水平明显高于现行生育政策下的水平,但都在更替水平

2.1之下,并且会随着双独家庭比例的增加而上升。同时,根据目前他们的生育意 愿现状,放开二胎政策将可能带来性别比的上升、“四二二一家庭数量的适当增加 及人口增长时间的缩短。

综上所述,城市80后独生子女在生育决策过程中,根据在社会制度和政策、社会经济结构和水平、文化背景,其他个人或家庭因素不同影响下形成的个人或 家庭相关方面的具体特征来对自己生育孩子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衡量,从而决定是 否生育第n个孩子。第一,作为我国范围内的家庭计划生育不可以忽略社会制度 和政策框架下生育政策的影响,包括相应的惩罚和独生子女的奖励政策。这主要 是因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实现人口发展目标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限制人口增 殖的政策,给予计划外生育者严重的经济,甚至行政方面的处罚,而对独生子女 家庭也给予了一定的物质奖励及政策优惠。人们根据个人或家庭对相应惩罚的承 受能力的大小和对奖励政策需求的程度做出生育数量的选择,也即对政策外或政 策内生育成本和孩子效用进行衡量。这个衡量的过程体现在他们对相关生育政策 的评价中,评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第n个孩子的选择。而文化教育水平的 整体提高也使得城市80后独生子女对于政策具有较好的认识,以至于能够较好地 遵循政策的规定。第二,受社会经济结构和水平影响的经济压力是影响城市80后 独生子女理想子女数量、二胎生育意愿、理想胎次间隔及实际生育数量的重要因 素。从生育孩子的成本角度而言,无论是直接成本,还是问接成本,由于城市80 后独生子女整体的文化水平较父辈们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不仅带来他们个人收入 及家庭收入的提升,也相应地带动孩子价格——生育孩子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的上升。孩子目前依然是我国绝大多数家庭的重心,他们的成长和教育花费占据 了家庭中大部分积蓄。可以说,80后的一代在沉重的房价、昂贵的车价之后,又 面临着扰养孩子的经济压力。在孩子生育成本上升的同时,孩子的效用,诸如劳

第二篇:80后独生子女生育观念变革——毛邓三作业

80后独生子女生育观念变革

——以北京市为例

小组成员:赵倩(073517205)

张媛媛(073517213)高垚(073517219)班级:07级体育经纪与管理2班

一、调查背景

自2010年开始,所有的80后全部迈入了奔三的行列,处于生育旺盛期的20岁至30岁的青年男女,人们的生育观念受到年龄、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前些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80后是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一代,绝大多数80后都是独生子女。曾有人预言,80后是垮掉的一代,因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并且缺乏同伴意识和集体意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80后的独生子女们每日都面对着巨大的物质诱惑,缺乏艰苦的环境来锻炼自己。这样的观念颇为偏颇,事实证明80后已经在逐渐成为社会坚实的脊梁,担负起国家的经济建设,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然而,正因为80后担负的责任大,所以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种压力来自方方面面。

据调查显示,北京市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与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一致的。在20世纪的后半叶,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20年。继发达国家人口普遍老龄化之后,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正在大量增长,且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速度大大快于发达国家。目前,全球62%的老年人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到2025年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将超过全球老年人口的70%。中国也同样进入了长寿时代。我国于1999年10月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行列,并以年均3%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6%,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5%,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渐突出。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也就是说,在我国经济尚未大大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却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比例,而且绝对数大,1989年65岁以上老人达6450万人,就已经成为世界老年人最多的国家。也就是说,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全面建立实施时,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每两个孩子就必须要赡养4位父母,这样的经济压力让80后的独生子女感到沉重。

中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其特殊的决定性因素,是生育率的快速下降。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控制了人口的过速增长。加上80后很多年轻人不愿生育,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年轻人的比例会不断的下降,老年人的比例相应上升,其结果便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

与全国人口的老龄化速度相比,北京要快得多(老年人口从8%上升到10%,北京只用了5年,而全国需要15年)。北京市人口结构迅速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是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的平均出生率为37.6‰,60年代为27.5‰,在这两个时期出生的大量婴儿,60年后将形成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70年代以后,为控制人口规模,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年出生率降到了14‰左右,使1968年到1982年15年内出生婴儿数比1950年至1964年15年内生的婴儿数减少39.51%,少生了128万人。1979年出生率为13.67‰,1989年为7.49‰,1999年直降到0.90‰。在80年代后,由于工作压力大,竞争力度大,导致很多”80后”不愿生育,害怕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迫使北京市人口0-14岁年龄组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重大幅度下降。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收缩,人口老龄化迅速形成。

在人口老龄化这个大背景下,还有有更多的社会问题需要80后去面对。经济的压力,社会的不绝对公平,资源的分配不均等等,都在困扰着这些涉世未深的80后。同时,因为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的影响,80后不得不每天对着电脑,身体长期面对电脑辐射;转基因食品端上餐桌,而对后代的影响却还不得而知。在面对种种问题时,多数80后们出奇的一致,选择了“不生育”。然而,是自己选择,还是被迫选择仍存在很大差异。

二、调查目的

80后作为在计划生育国策下出生、成长并深受其影响的一代人,他们的恋爱观、婚姻观和生育观上的意愿,将在近几年内逐步作用在他们身上,并成为影响其一生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与此同时,80后的婚育意愿也将对社会造成相当的影响力。他们的一整套价值观将会对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因此对他们开展相关方面的调查,其实也就是对未来中国主流意识方向的一项预测。我们对80后婚育观念中较为热点的问题开展个案采访和分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于我们了解80后的婚育意愿很有借鉴意义。现在的社会从争着生孩子到少生孩子,再到不想生孩子,处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的北京正发生着生育意愿的“渐变”。不可否认,低生育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发达的经济生活水平和较高的城市化程度,比如欧洲的许多国家以及邻近的日本,都已进入低生育率时代。但另一个侧面,它给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也带来了影响甚至“阵痛”。我组调查旨在了解80后的生育变革的原因,同时分析这一社会现象深层次存在的问题。

三、调查方法

1、问卷法

调查人群:80后独生子女

调查问卷数量:300份(其中男、女各150份)

回收问卷数量:290份(其中针对男性调查问卷140份,针对女性调查问卷150份)

调查问卷有效率:95%

2、访谈法

访谈人群:80后独生子女(已婚、未婚)、80后独生子女父母

四、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数据经过四舍五入)

1、最大的敌人是经济:80%的网友会因为经济压力推迟生育。1.你会因为经济条件、工作原因推迟生育吗? 会 79% 不会 21% 点评:“不生”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而是压力。在这个问题面前,将近80%的被调查者在经济、工作的压力面前,都选择了“推迟生育”。虽然比例让人略微吃惊,但也反映出无奈的事实。还记得我们的父辈,因为来自于生活工作的压力较小,对子女抚养压力也较小,生孩子几乎是结婚后顺理成章的第一程序。而我们这一代,生不生?何时生?更多是取决于夫妻双方的物质基础。只有不到2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无论压力与否,该生就生”,我们的生育态度,更加现实和理智。

2、“丁克”非主流:只有30%的被调查者考虑过“不生孩子”。2.你有没有考虑过做丁克,不要孩子? 考虑过 30% 没考虑过 70% 点评:尽管身边经常媒体关于“丁克”的讨论,似乎丁克之风愈演愈烈。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只有30%的被调查者“考虑过不要小孩”,而有70%的被调查者旗臶鲜明的表示,“没考虑过不要小孩”。综合第一题的调查结果,尽管现代生育面临经济、工作、生活、教育各方面的压力,绝大多数80后还是会选择生孩子。

3、孩子,是我们爱情的结晶:“爱情结晶”位列生育价值选项第一位!3.你认为生育的价值是?(可多选)为家族传宗接代 15% 自我生命的延续 23% 爱情的结晶 32% 维系家庭稳定的必须 21% 为老年生活和养老考虑 9% 点评: 在生育价值的选择中,“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位列选择第一位,占32%。第二位是“自我生命的延续”23%,紧随其后的是“维持家庭稳定的必须”21%。传宗接代的观念,在80后身上基本消除。只有15%的被调查者选择。另外9%的被调查者选择“为养老考虑”。可见,80后面对生育选择,更加自主自由,“为爱而生”的观念,也更让人感动。

4、恐育心理第一位:说真的,我怕无法好好养育他

4.你曾“恐育”过吗?你有过下列哪种“恐育”心理?(可多选)怀孕和生产太辛苦 16% 孩子会破坏夫妻感情 2% 孩子会给我带来经济压力 20% 怕没时间没条件好好养育孩子 24% 孩子会让自己的人生不再自由 12% 一旦婚姻不稳定,孩子怎么办? 12% 我没有“恐育”过14% 点评:恐育心理选择第一位的是“怕没条件好好养育孩子”24%、第二位是“孩子会给我带来经济压力”20%、第三位“怀孕和生产太辛苦”16%。其次,有12%的人考虑“婚姻不稳定,孩子怎么办?”,只有12%的人考虑过“孩子会让我不再自由”。可见,“想自由不要小孩”并不是80后的基本思想,优育大于优生,80后更加担心的对孩子的抚养教育问题。

6、最佳生育年龄?65%的被调查者支持30岁之前!6.你有没有为自己设定过生育年龄? 25岁之前 6% 30岁之前 65% 票 35岁之前 20% 40岁之前 1% 没有计划过 8% 点评:65%的被调查者都想在30岁之前生孩子,而第二位只相隔五岁的“35岁之前”,支持率低至20%。只有8%被调查者选择“没有计划过”。看来,80后理想的生育年龄依然是30岁之前,而结合第一题,30岁之前的我们,又不得不因为工作和经济推迟生育。夹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纠结,似乎是每一代人的通病。

7、综合调查问卷的前两项数据分析得出,在未婚人士中,女方不愿意生育的占多数。而在已婚人士中,男方不愿意要孩子的却比女方要多。未婚的女方不愿意要孩子的原因多数是怕身体走形或是生育的疼痛,而已婚的女方显然已经做好为爱奉献的精神准备。而在已婚男方中,男方因为担心经济压力而不要孩子,同时也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显现出担忧。由此可见,由男人负担养育家庭的责任这样的思想并没有随着女权增加而做过多改变。未婚新女性更愿意与丈夫一同负担家庭的责任,而在婚后,女人因为需要为生育和教育问题分心后,养育家庭的重担还是落回了男方身上。【总结】:在这期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80年代这一代,普遍被认为肩负的压力最大,也曾被认为缺失责任心,但80后的生育观,依然是很积极很理想化。“一定要生个孩子,并且是在30岁之前生,并且,孩子是当之无愧的两人爱情结晶!”这是80后普遍的心愿描述。而另一方面,最大的压力和挑战,来自于经济基础方面。为此,80后不得不推迟生育。而“不能生孩子,我依然会爱他”的观念,让人感到80后普遍对于爱情的重视。在这一代身上,传宗接代的色彩基本消失,生孩子,就是因为我爱你。

五、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一

接受访谈者:80后独生子女母亲

接受访谈者基本情况:被访者有一独女,属于80后,已婚,丁克一族 访谈地点:火车上偶遇

(访谈记录根据聊天记录整理,就重点问题做摘录)

被访谈者是一个年近60的王女士,精神状态很好很健谈,这次是要去北京看自己的女儿及女婿。女儿结婚两年,和女婿都有固定的工作,但属于北漂一族。“老太太”此行目的就是为了劝说女儿尽早生子,趁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替他们带带孩子,帮他们减轻负担。

访谈者:赵倩(Z)被访谈者:王女士(W)Z:您女儿为什么不想要孩子啊?

W:她总说工作很忙,压力很大,顾不上要孩子。Z:那您女婿的态度呢?

W:女婿没啥态度,两个人挺统一的。

Z:现在年轻人挺多都不要孩子的!本来工作已经很忙了,带孩子更增加负担。

W:是啊,所以才说要趁“老太太”我现在还有精力的时候,他们生我给他们带。

Z:那你女儿婆婆那边不说着催两人赶紧要孩子?

W:她婆婆今年刚退休,和她公公商量着两人一起出去旅游呢。也没听见我女儿和我提这样的话。人家自己的日子过得可自在了。

Z:那您也赶紧学学他们的生活方式啊,趁您现在精神还好,赶紧出去旅游啊。W:“老太太”我一辈子没怎么转悠过,现在也没那个福分四处转悠去。Z:您是很喜欢孩子吧?带个孩子多累啊。W:累是累点,可是多个孩子热闹哇。

Z:那如果您和您女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冲突怎么办? W:这还能有啥冲突,我咋教我女儿咋教我外孙呗。

Z:现在小孩上个幼儿园就开始教英语了,您也不会,她爸妈也顾不上教她,这不就有冲突了吗?

W:(王女士若有所思的认真想了想这个问题,好像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Z:您这次去您女儿家住多久啊? W:小半个月吧。

Z:和您女儿住一起啊。W:恩。

Z:那您放心您老伴一个人在家呢?

W:不太放心。他老也记不住关水龙头,关火啥的,我要不在,他那饭定半夜(方言:意思是不一定什么时候)才吃一顿。

W:那您女儿要有孩子,您是把孩子带回老家呢,还是和您老伴一起在北京帮他们带孩子?

W:我是想在北京帮他们带孩子呢哇,可是我们过年的时候来住了段时间,就和女儿发生了点矛盾。她爸爸有心脏病,晚上睡觉可轻了,他们小两口每天可晚才睡。这不这回她爸爸就没来嘛!

Z:那您觉得您女儿愿意让您把孩子带回老家么? W:估计不愿意。访谈结束后,我组成员根据王女士提供的大致情况得出一系列分析。王女士的女儿和女婿在北京刚刚买房,两人还负担着极重的房贷,在这种情况下两位80后年轻人显然不愿意再增加开支。同时,显然孩子的教育问题王女士没有过多和自己的女儿沟通。北京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城市,80后自己的竞争不愿意去输给别人,固然其子女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也不愿意输给别的家长。多数80后都有被灌输过,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思想,同时这样的思想也延传给其后代。虽然80后的教育子女方式和80后的父母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就这一点父母对子女疼爱和要求的天性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在80后没有确定自己能否负担的起孩子的教育责任和养育成本时,80后万万不会冒险去生育第二代。

访谈记录二

接受访谈者:80后独生女(已婚)

接受访谈者基本情况:80后,北京人,已婚,丁克一族,结婚3年 访谈地点:咖啡厅

(访谈记录根据聊天记录整理,就重点问题做摘录)

被访谈者是一位83年的女士,与丈夫结婚3年,两人现在还处于奋斗中。有车无房的状态。访谈中,被访者白女士向访谈者抛出很多“重磅炸弹”,却也是我们现在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访谈者:赵倩(Z)

被访谈者:白女士(B)Z:为什么不想要孩子啊?

B:现在每天工作那么忙,房子也没个着落,存款也不多,谁敢要孩子啊?且不说这些外界客观原因,就说自己。我每天工作8小时,回家还要对着电脑不停地干活,休闲方式就是上网娱乐,反正是离不开电脑,这辐射多厉害。工作忙的时候就要加班加点地干活,这样的身体能不能怀上是个问题,怀上的孩子健不健康也是个问题。

Z:那你老公什么态度啊?

B:他倒是挺想要的。不过有了孩子谁养谁带啊?我俩现在的工资也就够我俩生活,略有富余,房子还没着落呢。北京这房价贵的变态,我又不想生活在五环开外,所以这事他也清楚,只能心里想想。

Z:那你俩现在不算站在同一战线啊。B:本来就不是统一战线。他要有能耐挣钱养活我和孩子我就在家里给他生。他不是挣不了那么多嘛!而且我两才结婚3年,正是纸婚瓷婚的阶段,万一离了婚怎么办?孩子判给谁?更麻烦。

Z:你这好端端的还想离婚问题啊?

B:可不是么?我最近很朋友在离婚,这种事情会传染,搞得人心慌慌的。我有一朋友孩子刚不到一岁,小三来横插一脚,现在两口子闹离婚。这要没这个孩子,财产平分,要么让那男的多出点,怎么都好说。这有了孩子,什么抚养费啊,财产分割啊,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来了!

Z:(访谈者深感这个话题不能继续)你不是北京人吗,家里没给你准备套房子,至于现在还在奋斗?

B:有房子。这不是说了我不想住到5环开外嘛,每天上班也不方便。Z:那你卖了就好了,在市内添臵一套。

B:5环外的房子100多坪,换到市内才能换多少坪?而且我爸妈养我不容易,不能让他们把养老钱也搭进来。

Z:那你爸妈可以搬去5环外那套房子住啊,你们住他们的旧房子,这房子问题不就解决了嘛。

B:这到是个办法,可是我老公面儿上肯定过不去。而且房子问题解决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没解决啊。现在从小学就是国际学校,一年几万的学费我哪受得了。又不想让孩子上一般学校。而且孩子要上各种学习班,兴趣班,我连孩子的奶粉钱还没挣出来呢,算了吧。

Z:你爸妈不催你要孩子么?

B:催啊。可是问题摆在那里,没有解决办法,催有什么用啊? Z:那假如你会要孩子,你想过可能会在什么年龄吗? B:可能在30岁之后。

访谈结束后,我组成员根据白女士提供的大致情况得出一系列分析。首先,作为80后的上班族,很多人的生活都是处于刚好满足自己生活的一种状态。也就是说,如果再添一口人,就是增加了很大的负担。同时,由于教育成本的不断增加,所以很多“未来的家长”都对孩子的教育费用望而生畏。虽然国家一再降低义务教育,但是追求“高质量严要求”的家长并没有向义务教育看齐,而是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聚集在“贵族学校”、“国际学校”上。其次,由于近年来离婚率的不断增加,80后对婚姻的稳固程度产生了怀疑,也就更不愿意冒着万一离婚的风险去要孩子。当80后对责任没有明确的认识,没有足够的担当时,当孩子已经不是维系婚姻的手段时,当80后在不断追求自我价值和生活品质时,丁克是一种不得已却也是最便捷的选择。

访谈记录三

接受访谈者:80后独生女(未婚)

接受访谈者基本情况:80后,北漂,未婚,恋爱1年半 访谈地点:咖啡厅

(访谈记录根据聊天记录整理,就重点问题做摘录)

被访谈者是一位82年的女士,按中国传统是早该出嫁的女人,仍旧在持续一场不咸不淡的恋爱。对方和自己同年,两人是同学,正在向结婚进展,却受到家庭的阻力。状态,男方有房,女方有车。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系属朋友关系。

访谈者:赵倩(Z)被访谈者:耿女士(G)Z: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

G:且结不了的呢。我爸觉得他没什么奋斗精神,不同意。

Z:他不是以前辉煌过现在平淡了嘛,而且是你嫁人又不是你爸嫁人,最重要的是嫁了他房子不就解决了吗!

G:你是为了嫁人还是为了嫁房子? Z:假如真能结婚,你准备要孩子吗? G:不打算要!Z:为什么?

G:一,我怕疼。二,我不想变成欧巴桑(大妈的意思)。三,我还没过够二人世界,而且有孩子多限制自己的自由啊。

Z:孩子不是爱情的结晶嘛,你怎么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G:你看我现在要是休息了还能去夜店酒吧放松一下,你见过哪个妈妈级人物在这种场合出现过?

Z:那你男朋友呢?他想要么?

G:他现在觉得担不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可能将来真能结了婚就会想要了!不过我是不想。

Z:你要真结婚了,你爸妈不得催你要孩子啊? G:天高皇帝远的,他们就管不到我了。

Z:那你意思是你现在户口本被扣押在家,偷不出来户口本所以结不成婚是么?

G:也是我不太敢嫁。想婚姻总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草率做决定。而且我总要考虑我父亲的感受,偷偷嫁了将来生活幸福也就算了,万一不幸福呢,这果子还不是自己吞?

Z:你就没有一点点想法说要个孩子,老来没伴没人照顾多可悲啊。

G:你有没有看过前段时间有一篇报道采访一对北漂夫妇,都从农村来的。他们说:“可能我现在不要孩子会有一个遗憾,但如果我要了孩子会有更多遗憾。”

Z:你歧视从农村来的人!

G:我没有!我只是说人家都有这么高的觉悟了,我也得跟上!Z:最后一个问题。假如你有可能会要孩子,你觉得会在什么年龄?

G我现在已经28了,女人卵细胞最稳定的年龄是在21岁到29岁之间。到了30岁怀孕就困难,而且容易生出畸形儿。到了35岁之后就算是高龄产妇了,到时候母子都有危险。

Z:你直接说你没有这样的想法就可以了!G:如果我现在怀孕了我可能会结婚吧。访谈结束后,我组成员根据耿女士提供的大致情况得出一系列分析。曾经有调查数据显示,现在大城市的女性(处于可生育年龄的),每10个人中便有1个生育能力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并非是先天遗传,而多数都是后天生活习惯不当而引起的。作为生活压力逐渐加大的80后群体,婚姻的可靠度首先是不保障的,同时身体原因也使80后对生育产生了极大的抗拒。同时,80后是生活在物质充足的年代,也就是说80后比其前辈更多的享受了物质的便利,也承受了物质的诱惑。80后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自然不说,所以80后的人有一个通性便是自私,这种自私通常表现在对自我生活的追求上。80后崇尚自由,不愿意被孩子束缚,过早背上沉重的负担。80后并不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群体,但是80后的自私个性使其不自主地在规避一些责任,比如养育责任和教育责任。80后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同时在追求自我生活的提高,与此同时,那些能够避免的责任80后们通常选择避免,通常情况下80后会给自己贴上“忙碌”、“精力不够”等标签使其不生育这一选择显得合理化。

六、调查结论

1.自我价值实现愿望较强

80后的人普遍具有价高的文化素质较、尤其对于事业心强的人,他们有他们的人生观、生育观。觉得人生苦短、精力有限,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为了让自己的才华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得到最大、最有效地发挥,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奋斗于自己的事业。80后的人对责任的理解与上辈完全不同,她们不愿意牺牲自我来承受生儿育女的责任,尤其当面对事业与生育相冲击的时候。80后的人们往往会选择事业而放弃生育,不愿与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失之交臂,至于孩子,只能为事业让步,80后的女孩对孩子的爱再也不会是无条件的奉献!尤其对于80后的女孩,普遍受到良好的教育,她们活跃在商业和经济领域,她们深谙年轻是一种优势,年轻更易受到老板的器重和周围人的喜爱,年轻的女性较之年轻的男性更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但是,一旦为人母,过早地生儿育女,则使女性心理成熟、务实和青春朝气的优势荡然无存,孩子的到来容易使女性在社会的竞争中出于劣势,变为弱者。

2.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享受而坚守“两人世界”

在现代社会中,在富贵场的诱惑、影视文化的裹挟、商业信息的纠缠下,一些夫妇追求现代化的享受、高质量的生活,他们吃要生猛新鲜,穿要名牌服装,行要有私人轿车,身材要保持少女身材,玩要进歌厅、舞厅、酒吧、网吧……看到现代人为抚养、教育子女所付出的昂贵费用,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剧烈,也使这些城市新潮人物望而生畏。而丁克家庭由于可以省却养育子女的大笔开销,生活质量肯定高于普通家庭。80后的人更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住房问题则成为首要关注的事情,随着房价的升高,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房子的首付则成为他们的阻碍,多半是由父母出钱,对于家庭背景不是很好的家庭就会出现家庭婚后住房问题不能解决,蜗居斗屋,为此不愿承受添丁加口所带来的烦恼。这个尤其在北京人口较密集的城市较为突出。例如:A女士夫妇与公婆同居一屋,她的婆婆是个口罗嗦得叫人难以忍受的老太太,为了一件鸡毛蒜皮的事,她可以唠叨几个钟头。而她的公公又非常粗暴鲁蛮,对老伴的污言秽语、拳脚相对,老两口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虽然老头老婆抱孙心切,但A女士苦恼地对别人说“把孩子带到世界上来,就应该给予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一个充分的亲情,否则宁可不要孩子,保持丁克状况。”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80后的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当自己没有得到高质量的生活时,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过上与自己相同的道路而选择不生育。

3.有的妇女看到分娩、养育子女的艰辛、追求身材的完美而放弃生育

有的妇女特别是从事妇幼工作的妇女,看到妇女分晚的痛苦、妇科疾病的折磨以及养育儿女的艰辛而在婚前就向男方提出不唱“摇篮曲”。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在妇产科中的医护人员中丁克家庭往往占较高比例。值得一提的是80后的女孩子爱美的程度惊人,每一个都巴不得做“时尚达人”。完美的体态,羡煞那些已为人母的欧巴桑。虽然生育后可以做纤体,但体形想恢复到孕前还是颇有难度。自然的是最美的,为了自然的美体,她们认为不生育值得。4.夫妻感情不和谐、婚姻不稳定

除了事业的原因,80后的女孩之所以不愿意生孩子还有一份考量就是婚姻的信任度问题。不管男人们是否承认,许多男人希望通过孩子来进一步牢固家庭关系,确定男性在婚姻中的优势。但是,80后的女孩思想更加活跃,人格更加独立,婚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要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婚姻的关系中与丈夫呈拉锯状态,当婚姻不是生活的全部的时候,80后的女孩决不会因为孩子阻碍自己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脚步,这是普遍80后女性的生育心态下面是网上的一段真是的事情:。C女士婚后3年一直没有孩子,当她的知己好友问及缘由时,她说:“我们婚后性格不合,生活目标不同,吵架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常常打冷战,各自为政……孩子一出生,就得尊重他的人权、生存权。让孩子出生于一个争吵不休的家庭,是对孩子的人权和社会义务的不负责任!5.经济压力过大

80后的女孩不愿生孩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目前经济状况的忧虑。竞争的激烈和生存压力增大使越来越多的女性认识到所谓才子配佳人只不过是一个神话。因此,80后的女孩对男性经济与社会地位的依附与过去相比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强。看着自己在外面厮杀得精疲力尽的丈夫,面对丈夫生孩子的请求,80后的女孩也许不会说“我们能力还不够”,但一定会说“等我们有了房好吗?”其实,它的潜台词是“老公,你得加紧赚钱了。”这个事情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校内上一个转帖是这样的,在北京买1套60平米150万元住房,各阶层的代价是:农民种三亩地1000年,工人上班100年,公务员工作35年,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不免能看出一些社会问题,对于80后买房的经济压力之大是总所周知的,还有一个例子能够更明显的看出大家对于房价过高的问题:一对美籍华人夫妇买下杰克逊的豪宅,每平米合人民币14000元。北京五环外普通公寓每平米均价17000元。北京千万人住着比杰克逊还贵的房子,却出不了杰克逊式的艺术家。高房价压得消费者连地球步都走不好,自然没有太空步,只有太恐怖。这种强大的经济压力迫使很多80后的人经受不住,不想在成为“房奴”的同时背上“孩奴”的包袱。养个孩子的花销却一眼望不到头,吃穿用的、教育方面的开销、医疗费外加上保险。把孩儿拉扯大了以后还要供他上大学,等他毕了业以为终于熬出头了,结果多数情况下父母依然要为孩子承担很多方面的开销,例如为孩子做长远打算的话就要找工作、供房子,以及臵办婚礼等,任何一项都是不小的开支,所以很多到了生育年龄80后就会犹豫或是选择不生育。

七、调查感想 其实我们不应该过于悲观去看待整个事情,对于80后的人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问题而不应选择逃避,要孩子虽然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压力和负担,但主要还要看我们的心态如何,生孩子也有许多好的方面我们可以辩证的去考虑问题,例如从投资角度讲:生孩子在目前的社会状况下是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的趋向,不过随着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竞争机制的变化,你培养的孩子在你需要依靠时就会有回报。

从女人角度讲,女人一辈子没有做过母亲是人生一大缺憾,有了孩子你才能体会什么是无私及母爱的伟大,孩子也会改变你的人生观,因为你经历了做完整女人的过程。生过孩子的女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来源和父母拥有孩子后悔觉得亲情的可贵。而与爱人共同制造出一个新的生命并且全身心地养育宝宝,也可以使爱情更提高一个境界。

从男人角度讲,男人成家立业的标志是老婆、孩子,没有孩子男人到了一定岁数,别人也会认为有问题,失去做父亲的资格是男人面无光彩。从家庭角度讲:有孩子才可以称为完整的家庭,虽然牺牲了二人世界、浪漫激情,但是孩子的出世给你带来的感觉是“痛并快乐着”,相对对于一个家庭稳定性更高。

从情感上讲,孩子是夫妻老年的精神寄托,人老怕孤独、寂寞,老年人不需要什么回报,更多的是精神安慰。你们现在和父母的关系就是这样,他们盼你们孩子大人就是想有天伦之乐。如果没有孩子,20岁30岁40岁可以享受二人世界带给你的快乐和激情,50岁60岁70岁可能就要慢慢学会忍受没有人关心的寂寞。

八、调查不足

我组此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两种方式,由于两种方式同时进行,故而调查问卷的结论和访谈结论之间联系不甚紧密,不能够进一步佐证和分析调查问卷得出来的结论。同时,由于人数有限和实践限制问题,我组的调查问卷发放不全面,覆盖面不广,多数调查人群均为未婚,不能很全面的反应出已婚人群的状态,及大部分80后的思想。

九、调查问卷(附)80后独生子女生育观念调查问卷

1.性别

A.男

B.女 2.婚姻状况

A.已婚

B.未婚

3.你会因为经济条件、工作原因推迟生育吗? A.会

B.不会

4.你有没有考虑过做丁克一族,不要孩子? A.要

B.不要

5.你认为生育的价值是?(可多选)A.为家族传宗接代 B.自我生命的延续 C.爱情的结晶

D.维系家庭稳定的必须

E.为老年生活和养老考虑

6.你曾“恐育”过吗?你有过下列哪种“恐育”心理?(可多选)A.怀孕和生产太辛苦 B.孩子会破坏夫妻感情

C.孩子会给我带来经济压力

D.怕没时间没条件好好养育孩子

E.孩子会让自己的人生不再自由

F.一旦婚姻不稳定,孩子怎么办? G.我没有“恐育”过

7.你有没有为自己设定过生育年龄? A.25岁之前 B.30岁之前

C.35岁之前

D.40岁之前

E.没有计划过

第三篇:我国适婚户籍人口二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范文模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但是,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会有太大变化。本文以研究二胎生育意愿的相关文献为理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在不考虑政策约束时,影响二胎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提供科学决策。

一、引言

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已历时30余年,这一政策不仅改变着每一个中国家庭的生活,也改变了整个中国发展的轨迹。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约少出生4亿人口,有效缓解了人口快速增长对社会经济形成的压力。但是,长期推行以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为目的的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负面效应也开始凸显。因此,我国开放二孩政策,鼓励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夫妻生育二胎。然而,这些潜在的、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夫妇大都为独生子女,是受“三口之家”家庭观念影响最深的一代人,当他们进入婚育阶段后,是否愿意生育二胎,又有那些因素会影响二胎生育意愿,这些都是人口政策调整所考虑的问题,也是本次研究所关注及回答的问题。

二、理论研究和假设

从世界范围来看,理想子女数减少是现代化社会普遍发生的一种趋势。以经济学家贝克尔为主提出的生育经济理论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对孩子数量的需求增加,对孩子质量的需求也增加,人们愿意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抚养和教育。还有研究表明收入对理想子女数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在控制教育程度后,妻子的收入对其理想子女数无显著影响。现代化理论认为人们对其他消费品的偏好要超过对孩子的偏好,受过较高教育者更容易接受强调自我人生价值的现代化观念,易找到其他价值目标替代孩子的价值。对女性来说更是如此,研究结果显示,妻子的教育程度比她的收入、家庭收入以及丈夫的教育水平对理想子女数有更强的影响。

然而,若要探究理想子女数的影响因素,应将其放在特定的制度背景和社会状况中。首先,在中国,独生子女已经演变成刻板的社会印象,与“能力低”、“自我中心”、“自私”等一系列负面评价形成了固定的联想,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更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等观念得到不少人赞同。第二,随着中国城市社会保障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家庭在孩子教育、医疗和成家时购置婚房等方面的费用大增,孩子抚育成本急剧上升。第三,男孩偏好是我国传统生育文化的重要特征,它对理想子女数有正向刺激作用。城市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弱化了男孩与养老的联系,但男孩与传宗接代的联系较少受到触动,城市居民男孩偏好明显减少但仍存在。最后,由于中国城市女性大多在生育后连续就业,再加上有强大的亲属支持将有效减轻其育儿负担,女性因生育而付出的机会成本相对较少,二胎意愿的性别差异将不明显。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有以下假设:

假设一:家庭社会经济条件较好者想生2孩的概率更高,尤其是在经济越发达、生活条件好的城市;

假设二:高学历者由于更多认同两个孩子更能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观念,其理想子女数为2孩的更多;

假设三:有男孩偏好者更多认为生两个孩子更好;

假设四:身体状况和年龄与要二胎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假设五:工作职位(情况)与要二胎有显著影响;

假设六:获取公共教育方便程度与要二胎有显著影响;

假设七:女性理想子女数为二孩的概率与男性没有显著差异。

三、数据和变量

本研究所用数据是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第二期(2010—2019)的第4次调查结果。调查在全国一共抽取了100个县(区),加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5个大城市,作为初级抽样单元,总样本量约为12000,从中抽取年龄在20—50的适婚年龄的有效数据,有效调查对象为2400人。

1、因变量

通过问卷中“假如可以自由选择,您认为最理想的是生几个孩子”的题项来测量被访者的理想子女数。调查结果显示,24.3%的人认为生一个孩子最理想,62.7%的人表示生两个孩子最理想,理想子女数在三个及以上有11%,而表示不想要孩子的仅为2%,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生育意愿调查中城市居民的理想子女数基本为l孩或2孩基本相同。

2、解释变量

(1)基本情况

①年龄(连续变量:20-50);

②性别(此处为虚拟变量,女赋值为“2”,男赋值为“1”);

③身体健康状况(以被访者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了解和社会上一般标准比较,身体状况分为很不健康、比较不健康、一般、比较健康、非常健康5级分别对应1-5来度量);

④个人生育意愿(以被访者的主观意愿为主,个人生育意愿分为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无所谓同意不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5级分别对应1—5来度量);

⑤婚姻状况(此处为虚拟变量,已婚为“1”,未婚赋值为“0”);

此处注意:凡是有婚姻经历的都默认为已婚,而不考虑目前的婚姻状态。

(2)社会经济地位

①工作情况(以被访者提供的客观情况为准分为失业,固定工作,零工,个体户四类,分别对应0—4来度量);

②家庭收入水平(被访对自己家实际收入为准);

(3)受教育程度(以被访者实际情况为准,分为未受过教育、小学、初中、职业高中、普通高中、中专、大学专科(正规教育)、大学专科(成人教育)、大学本科(成人教育)、大学本科(正规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共10级分别对应1—10来度量);

(4)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以被访者主观判断为准,将获取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分为非常方便、比较方面、一般、不太方便、很不方便5级分别对应1—5来度量);

(5)男孩偏好(以被访者主观意愿为准,希望二胎为男孩的为1,女孩的为0)见表1。

3、计量模型

为研究二胎生育意愿与解释变量的关系,特建立以下模型:

T-CHIi= X+PER2X2i+INC3X3i+EDU4X4i+MAR5X5i+PUB6X6i+AGE7X7i+HEL8X8i

+JOB9X9i+BOY10X10i+SEX11X11i+ui。

其中PER—个人意愿;INC—家庭总收入;EDU—受教育水平;MAR—婚姻状况;PUB—公共教育;AGE—年龄;HEL—身体健康状况;JOB—工作情况;BOY—男孩偏好;SEC—性别;u—随机误差项。

第四篇:全面二孩政策下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

“全面二孩”政策下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人们各种争议不断。有学者认为可以延迟人口老龄化,也有观点认为该政策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市部分社区运用无结构访谈的方法,了解所调查社区夫妻的生育意愿现状。主要从家庭结构现状、学历、其他的限制因素三个方面来描述,进而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产生原因。从生育态度、生育成本、生育压力、生育能力四个维度来阐明原因分析。最后部分简明概括该研究的启示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全面二孩”; 生育意愿;现状; 影响因素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123

1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1问题提出 人口问题一直都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新中国在成立的20年之初,没有明确的人口生育政策,受苏联的影响,放任增长,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人口与经济、环境的矛盾。[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的总数量仍旧很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也日益明显,我国目前正逐步接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人口形势日益严峻,问题益增。所以,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提上了国家议程。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道“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2]但各地区申请二孩的家庭数据表明,符合条件申请的家庭人数远远低于预期。所以为了进一步推迟人口老龄化、优化劳动力结构,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人们对“全面二孩”的争议不断。[3]

12生育意愿的界定生育意愿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可以?娜?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生育目的,即人们为什么生育;二是人们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为理想子女数;三是有关子女性别的看法,即人们怎么看待自己已有或即将生育什么性别子女的看法。[1]生育意愿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育意愿也发生着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

2生育意愿现状分析

21独生子女家庭相比二孩家庭较多

通过走访社区,笔者发现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当问及是否有要二孩的计划,夫妻双方明确表示想要二孩的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他们对当前的家庭结构状态相对来说比较满意,并不打算打破现有的家庭结构。

22学历高的家庭生育意愿较低当夫妻双方或一方学历较高,他们更重视孩子的成长质量,愿意尽力地给予一个孩子最好的生活状态。有部分学历高的家长表示,自己不能对是否要二孩做出决定,需要回家与自己的孩子商量再做决定,如果孩子不愿意,他们也不会强迫。

23有生育意愿的家庭囿于时间、工作等限制有部分家庭有要二孩的打算,但是迫于无人看孩子、工作压力大、经济紧张等现实原因只能将计划暂且搁置或者延迟,而且这样的家庭在我们的访谈对象中占多数。

3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31生育态度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认知、情绪决定人们的行为,而认知包括态度、观念、看法等。生育态度对一个人采取生育行为的动机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生育态度主要包括育龄父母对子女的价值判断和性别偏好。价值判断主要是指父母是把子女看成家族传承的需要还是阻碍家庭更好发展的负担。[4]显而易见,拥有前者观点的父母生育二孩的欲望会明显高于后者。有性别偏好的父母可能会有“儿女双全”“男孩优于女孩”“女孩好养”等一些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促进了人们的生育意愿。事实证明,任何一种生育态度都不是单一地发挥作用,往往交织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家庭已经有一个女孩,但是育龄父母却有儿女双全的梦想,认为男孩可以更好地传宗接代,他们往往会倾向于选择生育二孩。

32生育成本

“成本”是商品经济方面的概念,即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为成本。[5]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发生重要的变化。所谓的生育成本可以理解为生育孩子、培养孩子长大成人所需付出的可以量化或无法量化的付出。金钱成本指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消费和支出,小到孩子的吃奶、穿衣,大到结婚、买房等,这些都是需要金钱来堆砌的。生育、养育一个孩子的金钱成本对很多家庭来说是很重的负担。在生育二孩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再经过十月怀胎到孩子出生、坐月子、休养这一系列的过程我们可以称为时间成本,而很多育龄期的父母都是处于青年期或中年期,他们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尤其是女性由于怀孕,不得不中断自己的工作。而男性可能会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照顾另一方上,也会影响其工作。工作成本多是由于时间成本所致,由于漫长的备孕、怀孕、养育的过程,女性需要休产假照顾家庭和孩子,不得不中止自己的工作,甚至面临着失业和短暂地与社会失去接触的危机。生育成本、时间成本、工作成本这三个因素对生育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它们中任何一个在发挥作用并不是说明另外两个不起作用,而是在特定条件下哪个因素所占的比重更大。在权衡利弊之下,人们再决定是否要二孩。

33生育压力 生育压力主要是针对女性而言,即在进行生育行为的决策过程中,有哪些人或者社会系统可以对其产生影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一是丈夫,在家庭系统中,如果丈夫的权威较高,那么他的说服力会更强一些。二是公婆等其他家庭成员,生育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女性一人的事情,所以,其他家庭成员的观点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生育意愿产生影响。三是同事、朋友,这些人的经历或生活会对女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四是政策,政策作为宏观体系,在根本上影响着女性的生育意愿的决定。“计划生育”时期、“单独二孩”时期、“全面二孩”时期,每个时期的不同政策下,女性主观的生育意愿会产生微妙的变化。

34生育能力生育能力是对其实现生育行为所具有的资源、条件、机会等的评估,同时这也受当事人对资源、条件、机会等的重要性主观评价的影响。一般来说,当个体认为自己拥有较多的资源、优越的条件、较好的机会时,做出生育行为计划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因为这样他们会有充足的安全感和资本来养育孩子。

4启示与建议 笔者认为“全面二孩”政策不会造成人口堆积现象。提出此看法是基于走访社区和查阅大量资料而得出的结论。面对“全面二孩”的政策,人们并不会随随便便地作出决定,他们往往会进行比较理性和现实的思考,会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条件、时间、工作,考虑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自二孩政策诞生以来,政府一直在关注人们会做出何种选择,担心会造成人口的过快增长。但是研究发现,人们会不断地权衡自己的各种因素,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负责任的选择。除非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具备生育孩子的能力并制定好明确的规划,否则生育意愿很难落实到生育行为。所以,这个启示是有一定依据的。

“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虽然不会造成人口的堆积现象,但是相比计划生育阶段来说,人口会有所增长,会造成资源的竞争或者之前的资源与现在的人口资源并不能很好地匹配。比如:教育资源中师资力量的落后,部分老师多媒体、网络等技术掌握得并不好;此外,医疗卫生等资源也是不可忽视的资源。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质量,我们要加大经济投入的同时也注意政策的适时调整来保障人口的增长。

参考文献:

[1]佟新人口社会学[M].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韩雷,田龙鹏“全面二孩”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J].湘潭大学学报,2016(1).[3]张晓青,黄彩虹,张强,等“单独二孩”与“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生育意愿比较及启示[J].社会科学文摘,2016(1).[4]茅倬彦,罗昊符合二胎政策妇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差异[J].人口研究,2013(1).[5]张五常经济解释卷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第五篇:基于人口发展新形势下关于养老、医疗和生育保险对我国公民保障性有关政策理论的研究

基于人口发展新形势下关于养老、医疗和生育保险对我国公民保障性有关政策理论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面临着超低生育率、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养老医疗负担严重加剧等各种社会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和我国社保现状存在的不足,结合国家新推行的相关政策,进而对我国关于养老、医疗和生育保险对我国公民保障性有关政策进行初步理论研究。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国在人口劳动力传统优势的历史条件下正在往劳动力不足方向进一步迈进,目前的中国正面临着超低生育率、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迁移流动持续活跃、社会养老医疗负担严重加剧与劳动力加速缺失等各种社会问题,且这些问题正在进一步加深对未来中国的综合发展,未来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将进入人口发展与社保基金之间严重不平衡的新阶段。转变人口发展理念,调整养老、医疗和生育保险政策,构建人口与养老、医疗、生育之间的平衡将是中国人口发展的必然选择[1]。

一、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

2019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其中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达到140005万人,突破14亿,相比2018年末增加467万人。如图1.1和图1.2所示,自2014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且自2016以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降低,截止2019年,由2016年的5.86%降低至2019年的3.34%,照此发展态势,未来五年内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将接近0。人口发展形势已刻不容缓,如何平衡社会养老、医疗、生育保险将是稳定社会和谐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保障。

图1.1

2014-2019年年末中国总人口数(万人)

图1.2

2014-2019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其次,由图1.3和图1.4可知,中国人口男女性别比例进一步拉大,以及中国老龄化进一步加重。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527万人,女性人口6847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64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图1.3

2019年年末中国男女人口数占比

图1.4

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及其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男女性别结构的不平衡将会持续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老年人口比例的加重将会加剧国家在养老、医疗和生育财政支付的负担,为更好的保障养老、医疗和生育方面的经济支出,实现全民社保的覆盖将是解决该问题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二、我国养老、医疗、生育保险的现状

社会保险是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是一种具有显著效果的再分配制度,对稳定经济增长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也被誉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器。社会保险一般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2]。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持续上升,社会保险基金结余、支出、收入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

(一)养老保险现状

2014年至2019年,我国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为84232、85833、88777、91548、94293和96748万人,截止2019年,养老保险参保比例达到69.5%。毫无疑问的是,养老保险居于中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核心地位,而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比例上升,养老保险这一与人民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险也成为讨论的重点。

图1.5

2014-2018年中国人口与养老保险参保比例走势

根据已经公布的老年人口数据来看,截至2018年年底,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约1.67亿人),占总人口的11.9%。2017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2018年新增800多万。虽然2018年新增老年人口数量有所回落,但新增数字依旧庞大,说明我国老龄化程度仍在快速提升,养老压力不减。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达到1465万人,死亡998万人,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进一步降低,人口红利进一步削减。老龄化压力带来的养老压力与需求持续增加。

图1.6

2010-2019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走势

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角度来看,2010-2019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和基金支出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但近几年增速有小幅度的减缓。201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13873亿元,支出达到10755亿元,2018年已经分别增长至55006和47550亿元,而根据人社部的快报数据,2019年收入和支出分别达到56083和51897亿元,按同口径的上年快报数,支出的增速有小幅度的上升,收入增速有所下降,收入支出差额进一步缩小。随着收入与支出差额的进一步缩小,未来养老保险的支出将出现赤字,达到收入无法满足支出的地步,造成我国在老年人口养老方面的严重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

目前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要针对职工离退休之后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种则是主要针对无工作但又存在养老需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中最为主要的组成,也是养老保险的矛盾的主要来源

[3]。从全国总体来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依然显著的高于支出,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总体稳定,但考虑到人口流动,部分地区人口呈现出持续的净流出,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养老保险领取人数显著增长,缴纳人数持续下降,在加上经济的不景气,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较低,使得收入小于支出,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中央调剂。

总的来看,未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基本养老基金收支结余将会收窄。均衡代际负担、体现制度公平,进一步壮大主权养老基金规模很有必要,中国具有庞大的国有资产,通过预算安排、划转部分国有资本扩大全国社保基金规模,维持其稳定发展很有必要,但持续的完善投资政策,促进基金保值增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基金收益率是社保基金持续稳定发展主要因素,而更为重要的是,制度性并轨和更为公平的养老金制度则是保证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基石。

此外,建立主权养老基金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全球各国的实践表明:主权养老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石,它的蓄水池作用能够帮助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以丰补歉。中国的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以及国有资本向社会保险的划转三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一定的主权养老基金的责任,但存在权责不清的现象,一味的划转也不利于养老基金长期稳定的发展,持续完善中国的主权养老基金很有必要。此外,主权养老基金在解决代际问题上也有较好的能力[4]。

(二)医疗保险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持续上升,公众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使得我国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得到了有效提升。另一方面,我国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相继建立并不断完善,大大提升了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费用的支付能力。受此

推动,我国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划目标,在未来仍将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

图1.7

2015——2019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统计

截至2019年底,全口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436万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926万人,比上年增加1245万人,增长3.9%;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2510万人,比上年减少268万人,降低0.3%。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中,在职职工24231万人,退休人员8695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923万人和322万人。2019年3月3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19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总支出分别为23334.87亿元、19945.73亿元,年末累计结存26912.11亿元。

全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4883.87亿元,同比增长9.94%,其中统筹基金收入

9185.84亿元;基金支出11817.37亿元,同比增长10.37%,其中统筹基金支出7120.30亿元;年末累计结存21850.29亿元,其中统筹基金累计结存13573.79亿元,个人账户累计结存8276.50亿元。

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8451.00亿元,同比增长7.71%;支出8128.36亿元,同比增长14.23%;年末累计结存5061.82亿元。

中国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宽领域、全民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三)生育保险现状

生育保险是中国在面临人口转变、经济体制转变、社会支持网络变迁的背景下,保障妇女权益和地位、提高人口素质、保障企业公平竞争、体现女性社会价值、减少生育风险的有效制度。

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办理结婚登记人数持续降低,而离婚登记人数小幅度持续升高,中国离婚率占比越来越高,同时晚婚不婚人数占比越来越高。

近几年来,我国生育政策从计划生育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新的政策的全面实施,对当前女性生育意愿和行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统计,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比2018年减少58万人,而新生人口数量和结婚人数成正比关系。结合结婚登记人数发展趋势可知,未来我国新生人口将进一步减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人们的保险意识也在提升,这使得当前我国生育保险的覆盖人数不断增加。

图1.8

201

5年~2019年中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统计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给基金运行带来的最大变化是短期内生育人数增加,生育保险支出增加。《2020-2026年中国医疗保险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11月,中国生育保险基金收入为779.84亿元,支出705.57亿元。

图1.9

2015年~2019年中国生育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统计

生育保险基金运行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新的生育政策对其带来明显的影响,因此在新的政策下,相关部门应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建立生育保险动态筹资机制,保证生育保险基金的平稳高效运行。

三、有关政策实施现状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社保已然成为继房子、教育之后的第三大刚需了,除开老了能要养老,病了能治疗,现实中许多事情都跟社保挂钩。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政策实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为[5

6]:

1、保障水平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职工承受能力有差距。

2.、政策不完善,制度尚待规范。

3、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农民工和外来工用工不规范,无劳动合同,对农民工和外来工不缴纳社会保险。

4、保险层次单一,多层次社会保险有待完善。

6.社会保险法尚未出台,缺乏法律依据,社会保险的强制特性没有得到真正体现,支持依法参保。

7、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及补缴欠费,财务状况难以及时准确了解,缺乏强制手段。

8、社会保险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体制,费率差别较大(最高为36%);

统筹层次参差不齐,基金运营渠道单一,调拨划转不顺畅,不同统筹地区待遇标准差别较大,管理手段的落后直接造成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信息化管理还有待完善。

9、基层民众对社会保险认识不足,对社会保险的意义和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对社会保险的强制特性及其分配机制不理解,不清楚社会保险与自己的权利义务关系,制度推行难度大。

针对以上现状存在的不足,为更有效推进社会养老、医疗和生育保险在未来人口发展形势之间的平衡,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并且取得了明显有效的成果[7]。

一、征管力度空前,不缴社保违法。

2019年社保归税务局统一征管,象征着社保征管力度加大。而后社保黑名单制度的建立,更是让社保征管力度更上了一个台阶,不依法缴纳社保,将会受到联合惩戒。

二、社保转移接续变得更简单。

简化了社保转移接续手续,减少了社保经办需要的证明,实现了社保信息共享,方便了我们老百姓。

三、国企出10%的股权,发社保福利。

为了充分让老百姓享受国有企业发展的成果。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截止目前三家试点国有企业已划转资金超200亿,后期将持续划转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10%的股权充实社保基金。社保红利将进一步提升。

除此之外,2019年国家在社保领域出台了四大新政策,分别如下:

一、今年养老金平均提高5%左右

2019年3月13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为2018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

二、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

2019年3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意见》,要求2019年底前实现两项保险合并实施,遵循保留险种、保障待遇、统一管理、降低成本的总体思路,实现参保同步登记、基金合并运行、征缴管理一致、监督管理统一、经办服务一体化。

三、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9年3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部署,明确具体配套措施等。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为落实从2019年5月1日起各地可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原规定的20%降至16%等降低社保费率部署,会议决定,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

各地由过去依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改为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使缴费基数降低。

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本省平均工资60%—300%之间自愿选择缴费基数。

四、2019年5月1日起,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明确: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目前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可降至16%。

同时,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自2019年5月1日起,实施失业保险总费率1%的省,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的期限至2020年4月30日。自2019年5月1日起,延长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的期限至2020年4月30日。

随着国家在养老、医疗及生育政策上的大力宣传及推行,相信未来我们国家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有效的政策法规保障在保险收入和保险支出之间的平衡,并且能够较好的处理好人口新形势下的养老、医疗和生育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友华.中国人口发展:现状、趋势与思考[J].人口与社会,2019,35(04):3-17+2.[2]

韩华英.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的现状、问题与措施之我见[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150.[3]

王翠琴,李林,薛惠元.人口年龄结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

——基于201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OL].社会保障研究:1-15[2020-05-07].[4]

郑秉文.中国社保制度改革取向与基本原则[J].经济研究参考,2019(12):127-128.[5]

郑秉文.大幅“双降”:社保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从长期制度安排和长期经济增长的角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03):1-10.[6]

杨斌.对养老保险在实际运行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市场,2020(10):50-51.[7]

金刚,刘钰彤.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府财政责任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2):61-71.[8]

下载我国城市80后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数量的实证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城市80后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数量的实证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