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调研报告
当前,农村大量青壮年纷纷涌入城市务工,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加剧,形成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留守农村的特殊群体。而农村治安管理是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治安稳定与否关系到社会和谐的建设与发展。当前,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面临转型期,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已变得日趋复杂,为了全面掌握当前我镇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寻求解决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就当前我镇农村社会稳定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调研,镇政法委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学校教师等部门人员到 xx 村走访群众并与务工返乡人员、留守儿童监护人和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得到的认识,虽显粗浅,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一、农村社会治安防范现状 xx村行政村撤并建后,共辖16个村民组12个自然村寨,共 3092 人口。自 2014 年 5 月派出所撤并建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持续加大对农村治安防范的投入,组建了 35 个老行政村每村一名村警的农村治安队伍(原 xx 村和 xx 村分别聘请某某某、某某某作为两个老行政村的村警,分别负责 xx 和 xx 片区的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配备橡胶警棍、强光手电筒等必备器材。村警每月定期开展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对于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整改,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从 2015 年开始加大农村天网
工程建设力度,在镇域边界主要通道安装了多个摄像头(xx村作为我镇通往省城出口通道,已经安装),有力的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对公安机关的案件侦破起到了辅助作用。社会治安案件大幅下降,社会治安得到较大程度好转。
当前,也还存在农村自治组织群防群治功能弱化,防控工作形式重于内容,防控缺乏精准化,技防设施未普及,跟不上社会发展形势等诸多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群众联防联治功能未发挥实际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过去只讲义务不计报酬的群防群治模式受到严重挑战,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明显下降,原有的治保会、治安巡逻队等防范力量形同虚设,不能发挥维护农村治安稳定的作用。同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也是导致群防群治工作较难开展的重要原因。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人防有时成了纸上谈兵,难以形成一套完整、真正发挥作用的治安防范体系。目前,xx 村 3 千人口中每年约有 1 千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弱妇幼,这些人受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自我防范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2、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突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多由祖父辈照顾,成长中缺少
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日常家庭生活中实际履行监护责任的祖父母受年龄、身体、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或是不会管或是管不了,致使家庭教育缺位,失位。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成绩下降,违纪频发,中途辍学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部分留守儿童、闲散青少年自控能力较弱,沉溺网络并染上一些不良习气,三五成群地纠结在一起,很容易想“歪点子”、打架斗殴、偷窃,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给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
3、基层警力严重不足,致使治安防控处于被动局面。镇党委、政府和公安派出所 2014 年撤并建后,很长时间内摆省警务室只有一名正式民警,13 个村警成为了整个片区社会治安管控的中坚力量,但村警因待遇低(2018 年以前是每月 1500 元)还要兼顾农业生产等,警力不足一直是困扰治安防范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农村警力量明显不足,在治安防范上存在死角死面,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在 xx 村,村联防联治未能发挥实质作用的情况下,2 名村警作为专门从事治安防控的人员,不仅要收集社情民意、调处矛盾纠纷,还要抓好本村重点信访人员稳控(该村信访重点人员多,占到全镇五分之一)等工作,工作量大,力不从心。
4、群体访和群体性事件频发。当前农村群体性矛盾多因林地、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权属之争引起。各种问题引发的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增加,严重危害了农村社区
社会稳定,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财物损失,还耗用了基层组织和公安机关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比如,该村群体诉求杨某某、个体诉求吴某某均曾多次上访,要求政府给予解决或到北京非访。同时,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因法制观念不强,家族势力影响等因素,往往群体性事件“燃点”很低,一个简单的民事纠纷可能引发的就是背后两个家族、村寨的集体性械斗。
三、原因分析 1、党委、政府及基层党组织对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基层党委、政府和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重发展、轻稳定”的观念,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方的维稳工作存在思想重视不够、问题研判不准、解决办法不多。事物不仅具有普遍性,更有特殊性。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该区域社会稳定问题不仅具备普通地区社会稳定的共性问题,更有该区域例如宗族把控和主导群体意识、集体排外意识及宗族之间群体争议等影响社会稳定的个性问题。少数民族聚居地,容易出现群众敬畏宗族不敬畏法律;对涉及区域的敏感事件或社会新鲜事物、政策等,各级组织的人员无法真正融入和参与该区域的群体意识疏导;宗族之间、宗族与外族之间的群体矛盾频发等问题。
2、农村集体经济不发达,村委会服务管理功能弱化,村民自治组织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当前,我镇 90%以上的村(社区)是空壳村,以 xx 村为例,该村日常运转全靠上级划拨工作经费,自治形式大于内容,村民自治组织很难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无力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群众普遍缺乏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民普遍对村委会选举存在漠视态度,不参加或不关心自治组织“领头雁”选举工作)。集体经济的不发达,导致行政附属化倾向严重,村自治组织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有能力的人不愿到村委会任职。已当选的村干部想干事却常常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无奈空有理想和热情,却难以施展和实现,最后黯然辞职者大有人在。
3、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由于受教育条件的限制,农村法制教育较为滞后,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自我防范意识普遍不强,不能在法律的约束下去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不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既搞不好自家安全防范又不愿配合基层党政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更不愿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哪家有了违法犯罪行为,有些村民往往看热闹,甚至幸灾乐祸看笑话,致使打击违法犯罪工作难上加难,特别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甚至出现宗族里面的群众因受制于传统陈规陋习影响,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操控集体意识、故意煽动对立情绪,发生集体对抗法律和政策等事件。
四、提升农村社会治安防范能力的措施
1、党委、政府及基层党组织要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切实把各项治安防范措施落到实处。增加人、财、物的投入,保障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强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抓综治工作实绩档案,促进党政领导改变“重发展,轻维稳”的观念,特别是民族地方维稳工作的地位更为凸显牢固树立起“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坚决保证农村社会治安形势的稳定。
2、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升自治能力。一是增强村级自治组织的生财能力,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自身利益休戚相关,集体经济发展好了,可通过发动村民多参加集体活动的方式来增强村民参与自治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推进了村民自治进程;二是选强配强村委会班子,严格按照《村民自治组织法》,把群众信得过、有能力、干担当的“领头雁”由群众选出来,只有这样,群众才能增强对自治组织的向心力和主人翁意识。
3、加强法制宣传,夯实基层巡防力量。一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县、镇下派驻村干部、帮扶包保人和村支两委等人员力量,利用院坝会、帮扶走访等契机,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增强广大农村群众法制观念。二是充实农村治安管理力量,建立健全三级(镇、村、组)网格员治安防范网络,做到信息准确、反应迅捷、调处
及时,并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三是夯实农村警务建设,深化农村警务效应。做好警务保障,增加经费投入,充实基层派出所警力,增加“见警率”。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目前 xx 社区不仅强化了服务功能,增强了人手,同时警务室除了 1 名民警和 13 名村警,另加强了 10 各特巡警的力量。四是以技防为抓手,构筑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农村科技防范,加大技防经费的投入,充分发挥天网工程、综治中心视频系统等。开展“平安村寨”等平安创建活动。
4、加强未成年人教育管理,开展警校共建活动。
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特点,对留守在乡的学生,学校履行好法制教育职责,并保持与外出务工家长的经常性联系,督促他们担当好子女教育的教育责任。同时,进一步发挥学校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进校开展法制教育工作机制,定期到校开展法制报告,以案释法,让农村青少年得到健康成长。
5、完善网格员工作机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一是用好以自然村寨(村民小组)为基础网格的网格员管理机制,要求网格员坚决做到“寨不漏房、房不漏人、人不漏项”,扎实做好属地人口基础信息录入和管控工作。二是做好矛盾纠纷村级初调工作。充分发挥网格员、村警、村支两委人员、村调解委、县、镇下派帮扶干部等组织力量,对本
辖区的矛盾纠纷进行及时排查、及时调处、登记销号。三是要充分发挥镇级综治调解中心协调功能,把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民政办、国土所、农林水服务中心等力量整合起来,对一些村级初调初访案件难以化解的复杂纠纷问题进行联合调处。让各类矛盾纠纷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和减少“民转刑”案件及上访事件的发生,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总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积极构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大力开展以网格员为基础的防治工作,努力拼搏,锐意进取,为建设平安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继续奋斗。
第二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实现“平安前旗”的重要手段和具体内容,在维护治安秩序、保障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按照旗综治委的要求和部署,旗综治办深入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基层派出所,通过实地察看、听汇报、询问群众、座谈交流等形式,就加强社
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平安前旗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旗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关注民生、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措施。今年以来,我旗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全盟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平安旗县、乡村创建活动,着力于解决突出社会治安问题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夯实“平安前旗”建设的基层基础,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技防投入不断加大
旗委、旗政府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在今年下发的《2009年政法工作要点》、《2009年平安建设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文件中,都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通过召开全旗政法工作会议、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和平安乡村创建活动协调动员大会等会议,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做出详细安排部署。
(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层基础建设得到加强
一是抓好科技防范建设。大力推广我旗新址和农村安全技术防范建设,扩大技防覆盖面,上半年我旗新址、乌兰毛都、大石寨、索伦、察尔森、跃进牧场、好仁、巴达仍贵、居力很等地区投资近70万元,在居民区、主要路口、办公楼、个体工商户等处安装了监控头、录像设备。居力很、大石寨、哈拉黑等地四个村建设了移动平安互助网;德伯斯、大石寨、索伦、额尔格图、树木沟等地新增了固定电话平安互助网建设,使全旗技防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二是牧区深化了草原110建设。满族屯乡和乌兰毛都苏木各投资8万元,桃合木办事处投资6万元建设了草原110巡逻车队伍,全部做到了统一编队、统一样式、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职责制度。满族屯乡组建了33人的治安联防大队,乌兰毛都苏木组建了38人的治安联防大队,桃合木组建了30人的治安联防大队,现“草原110”车辆和队员已全部上岗并开展治安巡逻守护。
三是全部组建了流动义务治安联防队。全旗各苏木乡镇将当地用于出租的车辆、村干部车辆、政府有关部门车辆纳入联防队,全部做到了有组织机构、有标识、有标语、有通讯簿(卡)、有工作制度、有工作职责、有工作纪律、有活动记录,目前全旗共有525名流动义务治安联防队员活动在科尔沁大地。
四是组建了义务治安联防大队。额尔格图镇组建了150人的治安联防大队,投资1.5万元为队员购置了服装,归流河镇组建了60人的治安联防大队,投资1.7万元购置了服装,并邀请有关人员对队员进行了业务和技能培训。另外,跃进马场22人、俄体52人、巴达仍贵36人、古迹27人,目前全旗共有治安联防队员450名。现我旗境内治安员(防疫员、护林员)、草原110联防队员、义务治安联防队员、有偿看护队员、护青保苗员与流动义务治安联防队员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张覆盖全旗,严密防范的群防群治“大联防”网络。
(三)创新工作机制,社会治安防控快速反应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一是抓好以草原110和流动义务治安联防队为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加强草原110人员和车辆的审核和使用,加强对指挥人员、接警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使他们做到接警迅速,判断准确,决策正确,指挥果断,处置得当。加强网格化巡逻,结合违法犯罪的特点,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的治安特点,对草原
110、治安联防大队、基层治保力量进行整合,明确各自的责任区域和时间段,初步形成了以草原110为龙头,治安联防大队、治保力量为补充,点、线、面相结合,互通互联的巡逻防控体系。各巡逻防控力量统一归草原110指挥中心调配,根据不同警情发布指令,巡防警力在接到指令后,按照就近出警的原则,对警情进行先期处置,形成一套自上而下、整体协作的指挥调度机制。
二是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应对和预防。制定处置突发事件预案,组织治安、巡警、消防、交警等各警种开展演练,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排查治安隐患,化解矛盾纠纷,超前掌握突发事件信息,千方百计把不安全、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发生大的事端。今年以来,全旗没有发生人员密集场所重大突发事件。
二、当前我旗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旗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果,在现实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近年来我旗刑事案件尤其
是可防性案件高位运行的社会治安现状看,治安防控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一)专门力量配备与严峻的治安形势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责任区民警的责任难以真正落实。一是客观上:责任区民警处理治安、刑事案件及日常事务等占用了大部分精力,制约了责任区民警进村(社区)的时间和精力。二是主观上:有的责任区民警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与所辖地区沟通不够。
(二)群防群治落后于新形势的要求。全社会共同参与治安防范的氛围还不够浓,群防群治正常化、规范化程度不高。基层治调组织发展不平衡,有的运作不够规范,有的处于名存实亡状态。
(三)治安协管员、民兵治安巡防队员的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影响治安防范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仅仅是挂个名,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二是对治安协管员、民兵治安巡防队员的教育培训不够,这些人员的素质、能力、工作水平不高,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四)技防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全旗技防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公共场所、主要道路、企事业单位等重点部位技防设施安装不够,覆盖面不广,给不法分子留下了较大的犯罪空间。
三、加强我旗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切实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平安前旗,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特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完善机制体制,强化责任落实,力求防控专门力量效能发挥的最大化。公安民警和社区保安是社会治安防控的主要专门力量,其作用发挥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社会治安的好坏。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强化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是要完善机制,强化责任区民警的治安防范责任。重点是转变勤务制度,把责任区民警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治安管理和防范上来。二是要完善体制,充分发挥社区保安队伍作用。要完善考核体制来提升管理效能;要通过优化组合来增强工作责任心和战斗力;要加强教育培训演练,使社区保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值得信赖技术过硬的一支专职治安防范队伍。
(二)挖掘民力,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新形势下群防群治的基本网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仅仅依靠公安民警、社区保安的专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一是强化“三个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治安防范的良好氛围。强化政府部门的管理责任意识,加强人财物保障;强化群众的自防意识,提高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自觉性;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企业在治安防范中积极主动。二是充分发挥农村警务室的作用。基层警务室民警要对所辖区域定期巡查,在警务室定期接待群众,在接到群众报警或者派出所出警指令后,要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处置。警务室民警要负责为中小学生上法制辅导课。同时要履行指导、带领民兵治安巡防队员开展治安巡防的职责等。
(三)积极探索,强化重点人口管理,提高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实效。重点人口管理是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重点,在积极探索好的管理办法的同时,要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提高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实效。要进一步强化对暂住人口的重点管理,进一步强化对高危人群的重点管控。严格执行对责任区民警、社区保安的责任倒查追究制度。
(四)加大投入,拓展技防物防领域,为防控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技防物防网络建设是弥补公安警力不足的重要措施,已成为公安机关驾驭动态治安的一个亮点。因此要在充分运用人力防范的同时,不断拓展技防物防领域,为公安机关及时掌握现场情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要落实科技防范措施,加快全旗技防网络建设。认真建设二、三级报警平台,扩大技防覆盖率,努力实现城区与各乡镇、村技防网络的衔接,形成有机整体。二要整合现有技防设施和资源。要做好新址主要道路技防设施的安装以及与国道、省道等主干线的电子警察和监控探头的并轨工作,整合资源,减少浪费。
(五)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落实以草原110和流动义务治安联防大队为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为加快我旗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富民强旗、全面建设“和谐、平安”前旗,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第三篇:派出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调研人:****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建设“平安**”的重要手段和具体内容,在维护治安秩序、保障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辖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派出所由陈洪武所长牵头,于4月6日-6月10日,深入辖区重点路口、居民小区、重要场所、村屯、楼区等地,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等形式,就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平安****镇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辖区概况
**派出所辖区面积***平方公里,地处市区西南***公里处,东与***相邻,南与**相邻,**国道、*****高速从镇中穿过,交通十分便利。
派出所现有民警**人,辅警***人。辖区共有**个居委会、**个行政村,常住人口****人,单位及商业网点****家,其中宾馆旅店***家,加油站***家,液化气站***家,烟花爆竹销售点***家,寄递物流业***家。
****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镇区整体为老镇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网点多,人流、物流较多,社会治安状况极其复杂。
二、辖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近年来,为守卫好这片区域,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所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工作基层所队的职能作用,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警力配置、落实警务保障、开展群防群治,警民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打击有力、防范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该体系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当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为进一步完善社会防控体系建设,****镇党委政府又将“雪亮工程”列为全镇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雪亮工程的成功落地,将极大提升辖区的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目前,通过上述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效确保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大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一)完善情报信息搜集反馈网络,创新涉稳涉访预警机制
为维护辖区社会的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通过与镇信访办联合,共享资源和信息,做好涉访涉稳人员的管控和对接工作;其次,组织民警深入村(居)委会开展涉稳涉访人员摸排工作,全面掌握上访人员信息,并登记造册,摸清底数;第三,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广僻信息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物建治安信息员、耳目特情,以及发挥村(居)警务助理职能作用,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及时搜集上报政社情信息;最后,做好管控工作,压实稳控责任。目前,辖区现有涉访涉稳人员***人,主要涉及民办教师和村干部养老待遇、未分配工作大中专毕业生、土地补贴、商服楼办理房屋产权证、宅基地产权证办理问题等多种情况,我所根据涉访涉稳类型分类进行管控,每种类型包案到民警,包案民警对所包信访人员实行动态管控,尤其是在节日点、国家重大活动日,更要强化管控措施,实施人员“一日两报”制度,确保涉访涉稳人员不漏管、不失控,如发现有上访倾向,及时向所领导报告,并向镇政府的包案领导通报相关情况,将涉稳人员稳控在当地,坚决防止越级上访和进京滋事等事件的发生。
(二)打防并举,保持了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
1、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对各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苗头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沾边就打的方针,对恶势力违法犯罪坚决予以严厉打击。今年,我所已成功立案侦办涉恶案件**起,打处**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
2、全警动员、全员参与,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今年,全所共查处违法犯罪案件***起,打处违法犯罪人员***人,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共计***余元。
3、严格落实依法办案,将每起案件办成铁案。为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办案人员在调查期间,依法搜集相关证据,并依法对涉案人员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案件查处不及时、查处不力引发的涉法上访案件。今年以来,我所未发生一起涉法上访案件。
(三)巡守防控结合,提高了社会面动态控制的能力
1、健全街面治安巡逻控网。今年以来,我所按照市局的工作要求,在辖区积极开展“警灯行动”。通过徒步巡防、机动车巡防、群众联合防等方式开展巡防工作,全方位打压违法犯罪分子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大幅度提高见警率和知警率,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2、巩固单位内部防控网。为防止内部单位出现防范漏洞,我所组织警力,督导各单位,尤其是金融机构、学校、政府等单位加强内部安全管理,配备保卫人员,落实了防范措施。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单位的内部安全防范能力。
3、延伸农村社区防控网。按照辖区实际工作需要,我所联合村居委会,组建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强化日常街面巡逻防控,发现和上报可疑人员。
4、发展视频监控防控网。目前,通过整合民间整合辖区现有街道商铺探头和居民住房自家探头,与店主和住户协商,科学布点,增强探头的覆盖面,增强街面、村屯的防控能力。同时,镇党委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工程建设,待工程完工后,辖区的技防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5、优化社会管理防控网。辖区***家宾馆旅馆、**家物流寄递点、***家加油站全面落实实时登记和上传制度,有效防止违法犯罪人员运用此类行业从事违法犯罪行为。
6、推进基础信息采集,做好人口管理。全面推行 “以业排人”、“以人管人”、“以房管人”的工作模式,开展基础信息的采集工作,全面掌握辖区人口情况,确保人员安全。
7、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防范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按照“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工作要求,积极配合镇综治办对辖区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工作,依托村(居)警务助理,全面排查和梳理人民群众间的各类矛盾纠纷,并逐件登记造册,立足主动,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坚决避免因矛盾引发“民转刑”案件以及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同时,启动联动调处化解机制,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调查取证,明确矛盾根结所在,根据调查的事实,听取当事双方的诉求,耐心做双方的工作,最大可能的化解当事双方的矛盾,针对疑难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并通报相关部门,协调处置。此外,对已化解的矛盾,要及时将化解情况进行登记,并对当事双方进行回访,掌握双方思想动态,并将反馈内容进行记录,确保矛盾真实化解。
8、做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工作。按照一般管控和重点管控两个级别的管控方式,对辖区**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管控。通过不定期的入户回访调查、布控治安耳目、村级联络员等多种渠道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管控,实时掌握患者状态,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督促监护人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对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患者,协调镇党委政府民政部门,将其送往相关医院进行治疗,介此减少其对社会的危害性。
三、制约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辖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虽然进行了长期有效的探索,有效保证了辖区整体的安全,但治安防控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一)专门力量配备与严峻的治安形势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社区民警的责任难以真实落实。一是客观上:由于基层警力有限,社区民警在担负社区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辖区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及所内日常事务,占用了大部分精力,制约了社区民警的进村(社区)的时间和精力;二是主观上有的社区民警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与所在村(社区)群众沟通不足。
(二)群防群治工作落后于新形势下的要求。全社会共同参与治安防范的氛围还不够浓,群防群治正常化、规范化程度不高,基层调解组织发展不平衡,有的运作不规范,有的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
(三)警务助理、“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员等人员的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影响治安防范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对警务助理、“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员等人员教育培训力度不够,这些人员的素质、能力、工作水平不高,严重影响各项防范工作的推进。
(四)技防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辖区技防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主要卡口、路段、单位等重点部位技防设施安装不够,覆盖面不广,给违法犯罪分子留下了较大的犯罪空间。
(五)宣传工作不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共同参与,宣传教育的形式、方法、深度、广度还需进一步拓展挖掘。
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建议
为切实加强辖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平安****镇,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根据调研的情况,建议加强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机制体制,强化责任落实,力求防控专门力量效能发挥的最大化。一是要完善机制,强化社区民警的治安防范责任,将工作重点从治安、刑事和所内日常工作中转移到社区警务工作中,全面排查辖区社会不稳定情况,梳理社会矛盾,管理好本社区的人口和行业,从防上下功夫,尽全力减少案事件的发生;二是要加强业务能力学习和培训,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与本社区群众建立良好的感情,并积极发挥群众力量,发展治安耳目和特情、治安积极分子,及时有效的搜集各类情报信息,从而维护好辖区的社会安全与稳定。
(二)挖掘民力,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新形势下的群防群治网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紧紧依靠基层民警力量和治安积极分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一是强化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治安防范的良好氛围。强化人民群众的自防意识,提升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自觉性;强化内部单位、商业网点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范能。二是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作用。社区民警要对本社区进行巡查,在警务室接待办事群众,在接到群众报警或派出所出警指令后,要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处置。社区民警要负责对本社区内的中小学生上法制辅导课,提升中小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和知法守法意识;为本社区居民做好防盗窃、诈骗等易发多发性侵财案件法律宣传工作,提醒居民做好防范。同时,要履行知道、带领红袖标义务巡逻队队员开展本社区的巡逻防控职责。
(三)积极探索,强化重点人员管理,提升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实效性。重点人员管理是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重点,在积极探索好的管理办法的同时,要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提高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实效。要进一步强化对暂住人口的重点管理,进一步强化对高危人群,尤其是重点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涉访涉稳人员的重点管控。严格执行对社区民警的责任倒查追究机制。
(四)加大投入,拓展技防物防领域,为防控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技防物防网络建设是弥补基层警力不足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在充分运用人力防范的同时,不断拓展技防物防领域,为及时掌握现场情况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一是要落实科技防范措施,加快推进技防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学校、幼儿园一键式报警器的安装和测试工作,确保报警器完好有效;全面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加油站、金融场所、内部单位等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建设,确保视频监控全覆盖;全面推进报警平台宣传工作,开通线上报警平台,人民群众遇有紧急警情时,可以通过基层派出所的微信公众账号和所微信进行线上报警,接警人员要及时处置各类警情,通过拓宽报警渠道,实现镇区、村屯技防网络的有效衔接。二是要整合现有技防措施和资源,要主动出击,进一步整合现有街道商铺探头和居民住房自有视频监控,与店主和住户协商,科学布点,增强探头的覆盖面。为了保证所布探头能够真正发挥效用,要叮嘱相关业主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确保探头能够保质保量运行,为打击违法犯罪、便民利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强化保障,提升警务助理、“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员工作积极性。一是做好上述人员的经费保障,增强警务助理、巡逻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加强对警务助理、“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员等人员教育培训,提升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及时有效的开展各项公安工作,为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人员保障。
(六)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发动公众广泛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真正的社会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要通过形式多样、通俗易懂、贴近实际的方式,加强对治安防范工作的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受保护者、受益者,更是治安工作的责任者、参与者,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者和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社会平安稳定是大家的共同责任,切实增强自防、联防、协防意识,关心、支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加强治安方面有关知识的宣传和辅导,做好诈骗、盗抢等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公开警情警务,提高群众防范能力。
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树立现代的社会治安防控理念,准确分析形势,与时俱进地调整思路与对策,才能牢牢把握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主动权,才能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而确保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第四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指公安机关从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运用各种手段科学整合现有警力和社会资源,把打击、防范、管理、控制、建设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实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整体联动,对社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防控犯罪的重要措施,是驾驭和控制社会发展进程中日趋动态、复杂的社会治安局势的重要途径,借鉴国外经验,走中国特色警务之路的必然结果。
公安机关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就是通过实现其“防控”功能,限制违法犯罪的机会和条件,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实施,及时发现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总的构想是,牢固树立“整体防控”的意识,坚持公开预警、源头控制、精确打击、动态防控、市场运作的思路,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警力配置、落实警务保障、开展群防群治,努力构建以 110 为龙头、以交巡警管线、派出所控片、警务区守点、群防群治组织看家护院,警民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打击有力、防范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五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治安防控网络的内容及意义
一、社会治安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来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我市的社会治安形势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刑事发案总量上升。主要表现在:
(一)“两枪一盗”案件总数居高不下。百姓看治安,往往从自己身边最细小的变化开始来感受整个社会的变迁,高发的抢夺、抢劫、盗窃机动车等街面犯罪已经对人民群众的治安承受力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首要治安问题。去年我市的“两枪一盗”案件总数比上年上升两倍多,特别是“飞车抢包”,犯罪分子甚至从晚间抢发展到白天抢,从比较偏僻的场所作案发展到在公众场合公开抢,干部群众对此反响强烈。
(二)恶势力违法犯罪迅速蔓延。不断蔓延的涉恶势力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社会恶势力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插手各种行业和经济领域,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插手民间纠纷、收“保护费”、为赌博团伙武斗护场子等,动辄持枪弄刀,严重扰乱了经济社会循序甚至政府办公循序,不仅严重威胁本市群众的人身安全,广大安分守己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深受其害。流动人口中的恶势力分子有的与我市不法分子狼狈勾结,有的自成体系,结伙作案。另外,治安管理中,“黄赌毒”等社会导恶现象也打而不止。
二、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的原因
分析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应该说这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并在近几年得到进一步凸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往往也是社会矛盾最尖锐、社会治安状况最复杂、治安管理任务最繁重的时期,就我市而言,目前正处于这种阶段性的困难期。
这几年我市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财物的大流动,客观上使各种利益冲突加剧,滋生和诱发治安问题的因素也大量存在。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涌入慈溪,至去年底,我市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已达43万,私房出租超过5万户。外来务工人员为我市这座经济大厦添了不少砖和瓦,功不可没。但是,由于管理服务还缺乏经验,工作措施一时还跟不上,社会面控制出现了薄弱环节,使极少数外来人员流窜到我市作案成为可能。就以群众反响强烈的“两抢一盗”案件为例,作案的犯罪分子大部分是流窜作案的外来人员。据统计,去年我所审理“两抢”案件当中,外来人员流窜作案犯罪占抓获案犯总数的80%以上,一些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如“飞车抢包”、“色情盗抢”等,几乎都是外来人员所为。大多数外来人员法律意识薄弱,也是导致外来人员犯罪直线上升的重在原因。
此外,人们对待社会治安的心态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纵容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的人对违法犯罪深恶痛绝,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严厉打击,但又明哲保身,对知情的违法犯罪不愿举报,不愿
作证,怕多事,怕报复,更不用说见义勇为了。去年我市发生的一起抢包案件中,案发现场周围有几十人,非但不出手相助,连起码的报警甚至大喝一声也做不到,最终犯罪分子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容逃离现场。
合理化建议:
(一)认真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不仅是公安、政法部门的责任,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要通过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促使这项工作深入开展,促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
公安部门应该组织精干力量,建立一个专门的班子,进一步规范网格化的巡逻追堵机制,认真研究发案规律,组织警群结合的巡逻队伍,24小时在重点路段伏击,增加群众的“见警率”,增加安全感。以责任区(社区)民警为主力,发动镇村干部,切实摸清全市出租房的情况,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出租房措施,积极探索房屋租赁管理机制,实行治安管理责任制,消除治安隐患,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对无牌摩托车进行摸查,对有“两抢一盗”苗头的要进行布控。
(二)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加大治安防范工作和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防范网络建设,强化社会防控体系,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加强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和村(居)委会、治保会、调委会、民兵营(连)等基层群众组织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充分
发挥它们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建立农村义务治安巡逻队,形成派出所、警务站、社区、村民小组整体联动的全方位防控体系,增强治安防控的组织能力和防控实效。
(三)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诱因,从源头上遏制一大部分的违法犯罪。开展闲散青少年专项服务活动。各级团组织对本单位本地区的闲散青少年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通过深入了解、分析其闲散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措施。
进行法制宣传。各级团组织设计各种载体,利用文艺演出、知识竞赛、青春歌咏、上街咨询等方式加强对《刑法》、《刑事诉讼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等相应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制学校。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重点在外来人口积聚地、非公有企业员工中开展教育活动。拓展一般概念上的青少年法制学校,深度建立更广泛的组织,采用宣传、吸收优秀外来青年,成立外来青年法制学校等形式,使法制教育更加经常性、有效性。
(四)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释放、解教时的衔接工作,防止漏管、失控。认真贯彻落实综治委、司法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办好过渡性安置企业和基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
刑释解教人员的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工作。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五)认真研究收容遣送措施取消后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有效办法,维护我市的治安秩序。加强社区实有人口管理,全方位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劳动部门推进外来务工青年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