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街道社区基层社会治理调查研究工作总结经验做法
口指出,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口树立大抓基层的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织密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畅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党组织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旗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随着口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深刻变化,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不断提升党的城市工作水平显得尤为迫切。
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口高度重视城市基层工作,到社区、进小区、访居民,对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口贯彻落实口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活治理,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基础不断夯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赋能街道党组织,筑强统揽有力的工作“轴心”
公司注册、缴税纳税、社保办理……盛夏,在行政服务中心,群众体验到高效便捷的办事服务。以前,很多事项只能去区里或市里办,现在这里就能‘一条龙’办完。
街道是城市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必须把街道党组织做强。口市近年来以党建为引领,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设置党政办、综合执法办、公共服务办等“6办3中心1站”内设机构,下放“综合执法指挥调度权”等6项权力,下沉行政事业编制2157个,让街道有权、有人、有力量,筑强统揽有力的工作“轴心”。
得益于这样的赋权扩能改革,口街道打通了政务信息服务网络,对区直相关部门的派驻机构也有了指挥调度权。“权责相适,街道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更有底气了。
行政服务中心的市民热线响起,一位居民反映小区垃圾桶溢满。值班人员很快在行政服务中心大屏幕上定位小区并联系小区网格员。10分钟后,垃圾桶就被清理干净。
我们通过党建网格化和科技赋能,突破了街道‘事多人少、事急人慢’的瓶颈。口加强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如今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并通过信息手段实现高效指挥调度,把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围绕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探索创新。
开展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体制改革,健全“接诉即办”工作机制;
按照“功能集成、扁平一体”原则,推动街道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四个综合平台建设……街道党组织的职责更明确了,统筹协调功能更强了。
夯实社区党组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设计一个露天电影院,让居民在晚饭后有地方放松心情,预留一个‘绿植认领区’,老人可以种些花草……6月10日,在街道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场围绕中心三楼屋顶花园如何建设的“社区书记茶话会”正在举行,居民代表相聚一堂,品清茶,话家常,提建议。
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调动居民积极性,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在北站社区党委第一书记
看来,这是一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经验。
2013年,北站社区党支部将城中村创业花园的106名房东聚集起来,成立了深圳第一家出租屋楼长协会。组织引领,楼长协力,居民参与,高空抛物、私搭乱建等一系列问题得到解决。
10余年来,以党建为引领,北站社区把各类资源统筹起来,发展了楼长协会、志愿者协会等28家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联席会共治机制,社区党委牵头统筹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构建党建引领共治体系。2020年6月,北站社区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堡垒聚合作用尤为关键。2019年,中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对社区的工作支持和资源保障,统筹上级部门支持社区的政策,整合资金、资源、项目等,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
实践中,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已经成为口夯实社区党组织力量的有效做法。有的地方建立市、区、街道、社区一贯到底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有的地方将各部门支持社区的政策、资金、项目整合起来,由社区党组织统筹使用;有的地方建立社区干部学院,加强专业化培训。目前,全国99.8%的社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的社区达98.7%。
在,1800多个党群服务中心遍布全市社区、园区、小区,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民生微实事”机制,6年来每个社区每年安排200万元经费,共办成民生实事7万余件……我们还通过为符合条件的社区党组织书记解决编制身份,开展社区干部培训和创建‘名社区书记工作室’,深化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改革,大大增强社区党员干部的职业荣誉感,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深圳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强化党组织联建,撬动更多资源解决“老大难”问题
“找个地方停电动自行车太难了”“又有居民不顾安全隐患把车推进电梯”……在街道口社区
小区,居民曾经多次就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提意见。但是由于资源有限,口社区党委书记
一度也很犯愁。
如何破题?口市探索以党建为支点,撬动能利用的一切资源力量解决基层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这给口递来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一方面,口社区党委通过“大党委”机制,开展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凝聚起社区党员力量。去年6月,口社区发布召集令,15名“三双”报到党员经过实地走访,对小区空间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新建了一个停车棚。另一方面,街道“党建联盟”与社区“大党委”共同发力,住建、城管、自然资源等部门到社区报到,提供帮扶支持,为口小区新增车位150个。
口社区解决停车问题,正是口市推行街道“党建联盟”和社区“大党委”建设的生动实践。
每月中旬,街道和社区党组织收集汇总居民、驻区单位、市场主体需求,形成“需求清单”;通过整理街道“党建联盟”和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资源,形成“资源清单”;通过联席会议把需求和资源进行对接,形成“项目服务清单”。三张清单之下,一些困扰基层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在各地实践中,有的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导,建立开放性的互联互动纽带,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干部交叉任职、人才结对培养等加强组织共建;有的健全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更好发挥兼职委员及其所在单位共建作用;有的推动行业系统部门主动融入驻地中心任务和党建工作,定期与街道、社区党组织沟通会商,共同解决问题……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激发共建共治共享活力,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