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5篇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资料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经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本事和地理探究本事。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本事,获取新知识的本事,以及交流合作的本事。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够说十分有限,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资料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本事和地理探究本事;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资料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资料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六、教学措施: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本事、记图本事和再认再现本事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进取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确定和推理。
七、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2
[课标分析]
本节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分析如下。
地理学习应落实到地图上,应充分利用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和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通过教材“活动”,结合图3.6,了解洋流模式的形成。通过阅读图3.5,结合读图思考题,初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和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
在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的基础上,再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化,加强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
不要求学生记住各洋流的名称,但需要了解不同纬度大洋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为后面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世界海洋表层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与旧教材相比,删减了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形成的部分内容,总体要求相对降低,但对洋流分布规律的要求却相对提高。
教材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盛行风。接着给出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最后,结合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归纳、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材的编排顺序、课标要求与学生认知规律存在一定“矛盾”,可重组教学的顺序——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先结合图3.6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简单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接着,结合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即不将结果简单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步步启发和引导下逐步分析、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然后教师简评、补充、总结,循序渐进。
洋流的形成和分布,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并联系第二单元全球风带的分布,边讲解、边画图,简单推导全球洋流的形成过程,最后以图形为基础,概括、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
初中地理没有涉及洋流的知识。但是,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了解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存在。针对这一事实,在设计时应让学生充分阅读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学生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可选取“鸭子舰队”的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遇到的障碍:通过地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不知该如何下手、如何表述,洋流的主要成因的分析找不到突破口。
[三维教学目标]
根据对课标、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目标:
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初步分析说明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模式图;
2.根据给出的学法指导,分析、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思维。培养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思维。
[教学重点]
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洋流的性质分类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归纳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学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事发地点在北太平洋中部海域,“鸭子舰队”怎么“入侵”夏威夷、阿拉斯加、白令海峡,甚至大西洋海域的加拿大、美国的东海岸、英国等?引出矛盾。)
【生】 洋流
【师】 好!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设疑导入,激发兴趣,引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57页,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请同学们结合学案的提示,阅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洋流的概念、洋流的分类以及海水运动的动力。阅读完可以举手回答。
【师】谁来说说。
【生】……
【师】很好!请坐!在洋流的概念中,有几个关键词,你抓住了没有?第二位同学,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关键?
【生】……
【师】好,常年的、沿一定方向、大规模。洋流具有非常大的规模。比如:墨西哥湾暖流的流量相当于世界陆地径流总量的20多倍。
(让学生看教材57页的内容,从教材对洋流定义的描述中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教师展示自己的关键词,供学生参考。引用“墨西哥湾暖流的径流量可达世界陆地总径流量的20多倍”这个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师】根据性质,洋流可以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类型。其中,暖流是?
【生】……
【师】一般来说,较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较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所以,一般来说,暖流也就是从较低纬海区流向较高纬度海区的洋流?
【师】好!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平整的海平面上,海水怎么会流动?
【生】盛行风!
【师】好,盛行风!在盛行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随风漂流。表层海水会带动下层海水流动,最终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洋流的方向与盛行风的方向一致。
(学生通过阅读,在课本上找出基本概念,教师小结、强调关键部分的理解)
【师】同学们还记得地球上有哪些全球性的盛行风?请同学们看到学案,图中椭圆内表示均一的海洋,椭圆表示海岸线。请在左边全球风带模式图中,填写六个风带的名称?
【师】好!谁来说说全球风带分布情况。
【生】风带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3
高一上学期由于学生刚进入学校,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在停留在初中“副科”这一基础上,为了帮忙学生重新认识地理学科,在这一届高一的地理课安排上与往届相比我做了很大的调整。因为第一册课本上的是自然地理,抽象的东西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今年,我选择了先上高一下册,期望这样的改变能帮忙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好的学好地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教学任务:
(1)完成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
(2)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学习地理。
二、教材分析:
“地理2”的主题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核心资料是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包括地球上的人类状况(人口问题)-人类居住在什么地方(城市问题)-人类干什么(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四部分。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2、为高中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采取案例学习的思路安排课程资料
三、学生情景分析:
高一共两个班,每个班都有60人以上。因为地理不参加中考,学生进高中前已放弃了一年,基本上每个学生高一地理都是从零开始。
四、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景,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与学生探讨地理在现时生活中得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三、四周学习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五、六、七周学习地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八、九、周学习第三单元一、二节并带领学生复习已学知识为其中考做准备;第十一、十二周学习第三单元三、四节并分析期中试卷;第十三、十四、周学习第四单元一、二节并复习为月考做准备;第十六、十七、十八周学习第四单元;第十九周总复习,为期末考做准备。
五、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景,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为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精心备课,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本事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综合本事的要求,充分挖掘大纲,进一步处理好重点和难点,地理教学中强化落实知识重点及难点的解决途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简便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主要是《世纪金榜》),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本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本事。
4、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6、针对当前的高考改革,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和分析问题的本事,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本期高二地理教学将认真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遵照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在学校、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的统一部署下,地理教学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精心上好每一节课、精心辅导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技能与终身学习能力,力争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人文地理的人口、城市、文化、旅游、世界政治经济、中国地理的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力争使学生掌握用基础的地理知识去分析去解决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成为有强烈爱国情操又具有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中学生。
三、工作要求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选编好每一套复习试题。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在本期内向全校推出一至二堂高质量的公开课。
2、针对不同的的教学内容,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形象直观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布置适量的课堂或课后练习,并及时批改和辅导,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老师有针对性教学与命题以期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加强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力争能在具有影响的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6、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全国基教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学生的各种特长,增强自信和能力。并从教师的知识更新、方法转变等方面展开了多次培训、学习、展示、推广形式的活动。使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目标、态度方法都有了根本改变。
地理学科在整个中学教育教学中起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引导广大地理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才能真正改变教育教学现状。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的解读工作。塌实做好新教材的教育教学培训,帮助每一位教师进行新教材的备课,掌握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规律,上好每一堂课。引导广大地理教师深入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并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努力做到:“博学多才”“博大精深”,实现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提高吴江的地理教师整体素质。
深入课堂认真听课,为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指导,使他们能不断地明确方向和具体目标;能不断地改进方法和措施,提高效率。建立教育教学研究网络,使教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普及化,真正成为提高教师业务的有效手段。
二、主要目标
1、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突破口,大胆进行地理课堂教改革。实现从“讲——学”“灌——学”到“导——学”的转变。创设“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乐学、爱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2、更广泛、更有效地使用电教手段,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形象地感知地理事物;更密集地输出地理信息;更有效的进行反馈都需要新的教学手段的使用。
3、积极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一批优秀的地理教师。通过各类教研活动、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并通过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活动、竞赛等等,使一批青年地理教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与教坛新秀。
4、加强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的层次起作用。在课题研究中要把实效性、可操作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它与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并实实在在出成绩出效果。
5、探索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改革的方法。在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教学评价方法上,试行一些改革,探索一些方法和思路。
三、具体工作
1、高中地理教研活动。
⑴高一、高二年级教研活动。
地点:xx中学
开课老师:xx
活动的主要目标:改革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用以下几种方法:
a、由学生来选择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b、进一步探讨网络课的开展。
c、研究如何把课本知识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⑵高三年级教研活动。
研究新高考方向;制定新教学内容和复习方法;统一教学难度、深度与具体目标。
地点:开学后定。
2、初中地理教研活动:
以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解读为重点,认真做好初中地理的教学研究工作。
⑴建立初中教研网络:各校选派一名地理老师参加《xx》的地理部分培训。成为学校学科联络员。
⑵各片组织学科中心组。
3、课题研究工作的推广:
xx市地理课题已经结题,起揭题报告受到苏州市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认真做好有关工作的总结、分析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加以推广。xx市级课题也将结题,要把已经取得的经验展示出来。并且进行推广。高三信息搜集、交流活动:要认真分析新的高考特点,做好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工作。通过xx月份大市的高三研讨会,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针对我们的学生情况做出有xx特点的复习方案。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7
一、学情、教情分析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高中地理分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讲述的主要内容分别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本学期主要学习和教授必修一。高中地理比之于初中地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综合性、区域性,这既是有别于同时也是难于初中地理的地方,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一学生虽然在初中接受了为时两年的地理教育,但由于地理不参加中考,使得学校不重视,师生不上心,导致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异常薄弱。根据我的个人感受,我所带的学生几乎连最基础的地理概念和术语都茫然无知,可见他们基础之差。另外学生还存在自觉学习意识差,独立思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厚等问题,这是我在教学中必须加以参照和改进的地方。同时,我初出茅庐,在教学能力和技巧上存在很多欠缺,在管理学生、调控课堂上的经验几乎为零,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我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我充分考虑以应对。
我总共带了五个班,其中的一班和二班基础相对较好,其余的班级基础较为薄弱。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各个班级对地理显示出了较浓的兴趣,但是在基础方面的限制很难让他们快速准确的吸收所学知识。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课程大纲,宏观认识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改变传统的机械式的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我会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优秀教学的标准,把有经验教师提供的建议落实到位,努力提高自身教学和研究能力,做到优秀教学。
2.“青蓝结对”,遇到问题虚心且及时的向老教师求教,充分听取他们对本人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做到精细化、合理化的安排教学。
3.集体备课制度有利于迅速的找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够充分深入学习其他人的教学长处,弥补自身教学方法和能力的不足。学校构建的这个平台我会好好利用,争取早日打造一个新的自己。
4.万变不离其宗,教学中的宗就是教材,因此要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教材在如今的课改背景中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使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也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5.课堂教学中强调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落实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在课前让学生通读教材,让他们独立完成书本的基础知识梳理。培养学生在独立学习中发现问题和在之后的课堂上及时
解决问题的意识。上课时,不断设置情景,增加互动环节,活跃课堂气氛,解决学生问题,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课后引导学生复习教材,配以辅导资料的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6.注重知识总结和测试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巩固,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8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高一的地理学习,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1)(2)册和世界地理概述的基本内容,对高中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全面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与复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的但他们在地理空间概念方面、读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欠缺。好在经过高一的世界地理概述部分的复习,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这也为今后的教学减轻了些难度。
由于高考改革特殊性,高二地理的学习主要由于高考的改革和高中地理学习与复习的自身特殊性,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包括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在内的高中地理选修教材的学习与复习,学习任务重。高中地理选修教材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与初中地理有所共性的地方。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着重讲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而高中地理选修教材以案例形式的具体分析中国的区域差异。
二、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
1、复习初中世界地理知识,重点使学生认识各大洲各国的地理位置及优势特点,并能分析认识形成特色的原因。
2、复习初中中国地理知识,重点使学生认识我国地理总体特征和各自然区域的差异,并能分析认识各区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影响。
3、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在教学方式上,虽然注意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导向上,仍以教师为主,学生的自主取向表现得不明显。虽然学生能比较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但是基本上仍然是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路在走。同时过于周密的设计往往会导致过度的控制,不敢放手。对于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的处理仍然带有比较强的传统教学的痕迹。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探究的空间更大,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2、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如何将教学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3、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9
时光流逝,从xxxx年9月2日正式上课,到xxxx年1月17日上课结束,这一个学期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本学期带6个班的高一地理,一个班的高三地理。与此同时,区对于今年新进教师实行“导师制”给了我更多学习和研究教学的机会,这也是我梦寐以求的。
(一)关于高一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六个班的地理课进度一致,上到第三章结束,其余内容下学期再上。本学期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期中和期末成绩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教学工作成绩、成长:
1、能认真备课,期中考试以后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上课实效性大为增强;
2、基本上每周都去……听导师的一节课,并与导师交流学习心得;……来听我3次课,每次听完课都进行了点评,受益匪浅。
3、本学年出了一次高二期中考试卷,一次高一期末考试,顺利完成任务,并在出卷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
4、教学基本功大赛,荣获二等奖。
教学的不足之处:
1。学生的同步的作业未能及时、全面评讲;
2。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尚未欠缺,离学生理想成绩存在距离。
未来努力方向:
1、要很好地备好课,很好地采用多媒体白板教学,达成高效课堂;
2.必须拿出有限时间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讲;
3、狠抓实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学生基础比较差的情况,抓基础知识、能力的落实;
4、坚持学习听课学习、读书学习、研读文本,以及进行课题研究,做一个研究型教师。
(二)关于高三的教学总结
限于学生的基础、态度、能动性,本学期高三我只带到必修1第三章结束,高三将只能进行一轮复习。本学期教学过程中,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但本学期计划中的做五三题目等未能完成。给学生上的课,创新不足,只能停留在按部就班。
下学期将认真研读考试说明,认真做好复习工作。
(三)关于公开课的总结
1、校级公开课:没有进行,下学期将补上。
2、高三公开课:可再探讨选修课等,整个安排视情况而定。没有进行。
3、教学基本功大赛,即凸显多媒体整合技术的比赛,荣获二等奖。
以上为本人xxxx-xxxx学年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基本完成各学段的教学任务,并让学生获得满意成长与成绩;在高一教学中有所领悟,继续在进步之中。希望自己在下学期能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愿自己收获更多成功和喜悦。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一上册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教学。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地理必修一,这部分内容是立足于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选取了自然地理中经典的几个要素,如大气、陆地、水环境、地质等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探讨人地关系中“地”的有关地理理论基础,通过这些自然地理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将生活中的地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并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的有关读图析图绘图的方法和技巧,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现实世界的境域性知识,解决有关地理的重大问题。使地理学习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至5章。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1.由于部分学校初中阶段忽视地理学习,使高一学生对地理学科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学生的见闻有限、知识面窄,对地理学习存在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又对新生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
2.学生对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的学习会存在很大难度。就其原因是地球运动中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而与之配套的物理和数学等学科的内容知识还未学到,无形中加大了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难度。
3.地理学习的兴趣不浓,方法机械。很多学生视地理为副科,以为学习地理就是靠死记硬背,故学习兴趣不浓,也不是很重视。自然地理学习需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多因素综合分析等能力较弱。
4.地理思维能力缺陷。自然地理现象一般是学习后续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而学生的地理思维往往是单因素线式模式,缺乏多因素网式综合思维能力,难以理解复杂的自然地理现象,也将对后续的学习带来难度。
四、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也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树立一教高中三年的目标,为高三出口打下周三坚实的基础。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 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一(人教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册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习。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四、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在初中基本没有学习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
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
五、具体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3 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4 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5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按学校211教学思路,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6 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7、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地理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8、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9、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3
一、总体目标
以地理教学大纲为依据,以现行高中地理课本为依托,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要求: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各年级都必须加强基础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的教学。把知识点落实到课本中、地图中,做到章节过关,不留死角。立足于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检索信息、应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加强地理学科的专业语言——地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加强学与用的有机结合的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评价、论证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各学校必须集体备课,充分讨论,优化集中,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5.教研活动安排:①十月份参加全市优质课比武、优秀教案和优秀论文的评选。②参加市三次质检质量分析会。③20xx年4月上旬召开高三地理复习备考研讨会。
三、教学安排
高一
上学期.
时间教学内容.
期中前高中地理上册(必修)第一单元
期末前高中地理上册(必修)第二单元
下学期
时间教学内容
期中前高中地理上册(必修)第三单元
期末前高中地理上册(必修)第四单元
高二
上学期
时间教学内容
期中前高中地理下册(必修)
期末前高中地理选修(一)、世界地理.
下学期
时间教学内容
期中前中国地理.
期末前高中地理选修(二)、期末复习
高三
时间复习内容.
7月10日补课完,上完(复习)高中选修(二)
9月1~9月30日世界地理
10月1日~11月20日中国地理
11月21日~12月31日高中地理上册(必修)
元月1日~寒假补课放假高中地理下册(必修)
春节后补课~第Ⅱ次质检前高中地理选修(一).
第Ⅱ次质检后~4月30日专题复习.
5月1日~5月15日地理学科内热点专题复习
5月16日~5月25日文综复习.
5月26日~6月04日地理学科内重点知识回顾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4
一、本学期高一地理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严格遵守新课改的思想,在教学中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在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确保高中教育的稳步前进。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必修一整本书和必修二的部分资料,为下学期的会考奠定基础。
必修一中涉及自然地理知识,所以有几节课异常难,比如:第一章中第三节,第二章中的第二、三、四节,这几节是必修一的重中之重,也是会考中经常考到的资料,所以对于这几章,我打算放慢速度,尽可能的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
本学期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进取辅导,及时进行单元测验,对试卷进行分析,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高一(1)到(5)5个班级,其中(1)班是普高班,面临会考压力,而其他4个班是综重班,不需要会考,所以我在讲课时,对1班大力强调会考,并且加大练习程度。
高一年级每个班近五六十个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上必须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又要进行必须的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必须要重点特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三、教学策略和措施: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能够参考其他教科书,比较他们的不一样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教法,在上课之前,应与有经验的教师多交流讨论是否行得通。
2、多听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积累经验,不在与教学时间的长短。应当尽量多听课,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那些地方是自我不具备的。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所收获。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加强个别辅导,课堂上给他们机会,不歧视他们,肯定他们的努力,帮忙他们树立信心,不断提高。
总之,对于高一地理上学期的教学来说,要严格注重学生地理学习效果的提升,丰富学生地理学习的知识资料和本事。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5
一、说教材
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主要讲述了①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困境、治理手段;②两类新工业区,分别以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以及美国“硅谷”为例,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形成条件。本节课主要由相关案例构成,结构较为复杂,但内容安排有规律可循。课文均列举国外成熟案例,清楚的展现了不同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和条件,再配以我国的相关案例进行对照学习,从中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通过“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这一案例的学习,了解工业区位选择变迁的原因。
能力目标:解释相关产业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转移现象;解决城市工业布局的综合问题。
德育目标: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为家乡工业发展出谋划策。
教学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因素的变迁对工业地域布局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这一案例的学习实现能力的迁移,解释相关产业变迁的现象;解决城市工业布局的综合问题。
二、说教法
讲述法、图表法、案例教学法
多媒体电脑
三、说学法
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注意化繁为简,学会归纳具有条理性的知识点。针对不同的案例由区位分析入手,找出其发展的条件和具备的特点,并能够将规律应用到类似的案例中去。学习传统工业区部分,要注意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去理解它的兴起、衰落、治理。由于传统工业区的交通、矿产、产业条件都较为优越,因此此类问题很容易在综合习题中有所体现,建议学生借此机会对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地理概况进行归纳总结。而对于新工业区部分重点把握其与传统工业区的不同之处,学会应用它的特点和兴起条件。
四、说过程
作为本章内容的集中体现,在课前提问部分有必要对前两节的内容进行简要的复习,如“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集聚或工业分散的原因和优势所在”等等。由于本节内容带有一定的实战性质,因此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而课程导入部分相对简单,只需向学生陈述存在发展特点与历程不同的工业区这一事实即可。
讲述传统工业区部分教材选用了德国鲁尔区这一例子,缘于其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世界传统工业区的典范。在这里首先需要分析鲁尔区的地理信息,通过教材的介绍和地图的判读,使学生明确它的地理位置、地形、矿产、交通、城市、人口、资本等区位条件。作为传统工业区,鲁尔区的发展条件较为良好,在这里我将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材料,找出这些发展的区位条件。接下来主要由教师陈述一下鲁尔区所遇到的困境,注意将重点指向其原有的区位优势上,表明区位条件的变化会对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综合整治的内容是传统工业区部分的教学重点,整治具有条理性,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内容,在这里鲁尔区并非在向新工业区靠拢,而是仍旧利用其业已积累的条件去重新制定新的发展策略。趁热打铁,这时候适时地提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例子,归纳其发展的区位因素,让学生对比它们的异同之处,并为辽中南工业区的再振兴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这段文字的对比教学有必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作为常考案例,传统工业区的内容变化大、考点多、形式多样,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段教材。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提出整改策略,做到和而不同,提高其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是有关新工业区的内容。新工业区主要分为以轻工业为主和以高技术工业为主的两部分内容。先看以轻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教材中所举的案例是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课文首先介绍了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在这里教材只是条理性的罗列,处理上较为简单,和其发展条件同样,由一两个问题带出即可。针对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教材中给出了温州乡镇企业这一案例进行对照。这里仍旧需要对比两个工业区的异同点,较上一案例的处理,本案例可以相对简化,不必耗费过多时间。下面是对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的内容进行讲解,教材以美国“硅谷”为例,首先谈的是高技术工业的特点,然后讲述的是“硅谷”的发展条件,由于教学模式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内容基本一致,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接下来教材中提到的与之对照的案例同样是以高技术产业而闻名的中关村,由于中关村在国内的知名度较高,一般学生都有所了解,因此不妨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何建议,相对于发展较为成功的“硅谷”我们需要学习的方面又是哪些?案例中最后一个问题很值得深省,我国的新工业区到底怎样做才能够获得成功,简单的模仿下我们缺少的又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作为拓展,让学生写一篇简短的论文作为课后作业。
最后做以简单的课堂小结。本节内容的教学可能会相对繁杂,而案例之间的分析过程又过于雷同,所以难免枯燥。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将尽量做到详略得当,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特点:
1、丰富的煤铁资源产地
2、煤炭、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导
3、大型企业为核心
例子:德国鲁尔区:
发展条件:交通便利,临近原燃料产地,人口密集,资本雄厚
困境:原燃料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产业部门单一陈旧
治理: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对照:辽中南工业区
二、新工业区
Ⅰ、意大利新工业区
特点:
1、以中小企业、轻工业为主
2、集中大量类似企业
3、生产高度专业化
4、分布在小城镇、生产过程分散
形成条件:交通便捷,用地用水方便,政府支持,经济高度开放,发达的信贷体系,原燃料大幅度涨价,廉价劳动力
对照:温州乡镇企业
Ⅱ、美国“硅谷”
特点:
1、高学历的从业人员
2、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周期短
3、研发费用比例高
4、产品面向世界
形成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高校、科研院所集中,市场稳定(军事订货),创新环境和社会文化熏陶
对照:北京中关村科技园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4篇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
时光流逝,从xxxx年9月2日正式上课,到xxxx年1月17日上课结束,这一个学期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本学期带6个班的高一地理,一个班的高三地理。与此同时,区对于今年新进教师实行“导师制”给了我更多学习和研究教学的机会,这也是我梦寐以求的。
(一)关于高一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六个班的地理课进度一致,上到第三章结束,其余内容下学期再上。本学期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期中和期末成绩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教学工作成绩、成长:
1、能认真备课,期中考试以后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上课实效性大为增强;
2、基本上每周都去……听导师的一节课,并与导师交流学习心得;……来听我3次课,每次听完课都进行了点评,受益匪浅。
3、本学年出了一次高二期中考试卷,一次高一期末考试,顺利完成任务,并在出卷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
4、教学基本功大赛,荣获二等奖。
教学的不足之处:
1。学生的同步的作业未能及时、全面评讲;
2。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尚未欠缺,离学生理想成绩存在距离。
未来努力方向:
1、要很好地备好课,很好地采用多媒体白板教学,达成高效课堂;
2.必须拿出有限时间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讲;
3、狠抓实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学生基础比较差的情况,抓基础知识、能力的落实;
4、坚持学习听课学习、读书学习、研读文本,以及进行课题研究,做一个研究型教师。
(二)关于高三的教学总结
限于学生的基础、态度、能动性,本学期高三我只带到必修1第三章结束,高三将只能进行一轮复习。本学期教学过程中,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但本学期计划中的做五三题目等未能完成。给学生上的课,创新不足,只能停留在按部就班。
下学期将认真研读考试说明,认真做好复习工作。
(三)关于公开课的总结
1、校级公开课:没有进行,下学期将补上。
2、高三公开课:可再探讨选修课等,整个安排视情况而定。没有进行。
3、教学基本功大赛,即凸显多媒体整合技术的比赛,荣获二等奖。
以上为本人xxxx-xxxx学年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基本完成各学段的教学任务,并让学生获得满意成长与成绩;在高一教学中有所领悟,继续在进步之中。希望自己在下学期能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愿自己收获更多成功和喜悦。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2
一、学情、教情分析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高中地理分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讲述的主要内容分别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本学期主要学习和教授必修一。高中地理比之于初中地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综合性、区域性,这既是有别于同时也是难于初中地理的地方,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一学生虽然在初中接受了为时两年的地理教育,但由于地理不参加中考,使得学校不重视,师生不上心,导致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异常薄弱。根据我的个人感受,我所带的学生几乎连最基础的地理概念和术语都茫然无知,可见他们基础之差。另外学生还存在自觉学习意识差,独立思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厚等问题,这是我在教学中必须加以参照和改进的地方。同时,我初出茅庐,在教学能力和技巧上存在很多欠缺,在管理学生、调控课堂上的经验几乎为零,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我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我充分考虑以应对。
我总共带了五个班,其中的一班和二班基础相对较好,其余的班级基础较为薄弱。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各个班级对地理显示出了较浓的兴趣,但是在基础方面的限制很难让他们快速准确的吸收所学知识。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课程大纲,宏观认识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
内容和特点,改变传统的机械式的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我会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优秀教学的标准,把有经验教师提供的建议落实到位,努力提高自身教学和研究能力,做到优秀教学。
2.“青蓝结对”,遇到问题虚心且及时的向老教师求教,充分听取他们对本人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做到精细化、合理化的安排教学。
3.集体备课制度有利于迅速的找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够充分深入学习其他人的教学长处,弥补自身教学方法和能力的不足。学校构建的这个平台我会好好利用,争取早日打造一个新的自己。
4.万变不离其宗,教学中的宗就是教材,因此要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教材在如今的课改背景中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使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也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5.课堂教学中强调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落实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在课前让学生通读教材,让他们独立完成书本的基础知识梳理。培养学生在独立学习中发现问题和在之后的课堂上及时
解决问题的意识。上课时,不断设置情景,增加互动环节,活跃课堂气氛,解决学生问题,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课后引导学生复习教材,配以辅导资料的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6.注重知识总结和测试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巩固,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高一的地理学习,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1)(2)册和世界地理概述的基本内容,对高中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全面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与复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的但他们在地理空间概念方面、读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欠缺。好在经过高一的世界地理概述部分的复习,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这也为今后的教学减轻了些难度。
由于高考改革特殊性,高二地理的学习主要由于高考的改革和高中地理学习与复习的自身特殊性,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包括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在内的高中地理选修教材的学习与复习,学习任务重。高中地理选修教材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与初中地理有所共性的地方。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着重讲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而高中地理选修教材以案例形式的具体分析中国的区域差异。
二、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
1、复习初中世界地理知识,重点使学生认识各大洲各国的地理位置及优势特点,并能分析认识形成特色的原因。
2、复习初中中国地理知识,重点使学生认识我国地理总体特征和各自然区域的差异,并能分析认识各区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影响。
3、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在教学方式上,虽然注意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导向上,仍以教师为主,学生的自主取向表现得不明显。虽然学生能比较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但是基本上仍然是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路在走。同时过于周密的设计往往会导致过度的控制,不敢放手。对于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的处理仍然带有比较强的传统教学的痕迹。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探究的空间更大,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2、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如何将教学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3、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地理必修一,这部分内容是立足于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选取了自然地理中经典的几个要素,如大气、陆地、水环境、地质等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探讨人地关系中“地”的有关地理理论基础,通过这些自然地理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将生活中的地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并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的有关读图析图绘图的方法和技巧,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现实世界的境域性知识,解决有关地理的重大问题。使地理学习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至5章。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1.由于部分学校初中阶段忽视地理学习,使高一学生对地理学科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学生的见闻有限、知识面窄,对地理学习存在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又对新生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
2.学生对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的学习会存在很大难度。就其原因是地球运动中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而与之配套的物理和数学等学科的内容知识还未学到,无形中加大了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难度。
3.地理学习的兴趣不浓,方法机械。很多学生视地理为副科,以为学习地理就是靠死记硬背,故学习兴趣不浓,也不是很重视。自然地理学习需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多因素综合分析等能力较弱。
4.地理思维能力缺陷。自然地理现象一般是学习后续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而学生的地理思维往往是单因素线式模式,缺乏多因素网式综合思维能力,难以理解复杂的自然地理现象,也将对后续的学习带来难度。
四、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也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5
高一上学期由于学生刚进入学校,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在停留在初中“副科”这一基础上,为了帮忙学生重新认识地理学科,在这一届高一的地理课安排上与往届相比我做了很大的调整。因为第一册课本上的是自然地理,抽象的东西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今年,我选择了先上高一下册,期望这样的改变能帮忙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好的学好地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教学任务:
(1)完成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
(2)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学习地理。
二、教材分析:
“地理2”的主题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核心资料是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包括地球上的人类状况(人口问题)-人类居住在什么地方(城市问题)-人类干什么(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四部分。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2、为高中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采取案例学习的思路安排课程资料
三、学生情景分析:
高一共两个班,每个班都有60人以上。因为地理不参加中考,学生进高中前已放弃了一年,基本上每个学生高一地理都是从零开始。
四、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景,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与学生探讨地理在现时生活中得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三、四周学习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五、六、七周学习地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八、九、周学习第三单元一、二节并带领学生复习已学知识为其中考做准备;第十一、十二周学习第三单元三、四节并分析期中试卷;第十三、十四、周学习第四单元一、二节并复习为月考做准备;第十六、十七、十八周学习第四单元;第十九周总复习,为期末考做准备。
五、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景,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为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精心备课,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本事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综合本事的要求,充分挖掘大纲,进一步处理好重点和难点,地理教学中强化落实知识重点及难点的解决途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运用生产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简便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主要是《世纪金榜》),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本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本事。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6、针对当前的高考改革,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和分析问题的本事,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6
一、总体目标
以地理教学大纲为依据,以现行高中地理课本为依托,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要求: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各年级都必须加强基础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的教学。把知识点落实到课本中、地图中,做到章节过关,不留死角。立足于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检索信息、应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加强地理学科的专业语言——地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加强学与用的有机结合的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评价、论证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各学校必须集体备课,充分讨论,优化集中,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5.教研活动安排:①十月份参加全市优质课比武、优秀教案和优秀论文的评选。②参加市三次质检质量分析会。③20xx年4月上旬召开高三地理复习备考研讨会。
三、教学安排
高一
上学期.
时间教学内容.
期中前高中地理上册(必修)第一单元
期末前高中地理上册(必修)第二单元
下学期
时间教学内容
期中前高中地理上册(必修)第三单元
期末前高中地理上册(必修)第四单元
高二
上学期
时间教学内容
期中前高中地理下册(必修)
期末前高中地理选修(一)、世界地理.
下学期
时间教学内容
期中前中国地理.
期末前高中地理选修(二)、期末复习
高三
时间复习内容.
7月10日补课完,上完(复习)高中选修(二)
9月1~9月30日世界地理
10月1日~11月20日中国地理
11月21日~12月31日高中地理上册(必修)
元月1日~寒假补课放假高中地理下册(必修)
春节后补课~第Ⅱ次质检前高中地理选修(一).
第Ⅱ次质检后~4月30日专题复习.
5月1日~5月15日地理学科内热点专题复习
5月16日~5月25日文综复习.
5月26日~6月04日地理学科内重点知识回顾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7
一、说教材
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主要讲述了①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困境、治理手段;②两类新工业区,分别以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以及美国“硅谷”为例,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形成条件。本节课主要由相关案例构成,结构较为复杂,但内容安排有规律可循。课文均列举国外成熟案例,清楚的展现了不同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和条件,再配以我国的相关案例进行对照学习,从中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通过“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这一案例的学习,了解工业区位选择变迁的原因。
能力目标:解释相关产业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转移现象;解决城市工业布局的综合问题。
德育目标: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为家乡工业发展出谋划策。
教学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因素的变迁对工业地域布局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这一案例的学习实现能力的迁移,解释相关产业变迁的现象;解决城市工业布局的综合问题。
二、说教法
讲述法、图表法、案例教学法
多媒体电脑
三、说学法
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注意化繁为简,学会归纳具有条理性的知识点。针对不同的案例由区位分析入手,找出其发展的条件和具备的特点,并能够将规律应用到类似的案例中去。学习传统工业区部分,要注意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去理解它的兴起、衰落、治理。由于传统工业区的交通、矿产、产业条件都较为优越,因此此类问题很容易在综合习题中有所体现,建议学生借此机会对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地理概况进行归纳总结。而对于新工业区部分重点把握其与传统工业区的不同之处,学会应用它的特点和兴起条件。
四、说过程
作为本章内容的集中体现,在课前提问部分有必要对前两节的内容进行简要的复习,如“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集聚或工业分散的原因和优势所在”等等。由于本节内容带有一定的实战性质,因此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而课程导入部分相对简单,只需向学生陈述存在发展特点与历程不同的工业区这一事实即可。
讲述传统工业区部分教材选用了德国鲁尔区这一例子,缘于其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世界传统工业区的典范。在这里首先需要分析鲁尔区的地理信息,通过教材的介绍和地图的判读,使学生明确它的地理位置、地形、矿产、交通、城市、人口、资本等区位条件。作为传统工业区,鲁尔区的发展条件较为良好,在这里我将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材料,找出这些发展的区位条件。接下来主要由教师陈述一下鲁尔区所遇到的困境,注意将重点指向其原有的区位优势上,表明区位条件的变化会对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综合整治的内容是传统工业区部分的教学重点,整治具有条理性,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内容,在这里鲁尔区并非在向新工业区靠拢,而是仍旧利用其业已积累的条件去重新制定新的发展策略。趁热打铁,这时候适时地提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例子,归纳其发展的区位因素,让学生对比它们的异同之处,并为辽中南工业区的再振兴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这段文字的对比教学有必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作为常考案例,传统工业区的内容变化大、考点多、形式多样,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段教材。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提出整改策略,做到和而不同,提高其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是有关新工业区的内容。新工业区主要分为以轻工业为主和以高技术工业为主的两部分内容。先看以轻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教材中所举的案例是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课文首先介绍了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在这里教材只是条理性的罗列,处理上较为简单,和其发展条件同样,由一两个问题带出即可。针对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教材中给出了温州乡镇企业这一案例进行对照。这里仍旧需要对比两个工业区的异同点,较上一案例的处理,本案例可以相对简化,不必耗费过多时间。下面是对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的内容进行讲解,教材以美国“硅谷”为例,首先谈的是高技术工业的特点,然后讲述的是“硅谷”的发展条件,由于教学模式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内容基本一致,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接下来教材中提到的与之对照的案例同样是以高技术产业而闻名的中关村,由于中关村在国内的知名度较高,一般学生都有所了解,因此不妨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何建议,相对于发展较为成功的“硅谷”我们需要学习的方面又是哪些?案例中最后一个问题很值得深省,我国的新工业区到底怎样做才能够获得成功,简单的模仿下我们缺少的又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作为拓展,让学生写一篇简短的论文作为课后作业。
最后做以简单的课堂小结。本节内容的教学可能会相对繁杂,而案例之间的分析过程又过于雷同,所以难免枯燥。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将尽量做到详略得当,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特点:
1、丰富的煤铁资源产地
2、煤炭、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导
3、大型企业为核心
例子:德国鲁尔区:
发展条件:交通便利,临近原燃料产地,人口密集,资本雄厚
困境:原燃料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产业部门单一陈旧
治理: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对照:辽中南工业区
二、新工业区
Ⅰ、意大利新工业区
特点:
1、以中小企业、轻工业为主
2、集中大量类似企业
3、生产高度专业化
4、分布在小城镇、生产过程分散
形成条件:交通便捷,用地用水方便,政府支持,经济高度开放,发达的信贷体系,原燃料大幅度涨价,廉价劳动力
对照:温州乡镇企业
Ⅱ、美国“硅谷”
特点:
1、高学历的从业人员
2、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周期短
3、研发费用比例高
4、产品面向世界
形成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高校、科研院所集中,市场稳定(军事订货),创新环境和社会文化熏陶
对照:北京中关村科技园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8
[课标分析]
本节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分析如下。
地理学习应落实到地图上,应充分利用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和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通过教材“活动”,结合图3.6,了解洋流模式的形成。通过阅读图3.5,结合读图思考题,初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和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
在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的基础上,再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化,加强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
不要求学生记住各洋流的名称,但需要了解不同纬度大洋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为后面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世界海洋表层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与旧教材相比,删减了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形成的部分内容,总体要求相对降低,但对洋流分布规律的要求却相对提高。
教材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盛行风。接着给出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最后,结合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归纳、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材的编排顺序、课标要求与学生认知规律存在一定“矛盾”,可重组教学的顺序——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先结合图3.6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简单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接着,结合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即不将结果简单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步步启发和引导下逐步分析、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然后教师简评、补充、总结,循序渐进。
洋流的形成和分布,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并联系第二单元全球风带的分布,边讲解、边画图,简单推导全球洋流的形成过程,最后以图形为基础,概括、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
初中地理没有涉及洋流的知识。但是,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了解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存在。针对这一事实,在设计时应让学生充分阅读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学生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可选取“鸭子舰队”的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遇到的障碍:通过地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不知该如何下手、如何表述,洋流的主要成因的分析找不到突破口。
[三维教学目标]
根据对课标、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目标:
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初步分析说明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模式图;
2.根据给出的学法指导,分析、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思维。培养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思维。
[教学重点]
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洋流的性质分类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归纳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学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事发地点在北太平洋中部海域,“鸭子舰队”怎么“入侵”夏威夷、阿拉斯加、白令海峡,甚至大西洋海域的加拿大、美国的东海岸、英国等?引出矛盾。)
【生】 洋流
【师】 好!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设疑导入,激发兴趣,引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57页,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请同学们结合学案的提示,阅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洋流的概念、洋流的分类以及海水运动的动力。阅读完可以举手回答。
【师】谁来说说。
【生】……
【师】很好!请坐!在洋流的概念中,有几个关键词,你抓住了没有?第二位同学,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关键?
【生】……
【师】好,常年的、沿一定方向、大规模。洋流具有非常大的规模。比如:墨西哥湾暖流的流量相当于世界陆地径流总量的20多倍。
(让学生看教材57页的内容,从教材对洋流定义的描述中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教师展示自己的关键词,供学生参考。引用“墨西哥湾暖流的径流量可达世界陆地总径流量的20多倍”这个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师】根据性质,洋流可以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类型。其中,暖流是?
【生】……
【师】一般来说,较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较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所以,一般来说,暖流也就是从较低纬海区流向较高纬度海区的洋流?
【师】好!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平整的海平面上,海水怎么会流动?
【生】盛行风!
【师】好,盛行风!在盛行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随风漂流。表层海水会带动下层海水流动,最终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洋流的方向与盛行风的方向一致。
(学生通过阅读,在课本上找出基本概念,教师小结、强调关键部分的理解)
【师】同学们还记得地球上有哪些全球性的盛行风?请同学们看到学案,图中椭圆内表示均一的海洋,椭圆表示海岸线。请在左边全球风带模式图中,填写六个风带的名称?
【师】好!谁来说说全球风带分布情况。
【生】风带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校高一年级共有教学班18个, 18个班分为二个层次,8班和12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16个班的学生为平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在上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相当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习。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习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2、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 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 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 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 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5人组成,集体备课和习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何文臣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杨应才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习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习题。习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3、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
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
4、根据教材特点选用
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
六、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七、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习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八、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通过研讨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大量时间,更好地提高成绩。
九、教学上应突出做好的几项工作: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2、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
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应当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再考虑其他;强调主干知识是在选材上注意所考查的知识在学科中的地位和分量;强调主干知识是指试题的新情景、新材料、新角度的落脚点必须落在学科基本内容和主干知识范围内,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3、重视知识网络的教学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和网络;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规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
4、坚持知识的三点论:知识点、连接点、生长点
强调考查主干知识不意味着让考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恰恰是强调要建构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和网络;命题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指围绕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要重新整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系统;高考命题是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高考命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主干知识而肢解主题。
5、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
突出能力的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是高考命题的改革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注意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相衔接的那些能力。
以上是高一地理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定有不足和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全国基教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学生的各种特长,增强自信和能力。并从教师的知识更新、方法转变等方面展开了多次培训、学习、展示、推广形式的活动。使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目标、态度方法都有了根本改变。
地理学科在整个中学教育教学中起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引导广大地理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才能真正改变教育教学现状。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的解读工作。塌实做好新教材的教育教学培训,帮助每一位教师进行新教材的备课,掌握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规律,上好每一堂课。引导广大地理教师深入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并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努力做到:“博学多才”“博大精深”,实现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提高吴江的地理教师整体素质。
深入课堂认真听课,为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指导,使他们能不断地明确方向和具体目标;能不断地改进方法和措施,提高效率。建立教育教学研究网络,使教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普及化,真正成为提高教师业务的有效手段。
二、主要目标:
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突破口,大胆进行地理课堂教改革。实现从“讲——学”“灌——学”到“导——学”的转变。创设“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乐学、爱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2、更广泛、更有效地使用电教手段,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形象地感知地理事物;更密集地输出地理信息;更有效的进行反馈都需要新的教学手段的使用。
3、积极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一批优秀的地理教师。通过各类教研活动、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并通过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活动、竞赛等等,使一批青年地理教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与教坛新秀。
4、加强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的层次起作用。在课题研究中要把实效性、可操作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它与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并实实
在在出成绩出效果。
5、探索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改革的方法。在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教学评价方法上,试行一些改革,探索一些方法和思路。
三、具体工作高中地理教研活动。
⑴高一、高二年级教研活动:
地点:黎里中学 开课老师:丁金菊、钱明霞
活动的主要目标:改革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用以下几种方法:a。由学生来选择学习方法进行学习。b。进一步探讨网络课的开展。c。研究如何把课本知识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⑵高三年级教研活动:
研究新高考方向;制定新教学内容和复习方法;统一教学难度、深度与具体目标。
地点:开学后定。
⑶配合苏州大市高中地理必修内容的评课活动做好准备。
2、初中地理教研活动:
以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解读为重点,认真做好初中地理的教学研究工作。
⑴建立初中教研网络:各校选派一名地理老师参加《历史与社会》的地理部分培训。成为学校学科联络员。
⑵各片组织学科中心组:松陵片:邱雪华、丁敬海 震泽片:钮土林、金卫星平望片:吴永锋、金花、朱冬生 黎里片:钮文忠、庄巧英
3、课题研究工作的推广:
苏州市地理课题已经结题,起揭题报告受到苏州市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认真做好有关工作的总结、分析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加以推广。吴江市级课题也将结题,要把已经取得的经验展示出来。并且进行推广。高三信息搜集、交流活动:要认真分析新的高考特点,做好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工作。通过四月份大市的高三研讨会,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针对我们的学生情况做出有本吴江特点的复习方案。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1
高中地理学习共三年时间,高一阶段主要目标是面对会考,主要教学内容是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高二、高三阶段主要目标是面对高考,主要教学内容是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及选修地理和区域地理,所以高中地理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在备课方面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在讲授《时间计算》的时候,这课教学难度比较大,针对高一学生他们不容易明白。为了上好这堂课,咱们要认真研究了教材,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最好为此准备了一些教具,能用多媒体讲授就更好了。授课时就胸有成竹就会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在教学方面
课堂教学是核心。课前,认真的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和同组的老师共同探讨教材中出现的难点,共同解决课堂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在教学中,每一节课,都要注意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不光传授他们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成就感是培养学习兴趣必不可少的要素。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中,应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针对部分学生作业懒散,可以通过同桌和小组之间的作业完成情况,让他们形成竞争,不做学习的懒人。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后进生辅导方面
在对后进生的辅导中,应注意一帮一的效果,在学习兴趣上,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在学生中,开展互相帮助,组长带头负责的方法,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看哪个组进步快,不但组长得到奖励,其他组员也得到“星”的奖励。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让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逐渐进步。
五、提高自身学习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余,教师应坐下来的时间,静静地思考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学生的成长问题,思考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反思教学结果,积累教学经验,品味工作中的苦与乐,培养自己的教学激情,积极向同行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多订阅教育、教学的相关资料,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主动听课、评课,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建立健全自己的教育、教学框架。知识无止境,为了孩子们的那双清澈的眼睛,为了自己的那颗跳动的心,咱们要不断地去努力,让教学变成自己的艺术。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树立一教高中三年的目标,为高三出口打下周三坚实的基础。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 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一(人教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册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习。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四、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在初中基本没有学习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
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
五、具体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3 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4 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5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按学校211教学思路,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6 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7、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地理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8、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9、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一上册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教学。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全国基教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学生的各种特长,增强自信和能力。并从教师的知识更新、方法转变等方面展开了多次培训、学习、展示、推广形式的活动。使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目标、态度方法都有了根本改变。
地理学科在整个中学教育教学中起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引导广大地理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才能真正改变教育教学现状。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的解读工作。塌实做好新教材的教育教学培训,帮助每一位教师进行新教材的备课,掌握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规律,上好每一堂课。引导广大地理教师深入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并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努力做到:“博学多才”“博大精深”,实现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提高吴江的地理教师整体素质。
深入课堂认真听课,为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指导,使他们能不断地明确方向和具体目标;能不断地改进方法和措施,提高效率。建立教育教学研究网络,使教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普及化,真正成为提高教师业务的有效手段。
二、主要目标
1、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突破口,大胆进行地理课堂教改革。实现从“讲——学”“灌——学”到“导——学”的转变。创设“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乐学、爱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2、更广泛、更有效地使用电教手段,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形象地感知地理事物;更密集地输出地理信息;更有效的进行反馈都需要新的教学手段的使用。
3、积极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一批优秀的地理教师。通过各类教研活动、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并通过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活动、竞赛等等,使一批青年地理教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与教坛新秀。
4、加强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的层次起作用。在课题研究中要把实效性、可操作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它与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并实实在在出成绩出效果。
5、探索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改革的方法。在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教学评价方法上,试行一些改革,探索一些方法和思路。
三、具体工作
1、高中地理教研活动。
⑴高一、高二年级教研活动。
地点:xx中学
开课老师:xx
活动的主要目标:改革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用以下几种方法:
a、由学生来选择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b、进一步探讨网络课的开展。
c、研究如何把课本知识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⑵高三年级教研活动。
研究新高考方向;制定新教学内容和复习方法;统一教学难度、深度与具体目标。
地点:开学后定。
2、初中地理教研活动:
以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解读为重点,认真做好初中地理的教学研究工作。
⑴建立初中教研网络:各校选派一名地理老师参加《xx》的地理部分培训。成为学校学科联络员。
⑵各片组织学科中心组。
3、课题研究工作的推广:
xx市地理课题已经结题,起揭题报告受到苏州市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认真做好有关工作的总结、分析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加以推广。xx市级课题也将结题,要把已经取得的经验展示出来。并且进行推广。高三信息搜集、交流活动:要认真分析新的高考特点,做好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工作。通过xx月份大市的高三研讨会,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针对我们的学生情况做出有xx特点的复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