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整理—总结报告
某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整理 4 4 篇 — 总结报告
多措并举以精神 扶贫 为精准脱贫加油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莎车县恰尔巴格乡乌塔克其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莎车县恰尔巴格乡乌塔克其(11)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一系列的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围绕自治区党委 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 各项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采取多项举措,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以精神 扶贫 为精准脱贫加油,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一、基本情况 ?乌塔克其村辖 6 个村民小组,全村 332 户 1405 人;全村有富裕户 5 户,一般户 156 户,边缘户 10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161 户 642 人。2014 年到 2016 年脱贫 46 户 220 人,未脱贫 115 户 420 人。截止 2017 年底贫困发生率 30.03%,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有耕地面积 3081.5 亩,人均耕地 2.1 亩;林业面积 2470亩(巴旦母 2133 亩,经济核桃林 337 亩);蔬菜大棚 90 座,牲畜存栏量 7540头(只、羽);村集体经济收入 6.8 万元。全村低保户 190 户,低保贫困户 120户。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为了确保脱贫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乌塔克其村驻村工作队,村 两委 班子高度重视脱贫工作,成立了 乌塔克其村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工作站。第一书记担任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扶贫工作站站长,工作队长、村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配备大学老师、村委会主任、工作队员、村干部等七名扶贫专干专门负责扶贫工作,并对每一名干部制定了工作职责,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到人;制定出台《乌塔克其村干部包户脱贫攻坚工作方案》、《乌塔克其村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方案》、《乌塔克其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乌塔克其村生态补偿实施方案》、《乌塔克其村民积分制管理》制度等措施,充分调动群众的内生动力,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保障。
?三、认真开展 解剖麻雀 工作,分析致贫原因 ?一是摸清致贫原因,算准贫困人口帐,做到 底子清。以 大走访 为引领,破解访贫问苦难题。通过走访遍访,摸清贫困群众的家庭情况、生产情况、生活情况,对贫困群众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找准致贫原因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首要前提。二是精准识别,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少。在精确分类、因地制宜,在靶向上下功夫,确保数据精确、情况属实。按照 四统一(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公安户籍信息采集表、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的要求逐一确认,确保达到四个一百;三是精心把脉,确保建档立卡不落一户一人。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通过 一对一 采取户申请、村审核、队把关、乡复核、村公示 五步工作法 确定扶贫对象,分 3 批 6 轮对符合贫困标准的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公安户籍信息、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反分析研究、点对点 精准核算,对贫困户致贫原因逐户排查、逐人建档,对贫困户收入情况动态跟踪、全面掌握,为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奠定了坚实基础。全村 161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劳动力的为 128 户 261 人,致贫原因主要有六类:
?缺技术 ?94 户 438 人,占贫困人口的 68.2%;困缺劳动力 33 户 72 人,占贫困人口的11.2%;因缺土地 11 户 58 人,占贫困人口的 9.3%;因病致贫 9 户 25 人,占贫困人口的 3.8%;因残致贫 8 户 17 人,占贫困人口的 2.6%;因学致贫 6 户 32 人,占贫困人口的 4.9%。
?四、脱贫计划及脱贫措施 ?(一)脱贫计划:根据乌塔克其村实际情况,经认真研究和分析,计划 2018年整村退出。
?(二)针对致贫原因采取的具体措施:
?1、因缺技术致贫 94 户 438 人。具体措施:一是实施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结合每周一 三结合 活动和夜校活动,对村民大力宣讲农业技术和养殖技术知识。邀请农、牧、畜专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为村民现场讲解各方面技术知识。组织一般户、贫困户、边缘户等 35 人到喀什市、疏附县、兵团 41 团场参观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依托县、乡培训班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组织村民到卫星工厂(37 人)、美容美发培训基地学习技能知识(1 人)等实用
技术。赴发达县市(喀什市、疏附县、兵团 41 团场)参观小加工做坊、合作社经营情况等等,提高村民实用技术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二是实施 村民积分制管理 制度,鼓励村民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外出务工学习,根据成绩进行奖励,提高村民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三是以 树典型 为标杆,破解精神感召难题。选树 致富能手、脱贫光荣 互帮互助 等典型人物,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表彰,用正面典型激扬正气,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做到扶贫先扶智。一大批(一产 1 人,二产 17 人,三产 38人,自主创业 24 人)贫困群众实现了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如,一组村民玉素甫 托合提库尔班,通过学习,熟练掌握了国家通用语言,又考取了驾驶证,学会了烧烤,有了一技之长,还鼓励妻子参加了技能培训,学会了凉皮制作,在村委会附近开了一家凉皮烧烤店,一个月的纯收入达 3 千元,解决带动了 2 户贫困户就业。
?2、因缺劳动力致贫 33 户 72 人。采取的措施:一是坚持把 扶贫先扶志 做为宣传工作导向,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引导,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消除群众 等、靠、要 错误思想和自助脱贫意识不强等现象,强化群众脱贫动力,增强脱贫自信,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二是组建 30 人的 乌塔克其村愿志者服务队,帮扶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三是将符合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的贫困户纳入兜底(已将整户无劳动力的 28 户贫困户纳入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二是将贫困户原有电动车改装成流动爱心超市车 15 辆,免费提供给贫困户灵活经营,农忙下地干活,农闲经营流动超市,每天有 100-400元不等的销售收入,实现缺劳动力也能灵活就业,实现脱贫。
?3、困缺土地致贫 11 户 58 人。采取的措施:一是组织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学习,实现转移就业。如,三组村民麦麦提尼亚孜 艾麦尔因家中无土地,通过参加技能培训班,学会了建筑技术,目前在建筑工地务工,月收入 2000 元。三组吐拉甫 艾麦尔家中 6 口人,无土地,协调流动爱心超市车一辆提供给吐拉甫 艾麦尔经营,每天有 200 元左右的销售收入;二是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出资 10 万元,利用临街的房屋进行改造,精心打造打字复印店、精品馕店、理发店、裁缝店、轮胎修理店、五金店等 十小工程,采取 一帮一(一般户带一户贫困户)的模式进行经营。如,四组一般户库尔班尼沙 吐尔逊带着六组贫困户布阿西 沙
吾提经营裁缝店,每天有 100--500 元不等的收入。
?4、因病致贫 9 户 25 人。采取的措施:一是采取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的措施,有 8 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已全部纳入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二是采取医疗保险全覆盖,实行全民免费体检,目前已全部完成;三是对肺结核等地方病,落实在卫生院或卫生室每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督促其按时喝药,使其早日康复;四是对慢性病进行跟踪管理,办理慢性病卡(2000 元),实施扶助治疗;五是给群众大力宣传,贫困户到医院就医实施先诊疗后付费的 一站式 措施,群众知晓率达100%。
?5、因残致贫 8 户 17 人。采取的措施:一是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申请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目前有 3 户已纳入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二是申请政府实施的残疾人 两项补贴,已全部实施;三是为符合创业条件的残疾人创造条件自主创业。如,一组村民布阿西 麦麦提,身残志坚,主动要求创业,采取由政府补贴一部分,单位(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出资一部分(购买设备、装修),个人自筹一部分(冰柜、饮料)的方式,在广场开了一家台球桌室,每天收入 100 元左右。
?6、因学致贫 6 户 32 人。采取的措施:一是申请贫困家庭大学生教育资助专项资金,按照疆内一次性补助 3000 元(大专 2000 元),疆外一次性补助 6000元的标准,对 3 名大学生进行了 10000 元的补助。二是为 235 人贫困家庭学生申请困境学生关爱资金 4.5 万元。三是发挥工作组各方面力量,协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 13 名大(中、职)学生每人每年给予 5000 元生活补助,直到毕业。一组村民麦麦提吐尔孙 吐拉甫家中 2 个孩子,都享受了 5000 元的爱心补助;四是发放流动爱心超市车,自主经营加政府补贴,实现灵活就业脱贫。
?7、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中无土地(有土地无能力种)的贫困户 1 户 3 人,采取的措施:资产性收益分红进行补偿,每人每年 1000 元。如,一组贫困户麦合木提 卡地尔家中 3 口人(有地无能力种精神异常),享受农村低保,每月 260 元,全年 3120元,按去年的标准兜不住。从卫星工厂资产性收益里每年每人给予 1000元的补助,实现脱贫。
?8、针对已脱贫的贫困户(46 户 220 人)采取的措施:一是依托夜校、周一升国旗 三结合活动 和走访入户,积极向群众大力宣传 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 的扶贫政策,让已脱贫群众吃下定心丸。二是协调帮扶单位
包户到人,制定长期帮扶计划,要求帮扶干部多关心已脱贫群众生活,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脱贫成效。
?9、针对边缘户采取的措施(10 户):一是组织村民到卫星工厂进行学习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如,一组村民热比亚 孜日普家中 3 口人,为边缘户。安排参加服装加工培训学习,目前在乌塔克其村 追梦 服装加工厂就业。二是安排在 十小工程 就业,采取 一帮一 模式。如,五组村民阿不都热西提 阿塔吾拉,家中有 1 口人,为边缘户,安排在精品馕店就业,与一般户共同经营馕店,增加收入。
?10、针对一般群众采取的措施:一是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 两个一百年 和伟大的 中国梦 奋斗目标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人人参与做脱贫攻坚工作的自觉性。二是充分利用 乌塔克其村民积分制(可在村中所有店铺等额消费)管理平台,以积分的形式对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实时奖惩,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四、七个一批 开展情况 ?1、通过转移就业扶持一批(90 户 428 人)。把 一户一人 稳定就业作为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抓手,制定了《乌塔克其村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方案》,确保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制度保障。在县、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 35 名(贫困户 17 名)在本村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问题;多方协调解决 38 户贫困户在附近的沙石料石、砖厂、建筑工地务工(劳务合同);在疆内外自主创业贫困户 24 人。
?2、通过实施产业发展扶持一批(12 户 54 人)。坚持规划先行,针对不同贫困户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发展措施,帮扶做到先规划后发展,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宜农则农、宜果则果。目前已发展万寿菊种植 214 亩,受益 66户,种植巴旦亩 2133 亩,种植核桃 337 亩;发展家禽养殖 85 户,畜牧业养殖受益 86 户(配套牲畜棚卷建设 76 户)。有 79 户同时受益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2018 年计划投入 100 万元建设 1000平方米蔬菜脱水车间,可解决 50 名就业岗位。目前,一产 1 人,二产 17 人,三产 38 人,自主创业 24 人。
?3、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扶持一批(17 户 81 人)。制定了《乌塔克其村生态补偿
实施方案》,在莎车县和恰尔巴格乡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已有 17 户贫困户在附近的乡、村当护林员,每人每月补偿 1000-2000 元。
?4、通过综合社会保障兜底扶持一批(37 户 70 人)。自 3 月以来,扎实开展了低保和综合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整顿工作,彻底杜绝 富人保、懒人保 的现象,实现了精准识别、精确保障,切实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将符合条件、整户无劳动能力的 28 户 38 人全部纳入低保兜底;落实 双集中 政策,全村集中供养建档立卡 五保户 老人 12 人,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人口基本生活。
?(2 户 7 人稳定脱贫、3 户 3 人整户死亡)
?五、实施土地清理再分配扶贫工程。依法依规实施土地清理工作。清理土地273.7 亩,通过公开竞标统一发包,用好土地清理收益的 七个专项资金。目前273.7 亩土地已发包完毕,发包资金 8.5 万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工作。经测算,在 七个专项资金 补助方面共需要资金 47 万元。
?六、四个一工程 乌塔克其村建有 500平方米的卫星工厂一座,已解决本村35 名群众就业(贫困户 17 人、一般户人),辐射带动周边村 85 名群众(一般户、贫困户)就业;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一个,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全年带动 16 户贫困户就业增收,人均收入达 20000 元,4 名理事每人每年分红达 3 万元;保鲜库一座,投入使用可解决就业 5-10 人。
?七、扎实推进 三个加大力度
?一是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全面贯彻落实 15 年免费教育要求,扎实做好思想帮教、心理辅导、学习指导等工作,全村现有 235 名贫困学生入学率和到校率均达到 100%。通过加大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关注帮扶力度,按照疆内一次性补助3000 元(大专 2000 元),疆外一次性补助 6000 元的标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补助。目前已有 2 名大学生享受到了各 2000 元的补助。为 44 户家庭困境学生申请关爱资金 4.5 万元。
?二是加大健康扶持力度。对所有村民进行免费体检一次,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部结束;大病救助 5 人,通过大病集中救治一批,解决看病难问题,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五级报销(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地区医疗附加险、土地清理医疗救助)比例提高至 95%;切实有效的落实全民健康体检政
策,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受益 332 户 1405 人;受享计生补助 14 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 100%。
?三是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全村全部通水、通电(动力电)、通路(硬化)、通广播电视、通宽带(通讯)。村 两委 班子人员齐全且积极发挥作用;有2000平米的村委会综合办公楼;有支撑稳定增收的产业(卫星工厂、巴旦木、核桃、蔬菜大棚);有村集体经济收入 27 万元(包括中村转移性收入经费 10 万;访惠聚阵地建设经费 12 万;七项资金中村集体奖补资金 5 万);有中心幼儿园;有卫生室;有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场所);有惠民超市。与相邻村通柏油路,巷道与巷道通水泥硬化路。投入 20 多万元对村极组织阵地进行升级改造。
?通过一系列的脱贫措施,目前全村 161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力的 128户,符合转移就业条件的 107 户(其中 21 户全部为 SL 人员家庭,现家中有劳动力人员一人,有劳动力人员有身体健康不佳,有的家中有精神、肢体残疾人员需要照顾,有的家中孩子多需要照顾孩子入学,还有 5 户家中有劳动力人员全部被收教)贫困家庭全部实现一户一人一就业目标。全村 327 户(规划建房数 332户)村民不愁吃,不愁穿,每一户都享有一套安居房,每人都有医疗保险,教育有保障,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八、巩固提升。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改善村级组织办公条件;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提高村 两委 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加强民主监督,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2、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
?一是在原有卫星工厂的基础上,在建一座 1000平方米的 蔬菜脱水厂(已立项),解决 50 个就业岗位。厂房建成投产后,使二产就业人数上升至 80 人(兼顾周边村就业),实现长期稳定就业; ?二是成立 建筑行业 合作社、养殖行业 合作社、农业服务队 合作社,吸纳解决 30 个就业岗位(一般户、贫困户、边缘户)稳定就业; ?三是进一步提升群众自主创业能力。使24户自主创业者进一步提升经营能力,树立和打造品牌意识,提效增质,大幅度增加群众收入;
?四是进一步扩大做强产业。巩固提高林果业(巴旦木、核桃)和种植业(大棚蔬菜、庭院经济)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引进和种植杏李 200 亩,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围绕促进产业发展、丰富群众生活两个方面,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一方面,围绕产业发展,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尤其是卫星工厂、蔬菜脱水厂附属设施建设、村内道路建设和水利灌溉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围绕丰富群众生活,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提高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改善全体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乌塔克其村将严格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安排部署,聚焦聚牢总目标,以 绣花 的功夫,带领乌塔克其村全体村民坚决与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 ?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工作汇报 ?
按照脱贫办【2017】23 号关于报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案例及成效的的通知要求,我局对 2017 年生态建设扶贫专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分析我局所扶持的 富裕野鸡驯养专业合作社,在成立初期的扶持指导、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产供销全面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等方面,一季度选择具有林业生态脱贫代表性 富裕野鸡驯养专业合作社 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依托林下优势资源,创建优秀专合组织,为扶贫可持续提供龙头组织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即能巩固生态建设成效,又能丰富产业经济,在保护好林地资源前提下,利用高原林下资源和饲料优势,采用科学防治和生产管理,饲养出高原纯天然产品,符合了当今人们吃得健康,放心,原生态的消费趋势。富裕野鸡驯养专业合作社看到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下,在我局的指导和帮扶下注册成立的,主要养殖野鸡、土鸡等,林下养殖天然绿色农产品。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各部门的支持领导下,开始积极探索 短平快 养殖模式,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和配套设施建设,规范特种养殖管理和农户统一管理体制,并于 2015 年注册:《州羌仙野味生态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建立 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 管理体制,成立由公司加工,建设了成鸡定点
屠宰生产线及加工包装生产线、冷藏库、风干室、消毒室、检验室、办公室等设施设备。设有加工生产实施技术小组,负责对加工区进行统一管理、检测,监管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实施等工作,并接收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
合作社为保障养殖户销售最大化,与养殖户签订产销合同,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链,产中实行饲养技术跟踪和养殖质量监督管理,对回收成品严格检验并加工,建立了六统一发展模式,统一建设,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培训,统一销售,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林下养殖稳步发展,提高农户养殖信心,提高当地农户林下经济收入。
合作社现已注册了 羌仙野味、川藏高原 商标,设计订做了活鸡包装盒、野鸡蛋等系列包装盒,突出高原纯天然绿色野味优势,正在积极向有关部门办理有机食品认证和无公害食品认证。为打破传统销售模式,拓宽销售途径,多次参加成都西博会、农博会,农超对接、藏区林特产品进都市等展览,建立电商平台,所展示的特色产品均受到好评,产品供不应求,荣获《省生态旅游商品奖》。
在富裕野鸡驯养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程中,我局首先从政策上指导建设进程,其次对该专业合作组织在基地建设上提供补助资金进行帮扶,第三在配套设施上寻求资金进行帮扶,第四指导该专业合作社结合实际情况,向高半山村寨发展基地,一方面壮大了该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另一方面为高半山的经济发展和利用林下资源担当龙头组织的角色。
二、以项目为支撑,全面开展林下种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基础结合现代林业产业发展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在充分利用林下资源的前提下,结合我我县精准扶贫的目标和任务,我局以富裕野鸡驯养专业合作社为带动,2016 年在全县 8 个乡镇新建养殖基地 19 处,其中 500平方米以上的养殖基地 6 处,234 户农户参与林下养殖,共计新建鸡舍面积 1.3万平方米,围栏 1.2 万平方米,围网为 1.5 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包括:给排水管1.5 万米、蓄水池 20 立方米和生产便道 8.6 公里;并且组织培训一次,使理论与实际生产有效的结合。
该专业合作社在 2016 年带动农户 480 余户,其中贫困户 218 户从事野鸡养殖,为建卡贫困户发放鸡苗 5000 只,专合社共出栏各类鸡预计 5 万余只,年产蛋 5 万枚,参与农户年均增加收入 12800 元。
?
2017 年,我局将进一步发挥专合组织带领作用,通过专合组织为贫困农户发放鸡苗,鼓励其全面参与养殖,为其直接增加经济收入。积极与省州进行项目对接,加强项目支撑力度,巩固和完善基地建设,扩大养殖规模,加大培训人数和次数,同时进一步加强专合组织扶持,建成成为种植经济林木、中药材种植、林下养殖、生态观光为一体产业链的新型复合型专合组织,为全面带动周边及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完成全县 36 个贫困村,1246 户,4539 名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攻坚目标而努力。
?扶贫项目监督检查情况汇报 ?
根据中共纪委《关于印发 2017 年扶贫领域突出问题第二轮专项整治方案 的通知》[2017]23 号文精神,我局围绕 2016 年、2017 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等方面,认真开展了自查。现将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监督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6 年项目监督检查情况 ?
2016 年下达我县省级科技扶贫项目 2 个,州级扶贫科技项目 1 个;其中省级科技扶贫项目为 高原特色食用菌产业扶贫开发项目,涉及财政资金为 60 万元、村花卉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涉及财政资金 30 万元;州级科技扶贫项目 重楼、白芨等重要中药材的人工栽培和加工技术培训,涉及财政资金 6 万元。
1、高原特色食用菌产业扶贫开发项目 ,资金构成为省 2016 年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资金已到位 60 万元,已支付 60 万元,结余 0 万元。设备已购置,针对财务不规范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8 条,9 月中旬进行检查,已整改完毕。
2、重楼、白芨等重要中药材的人工栽培和加工技术培训 ,资金构成为 2016年第一批州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资金已到位 6 万元,已支付 5.5 万元,结余 0.5 万元。
二、2017 年项目下达情况:
1、州上下达 2017 科技科技明白人培训项目 6 万,计划 12 月前完成培训。.?
2、县级财政理财涵[2017]51 号,关于加快 2017 年 22 个扶贫专项资金支付的科技三项公费:20 万,项目申报已完成,10 月中旬前全部预计支付完成。其他科学技术支出 50 万,已拨付 448389 元。
三、开展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
我局一是召开了专项整治活动的动员会,对文件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积极向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宣传教育;二是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科技局,负责具体日常工作的开展。三是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公开投诉电话、信箱,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及时受理投诉,认真查实,严格处理。四是进一步严格责任追究。要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对违反扶贫领域资金使用规定和违纪行为的个人进行严肃处理,情节较轻的,责成纠正,并给予被投诉人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处理;情节较重的,给予被投诉人告诫处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报送上级纪委;涉嫌违法违纪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追究相关责任。目前,经过自查我局无违反规定使用科技扶贫专项资金和违规拨付资金的行为,也无变更项目资金用途行为,但在项目的进度推进力度有待加强。
?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
一、基本情况 ?
乡位于东北 25 公里,全乡总面积 43.1平方公里,辖、四个村寨,属羌民族聚居区。全乡总户数 462 户,1761 人。和为省定脱贫村,其中村 2016 年已退出,村计划 2017 年退出。
为了确保贫困村顺利退出,我乡加强了对 五个一 帮扶力量的选派和管理,对两个贫困村各派县级帮扶领导 1 名、第一书记 1 名、帮扶联系单位 1 个、下派农技员 1 名、年轻驻村干部 3 名。
全乡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 49 户 189 人,贫困发生率为 10.7%。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2014 年退出贫困户 5 户 18 人;2015 年退出贫困户 7 户 30 人;2016年退出贫困户 16 户 58 人,村整村退出;2017 年计划退出贫困户 21 户 84 人,村整村退出。
二、主要做法 ?
(一)紧抓队伍建设、充实领导班子新 血液。抓住了县乡 2016 年换届契机,选优配强贫困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干部考核中突出脱贫攻坚实效,激发贫困村干部的内生动力。
(二)抢抓发展机遇、发展党员带富新 路子。根据贫困村开发规划和产业实际,制定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广泛发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的致富带头人,支持他们创办领办致富项目,组织党员结对帮扶,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狠抓基层建设、强化脱贫攻坚新 堡垒。通过开办 农民夜校 和实施脱贫攻坚系列重点专题培训,大力提升农民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利用春节、七一 等节假日对困难党员、贫困户等困难群体开展入户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积极开展村 三分类三升级 转化提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党组织提升方案。
(四)准抓选派 五个一 帮扶力量、发挥选派干部新 作用。发挥 五个一 帮扶力量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县级联系领导切实发挥作用,为村带来 302 万元的帮扶援建项目资金;县级联系单位疾控中心定期为村民开展体检,并请来华西医院专家为贫困户进行会诊;同时,充分发挥 第一书记 的作用,乡上妥善安排好了 第一书记 的生活、住宿、办公等方面,消除他们驻村的后顾之忧。
(五)强抓落实关爱慰问政策措施、呈现脱贫干部新 气象。我乡利用 七一 对 第一书记 开展表扬慰问,并将优秀 农技员 和 第一书记 推荐省州县进行表彰,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等制度,让脱贫干部干的安心、干的顺心。
三、存在的问题 ?
党员扶贫示范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没有体现县级领导、帮扶单位及驻村工作组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调动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
?脱贫攻坚驻村工作汇报 ?
一、村基本情况 ?
村位于镇北部,是镇三个村寨之一,因其纯净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纯朴的人文景观,被誉为 羌山福地。该村幅员面积约 45平方公里,辖 3 个村民小组 5个自然寨,耕地 660 亩(包括自留地)。全村共有 154 户,总人口 422 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25 户 89 人。其中:因学致贫 4 户 19 人、因缺技术致贫 13 户 51 人、因缺劳动力致贫 4 户 9 人、因残致贫 4 户 10 人。目前,已经脱贫退出 10 户 36人,2017 年预脱贫 15 户 53 人。
二、贫困村退出指标达标情况 ?
(一)贫困发生率方面村贫困发生率为贫困发生率为 14.3%。(二)
五个有
方面 1.有集体经济。利用大宝山草场资源,集体养殖牦牛的 180 头,年收益 2万元左右。将 30 万元产业发展基金入股毕棚沟旅游公司,年收益不低于 1.95万元。积极争取上级产业扶持资金,拟采取与其他村股份合作的方式,投资旅游酒店。健全集体经济管理办法,集体收益全部用于村民购买医保等民生事业。2.有硬化路。镇政府所在地至村委会驻地硬化路 13 公里,硬化通组路 3 公里。安装村道防护栏 10 公里。3.有卫生室。卫生室面积 35平米(面积达标),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开展的需要,配有合格的持证村医 1 名。4.有文化室。面积为 52平米(面积达标),有室外文化活动场所、宣传栏、有文化器材、广播器材和图书 1200 册,相关制度已经上墙。5.有通信网络。目前,全村已覆盖移动、电信网络;移动宽带已于 2016 年 11 月中旬开通,电信宽带于今年 5 月完成布线,7 月开通。(三)
四好村 创建工作方面按照《创建省级 四好村 活动工作方案》(川委厅(2016)70 号)要求,镇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制定并通过村 四好村 活动创建方案。主要措施包括藏区新居建设、法治宣传、聘请村内保洁员、实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度、完善村规民约、脱贫攻坚氛围营造等。
(四)
农民夜校 创建工作方面按照要求,建立了农民夜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师资库;相关制度已上墙;场地设在村委会一楼活动室;县委组织部统一印发了农民夜校所需教材;整合资源,将远程教育设备投入夜校使用;2017 年开课 15 次,涉及扶贫政策宣传、医疗政策宣传、党章党规学习、果树修枝技能培训、防火知识、电子商务培训。
三、针对已脱贫家庭开展的工作情况 ?
对照户脱贫 一超六有 指标,针对未脱贫家庭因户施策,已脱贫家庭开展了 回头帮 的巩固提升措施,确保 2017 年人均纯收入同步超过国家扶贫线标准。1.落实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在了解贫困家庭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农技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提出建议,制定了符合每户条件的产业发展路子。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将以购买农资产品(肥料等)和农牧产品(猪、鸡、兔等)凭票报销的方式发放,目前已基本完成资料收集,预计下周完成资金兑付工作。2.落实相关扶贫政策。一是政策宣传到户,为每一户贫困户发放扶贫资料袋,资料中包含扶贫手册、省、州扶贫条例、歇帮机制文件、连心簿、连心卡、痕迹管理台账、明白卡、扶贫指南;二是政策落实情况,教育扶贫:为 9 名在读学生申报了 教育
扶贫救助基金(周肖、周婷、周育茜、苏昌婧、杨登蕊、余洪鸽、余洪果、周烈嬛、周烈佳),在落实 15 年免费教育政策的同时,博阳基金救助 1 名学生,社会扶助 75 名;卫生扶贫: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25 户 89 人享受县内医院就诊免门诊费。通过新农合、大病救助和社会救助等形式,保证自费药费低于 10%,极大减轻贫困家庭医疗负担。政策兜底:今年 6 月,帮扶力量为周敬述、周礼胜 2户实施政策兜底,相关补助资金已经到个人账户;社会扶贫:驻村帮扶力量携手成都市生命树蓉汇社区的 12 名志愿者用社会募捐资金为村内所有在校学生每人提供了 1 个书包和 300 元的帮助。其他措施:镇农技人员适时开展农技培训指导16 场次,农技服务深入田间地头。针对致贫户收入有限的实际,安排公益性岗位 12 名,每户增收 3300 元以上。3.针对贫困户 10 户:周会君、周烈刚、周泰安、周烈树、周瑞嫦、周敬述、周兴艳、周敬效、周育良、杨登林的住房有房顶漏水、房屋裂缝等情况,给予了藏区新居政策扶持,目前均已经实施完成并验收合格。
四、项目落实情况 ?
2017 年村扶贫项目规划包括村挡土墙建设项目、村道路提升改造项目、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 项目,规划总投资 2093.76 万元。项目具体推进情况如下:(一)村挡土墙建设项目 1.资金投资及来源:该项目资金来源为县农工办幸福美丽新村(扶贫新村)建设资金,项目总投资 62 万元。2.工程内容:新建 2150立方米挡土墙。3.施工期:2017 年 5 月至 2017 年 8 月。4.进度情况:该项目现已全部完成,已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并送审计公司进行结算审计。(二)村道路提升改造项目 1.资金投资及来源:该工程资金来源为交通局补助资金,总投资 143.76 万元。2.工程内容:新建 600 立方米挡土墙、硬化路面 740平方米、加宽硬化路面 2500平方米、安装波形护栏 6 公里及安装凸面镜 20 个。3.施工期:2017 年 6 月至 2017 年 10 月。4.进度情况:该项目现已完成挡土墙及加宽路面,波形护栏及凸面镜安装预计 2017 年 9 月底前完成。(三)
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 项目(投资 4 万元,县委宣传部文化活动专项资金),项目所涉及的文化墙、展板、脱贫宣传标语内容已于 7 月底完成,待验收。
? ?
第二篇: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杨宇新
韩川村位于宫前乡中部,下辖7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179户,570口人,属于省级贫困村。全村土地面积10.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660亩。
一、贫困户基本情况
全村贫困户共86户、244人。其中前组12户、27人,中组12户、26人,后组25户、76人。张山沟组7户、24人,师家山组8户、20人,前河组4户、15人,后河组7户、29人,青石沟组7户、13人,岭南组4户、12人。2016年脱贫3户,10人,自然减少1户2人,2017年现有贫困户82户,232人,致贫原因调查情况。缺技术41户,146人;缺劳力24户,50人,因病12户24人;因残5户,12人。
二、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在2016年韩川村重点推进项目建设,共申报项目3个,一是韩川村整村推进项目,总投资70万元。建设内容主要有道路硬化1.3公里(3米宽、0.18米厚);农户门前硬化2086.03平方米,0.15米厚;广场硬化1285.72平方米,0.15米厚;安装路灯6套。目前所有项目,包括道路硬化、农户门前、广场硬化和路灯安装已经于11月底全面完成,并初步通过区、乡相关部门验收。该项目实施后,彻底解决了韩川村部分群众出行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二是养殖小区项目,投资23万元(其中争取革命老区促进会项目建设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8万元)。目前已经建成牛舍6间,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可解决6户贫困户养殖肉牛的没有牛舍问题。三是核桃栽植项目,栽植核桃树250亩,该项目年前面积已经落实到户到地块,并进行了整地挖坑,今年2月份从卢氏购买优质核桃树苗15000株,由村干部组织贫困户实施,于今年3月份全部栽植完成。同时,在2016年积极实施了易地搬迁18户 54人,其中县城安置4户11人,乡安置14户43人。教育扶持5户5人。其中师家山1户1人,青石沟1户1人,前组1户1人,中组2户2人。
三、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2017年韩川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将严格对照贫困村和贫困户退出标准,重点对照村“六通五有”和贫困户“户户有产业、有增收渠道”的要求。按照“长短结合、户户参与、多策并举、确保脱贫”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一条主线,抓好两项重点工作,努力打造两大产业基地。一条主线。即到2017年底实现户脱贫、村摘帽的目标。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完成村内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建设,确保完成58户173人年底前搬进村内安置小区;二是村公共设施建设,实施村文化广场及村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安装健身器材。两大大产业基地,即500头肉牛养殖基地和3000亩连翘采摘基地。
作为2017年工作重点的韩川村脱贫攻坚肉牛养殖基地位于宫前乡韩川村委南300米处。该养殖基地规划占地30亩,总投资221万元,分两期实施,2016年一期投资21万元(其中争取革命老区促进会项目建设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6万元),目前已经建成牛舍6间,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可解决6户贫困户养殖肉牛的没有牛舍问题。2017年计划实施的二期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投资73万元,企业自筹127万元,规划建设标准化牛舍1500平方米,储藏室500平方米,饲料青储室500平方米,粪化池200立方米,并建设办公用房100平方米,对基地内外道路进行硬化,建设相关的配套设施。目前该项目正在顺利实施,计划于6月底建成,10月份以前肉牛进场。运作模式:由韩川村党支部进行招商,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争取产业扶贫项目资金70万元,作为韩川村集体投资,企业有偿使用基础设施;贫困户申请到户增收项目资金购买肉牛,由合作社与企业签订合同,提供技术指导,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销售;企业计划发展肉牛养殖500头,实现规模化经营,规范化运作。该养殖基地建成后,一是企业可实现年利润50万元以上,二是韩川村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三是带动韩川村86户贫困户养殖肉牛,每年户均增收4000元,四是可以带动周边200余户贫困户种植玉米、牧草等1000亩,户均增收3000元,五是可以解决有劳动能力贫困户20人左右到养殖基地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每年人均2万元以上。从而实现企业、村集体和贫困户多赢。
3000亩连翘基地计划投资30万元,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合作社,对韩村村集中连片的3000亩野生连翘进行集中管护,在主要上山路口建设围栏,连翘成熟后组织贫苦户统一采摘,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以最大利用野生连翘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可实现产值200万元。三个基地建成后,可实现86户贫苦户人均增收8000元、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从而实现韩川村2017年贫困户顺利脱贫、贫困村成功摘帽。
另外针对该村长期以来,群众思想观念保守,发展缺乏动力的现状。为彻底改变该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的等、靠、要思想,推动村民风淳朴、村风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形成全村干群齐努力,比模范、争致富的良好氛围,有力推进韩川村脱贫攻坚村工作,使群众从依靠政府,变为主动发力。2017年1月份,由韩川村党支部组织的韩川村第一届道德模范评比活动正式打开大幕,本次活动以弘扬正气、传承美德为主题,以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为建设“文明韩川、和谐韩川、奋进韩川”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利用两个月时间,开展第一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设立“好媳妇”、“好公婆”、“好家庭”、“好妯娌”、“好邻居”和“致富能手”六种类型的道德模范。经过宣传发动、村民推荐、代表评比、支部决定等程序,最终评选出了8名群众为我村第一届道德模范,本活动已经于2月27日举行了颁奖大会,目前已经进入学习宣传阶段,努力在全村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道德风尚,彻底转变我村的社会风气,全力推进韩川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我坚信,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我村广大干群的积极参与下,我们韩川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一定能够打一个漂亮仗。
第三篇:脱贫攻坚村出列工作汇报材料
**镇
***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安徽财经大学教授:
你们好!
在 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 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下,在中共芜湖市委党校的倾力帮扶下,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带领本村村民不懈努力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发展和村情民风改善等各方面均呈现出良好态势。现将**镇 ***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村情及致贫原因
(一)基本村情。***地处芜湖市、合肥市、马鞍山市三市交界处,京福高铁、北沿江高速横穿我村,村内驻落无为磊达水泥厂、黄龙陶瓷厂、无为新华粉体厂三家民营企业以及一家国有企业无为华塑矿业有限公司。***幅员面积7.58平方千米,耕地2480亩、林地3180亩。全村户籍人口18组726户2693人。目前全村还有贫困人口76户、177人,2017年拟脱贫65户、140人。村村通水泥路,自来水、生活动用电及网络全覆盖。农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黑豆为主,“一村一品”以苗木花卉为主,目前以带动全村50余户种植。
(二)致贫原因。2014年***被安徽省扶贫办确定为新一轮扶贫开发贫困村,有建卡贫困户154户393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4.6%。致贫原因主要有:一是基础设施薄弱。村级公路通畅率低,生产、生活物资进出困难、成本高;二是无骨干产业促民增收。农产品主要以水稻、玉米和棉花等传统“三大坨”产业为主,无支柱经济作物和其他产业企业提供致富门路。三是劳动力紧缺且综合素质偏低。四是贫困户主要致贫困原因是因病和因残,占全村贫困户致贫原因的65.5%。五是教育条件落后,目前村有完小一座,学校软硬件都跟不上现代的教学步伐。
六、近亲联姻现象普遍、导致***智障和残疾人比例大。
二、贫困村出列四项条件完成情况
在当前扶贫政策给力和上级重视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现如今,***一步步从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为一个班子团结稳定、集体经济稳步提升的新农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级各项工作位列**镇 20个村(社区)前列。2015、16年在**镇 综合排名均名列第二,在2017年镇两次的扶贫工作评比中均获得第一名。2017年元月份我村代表安徽省迎接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省际交叉督查未反馈一例不足,为安徽省在全国扶贫综合评比获第六名尽了微薄之力。今天***将接受省第三方对我村出列进行评估。现就***出列四个指标向各位领导报告。
1、村集体收入逐步壮大。2016年村集体收入达3.5万元,主要来自弘洋码头的出租和选派资金的入股分红,资金收入单一。2017年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开拓思想、主动出击,挖掘村内的资源,先后与无为新华粉体、无为磊达、无为华塑合作单位中达分司进行劳务输出合作,三家企业每年支付给***劳务输出管理费共计4万元,村级16年底新建60KW的光伏发电站至2017年8月21日已打卡发放3.89万元,利用选派资金10万入股黄龙陶瓷厂每年分红1.1万元、15万元入股每年分红0.9万元,至2017年9月30日,我村集体收入已达9.89万元,远超5万元标准。2018年我村利用上级资金又将新建60KW的光伏发电站一座增收6万元左右,同时我村今年7月份已与无为园艺场进行劳务输入合作,每年支付给我村管理费1.5万元,2018年底预计收入超过18万元。
2、特色产业培育初见成效。已制定农业特色产业规划和“一村一品”实施方案,选择“苗木花卉”作为我村品牌,目前全村苗木花卉1800余亩、示范基地101亩,同时带动51户栽种,苗木花卉占全村林地面积56.6%。带动11户贫困户就业。
3、村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建档立卡之初,全村贫困户154户、393人。如果今年的65户拟脱贫对象能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将下降到1.37%。
4、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明显改善。自2014年以来,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社会帮扶等方面,谋划实施项目44个,共引进、投入资金2345.99万元。主要用于顾洼安臵点50户、新建二龙小学一所、新建村部360㎡,道路畅通工程6.8公里,山塘扩容加固清淤9口,圩堤拓宽加高720米,改造台区3个,架设太阳能路灯46盏,新建60KW光伏电站1座。***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三、“村出列、户脱贫”工作措施
(一)狠抓基层党建,加强班子建设。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是***发展的坚实基础。一是强化班子自身建设。一个好的班子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注重发挥班子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工作制度,村两委班子办事按程序、遇事多通气,分工不分家、既分工又合作,自副处级干部来村,每周要坐到一起议事、谋事,切实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二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利用市委党校帮扶的契机,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研讨、两学一做、上一堂党课、脱贫攻坚专题座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共建活动。三是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村两委干部全部集中在服务大厅办公,全日制坐班值班,实施为民服务代理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两年来为民服务代理代办件数多达2000余件,以群众的满意度做为检验党建成效的标准。四是强化活动阵地建设。***原有村部建设施陈旧,党员及群众的活动受到很大局限。为此,采取争取组织部门支持一点、政府争取一点和村里自筹一点的方式,争取了资金90余万元,新建村部便民服务大厅,并购臵相应设施,促进村部规范化达标建设。
(二)改善基础设施
几年来,争取多方资金在道路硬化、水利兴修、亮化工程、电网改造、村户光伏等项目上下功夫,解决1100余人出行难问题和1200余人确保遇到16年洪水时能稳定增收。为26贫困户建设3KW户用光伏发电站,预计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
(三)推动产业发展
利用县农委“以奖代补”资金,提高贫困户种植养殖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内生脱贫动力,几年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种植和养殖方面几乎全覆盖,实现户均增收1000余元。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积极和村内三家企业合作解决他们用工难的问题,利用公共服务岗位和村“一村一品”示范基地用工机会,实现当地村民就业30余人、贫困村民就业30余人,村民实现年务工总收入达120万元。
(四)改造民居条件
C、D级危旧房改造38户,成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改善居住环境。
(五)完善兜底保障
县扶贫办筹资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341人投保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初级服务包;县民政局为生活极端困难贫困户提供各级民政兜底;**镇 政府每年为特困家庭提供临时民政救助;县教局积极资助建卡贫困户学生,护航贫困学子圆梦,全力为贫困户织牢保障兜底网。
四、驻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配齐配强帮扶队伍
芜湖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肖本如亲自挂帅,抽调副处级、正科级干部各一名组建了一支政治觉悟高、政策方针熟、业务素质硬、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驻村工作队,常驻***开展帮扶工作,同时学校处级以上干部14人对接帮扶***贫困户16户。镇党委书记雍成武率先垂范在***帮扶贫3户贫困户、石涧供电所、石涧中学的6位领导帮扶18户贫困户。
(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制定切实的帮扶计划,积极宣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及时传达各级扶贫攻坚会议精神,扎实开展贫困户入户走访,利用走访、民主评议、村民代表大会和动态调整等机会大力宣传政策、征求意见、调处矛盾;帮扶责任人积极入户与贫困户对接,面对面讨论制定脱贫方案,确保因户施策、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措施,把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户的内生脱贫动力巩固扶贫成果、提高扶贫质量。
五、下步工作思路
2017***脱贫攻坚战即将收官,今年贫困村出列四项指标已完成,今年拟脱贫的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以根本性解决,后几年我们将立即把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至巩固脱贫成果、全力阻击返贫上来。为打赢这场返贫阻击战,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做好第十届“两委”班子换届工作,选好配强村支两委班子,继续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做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继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在持续改变落后面貌过程中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二龙的发展不断凝心聚力、鼓劲提神。
(二)持续扶持产业发展。立足村情,创新思路,抓住机遇,科学利用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巩固苗木花卉、黑豆种植的产业地位,利用***特有备件全力寻找促进村民稳定就业、持续增收的产业发展之路,全面阻击返贫。
(三)持续改善发展环境。科学整合各项惠民政策,积极争取各种建设资金,全面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夯实人畜饮水、生产生活用电、村级道路和农村电网等重要基石,为村民生产生活、干事创业、增收致富营造良好软硬环境。
第四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村情概况
XXX是非贫困村,位于XXX办事处所在地。全村辖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XXX多亩,人均耕地XXX亩。村办企业2个:XXX。村三委班子健全,党员XXX人,帮扶单位是XXX,脱贫攻坚责任组长XXX,驻村 的激发,在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升脱贫质量上,先后实施了到户增收企业带贫分红XXX户、户贷企用金融扶贫XXX户、劳动力转移就业XXX人、入住老年公寓XXX人等系列措施,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改善了贫困户居住条件,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我村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因病致贫:一是实行健康扶贫。对贫困户实行“两化八免一促进”健康扶贫模式,XXX卫生院每年对贫困户群众免费体检两次,实行乡卫生院对贫困户一对一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扶贫服务;二是新农合交费每人补贴XXX元;从基本医保基金中每人筹资XXX元,用于大病保险;市县财政为贫困户每人筹资XXX元用于大病补充保险,贫困户遇到大病,可以报销XXX次,这样因病报销比例达到80%。在XXX辖区医院看病实行门诊减免优惠、住院减免住院起付线200元的政策。2018年7月11日,贫困户XXX住院,先住院看病后结算,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三是村集体对住院患者实行按住院费用的XXX%报销。
2、针对缺资金致贫:一是通过企业带贫,为XXX户贫困户办理了户贷企用金融扶贫,入股分红资金每季度XXX元。二是为XXX户贫困户办理了“到户增收”项目,户均XXX项目资金,目前正在办理中。
3、针对因残致贫:一是2017年以来为vXXX人办理了残疾证;二是对符合残疾补贴发放条件的按时发放残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
贴,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共发放残疾补贴资金XXX元;三是2017年先后组织XXX名轻度残疾人参加了认知及适应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及服务训练,使残疾人逐步适应社会生活。XXX。
4、针对因学致贫:2018上半年年享受教育补贴XXX人,为1名小学寄宿生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和营养改善补助共XXX元,为2名小学生发放营养改善补助XXX元。
5、针对其他原因致贫:为有劳动力的贫困户XXX户困户XXX人经过岗前培训后安排到周边企业和保洁队务工,XXX人在外地务工。
二、村级建设及政策落实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
1、通村公路实现硬化。通村公路全部实现硬化。道路路面类型为水泥硬化路面,能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2、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通客运班车。公交车从村口经过,方便群众出行。
3、农村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参与农村农用饮水安全改造,有350米深水井一口,饮水符合安全要求。
4、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全村通农业电率达到100%,户户通电率达到100%。
(二)基本公共服务
1、广播电视户户通。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目前全村广播电视通过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全覆盖。
2、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1个群众文化活动室、2个文体广场、1个图书室。
3、有标准化卫生室。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规定,村卫生室房屋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设有诊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配备有两名医生。
4、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村卫生室有两名村医拥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医师资格证》。
5、基本实现通宽带。实现宽带通达,有能力为农村家庭提供100兆以上的宽带接入。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
村集体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全流转,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农民每月享受XXX元生活补贴。村集体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每年可为村集体上交利润500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支柱。
(四)便民商店
村里目前有便民商店2个,营业总面积50平米,日常生活用品齐全,满足群众生活需要。
(五)环境综合整治
村集体成立一个保洁队,村内有200个垃圾箱,有xxx名保洁员,每天负责打扫村内卫生。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六)组织建设
村两委组织机构健全,现在有村两委成员7名,按要求达到职数,能够认真开展和落实各项工作。在扶贫开发过程中,重大事项实行四议两公开决策,党员干部能够践行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压实责任,对全村贫困户实行党员分包贫困户制度,以此提高党支部在群众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三、2018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打好脱贫攻坚战
xxx还有xxx人贫困,属于低保贫困户,所有贫困户计划xxx年脱贫,下一步要在确保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不返贫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和村集体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制订可行实施方案,统筹各方面资源,继续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继续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推进村两委班子“双强”(社会管理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化)建设,坚持以全面推进“四议两公开”为核心,推进村务管理制度化;坚持以评星定则为核心,推进工作任务目标化;坚持以发挥好作用为核心,推进活动阵地标准化;坚持以建立健全各类组织为核心,推进组织建设体系化。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1、2018年计划改造xxx米,预计投资xxx万元。
2、老年公寓搭建车棚一座80平方米,新建一个老年文化广
场。
3、改造村委办公用房,覆盖彩钢顶,室内室外重新粉刷,更换门窗。
(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1、发挥村合作社作用,采取集体耕种的方式,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每月为村民提供粮食补贴。
2、壮大发展村办企业。2个村办企业以创新为手段,以项目为支撑,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量,为全村群众创造更多的福利。
(五)认真落实行业部门扶贫措施
1、到户增收方面:2018年计划xxx户贫困户全部参与,集体入股企业,享受企业分红。
2、政策兜底方面:计划xxx户低保贫困户通过政府政策和村集体帮扶实现稳定脱贫。
xxx
第五篇: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
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
篇一
整村脱贫规划得到了我镇领导的高度重视,党委召开专项会议讨论研究后,决定在原有对口扶贫人员的基础上,抽调专人成立**村整村脱贫规划设计组,分管领导亲自带队,通过认真分析、调研,请教有关专家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商议表决后,初步形成了**村整村脱贫项目规划书,现将规划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位于***镇西北部,紧邻江东街道天台和凉水村,与天台、凉水有两条主干道相连,是***镇西北之门户。村下辖5个社,***户1***人,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35亩(田1137亩,高产稳产田500亩,人均0.3亩),林地面积4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全村常年居住人口1***人,其中建卡贫困户***户***人;受限于基础设施的薄弱和水资源的不足,我村产业发展和人畜饮水安全受到限制;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为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贫困人口全部解决温饱问题。
二、整村脱贫规划原则、内容及目标
(一)规划原则
我村整村脱贫规划原则是:结合我村实际,在合理利用资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统筹保障民生。
(二)规划内容
根据**村的实际情况,整村脱贫项目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和民生保障等方面进行规划。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发展保障
新建村级公路10公里,目前我村依托互助会资金支持,已经开始前期铺设,需要后期扩大投入。硬化村级公路10.9公里,形成连接天台、凉水的加宽公路,并形成绕村硬化路格局。建设生产便民道8.2公里,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新修水池7口,2400立方米,铺设管道14.5公里,解决我村人畜饮水困难和安全饮水的难题;整治山坪塘27口,约2万立方米,为我村产业发展提供便利水源条件。
二是加快产业发展,实现农户脱贫
走“一保二扩”(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扩大蔬菜的栽培面积和立体间套种面积、扩大名优特新农产品种植面积)的路子,强力推进奶牛、肉牛和禽类基地建设的发展。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引导肉牛养殖兴趣户变成规范户,在20**年实现年出栏500头;增加榨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500亩;扩大家禽养殖规模,新建标准化万只养鸡场1个;突出特色种植,发展**樱桃350亩。建立中草药生产大户+散户模式,发展药材种植大户5户,增加药材种植面积300亩。通过发展农村产业,使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
三是加快社会事业建设,保障民生民计
针对**村在对口扶贫和“十*五”扶贫项目中取得的成效,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规划建成2个新村居民点,即冒火山集中居民点、石桥集中居民点,完成***户农户的生态移民建设,***户贫困户的危旧房改造。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农民超市垃圾存放点等便民设施,实现集经济、文化交流、商贸为一体,发展**村经济。
四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在整村脱贫规划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之一。成立一所农民学校,利用村级活动室,请区级机关部门和镇农业中心的职业教师、专家、学者对农民进行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保证全村村民每人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保证两后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三)规划目标
整合镇扶贫开发、“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及全区整村脱贫开发工程等三大政策机遇,推进**村整村脱贫工程的实施。从20**年起,人均每年增加***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超过***元;推进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内实现组组通硬化公路,公路级别达到通畅标准,户户居民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安置全村地质灾害户、无依无靠的弱势群体;到20**年,建立“三圈一带”体系,即建起一个特色产业圈,一个公共服务圈,一个综合统筹圈,一个生态移民产业带。每年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人以上,长期性就业岗位***人以上,新增就业***人以上;实现剩余劳动力输出***人以上,全面实现**村整村脱贫的目标任务。
三、**村整村脱贫项目设计
(一)基础设施建设
**村“三圈一带”脱贫思路如原则所述,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在整村脱贫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两个基地的实现和发展。
1、产业道路建设。要实现“三圈一带”的目标,必须解决产业运输问题。一是为促使圈与圈的连通,按需构建交通网络,建好一、二组(村公共服务中心所在地)至三组5公里的出境路,修建一组至五组的环村公路10公里。同时,结合**至天台和凉水的两条出境路的改善,吸引区位资源的流入和增加人流量,搭建和扩大“特色产业圈”影响力和贸易平台。二是为促进生态移民产业带的产业开发,修建各组人行生产便道8.2公里。
2、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水资源历来缺乏。所以解决和改善“三圈一带”居民的安全饮用水和商业用水问题,是保证“三圈一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计划利用综合统筹圈的优势,建立涵盖“三圈一带”的人畜饮水工程体系,区分人畜饮水和产业用水。一是规划实施产业圈的生产工程,整治山坪塘27口,约2万立方米;二是规划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修水池7口,2400立方米,铺设管道14.5公里。
(二)基础产业发展
在现有牛场规模前提下,推进奶牛、肉牛和禽类基地建设的发展。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并加快附属草场建设,在20**年实现年出栏500头;增加榨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500亩;扩大家禽养殖规模,新建标准化万只养鸡场1个;突出特色种植,发展**樱桃350亩。建立中草药生产大户+散户模式,发展药材种植大户5户,增加药材种植面积300亩。
(三)基本素质提升
依托驻社的农业服务中心和区内外专家,成立一所农民学校,利用村级活动室,请职业教师、专家、学者对农民进行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保证全村村民每人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保证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达**%以上。
(四)基本民生保障
就业上,“三圈一带”的建立为周边群众每年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人以上,长期性就业岗位***人以上,新增就业***人以上;实现剩余劳动力输出***人以上;居住上,规划***户***人的生态移民,***户***人的危旧房改造,并且建立生态移民产业带,带动移民和改造户改善生产生活水平;社会保障上,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一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五)基层组织建设
得益于镇党委、政府对我村的大力支持,我村于20**年完成了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整个中心(含卫生室)占地1200平方米,集活动室、会议室、远程教育点、农家书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于一体,我村将进一步根据“三圈一带”规划,进一步完善村公共服务中心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学校职能,为公共服务圈建设提供便利。
四、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村“三圈一带”体系所涉四个大类,七个项目预计需投资**.*万元。其中扶贫资金***万元,用于产业发展***万元,饮水工程***万元。
篇二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中、*中全会精神,以“强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态文明乡村”为主线,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建设经济强村,与全镇全县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发展倾斜。坚持基本政策精准到人,帮扶力量精准到户,基础建设(产业)精准到村组。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镇政府对脱贫工作负总责,把脱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三)齐心协力,合力推进。各社、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项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要向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持脱贫与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田头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总体目标
按照“三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总体目标,到20**年实现8个重点贫困社脱贫。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全县平均水平相等,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8%,全面摆脱贫困。
(一)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到20**年达到***元,年均增长**%。规划期内,贫困人口由20**年的1***人下降到20**年的***人,贫困发生率由**.*%下降到8%以内。通过扶贫开发,力争本村村民整体经济年收益与当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到20**年,人均纯收入***元以上的农户达到**%以上。
(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年实现农村水泥公路到组率达**%;解决2***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安全率达到**%,配套完善村级供水设施;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以上。到20**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以上。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及配置合格村医,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以上,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年,村庄绿化率达到**%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处理,村社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小流域治理率达到**%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以上,绿化率达**%以上,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预警、监测、应急、救援系统功能齐全,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五)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创建面均达到**%以上。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到20**年实现“四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达到**%。加强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背包”服务、网格化服务,到2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基层便民、为民服务体系。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着力加强特色农
(林)业建设。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建设,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本村特色产业,到20**年,发展党参、黄芪和柴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万亩。
(1)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全膜玉米:进一步做优做强全膜玉米种植。按照环境生态化、园地清洁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产、抗旱、优质和生态的全膜玉米产业基地。因地制宜,以朱母生态观光点为主线,大力发展村级生态旅游文化。
马铃薯:着力建设标准化生态马铃薯产业园,加快改造低产马铃薯品种。到20**年,发展高产优质生态马铃薯3000亩。
生态养殖:到20**年,年出栏生猪200头,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广成熟产业
小杂粮:以荞麦、大豆、胡麻等主要传统品种为主,引进、开发、示范和推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到20**年,计划发展小杂粮种植900亩。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枣树和核桃:到20**年,发展枣树、核桃产业园1745亩,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提高农民收入。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规范、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年,培育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发展家庭农场10家,培育各类专业大户***户。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规范、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名录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引导各类项目资金扶持名录内的经营主体。
3.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济实体开展“三品认证”。到20**年,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实现无害认证全覆盖,有机产品认证达到1个,有机产品认证基地达到200亩。初步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快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新格局。培育一批如中药材等产业的新兴品牌。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基层农林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技术推广能力,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支持基层农技部门牵头创办试验、示范基地。
5.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围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根据区域外劳动力市场需求,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鼓励农村受训劳动力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
(二)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坚持把贫困村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支持村际道路和通组水泥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修建通组道路里程41.3公里,实现组组通路的目标。
2.努力加强城乡建设。以村址为中心,坚持内疏外拓,强化生态保护,打造乡村景观,完善公共设施,增强集镇功能,加强文明创建,提升人居环境。
3.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和农田水利建设。遵循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用养结合、防止污染的原则,加强农田集水工程改造提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到20**年,使现有农田集水工程排涝灌溉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4.加强农村供电和通信条件建设。到20**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加速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信盲区,实现通信全覆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着力改善民生。
1.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发展义务教育、积极普及高中教育、全力支持职业教育,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效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争取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改善偏远贫困村的教学条件,全面实施“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结合对口帮扶工作,加大对特困生的帮扶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学校的满意率。
2.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下乡进社区,支持兴办各类群众文化团体,鼓励文化志愿服务。充分挖掘本地传统特色文化、体育项目,组织群众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体育竞技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3.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全面落实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结核病等传染疾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村卫生室全覆盖,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完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及信息化手段,加大对村级卫生室及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扶持力度。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巩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果,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金。做到“五保户”应保尽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巩固提高农村医保水平,完善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大力推进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工程。
(四)着力建设美好乡村。
1.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引用水源地保护区监督和管理,制定保障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积极推进农饮工程及引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对农村水质监测频次,确保农村引用水安全。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大力推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处理模式及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保洁制度。
2.努力实现乡风文明。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以“文明户”评比、文明创建等为载体,大力弘扬“三苦精神”;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和建立农民书屋,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农村赌博、迷信活动明显减少,农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强农村民主与法治。开展多种形式培养村干部,努力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一事一议”制度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规办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加快美好乡村建设。重点选择王马山、胡圈、邵坪、朱母等中心村庄,采取一次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建成环境优美、产业鲜明、生活舒适、管理民主、邻里和睦的美好村庄。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全村脱贫工作的领导,统揽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骤的推进规划实施。具体由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村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乡脱贫工作日常事务。各社要成立工作小组,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实行单位帮扶联系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倾情帮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激励政策,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村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努力形成脱贫摘帽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1.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方法,确保底数精准;规范贫困人口识别程序,确保流程精准;强化公示、公开,确保对象精准。
2.创新建立分类机制。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社因人分类施策,确保成因精准、类别精准、施策精准。在尊重群众意愿的情况下,做到“滴灌”精准、措施得力、脱贫有望。
3.创新建立规划机制。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摘帽、同步小康指标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工作规划,确保目标精准;在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着力提高村级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真正实现民富村强,确保思路精准;针对贫困村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力求规划内容和举措细化到每个项目、每家每户,做到措施精准。
4.创新建立动力机制。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信心,确保宣传动员精准;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优先排列其帮扶需求,确保需求意愿精准;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期盼,回应群众关切,将知情权、决定权、管理权交给群众,确保主体地位精准。
5.创新建立管理机制。建立贫困村和贫困户管理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管理系统,确保对象管理精准;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确保成效评估精准。
(三)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
1.推进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着力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水平。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允许农民以出租或入股相关产业项目经营主体来获取租金或分红,让农民从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中获取更多收益。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权和林地性质、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通过入股分红、专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开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促进林农实现长期增收、森林生态保持良好。鼓励村级依托现有资源通过开发、租赁、入股、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2.推进农村土地和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土地和集体林权财产权属,支持农民从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的流转中获得财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稳步规范推进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鼓励支持农民开展土地复垦和整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收益。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各项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林权主体,理顺经营关系。
(四)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广泛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主动争取在外人员捐资援建。同时,动员受益群众合理出资,形成脱贫奔小康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广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配套、实物补助等措施,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同时整合现有的各方面农村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规划、统筹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实现群众参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推行政务、财务公开,接收社会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坚持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专人管理,专项拨付,增强透明度,并实行资金审计和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发挥最大效益。对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六)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将脱贫奔小康工作纳入目标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脱贫奔小康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对先进村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成任务差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制定统一的普惠政策资金扶持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干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相结合。
篇三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中、*中全会精神,以“强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态文明乡村”为主线,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建设经济强村,与全镇全县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发展倾斜。坚持基本政策精准到人,帮扶力量精准到户,基础建设(产业)精准到村组。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镇政府对脱贫工作负总责,把脱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
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三)齐心协力,合力推进。各社、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项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要向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持脱贫与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田头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总体目标
按照“三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总体目标,到20**年实现8个重点贫困社脱贫。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全县平均水平相等,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8%,全面摆脱贫困。
(一)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到20**年达到***元,年均增长**%。规划期内,贫困人口由20**年的1***人下降到20**年的***人,贫困发生率由**.*%下降到8%以内。通过扶贫开发,力争本村村民整体经济年收益与当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
步增长,到20**年,人均纯收入***元以上的农户达到**%以上。
(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年实现农村水泥公路到组率达**%;解决2***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安全率达到**%,配套完善村级供水设施;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以上。到20**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以上。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及配置合格村医,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以上,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年,村庄绿化率达到**%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处理,村社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小流域治理率达到**%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以上,绿化率达**%以上,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预警、监测、应急、救援系统功能齐全,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五)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创建面均达到**%以上。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到20**年实现“四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达到**%。加强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背包”服务、网格化服务,到2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基层便民、为民服务体系。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着力加强特色农
(林)业建设。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建设,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本村特色产业,到20**年,发展党参、黄芪和柴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万亩。
(1)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全膜玉米:进一步做优做强全膜玉米种植。按照环境生态化、园地清洁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产、抗旱、优质和生态的全膜玉米产业基地。因地制宜,以朱母生态观光点为主线,大力发展村级生态旅游文化。
马铃薯:着力建设标准化生态马铃薯产业园,加快改造低产马铃薯品种。到20**年,发展高产优质生态马铃薯3000亩。生态养殖:到20**年,年出栏生猪200头,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广成熟产业
小杂粮:以荞麦、大豆、胡麻等主要传统品种为主,引进、开发、示范和推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到20**年,计划发展小杂粮种植900亩。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枣树和核桃:到20**年,发展枣树、核桃产业园1745亩,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提高农民收入。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规范、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年,培育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发展家庭农场10家,培育各类专业大户***户。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规范、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名录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引导各类项目资金扶持名录内的经营主体。
3.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济实体开展“三品认证”。到20**年,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实现无害认证全覆盖,有机产品认证达到1个,有机产品认证基地达到200亩。初步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快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新格局。培育一批如中药材等产业的新兴品牌。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基层农林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技术推广能力,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支持基层农技部门牵头创办试验、示范基地。
5.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围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根据区域外劳动力市场需求,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鼓励农村受训劳动力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
(二)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坚持把贫困村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支持村际道路和通组水泥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修建通组道路里程41.3公里,实现组组通路的目标。
2.努力加强城乡建设。以村址为中心,坚持内疏外拓,强化生态保护,打造乡村景观,完善公共设施,增强集镇功能,加强文明创建,提升人居环境。
3.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和农田水利建设。遵循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用养结合、防止污染的原则,加强农田集水工程改造提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到20**年,使现有农田集水工程排涝灌溉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4.加强农村供电和通信条件建设。到20**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加速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信盲区,实现通信全覆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着力改善民生。
1.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发展义务教育、积极普及高中教育、全力支持职业教育,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效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争取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改
善偏远贫困村的教学条件,全面实施“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结合对口帮扶工作,加大对特困生的帮扶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学校的满意率。
2.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下乡进社区,支持兴办各类群众文化团体,鼓励文化志愿服务。充分挖掘本地传统特色文化、体育项目,组织群众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体育竞技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3.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全面落实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结核病等传染疾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村卫生室全覆盖,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完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及信息化手段,加大对村级卫生室及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扶持力度。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巩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果,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金。做到“五保户”应保尽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巩固提高农村医保水平,完善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大力推进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工程。
(四)着力建设美好乡村。
1.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引用水源地保护区监督和管理,制定保障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积极推进农饮工程及引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对农村水质监测频次,确保农村引用水安全。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大力推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处理模式及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保洁制度。
2.努力实现乡风文明。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以“文明户”评比、文明创建等为载体,大力弘扬“三苦精神”;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和建立农民书屋,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农村赌博、迷信活动明显减少,农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强农村民主与法治。开展多种形式培养村干部,努力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一事一议”制度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规办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加快美好乡村建设。重点选择王马山、胡圈、邵坪、朱母等中心村庄,采取一次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建成环境优美、产业鲜明、生活舒适、管理民主、邻里和睦的美好村庄。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全村脱贫工作的领导,统揽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骤的推进规划实施。具体由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村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乡脱贫工作日常事务。各社要成立工作小组,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实行单位帮扶联系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倾情帮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激励政策,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村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努力形成脱贫摘帽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1.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方法,确保底数精准;规范贫困人口识别程序,确保流程精准;强化公示、公开,确保对象精准。
2.创新建立分类机制。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社因人分类施策,确保成因精准、类别精准、施策精准。在尊重群众意愿的情况下,做到“滴灌”精准、措施得力、脱贫有望。
3.创新建立规划机制。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摘帽、同步小康指标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工作规划,确保目标精准;在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着力提高村级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真正实现民富村强,确保思路精准;针对贫困村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力求规划内容和举措细化到每个项目、每家每户,做到措施精准。
4.创新建立动力机制。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信心,确保宣传动员精准;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优先排列其帮扶需求,确保需求意愿精准;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期盼,回应群众关切,将知情权、决定权、管理权交给群众,确保主体地位精准。
5.创新建立管理机制。建立贫困村和贫困户管理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管理系统,确保对象管理精准;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确保成效评估精准。
(三)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
1.推进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着力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水平。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允许农民以出租或入股相关产业项目经营主体来获取租金或分红,让农民从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中获取更多收益。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权和林地性质、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通过入股分红、专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开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促进林农实现长期增收、森林生态保持良好。鼓励村级依托现有资源通过开发、租赁、入股、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2.推进农村土地和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土地和集体林权财产权属,支持农民从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的流转中获得财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稳步规范推进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鼓励支持农民开展土地复垦和整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收益。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各项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林权主体,理顺经营关系。
(四)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广泛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主动争取在外人员捐资援建。同时,动员受益群众合理出资,形成脱贫奔小康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广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配套、实物补助等措施,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同时整合现有的各方面农村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规划、统筹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实现群众参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推行政务、财务公开,接收社会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坚持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专人管理,专项拨付,增强透明度,并实行资金审计和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发挥最大效益。对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六)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将脱贫奔小康工作纳入目标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脱贫奔小康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对先进村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成任务差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8个
建档立卡贫困社制定统一的普惠政策资金扶持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干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