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标题: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报告
姓 名:刘茜茜小组
专 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指导老师:王丽君
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报告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而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21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第一时间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
一.调查目标。
(1)了解大学生使用手机现状。
(2)研究怎样解决手机一族问题调查方法。
三. 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四.活动计划。研究确定课题。拟写问卷。调查访问。分析讨论。总结,书写调查报告。
五.调查问卷。
中学生手机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手机情况调查问卷
第1题 你的性别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男 | 18% | |
女 | 82%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2题 你的年级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大一 | 92% | |
大二 | 8% | |
大三 | 0 | 0% |
大四 | 0 | 0%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3题 你的专业 [填空题]
填空题数据请通过下载详细数据获取
第4题 你使用手机几年了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两年 | 14% | |
三年 | 6% | |
四年 | 6% | |
五年及以上 | 74%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5题 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1-2小时 | 0 | 0% |
2-3小时 | 8% | |
3-4小时 | 30% | |
5小时及以上 | 62%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6题 促使你玩手机的原因是 [多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学习需要 | 82% | |
同学邀请 | 30% | |
打发时间 | 74% | |
聊天 | 74% | |
玩游戏 | 40% | |
其他 | 38%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7题 您平常经常使用手机的哪些功能 [多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查阅资料、学习(背单词的软件等等) | 74% | |
聊天社交(微信、微博、QQ等) | 90% | |
玩游戏 | 42% | |
日常联系(电话、短信等) | 66% | |
音乐 | 66% | |
小说 | 40% | |
看电影 | 50% | |
其他 | 30%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8题 你有上课玩手机的习惯吗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经常 | 22% | |
偶尔 | 68% | |
没用过 | 10%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9题 上课是否将手机调成静音,振动或关机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是 | 92% | |
否 | 8%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10题 您会在课堂上放下手机认真听课学习吗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上课一般不使用手机 | 12% | |
可以做到 | 46% | |
有想过,但难很实施 | 10% | |
完全不会 | 2% | |
视情况而定 | 30%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11题 您认为大学生玩手机会影响学习吗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会有一定影响 | 36% | |
不会 | 2% | |
视个人情况而定 | 62%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12题 你一般会在什么课上会玩手机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必修课 | 6% | |
选修课 | 28% | |
专业课 | 4% | |
不一定 | 52% | |
其他 | 10%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13题 你在课堂上玩手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多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课业压力小,课程非主要学科 | 38% | |
课程内容已经学会 | 18% | |
从手机上能获得更多信息(浏览新闻时事、查资料等) | 44% | |
为了看通知,回复老师消息等需要当时做的工作任务 | 58% | |
课程内容太枯燥,没有兴趣 | 56% | |
老师讲得不够吸引人,缺乏魅力 | 34% | |
习惯性的玩手机 | 44% | |
受同学影响 | 12% | |
放松一下,缓解疲劳 | 48% | |
其他 | 8%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14题 您是否总是随身携带手机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是,总会带在身边 | 88% | |
偶尔不会带 | 6% | |
经常不带 | 6%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15题 您携带手机时一般将手机放在哪里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裤袋 | 38% | |
挂在胸前或胸前的口袋 | 2% | |
放在包里 | 12% | |
拿在手上 | 48%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16题 和他人在一起谈话时,你是否会玩手机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会 | 2% | |
偶尔 | 18% | |
一般不会 | 40% | |
视情况而定 | 40%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17题 过长时间不玩手机,你的感觉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有种倍感煎熬的感觉 | 10% | |
心中有些不舒服或有些牵绊 | 44% | |
急切想打开手机,不管有没有电话或信息 | 10% | |
没什么,看不看无所谓 | 36%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18题 如果让你过一个没有手机的周末,你会选择干什么? [多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与朋友聚会 | 60% | |
在图书馆学习 | 34% | |
外出游玩 | 62% | |
户外运动 | 38% | |
逛街看电影等 | 62% | |
呆在宿舍 | 18% | |
其他 | 4%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19题 您觉得手机在您的生活中重要吗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重要,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部分 | 86% | |
一般,可有可无 | 10% | |
完全不重要 | 4%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第20题 你觉得玩手机是 [单选题]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利大于弊 | 44% | |
弊大于利 | 22% | |
不清楚 | 34%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六.调查结果分析。
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使用的手机软件、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学生使用手机的因素等。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在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成功回收50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
分析:
大部分大一的女生,使用手机五年及以上,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五个小时及以上。促使玩手机的原因以学习需要和打发时间以及聊天为主,之后是玩游戏,其他还有同学邀请。经常使用的手机功能以聊天社交占比最大,其次是查阅资料、学习,日常联系和音乐平分秋色,还有玩游戏占比42%,小说40%,看电影50%,其他30%。有60%的同学上课偶尔玩手机,22%的同学经常玩手机,10%的同学没用过。92%的同学上课会将手机调成静音,振动或者关机。有46%的同学可以做到在课堂上放下手机认真听课学习,30%的同学视情况而定,12点同学上课一般不使用手机,10%的同学有想过但没做到,2%的同学完全不会。62%的同学认为玩手机会游戏学习要视个人情况而定,36%认为会有一定影响,2%认为不会。52%同学不一定在什么课上玩手机,28%在选修课玩手机,10%在其他的时候玩手机,6%在必修课玩手机,4%在专业课玩手机。58%同学在课堂玩手机因为看通知,回复需要当时做的工作任务,56%因为课程枯燥,48%因为放松一下,44%因为可以从手机上获得更多信息,38%因为课业压力小课程非主要学科,18%因为课程内容已经学会,34%因为老师讲的不够吸引人,44%是习惯性玩手机。88%会总是把手机带在身上,各有6%偶尔不带和经常不带。48%习惯将手机拿在手上,38%习惯放在裤带,12%放在包里,2%挂在胸前或胸前的口袋。各有40%的同学和他人谈话时一般不会和视情况而定玩手机,18%偶尔玩,2%会玩。过长时间不玩手机44%同学心中有些不舒服或有些牵绊,看不看无所谓的有36%,急切想打开手机,不管有没有电话或信息10%,有种倍感煎熬的感觉10%。过一个没有手机的周末62%同学逛街看电影等,60%与朋友聚会,在图书馆学习34%,外出游玩62%,户外运动38%,呆在宿舍18%,其他4%。觉得手机在您的生活中重要,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部分86%,一般,可有可无10%,完全不重要4%。觉得玩手机是利大于弊44%,弊大于利22%,不清楚34%。
七.结论及反思。
总结一下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原因:
1.以学习需要和打发时间及聊天为主要
2.之后是玩游戏
3.其他还有同学邀请
反思:手机对学习是否有影响?如手机作弊、上课时手机铃声影响课堂秩序、手机辐射对身体健康有害,手机还会带来攀比风,而且一些学生在上课时接听电话,还会影响老师上课,也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学生最好还是正确对待手机,有效的运用我们的通信工具,做到不为手机着迷,而不是手机控制我们的思想。总的来说,本调查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影响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的因素。不过,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理论支持还不够。谨以本调查为以后的研究作下铺垫。
感受:这次调查让我们知道了应该如何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拓展了我的知识面,提高了我们的社会交际能力。为了完成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不仅网上查找了有关资料,而且还到实地参观、访问。通过这次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了我们的组织能力,体会到科学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要有坚定的信念,面对挫折,不能言败,不能放弃,要有急流勇进、勇于探究的精神。
研究小组:刘茜茜、杜欣璐、陈禹欣、奥赛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