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PEST分析
组员:郑艺谋 岑嘉骏 陈金水 光余辉
P(Politics):政治环境
贵州省委政府大力支持。其在2012年提出“千亿”茅台的目标,要求茅台集团“十二五”、“十三五”计划末期销售额分别达到500亿和1000亿,曾出台《关于加快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意见》,让茅台集团作为白酒业龙头,目标向“千亿”级企业发展,在兼并收购省内外白酒企业、整合上下游关联产业等多方面提供全面支持。白酒产业是贵州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贵州政府大力支持使得茅台得到长足发展
E(Economy):经济环境
1.GDP
近十年来得益于国家的经济政策,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国民收入普遍提高,此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的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公平。宏观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为茅台集团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如图,近十年来,国民总收入和GDP都呈稳定上涨的趋势,宏观经济景气度持续向好,实际上为公司的运营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2.居民可支配收入:
如图,近年来我国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都大体呈稳步上扬趋势,收入的增加带来消费欲望的膨胀,一方面人们会想消费得更多,另一方面人们会想消费得更好,也就是消费升级。而茅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然迈入高端白酒的行列,其名头响、质量高,于是成为了人们青睐的对象,销量随之提高,公司有充足资金进行扩张、产品研发,最终做大做强;
3.市场需求:
茅台集团的产品---茅台酒需求旺盛,有利于公司发展,可以归因如下因素。其一,承接要点1的分析,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欲望膨胀,对高质量的产品的需求增加,因此在白酒领域人们选择了茅台;其二,茅台酒本身的质量过硬。茅台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本身一骑绝尘的味道带来极致享受,受到爱酒人士的追捧;其三,茅台酒本身无法复制,独一无二,具有独特性。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时也部分地对茅台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产生、精化、增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这里的特殊气候条件,酒中的有些香气成分就根本无法产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这决定了茅台的独特味道在其他地方无法克隆。而对于无法克隆的东西,因其垄断性,人们无法自己如法炮制,只能花钱购买产品,因此茅台的需求会是相当稳定的;其四,领导人召开大会、接待外宾的宴席上也大多采用了茅台,形成一定的宣传和示范效应。四种因素共同作用,促使茅台市场需求旺盛而稳定;
4.能源供给成本:
酿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而茅台镇恰好临于这赤水河旁,意味着其运输成本很低,利润就有很大的空间。
S(Social)社会文化环境
1.人口环境
近年来我国总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如图所示:
近年来我国人口规模持续上升,至有数据记载的2019年末已突破14亿大关。而在这之中,大约有5亿人口饮酒,占总人口的38.46%,而其中单是白酒消费规模已达22.97%;
2.文化背景
逢年过节,是中国人走亲访友的时间。中国人向来“礼文化”浓厚,白酒正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环。白酒存放时间久,有收藏价值。其一大特点是越陈越香!白酒只要存放得当,放一两年甚至十来年都不会坏,而且好酒陈酿越久越有味道。此外,中国人认为,送一款优质白酒,是送人一份有品位的情谊,显得体面、有格调。同时白酒时尚靓丽的瓶装和优雅精致的酒盒包装,又让节日的气氛更加喜庆。
T(Technology)技术
技术这一要素在茅台集团这一酿酒业的体现是其工艺。
茅台酒的酿制技术被称作“千古一绝”。茅台酒有不同于其他酒的整个生产工艺,生产周期7个月。蒸出的酒入库贮存4年以上,再与贮存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陈酿酒混合勾兑,最后经过化验、品尝,再装瓶出厂销售。
茅台酒采用“季节性生产”的模式。完全不同于其他白酒随时投料随时生产的特点,茅台采用九月重阳投料:一是遵循高粱的收割季节;二是顺应茅台当地气候特点;三是避开高营养高温生产时节,便于人工控制发酵过程,培养有利微生物体系,选择性利用自然微生物。独特的技艺造就了独特的口感,成就了独特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