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2022-1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什么是教育读后感》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

20xx年暑假前参加了校本培训,内容为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做人、学习、做事和交往四个部分,围绕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样一个主题问题给出了66个小的教育主题(即本书所说的教育细节),即是,做人篇包括:教育的本质是学做人、诚实、自信、健康、生存能力、责任心、积极心态、坚强、乐观、耐心、谦虚、独立、勇气、幽默、感恩、勤俭节约、吃苦、自我教育即反省;学习篇包括:方法、习惯、自学能力、兴趣、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新力、探究力、勤奋、问题意识、活学活用、合理安排时间、整体规划、休闲;做事篇包括:如何做事、目标、使命感、有计划、毅力、挫折、面对失败、行动、自我激励、做喜欢做的事情、劳动、选择、踏实、自我保护;交往篇包括:交往的心里需求、知足、真诚、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宽容、爱心、倾听、语言表述、友谊、距离、合作意识、孝、师恩难忘、处理冲突和分享快乐。其中每一篇的第一个教育细节都是这一部分的总论,即做人、学习、做事和交往四篇都有一个分别的总论。然后各篇的分论点各自独立成篇。

通观全书这是一本有关教师自我修养、教育常识重新确认的好书,对一些过去老师普遍遵循的教育原则又重新拿出来确认一遍,感觉很朴实、全面,但要真正落实躬行,并成为每个老师每时每刻自觉的行为却不是看书学习就能做得到的。全书不求理论框架的完整用散文随笔式的轻松优美的笔调对教育这件事做了实实在在的再认识再反思,供人参考,引人深思。比如什么是好的教育?本书序言做了探讨,教育要像杜甫说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人不同,而教有类也,教无定法,便不可言传,此乃无之境界,大教无言矣”。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好的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以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的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在学习的过程中深深感觉到这本书应该常读常新,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自我修养的提高结合起来,反过来指导、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教育行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然在通读全书之后,还是觉得本书在编排体例上可以构建的更加完善。当然有可能因为成书出自多人手笔,在内容上有重复的地方。个人觉得本书四个大的方面:做人、学习、做事和交往四篇可以加以整合,比如做人篇统摄全书、做事篇和交往篇可以加以整合,甚至可以将学习篇中关于人格养成部分归入到做人和做事篇中,学习篇中重点介绍一些学习方法。这样本书的结构更加合理,重叠部分可以避免。还有就是可以考虑将做事篇编排在做人篇之后,因为做人和做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某种意义上涵盖了学习,而学习篇放在最后,有了前面的做人基础,做事的锤炼,学习应该是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学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一孔之见,遗笑大方。可能由于出书的快速,书内有不少错别字未能校对出来,不过这对于全书而言只是白璧微瑕。我之所以这样挑剔,是因为我在看书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想法,就是不仅老师来看这本书,让孩子们即学生们还有家长们都来看看,提高自己反省自己,沟通认识,达成共识。而如果要让孩子们来读此书,就应该校对更为精良。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2

坦白地说,没读这本书以前,我还不了解什么是教育;当认真读完后,我很羞愧,现在才对教育有初步的理解。下面则是我对这本书以及对教育的一些肤浅的见解。

这本书试图通过选择当代各学科的知识来回答头等重要的问题,介绍了有关教育的种种。这本书的作者雅斯贝尔斯所认为的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而为了达到这种教育,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谈谈学生,学生本人必须有为自己而学的意识,尤其是大学,它要求具有无止境的求知欲,但只有出于自愿,认知才成为可能。可如今,“人们习惯快速地浏览,喜欢看简短的文章,不是那些能够引起人们沉思和反省的对象,而是那些人们即刻知道转背又忘的东西”。学习是自己的,我们大学生学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保持科学的思维方式。“谁要是只知道结果,而不知推导的方法,那么他所获得的仅仅是一堆死知识。”

接着谈谈教师,作者认为具有独立见解和追求的教师最受欢迎。小学教育则要求基础教育,我们教育者要重视基础教育,树立百年树人的观念。教育与其他不同,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这就表明持久教育的必要性。教师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能随时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且具备爱心和责任心,明确教育与技能训练的区别。对待学生,则需要尊重学生的自由,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动机。

还有就是学校,社会的问题。如今的现状是大多数人不经推敲,只为眼前这样或那样的一时需要去思考,而将重要的东西置之不顾,各学校为争夺学生数目而展开激战,为追求升学率而采用应试教育,嘴上却提倡素质教育。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有权威,而当权威高于自由,教育效果不会好,只有当权威和自由完美统一时才可以,而这只出现在国家发展的鼎盛时期。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倾向于为弱智之人开设辅导班以及对白痴进行特殊教育,但却没有为天赋极高的人设置天才班与天才教育。要知道“并不每一个受教育的人都能学到教育的真正内涵,许多人浅尝辄止,仅仅是学到了肤浅、皮毛的'东西”。是的,这一点我自己不得不承认,很多东西我也只是浅尝辄止,为此作为一个大三学生,我想我应该重视学习,重视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再死记硬学了。

而要做到这点,按书上所说,我们应该去学习历史。古代的名著,早已给了我们参考,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我们能寻求答案。“割断历史,从一个空洞的人的观念里是不可能产出新的人道主义的。”作者就主张把中国和印度的基本人道主义思想吸收到西方文化中,发展成为带有各种不同历史背景的一种全世界的居民共同享有的人道主义。缺少历史,人无异于野蛮人。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来教育人。艺术的欣赏也是一种陶冶。教育需要陶冶,我记得有一位教师给小学生上课很有一套方法的,她常常给孩子们倾听音乐,让他们安静下来,心静了学习就容易了。我们也需要时常净化自己的灵魂。

作者提到,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当下我们的教育也在经历改革,但仍未能成功,想必有这个原因罢!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质,渐渐的为技能训练占优势,为实用占优势,到最后我们得到不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可怜的发达的专业技巧。教育的不成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而且会在以后的几十年显现并一直要影响很久,等到那时候我们才有所行动则太迟了!

但我们必须清楚教育并非万能,也并非无用。我们要正确对待教育,我们接受教育最终是为了自我教育,具有永无止境的求知欲,对未知有探索的精神。

以上就是我看这本书的感想,我知道关于教育,不是仅看一本书就能通透理解这个名词的,作为一个未来的可能教育者,更应该多涉猎此方面的书籍,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3

《什么是教育》确实是一本很有哲理的书,而我也很庆幸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此书。虽然这本书的名称为《什么是教育》,可是在整本书看下来,它并没有给教育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相反,通过看完这本书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反而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是什么,这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这个词都有不同的理解。书中谈及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看到这一段话时,我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从小到大,究竟是有多少知识是我们自愿去学习的呢?自我懂事以来,在我的脑海里给留下的影像就是我们小时候总是乖乖地坐在讲台下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而老师则是滔滔不绝地在讲台上讲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我们就记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现在回忆起来,我们一直是在强迫下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

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上,我了解到了全盘计划教育和灌输式教育的危害。但是,在分数代表一切的今天,这两种教育方式却根深蒂固在教育者和家长们的心目中,在他们看来,只有孩子学得更多,懂得更多,才会考得越高分,分数的高低就决定着一切。所以,家长们拼命地帮孩子报补习班,剥夺了孩子们周末游乐的时间,为的只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现代的教师们则一味叫学生背背背,背得越多,分数就会越高,剥夺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的只是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较量。在这样的教育现状下,我不禁为现在的孩子而感到同情。如今的教育者总是打着 “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可是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他们学习的知识难度也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难道这样就更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更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吗?

看完这本书后,我认识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作为未来教师的我们应当认识到,对于儿童来说,我们重视的不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以直观的照片和形象来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不能够再继承那种将书本上的知识硬塞给学生的填鸭式教育,因为那是教育的大忌,是对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抹杀。教师应用自己的热情给予死的知识以生机,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将学习变苦为乐,在注重学生精神上的层次提高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学生的体验能力。我们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全人教育。我们应该让学生自由的发展,而不是事先就计划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人。教育应该各因其材,各成其才,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各有特色。正如书上所说,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所以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能改变人的一生,能塑造人的一生。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们首先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对教育要有一颗虔敬之心,热爱自己所做的,并且要有为之奋斗一生的信念,而绝不能只为了谋生计而肤浅了事,那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要坚持到底,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整本书看下来,感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要用一生去探讨的字眼。我很希望,在未来,我能用一己之力启蒙别人的人生,因为,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4

有关教育之议,已经令人不胜烦扰。然而,不论我们如何不堪其扰,不管我们心中是否存乎教育的明哲之道,二千年来不断积淀下的种种议论、态度,案例甚至争吵,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仍然有着鲜明的现时意义。而历史中存留的观点,更是直接影响着中国教育的方方面面。言多而失,倒不在于这些言论中有多少存着谬误,而是话说多了,就足以令人无所适从,把本来清楚的事情拉进迷局。关于教育该由谁来充当主角的问题,本来是一件义理明晰的事情,而当各种观点汇集在一起的时候,本不该错位的职责便悄悄地模糊不清了。常言道世事如棋,教育也不能脱身其外,那么,假如把孩子的教育看成一盘棋,那么到底该由谁来执棋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谁能把这盘棋下得更好。观高手行棋,弈棋布势,务相接连。自始至终,着着求先。临局离争,静谧独观,毫厘不差,其中妙诀就是在行云流水之际,胸中已有甲兵十万。说白了,不受外界叨扰,安心下好自己的棋而已。街头巷尾也有棋迷,棋局一开,众人围聚、你曰出车,他说跳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样的棋不是棋手在下,而是一项集体娱乐活动,如此想要将棋下好,反倒更加艰难了。这样得棋,赢了功归旁人,输了怨天尤人,又何尝有一丝下棋的乐趣?由此来看,棋还是自己下的好。自古万事如出一辙,懂得了这个道理,有关教育的问题也就不难解了。俗话讲先入为主,这样看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所谓的培养、所谓的教育,说起来不过是一句话——子女之教,在于家庭。对棋而言,布局的棋手是棋魂所在,其中的精妙玄机,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也只有他一个人处理得好;对孩子而言,家庭是人生第一站,一生的成长、影响,都在于家庭的教育,父母的熏陶。染苍则苍,染黄则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棋局的好与坏,都在于棋手的素质高下,孩子的好与坏,都在于家庭的教育如何。说完了棋理与育人之道,就轮到一个庞大的命题:究竟如何将家庭教育做好?或者说,中国现时的家庭教育,究竟哪里做得不好?好的地方,人人心中有一本账,我们也世代相传了千年之久,不好的地方,恐怕便不是一两句说的清了。于缺处补益,于短处补长,将短少之处分门别类,辨别出是哪一条让孩子先天不足,哪一条令孩子后天失调,哪一条助子成功,哪一条引子失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家庭教育这盘棋中游刃有余。更紧要的是,棋可以重来,教育却不可能复盘,成功固然好,失败却是无可挽救的,没有一个家庭有资格试验,更没有一个家庭输得起这样的棋。

基于此,我在读《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一书后,也不禁有所感,这本书抛开陈腐的老套路,拂去空洞说教,直指中国家庭教育所缺所欠,以鲜明案例为资本,以细致考量为手段,为中国家庭教育查缺补漏,为中国万千孩子,更为两倍于孩子的家长打造一本万世不易的教子典籍。在这本凝结了智慧与心血的书中,我们所要关注的不仅是孩子的现状,更是孩子的未来。所谓的关注未来,也就是为孩子的一生奠基,《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这本书读起来都是细致入微的小道理,小感悟、小故事、小窍门,但是正是这种近似于工笔的考量,描绘了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的一种氛围,使我读后受益匪浅。或许读了此书后,未必知道成功的孩子是如何登顶的,但却可以知道我们所缺乏的东西,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有些答案就已经浮于纸上了。教育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东西,许多名宿鸿儒不能为之的,往往在这本书中一个小道理就讲通了,一盘看似繁杂的棋,其实只要由正确的人、按正确的方法坚持到底,也就是所谓的大师了。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5

偶然的机会,有幸读到刘铁芳的《什么是好的教育》一书,让我在寒冷的冬天什么感到无比的充实。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刘铁芳在中写道:“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一位哲学家说:“一个随外在力量而行动的人,就是奴隶。”一个现代人,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

独立性强的孩子一定会发展得好,独立性差的孩子发展一定是比较差的,这是社会的需求造成的。因此,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呢?

相信自己能把学习搞好,积极努力的去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是学习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干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是事业上的自信;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会做什么事情都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老师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果孩子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处世乐观进取,做事积极主动,乐于接受挑战;如果孩子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会在任何事情面前表现出柔弱、恐惧的心理,从而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

书中讲了这样一段故事,一位优秀的老师在一个学期内就把一个全校成绩最差的班带到了全校第二的好成绩。当有人问他是怎样教这些所谓的差生时,这位教师这样的回答:事实上我没有做什么特别的补习,我只是每天上课前对我的学生说,你们每个同学都可以取得好成绩,只要你每天监督自己多做一道题,多背一个单词,多考一分。事实上,我的学生们每天都向着小小的目标不断前进,一个学期下来,成绩自然就上去。确实如此,激励孩子其实很容易,只要适当的鼓励孩子,让孩子产生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孩子的自我激励也就产生了。

这是一段我最喜欢的故事,因为我自己也常常面对这样的班级,有时候心里着急,就喜欢批评学生指责学生上课不认真,回去不好好做作业,甚至经常怀疑学生的成绩都是作弊得来的,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鼓励学生建立学生的自信是最能改变一个人的方法可是却无法在实际中去做到呢,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些成年人在工作的同时在责任心之外,不可避免的有功利的心,考试的排名,每一次的质量分析,中考压力,多年来象大石一样压在我们的心头,我们总是微笑着说淡化排名,可是社会上却又特别重视的是学生的成绩,所以每次看到学生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忽略他们的纯真、可爱。他们所成长的环境,他们叛逆之后隐藏的无助与孤单,为什么有时候看到这些学生都会觉得厌烦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学生的成绩不好,在应试教育的畸形压迫下,我们有点无奈的把学生成绩优秀作为工作中是否有成就感的标尺,所以我们给自己定下了宏伟的目标,然后把压力转嫁给我们的学生恨不得只用几天就把他们教成聪明非凡。

所以看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不要小看一分,不要忽略最细微的进步,不要忘记了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教育是对生命的关怀,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由衷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动力,因为,自然界中最能打动与震撼人心的就是生命创造的奇迹。如果古人都能说出不为五斗米折腰,那么今天的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也要坚持不要只为成绩而去工作!

读了这本书后,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感触颇深,用选取书中我最喜欢的话来阐明我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的理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也是我为之奋斗的方向,我想这就是世界上所有的教育方法所要达到的本质。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6

乐学教育浸润孩子一生!

这句话是大连市甘井子区周水子小学的办学理念,最初听到这句话只能想到是要孩子们爱学习,没有更深刻的理解。而在周水子小学学习一天,又读了《什么是好的教育》一书之后,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说:乐学教育,其意义就在于如何成就学生向学的生命,让学生爱学、会学,并且享受学习,也就是乐学。而周水子小学教师用行动说:做教育,勤于踏实,敢于创新,为孩子的未来负责。

上个学期的一天,我有幸到周水子小学参观学习。当我走进会议厅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乐学教育浸润孩子一生”的几个大字,当时看到几个字,只是知道这是一个学校的校训,但是经历了一天的学习之后,我渐渐感觉到这句话不是齐声呼喊的口号,而是周水子小学教师用踏踏实实、努力创新的工作作风来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一天的学习之后,我相信周水子小学的孩子们一定会因乐学教育而影响孩子一生。而这一天的学习经历,也着实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有了更多的反思,对比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着实上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是六年级的一堂语文课,至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为六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流畅,有思维,有逻辑,让我着实感叹。课堂中,老师和孩子们很自然的沟通交流,每个孩子认真参与积极表达的状态,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在一个学习情境中,因着乐学之心,把学习变成了内在需求。看到周水子小学的孩子们刚上了六年级就已经能有如此高的表达能力,那积极的向学之心,我很钦佩也很上火;看到老师在课堂中那踏实的教风,教给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又让我很羡慕。这把火也让我知道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每一步要走得更踏实,用心培养孩子学习的内在需求,专心教会孩子们学习的方法。

“第二把火”:是五年级的一堂英语课,课堂上,老师带了一个小礼帽,用“我是图书管理员”为情境和孩子们进行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课堂中的每个环节都充满惊喜,甚至让我放下了听课本,跟着老师一起进入了课堂中,四十分钟结束的时候,我内心是激动却又遗憾的,激动是因为这堂课太有意思,我也乐在其中,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遗憾是因为这四十分钟匆匆结束,可我还没学够,同时还遗憾的是,自己在儿时的时候没有遇到这样一位英语老师,愿意用心思考每个课堂环节,竭尽全力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课后反思,让我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还远远不够,课堂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不高,跟不上老师思维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孩子,而在于我们教师自身,有没有用心备好课的同时也备好学生,明确学生此时的状态,明确会用什么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第三把火”:是二年级的全脑思维训练课,课堂中展示了用平板电脑进行的各种脑力训练,孩子们在课堂中娴熟的操控电脑,跟随老师一步步训练,在其中一个快速找数的环节,我也参与了和孩子们一起的比赛,很多孩子比我都快,足见这样的课堂对孩子们的能力提升帮助有多大。孩子们在一个个比赛,一个个故事情境中,积极参与,能力逐步提升。而此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对周水子小学的老师和同学充满了敬佩之情,但同时也憋着一股劲,我要带着孩子们一起努力,争取追赶上,甚至超越。

一天的学习之后,我再回头看看“乐学教育浸润孩子一生”这几个大字的时候,多了点更深刻的思考,他们真的做到了。用自己踏实认真的教学态度去用心备好每一节课,同时又有大胆创新和坚持不懈的对教学改革的勇气和韧劲,因为这些努力,让周水子小学的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乐学的教育,也真正会在未来感受到,这乐学向学之心可以浸润自己的一生。这“三把火”也会转化为我今后工作中的动力,努力让自己的学生也能因为我成为乐学的孩子,因为向学之心,影响孩子们一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教育科学学院07教1107091042唐光彩

从接受教育以来,我对教育的态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小学和初中的顺从,高中的抵触,大学的在反抗中自创条件适应。实习结束以后我一直很困惑和很苦恼,不明白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前几天翻看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刚一看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说实话,我从来没对一本书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虽然有些章节哲学意味比较浓,不是很容易理解,但我每看一章节,就做些简单的摘录,及时的总结出里面的一些思想观点。经过将近四天的阅读,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颤,收获很大。下面我想从七个方面谈谈的感想。

1、教育的含义

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而其它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的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观点,细想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简直是太少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直是在强迫下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将来等我做了老师,我要努力去唤醒学生的灵魂,去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我一直以为学习本该是件快乐的事。每个人生来就有探究的欲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当我们去接受新鲜的事物时,我们的内心得到了满足,我们会获得一种快乐。

2、计划的必要性和全盘计划的危害

“教育绝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越了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的或者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而这些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

把整个人类的存在视为一个群体组织的全盘计划——这种计划在根本上就受到人类理解力的限制——是对真正人性的扼杀,这些计划侵吞了属于人的自由。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学校应为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基础,这一基础对掌握其他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我们通常的错误做法:①儿童应该获得能力和掌握知识,知识以纯粹形式并通过科学提供给学生;②应适应儿童的天性和能力来因材施教;③将儿童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才。

什么地方缺乏冷冰冰的、机械的科学,教学法和病态的心理学,那里就有重视全人教育的出色的教育存在。

教学活动中的读、写、算的学习并不是既能的获得,而是从此参与精神生活,细心地把握其中的美,而不是外在的手的动作和理解运算。”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过程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精神享受,教育不能按照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因为很多教育计划扼杀了真正的人性,侵吞了属于人的自由,而人在不自由下所受的教育是无效的。事实确实应该如此,我们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全人教育。我们应该让学生自由的发展,而不是事先就计划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人。教育应该各因其材,各成其才,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各有特色。

3、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这个观点真的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一直追求完整的精神生活,寻求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在生活中,对物质我不太注重,衣服穿着舒适就好,饭可以吃饱保证营养即可,我的电脑在宿舍是公用的。我喜欢躺在床上全身心的听音乐,沉浸在歌曲所描述的那种场景和心境中,去体会主人公的感受。看电影的时候我也会不知不觉的进入情境,随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或喜或悲,看完电影才猛然意识到那只是虚构的情节。午后的一杯奶茶会让我的心情非常愉悦,听着雨声心里会特别清爽。有时我会因为陷入某些思考而平静或烦恼很久,尤其是当我追问为何而活着或教育的意义时。很多时候同学总会说我天真,笑我傻,去追求那种不现实的生活,去思考这些根本没有答案而且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问题,有时我也以为这是我的错,我的较真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无谓的苦恼。现在我终于明白,我那不是天真,不是较真。我一直在完整的精神中享受着生活的美,一直在追求真理。

4、教育的意义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教育,自由利用的学习机构,做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至此为止,人的教育才成为的第二天性。

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教育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上高中之后也经常思考到这个问题。上大学之后,我非常渴望自由,极其反感被逼迫。有时我的某些行为在同学看来比较任性,比如因为马哲课非常没意思,老师讲课也不太认真,我就从此不去上马哲课而去图书馆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再比如很多同学考计算机二级证书,只是为了求职简历上多一份证书,而其实在考证的过程中没什么实际的收获,面对这种情况,我不会去参加这种没实际用途而只会挫伤人的积极性的考试,我宁愿去学习吉他陶冶一下情操并增加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其实,我不是任性,我只是渴望自由的学习,我只想成为我自己,依照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取走自己选择的道路,不想盲目的跟从别人。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原创的,可是很多人最终会成为盗版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从没问过自己的内心到底想做什么。很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而只是盲从地去做一些自己也不知道其意义的事。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让自己的潜力得到更

好的挖掘,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虽然在中小学时我们的自由很少,但上大学之后,我们有能力去争取更多的自由,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路,我们不应该再屈从于不合理的或不适合自己的教育计划,我们完全可以创造条件让自己学得更快乐、更激情,为什么不去做呢?我们不应让自己的懒惰和顺从的恶习害了自己,我们要去寻求属于自己的路,成为真实的自己。

5、教育的危机

“当教育的本质发生问题,当教育的信仰开始动摇时,人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求教育目标何在。

教育的形式化正式是与其本质成为问题之时。教师以种种人为的方法来保持学生对他的敬畏:保留一些东西不交给学生,或者要求树立个人的权威以及学生的盲从。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使用训练有素的方法处理广泛的学习资料,现在变成了空洞无聊的尽义务而已;本来学生的学习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来是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

如果变得日益严重的教育本质问题,竟被人们如此地忽视,那么教育就会变得丧失根本目标而不稳定和支离破碎。它带给学生的不再是包罗万象的整体知识,而是混杂的知识。

当代教育已出现下列危机征兆: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却缺乏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教育方法和技巧亦不断花样换新。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此外,就是教育一再出现的特有现象:放弃本质的教育,却去从事没完没了的教学经验、做一些不关痛痒的调查分析,把不可言说之事用不真实的话直接表达出来,并不断地更换内容和方法做种种实验。如此这般,就好像人类把好不容易争得的自由,花费在无用的事物上。自由变成了空洞的自由。一个连自己都不信任的时代去关心的教育,就好似从虚无中能变出什么东西来。”

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在目前的教育中确实存在,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我暂时还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但我隐隐之中觉得雅斯贝尔斯说的不无道理。从我自身来看,我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目前很多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而很少能够在知识的陶冶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或许这真的值得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去反思。

6、教育与语言

“要有最纯熟的语言,我们就必须不断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语言,最有力的、最真实的、最坦白的语言是我们完全成为自己并且熟悉事物时,自然流露出来的语言。

每个人都必须学习语言,但重要的是语言的间接学习,即要熟悉书本上所描写的事物。事物的特性显露在表达这种事物的语言特性上。对事物的了解与深入,其语言表达的水准亦愈高。

语言的欺骗作用:起初人们苦心积虑地创造出来的语言,却在后人口中变成了惯用语而不知其意,那些深邃的表达方式也变成了实用性语言,结果一大堆空洞无物、歪曲原意的语言控制着人类:人就让这种语言操纵着,而忘记真正的自我和周围实在的世界。因此它们的教育只是为了语言能力的获得而非对事物认识能力的提高;只是习得一堆习惯用语,而没有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对以上观点我深有体会,从上小学到高中,我一直不喜欢上语文课,虽然我语文学得还不错,可我几乎从没有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觉得很快乐,觉得很想去学习它。我原以为这是天生的,我以为我天生就没有文学细胞。上了大学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不是讨厌文学,而是不喜欢语文的教育方式。传统的语文课上,老师单纯的讲文章怎么分段,某些字有什么用意,某些物有什么象征意义等等。语文课是简单的知识讲授,而没有让我们去体会语言所描绘的景物的优美,人物的真诚、无私、善良,场景的惊心动魄。上大学后我才发现在闲暇时我也喜欢看文学作品并陶醉在某些作品中,某些文学作品也会让我的心灵受到熏陶和震撼。就像书中所说的“人就让这种语言操纵着,而忘记真正的自我和周围实在的世界”,我们以前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况。我们学习语言应该是为了探究事物的本质,提高对事物认识能力。

7、陶冶

“作为形成人生态度的陶冶必须为人们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人们在理性中寻求道路,全面地展开精神运动。”

陶冶观在活动中完成,他的目标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也就是让人的本质显现出来)。

占有知识并不等于陶冶,而是习得精神内容的代名词。这种习得尽管也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但是,如果知识是陶冶的一个要素的话,那么已获得的思维、行动和认识的形式就会在知识中显现出来。这样的知识并非陶冶本身,单纯的知识只是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人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但他们对于人而言,是外在的财富。而陶冶的知识却能改变人、帮助人成为他自己。

陶冶的科学性:大学的基本原则是,经过思考去运用一切工具和全面发展人的所有潜

能,让学生在一切行动和信仰上做出自己的抉择,并通过认知让他们完全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负责人的意义。大学要求学生具有无止境的求知欲,但只有出于自愿,认知才成为可能,因此认知的目的就是个人的独立。

建立在大学观念上的陶冶是源自原始的求知欲。认知是求知欲的自我目标,在这种陶冶中长大的人是不会误入迷津的。人生的终极目标固然不能由单纯的知识来决定,但就求知而言,却有一个最终的目标:即我们应该去认识客观世界。

科学内涵的陶冶功能:精神科学的陶冶价值在于参与人类的历史,了解人的可能性之广度,即便是通向认识的途径(如古典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已被淡忘,但是认识的结果仍然具有意义。以神话、图片、人类的精神作品和人类自身的内涵来充实人们的灵魂,这本身就已具有巨大的陶冶价值。与精神科学相反,自然科学的陶冶价值则在于精确而实际的理解训练,他的内涵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物理和化学的结果是无足轻重的,但怎样得到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具有陶冶价值。谁要是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推导的方法,那么让所获得的仅仅是一堆死知识。因此,单纯地了解结果和掌握答案就与精神陶冶的目标背道而驰,这样就会出现把科学当作权威,把科学原理作为迷信的教条。

教育领域一直是一个是非争议之地,但今天他却变成了千人一面的僵死格局,如果教育是作为一种信仰的表达或经验和认识传达的纯粹交流,并从属于团体建构的世界的话,那么,教育就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争议,它具有三种价值判断,而教育只满足真正的精神需求。

目前专业以四分五裂,个体只能掌握单方面的知识和有局限性的技能,而这些并不能使人的本质和陶冶意识的大全达到统一。”

我很赞成以上所说的“陶冶的知识却能改变人、帮助人成为他自己,教育满足真正的精神需求。”只有经过陶冶了,被人内化的知识,才成为人的真正知识,是人们的灵魂得以充实。当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自愿去学习时,认知才成为可能。

这本书给我深刻体会和震撼的还有很多,在此我就不再赘述了,很希望教育工作者有时间的话好好研读一下这本书,你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下载什么是教育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什么是教育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一看见《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就被其封面上的几行字所吸引:“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悦来初中——郁亚如 我寒假里翻看了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刚一看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说实话,我从来没对一本书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虽然有些章......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迄今为止,各个领域代表人物对教育的见解各有千秋,他们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去看待何为教育这个问题,......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在阅读《什么是教育》一书时,会发现,作者总在向我们提问,一如这本书的名字。最开始就是一个非常直截了当的问题“什么是教育”。 接下来的阅读中我们也面......

    教育是温暖的读后感

    《教育是温暖的》读后感这个暑假,我读了北京史家小学语文教师万平老师写的《教育是温暖的》感受很深。“温暖”,更多的时候会让我们想到春日的阳光,父母的慈爱,家庭的温馨,想到人......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合集)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什么是教育》一书的作者是德国的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1883.02.23-1969.02.26】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之一的著作必......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以"存在、自由和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为根和基础,深刻表达了"什么是教育"的独到见解。雅氏不仅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更有着长......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 贾芳芳 我读的书是张平老师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感受颇深。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