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经济作物指导中心
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
开展情况的汇报
根据中共山丹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山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县委办字[2019]65号)通知精神,为配合落实好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我单位积极开展强农惠农政策宣讲,争取优质农业项目供给,推广普及农业使用技术,结合业务指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农民增收,助推农村发展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一、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今年,为切实遏制废旧农膜对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影响,要求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完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创新回收利用机制,倡导科学使用地膜,强化宣传引导。县农环站分赴各乡镇,对各乡镇种植大户、合作社、农户进行培训,通过环保站技术人员深入浅出的解析,农户环保意识大大增强了。同时利用乡镇赶集日等各种场合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宣传力度,深入乡村、田间地头,通过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残留农膜的危害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宣传省市县实施废旧农膜扶持政策,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投身废旧农膜清理回收工作。至目前共举办宣传培训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宣挂横幅10条。二、积极开展培训活动。
2020年,农业农村部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是上市农产品的“身份证”;也是生产者的承诺书;更是进入市场的“入场券”。组织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及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人参加农业农村部监管司举办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线上师资培训班,指导生产经营主体正确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山丹县正明有限责任公司为该公司生产的马铃薯开出首张食用农产品合格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顺利推行。为进一步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山丹县组织县、乡两级农畜产品监管人员、农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主体负责人等70余人在农技中心二楼会议室举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参会人员了解了合格证制度的出台背景、试行范围、开具的基本样式、承诺内容、开具使用要求、相关责任等,进一步明确了销售农产品开具合格证的重要性,为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有重要意义。三、做好市场监管。
为了从源头上消除不符合标准的农用地膜所带来的“白色污染”,加强农资市场管理,规范经营秩序。由山丹县农业农村局牵头部署,协调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执法大队等部门单位组成农膜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小组,对山丹县各农膜销售门店进行专项检查活动。重点对农资经销商是否销售符合国家标准的农用地膜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做到“严查五关”:一查进货渠道,加强源头治理;二查地膜种类,有无0.01毫米以下的超薄膜;三查地膜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四查销售情况,摸清销售去向和数量;五查库存,摸清库房库存情况。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检查整治3次,进一步规范了农膜生产销售市场。
四、做好项目带动。
2020年实施了山丹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建设项目、省级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资金项目、山丹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补助资金,共争取资金700多万元,主要用于各乡镇废旧地膜回收、专业化回收网点正常运行、扶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开展回收工作、开展各项试验示范。2020年共开展试验示范三项:1、在清泉镇城北村开展可降解膜示范300亩。指示作物为玉米(甘鑫217),同时开展对比试验1项。2、在清泉镇南关村开展可降解膜示范1000亩。指示作物为马铃薯(希森6号),同时开展对比试验三项:一是不同厂家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比试验;二是不同厚度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比试验;三是不同颜色对比试验。3、在大马营镇新墩村开展可降解膜示范300亩。指示作物为油菜(青杂6-1),同时开展对比试验三项:一是不同厚度对比试验;二是不同颜色对比试验;三是不同厂家对比试验。所有试验示范都已按要求完成了前期观测工作,马铃薯全生物可降解膜试验已完成测产工作,正在进行数据汇总并撰写试验报告。截至目前,共回收废旧地膜400多吨,力争全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稳定在82%以上。山丹县经济作物指导中心
2020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