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2023-0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1

这个周末我读了帕克?帕尔默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教师这条道路上,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不断反思日常教学,以及多读一些书来更新自己。每一届的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更新自己就难以走进他们的心里。智慧同样需要情感的共鸣,然后才是理性的相遇。

在刚开始走上讲台之初,我感到恐惧,那时的我不知道自己恐惧什么,我以为等我习惯就好。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为什么我会感到恐惧。因为害怕改变,害怕无知,害怕学生出一些无法应对的状况,害怕他们只是保持沉默,而对我所讲的内容无动于衷。现在帕克?帕尔默告诉我,即使是有三十年教龄的教师,也会心存恐惧,只不过他们学会了不要害怕,不让自己置身于恐惧的情境当中。因为除了恐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感受真诚、希望、同感、诚实。所以只要我学会让自己保持真诚和希望的心态进入教室,无论发生什么,心中可以有恐惧,但不必把自己置身心于恐惧当中,可以以真诚对待存在的恐惧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恐惧本身为出发点,学会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当中。

有时候我会觉得我备课背得很充分了,所以我很自信地走进教室,上完了这节课。但是,我发现效果不怎么好。这本书提醒了我,我们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我们的`存在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显示我们如何的厉害,如何的知识渊博,向他们显示我们备课有多认真,以此来使他们对我们有一个好的评价。汤普金斯告诉我们:我们的真实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习,学习他们想要和要了解的东西。所以,我们除了备好课之外,还要去了解学生到底是哪里不明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讲解,而不只是单纯地进行教学设计。

我记得刚开始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时,我老想着寻找一些教学技巧,可以应对课堂上各种状况。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优秀的一节课,要做到用心,需要我们认真去备课,去不断地完善自身,不断地认同自身。那么,教学能力终有一天会水到渠成。我们自己就是自己进步的敌人,因为我们往往有时候上了一节糟糕的课,会感到沮丧、失败,觉得自己根本不会教书,觉得教书没有人生意义。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让自己走出低谷,要知道这只是一节课,它不能代表我的全部,我依旧是不错的个体,我只是这节课没准备好。学会相信自己,认同自身,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我只是还没学到展示自我个性的技巧,一旦我学会了,优秀教学则从中产生。

有时候我会觉得学生没在倾听,觉得他们是沉默的。现在我理解了他们的沉默大部分源于我。教学应该源于生活,往往我们开始讲一个知识点时,没有从学生的日程认知着手,学生心中没有形成情感共鸣的,所以他们不太愿意参与到我们所讲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引入的时候更加用心,让学生从情感上产生共鸣,才能进入理性思考。

帕克?帕尔默带领我深入地认识了教师这个职业,让我更加有勇气往前迈进。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2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如同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作者帕尔默先生不灌输深奥的理论,而是用一个个真实教学案例与你产生共鸣。书中一个个案例都跟我们日常教学中高度的相似。分析每一个案例都让自己有更深的体会。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才能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学会在这个世界中生存。

《教学勇气》是一本非常精妙的教育学著作,作者引导我们如同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他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随着阅读的深入,越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情境——仿佛自己置身于一个课堂,而课堂的老师就是帕克·帕尔默,向我娓娓道说着他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心中的困惑与反思。他试图通过他的叙述,让我清楚为什么教学总是令我既兴奋又恐惧。他试图带领着我们,为重新点燃我们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辅导,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直接而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互动。

我们的认知里,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所以一开始我们想到是不放弃班内的任何一个学生,就算他学习不好,也总有好的地方,从开始的信心满满,到后来的失望和退缩,这个过程绝对是痛苦而纠结的`。我们常调侃自己: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当然这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追求。教师的爱是博大之爱:当我们感到痛苦和折磨的时候,就需要一种博大之爱来引领和宽慰自己。学生对教师博大之爱最好的回报就是那轻声的问候:“老师好!”

教育不仅是改变自己,也影响着你的学生!!任重道远!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3

当数着自己的教学生涯,离退休已经过去了一半多,感觉自己已经渐渐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人也慢慢地懒惰下去了。心里常常告诫自己,必须好好地抓紧时间,改变自己,多看看书,充实自己,却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推卸,让自己对自己心灰意冷的。当学校布置寒假作业时,我选了这本《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能多看看书,坚持学习。通过对这本书的初读,感受也有那么一点,稍微激动了一把。

这本书适合这样的教师: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热爱教学生涯。当你非常热爱你的工作——如许多教师所做的那样——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是深入地了解教学。面对教学中的困惑,我们须知难而进,而非逃避,对其更好地理解和更得体地协调,不仅仅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灵魂,更是为了爱护学生的心灵。

整本书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前提: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这个假设十分简单,但含义深远。

所有教学的复杂性可以由学生和学科解释,但是还存在第三种解释教学复杂性的理由: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己。事实上,认识学生和学科主要依赖于关于自我的知识。“认识你自己”的要求既不是自私也不是自恋。作为教师,无论我们获得哪方面有关自我的知识,都有益于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学术。

不好的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科目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术。而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毫不奇怪,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特别是在那些要求超过本人所能时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充满信念地为学生服务,提高我们自己的幸福感,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帮助教育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光明和生机。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4

选择看这本书的原因是,书后作者的话:“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与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缘于其所爱,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曾经,许多人为着心灵的自由,带着美好的愿望,选择了教师作为职业,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堂,但是外部的“教学要求”常常使得我们心灵失落,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心教学,失去了教学的勇气。于是,有的人选择了坚持,有的人选择了改变,有的人选择了离开,略带哀伤头也不回地走了。这就是我对教学现状的深切感悟,也是教师现实心灵的真实写照!正如书中所说:“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心灵失落。”

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默尔带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相对于其他鼓舞过我的思想家来说,帕克。帕尔默用心写作,也更能打动人心。他的作品罕见地整合了严密与典雅、热情与精确、智慧与人性。他的书给所有热爱教与学的.人们一份厚礼,特别是那些挣扎于痛苦重重的教与学的热爱者。

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带领着我,重新点燃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教育在改革,在这样的空间里,我们寻找自己的心灵。那曾经热爱教育的心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在琐碎的工作中,在传统的认可与奖赏中逐渐迷失。读了《教学勇气》,我在作者的引导下逐渐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拨开迷雾,认清自己的内心,即使是在寒风中摇曳的一点烛光,也坚信自己的光芒,自己的温暖那是给予一拨又一拨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我相信自己有勇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并忠诚地栖身于此。

帕尔默引导教师们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他也号召有关的教育机构在这方面支持教师。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如果没有这样的鼓励和引导来探索内心世界,那么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将如何完成它的任务和使命?

帕尔默的书总是使人激动、令人感动。这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5

每当拿到一本书,随手翻两页,总能看清楚书中所写内容,而《教学勇气》却让我遇到难题了。

因为无论我翻开到书的哪一页,我似乎都看不清楚,他究竟想告诉我什么。

有人告诉我,这本书很好,值得一读;也有人劝戒我,这本书是翻译来的,不好读。

别人的经历永远无法替代我的思考,因此,我决定好好读一读他,希望会与书中的作者有直面心灵交流的机会。

“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尔默带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

下了晚自习,《教学勇气》也正好读完,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心灵忽然清晰、明亮了很多。我知道,在帕尔默的带领下,我进入自己的心灵进行了一次短途旅行,并且这次旅行将给我带来终身难忘的印象。

我是谁?

想起古希腊神庙 “我是谁” 的刻字,太阳神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导言部分,源自教学心灵的教学,指出,教师应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弗洛伊德说:“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当一个老师如此真实的了解自我是谁时,才会了解他的学生们是谁。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好的老师,正如作者所说,具有联合的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些编织者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讲授法、苏格拉底是的对话、实验室实验、协作解决问题、有创造性的小发明。好老师形成的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在整个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基于这样的前提,我懂得: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自己30年来在教学方面的探索,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明,他教过成千上万的学生,参加过很多教学研讨会,观摩过其他老师的教学,阅读了不少教学著作,反思了自己的经验,也积累了一大堆实实在在的方法,但是每逢走进一个新的班级,好像一切又都重新开始。这些问题常常是他惊慌,而他对这些问题的反应,尽管随着岁月的磨炼,表面上圆滑老练了,但实际上仍感力不从心,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一样摸索着。

30年来,他努力探索教学技巧,但上的每一节课似乎都会遇到同样的情况的:我的学生和我,面对面地进行一种古老精深的、被称之为教育的交流。但他发现,教学技巧虽能应付,但是仅仅靠技巧是不够的。当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唯一能供我立即利用的资源是:我的自身认同、我的自我的个性、还有身为人师的“我”的意识——如果没有这种意识,我就意识不到学习者“你”的存在。

由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清晰的了解自己对于教学是一件多么有益的一件事,当我们忘记了自己内心的多样性,忘记了自己走向个性的漫长持续的过程,我对学生的期望是过分的,不真实的。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学要求最终是来自教师内心的呼唤。这种呼唤使我尊重真实的自我。

.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6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作者是美国知名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其实,几年前就留意过这本书,怎奈粗粗一览感觉生涩,终究没有勇气看下去。这次一方面是出于“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位同事对本书的无比推崇,于是带着勇气,开展了阅读之旅。

“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这是本书导言中的一段话,多么的震撼人心!为什么有的教师能有这种美好的享受?正如作者所言,因为教学是一项充满复杂性的工作,除了学科、学生之外,还存在第三种解释教学复杂性的理由,那就是“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智能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三者无一可以忽略。如果教师缺乏一种对生命的爱和对工作的渴望,尤其是对教学工作的渴望,那么再好的教学技术,那也只是一堆没有生命气息的工具而已。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很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此也采取了很多的方法和手段,讲座培训、教学观摩、实践反思、写日志做案例,忙忙碌碌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有时候教师是“迫于外在的'压力”而做,少了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教学的强烈憧憬。

后来的后来,我就怀着感激的心情走进教室,感激有一个教书的机会,因为教学滋养着我的心灵,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学对心灵最有益。”作者把教学看成了滋养教师心灵的鸡汤,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他把自己和学生、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7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一本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原本老师怀着一颗真心,深爱着自己的教师这个职业,爱着虽无血缘的孩子,爱着那三尺讲台。然而因为现实中在教学上的种种要求,不少教师心灰意冷。在这本书中,作者帕尔默带领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带着我们重新审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再次激发教师对这份工作的热情。

一、教师要勇敢地退位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是什么?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角色是什么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听众吗?在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在倡导教师是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在书中第五章《教学于共同体中》,作者有这样的一段话“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在真正的共同体模式中,课堂上教师和同学同时专注于一件伟大事物。在这样的课堂上,让主体成为我们专注的焦点。”无论是否以学生为中心,至少我们作为教师,不能再继续延续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应是可以互换的。在一次教与学之旅中,目的地是一致的,旅途中究竟是怎样的收获,不仅需要好的导游,也需要游客沉浸其中,享受这份乐趣。旅游时导游常常会提到“团队”导游与游客处于平等地位,导游不能强买强卖,游客也不能故意捣乱,而教学也是如此,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人,是一个共同体,教与学在愉悦的环境中,共同成长,共同抵达目的地。

数学课属于思维训练,教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即可,更重要地是数学思想和探究方法。在很多孩子的眼中,数学就代表“难”,得分难、做题难、听课难。这些现象都因为我们的教学方式,刚踏入教学岗位的我们,都害怕学生不能“听话”,听懂我们说的话,按照我们所设想的路线走。教学形式放不开,多是教师“满堂灌”,还要强按着哪些活跃的学生,不要跳出学习圈。数学中的数字或许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看不懂的孩子觉得简直就是外星文。加减乘除,选择怎么那么多?针对数学课堂,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恰恰更需要勇敢地退。退出讲台,走进孩子,退出我是教师,我就是权威的角色,走进孩子,加入孩子的探究群体。把教室还给孩子们,让他们在数学教室中真正地生长。在课堂中,不要显示作为教师是多么优秀,而要通过我的设计让学生的智慧迸发出来。

二、教师要勇敢地面对真我

面对真我,找到源于心灵深处的自我,给真我留下足够的空间。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位教师,即使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是完美的人,我们要敢于面对真我,面对自己的不足。

面对众多的学生,掩饰自我的不足,担心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我的师父一位中年的优秀教师,常年带班一年级,20多年来,她与学生的关系很好,但在她的课堂上并未严肃,而是欢乐的。学生在她的课堂上,以能够帮助到老师为快乐,以能够有比老师更好的方法为自豪。作为一位年轻教师,刚刚进入职场时,但是自己没有更好的方法讲题而苦恼。但师父常告诉我,说出“不会”,并不可怕,请教学生,作为教师的权威并不会受到影响。时常夸赞学生的好,反而会拉近你我的关系。还记得那时师父担任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我恰好兼职这个班的道德法制老师,上课铃声刚响起,学生们还沉浸在解决数学题中,题目是怎样剪出这幅对称图。学生们手里还正在尝试着,我没有立即制止,而是很好奇地询问,原来上节课是数学课,数学老师带着他们剪图形,可是试来试去,也没有剪成功,数学老师便求助于他们,学生便十分积极地寻找办法,迫切希望能够自己能够最先帮助到老师,那时的他们是如何的认真,这样的场景在我自己的班上却很少出现,一直认为学生求助教师是常有的事情,但老师求助于学生很少见到,询问师父这件事,师父告诉我,在学习中,不要总是以教师固有的姿态面对学生,适时的退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才是我们教学的`任务。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真实的自己,不完美的老师,展现在学生面前,恰恰能拉近你与学生的关系,离学生更进一步,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以真我,虚心向同事学习。优秀的教师也是从一个新手开始的,每一位教师都是一步一步、一节课一节课磨练出来的。或许你还是新手,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或许你对于教学还有许多疑惑。身边的同事正是你学习的榜样,旁听同事的课,学习同事好的教学方法。名师、教育家离我们有些遥远,但优秀的同事就在我们身边。最近有幸能够加入数学工作组,通过初选,三十多名优秀的教师齐聚一堂,组长所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观摩优质课,书写听课反思。观摩优质课是常事,每学期都会组织区级的现场课观摩,还有送教下乡,当然每学年也一定会有一次公派学习的机会,听名师、听大家的课,然而只限于观摩,观时有众多思绪,有种势必要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的决心,然而几天的培训下来,可能剩下带回来的只有疲惫的身躯。初次听到这样的要求,心生恐惧,不夸张地说,我不会写听课反思,甚至听课时我究竟该记些什么我也不知道,上岗前没有人专门教过。在大学里学习时,没有哪节课时专门讲授如何记听课笔记的。写文章也不是我的强项,虽是500字,也有些为难。第一次、第二次,观摩在学习中,观摩什么也在学习中,但意识到反思是必须写的,因为观摩优秀教学的本质所在,就是反思自己的课堂,找到内含于心灵深处的独特本性,唯有写下来,才能记下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教师要勇敢地坚守

如今的教学,已不再是曾经的模样,我们作为教师,也不再仅仅承担教学任务,还要不断学习,参加各种培训,有些优秀的教师也需要承担行政工作。繁重的事务让我们对于这份职业失去信心,因为教师的思想变化,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课堂……

曾经的我,经历着糟糕的教学经历,课堂上混乱、学生违反纪律不听讲。当学生出现这些时,让学生留下,请家长,这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这样的经历也一次又一次地磨灭着我心中的希望之光。反观身边的同事,又有多少老师上课时是带着微笑走进教室,一堂课结束时依然是愉悦的心情,十年、二十年教龄的老师依然怀揣着教育梦想呢?但无论我们经受了怎样的打击,作者都告诉我们,要坚守,永不言弃。

在书中,作者这样写道:“教师的内心有一个警卫,守护着自己的个性,把有损我们自身完整任何东西拒之门外,把有益于我们自身完整的一切东西涌入怀中。”

我们也要向作者学习,不怕问题,问题正好帮助我成长。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如果一项工作是我内心真正想做的,尽管连日辛劳,困难重重,我仍乐此不疲。甚至这些艰难地日子最终也会使我的生活充实快乐,因为这是我真正倾心的工作,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好帮助我成长。”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作者用自己的经历、自己真实的文字触及了我们读者的心灵,作者从现象到本质,引领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本,再次激起了我前进的动力,这本值得回味的书,它教会了我勇敢地退位、勇敢地面对真我、勇敢地坚守。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8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虽然是由被翻译成中文的,在此过程中难免变得晦涩难懂了许多,或许从某种角度而言较低了可读性,但是仍然震撼心灵,毕竟是一本优秀的书籍。关于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问题,而在这里,帕克.帕尔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无论对于课堂教师和教育者还是其他岗位的人,这本书都代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这本书带领我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却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力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

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着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学勇气》震撼我的还有它对恐惧文化的诠释。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抗争、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发现自己早已因此疲惫不堪,只不过成功之前是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未觉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争、奋斗失败,那更懊恼不已,觉着自己没有功劳连苦劳也忽略不计了。于是忍不住感叹:人是多么渺小,以人个体之柔弱真的根本无法和那些看不见的、又无处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叹过后,很多人会选择再战,当然也有人会选择逃避,丧失斗志,从此消沉。

《教学勇气》这本书就像陈年酿酒,是越读越香醇。这也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书,能带领教育者们,对教学生涯进行永无止境的探索。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9

这学期,学校开展共读一本好书的活动。读完《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丝毫感觉不到“阅读”的累,而如同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让我鼓起教学的勇气,心怀希望的去教学。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教师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

作者帕尔默先生不灌输深奥的理论,而是用一个个真实教学案例与你产生共鸣。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日常教学中能够用到、从而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帮助真正的教师显露其本能。教学是需要勇气的,虽然也教了十几年的书,但每当想到自己站在那三尺的讲台上,当上百双眼睛齐刷刷的望向你的时候,就唯恐自己平下里稀松平常的小小错误就这么被放大了十倍百倍。于是,就必须更加的谨言慎行,信口胡诌肯定是不允许的,要逻辑严谨要言辞顺畅措辞得当,可能大概也许估计这类词的出现频率应几乎为零。

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书中这段话给我印象很深。帕尔默引导我们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才能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学会在这个世界中生存。陶行知先生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相对的,感情不能对立。”只有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快乐、健康地成长。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我们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我们教学中的唯一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应树立新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要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就是不断宽容他人,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倾听和发现他们真的心声,鼓励学生能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在全班面前大大方方地回答。要备课前先备他们,能深入学生,了解他们;在教学中有创造性地改变学生比较单一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立、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总之作为教师要保持心灵的完整,让教学成为自己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只有教师能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有可能将心灵呈现在他的学生面前,让知识变得绿意盎然,真正的教学才能发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10

每天周而复始重复的工作,早已让教师忘记了最初的教学理想,冷却了教学的热情。面对教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

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

1、“但是我执著于‘谁’的问题,因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问题中显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径,一种优秀教学永远需要的重获内心世界资源的小径。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强烈地需要它……”

我是谁?这里我想起古希腊神庙“我是谁”的刻字,太阳神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弗洛伊德说:“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当一个老师如此真实的了解自我是谁时,才会了解他的学生们是谁。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好的老师,正如作者所说,具有联合的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基于这样的前提,我懂得: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2、“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11

最近,我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一书,本书的帕克。帕尔曼在美国一所大学任教,近几年来置身于教师成长、培训方面的研究。书中主要谈到了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对于“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当坚决立足于一种真实的自我意识时,我们就获得了虽然困难但有意义的工作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它在提升和假山我们对于教育、共同体和精神性三者之间关系的洞察力和人事方面,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他比我们所理解的自我开展意识应该更好一些,没有对自己客观、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很难把一件事情持久的继续下去。

教师做到一定阶段,如果再往前走,就需要返回自身,追问“我是谁”,重新认识自我。这是《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的一个观点。我喜欢这本书,在于这个观点特别能打动我。 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它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意味着“我”与教学是一体的。教学不是外在于“我”的工具,不是一个不断消耗、耗散的过程,而是一个丰富自我、滋养自我的心理过程。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亲切款待。在这种亲切款待中,又产生了一个亲切款待教师的世界。

帕尔默提倡需要开展教师职业的深层愉悦,这种深层愉悦的根基在于将教学工作融入自我完整之中,如果一项工作是我们内心真正想做的,即使辛劳也乐此不疲,工作让生活充实快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自身成长的时机。所以,作为教师要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我们经常成心漠视心灵发出的声音,结果心灵要么缄口,要么变得粗暴,对待心灵有如待友之道,不是有方案、有目的.的问询,而是平和、快乐地聆听和絮叨。只有教师能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有可能将心灵呈现在我们的学生面前,真正的教学才能发生。总之作为教师要保持心灵的完整,让教学成为自己生活乐趣的一局部,这是读罢此书后我的收获。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12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在为做一个称职的、优秀的教师而不懈地努力着,自认为只要学生成绩提高了,班级管理好了就是称职的教师、优秀的教师。而拜读了《教学勇气》一书后,我的心灵被震撼了,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人看到了指路的明灯。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一本充满智慧和理性的`书,作者通过描述个人的心理经历,直面那些为教学所恐惧、所纠缠的痛苦心灵的经历。帕尔默告诉我们,“认识自我”是核心问题,他说:“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的学科。”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教育是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

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帕尔默认为,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不管他的教学技巧怎样纯熟,我想,他也不会把学生教好。

冰心说:“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既要有“严父”般的严格要求,又要有“慈母心肠”的细心呵护。老师的爱能使自卑者自尊,使落后者上进,使悲观者看到希望,使冷漠者燃起激情。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的教师多给学生一点爱心,多一些鼓励,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那么他们一定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效率就不言而喻了。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13

说实话,拿到《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并未激起我任何的阅读欲望,直至要交读书笔记才从书柜里将之取出,漫不经心地开始了我的阅读。让自己觉得诧异的是,一经打开,便放不下手了。

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它得到过多少赞誉,而是书中的观点给予我的震撼,那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对与教师的理解与尊重。它让我产生阅读的渴望,也为自己在教学工作中所产生的心理纠结寻找到了答案,重新拾得那久违的“坦然”。这是一种心灵的回应!

看完整本书,回过头来再来看帕克·帕尔默所提出的把握课堂教学环节的教学空间设计中的六大悖论,不觉欣喜,因为我从中找到了自己教学设计的'依托,它让我更为自信且愉快地面对教学中的成功与问题,不会因为某种“恐惧”而觉得沮丧难堪。课堂上多的反而是不知觉地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而形成的多方面的愉悦感。也是因此,掩卷之时,这六点依旧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一、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界限的又是开放的。

二、这个空间应该是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

三、这个空间应该是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

四、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

五、这个空间应该既支持独处并用集体智慧作充分的支撑。

六、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

我所理解的“有限”与“开放”不仅仅只是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它更是依托着目标,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开放”,而这种开放往往又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时,当我将目标设定为依托文本,教会学生凭借写批注这一方法深入思考文本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学生由茫然到活跃的自然转变。他们由认同写批注是自己独立思考的一种呈现方式开始,先学后用,逐步深入文本,并享受着彼此分享的快乐。当然,这种令人感到轻松“愉快”的分享是建立在彼此“紧张”独立的思考基础之上的。

为了让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孩子都能享受到这份愉悦,在个体交流前,鼓励孩子在自己的小组中将自己的所得与成员交流,哪怕仅仅一个词、一句话。在个体交流时,除了充分肯定主动交流的学生,还适时地将一些没有发言的同学的观点通过教师这一媒介呈现出来。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鼓励”与肯定。

当然,在交流中,因为所拥有的知识水平有差异,接收的各方面信息不同,难免会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记得班里有一孩子这样说,“远远望去这棵已经这么美,如果走近看一定更美。”而另一孩子马上反驳,他认为,“近有近的美,远有远的美,这两种美是不同的。”两个孩子所表达的观点都基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难道不应该给予肯定与表扬吗?

我想,教学空间会呈现出怎么的气氛,不是教师说我要它呈现出怎样的气氛。我认为,那是一种建立在彼此的认同基础上的自重感的获得。如此简单的道理,我此时顿悟,心中自然感激于《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感激于写书的帕克·帕尔默!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14

作者谈到,在工作中,他给大家出了这么一道填空题:“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目的是希望生成和探究我们教得最好时我们的独特身份认同所蕴含的隐喻和影像,从中发挥教师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人们为自己提出了许多成功的隐喻——教得好的状态就像一个瀑布、一名爬山向导、一名园丁或一个天气系统。每个人的隐喻是不一样的,因为优质教学来自教师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而作者在空格里填了什么呢?牧羊犬。“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牧羊犬。”读到这里,我也在思索着自己的隐喻,但同时又很认同作者的这个隐喻,它很确切地描述出了一个实践真正共同体的空间影像。“牧羊犬有四种重要的功能。它维持一个使羊群能放牧和自己吃草的空间;它把羊群聚集在那个空间之中,不停地把走失的羊群找回来;它保护空间的边界并把危险的掠夺者阻拦在外;当放牧的草原上的草吃完了,它和羊一起转移到另外一个可以得到它们需要的'食物的空间。”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牧羊犬。

教师在教室中的任务就相当于牧羊犬在草原上的任务——给羊一个空间让它们自己吃草,而学生一定要自己去“喂饱”自己,而当他们已经知道在那个地方能学到什么知识时,教师就一定要把他们转移到下一个“牧场”,这就是主动学习,这就是学会学习。

本书中还有许多精彩的论述深深地吸引着我。例如,有关从微观世界教学的几个生动的案例,用以说明专注于“伟大事物”的教育共同体的力量:一个是医学院里的微观教学,一个围坐在活生生的、真有病的病人周围进行的教学所产生的教育力量;一个是社会研究的微观教学,一个探究种族概念的对话过程,以此说明让学习者“把点连起来”去建构经验的益处。

书中还介绍了维持开放的学习空间的技术手段,在第一章和第五章中,提到了作者的一位极具教学魅力和独特气质的导师,一位深切地热爱他的学科、学生和教学、希望学生也能认识这门学科的导师……书中很多地方,值得我们驻足停留。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15

近期,有幸阅读了美国知名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吴国珍、余巍等学者翻译,是“大夏书系·教师教育精品译丛”之一。

其实,这本书几年前在读书时,我的导师就有提过,总想着有机会要拜读一下,但皆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这次,一方面是出于“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也是达成长久以来内心的夙愿,终于,带着勇气,伴着好奇,开启了这次阅读之旅。

要读懂这本书,说易不易,说难不难。由于国外作者表达的习惯和方式,文章的一些句子、段落的确有点晦涩,你必须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阅读,有时一个段落、一个章节需要来回反复几遍才能有所感悟;但若你一旦浸入其中,就经常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历经坎坷,眼前豁然开朗,你的思想与之呼应,你的心灵与之共鸣。内心一次次被作者所描绘的“源自心灵的教学”所感动,原来居于头脑中的有点混沌的.理念也会得以梳理,很多地方都会觉得似曾相识,亲切感扑面而来,跟随它,逐渐走进“非主流”的领地——“教师自我”。我想,用卡尔维诺的经典标志来衡量这本书,它绝对是堪称经典,值得再三品读的一本好书。

最让我印象深刻,也是最直击我心灵的一句话是“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教育的技术可以日益精进,但唯有对教育拥有一份永不退却的热忱,才能将教育开展得富有张力,朝气蓬勃,否则,再好的教育技术,也只是空洞的一堆技术和工具,毫无意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虽然采取了大量的方法和手段(例如,讲座培训,教学观摩,实践反思,写日志做案例),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无外乎这时候教师只是把它当成一项任务,是“迫于某种压力”而不得不做,并非出自于一个人的本心。只有当外在的压力、要求与内在的需求相统一的时候,才能怀着感谢的心情走进教室,把教学当成滋养教师心灵的鸡汤,把教学看成是一场无止境的相遇,一场和学生、学科一起编织出的美妙的际遇。

“经师”传授知识技能,“人师”引领心灵成长,深信自己可以用对教育与教学一颗真挚热忱的心,和孩子们一起迎接每一天的新奇与成长。

源自心灵的教学勇气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摘要】教学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有苦有乐的双边活动。面对教学,面对学生,面对自己,教师都需要教学勇气。教学勇气是用心灵教学的教师所共有的特质之一,它是真正教学的源泉,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必备素质,同样也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教师心灵;教学勇气;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引言

近日来,我一直在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颇有感触,也大获裨益。初读此书,我为本书中所提到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一词所触动,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虽没有像帕尔默先生那样拥有丰富的经历,也没有帕尔默先生那样的强烈教育情怀,但是,我的内心依然拥有难以言表的心灵震撼:正如人们也需要心灵一样,教学也需要灵魂,更需要教师的心灵教学,恰如一句俗语:唯有真心换真心。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心灵唯有与学生的心灵建立起牢固不破的纽带,真正的教学才有可能发生。尽管教育中面临诸多困难,而这一点,则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需要重视、补强的,不可能期望没有付出心灵的教学来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也不可能奢求没有紧密心灵联系的教学带来教师想象中的快乐,剩下的只能是教师独自的哀怜与痛苦,留给学生的也只是对教育更多的绝望。那么接下来,便是我对本书的一些读后感。

一、教师心灵

教师心灵是我们鲜有讨论的话题,比起“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这样的问题,心灵问题似乎显得空泛、遥远而难以分析,缺乏操作性。更多时候,我们倾向于去外部客观世界寻找力量,而使我们确信的技术、方法才是富有真实触感的解决路径。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教师做什么,在操作中最能获得的实践效果是洞悉教师内心发生的事情。因为,在成为真正的教师之前,教师所用的也是技术。“教学的根本是学习的学生,而非教学的教师:学得好的学生未必就是教得好的教师最美好的成果。”在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比如教室、实验室等,教师的目的就是有意图的创造使得学生学到很多东西的条件,而教学就是创造这些条件的行动,而优秀的教学要求教师真正懂得意图和行动的内在源泉。

一位教师积聚了一大堆实实在在的教学方法、模式,当他或者她走进一个新的班级,这个满载“法宝”的锦囊在瞬间就毫无义气地逃逸了,这时候唯一可供教师利用的资源就是:教师的自身教师的自身认同、教师的自我个性、还有身为人师的自我意识,没有这种自我的意识,教师就意识不到学生的意识。好的教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将自己、所教的学科和学生编制成一张复杂的联系网,在这个网中,学生能够学会自己编制属于自己的世界。好的教师形成联合不在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而在于心灵——人类自身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自身认同是指一种发展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自我生命中所有力量汇聚,进而形成神秘的自我:我的基因组成,赋予我生命的性格;我成长的文化环境;爱的体验和痛苦。自身认同是使我成其为我的内力和外力运动着的交汇,这一切的一切不断聚合在我们成其为人的永恒奥秘中。自身完整,就是说,无论怎样我都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特点能够在朝着一定方向形成和再形成我的生活模式时的内在联系中发现。自身完整要求我识别那些能整合到我的自我个性中的东西,分辨其中哪些适合我,哪些不适合我——我选择的赋予生命活力的方式与汇聚在我内部的各种力量有关:对这些力量我是欢迎它们还是害怕它们,认同它们还是反对它们,追随它们还是拒绝它们? 通过选择自身完整,我会变得更加完整,但是完整并不意味着变得完美无瑕。自身认同在于构成生活的多种不同力量的汇聚,自身完整与这些力量的联合方式有关,使得自身完整协调。

教师职业需要发展深层的愉悦,这种深层愉悦的根基在于将教学工作融入自我完整之中。如果一项工作是教师内心真正想做的,即使辛劳也乐此不疲,工作让生活充实快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让人成长的机会。所以,教师要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真正的教育就是试图从自我内部引出智慧内核,只有这样,才会有力量抵制谬误,用真理启迪生命。教育采用的方式不是靠外部规范,而是靠理智的反思以达到自身认同,进而自身完整。

二、教学恐惧

教学中一个困难的真相就是:教师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才有资格说教师自身深入到了学生的内心。心灵深处直对心灵深处才会产生共鸣,如果教师不能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就当然听不到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那么什么原因使得教师心灵失去? 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科、学科和学生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得教师、学生和学科进行无止境的相遇,对新的相遇保持开放的心态,试着去区分自身完整的人和自身不完整的人,这是一件让人厌烦、甚至恐惧的任务。当教师在身份和地位的保护下不让“自我”接近学生、同事或者观念的时候,也就试图躲开了肯定会遇到的教学冲突,那么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就会削弱,从而教师失去了教学的心灵。也就是说,教师心灵的失去使真正的教学无法产生,而教师心灵的失去则是由于教学恐惧产生的。

教育体制充满了分离的结构:隔离教师和学生的等级系统,学科和知识的分门别类,教师与学生都需要提防的同辈竞争,使教师和管理者产生分歧意见的官僚主义等等,所有的这些分离都产生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这些恐惧又是什么?教师恐惧无法有效地传授知识,学生恐惧接受看似无用的知识,教师恐惧学生,学生恐惧教师。那么教师无法摆脱恐惧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分离的结构可以使得教师对抗内心的恐惧——教师想要的是符合自我条件的相遇,以便能够控制其结果,这样才不会威胁到自身关于世界和自我的观点。那些正面交锋的恐惧使得教师处在真正学习的边沿上,当教师遇到的陌生事物,教师被迫挑战去扩展自身的思维、自身认同和自身的生活,这种能够使得教师对真正学习有所感悟、有所感触的恐惧是一种健康的恐惧,这种恐惧能提高教育,但是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和对付那些使自身自我封闭、无动于衷的恐惧,这种恐惧会割断教师与人密切联系的能力,会破坏教师教与学的能力。这些恐惧发生在三个常见的地方:学生的生活中、教师的内心的自我保护、主导的认识方式。

(一)学生的生活中

恐惧发生在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上,这种恐惧割断教师与学生密切联系的能力。有些教师坚持认为当今的学生远不如自己那一代的人,使自己陷入对学生的无尽责备中,让自己的生活“高贵”于学生的生活,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把学生问题的根源与教学分离开来。这种责备方便地减轻了教师对学生问题应负的责任,或者说减轻了解决学生问题的责任。

(二)教师内心的恐惧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害怕学生敌对、冷漠的眼光,所以,一堂沉的闷课、一场师生间的冲突等等都会触动教师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担心明天如何面对学生,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还能继续很好地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年龄的差距也使得教师无法把握学生的想法,这使得教师常常产生这样的恐惧:“我的学生是否觉得我已经老朽了?”为了保护自己,教师选择和学生隔离,用权力、身份、学识等筑起高墙。结果变为:因为惧怕学生而彷徨的教师,惶恐地防范着他们的学生。

(三)产生恐惧的认识方式

有一个事实滋长了学生和教师们带入教室的个人恐惧,那就是教育深深植根的土壤——占支配地位的认识方式,这种认识方式是人们也包括教师很少提到的,这种认识方式的形成源自我们对教育使命的两个核心问题的回答:我们以何种方式获得知识?我们根据什么说我们的知识是真实的?所谓客观主义模式是这样描绘真理的:真理就是只有通过把我们自己、我们的身心与我们要认识的事物相分离才能获得的东西。在经过了漫长的主观主义的骄傲的蒙蔽,人们曾在探求和追寻真理的道路上陷入黑暗和恐慌的境地,作为消除“自我”的发端以保护客观真理的客观主义也一度引领我们到达真理的“天堂”——人们更加洞悉那些组成世界的事物以及其之间的联系。

然而,正如主观主义曾经使得前现代的世界变得危险一样,客观主义在追求真理的同时也在恐惧的驱使下对主观主义造成了过度杀伤,恰如弗洛伊德的名言“科学人士最为重要的事就是在他的判断中努力地消除自我。”对认识自我和已知事物都充满恐惧的客观主义,使自我与世界的联系变得疏远,使我们与我们的学科、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变形。驱动客观主义的不是讲出求知真理的目的,而是支持人们自我信奉的“神话”: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就可以管理世界。所以,这样的情况就会经常出现:人们为了否认自我的恐惧而说谎。人们如果敢于走出恐惧,把认识作为一种爱的形式,就会放弃“幻想”,而与世界万物形成伙伴关系,这种联系性的认识可以帮助人们恢复相互联系的能力,而相互联系的能力就是良好教学所依赖的基础。

三、教学勇气

在人们印象中,教师似乎从来都是从容地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教师能够游刃有余地将掌握的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应用于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闲庭信步”似的构建和维护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能够轻而易举地洞悉学生的内心景观。所以,人们以为,教学勇气是“画蛇添足”,教师也不需要所谓的教学勇气。熟不知,如同千差万别的学生的内心世界一样,教师的内心景观也是较少为人们洞悉和理解的。

要充分地描述教学的内部景观,必须把握三个重要通道——智能的、情感的、精神的,三者无一可以忽略。智能是思考教与学的方法,情感是指教与学时教师和学生的感觉方式,而精神是指教师对于自我心灵和学生心灵相互密切联系的渴求所做出的回应——一种对学生的爱与教学工作的渴望。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害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教师,可能越伤心,因为一切教学都源自于对教学的热爱。教学的勇气就在于保持教师心灵的开放,克服教学恐惧,发展与学生内心世界建立起密切联系的能力,为将教师自我、学生和学科编制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中提供精神支持。

(一)教学本身需要教学勇气 源自教学本身的困难与热爱需要教学勇气。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教学是痛苦与喜悦相伴:当教师和学生一起发现可探索的领域或难题得到迎刃解除时,教师会感到教学是天下最美好的工作;当教室里毫无生机或混乱不堪时,教师可能就会感到难以言表的痛苦,自己所熟知的学科也让自己变成了无力招架的“敌人”,从而熄灭了教师对教学工作一如既往的热爱。那么,教师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如果教师选择退却,无疑是对教学的放弃。所以,教学勇气会让热爱教学的教师能够保持既往的热爱,教学勇气是对真正教学的呼唤以及对教学中的痛苦与喜悦的回应。

教学的方式和信心呼唤教学勇气。教学是赋予教师自我、学生以生命活力的选择,教学方式是教学的重要选择。教学勇气鼓励教师不盲从教学方式,鼓励教师选择那些适合自我的教学方式以达到自我认同,剔除不适合自我的方式以达到自我完整,在自身与教学方式之间找到一致性,形成契合自我的教学方式。教学勇气帮助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怀疑他人,让教师消除重重顾虑,重新建立起对教学的信心。

漫长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学勇气。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复杂、繁重、漫长、创造的过程,新的教师需要教学勇气来正视这些充满“矛盾”的教学,老教师需要教学勇气来保持教学心灵的持续开放,并乐于接受新的知识、精神挑战,从而获得力量组织教学和反思教学,不断地提升教师素养。

(二)学生需要拥有教学勇气的教师

教学勇气可以克服教师的恐惧。教学容易使教师产生两种恐惧:一种是能够对真正的学习有所感悟、有所触动的恐惧,这是一种健康的恐惧,它帮助教师改善、丰富教学;而教学勇气需要消除的另外一种恐惧就是使教师变得自我封闭、无动于衷的恐惧。这种不良的恐惧割断了教师和学生的密切联系的能力,而这种密切联系的能力正是真正教学产生的基础。教学勇气则可以帮助教师消除这种不良恐惧,恢复与学生密切联系的能力,恢复真正的教学。

教学勇气可以克服学生的恐惧。教学勇气让教师在直面自我的恐惧之后去洞悉学生的恐惧,敢于开放自己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世界产生交织,帮助学生消除对教师的恐惧、对教学的恐惧、对学科的恐惧。有很多时候,学生因恐惧教学和学科知识以沉默躲避教师,对教师的“呼唤”无所回应。教师要体谅学生恐惧的心灵,并以自己富有勇气的教学唤起学生表达自己、敞开自己的勇气,使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要清晰、完整地认识学生,对学生作出机智的反应,不仅需要教育智慧,也需要教学勇气。教学勇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没有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方式就会陷入“客观主义”的深渊之中,教师无法得到自身的完善,学生也会因此得不到爱的认识,阻断教学的密切联系,阻断真正教学发生的基础。

小结

教学是教师心灵的工作,是教师一切痛苦与快乐产生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教学是灾难性的,是难以想象的;教学恐惧是使教师失去教学心灵的“罪魁祸首”,是使教师陷入分离生活——心灵与生活隔离,教师失去自我认同与自我完整的能力;教师要重新找回心灵,保持心灵开放,消除教学恐惧,获得真正教学所需要的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能力,教学勇气是不可或缺的。教师需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内心世界的教学景观,教师需要克服、消除教学恐惧,教师需要拥有教学勇气去实现前两者所需要的精神支持。唯此,教师才能够实现真正教学的发生,教师与学生形成密切关系的共同体,教师自我得以持续不断的完善,学生得以理想地成长。最后,以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的话与热爱教师、学生、教学的人们共勉:“师徒是人类古老的共舞舞伴,教学的一个伟大收益就在于它每天都提供给我们重返这个古老舞台的机会。这是螺旋上升地发展的代际舞蹈,在此过程中,长辈以他们的经验增强晚辈的能量,年轻人以他们新的生机充实、激发年长者,在他们接触和交流中重新编织人类社会的结构。”

下载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汲取心灵的力量 秋去冬来,晨起夕归,在疲惫、迷茫、失落之中,我好似已经没有了反思的力量,种种惆怅消磨着我的勇气。 我痛苦地意识到,在我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总是以责骂去面对学生,暴......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摘抄与感悟 2012-2-28 9:10:00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摘抄与感悟 李延安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是美国教育专家帕克·帕尔默的作......

    漫步教学心灵读教学勇气有感[范文模版]

    漫步教学心灵,读有感 在阅读了帕尔默的一书后,使得我对于教学有了不少的感受和体会。这本书的作者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深刻地解读了教师,解读了教学,解读了教育,对我自身的触动......

    读《教学勇气之漫步教师心灵》有感[合集五篇]

    读《教学勇气之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翻开《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样一段序“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5篇材料)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与名师交流、看名师著作,我们都会发现要成为一个好老师,一个名师,最重要的二个方面就是:一是对所教授的学科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所教的学生的完整......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1 与《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相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理论性更强,读起来有些艰深,已经放弃逐字阅读的......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 莫城中心小学 徐 梅 本书的作者是帕克·帕尔默。曾有人这样评论过《教学勇气》:他的作品罕见地整合了严密与典雅、热情与准确、智慧......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1 “《教学勇气》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