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耕备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确保全县农资供应充足、农机具准备到位、农技服务指导到位,保障春耕春种工作如期顺利开展。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认真部署,抓好春耕备耕及早落实春耕春种计划。
2月2日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视频会议召开后,我局对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进行了部署。把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下达*县粮食播种面积43.11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4.32万亩)的指导性计划任务分解下达到村、到户,并建档立册,确保粮食生产责任落实。及时组织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调配,确保货源充足、品种齐全,确保不误农时。并组织工作组深入各镇开展春耕生产督查和指导生产。
(二)开展农机服务。
目前已协调联系*县腾丰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县南街镇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农机手对全县5000多台机耕农机具进行了检修,及早做好农机服务工作,有部分农机已开始机耕办田,为广大农户提供机耕服务。至3月10日止,全县水稻已浸种面积约17.2万亩,已育秧面积约17.2万亩,已插秧面积约1.797万亩。(三)抓好农资储备供应。
县农业部门积极协调农资经营门店调运储备春耕所需的种子、肥料、农药、薄膜、秧盘等农用物资,并运送到各镇、村委会的代销店,方便群众购买,基本可以满足春耕生产需求。至3月10日止,目前全县共储备杂交水稻种子约15.3万公斤、玉米种子约5000公斤、花生种子约4000公斤,蔬菜(瓜、豆、菜等)种子约1000公斤,化肥(折纯量)约1.26万吨,农药约50吨,农膜约260吨,秧盘约860万片。目前全县的种子供应量充足。
(四)加强农资监管力度。
组织农业执法人员在春节后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突出抓好农用物资的检查监管,重点围绕种子、化肥、农药、三大农资产品开展识假宣传和检查监督执法。先后出动执法人员20批次100多人次,检查农资销售点112多间,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违法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农业生产安全。经过检查,目前全县农资市场秩序良好,没有发现经营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违法行为。(五)推广良种良法。
大力推广优质的杂交水稻、玉米、蔬菜新品种,今年早造全县有59个杂交水稻品种,其中新品种12个。力争全县优质稻种植覆盖面积达到90%以上。抓好水稻“三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种植技术的推广,保障早造粮食丰产丰收。同时,及早开展政策性水稻保险宣传发动工作,确保今年早造投保面积达95%以上,化解水稻种植风险。(六)、落实政策,鼓励群众种粮。
继续抓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同时,做好水稻、水果等主要作物农业保险申报,确保政策到位。(七)加强农科技术指导。
围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积极开展水稻、水果、蔬菜种植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和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供农科技术咨询,将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市场及政策信息等及时传达给广大农民,提升农民农业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同时,根据春耕生产进度,准备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春耕生产第一线,开展春耕备耕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
二、主要存在问题:
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虽然目前国家出台了多项强农惠农政策,实施了种粮补贴,但近几年,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高位运行,基本抵消了国家的补贴支持,造成种粮成本过高,种粮效益偏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未能真正得到提升。
三、主要对策
一是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把永久基本农田补偿资金(35元/亩/年)用于弃耕土地整治。
二是县农技推广中心负责把示范基地建设等政策用于弃耕地整治。三是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把高标准农田建设用于弃耕地整治。四是引导农户履行主体责任,利用耕地力补贴81.7元/亩进行弃耕地整治。五是县农机总站负责把农机补贴用于弃耕地整治。六是全县统筹涉农资金助力抛荒弃耕整治复耕工作,县zf统筹800万涉农资金用于土地流转成效突出的镇(街)村、连片规模流转承包农户及经营主体奖补,奖补标准为300元/亩。七是以财政扶持项目为撬动,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及弃耕地整治。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抓好我县粮食生产。
重点是:1、做好农业执法和服务工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2、积极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做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
1、抓好农情信息工作,及时准确地采集和总结我县农业生产情况。2、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健全病虫草鼠害监测报告制,落实防治工作责任制。三是加大力度促进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
1、发挥我县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带动我县特色作物种植再上新台阶。2、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促进我县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提升种粮大户和普通农户等的生产技能。3、加强、加快“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确保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四是解决丢荒弃耕严重问题。
积极协调自然资源、财政、法制部门,做好弃耕、丢耕地流转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流转措施,解决弃耕严重问题,确保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