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01:0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调研报告

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

一、实习派出所概述及个人基本情况

建外派出所现有民警80人,分四个警区和一个打击组,该所的主要责任是完成本辖区的安全防范,要害部位保卫,常住人口管理和工作对象管理,外来人口管理,出入境管理,治安管理,内保单位的管理,“110”接警处,执法办案工作。辖区位于朝阳区西南部,东起西大望路,南邻通惠河,西至建国门立交桥,北邻光华路。辖区面积4.4平方公里,下辖8个社区:建国里社区、永安里社区、永安里东社区、秀水社区、光华里社区、南郎家园社区、北郎家园社区、北郎家园东社区。建外派出所辖区是北京市和朝阳区对外交往的窗口地区。辖区内有29个外国使馆和两个外交公寓群;有国贸中心、国际大厦、国际俱乐部、友谊商店等知名星级饭店、宾馆、写字楼;建外派出所辖区是北京商务中心区的核心地区,北京商务中心区3.99平方公里,建外占了2.99平方公里;建外大街作为东长安街的延长线,西接二环,东交三环,处于北京商务中心区“金十字”的交通要道;世界500强企业在朝阳区120余家,其中驻在建外的有80余家。

2011年3月1日至6月10日,我作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试点改革二学位班的毕业学员,被学校安排在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建外派出所进行为期三个多月的实习。在这次实习期间,我在建外所的四警区进行跟班学习,实习岗位不是固定的,前两个月我在治安警跟班学习两个月,师傅是赫伟警官,后在巡逻警跟班学习一个月,师傅是赵德如警官。主要工作是辅助师傅们完成一些实际工作。包括具体的前台值班、接待群众、案件调查、民事调解、案件卷宗的整理、报警情况的反馈、巡逻及出警等任务。

二、网络诈骗犯罪的定义、特点及表现形式

互联网络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为人类建构起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网络正在改善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然而,在为人类提供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和全新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调研报告

生活方式的同时,网络也为犯罪活动提供了新的温床,借助于网络的犯罪渐露端倪并迅速泛滥,各种网络犯罪愈演愈烈。网络诈骗犯罪就是其中最具典型的代表,其传播迅速、犯罪成本低、隐蔽性强、犯罪形式多样且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使受害群体广泛,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一)网络诈骗犯罪的定义

网络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互联网络,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网络诈骗犯罪与其他诈骗犯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利用互联网络实施诈骗行为”。有些诈骗,虽然也利用了互联网络,但只是犯罪人间形成共同犯意的行为,没有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的行为便不是网络诈骗。另外,无论是通过计算机,还是手机,抑或其他网络终端设备上互联网络,均不影响该行为的成立。

(二)网络诈骗案件的特点

1、作案方法简单,犯罪成本低,传播速度快,发案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网络诈骗虽然披着高科技的外壳,究其实质大多是传统诈骗手法在虚拟世界的翻版。犯罪人只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在任何能上互联网的计算机或者现代通信工具上都能实施犯罪活动,其并不需要特别的条件和环境,成本非常低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多,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相比传播速度迅速。上述特点使得网络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作案手段隐蔽,打击处理困难,侦破难度大,破案率低,作案风险与办案成本严重失调。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常常采用假身份证注册银行卡,异地接收汇款,专用作案手机,网络注册名称不一,移动上网,流窜作案,诈骗得手后销毁相关网上证据,难寻踪迹,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藏匿于网络之后的犯罪人的犯罪风险远小于传统犯罪。公安机关在侦破此类案件时,要辗转全国各地进行取证,办案成本远远超出办理一般的诈骗案件。网络诈骗的高智能性和高隐蔽性,受害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差,而且作案所留的电子证据不易收集,取证难等,都使得此类案件的侦破率明显偏低。

3、作案不受时空限制,波及范围广泛,社会危害性巨大。网络诈骗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借助于互联网,诈骗信息传播速度很快,而任何一位坐在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前的人都可能成为诈骗信息的受害者。因此网络诈骗的发案没有季节特点,月发案数较为平均,网络诈骗相对于普通诈骗罪是大批的网民上当受骗,受害人数众多,涉及范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调研报告

广泛。网络诈骗同时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财产损失,社会危害性巨大,近几年发生的网络诈骗,涉案金额高达上千万元。

(三)网络诈骗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与传统的诈骗犯罪相比,网络诈骗犯罪表现形式的丰富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网络诈骗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网络购物诈骗。

这是网络诈骗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形式,犯罪分子往往在淘宝、易趣等知名网络交易网站,采取低价诱惑和虚假广告等手段实施网络购物诈骗。如建外派出所就有一警情:2011年3月15日,我市朝阳区事主王某(男,27岁)网上购买京东商城的购物券,在淘宝网上联系一卖家,卖家谎称没有购物券拍卖链接,遂给事主王某发了一游戏点卡的拍卖链接(此链接为另一卖家的商品链接),要求事主拍下此链接,后卖家又让事主把拍下的游戏点卡的密码发给卖家,后卖家拿到游戏卡密之后,也没有给事主王某发购物券,事主至此发现被骗,共被骗5000元。

2、网络中奖诈骗。

这是网络诈骗中常见的形式,而且破案率偏低。我们在上网浏览网页或进行网络聊天时,经常能遇到这种情况:屏幕忽然窜出“根据„您已中奖,请联系„领取奖品”字样,若信以为真而联系领奖,对方便以手续费、保险费、税费等各种名义要求先向其指定帐户汇款,金额一般在几千左右。在受害人汇款之后,诈骗分子又会罗列层出不穷的借口要求受害人继续向其汇款,且款项金额越来越大。2009年3月26日上午,居民韩剑在家里上网,突然有一个窗口“腾讯十周年挖宝行动”,网页显示奖金为88000元和一台三星笔记本电脑,其按照网上显示的电话号码089888100990,一个女子接电话后,告诉其要交手续费1280元,韩剑将钱汇到中国农业银行6228480***8后,该女子说因奖金流转是中国农业银行发放的,遂提供另一电话号码07592953312,是中国银行张华主任号码,韩剑联系后,张主任说要交中奖领取保证金8500元,韩剑将钱汇过去后,张主任又说要交个人所得税17600元。此时韩剑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此类案件一般中奖为饵,骗取钱财。以某公司庆典、举办手机幸运抽奖活动为由,以公证员身份请对方领取大奖,借机诱其汇“手续费”、“保证金”、“税款”到指定银行,步步为营,当你感觉被骗时,他们就不再接听你电话。

3、网络炒股诈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调研报告

这类诈骗发案数量虽不高,但涉及金额巨大,且破案率极低。犯罪分子一般是谎称有某某关系,可获股票内幕信息,能向受害人提供炒股资讯信息,保证能使受害人取得远高于股市一般收益的收益,采用会员制方式收费,从而蒙骗事主。如2008年10月9日,河北石家庄事主王某(女,35岁)登陆网址为“www.xiexiebang.com”的网站,看到该网站上帮人炒股的信息,经与对方联系后,先后向对方帐户汇款人民币120万元,后发现被骗。

4、网络彩票诈骗。

这是一种比较新型的诈骗形式,犯罪分子创建彩票预测网站,通过加装系统外挂的“流氓插件”等恶意软件,一旦点击进入虚假网站,页面就会顺序出现大量彩票幸运号码预测内容,往往冠以“独家采用先进的数学和易经理论分析计算方法,保证中奖率在90%以上,引诱受害人支付会员会费、会员升级费等名目繁多的款项,从而完成诈骗。如2008年8月24日,安徽合肥事主司某某(男,53岁)在登录网址为“www.xiexiebang.com”的中国彩票网时,看到该网站称预测彩票中奖率95%,便信以为真,并向该网站的帐户先后汇入手续费、材料费、服务费、保证金等共计25万元。一周后司某某发现已无法打通该网站联系人的电话,才发现受骗。

5、网络贷款诈骗。

犯罪分子往往自称可提供无担保贷款,但当受害人联系其要求贷款时,犯罪人又以需受害人先交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或提前支付一定期间的利息才能办理贷款为由,要求受害人向其支付款项,从而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如建外派出所接到一警情:2011年4月26日,一男子网上看到一消息称可以办理个人无抵押贷款,犯罪嫌疑人以需要交纳贷款利息保证金为由,让事主先交付贷款总额的10%作为保证金,在事主交付5万元的保证金后,犯罪嫌疑人又以各种理由让事主交付其他款项,此网络贷款诈骗事主共被骗5万元。

6、冒充身份的网络诈骗。

犯罪分子一般通过窃取QQ号等形式,冒充受害人的亲友,并以其忽生疾病或遭遇意外急需用钱为由,要求受害人向其指定帐户汇款。2011年3月17日11时许,案犯盗用居民苗玉梅弟弟苗伟的QQ号,以苗伟的同学需要钱为由,要求苗玉梅汇款600元至***7890这个帐号,苗玉梅于15时许将钱汇出后电话联系其弟弟核实时,发现被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调研报告

7、网络交友征婚诈骗案。

犯罪分子一般通过交友网站或婚介网站结识受害人,并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取得受害人的好感和信任,继而寻找各种急需用钱的借口,向受害人提出借款请求,从而骗取受害人钱财。如2008年3月30日,河北保定事主王某某(女,51岁)在“爱相约国际交友”网站聊天时认识一位自称是美国人的男子,后通过聊天双方建立恋爱关系,但双方始终未见面。2008年4月18日,该男子称需要钱,骗取王某某于4月18日至9月18日先后向其指定账号汇款美元28,000元。

8、网络交易诈骗。

这里所谓的交易,不包括网络购物,主要是指帮助办理某些特殊事宜而进行的交易。犯罪分子往往发布虚假的交易信息,内容一般为可帮助受害人办理某事,如办理户口、解决工作、国外留学、出国移民等,但要求受害人先行支付款项,一旦收到款项后,便会立即在受害人的世界里消失。如2009年3月中旬,北京市西城区事主盛某(女,31岁)在网址为“www.xiexiebang.com”的网站通过聊天认识一位自称在法国使馆工作的人员,该人称可为其办理法国签证。马某为了给自己和其母办理签证,按照对方要求先后以现金和汇款形式支付生活费、保险费、签证费等共计68,000元。数月后,该人仍称其在外地,无法知道签证办理情况,后盛某电话询问法国使馆,始知被骗。

三、网络诈骗频发的原因

(一)此类案件得手易、打击难。

在实际办案的过程中,由于打击效果不佳,没有形成威慑力,是导致案件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类诈骗由于其流窜性,隐蔽性、伪装性、智能性强的特点,民警在调查取证时难度远高于一般诈骗,除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外,还需要异地协作,壁垒较多。此外在侦查过程中还需要银行、电信等部门的协作。手续烦琐,延误战机。此外该类案件中嫌疑人通常用到短信“群发器”(俗称“土炮”)、任意显号器,以及网络IP电话,“一号通”捆绑电话,故其身份难以确认。此外犯罪分子多是公司化运作,团伙人员众多,分工明确,并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团伙为首分子大多隐身境外、遥控指挥。针对以上几点公安机关主观上产生了畏难、烦燥的情绪,如接到群众报案,一些干警只 5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调研报告

是简单做份材料就完事了;客观上形成了“防不胜防,打不胜打”的被动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助长了信息诈骗之风。

(二)此类案件命中率高,收益客观

此类案件嫌疑人通常用手机群发器随机发送短信。群发器可以按照程序自动识别正在使用的手机号码,然后将随机拨打,或者利用电脑上的短信群发系统软件,就可选定号段向某个地方的手机用户发送短信,一台电脑最多可连接 8部手机,一天可发几十万次。即使成功率极低,也有相当部分群众难免上当。如北京市发生的此类案件,受害人均在银行准备汇款时,接报到请把钱打入××帐号的信息,受害人以为是其朋友发来的短信,不假思索就打入汇款。类似此类案件发生很多,即使1%、1‟的成功率,也有数十人,百人上当受骗。可见 “低成本、高回报”正是此类犯罪在全国迅速蔓延的直接原因。

(三)群众防骗意识不强,贪利心理。

此类案件大量涌现的一个原因是群众防范意识不强。如 “盗用别人QQ”诈骗案件,嫌疑人慌称其朋友急需用钱。受害人应对QQ的身份进行核实,否则应该意识到有可能是个骗局,而不是轻信他人。第二个原因就是贪利心理。大多网上购物诈骗以及手机中奖诈骗案件都是利用当事人的贪利心理。如购买走私车、二手车诈骗案件,嫌疑人提供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诱饵设套,受害人往往由于贪小便宜上当受骗。

(四)监管不力、个人信息泄露严重

信息诈骗近年来盛行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个人信息泄露严重,监管力度不够。许多信息诈骗都很有针对性,例如汽车退税案件,电视购物满意度调查诈骗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有些不法分子甚至由此看到了商机,公开叫卖个人信息。此外一些新的病毒、木马程序也能很轻易的获取个人信息。除了社会诚信的缺失,缺乏监管也是个人信息频频被盗的重要原因。

四、网络诈骗的防控对策

网络诈骗案件的大幅上升与我市社会治安整体形势极不相称,因互联网的虚拟性、全球性、隐蔽性等特点,都使得传统的侦查手段和方法显得力不从心。为促进互联网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调研报告

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网络诈骗犯罪的防范和打击。

(一)网络诈骗的侦查策略

1、认真梳理相关案情,积极开展串并案侦查。网络诈骗一般受害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一个虚假信息理论上可使不确定多数的浏览者上当受骗,具有多发性、连续性、跨区域,易于形成系列案件。因而在侦查中,我们首先要掌握案件的详细情况,根据作案手法、作案时间、网银登陆和转账记录、资金流向等案件信息,整理、梳理相关类似案件,迅速开展案件的串并,最大化地获取案件信息,为侦破案件打下基础。

2、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广泛调取涉案信息。

网络诈骗的实施离不开互联网,而互联网络的IP地址和网站注册人情况等都是可查询的,另外在获取和转移赃款环节离不开银行金融网络,这些资金流转情况同样也是可追踪的。因此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和金融技术系统进行侦查是案件成功侦破的关键环节。

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展开侦查,可考虑以下两点:一是事前主动出击。直接上网搜索诈骗网站或者通过对网络设置一定关键词发现不法网站,然后进行监控跟踪,一旦发现存在非法行为即可实行打击;二是事后积极追查。根据涉案网址,利用技术手段循迹追踪至对应的IP地址,并根据IP地址的相关登记找出涉案嫌疑人的相关信息,以进一步实施侦察。

利用金融网络技术展开侦查,侦查机关可根据涉嫌银行帐号,通过银行和金融部门的配合,发现可疑账号的开户信息及赃款的资金动向。

3、全面排查涉案线索,多角度筛选锁定嫌犯。对利用技术手段及基础摸排取得的相关数据和涉案线索进行认真细致的排查和全面细致地梳理,从而缩小侦查范围,确定重点嫌疑人员,结合传统侦查工作方法和手段进行重点突破,从而准确锁定犯罪嫌疑人。

4、及时追查团伙情况,精心布置抓捕方案。在确定嫌犯的基础上,根据案件嫌疑人情况,扩线侦查,掌握其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情况,明确团伙人员的团伙结构和组织情况,勾勒出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实施网络诈骗和转移、提取赃款等团伙成员的情况,并绘制出涉案人员的关系结构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调研报告

在抓捕时,要以抓捕主要嫌疑人为主,结合关系人和团伙网络结构,制定详细周密的行动方案,特别是团伙成员比较分散的,各地侦查机关要同时收网,力争将其一网打尽。

5、利用全国公安机关跨区域办案协作平台,加强案件核实工作。网络诈骗往往涉及全国的多个省市,案件核实、调查取证的工作量巨大,我们要充分利用公安部打击犯罪新机制,通过全国公安机关跨区域办案协作平台,办理案件的核实以及相关取证工作,这样不仅避免了旅途奔波,同时节省了公安经费,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网络诈骗的取证策略

1、网络诈骗的犯罪证据多为电子证据,具有无形性。网络诈骗的证据可表现为包含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常见证据,但更多情况下是表现为以数据存储为基础的电子证据。而电子证据不同于实物证据,而是具有无形性,既其本身是无形的,只是借助于有形的载体如磁盘、显示器等而存在或显示。

2、高度重视电子证据的取得和固定。电子证据是无形的,且易于毁损,其取得较难,保存也不易。而网络诈骗侦破的核心之一便是电子证据的取得和固定,因此我们必须广泛搜集电子证据,充分利用数据复原技术、数据监控技术、数据加解密技术与日志分析技术、对比搜索技术、反向工程技术等电子证据的调查取证分析技术,对涉案相关公司、网上银行和受害人计算机等各方面数据进行详细收集,并认真勘察网络现场,尽量不遗漏任何与案件有关的电子信息。

(三)网络犯罪的预防策略

虽然强化网络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使法网密集到能让所有网络诈骗人都受到法律追究是防控网络犯罪的根本之途,但加强网络诈骗犯罪预防的宣传,增加公众对诈骗行为的识别能力和预防能力,却是预防网络诈骗的低成本选择。如北京市海淀分局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预防诈骗专题网”,为公众提供反诈骗咨询和帮助。

1、完善立法,健全防控体系

新型诈骗案件往往通过网络、手机发布信息,具有行为人和受害人可不亲临现场的间接性,目前对此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在定罪量刑方面还沿袭传统诈骗的特点。此外现行的电信条例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管理的需要,造成监管的漏洞,因此要及时修订完善电信条例。尽快制定《网络信息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确立信息安全的法律原则和基本制度,明确社会各方面保障信息安全的责任和义务,把握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力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调研报告

建立科学全面的监管方式与程序,做到预防、控制和打击相结合。此外要借鉴其他国家通过完善立法保护个人信息。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启动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程序。寄希望于该法的出台,让侵害他人信息者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范意识

目前,加强防范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自防意识仍是目前防止此类案件高发的主要手段。建议政府部门牵头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媒体揭露防骗的伎俩,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诈骗信息的能力。要告诫精心的群众在使用网络银行时,务必要记清自己开户银行的网址,每次登录最好选择直接输入网址,尽量避免用搜索引擎查询到的链接进入相关网站;并且尽量不要在网吧里登录网上银行,因为无法知道这些计算机是否装有恶意程序进行监测。此外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一旦丢失要赶紧登报挂失,避免嫌疑人捡到后从事违法活动。

具体而言,我们应当提醒公众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二是认真了解、调查交易对象,不可凭一时冲动进行交易。三是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网络账号、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四是选择比较安全的付款方式。对于网上交易而言,尽可能在收到货品后再付请货款;或采取可信的中间商中转资金,在收到货品并验收后通知中间商给商家付款。五是如果掉入不法份子所设置的陷阱,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终止交易、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第二篇: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

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

近年来,借助电信技术手段进行诈骗犯罪案件呈上升态势,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越来越恶劣,给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电信诈骗犯罪进行了重点防治和打击,但是电信诈骗现象并未得到有效抑制,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如何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已成为政法机关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题。

一、电信诈骗的特点

(一)诈骗手段多样化近期犯罪分子以电话为平台实施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手段也日益翻新。根据我们所办理的案件及媒体的相关报道来分析,犯罪分子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诈骗:一是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二是冒充电信等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电信欠费、送话费、送奖品为由进行诈骗;三是冒充被害人的亲属、朋友:编造生急病、发生车祸等意外急需用钱,或称被害人家人被绑架索要赎金为名等事由骗取被害人财物;四是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假称被害人银联卡在某地刷卡消费为名,诱骗被害人转帐实施诈骗等。

(二)集团作案组织化该类案件单打独斗的少,组织化程度高,犯罪分子以诈骗为常业,有固定的诈骗窝点,作案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且大都使用假名,呈现明显的集团化、职业化特点。

(三)作案技术科技化犯罪分子首先通过有关手段套取到被害人家庭固定电话的开户资料后,再利用高科技手段使被害人的电话来电显示出拨打过来的电话确实是110或12315或电信10000或***等常见的业务电话,或是被害人熟悉的亲友的电话,使被害人相信对方确实是公安、工商或是电信和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或是自己的亲友,从而放松警惕。作案手段涉及计算机黑客、网络电话、U盾转帐等技术,并运用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控制了被害人的心理后,远程掌控其行为,致使其上当受骗。

(四)作案手段隐蔽化犯罪分子往往只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与被害人进行联系,从不直接和被害人见面,电信诈骗的组织者几乎从来不抛头露面,即使到银行提取或转移诈骗所得的款项也从不出面,而是指使手下的人或是以较高的报酬雇请不明真相的群众去进行转移赃款的活动,使侦查机关即使找到相关线索也很难准确的进行抓捕。

(五)社会危害剧烈化该类案件的诈骗范围广,诈骗数额大,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万,使受害人蒙受巨大财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相对于普通诈骗中“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诈骗,电信诈骗表现出来的是面对整个电话用户或者特定户群体的诈骗,其诈骗行为的实施并不是特意针对特定对象,而是广泛散布诈骗信息,等待受害者上钩。这种方式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大批的电话用户上当受骗,涉案数额往往很大,其对社会的危害极其严重。

二、电信诈骗的定性分析

从电信诈骗的诈骗手段来看,主要是触犯了两个罪名。第一个罪名是普通诈骗罪,也就是《刑法》第266条,第二个罪名是招摇撞骗罪,也就是《刑法》第279条。诈骗罪,“是指以不法所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①从电信诈骗的行为方式来看,犯罪分子都是采用了虚构事实的手段,使被害人自愿将财产交付(主要是以转帐的方式)于犯罪人,从而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招摇撞骗罪,“是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以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包括军人)的身份进行欺诈活动,从而谋取非法利益。其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不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却故意假冒该身份。那么对于这种行为该如何定性?这里就涉及到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区别问题。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客观要件和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而招摇撞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不法利益。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它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也侵犯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还有人认为两者的主观要件不同,“招摇撞骗罪原则上不包括骗取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以不法所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但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过程中,偶然骗取少量财物的,不影响本罪的认定,但本罪不包括骗取数额巨大财物的情况”。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招摇撞骗罪包括骗取财物,而且指出“在招摇撞骗中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情况下,本罪与诈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应当按照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适用法条。”③我们认为,从严格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来分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电信诈骗的,应当定招摇撞骗罪。

三、办理电信诈骗罪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电信诈骗犯罪属于智能型犯罪,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强,犯罪手段隐蔽性技术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往往造成“取证难、抓捕难、定性难、追赃难、打击难”。

(一)因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隐蔽,导致取证难 电信诈骗作案中,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会与被害人直接见面或直接接受现金,多是通过汇款或者转帐方式获得赃款,因此被害人无法直接指证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往往也自恃没有被害人直接指认而拒不认罪。犯罪嫌疑人接收被骗钱款的银行帐户,也往往是犯罪分子购买伪造的身份证后到银行开立的帐户,或者直接从他人手中购买以他人名义开立银行帐户,或者通过支付一定的报酬请不知情的普通群众开设帐户,多个帐户交替、循环使用,且每个帐户使用较短时间甚至一两次后就不再使用,导致跟踪追查取证比较困难。即使抓到了有关犯罪嫌疑人,获取的证据中直接证据少,一般都是间接证据,难以形成证据锁链,难以揭示案件全貌。

(二)因犯罪分子的流动性强,且反侦查能力较强,导致抓捕难

首先,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法律或者降低风险,一般都不使用固定电话,联系工具多为无开户资料或不以实名注册开户的手机或网络电话,因此锁定具体的作案地点与作案人有很大难度;其次,犯罪分子普遍采用异地作案、异地诈骗、异地跨行甚至跨国取款的方式,地域流动性大;最后,在有些团伙诈骗作案中,多数成员间并不熟悉,一般都使用绰号或假名,犯罪分子之间多是单线联系,只和自己的上下家联系,甚至在遥控指挥下,分工明确,只做自己被安排的事情,如有人只负责打电话欺骗被害人,有人负责转移钱款,另外有人专门负责到银行取款,这导致公安机关很难将涉案人员一网打尽。

(三)因为现行法律的不完善,导致定性和处理难 一是由于我国刑法中没有专门规定电信诈骗犯罪,只能结合《刑法》第266条普通诈骗犯罪的刑法条文进行定罪及处罚。但是,有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电话诈骗时,也有用伪造的身份证开办银行帐户、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行为,这些手段行为是否同时涉嫌其他犯罪,是否需要数罪并罚,值得探讨。二是犯罪金额与共同犯罪的主从犯问题有时难以认定,导致量刑有一定难度,电话诈骗犯罪针对的一般是不特定的电话用户,其受害者在地域上的分布往往十分广泛,一些被骗金额小的受害者并不愿意主动报案,因此往往难以核定具体的涉案金额。三是有些团伙成员不是主犯,虽有共同诈骗的犯意,但对其他成员单独作案所得的金额是否需要负责也值得探讨。

四、电信诈骗的防范与打击对策

鉴于电信诈骗的巨大危害性,因此,作为普通民众,应当注重防范自己被骗;作为国家机关,更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此种诈骗行为进行防范和严厉打击。

(一)民众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1.不贪婪:不要轻信中奖的电话和短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接到不明身份的人员发过来的所谓中奖短信时,不要急于兑奖,更不要急于按对方的指示支付给对方款项。

2.不轻信:不要相信任何“紧急通知”。不要拨打ATM自动取款机旁的任何“紧急通知”上的所谓“银行值班电话”。当取款中发生事故或者ATM机故障时,应拨打银行正规的客服热线请求帮助。警惕短信诈骗行为,对短信中透露的相关信息如有疑问,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账户信息,不要独自做出判断急于转账,也不要轻易将卡号、存款密码等告知他人。银行、司法部门都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家中存款密码,以及要求转账等。

3.多防范: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要谨慎小心,防止坏人借机诈骗。如接到“猜猜我是谁”这种电话时,不要急于说出对方的名字也不要透露自己更多的信息,要叫他说出自己的姓名还有和你的关系,如若对方仍然不说,可以不予理睬,如若对方可以准确说出朋友、亲戚的名字和与自己的关系,也要通过共同相识的朋友加以核实。对于“嘟”一声就挂掉的不明电话,一般情况下不要回拨。如有人以电信工作人员或冒充民警打电话调查欠费并索要个人信息的,千万不要急于转账或透露个人信息,要通过正常渠道核实电话是否欠费,核实对方的身份,或者及时拨打“110”进行报警、咨询。

(二)打击电信诈骗的对策

1.加大电信、金融等容易被犯罪分子冒名关联部门的安全防控力度。电话诈骗犯罪中,认定犯罪嫌疑人作案的重要证据有短信、通话清单、银行取款凭证、监控录像等,以上证据时效性比较强、容易灭失。因此,电信部门要加强对违法短信、不明来源的电话及违法网站的监管,对群发量巨大的短信内容进行过滤检查,通过屏蔽等技术切断违法短信、网站传播渠道,从源头上遏制。金融部门要加强对交易异常的银行帐户监管,以及存取款环节、特别是自动取款机的录像监控设备的维护。

2.加大科技强警与打击力度,提高案件侦破率。当前,利用电话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先进,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要加大科技强警力度,对该类诈骗特别要注重研究、采用、开发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各类行业产品及电话定位、追踪等技术,以便迅速锁定作案人员,有效采集与保存相关证据。同时,要加大对该类案件的查处力度,克服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麻痹心理以及证据难获取、破案有难度的畏惧心理,形成高压打击态势,遏制该类犯罪的发生。

3.规范银行的帐户管理制度。从现有的电信诈骗案件来看,几乎每一件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都是将诈骗得来的款项通过银行转帐的方式转移赃款,因此,要加强对银行帐户的监控与管理。

4.完善立法、重点打击。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电信诈骗行为可能触犯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诈骗罪的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而招摇撞骗罪的最高刑期只有十年有期徒刑,如果对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诈骗都以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当其诈骗数额达到特别巨大时,就有可能出现量刑不均衡的现象。而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明显大于普通诈骗,对于社会危害性大的犯罪反而处以较轻的刑罚,显然罚不当其罪,既不利于打击犯罪,也会造成量刑不公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完善当前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于电信诈骗的惩罚力度。

第三篇: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

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近年来,借助电信技术手段进行诈骗犯罪案件呈上升态势,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越来越恶劣,给社会稳定与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电信诈骗犯罪进行了重点防治与打击,但就是电信诈骗现象并未得到有效抑制,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如何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已成为政法机关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课题。

一、电信诈骗的特点 (一)诈骗手段多样化近期犯罪分子以电话为平台实施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手段也日益翻新。根据我们所办理的案件及媒体的相关报道来分析,犯罪分子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诈骗:一就是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二就是冒充电信等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电信欠费、送话费、送奖品为由进行诈骗;三就是冒充被害人的亲属、朋友:编造生急病、发生车祸等意外急需用钱,或称被害人家人被绑架索要赎金为名等事由骗取被害人财物;四就是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假称被害人银联卡在某地刷卡消费为名,诱骗被害人转帐实施诈骗等。

(二)集团作案组织化该类案件单打独斗的少,组织化程度高,犯罪分子以诈骗为常业,有固定的诈骗窝点,作案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且大都使用假名,呈现明显的集团化、职

业化特点。

(三)作案技术科技化犯罪分子首先通过有关手段套取到被害人家庭固定电话的开户资料后,再利用高科技手段使被害人的电话来电显示出拨打过来的电话确实就是 110 或12315或电信10000或等常见的业务电话,或就是被害人熟悉的亲友的电话,使被害人相信对方确实就是公安、工商或就是电信与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或就是自己的亲友,从而放松警惕。作案手段涉及计算机黑客、网络电话、U 盾转帐等技术,并运用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控制了被害人的心理后,远程掌控其行为,致使其上当受骗。

(四)作案手段隐蔽化犯罪分子往往只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与被害人进行联系,从不直接与被害人见面,电信诈骗的组织者几乎从来不抛头露面,即使到银行提取或转移诈骗所得的款项也从不出面,而就是指使手下的人或就是以较高的报酬雇请不明真相的群众去进行转移赃款的活动,使侦查机关即使找到相关线索也很难准确的进行抓捕。

(五)社会危害剧烈化该类案件的诈骗范围广,诈骗数额大,动辄就就是几十上百万,使受害人蒙受巨大财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相对于普通诈骗中“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诈骗,电信诈骗表现出来的就是面对整个电话用户或者特定户群体的诈骗,其诈骗行为的实施并不就是特意针对特定对象,而就是广泛散布诈骗信息,等待受害者上钩。这

种方式带来的后果,往往就是大批的电话用户上当受骗,涉案数额往往很大,其对社会的危害极其严重。

二、电信诈骗的定性分析 从电信诈骗的诈骗手段来瞧,主要就是触犯了两个罪名。第一个罪名就是普通诈骗罪,也就就是《刑法》第 266条,第二个罪名就是招摇撞骗罪,也就就是《刑法》第 279 条。诈骗罪,“就是指以不法所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①从电信诈骗的行为方式来瞧,犯罪分子都就是采用了虚构事实的手段,使被害人自愿将财产交付(主要就是以转帐的方式)于犯罪人,从而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招摇撞骗罪,“就是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以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包括军人)的身份进行欺诈活动,从而谋取非法利益。其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不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却故意假冒该身份。那么对于这种行为该如何定性?这里就涉及到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区别问题。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客观要件与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而招摇撞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不法利益。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就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就是复杂客体,它

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也侵犯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还有人认为两者的主观要件不同,“招摇撞骗罪原则上不包括骗取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以不法所有她人财物为目的,但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过程中,偶然骗取少量财物的,不影响本罪的认定,但本罪不包括骗取数额巨大财物的情况”。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招摇撞骗罪包括骗取财物,而且指出“在招摇撞骗中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情况下,本罪与诈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应当按照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适用法条。”③我们认为,从严格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来分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电信诈骗的,应当定招摇撞骗罪。

三、办理电信诈骗罪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电信诈骗犯罪属于智能型犯罪,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强,犯罪手段隐蔽性技术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往往造成“取证难、抓捕难、定性难、追赃难、打击难”。

(一)因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隐蔽,导致取证难 电信诈骗作案中,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会与被害人直接见面或直接接受现金,多就是通过汇款或者转帐方式获得赃款,因此被害人无法直接指证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往往也自恃没有被害人直接指认而拒不认罪。犯罪嫌疑人接收被骗钱款的银行帐户,也往往就是犯罪分子购买伪造的身份证后到银行开立的帐户,或者直接从她人手中购买以她人名义开立

银行帐户,或者通过支付一定的报酬请不知情的普通群众开设帐户,多个帐户交替、循环使用,且每个帐户使用较短时间甚至一两次后就不再使用,导致跟踪追查取证比较困难。即使抓到了有关犯罪嫌疑人,获取的证据中直接证据少,一般都就是间接证据,难以形成证据锁链,难以揭示案件全貌。

(二)因犯罪分子的流动性强,且反侦查能力较强,导致抓捕难 首先,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法律或者降低风险,一般都不使用固定电话,联系工具多为无开户资料或不以实名注册开户的手机或网络电话,因此锁定具体的作案地点与作案人有很大难度;其次,犯罪分子普遍采用异地作案、异地诈骗、异地跨行甚至跨国取款的方式,地域流动性大;最后,在有些团伙诈骗作案中,多数成员间并不熟悉,一般都使用绰号或假名,犯罪分子之间多就是单线联系,只与自己的上下家联系,甚至在遥控指挥下,分工明确,只做自己被安排的事情,如有人只负责打电话欺骗被害人,有人负责转移钱款,另外有人专门负责到银行取款,这导致公安机关很难将涉案人员一网打尽。

(三)因为现行法律的不完善,导致定性与处理难 一就是由于我国刑法中没有专门规定电信诈骗犯罪,只能结合《刑法》第 266 条普通诈骗犯罪的刑法条文进行定罪及处罚。但就是,有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电话诈骗时,也有用伪造的身份证开办银行帐户、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行为,这些手段行为就是否同时涉嫌其她犯罪,就是否需要数罪并罚,值得探讨。二就是犯罪金额与共同犯罪的主从犯问题有时难以认定,导致量刑有一定难度,电话诈骗犯罪针对的一般就是不特定的电话用户,其受害者在地域上的分布往往十分广泛,一些被骗金额小的受害者并不愿意主动报案,因此往往难以核定具体的涉案金额。三就是有些团伙成员不就是主犯,虽有共同诈骗的犯意,但对其她成员单独作案所得的金额就是否需要负责也值得探讨。

四、电信诈骗的防范与打击对策 鉴于电信诈骗的巨大危害性,因此,作为普通民众,应当注重防范自己被骗;作为国家机关,更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此种诈骗行为进行防范与严厉打击。

(一)民众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1.不贪婪:不要轻信中奖的电话与短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接到不明身份的人员发过来的所谓中奖短信时,不要急于兑奖,更不要急于按对方的指示支付给对方款项。

2.不轻信:不要相信任何“紧急通知”。不要拨打 ATM 自动取款机旁的任何“紧急通知”上的所谓“银行值班电话”。当取款中发生事故或者 ATM 机故障时,应拨打银行正规的客服热线请求帮助。警惕短信诈骗行为,对短信中透露的相关信息如有疑问,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账户信息,不要独

自做出判断急于转账,也不要轻易将卡号、存款密码等告知她人。银行、司法部门都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家中存款密码,以及要求转账等。

3.多防范: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要谨慎小心,防止坏人借机诈骗。如接到“猜猜我就是谁”这种电话时,不要急于说出对方的名字也不要透露自己更多的信息,要叫她说出自己的姓名还有与您的关系,如若对方仍然不说,可以不予理睬,如若对方可以准确说出朋友、亲戚的名字与与自己的关系,也要通过共同相识的朋友加以核实。对于“嘟”一声就挂掉的不明电话,一般情况下不要回拨。如有人以电信工作人员或冒充民警打电话调查欠费并索要个人信息的,千万不要急于转账或透露个人信息,要通过正常渠道核实电话就是否欠费,核实对方的身份,或者及时拨打“110”进行报警、咨询。

(二)打击电信诈骗的对策 1.加大电信、金融等容易被犯罪分子冒名关联部门的安全防控力度。电话诈骗犯罪中,认定犯罪嫌疑人作案的重要证据有短信、通话清单、银行取款凭证、监控录像等,以上证据时效性比较强、容易灭失。因此,电信部门要加强对违法短信、不明来源的电话及违法网站的监管,对群发量巨大的短信内容进行过滤检查,通过屏蔽等技术切断违法短信、网站传播渠道,从源头上遏制。金融部门要加强对交易异常的银行帐户监管,以及存取款环节、特别就是自动取款机的录像监控设备的维护。

2.加大科技强警与打击力度,提高案件侦破率。当前,利用电话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先进,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要加大科技强警力度,对该类诈骗特别要注重研究、采用、开发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各类行业产品及电话定位、追踪等技术,以便迅速锁定作案人员,有效采集与保存相关证据。同时,要加大对该类案件的查处力度,克服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麻痹心理以及证据难获取、破案有难度的畏惧心理,形成高压打击态势,遏制该类犯罪的发生。

3.规范银行的帐户管理制度。从现有的电信诈骗案件来瞧,几乎每一件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都就是将诈骗得来的款项通过银行转帐的方式转移赃款,因此,要加强对银行帐户的监控与管理。

4.完善立法、重点打击。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瞧,电信诈骗行为可能触犯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诈骗罪的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而招摇撞骗罪的最高刑期只有十年有期徒刑,如果对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诈骗都以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当其诈骗数额达到特别巨大时,就有可能出现量刑不均衡的现象。而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明显大于普通诈骗,对于社会危害性大的犯罪反而处以较轻的刑罚,显然罚不当其罪,既不利于打击犯罪,也会造成量刑不公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完善当前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于电信诈骗的惩罚力度。

第四篇:关于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毒瘤”,成为检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大考题。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坚决守住老百姓“钱袋子”是市政协党组确定的,经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的市政协重点协商议题。近期,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相关部门,对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视察、座谈交流,力求为全市打击治理工作贡献政协智慧、发挥政协力量。

一、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现状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属于智能型犯罪,具有犯罪手段多样化、集团作案组织化、作案技术科技化、作案手段隐蔽化、社会危害剧烈化等特点,造成防范难、打击难、追赃难、治理难,人民群众对此类犯罪反响强烈、深恶痛绝。从调研视察情况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坚持民本理念,强力组织推进。有关部门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密切协作,齐抓共管,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打出声势,全链条重拳打击涉诈犯罪。全市政法机关快查快打、集群作战、大案攻坚,使一批违法犯罪人员受到法律制裁。二是预防为主,全社会广泛营造宣传氛围。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工作,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声势,提升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三是协同推进,全维度强力挤压犯罪空间。公安、金融、通信、互联网等部门齐抓共管、凝聚合力,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强化行业治理,从源头上堵塞引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漏洞。四是及时预警,全方位织密织牢反诈防护网。相关部门坚持打防并举、防范为先,联手开展技术拦截、精准劝阻等工作,与犯罪分子争分夺秒,切实保护群众利益免遭侵害。

二、当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视察发现,虽然我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有些方面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联合打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防范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综合治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四是人民群众反诈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意见建议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任务艰巨,刻不容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形成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参与广泛、全民反诈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一)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打击治理合力。

一是坚持党政统筹。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纳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坚持综合施策,多方发力,对社会宣传、联合打击、职责定位、案件办理等,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电诈形势,研究相应对策,完善相关机制,推进打击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加强基层基础。强化打击治理工作队伍建设,各成员单位要精锐出战,以高素质人才建设高素质反诈队伍,实现高质量打击治理效果。三是整合工作力量。公安、通信、网络、金融等部门调整充实人员入驻市反诈中心,形成全天候工作体系,提升中心运行质效。成员单位要落实具体人员,做好部门之间工作衔接,强化沟通协调,形成共建共治合力。

(二)强化防治先导,增强打击治理引力。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将反诈宣传纳入各单位普法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反诈宣传进机关、企业、校园、社区(村居)工作,实现反诈宣传全覆盖。组建专业化反诈宣传队伍,运用身边人被骗案例进行“面对面”讲解,有效提升群众防范意识。二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发动和依靠群众积极参与,主动防范,使群众由反诈宣传对象变为反诈宣传员,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切实把打防管控各项措施抓细抓实。三是强化联防联治。按照职责分工,严格落实行业监管主体责任,打破部门之间数据壁垒,加强协作配合,提高预警反制能力,确保涉案线索及时有效处置。四是建立健全信用惩戒机制。将“两卡”违法犯罪人员录入个人征信记录中,按规定实施惩戒,实行拒绝开卡开户、限制或暂停相关服务以及行业禁入等惩戒措施。

(三)强化法治保障,激发打击治理内力。

一是建立公检法会商机制。司法机关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及时研究打击治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统一执法思想,依法快侦、快诉、快判电诈案件,形成打击合力。通过个案督办、类案指导等形式,提高办案效能。二是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相关部门建立防范个人信息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机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教育,防止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三是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深入开展“云剑”“断卡”等专项行动,依法从严惩处。坚持全链条纵深打击,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以及上下游关联违法犯罪行为。健全涉诈资金查处机制,最大限度追赃挽损。进一步强化法律支撑,为一体化治理提供法治保障。四是借助外力支持。商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就诈骗手段剖析、被害人心理分析、先进信息技术支撑等开展合作,提高案件侦办、追赃挽损、被害人心理疏导等打击治理工作水平和成效。

(四)强化综治考评,坚守打击治理定力。

一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反诈工作列为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纳入法治四平、平安四平建设和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综治考评体系,增强各部门工作主动性。二是全面压实责任。进一步明晰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按照“五化”工作法,挂图作战,以考评手段倒逼责任落实,推动工作提升。三是抓好反诈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无诈机关”“无诈社区”“无诈校园”“无诈企业”等系列创建活动,发动全社会力量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斗争,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反诈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网络诈骗演讲稿

关于网络诈骗演讲稿

关于网络诈骗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预防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电话、互联网、信函报纸等传播媒介,通过银行,柜台、ATM机、电话银行、网络银行或其他支付手段,以非接触的方式完成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预防电信诈骗,同学们应谨记以下几点:

一、记住“五不一打”

不怕:公检法打电话不怕

不信: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电话和短信。

不点:不明短信链接不要点

不贪:不贪小便宜。

不转账:不核实清楚不转账

一打:遇到电信诈骗及时拨打110报警。

二、牢记十个凡是

1、凡是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

6、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7、凡是叫你登陆网站查看通缉令的;

8、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

9、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10、凡是陌生电话心存疑虑的。

同学们一旦发现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

关于网络诈骗演讲稿2

尊敬的xxx:

大家好!我是六年级1班的彭xx。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擦亮眼睛,谨防诈骗》。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网络也日益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也给了很多人可乘之机——利用高科技来诈骗钱财,诱惑人们上当,虽然我们都不会被一些简单的骗术蒙蔽,但是现代社会的高科技骗局我们是很难识别出来的。

前段时间就有这样一则新闻:在5月13日晚上10点,公安部门接到某小学老师的报案:一骗子以领取游戏皮肤的方式骗取了某学生的微信账号和密码,并在登陆了学生微信后,利用该学生微信分享的班级群二维码自己进入了班级群,并将微信名称和头像模仿成班主任,还拉了一个叫“财务”的人进群发信息骗家长们收班费180元(共领取了540元)。后被学生家长发现异样,老师将两人踢出了群。看完这则新闻让我感触颇深,原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这种的骗局,可以不见面,利用手机进行诈骗。现在骗子的手段是越来越高超,作案越来越隐蔽,他们通过电脑、电话、手机等方式来诈骗,虽然有些诈骗的方法会被电脑上安装的防火墙、杀毒软件等一些防电脑病毒软件给截止,但是仍有的会被攻击。所以我们得学几条防止诈骗的方法。

一、在面对任何与财产有关的事时,要用头脑想清楚那是不是诈骗。

二、千万不要给网上的人银行帐号和密码,不连接陌生人的wifi,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因为那百分百是假的。

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要轻信各种网络交友,不要贪图小便宜妄想一夜暴富,因为那到头来,只会因小失大。

最后提醒大家,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最终的核心或者是目的都是一个骗字,只要同学们多加强防范心理,多提高一些警惕,多留点儿心眼;有事儿多向老师和家长请教,从而构起一道防骗墙。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网络诈骗演讲稿3

尊敬的xxx:

骗子,社会的产物。为什么会有骗子呢,就是因为人们的贪念造成的。所以,防骗又是一个关键了。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很多心术不正的人,总想着怎么欺骗他的,来谋得自己的利益。这种人,大家就要多加防范了。首先,不要轻易的相信别人。那些说什么哥们啊,讲义气啊,都大多数是骗子。讲义气?到我困难的时候什么忙都不帮,还讲义气。义气都见鬼去吧。

还有呢就是在网络上,也存在着很多的骗子,这种人就是利用人贪小便宜的心理谋取利润的。往往这种骗子更加可怕。因为这种人都比较了解你的心理,利用你的心理弱点来欺骗你。比如说一些网上购物的也很多欺骗广告。最进在电视上就说过一段新闻。有人利用腾讯QQ和淘宝网来骗人,骗子利用人的贪小便宜心理,在网站处发广告。上面说,你幸运的抽中了大奖,叫你汇款到哪里哪里去。虽然这是种很低级的骗术,但是还是有不多公民因此而受骗。要知道天里没有吊下来的馅饼。古人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学习一下古人的良好美德。

相信现在有不少青年都喜欢玩网络游戏吧。这里面也有很多骗术。最低级的还是发假广告,这些稍微有些头脑的人都知道那是骗人的。防不胜防的也有,试问你的好友像你借钱,你好意思不借吗?不借他又说你不够朋友啊,不够义气啊。这些人往往借钱都不会还。人家不还你又怎么样咯,在网络上,你能拿人家怎样!更有一种更厉害,最近出的骗术,盗号的人盗了你的号。然后又和你朋友到处借钱,你朋友认为你是急要了,就借给你了。没想到,到你上现的时候朋友叫你还钱,你什么都不知道。这就叫做被别人卖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还有就是在学校的时候,这种现实的人。还好说点,至少还能找得到人。比如说同学叫你借钱啊,饭卡之类的。你认为他肯定会还的,就借了给他。谁知道他打死也要赖。你能怎样,那只有告到老师那去了。我以前就有过这种情况。借了饭卡给同学吃,他不还给我。后来呢,吃白饭咯。这些事情实在气愤。所以大家以后借钱时一定要慎重考虑,认为他信得过的在借。

人心都有黑暗的一面,请大家小心。

关于网络诈骗演讲稿4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案件高发,并存在向低龄化学生及家长蔓延的趋势。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

当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1、刷单诈骗。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就是诈骗。

2、网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就是诈骗。

3、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帐户”的,就是诈骗。

4、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的,就是诈骗。

5、红包返利诈骗。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的,就是诈骗。

如何预防电信诈骗:

1、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

2、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坚信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

3、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4、遇事不要着急,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请家长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以上内容,共同携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关于网络诈骗演讲稿5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已然过去,现在在场的各位都是经历了高考的`选拔才得已聚在一起的,相信经过这几周的适应,你们对未来四年精彩无比的大学生活也有了相应的了解。但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谨防诈骗。每年的开学季,各大高校的校园内都会有许多横幅,它们的内容无外乎两个:欢迎新生和谨防诈骗。其实我知道在场的很多同学心里都对“诈骗”这个词不以为然,因为大家都不觉得自己会是被骗得那个倒霉蛋,更何况自己还是一个法学生,但是每年都会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被诈骗,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曾盲目自信的认为自己不会经历这种事情。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对“防诈骗”这件事情加以重视,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避免一件事情的发生首先要充分认识这件事情,防诈骗也不例外。对于大学生来说,被诈骗的方式途径是十分集中的,一般是冒充亲友借钱、开通各种“校园卡”、购买学习资料和中奖等。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骗子的手段也随之更新,花样百出。许多骗子利用网络漏洞,盗取社交帐号,然后发送一些借钱的信息,许多同学因为急于帮助别人,便容易好心做坏事,遭遇诈骗。还有一些骗子冒充学长学姐甚至老师领导,说服同学们开通各种各样的卡,或者购买所谓的官方学习资料,从而进行诈骗。

虽然社会各界都在很努力的打击诈骗,但是不法分子和违法行为依然存在。而大学生这个群体被诈骗的几率是十分高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十分谨慎,提高自己对危险的辨别能力,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向其他同学宣传防诈骗的重要性。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骗子有骗子的手段,我们也要有我们的应对方式。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警惕,能准确辨别骗子的身份。学校在我们开学时都曾发学生手册,上面有所有学校具体规章制度和部分办公室电话。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首先考虑对方的身份和所说的话的真实性,而不是因为着急去轻易相信一个陌生人的话。而在网络上,面对和金钱有关的话题,一定要认真确认对方的身份,可以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直到确认身份后,才可以选择提供金钱上的帮助,而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即使是认识的人,对待金钱交易也要格外注意,尽量让对方写出借钱说明以及还钱时间,省去了日后可能发生的许多麻烦。而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帮助其他同学,让他们都远离诈骗。

或许大家对“防电信诈骗”一词早就听腻了,但是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实在是不能大意,希望我今天的演讲能给大家带来或多或少的一点帮助,也祝大家未来学习进步,生活顺利!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聆听!

关于网络诈骗演讲稿6

最近馒头一直处于在消极的状态,发现这个社会,人心太过于黑暗,太过于丑陋。

网络,二字是个很深的话题,我不知道说什么才能写进你们的心里,今天我就写网络的骗子吧。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也是人类的第二世界,在如今社会才能决定一切,到哪里工作,到哪里出差,到哪里聚会,往往我们讨论最深的一个话题就是“网络”二字,因为我们离不开网络了。

电脑,手机,这些东西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正因为这些虚拟的东西,让我们迷失在浩瀚的网络诈骗中。

或许我们自认为,自己已经很强大了,正因为这样,往往面对一次欺骗,我们将会不堪一击,因为自大,我们损失了执着,因为自大,我们损失了坚持,因为自大,我们损失了一切。

网络世界,很庞大,并不是懂得简单的搜索,就能懂得什么是网络,如今网络诈骗贩很多,防不胜防,他们这些骗子,总是以人们贪图便宜这个方面,紧紧的抓住我们的心里,以此来欺骗我们。

他们已经丢失了当初的纯真,丢失了人性,如果和他们讲良心,呵呵,我敢说良心是什么?难道可以拿来挡吃挡喝吗?

下面我就揭秘下他们的骗法吧:这是馒头亲身经历的,网络上有个苹果手机销售者,他980446 每天他的空间都会有业务截图,或许你会感觉这是很真实的交易图,但是你错了,如今有一种东西叫做网络兼职,他们可以雇佣一些人然后聊天,装成买手机的样子,然后通过PS修改下聊天记录就行了,或者是他们直接把被骗人之前的聊天记录截图上去,然后你会把这交易当成很真实,接下来恭喜你你心动了,因为价格太便宜了。

然后你就会去购买他们的产品,最后说最近查的严,然后让你继续汇款,说这是保险,因为你之前已经汇过款了,接下来你不得不汇,如果不汇,前面的钱打水漂了,如果汇了,你会继续受骗,他们就是通过抓住我们贪便宜想买好东西还不肯掏大价钱这种心里,然后成功的我们就会被受骗。最后他会把你拉黑,或者直接删除掉,到那时你醒悟了这是个骗局,已经晚了。

这个骗子980446,有些时候你感觉他的号那么短,应该不是骗人的,你错了,号码不能决定一切,真正决定的还是你自己想贪图这个小便宜。我不知道怎样去说,才能让各位真正懂得什么是网络,网络太浩瀚了,有些时候或许因为只是一个简单的窗口你点击进了里面,你就会损失很多钱,所以馒头劝解各位上网需注意。

关于网络诈骗演讲稿7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看了”揭露电信诈骗"的记录片后,发现:原来现在的犯罪分子是如此的聪明机智。竟然能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

记录片中第一个故事是——王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执法人员的男子打来的电话,该男子说王女士的银行卡涉嫌洗黑钱,需要将卡内的钱转到另一个账户。王女士信以为真竟真的把钱转到了该男子提供的账户里,结果发现自己被骗了、犯罪分子的骗局有很多种,如:发布手机号中奖信息进行诈骗;盗QQ号冒充熟人借钱;打电话编造说受害人的亲友发生了事故,急需钱好进行抢救;以“电话欠费”为由实施诈骗;以“刷卡消费或扣除年费”为由实施诈骗;以物品“低价出卖”为由实施诈骗;以“破财消灾”为由实施诈骗等。

为了不上当受骗,我们应做到:

1、要克服“天上掉馅饼”的贪财心理,如果对方提出领奖必须先支付钱,可询问对方是否能从应得奖金中扣除,若对方不肯,那就肯定是骗子。

2、不要相信不明来电和短信,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信息,更不要轻易汇款。可向有关部门或亲友询问。

3、如果收到恐吓勒索电话,马上向警方报案。

4、若收到类似“刷卡消费”,“扣除年费”等可疑信息,首先应向开户银行核实短息内容,不要相信对方提供的咨询电话。

5、不要轻信不明电话或手机短信,不轻信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或危言耸听,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短信电话,不给犯罪分子布设圈套的机会。

在现代社会中,骗子无处不在,我们要增强防范知识和防范意识,有效遏制。不要被犯罪分子蒙在鼓里,导致上当受骗。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下载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诈骗演讲稿

    网络诈骗演讲稿1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防备电信诈骗的相干知识,当初一些犯罪分子频繁应用手机、电话和互联网实施电信诈骗犯罪,为切实提高全部师生对电信诈骗犯罪的辨认和应......

    网络诈骗心得体会

    网络诈骗心得体会1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网络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网络安全意识,计算机工程学院开展一系列网络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全方位打造网络安全教育“立体网络”。1、加强宣......

    网络诈骗思想汇报(范文大全)

    篇一:思想汇报:2013年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对网络文化安全的认识 敬爱的党组织:近期我在上网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网络文化安全成为广大网民热烈讨论的问题,通过参与讨论,我对......

    网络诈骗演讲稿

    网络诈骗演讲稿 网络诈骗演讲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李辉。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防火防盗防诈骗》。我知道,同学们都会唱《好人一生平安》等的祝福歌曲......

    网络诈骗演讲稿

    网络诈骗演讲稿1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防备电信诈骗的相干知识,当初一些犯罪分子频繁应用手机、电话和互联网实施电信诈骗犯罪,为切实提高全部师生对电信诈骗犯罪的辨认和应......

    网络诈骗心得体会

    网络诈骗心得体会 网络诈骗心得体会1 是指事主在互联网上因购买商品时而发生的诈骗案件。其表现形式有以下6种:1、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

    网络诈骗心得体会

    网络诈骗心得体会1 是指事主在互联网上因购买商品时而发生的诈骗案件。其表现形式有以下6种:1、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

    网络诈骗承诺书

    网络诈骗承诺书 网络诈骗承诺书1 20xx年X月X日,学校向我详细讲解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知识,我已了解骗子的诈骗手段,我承诺如下:不在网上刷单、投资理财;不轻易相信微信、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