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市养犬管理规定》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市养犬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养犬管理规定)于2018年12月31日颁布实施,是我市2015年拥有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第四部地方性实体法。为全面了解养犬管理规定实施情况,推动养犬管理规定更好执行,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城建工作,今年9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在金中梁副主任等带领下,采用自查与抽查、座谈交流与实地查看相结合等方式,对全市实施养犬管理规定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深化普法、强化执法,规范管理、优化服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贯彻实施养犬管理规定,我市养犬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养犬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市、县(市、区)加强养犬管理工作领导,建立养犬管理部门协调、部门联席会议、共商共议共管、信息互通和联合执法、公职人员违规养犬通报抄告等制度,出台养犬管理考核办法,综合行政执法、公安、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各县(市、区)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养犬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我市养犬管理工作逐步形成了政府部署引导、部门扎实推进、社会各方共同发力的良好工作机制。(二)法规宣传普及活动广泛开展。
养犬管理规定实施后,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养犬管理规定工作。婺城区在居民小区普遍设置养犬管理规定节选、养犬管理规定相关处罚、养犬登记办理流程三块宣传展板,并张贴养犬办证告知书。永康市推出《阿法说城是》文明养犬专栏,永康电视台高峰时段定期滚动播放养犬管理规定摘要和文明养犬须知。浦江县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高频宣传养犬知识。据统计,今年1-9月,全市各级共开展养犬管理普法宣传活动2700余次,实现全市310个社区、4438个村普法宣传“全覆盖”。义乌市专门制作文明养犬动漫短视频,每天在电视台、广播电台19个时间段滚动播放。通过广泛学习宣传,广泛提高了广大群众对依法文明养犬重要意义的认识,为贯彻实施养犬管理规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三)养犬管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各项手续办理更加优化,养犬免疫、登记制度执行情况良好,目前,全市共登记犬只18.9万。犬只收容处置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共收容无证犬、流浪犬1.94万只,是全省其他地市犬类收容总量的3.5倍。养犬管理电子信息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市实现养犬管理数据实时共享,养犬人可以在市域任何一个登记免疫办证点“一站式”办结。义乌市制作上线感应式电子芯片犬牌,实现犬只免疫牌、免疫证、电子犬牌“三合一”。东阳市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今年财政安排养犬管理经费60万元。磐安县在全县范围发布《关于办理养犬登记的通告》。(四)执法整治力度明显加大。
全市各级以养犬管理规定实施为契机,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违法养犬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市、县综合执法部门制定养犬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联动开展不文明养犬行为专项整治,对养犬行为实行“四个严查”“五个一律”。婺城区组织开展“两头乌”整治行动。金东区专门组建两支犬类收容专项小组,以2000元标准定格处罚不文明养犬行为9起。兰溪市总结提炼执法办案口诀和犬只抓捕口诀。今年以来,全市共处罚各类不文明养犬行为1.83万件,是全省其他地市处罚不文明养犬行为总量的近5倍;受理养犬扰民投诉举报257起、犬只伤人事件149起,分别为去年同期的21.4%、19.9%。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养犬管理规定贯彻实施工作。去年12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会同市政府召开视频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剑敏解读法规条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中梁作动员部署。今年3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第34次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养犬管理规定工作安排情况的汇报。9月5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锦朝、副主任金中梁、秘书长施美红等赴金东区、XX开发区调研养犬管理工作,提出了持之以恒强共识、一以贯之抓严管、善作善成促共治的要求。《人大视窗》专栏播出《文明养好犬,市人大带你看》,多视角、全方位宣传养犬管理规定贯彻实施工作。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汇报、代表视察、工作调研等多种途径,积极推动养犬管理规定真正落地见效。
二、主要问题
我市实施养犬管理规定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规定的要求、群众的期望、文明创建的需要还存在一些差距,其中一些问题还需要各级高度重视:
(一)法规实施的配套制度有待健全。
一是养犬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养犬管理规定比较原则,需要具体制度和规范性措施进行配套,法规才能有效落地。目前,我市养犬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基层要求抓紧出台的呼声较高。二是养犬管理重点管理区划定工作未及时跟进。法规实施后,我市各级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基本参照法规关于重点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的原则规定,对养犬管理工作实行分区域管理,还没有依法划定并公布重点管理区区域。当执法部门按重点管理区标准对一般管理区的犬只进行管理,有时出现受到市民投诉的现象。三是犬只收容、管理、认领和处置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和程序。全市流浪犬、被弃养犬收容场所建设滞后,部分县(市、区)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犬只收容场所,只能将执法时捕捉的犬只暂时圈养在临时性场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有待加强。
一是公关机关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协同配合还不够顺畅。如关于犬只扰民案件主管部门问题,养犬管理规定实施后,部分基层公安派出所认为,养犬管理主管部门已划转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犬只扰民案件应由行政执法部门查处。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则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认为应由公安部门进行查处,从而出现了公安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对犬只扰民案件的相互推诿现象。又如,关于狂犬、野犬、大型犬、烈性犬等的捕杀主管部门问题,公安机关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也有不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协同配合不够紧密。养犬管理法规规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将犬只免疫信息通过网络等即时抄送养犬管理主管部门。但市农业农村局目前使用的纸质免疫证明,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影响了犬类管理的全面电子化,也不符合“无证明城市”的要求。三是基层组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法规规定,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负有做好或协助做好养犬管理工作的法定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犬管理工作,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发挥的作用还比较有限,存在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单打独斗”现象。(三)养犬管理执法工作困难较多。
一是犬类管理执法任务繁重。我市犬只量大、面广,共有登记犬只18.9万,加之犬类活动流动性大,犬只违法行为主要集中在上班之前和下班之后,导致查处犬只违法行为存在“发现难”“取证难”“处理难”的情况。二是执法部门缺乏有效执法手段。在处置犬类扰民等案件中,由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缺少入户执法的依据和手段,有时出现多名城管执法队员多次上门执法,还不如1名公安民警更加有效的情况,处置效力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不利于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执法装备保障水平不高。犬只处置、收容的风险性较大,需要相应的犬只捕捉装备、人身防护措施和相关设施加以保障。目前,我市各级普遍缺乏专业执法装备和相应设施,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受伤情况较多,与日益繁重的养犬管理任务不相适应。(四)不依法规范养犬现象尚未有效根治。
一是养犬免疫、登记制度执行还没有完全到位。法规规定:重点管理区实行免疫、登记制度。一般管理区实行养犬免疫制度。我市免疫、登记工作虽然取得较大进展,但还没有做到应免尽免、应登尽登,尤其是一般管理区的犬只免疫率还比较低。二是“一户一犬”规定实施难度较大。法规规定:个人在重点管理区饲养犬只的,每一户籍和每一固定居住场所限养一只。但该规定执行有较大难度,一户多犬、一人多犬现象还时有发生。三是不依法文明养犬现象仍然存在。犬只外出时不佩戴犬牌、不使用束犬链、不清除犬只户外排泄物现象还屡禁不止,犬只扰民、咬人伤人事件仍有发生,群众对此意见较大。三、意见建议
养犬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难点,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的具体反映。全市各级要把养犬管理工作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法治思维,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法治方式,进一步做精做细养犬管理规定贯彻实施各项工作。
(一)完善配套制度,推动养犬管理法规落地生效。
一要出台养犬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按照法规要求,结合养犬管理工作实际,抓紧制定出台养犬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使我市养犬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二要依法划定重点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落实分区域管理规定,严格依法划定重点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防止因重点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界限不明确,而引发法律纠纷和群众投诉。三要制定犬只收容、领养、处置的具体管理办法。适应收容犬只日趋增多的新形势,出台犬只领养办法,积极探索其他处置方式。同时,要善待犬只,坚持人性化收容、处置。(二)加强协同配合,合力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一要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养犬工作的领导,厘清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畜牧兽医等部门的职责,加强职能部门的沟通协同,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积极构建既明确分工、又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二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发挥社区、村(居)委会、业委会、犬业协会、物业公司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强化政府行政管理与民间自我约束、服务、管理、监督相结合的养犬管理模式,形成与行政管理部门多位一体的养犬管理力量。三要注重加强工作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关于养犬管理工作的有效做法,学习借鉴外地养犬情况社区公示、养犬积分管理、黑名单等好经验,使养犬管理工作更加有序有效。(三)强化监管执法,积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要持之以恒抓普法。各级政府部门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加大养犬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普及力度,重点抓好养犬户的普法教育,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履行法定义务、担负相应责任,养成依法文明养犬的行为自觉。二要严惩重罚抓执法。用足用好法律法规赋予的惩戒手段,严厉打击养犬管理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增强法律威慑力,促使养犬人不敢违法、不愿违法、不想违法。三要标本兼治抓长效。加强养犬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文明养犬示范社区、示范小区创建工作,努力打造养犬管理“XX样板”。(四)夯实基层基础,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一要重视监管体系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加强人防、机防、技防,构建智慧信息化体系,提高执法监管效率,构建高效运行的监管体系。二要优化便民服务措施。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措施,完善线上线下结合的登记、办证、延续登记等措施。三要加大工作保障力度。各级政府要根据法规规定,将养犬管理工作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强执法人员技能培训,重视解决养犬管理执法装备和设施简陋的问题,加强特殊岗位人员的待遇保障,努力使执法能力、执法任务和岗位待遇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