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农业局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
计划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农业发展呈现出稳中提质、稳中增效、总体向好的态势。现将一年来得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农业生产基本稳定。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53.3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31.2万亩,旱粮面积22.1万亩),比上年减少0.43万亩,主要是稻田综合种养面积扩展,相应调减了双季稻面积;早稻面积63.1万亩,中稻一季稻面积1.5万亩,晚稻66.6万亩,旱粮
22.1万亩,全县没有出现耕地抛荒和水稻“双改单”现象,双季稻覆盖率达97.8%、良种覆盖率达98
%以上。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约61.14万吨,比上年增加1.22万吨,增幅2.04%。全县经作种植面积(包括间、套、复种)9.97万亩,比上年增加0.05万亩;总产值3.12亿元,比上年增加0.1亿元,平均亩产值3129元,比上年亩产值净增85元。茶叶种植面积5.87万亩,产值12200万元,其中名优茶1280吨(今年全县共生产黄茶250吨),产值8120万元。各类时鲜水果、西瓜种植面积分别为1.23万亩、1.7万亩,总产量分别为1.9万吨,2.23万吨,总产值分别为6373万元,2530万元。药材种植面积0.5万亩,产值650万元。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1万亩,其中樟树港辣椒种植面积3000亩,产值6000万元,今年新建一个省级示范标准园,面积达1500亩,其中设施270亩。
(二)美丽乡村稳步推进。
今年已申报省级授牌村1个,市级美丽村庄5个、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3个,市级文明家庭5户,鹤龙湖镇联星村已于11月23日接受了省农委授牌示范村考核组的现场考评。同时,强力推进美丽乡村金龙示范片建设。聘请浙江大学作为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示范片总体规划和道路、产业、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切实抓好了污水处理、垃圾收集运转市场化运作和房屋风貌改造提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扎实推动了示范片内道路、水利、人饮、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全市“三个三”总体目标部署,持续推进规范农村村民建房。全县2021年度12个集中建房点建设任务已基本竣工,初步完成了2021年度集中建房点的选址规划。今年全年共规范审批1322户,其中集中建房454户,分散按图建房781户。全县共拆除农村“空心房”3563栋、49.5万多平方,占全县“空心房”总面积的89%。(三)民生工程快速推进。
一是创新推动银农对接。为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3月份,我局牵头筹备了全县农业种养大户担保融资现场签约会。会上,12家农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现场签订了委托担保协议,共融资800余万元,25家与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5月26日,全省“惠农担,粮食贷”新产品发布会在我县召开,更进一步为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开辟了新的途径。截至2021年11月底,已发放33户种植大户担保融资贷款2242万元。二是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扎实开展了农资打假、种子农药肥料市场专项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等活动。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762人次,共检查2家肥料生产企业、1家农药生产企业及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18家农资批发商、568家农资零售商,抽取种子样品12个,送检5个,农药样品28个,送检12个,肥料样品36个,送检16个,查处农资违法案件12起,涉及金额12.56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三是扎实开展救灾补损。面对特大暴雨给我县农业生产造成的严重损失,我局一方面迅速启动农业救灾应急预案,组织10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组成5支灾情勘察工作小组,下到各乡镇查灾定损,因地制宜落实排涝降渍、洗苗扶苗、追肥管理、改种补种、病虫防治等救灾措施,指导农民搞好生产自救;另一方面及时发布关于农业救灾补损的办法、措施以及种子供应的公告,紧急编印11万份技术资料,送达受灾农民手中;第三是紧急调运补种种子共计7.2万斤,肥料3200吨,并向省种子管理站预定种子10万斤,贴价提供给受灾群众,帮助指导农民群众开展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四是有效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2021年,我县主要开展了水稻、油菜、玉米、育肥猪、能繁母猪、肉鸡等5个险种,分别由人保财险、中华联合,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四家保险公司承保。其中水稻承保面积117.6万亩,油菜8.65万亩,玉米2.65万亩,育肥猪47.8万头,能繁母猪3.02万头,争取省级控制规模为982万元。比上年增加106万元。五是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是切实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今年已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我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400人(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现代青年农场主),线上培训1500人。截至今年11底,全县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220人,累计已认定总人数923人,收到了良好效果,并在全省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二是按照万名农业科技人员服务现代农业工程要求,遴选139名省市县专业技术人员对1000户科技示范户进行全程指导。六是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今年,我局积极指导企业新增30个产品认证,10个保持认证和续展产品,截止目前,我县“三品一标”有效认证产品数已达101个,其中无公害认证产品41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48个、有机认证产品1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个。七是稳步推进农业植保工作。切实抓好病虫害防控预警和防治预报,全年共印发病虫情报9期,手机短信5期6000多条,印发《病虫防治入户通知》单5期40万份。全县病虫共发生300.98万亩次,防治563.15万亩次、挽回损失95067吨。其他作物种植面积55.4万亩,病虫发生60.5万亩次,防治46.8万亩次。全年向农业部、省、市上级业务部门共汇报164次,按时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交办任务,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四)农业产业化有力推进。
目前,我县已拥有省、市级龙头企业43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33家,产值过亿元的18家;五星级休闲农庄4家,四星级休闲农庄7家。预计到12月底,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99.53亿元,利润总额5.77亿元,上交税金2.67亿元,全县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2.81亿元。全县流转耕地面积30亩以上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6285户,比上年增加451户,流转耕地总面积38.9678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50.66%。(五)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
成立了由局长胡迈之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了《农业局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实施规划》,严格督促检查和管理考核等制度,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与联点村金义湖村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派出19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32户(其中有5户不符合要求而扶贫系统无法变更),针对各贫困户因户施策。其中农业产业扶贫户有15户,易地搬迁户有3户,危房改造户11户,教育助学户13户,蔸底帮扶户4户。目前,金义湖村已完成整村推出,贫困发生率由3.2%降到1.05%。同时,我局切实为该村办好民生实事。新建一处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拓宽村级主干道2.4公里;完成三个台区的电力设施改造;自来水管道铺设已到村,力争年底前家家喝上自来水;整合农业项目衬砌渠道近1500米。同时,切实履行种养产业扶贫牵头单位职责。制定了《湘阴县种养产业扶贫2021年度实施方案》和《湘阴县2021年种养产业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农业系统种养产业扶贫座谈会等进行专门研究和部署,认真履行农业部门脱贫攻坚职责,及时跟踪各相关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全年共计投入资金240万元,加强对贫困村农田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特色种养业发展,助力全县28个贫困村及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六)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成效。
今年共抽取蔬菜、水果样品3120个,合格率为100%,发放监测通报5期。并在南湖百树山、樟树镇源、阳雀湖三个基地配备了农残速测设备,开展自律检测准出试点,为明年开展农产品合格证试点奠定了工作基础。同时,加大标准化基地建设力度,全县共创建国家级藠头标准园1个、茶叶标准园1个,蔬菜标准园3个,农业特色产业园区3个,全县15万亩水稻和10万亩藠头被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今年在樟树众源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开展了可视性可追溯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得到了更好的应用和推广。(七)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发力。
今年,共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30个,争资12532万元。先后实施了2021年田间工程、耕地地力保护、美丽乡村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升了耕地地力,增加了粮食产能,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此外,我局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等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任务。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人才队伍青黄不接。
二是种养产业扶贫资金整合难,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机制建立难度大,贫困人口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技术培训难度大等问题。
三是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模小而散,运行还不规范,辐射带动效果不显著。
三、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新目标,以农业现代化规划为引领,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适度规模、绿色生态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子,激发“三农”新活力。
(一)把农业做优。
一是进一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生产能力。以“水稻+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为重点,做好绿色生产和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示范推广。积极发展水产加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措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使水产品加工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二是继续抓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广优质粮油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积极申报2021年农业部“早加晚优”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稳步实施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项目,推进实施做优做强湘米工程等项目。三是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把农村做靓。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提质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加速推进美丽乡村金龙示范片建设。按照“五美三宜”建设要求,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强力推进。重点抓好燎原村、望星村部建设;中药材、优质粮油、及葡萄园基地建设;北环线道路硬化、油化建设;沿线民居风貌改造建设;继续加大农业产业招商力度,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全面完成工作任务。二是继续强力推进规范农村建房。严格按照全市“三个三”总体目标部署,强化部门和乡镇、村责任,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和“五有三到场”等管理制度,突出严格管理,狠抓督查考核。全面高质量完成全县15个集中建房点建设任务,高标准打造一批示范亮点,全县做到按图建房100%全覆盖。三是继续加大空心房拆除力度。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将整治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农村村民建房、全域旅游发展和农村环境整治等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稳妥推进,确保全县空心房全面整治到位。(三)把环境做美。
全面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始终坚持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举原则,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推进了我县农业绿色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落实秸秆焚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农药零增长行动、农田少废管理等工作。(四)把产业做实。
一是大力促进农旅结合。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工作思路,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加速发展休闲农业、着力提质发展乡村旅游。二是切实抓好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按照我县贫困村产业分布及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创建一批短平快、切实际、可操作的扶贫产业,积极引导扶贫村、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开发当中来;积极引导现有的农业企业、新经营主体、农村能人等参与产业扶贫。同时,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做到农业产业扶贫项目落地生效,多渠道、多途径加大贫困农户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民通过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农业技术和本领,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中的带动作用。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提高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内容,通过股份合作、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