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官不为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01:2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为官不为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为官不为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为官不为的调研报告

关于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调研报告

2014-12-08 16:34:14 来源: 新华网辽宁频道 【打印】【关闭】

关于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调研报告 文/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校委委员 郝春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通过出台八项规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反腐倡廉等多种措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已有了明显改观。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个别领导干部感到官不好做了,日子不好过了,感到“为官不易”,进而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我是一个从事干部人事工作近二十年的组织工作者,针对这个问题,一个时期以来,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干部群众、企业家、专家教授,明查暗访等形式,广泛了解大家对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看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经过归纳和总结,分析了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表现、成因、危害,并提出相关治理对策。

一、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表现、成因和危害

领导干部“为官不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现象,全国各地各部门不同程度地有之。这种现象表现为领导干部在工作岗位上掌握领导权力,负有领导职责和义务,但不能及时、有效、准确甚至不履行工作职责,导致工作延误、效率低,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概括地说,领导干部不作为实质上是“庸政”、“懒政”、“误政”行为,主要表现及成因有以下诸多方面:

一是新旧体制转轨过程形成“真空”、“断档”,没有遵循而不为。这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目前就总体而言,中央对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的顶层设计、改革思路是明确的,各项各类政策相继出台。但对地方和部门而言,仍然处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换时期,旧体制没有完全废除,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体制、政策、机制上许多领域还处于“真空”“断档”状态,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迷茫,行动没有遵循。二是即使大政方针、改革思路明确了,但是有的地区和部门宣传得不够,其主要内容、精神实质还没有传达到各级领导干部队伍中去。三是个别领导干部学习领会能力不强,习惯于“照葫芦画瓢”,“没有政策等政策,有了政策等经验,有了经验等等看”。在工作中不从实际出发, 不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仅在一些表面工作上下力气,做文章,回避矛盾,不敢担当,不思进取。

二是患上了“反腐恐惧症”,心神不定而不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对一些腐败分子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对整个干部队伍起到了很大的警示作用。这一方面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一些领导干部对此却进行了误读,把反腐倡廉和干事创业对立起来。特别是在巡视组巡视、审计组审计、纪检组办案密集地区,少数干部惶惶不可终日,提心吊胆的,该办的事不办,该做的事不做,四处打探消息。感到自己有问题的人一门心思研究如何逃脱,感到自己没有问题的人则怀有“明哲保身”的错误观念,不去推进工作。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因为反腐高压态势,怕提拔进行任前公示出问题或怕组织核查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中有关情况,主动向组织表明自己不想提拔;还有的领导干部为避反腐风头,主动改任非领导职务或退居二线或退休。还比如,争资立项工作,以前是拼命“跑部进京”、“跑厅进省”,千方百计跑资金,全力以赴争项目,但现在以“风声紧了,要求严了”为借口,再也不去跑了,再也不去争了,甚至有些资金、项目即使上级准备给了,这些领导干部也想法推掉。有的同志说,跑项目难免有人情,现在“三公”经费规定严、审计严,如果跑项目,人情这个钱谁出、谁又敢出?出了事谁承担?又有的同志说,以前跑下来的项目可吃回扣,现在谁还敢吃回扣,不吃回扣跑它有什么用?等等。

三是把守规矩和干事创业对立起来,因为行为受限而不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针对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规范领导干部行为的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对规范领导干部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应该说领导干部有了规矩不是无所作为,而应当更加有为。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却把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规定当成“为官不易”的理由,认为“定规矩就是不让去干事”、“不干事就会不出事”,为官不为,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领导干部为避免“事多错多”,追求“少办事少担责”,想尽法子不办事、少办事。职责范围内之事,变着法子绕道走,换个说法推出去;遇矛盾、问题,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有些能马上就办好的事情,非要群众再跑一趟,甚至拖拖拉拉超过办事时限,一次性告知不到位,让群众办事来回跑、多次补件。过去群众形容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感到机关“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一些单位工作“变形”、“走样”,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了的事,相关单位、人员不及时作为,非要等领导协调、等会议纪要或文件下发后再执行。对涉及多部门的事务,“都管都不管”。

四是因个人专长和岗位要求不匹配,人岗不适而不为。有的党委或组织、人事部门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或交流轮岗时,没有做全面的考察了解,或由于编制、职数限制等因素,对个别领导干部的专业知识、能力特长与所安排的职务职位、业务分工不对口、不匹配,致使这些干部到位后不适应,不能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业绩较差,群众威信较低,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特别在面对复杂的工作局面时,准备能力不足,遇事不愿作为,怕事、躲事,推诿扯皮,担当意识较差,不敢承担工作任务及责任。还有个别领导干部由于受身份、经历、学历等条件的限制,认为自己在职务上没有发展的空间,不思进取,满足于当“太平官”、“混事官”。

五是对新《干部任用条例》误读,政绩观偏差而不为。2014年颁布实施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强调要改变“唯GDP政绩观”考核评价模式,要全面客观地对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科学发展实绩、作风表现、廉政情况等方面的考察,用较大的篇幅明确了实绩考察的内容,对防止简单以GDP评价政绩作了明确规定。但个别领导干部因此政绩观产生了偏差,干事想法和态度走向反面,走向另一个极端,简单地认为不以GDP论英雄,就是不要GDP了,不要经济增长。另外,新出台的《干部任用条例》突出了党管干部原则,在原则标准和程序方法等多方面,都要体现党组织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特别是在新增“动议”一章,规范了选拔任用的初始环节,强调党组织从干部选拔任用的启动环节就应当发挥领导和把关作用,不唯分,也不唯票。对此,个别干部认为学习没有什么用了,搞好群众关系更没有什么用了,只要班子成员满意,和主要领导搞好关系就行了,因而出现了廉而不勤,不想作为的庸政现象。

六是因已退居“二线”,没有激情而不为。虽然中央三令五申地强调用好各年龄段的干部,发挥老同志的作用,但是因换届调整、大部制改革、领导职数限制以及干部队伍年轻化等因素,一些地方仍然将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不好等方面的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有的地区和部门甚至执行男领导干部53岁、女领导干部50岁退居二线。由于受传统的“官本位”观念的影响,以及有些地区和部门对退居“二线”干部缺乏刚性管理约束机制,致使干部退居“二线”如同提前“下岗”,游离于组织管理之外,思想懈怠,政治上不思进取;有的摆老资格,不服从单位的管理,对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不理不睬,影响年轻同志思想和工作;有的退居“二线”的党员干部不参加组织生活,连党费都不交。还有少数退居“二线”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外出兼职赚钱。个别退居“二线”干部政治意识淡漠,在公园等一些公众场合散布小道消息,甚至参与赌博、嫖娼等违法乱纪行为。

七是借口前任领导留下“包袱”,没有干事空间而不为。前些年,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在任期间,唯GDP是瞻,片面强调发展,为了体现自己的政绩和能力,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扔了旧城建新城,建了北城建南城,废掉西城建东城,大搞政绩、形象工程,大搞招商引资、虚假投资,留下了大量的地方债和不良借贷,出现众多所谓的 “鬼城”、“后遗症工程”、“半截子工程”。这些领导离任了,新的领导上任后,以往更多的则是通过“修改”前任思路、“调整”前任布局、否定前任规划来树立权威、展现能力,而目前更多的则是维持现状,对前任思路和做法少加评论,尽量不去修改,也不去谋划新的发展思路。有的新任领导同志抱怨道:前任领导把该调整不该调整的干部都调整了,该花的不该花钱的都花了,该用不该用的土地、资源都用了,现在是两手空空,我们来了还能干啥!再干不就造成新的浪费和破坏么!再干不等着挨老百姓骂么!

八是公务员总体薪酬水平低,没有激励措施而不为。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同志拿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与世界各个国家公务员薪酬制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相比较,认为多数发达国家的公务员薪酬总体水平都居于整个社会各个行业中间靠前的位置,而中国目前公务员公开、法定的薪酬待遇仍然相对偏低,不仅增速远低于我国GDP、财政收入增速,也落后于其他不少行业的收入水平增速,心里感到非常不平衡。有的欠发达地区干部还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感到心理也不平衡。基层领导职务层次低、非领导职数少,一些同志也心中不满。特别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以来,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借助反对“四风”,取消了领导层和一般干部正常的福利待遇,这样一来,使得这些同志感到很清苦,感到当公务员没什么意思,干多干少都一样。这种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蔓延到公务员报考中来。据全国2014年21个省公务员报考人数统计,今年比2013年减少36万人,同比减少了12.3%。据了解,这种减少因素,很大程度就是与公务员福利待遇有关。

九是个别地方把群众意见绝对化,致使领导干部不敢作为。个别巡视组到所巡视的地方和部门后,对群众意见、群众诉求不加区分,认为群众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有道理,凡有举报电话必接,凡有要求谈话的必谈,把精力过多地用在接待无理访和老上访户上,抓不到主要矛盾。在巡视期间,对涉及到的领导干部反复谈话、调查、核查、追问,致使这些领导身心感到很疲惫,无心开展工作。这样一来,一些地方党委整天围满了上访的群众,巡视组走后这些群众又围攻政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新干部任用条例颁布后,加大了对干部选拔任用的责任追责力度,为此有些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怕用错干部被追责,在动议酝酿人选时,一旦有人提出这个干部群众有反映,就不敢将其列入提拔人选;在考察干部时,一旦有群众提出不同意见,也不加核实,就不上会;在公示后,一旦有群众举报,核实起来稍有些困难,就将干部任免文搁置不发了,有的一放就是几个月、半年,甚至不了了之。这种把群众意见绝对化的做法,是上级领导机关或组织部门新的不作为的表现,也进一步引发了领导干部普遍的不作为。

十是考核监督制度缺失,没有硬性约束而不为。领导干部不作为,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追责制度对不作为问题产生约束。但目前制定了问责和考核制度,主要侧重于“显性”的有错问责、政绩考核,而不作为则是一种“隐性”的“顽疾”。目前大部分地区和部门对不作为问责和考核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可供具体操作的措施。个别地方党委和纪检、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不作为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监督不严,对不作为领导干部漠然处之,不但没有诫勉谈话、惩罚处理,反而使其晋升,助长了不良风气。另外,问而无责、考而无据的现象在当前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执行中普遍存在,问责和考核常常流于形式,制度归制度,执行归执行,以至制度形同“稻草人”,导致领导干部不作为问题蔓延。十一是班子内部不团结,下级干部怕惹麻烦而不作为。一个地区和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特别是主要领导之间长期闹矛盾,也是所在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不作为的重要因素。如果是主要领导之间闹矛盾,下属的干部则认为与哪个分管的领导跟紧了,活干多了,太听吆喝了,其他领导就会有意见,工作也会随之带来阻力。也有的干部认为,在遇有闹矛盾班子中,这个地区和部门多是有派别的,做事越多,别人挑出的毛病就越多,多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在现实工作中,也有的能干事、敢担当、有魄力的领导调离后,与其一起能干事的下级往往受到其对立面不同程度的排斥和打击。所有这些,都影响着领导干部干事创业。

十二是优秀干部因长期得不到提拔重用,身心受到伤害而不为。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情况总体上是好的。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决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作斗争,从组织上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突出表现在违反《条例》规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选拔任用干部,“跑官要官”之风屡禁不止,“买官卖官”案件和拉票、搞贿选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一些品行不端、政绩不良甚至在老百姓中口碑很差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而一些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长期得不到提拔重用。这些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严重干扰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败坏党的风气,损害党的形象,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也极大伤害了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干部。时间一久,这些干部也逐渐不去作为了。

还有的同志认为,过去做错了事,有上级领导做保护伞,可以推托责任。但现在不一样了,建立了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加大了对责任主体的问责力度,谁还敢做那么多事。特别是目前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这么严,谁还敢大刀阔斧地做事情,等等。

综上所述,领导干部“为官不为”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既有其主观因素,又有其客观因素;既有上级因素,又有基层因素;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界因素;既有机制体制上的因素,又有思想观念上的因素。有的虽然有其貌似无奈和合理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消极、被动、应付的直接表现。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为官不为堪比严重的腐败行为,是失职渎职的另种表现,它的危害是极大的。

一是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不作为问题就是潜伏在领导干部身上的可怕病毒,不但在慢慢侵蚀领导干部的免疫力与健康躯体,而且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侵害党和国家的肌体,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调研中,一些同志反映,现在身边不少领导干部在一起很少有人谈干事业的,都在为退休前如何打发时间作考虑,认为当干部不在于飞得多高,更重要的是平稳着陆,平平淡淡地干到退休就行了。这些人整天琢磨业余时间如何玩好,退休以后如何过着恬静的生活。

二是延误地区和单位的科学发展。个别领导干部在工作上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熬资历、保位子,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而谋取私利,将会贻误发展机遇,导致单位甚至地区长期发展缓慢,造成的损失往往无法挽回、难以弥补,最终严重影响单位甚至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更甚者将拖延党和国家事业的科学发展。有的同志讲,一些市、县以前大干快上、热火朝天,这两年不以GDP论英雄后,项目也不上了,外资也不引了,活也不干了,经济直线下滑,有的地方这两年增长速度直线下滑,同比减少50%,甚至更多。

三是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领导不作为,不仅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甚至导致人民群众对领导不信任,有抵触、反感情绪,使人民群众不愿意听从或服从这样领导干部的心理,甚至出现“仇官”现象,给党和国家带来极大的危害。一些干部不作为行为,群众对之深恶痛绝。有的领导同志半开玩笑讲,现在领导坐公车不敢像以前理直气壮、耀武扬威了。一旦出现点刮刮碰碰的交通事故,根本不敢露面。即使是对方过错,也叫司机不追对方责任赶紧走,免得叫群众围攻、漫骂,引起群众说一些当官腐败、坐公车、不干事的话来。

四是引发更多领导干部不作为问题的蔓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具有巨大的负面效应和强有力的负面导向作用,毒害了其他领导干部,时间一长,有为就有位、有位更有为价值和地位就会被动摇。同时,少数领导干部不作为也导致上行下效,加剧了不作为行为的恶化和蔓延。

二、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治理对策

当前,“为官不为”的消极影响、巨大危害逐渐显现,也逐渐成为全党、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等部门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将其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坚持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从思想上、制度上、组织上等各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这一问题解决好。

1、强化教育引导,形成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从领导干部不作为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态等深层原因入手,加强对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和勤政教育。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力戒“为官不为”的相关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着重就“敢于担当”进行座谈讨论,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对“当官为了什么,做官干了什么,离任留了什么”有深刻理解,促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诸如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勤政廉政党员干部的正面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对党员干部的认同感、信任感、尊敬感,引导社会对领导干部特别是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失误的理解和宽容,着力纠正社会上少数人眼中看到党员干部都是腐败分子的错误观念,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社会公信力;进一步加强全民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相统一的现代法治宣传教育,依法规范党员干部行为也依法维护其合法权利,为党员干部勤做事、多做事、做好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明确改革思路,完善各项政策法规。针对目前体制转轨过程中个别领域形成“真空”、“断档”问题,中央要进一步加强对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的顶层设计。各地各部门要根据中央的精神,从实际出发,相继出台切实可行的各项各类政策。要加强宣传引导、思想教育,把中央的大政方针、改革思路及时地传达到广大干部队伍中去,使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学、真懂、真用,使他们对本地区本部门的规划和工作进度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2、兴起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潮,奠定干事创业的坚定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当前,解决领导干部不作为问题,最重要途径,就是要把握我国进入改革的“深水区”这个关节点,在全党各级领导干部中再次兴起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潮。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要学习和掌握人民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3、建立健全法制法规,进一步促进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当前领导干部对中央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有不同的认识。一是“对立论”,把反腐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认为反腐势必影响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就要不反腐或减轻反腐力度;二是“阶段论”,认为“老虎”、“苍蝇”现在打得差不多了,应该歇歇脚,停一停了,应该着手抓好经济的时候了;三是“过头论”,认为现在反腐过了头,把其与“文化大革命”等同起来,认为这次反腐是政治洗牌;四是“赎回原罪论”,把中国社会领导干部腐败问题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始积累,认为原罪不应追究,应划分阶段原谅过去,或者可以各种方式赎罪,等等。所有这些认识,都是模糊的或者错误的认识,都影响了领导者的从政行为,影响他们干好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认识问题,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法治国、从严治党,从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基本制度方面入手,使反腐倡廉进入法制轨道,进一步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完善反腐倡廉相关法律和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制度,完善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制度,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方面制度,从而使反腐倡廉逐步走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4、以辩证的思维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和运用《干部任用条例》。针对部分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对新颁布的《干部任用条例》的误读,进而产生“为官不为”的问题,我们要组织全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广大组工干部,必须对《干部任用条例》精研细读,掌握其精神实质,把握其内在要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正确认识和把握好九个关系,即认识和把握好新《条例》与老《条例》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 “选什么样的人”和“怎样选人”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发挥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与发扬民主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发扬民主与“不唯票”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竞争性选拔与“不唯分”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全面考核经济社会发展与“不唯GDP”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与“不唯年龄”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破格提拔与逐级选拔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干部任用条例》与《选任监督意见》的关系。上述九个关系,新《条例》与老《条例》的关系是前提,“选什么样的人”和“怎样选人”的关系是根本,“四不唯”等五个关系是中心,破格提拔与逐级选拔的关系是重点,《条例》与《监督意见》的关系是保障。这些关系纲举目张、相互贯通,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

5、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敢于担当,敢于对干部提名、考察、监督各个环节负责,把干部工作做实做深做透。要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围绕习总书记关于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三问”,切实选准干部、用好干部。选好干部,关键要靠完善科学的选人机制来保障。要全面准确地识别干部,改进考核方法手段,多近距离地接触干部,多在基层干部群众中、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观察干部。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科学合理地使用干部,用当其时、用其所长,以事择人、量才授职,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用人机制,让更多的好干部进入视野、脱颖而出。选好干部,核心是坚持公道正派。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以坚强党性选党性坚强的人,以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实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要敢于坚持原则,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不为人情关系所缚,不为歪风邪气所扰,不为个人得失所困,让用人之风进一步纯洁起来,让好干部进一步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6、借鉴发达国家薪酬制度理论,完善我国公务员工资薪酬制度。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务员薪酬制度,建立合理的、规范的公务员薪酬制度有助于国家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的配置,对于提高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工作绩效,对于解决公务员不作为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对本国的公务员薪酬问题相当重视,而且力图更好地、更快地、更有效地给予全力解决。此外,对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研究也已经深入到了当代政治学领域、经济学范畴,并在管理学界也日益凸显。对于迫切需要提升公务员工作效率的我国而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公务员的薪酬问题。构建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的、相对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各类优秀人才,而且对于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更好地保证国家公务员队伍结构的优化、提升效能和勤政廉洁。当前,要在对公务员制度与公务员薪酬制度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借鉴薪酬理论对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启示,比较国外发达国家和境外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特点,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解决公务员薪酬问题的具体措施。

7、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公务员平时考核。考核既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工作难点。通过考核,可以客观公正评价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状况和工作绩效,为调整公务员的职务、级别、工资和奖励、培训、辞退等提供依据;可以了解公务员的能力和潜能,为发现、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依据。公务员的考核以公务员职位职责和所承担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平时考核是年度考核的基础和依据,年度考核是平时考核的集中体现和最终结果,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年度考核总体比较规范,但平时考核相对薄弱。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确定考察对象,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德才条件,将民主推荐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一贯表现和人岗相适等情况综合考虑,充分酝酿”。这一规定对平时考核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重任。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起草公务员平时考核办法,着力破解考核指标设计、考核数据采集、考核结果应用等难题,充分发挥平时考核的管理、导向、激励、约束功能,为公务员培养和任用提供依据。

8、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改革任务,也是实现公务员管理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分类管理是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中西方文化本质区别在于,西方文化重“分别独立”,中国文化重“和合会通”。具体到公务员制度,西方国家重视公务员职业生涯设计,有分类管理的传统,美国的《职位分类法》将公务员职位分为五类,其中第一类就是专门技术类,这也是大量科学家与专业技术人才云集政府机关的主要原因。同时,公务员职位分类与职务级别密切相关。现行职级制度的突出矛盾集中体现为两个“单一化”:一是职务序列设置单一化,缺乏适合不同类别公务员成长规律的职务序列,不利于公务员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发展;二是职业发展渠道单一化,“职务本位”现象突出,难以持续有效地激励广大公务员。分类管理的目的,就是改变以往大一统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建立符合不同类别公务员特点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因此,要在分类管理中注意把握两个方面:一是以实现科学管理为根本,“适才适用”,从管理需要出发,为各类公务员提供差异化的职务序列;二是以健全激励保障为主线,“适才适遇”,设计统一而不单一的职级制度,健全和强化激励机制。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下一步是要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公务员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规定出台后,要按照自上而下、先易后难的原则,结合部门和地方

实际,科学界定职位范围,逐步入轨实施。

9、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强化激励保障机制。当前,基层公务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来源不足、待遇偏低、发展空间狭窄、队伍不够稳定、能力素质不尽适应。据初步统计,2013年底乡镇编制使用率仅为75.4%,其中科员以下人员占公务员总数近一半。下一步,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既严格管理监督,又强化激励保障。一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这个意见规定,改进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乡镇机关可按乡科级领导职数的50%设置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据此,每个乡镇一般可配5名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按全国3.3万个乡镇推算,可配16.5万名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将极大缓解乡镇公务员晋升难问题。二是积极稳妥地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强化级别的激励功能,是完善公务员制度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央对基层公务员的政策倾斜。针对这一制度,中组部、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目前已在4个省选择4个不同类型县的县乡两级机关进行了试点。按照试点方案,县乡公务员具备规定的任职年限和级别条件,就可晋升职级,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生活待遇。下一步,建议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县以下机关全面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适时向中央国家机关、省市机关全面推开。这项制度建立后,就形成了职务与职级两个平行的晋升通道,可以较好解决基层公务员晋升空间狭窄、待遇偏低的问题。

10、进行专项整治,强化问责追究。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针对“为官不为”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进一步深挖细掘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要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摆问题,努力把问题找准、议透。要针对自我查摆和征求意见中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深刻剖析根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切实整改到位。在自查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强化对为官不为领导干部问责追究。对在“为官不为”自查中发现并自觉及时纠正到位的问题,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可依法依规从轻从宽处理或免予处理。对在核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和有关问责规定,采取谈话告诫、通报批评、取消考核评先资格、取消奖励工资、调整岗位、降职使用、辞职辞退、党纪政纪法律处理等形式,严肃追究责任。涉及部门和单位的问题,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涉及个人的问题,除追究本人责任外,对督促整改不力、导致整改不到位的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一并追究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1、形成合力,加强治理“为官不为”制度建设。要发挥党委和组织、纪检、工委、绩效考核部门的作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对领导干部不作为行为加强监督,从严管理。要不断完善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强化工作纪律的刚性约束;进一步修改完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以及干部作风指数评价要点,确保有规可依。建立工作奖惩制度,对工作当中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干部进行激励,对不作为、不敢作为的予以惩罚,保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建立督查制度,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作为监督和查办重点,与督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结合起来,延伸触角,主动出击。要采取明查暗访、交叉检查、重点抽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责令整改,对涉嫌违纪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要建立信息联络制度,广辟信息收集渠道,公开举报电话,鼓励和吸引社会参与,加大外部监督力度,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和信息。针对收集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出预警,提醒纠正;对一些普遍性问题要研究原因、完善制度。

第二篇:为官不为调研报告

为官不为调研报告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深进展开四风突出题目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要求,消除干部工作作风中只要不失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往的懈怠心态,切实解决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慢作为等突出题目,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避免干部职工为官不为,区委、区政府积极行动、周到部署,认真展开为官不为题目专项整治活动。现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以下:

一、加强领导,同一思想

由区纪委牵头,区委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效能办联合印发《关于展开为官不为题目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步骤等。要求各乡镇(街)、各部分单位一把手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查找题目,带头改进作风,领导班子成员按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范围内的整治工作,果断克服老一套的思想和厌烦心理,进一步巩固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二、认真对比,深进调研

全区各乡镇(街)、各部分单位对比专项整治的内容,重点围绕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执行不力、工作能力不强、工作标准不高、工作不敢担当、工作状态不佳、工作作风漂浮、工作推委扯皮等8个方面进行自查。自查过程当中,以展开六访六问、三进三服务活动为契机,在广泛征求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及所属单位干部职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采取个人自查、单位自查,召开党委(党组)会认真梳理,明确整改措施,建立工作台账等方式深进查找为官不为方面存在的突出题目。根据工作台账,明确整治目标、完成时限、责任部分、责任人等,即知即改,切实抓好整改落实,真正做到了思想熟悉进步到位、活动内容掌控到位、活动整治展开到位。

三、明察暗访,正风肃纪

第三篇:为官不为调研报告

为官不为调研报告

为官不为>调研报告

(一)根据《关于在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中开展领导干部为官不作为和衙门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存在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区发改委党委班子高度重视,结合单位工作职责,认真对照为官不作为和衙门作风的主要表现,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发改委党委班子高度重视,把开展“为官不作为和衙门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党委书记、主任杨天彬承担主要责任,其他班子成员承担分管责任,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认真查找“为官不作为和衙门作风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促进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二、开展自查自纠

“为官不作为、衙门作风”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密切相关,是“四风”的综合反映。认真分析产生“为官不为”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理念信念不够坚定,党的宗旨意识淡化。无论哪种“为官不为”,归根结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三观”改造没有做到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降低,对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重,对事业的兴衰成败看得淡。群众观念没有牢固树立起来,没有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比如,个别班子成员当官久了,“高高在上”多了,离群众越来越远了,久而久之,身不沾土、脚不沾泥,与群众一起奋斗的热情和精神减弱了,对待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做到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更没有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去克服。这些都与焦裕禄同志所表现的那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大相径庭。

2、责任担当意识不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一些班子成员觉得要求严了、“束缚”多了,感叹工作越来越不好干、官越来越不好当,产生了明哲保身的错误思想,想当“老好人”“太平官”,不敢动真碰硬,遇到矛盾就绕,遇到问题就躲,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存在盲目攀比思想,比收入、比舒适、比待遇,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失准、工作失职,不仅助长了奢靡之风、违反了纪律规定,而且意志消退、贻误了事业发展。有的班子成员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按部就班、求稳怕乱思想,害怕承担风险,不敢打破常规,导致一些工作没有实质性突破。

3、能力水平欠缺,没有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一些班子成员不是不想作为,而是存在“能力恐慌”“本领恐慌”,缺乏真本事、硬功夫,导致工作上力不从心。有的>科学发展观树得不牢,发展理念和方式比较落后,没能随着形势发展需要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在经济工作中更多沿用传统思维方式,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对于国家发布一些新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不熟悉、不学习、不钻研,指导经济工作实践不够,担当区委区政府“参谋助手”不够。

4、畏手畏脚,缺乏敢干意识。个别班子成员工作时间久了,安逸久了,求稳怕乱的意识越来越重,与时俱进的精神明显衰退,不想“找麻烦”,怕工作失误、怕冒风险、怕得罪人、怕承担责任,畏手畏脚,不敢“大刀阔斧”的干一场,有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的思想负担。比如,个别班子成员认为自己不贪、不占、不损公肥私,但就是工作上无所用心、无所作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混”日子,有时还认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只要自己不拿、不贪、不违纪,就风平浪静,在其位不谋其政,坐其职不做其事,工作不积极、不作为,甚至消极懈怠。其实这就是一种庸官懒政、失职、不负责任的表现。

三、制定整改措施

针对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的“为官不作为、衙门作风”问题,区发改委党委班子坚持以解决思想问题为核心,以强化纪律约束为重点,以完善制度机制为根本,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抓手,以营造良好环境为保障,深挖病根、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充分调动和激发班子成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开展活动形成的优良作风转变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1、端正思想,引导为官有为。坚持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的问题,筑牢“为官有为”的思想基础。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这条红线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把学习先进群体精神列为核心重点。通过学习,班子成员进一步端正思想,解决理想信念、群众观点、思想方法、精神状态、执政能力等五个方面的问题,积极推动领导干部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工作模式,增强“为官有所作为”意识。

2、打消顾虑,鼓励大胆作为。把开拓创新、克难攻坚作为工作的基本动力,树立夙夜在公的奋发精神,多谋大事、抓大事、干大事,不断提高工作实效。面对经济发展的繁重任务和诸多难题,拿出焦裕禄同志“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的气魄,改变按部就班、被动应付的状态,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假大空”,只要是符合中央精神的、符合改革方向的、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就大胆放手去做,解决消除畏难退缩的不良倾向,注重超前谋划,着眼改革创新,增强工作主动性,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团结意识,以饱满的工作干劲,克难攻坚、开拓进取,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增强意识,对群众有作为。党委班子要树立正确导向作为推动干部“为官有为”的核心要务,着力改进“衙门作风”,以焦裕禄同志和先进群众为榜样,围绕经济发展中的大事要事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计划,开展调查研究,每月撰写一篇经济分析,每季度至少到基层调研2次,撰写1、2篇调研报告。同时为进一步深化为民情怀,开展“三进”(进项目、进企业、进基层)活动,带头到困难群众家中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倾听群众真实呼声,回应群众的关切,坚持把是否符合群众要求,群众是否拥护作为工作标准。重点突出抓好一批民生工程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解决好教育、医疗、交通、饮水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急群众所忧,用实际行动树立起心系群众、情系群众的良好形象。

4、完善制度,规范从政行为。制度管长远、管根本,治本还要靠制度。党委班子将出台《关于建立强化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意见》等制度文件,就解决干部不作为、工作不落实问题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规定,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考核机制、问责机制,逐步建立推动“为官有为”的长效机制。

为官不为调研报告

(二)“为官不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两处提及,成为全国两会热议话题。有代表委员认为,在经济“新常态”和反腐风暴的双重高压下,一些地方的干部出现等待、观望情绪,庸政、懒政、怠政等现象抬头蔓延。“新常态”下的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担当与作为,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议题。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拳“打虎拍蝇”,在此期间落马的高官达到60多人,拍下的“苍蝇”更是不计其数。随着党中央反腐力度的不断深入,干部队伍中产生了“工作没法干了”、“不干平安,干怕出错”的消极认识,一时间个别基层组织、部分部门工作人员高挂起“免战牌”,消极怠工。之所以出现干部工作不作为、不敢为的现象,在笔者看来,背后折射出的是“为官者”信念的滑坡。

“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倘若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松弛了、不牢固了,很可能会弱化自己的党性修养,动摇自己的道德纪律“底线”,其危害性不容小觑。多数落马官员在忏悔书中的反思,自己“放松了党性修养”、抛弃了“理想信念”„„为此,现今的领导干部务必要树立“三观”,警防自己信念滑坡,坚守“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的理念。

要守得住清贫,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员,领导干部也不可避免地要为生计筹谋,但当官和发财是两条道,不能兼得。“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为此领导干部要做精神上的富有者,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公务员薪资待遇,调整心态,降低对工资收入的期望,从清贫朴素中汲取力量,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要耐得住寂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来自于人民”,领导干部不能把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变成觥筹交错中换取利益的筹码,要以“慎独”的精神适应新形势下的“冷板凳”和“无人问津”,远离“山头主义”、“圈子文化”,从寂寞中找寻真实,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禁得住质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不是财税报表上惊人的数字,不是城市里高耸入云的钢筋铁骨,不是政府响亮的发展>口号,而应该是青山绿水,是生态宜居,是>幸福和谐。领导干部要抛弃改革开放以来唯“GDP”论英雄的狭隘政绩观,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为目标,放缓发展脚步,追求和谐自然。从质疑中坚定信念,有所为,有所不为。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领导干部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官场“新常态”,加强党性修养,警防“为官不为”冲垮自己的理想信念,争做“为官一任,造福八方”的一名好官。

为官不为调研报告

(三)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深进展开“四风”突出题目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要求,消除干部工作作风中“只要不失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往”的懈怠心态,切实解决“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慢作为”等突出题目,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避免干部职工“为官不为”,区委、区政府积极行动、周到部署,认真展开“为官不为”题目专项整治活动。现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以下:

一、加强领导,同一思想

由区纪委牵头,区委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效能办联合印发《关于展开“为官不为”题目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步骤等。要求各乡镇(街)、各部分单位“一把手”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查找题目,带头改进作风,领导班子成员按“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范围内的整治工作,果断克服“老一套”的思想和厌烦心理,进一步巩固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二、认真对比,深进调研

全区各乡镇(街)、各部分单位对比专项整治的内容,重点围绕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执行不力、工作能力不强、工作标准不高、工作不敢担当、工作状态不佳、工作作风漂浮、工作推委扯皮等8个方面进行自查。自查过程当中,以展开“六访六问”、“三进三服务”活动为契机,在广泛征求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及所属单位干部职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采取个人自查、单位自查,召开党委(党组)会认真梳理,明确整改措施,建立工作台账等方式深进查找“为官不为”方面存在的突出题目。根据工作台账,明确整治目标、完成时限、责任部分、责任人等,即知即改,切实抓好整改落实,真正做到了思想熟悉进步到位、活动内容掌控到位、活动整治展开到位。

三、明察暗访,正风肃纪

由区纪委牵头,抽调区委组织部、区效能办、区电视台等部分职员,组成3个暗访组,深进到各乡镇(街)、各部分单位、服务对象当中,查找线索,明察暗访,切实强化正风肃纪,果断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制度形同虚设等题目。对违反工作纪律题目“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尽不迁就将就。截止目前,累计查处上班玩游戏、违反会议纪律、干部走读等人和事26起,给予党纪政纪处罚4人次、诫勉谈话19人次、扣发绩效工资17人次,全区通报12人次,并在区电视台设立暴光台,对4起典型案例予以媒体暴光,充分发挥教育和震慑作用,营建了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第四篇:关于为官不为现象的调研报告

关于“为官不为”现象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通过出台八项规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深入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已有了明显改观。然而,在经济“新常态”和反腐风暴的双重高压下,一些地方的干部出现庸政、懒政、怠政等“为官不为”的现象。对此,县人大办成立调研组,就该问题展开深入调研,一段时期以来,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领导干部、听取群众意见等方式广泛了解大家对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看法,听取了有关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为官不为”表现的成因和危害

在高压反腐形态下,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现象开始逐渐蔓延开来,各级机关各部门不同程度地有之。这种现象表现为领导干部在工作岗位上掌握领导权力,负有领导职责和义务,但不能及时、有效、准确甚至不履行工作职责,导致工作延误、效率低,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概括地说,领导干部不作为实质上是“庸政”、“懒政”、“误政”行为,主要表现及成因有以下诸多方

面:

(一)是领导干部不敢作为。自高压反腐态势形成以来,规矩严明,一些领导干部怕“踩线”,做“出格”,在监管空白的情况下,一不做二不休,宁做“太平官”、“老好人”,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主动服务意识逐渐淡化,离群众越来越远。在工作中不从实际出发,不敢于创造性开展工作,仅在表面上做文章,回避矛盾、不敢担当、不思进取。严重弱化了领导领导能力,影响了单位效率,进而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二)考核监督制度缺失,没有硬性约束而不为。领导干部不作为,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追责制度对不作为问题产生约束。但目前制定了问责和考核制度,主要侧重于“显性”的有错问责、政绩考核,而不作为则是一种“隐性”的“顽疾”。目前部门对不作为问责和考核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可供具体操作的措施。另外,问而无责、考而无据的现象在当前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执行中普遍存在,问责和考核常常流于形式,制度归制度,执行归执行,以至制度当做一纸空文,导致领导干部不作为问题蔓延。

(三)把廉洁奉公与锐意进取人为的对立起来。面对当前反腐高压态势和正风肃纪要求,一些干部感到被束缚了手脚,“规矩多了、什么也干不了”。其实,转变作风、提倡清正廉洁,是为了洗澡治病、轻装上阵,是为了更好地“干事”,不能拿大胆“有为”替贪污腐败找理由,更不能把廉洁奉公当成领导干部“无为”的借口。这种人为地把二者对立的思想,不仅是对使命职责的消极逃避,也是对改进作风的误解误读。

(四)舆论“恨”官现象明显。近年来,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的不良事件通过网络媒体不断的传播和渲染,群众仇官心理日益突出,出现了“无论领导做什么,群众都不叫好”的现象,大大挫伤了领导干部干事、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导致一些领导干部不善于在公众关注、舆论监督下阳光执政,干事畏手畏脚,生怕被舆论绑架,进而引发“为官不为”的问题。

综上所述,为官不为”的现象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极大。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为官不为堪比严重的腐败行为,是失职渎职的另种表现,它的危害有以下几点:一是损害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形象。不作为问题就是潜伏在领导干部身上的可怕病毒,不但在慢慢侵蚀领导干部的免疫力与健康躯体,而且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侵害党和国家的肌体,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二是延误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务的发展。个别领导干部在工作上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将会贻误发展机遇,导致地区长期发展缓慢,造成的损失往往无法挽回,严重影响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三

是浪费政府资源,加深党群矛盾。我们的政府承担着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责任。作为政府行为的行使者,如果不作为,该做的没有做,那就是对政府资源极大的浪费。这样容易让群众对政府不满意,对行使政府权力的党不满意,进而加深党群矛盾,更是离群众路线越来越远。

二、有关对策

当前,“为官不为”的消极影响、巨大危害逐渐显现,也逐渐成为全党、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等部门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将其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坚持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从思想上、制度上、组织上等各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这一问题解决好。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一是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倡导奋发有为,抵制庸、懒、散。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对“有为”者是激励,对“不为”者是约束。各级部门必须上下联动,积极响应,认真学习领会。加大对诸如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勤政廉政党员干部的正面宣传力度。二是要积极宣传引导、思想教育,把中央的大政方针、改革思路及时地传达到广大干部队伍中去,使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学、真懂、真用,使他们对本地区本部门的规划和工作进度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善于运用各

大主流媒体积极宣传公务员队伍正面形象,号召学习典型案例,牢固树立公务员为官为民,为人民服务的积极形象。

(一)加强教育,宣传主流价值观。一是把开拓创新、克难攻坚作为工作的基本动力,树立夙夜在公的奋发精神,多谋大事、抓大事、干大事,不断提高工作实效。面对经济发展的繁重任务和诸多难题,拿出焦裕禄同志“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的气魄,改变按部就班、被动应付的状态,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假大空”,二是依托中央精神、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注重超前谋划,着眼改革创新,增强工作主动性,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团结意识,以饱满的工作干劲,克难攻坚、开拓进取,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管理制度。要根治“为官不为”,要从制度建设层面予以保障,对领导干部“不为”问题,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形成“不为”就追责问责的约束机制,敦促领导干部“有所作为”,使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反腐倡廉进入法制轨道。另一方面,要引入群众监督机制,畅通社会监管渠道,让领导干部在阳光下更有“作为”。

(三)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考核既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工作难点。要强化对干部“所作所为”的监督和考核,通过科学合理的日常行为考核和工作业绩考核,以系统化、数字化、科学化的考核体系,全面直观地考核干部

工作实绩,并让群众广泛参与监督和评判,真正把干部的实际付出、工作实绩与晋升提拔挂钩,有效克服论资排辈下的磨洋工、耗日子,让爱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位子、上舞台,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干部坠入“为官不为”的“腐败圈”。

(四)进行专项整治,强化问责追究。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针对“为官不为”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进一步深挖细掘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要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摆问题。要针对自我查摆和征求意见中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深刻剖析根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自查的基础上,强化对为官不为领导干部问责追究。对在核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和有关问责规定,通过党纪政纪法律处理等形式严肃追究责任。

始兴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15年5月12日

第五篇:XX为官不为的调研报告

XX为官不为的调研报告

引导文: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通过出台八项规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反腐倡廉等多种措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已有了明显改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XX为官不为的调研报告,供参考!

调研报告一:

李克强总理在总结**年工作时对 懒政 问题直言不讳: 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目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

古人云: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政府官员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即便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也是一项基本的政治伦理要求,是立身之本、从政之要,更不要说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和社会,能够容忍官员拿着人民的钱,却不为人民办事。每一个官员都应该牢记,人民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所以要时刻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做一名敢担当、能负重、有作为的官员。

众所周知,为官不为 在是个老大难问题。有的官员把自己当老爷,没有当上官时还能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一旦做了官,就认为该享受了,不但不做事,而且还要耍威风,忘了责任意识。尤其是感觉自己晋升无望时,就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堕落成碌碌无为的懒官、庸官。有的官员将手里的权力当成寻租的资本,而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刻意不为,民众千急万急,他却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说白了,就是奉行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的官场劣习,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自己牟取私利的和工具。有的官员奉行 无事就是本事,害怕多做多错,只做太平官,看摊守业,求稳怕乱,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如此尸位素餐,既误时误事,为民众所不齿,而且有的甚至已经构成渎职犯罪,不能单纯地将其视作 不为。

为官不为 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针对性。在中央 全面深化改革 的大背景之下,经济体制改革提速与经济下行相伴,行政体制改革提速与强力反腐相伴,无论经济调控还是行政治理都已进入了 新常态,一些官员面对 新常态,表现出了无奈的 不为 和有意的 不为。

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发挥市场在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大包大揽的情况必须进行改变,一些官员不与时俱进,不主动适应,在岸上观望,以 没办过 不会做 来为自己的懒惰作挡箭牌。在行政新常态下,有的官员错误地将简政放权理解为什么事都推给市场,当起甩手掌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该办的事不办,该担的责任不担,贻误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

而中央反 四风、改作风、高压反腐更是让一些官员找到了 为官不为 的新借口: 官不聊生,有什么干劲 规矩太多,有什么搞头 动辄得咎,何苦甩开膀子干对中央禁令采取软抵抗,留恋过去的乱作为,容易发财的旧时光,对 新常态 嘴上不说,心里抗拒,消极应对,敷衍塞责,做样子,走形式。其结果是人员不管,工作不做,经济上不去,社会不和谐。

这说明长期以来,一些官员已经习惯了胡搞乱为,习惯了有钱就做事,为钱多做事,不该做的也揽过来做,不该拿的钱也拿。现在稍加规范,一些官员就不适应了,背底下有怨气、有怨恨了,但是又不敢公开反对,更舍不得辞职走人,于是就采取了 为官不为 的软抵抗方式。

调研报告二:

据××××的学习要求我认真学习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力戒“为官不为”的相关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有关要求,切实防止和纠正党员干部“为官不为”的倾向。通过查找,在思想和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安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强。个人思想上总是认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对工作现状和取得成绩,感到满足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认为就是再努力也不会有更大的进步,也不会工作成绩上有更大的突破,工作的热情不高,总是满足于完成既定的工作和任务。有些工作限于被动落实上级工作安排,没有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行动。特别在执法工作中,在一些问题和工作上思前虑后,畏首畏尾,怕伤和气,没有很好地将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导致工作不敢担当,得过且过,避重就轻。报告范文

二是贪图安适,放松了吃苦耐劳作风的锻炼。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的意识有所淡薄,滋长了享乐思想,就导致工作上有了惰性,工作上不思进取,追求安逸了,受了点苦、受了点累就有情绪,艰苦工作干得少了,吃苦耐劳的作风下降了,工作不敢大胆负责,没有一抓到底的决心,干工作不愿意较真。对××违反政策打擦边球的违反规定的行为,没有坚决制止和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认为只要点到了说到了,他不听是他的问题,他就是这样也出不了大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事化了,小事化无。

三是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对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有时会习惯性的按传统思想考虑,凭喜好、兴趣、特长来选择性的考虑工作方式方法。在执法稽查方法上,有时急躁冒进,问题抓得不实,分析不细,问题谈的多,整改的措施和方法谈的少,未做到稽查和服务的有机结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加强。

四是干工作缺乏持之以恒的态度和信心。在到矿检查时,指导基层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思想和办法还不太多,在日常工作中存在重布置、轻检查现象,没有达到检查的预期效果。面对相对稳定的安全生产态势,思想上有不同程度的松懈、麻痹,工作作风不实。如,到×××检查调研少;到×××调研多,到其他××调研少;深入××下一线少;××检查流于形式多,解决实际问题少;肯定成绩多,分析问题少。自查报告范文

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是要敢于担当,认真履行职责,在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工作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迎难而上,坚持敬业奉献,勇于开拓进取,克服精神懈怠和封闭保守思想,不等不靠,积极主动,为为基层解忧、解难。

二是放松了吃苦耐劳作风的锻炼: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基层,经常和基层一线的干部职工交流,掌握群众思想实情和工作动态,虚心向基层群众学习经验和工作方法。真心实意服务群众,真心真意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要认真调查分析基层在安全管理和其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问题和办法;综合分析安全生产中的矛盾,善于分析总结提高,分析总结问题后面的根源,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三是加强理论和专业学习,通过持之以恒的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道德观。切实转别工作作风,在抓工作、抓落实上下工夫,做到工作标准要严,自我要求要高,查找问题要细,整改措施要实。

四是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高自身修养。时时刻刻做到自查、自警、自省、自励,加强道德修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工作报告范文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活动所查找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将严格按照×××要求,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力戒“为官不为”的相关讲话精神,自觉抵制“为官不为”倾向,做好本职工作。

下载关于为官不为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为官不为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官不为

    为官不为”者当让位于贤 2014-07-16 09:34 求是理论网 字号: 为官不为,是作风整顿的一块硬骨头。在作风建设持续推进、成果不断制度化的当下,少数干部感慨为官不易,以“要求严了......

    为官不为自查报告

    为官不为自查报告 最近,按照《关于开展“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我局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狠抓作风效能建设,持续推进效能风暴行......

    为官不为整改措施

    为官不为整改措施 为官不为具体表现及整改措施 为官不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失去好处、士气低迷。自八项规定出台后,有的干部认为现在有人请吃饭喝酒也不能去了,公车......

    为官不为自查报告

    懒政怠政为官不为自查报告 最近,在学校组织下,我认真学习了山教字〔2015〕76号 《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对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为官不为总结

    开展懒政怠症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活动总结 蔡楼小学 2015.10.22 蔡楼小学开展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正风肃纪,11月......

    为官不为[合集5篇]

    为官不为 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握着公权,占着位子,却无所作为。现实中, 这种“为官不为” 的干部,不仅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也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16年1......

    为官不为(大全5篇)

    图为:2016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一、......

    为官不为 不如不为官

    “为官不为”不如不为官 刘云山同志出席在沈阳召开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时说,市、县领导干部是第二批活动的重点对象,又是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必须发挥好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