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社会事务办2022年工作总结和
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社会事务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统筹疫情防控,巩固国家卫生镇、省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镇创建工作向好态势,努力为“一区三镇”建设贡献力量。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
1.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紧紧围绕“不外溢、降总量、早清零”目标,迅速成立疫情防控专班,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发动区、镇、村干部紧急布置14个核酸检测点位,顺利完成3轮全员核酸检测,共计131560人次,全员阴性。持续深化“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工作机制,至12月21日累计排摸重点人群2066人,居家隔离110人,集中隔离28人。优化疫情态势研判转运隔离,规范集中隔离点管理,新增开元酒店、艳阳酒店、区委党校3个集中隔离点,强化服务保障,及时解决群众医疗物资和民生物资问题,利用某云医院共配药
次,累计发放各类防疫物资
件。
2.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定不移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从严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
措施,科学有序做好解封工作,着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有序开展各类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张贴海报、群发短信等形式宣传引导和鼓励符合接种条件的群众自愿接种疫苗。截至目前全镇18周岁以上人群完成二针剂接种36162人,3-11周岁儿童接种完成1847人,第三针加强针接种完成2098人,始终抓好常态化的“管”和新冠疫苗的“种”。
二、扎实推进国家卫生镇创建
1.建立国卫创建工作体系。成立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专班,严格对照创建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区、镇等相关部门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国卫创建督查小组,坚持月度通报、销号管理、限期整改,确保国卫创建“零死角”。1-9月,督查组共开展现场检查12次、督查7次,发现并整改卫生死角、乱堆放、公厕运管等各类问题2700多个,整改率101%,以高分通过省级暗访组检查。
2.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组织开展各类清洁行动,及时清理背街小巷、农房周边、公路两侧、房前屋后、村内巷道各类废弃杂物,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按照应管尽管原则,162座农村公厕全部安装纱窗、纱门,实现“5S”标准化管理全覆盖。国卫创建重点区域病媒生物防治实行市场化运作,对200余家机关事业单
位、五小行业等必检单位更换“除四害”设施。组织第三方公司对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进行2轮评估,均达到国家B级标准,通过市级国卫创建病媒生物控制水平单项评估。
3.积极营造创卫宣传氛围。在镇主要路口、集镇区域设立固定创卫宣传广告3块,九龙大道、汶骆路等主要道路悬挂创卫道旗120面,新增村级健教宣传电子屏3块、宣传窗3处。据统计,创建以来,累计在各类新媒体中发布创卫信息30余条,发放近1万份健康素养宣传折页、LED屏滚动播放创卫宣传内容130条次。
二、全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
1.抓分类基础设施建设。镇厨余垃圾处置中心及镇三大类垃圾处置中心均采用公开招标引进第三方公司运营模式,截至今年8月镇厨余垃圾处置中心内部已完成场地改造、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待外立面宣传氛围营造,进厂道路通车事项沟通完毕,即可正式投入使用。镇三大类垃圾处置中心已完成公开招投标,两大处置中心的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速某垃圾的减量化、就地化、无害化。
2.抓分类示范镇(片区)创建。按照“六有”创建标准,指导某等4个村创市垃圾分类示范村,杜夹岙村创省垃圾分类高标准示范村,九龙家苑二期等3个小区创省高标准示范小区,恒大东苑等9个小区创市级示范
小区。截至目前5个创建村5个行政村共新建(改造)垃圾投放点位105处,投入资金150余万元。成功创建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镇和市垃圾分类示范村。引入智治乡村理念,全镇安装50个声光警戒摄像头,发挥“以技代工、实时监控”作用。
3.抓源头分类宣传工作。借助《某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贯宣月,通过广场宣传活动、“小板凳”流动课堂、旧物集市等一个个紧扣垃圾分类主题的项目,寓教于乐,传递垃圾分类知识和技能。内宣兼顾外宣,多次在学习强国平台、1818黄金眼、市区垃圾分类简报等媒体上被报道,大大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1-12月,累计开展宣传活动152场,培训活动55场,涉及人数10500 余人,宣传考核分名列前茅。
4.抓长效考核督查机制。先后开展生态环境“举一反三”大排查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专项整治行动,按期完成西经堂、田顾2个村垃圾桶归集点和清洗点污水纳管整改,及时更新7400处投放容器标识问题,进一步规范源头分类质量、垃圾包、投放设施、归集点等要求。全面开展常态化督查考核,实行社区14个小区每五天一轮,农村90个网格每月一轮的全覆盖日常考核,重点督查区通报不合格村社区,落实整改。1-11月,我镇区级考核排名第一。
三、稳步推进健康镇海建设
1.开展健康村镇建设。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建成区无烟草广告,超市、餐饮店以及机关单位会议室、文化礼堂等公共场所均张贴禁烟标识,组织8名5年以上烟龄群众参加某市首届戒烟达人比赛,取得显著效果。积极培育“健康细胞”,2022年镇人大实事工程-“健康某一期项目”,鱼山健康公园、健康加油站、环湖亲水如期完工。建设完成1个五星级健康社区5个三星级健康村(社区)、1个五星级健康企业8个三星级健康企业及20个五星级健康家庭等任务。新建11处村级健康角,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覆盖率达101%。
2.完善公卫应急能力。有序跟进某卫生院迁建工程,合理规划社区卫生服务站站点布局,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镇适龄儿童接种各类疫苗14609人次,接种合格率101%;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有效献血117人计37101毫升,5人成功捐献成分血,新增3例遗体捐献登记。
4.高质推进体育工作。“某皮艇球运动乡镇”被列入第四批某省运动休闲乡镇培育名单,长宏百姓健身房、长宏多功能运动场申报省级体育类民生实事项目,2个项目均已完工,长宏百姓健身房通过区级验收。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先后举办“8.8全民健身日”活动、“活力九龙、健康银龄”老年地掷球赛等;开展2022年某镇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对全镇居民分10个年龄段
共200个监测对象进行体质抽样监测,并完成数据录入工作。
四、扎实开展社会保障工作
1.精准施策稳定就业。开展企业用工监测,完成1230家企业用工保障调查,不断提升就业登记完整率。增强创业创新活力,1-12月,全镇新增就业岗位281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0万元。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成功介绍36人就业,发放就业补贴1240.6万元。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助力3042名外来务工知晓办理补交事项。某村、杜夹岙村成功创建为市级高质量就业村。
2.全面推进社保惠民。社保扩面工作持续开展,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9%以上,精准扶贫,确保困难群体应保尽保。积极开展社保业务高频事项网办工作,指导办事人员
“网上办”、“掌上办”践行数字赋能。提升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完成10634名企业、城乡居民、被征地人员三类退休人员资格审核,组织开展28次企退人员社会化管理活动,保障退休人员晚年生活质量。
3.努力建设人社基层平台。加强队伍建设,年初调整了村社保元薪酬待遇,组织开展区、镇两级“练兵比武强技能、人社服务树新风”岗位大练兵,提升社保员业务能力。开展各类政策培训活动,顺利完成477名区
下发被征地人员名单业务确认单签订,完成率达101%。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立区、镇、村(社区)三级经办体系,大力推广医保电子凭证,目前参保人员激活率达92%,位列全区首位。
五、全面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效
1.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根据“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镇行政服务中心新增医保窗口,调整AB岗工作人员4名,人社服务推行“一窗通办”,实现工作人员从“专科受理”向“全科受理”转变。积极推进政务服务2.0建设,梳理2.0平台服务事项56项,6个窗口均配置平板电脑和高拍仪,安排志愿者引导帮助群众自助办、线上办。
2.优化人口家庭服务。在龙源社区成立全镇首家社区儿童养育指导室,“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被列入区计生协重点扶持清单。新建河源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站,完成村(社区)计生协换届工作,开展计生宣传服务、特扶家庭慰问等活动,共走访计生特殊家庭、慰问特殊群体251人次,发放慰问金(品)4.9万元;深入开展青春健康促进行动,举办“成长之道”“沟通之道”系列活动33期,接受PLA培训中小学生1122人次。完成3家村级红十字工作规范化建设,新建河源社区红十字服务站,全年应急救护培训普及率达1%以上。
3.提高为残助残水平。扎实做好残疾人兜底保障工作,全镇有341名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502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发放两项补贴328.3万元;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18户、残疾儿童12名;16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分别完成无障碍改造和净居亮居改造;以阳光康福苑工疗站为载体,常态化开展日托照料,目前全镇接受康复服务257人,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率80%。通过加强基地扶持、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自谋职业、个体创业等方式,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率。
4.深化民政救助工作。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累计收到捐款275万元,新增慈善基金1家。强化民生底线保障,落实低保金、高龄补贴、困难老人生活补助金等补助共计720.4万元,惠及7999户(人)。全镇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实现星级全覆盖,626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享受第三方机构优质服务;“车轮食堂+配送餐”老年助餐服务有效解决60余名老人吃饭难题;西经堂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改造提升完成,为后续扩大助餐面奠定基础;40户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工程完工并通过市区验收。组织开展“敬老月”、第四届“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做好“医养结合”工作。
5.加快城乡社区建设。以“和家”“美家”“睦家”“修家”为功能导向,河源社区“韶光满庭”自治互助站建成并投入使用,龙源社区开元片区自治站进入施工;
按照“一镇一站点”要求,完成某镇社会工作站硬件设施建设,新招录8名专职社工,通过市、区两级领导验收;某村顺利通过第四批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创建验收,九龙家苑4期“码上参与”小程序正式上线,龙源社区“清廉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托起明天的太阳-0-3岁婴幼儿照护项目”入选区第八届公益创投项目,已开展7期培训活动。
五、大力推进教育事业提质扩容
1.圆满完成招生工作。针对近年来某集镇区域快速发展带来的幼教招生压力,通过科学研判、积极谋划、潜力挖掘、适度引导,顺利完成招生工作,3所公办(集体办)幼儿园共招收适龄儿童211人、插班生10人,总体形势平稳,达到预期目标。
2.加快推进校舍建设。仁爱教育集团某分校主体已完成50%;体育场项目已完成土地行政划拨,计划9月开工。紧盯桂语风荷配套幼儿园项目进度,预计12月完成装修。成立新幼儿园筹建工作组,明确办园性质,从镇海艺术实验幼儿园选调1名副园长负责新幼儿园筹建。
3.强化村级幼儿园指导。从中心园抽调骨干老师组建帮扶团队,采取帮教、交流、竞赛等形式,定期到长石、文种幼儿园进行指导,促进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
展。长石幼儿园成功创建省二级(市四星级)幼儿园,文种幼儿园顺利通过省一级(市五星级)幼儿园复评。
4.注重社区教育品牌建设。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老年教育工作,陆续开设“老年健康养生”、“智能手机培训”等5个实体班;组织开展“社区教育‘乡村六行’课程”和“沿着先烈的足迹——某红色游学”20余期,参与人数达2800余人;各平台领域发表6篇论文,分别取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如期完成2个区级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某镇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承社团”和“杜夹岙村时光亲子俱乐部”分别被评为“镇海区市民终身学习五星级和四星级学习圈社团。
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镇社会事务工作以抓基层基础,抓巩固提升,抓规范运,抓创新亮点作为主线,以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为目标,推动民生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是高质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开展源头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其中,打造垃圾分类宣教体验中心,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向群众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准确投放率;组织黄背包志愿服务队联合中小学、幼儿园深化“小手牵大手”系列活动;以数字化管理为抓手,开启“科技”垃圾分类,运用北斗GPS定位系统对垃圾收运车、垃圾清运人员、垃圾投放点位进行实时定位,以某村为试点,纳入数字乡村管理平台,实施“一张网”统管;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逐步撤销桶边督导员,社区试行投放点位定点不定时投放模式,真正让垃圾分类成为群众文明习惯;组织力量集中开展沿街店铺、开元建筑垃圾点位、农村非正规投放点位和横溪农家乐专项整治行动。完善厨余垃圾和三大类垃圾就地处置体系,督促镇三大类处置中心第三方运营公司加快场地改造、设备采购及安装,力争明年3月初正式投入使用。
二是启动洁美乡村建设。
以“一把扫把扫到底”的原则,开展辖区环卫保洁业务,解决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等弊端,制定保洁标准,实行“三级”巡查制度,建立日常台账,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继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善动态保洁机制,新建示范“智慧厕所”,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评选活动,通过村民自治、“以奖代补”形式,提升农村环境面貌。积极开展第三方评估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四害密度控制在A级以上标准。三是推进“某皮艇球运动乡镇”建设。
按照省运动休闲小镇创建计划,加快镇文体中心、小镇客厅等项目建设。以龙源社区太极拳队为骨干队伍,以点带面,打造一支百人以上特色健身队伍——太极拳,力争每个村(社区)都有一支12人以上太极拳队伍、3名太极拳指导员,经常性参加太极拳活动人数近400人次,在册队员近200名。契合节日和重要活动日,积极组织各类综合性大众体育赛事,举办镇第四届全运会(成年组)、全民健身日活动等,组织好健身球、太极拳、环湖跑、健步走等4个单项赛事。
四是加强公共卫生健康工作。
继续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增强危机意识,总结好、使用好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完善闭环机制,毫不松懈,坚持好“亮码、测温、戴口罩”措施,重点场所、重点区域严格执行“二码联查”,从严从紧落实入境人员全周期管理、重点人群晓周期滚动排查等机制,制定“平转站”应急方案,一旦发生新的疫情,迅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做到疫情防控大局平稳可控。按照“应接尽接”要求,有序落实全人群疫苗接种,完成第三针加强剂次接种任务。做好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居民健康素养检测和健康体检工程。五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推进“贷、免、扶、补”工作,鼓励个体自主创业、企业吸纳就业、劳动者灵活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联合市区就业处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咨询服务。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新创2家市级高质量就业村。推进社保精准扩面,户籍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理清需以“1123”人员身份退休的被征地人员数量,配合各单位补齐缺失资料,同时对新被征地人员严格实行人地对应办理参保,向综治办做好背书,时刻关注舆情。继续抓实医保电子凭证申领激活工作,确保辖区参保人员101%激活。启动村级智慧大厅2.0事项办理,配置硬件和软件,力争镇村网办率达到85%。
六是落实民生保障工作。
推动适老化工程改造和无障碍设施由“兜底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抓好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完成慈善、残联等募捐及救助工作,做到“困有所帮”。抓好香山老年服务中心建设,规范老年大学、康养服务、日托管理等各种活动。规范60周岁以上老人信息管理工作,确保及时享受相应补贴及福利。大力发展居家上门送餐服务,建立“中央厨房+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配送入户”服务体系,新增中心、横溪、秦山3个助餐送餐点,扩大助餐惠及面,实现全镇200人以上送餐服务,增强“车轮食堂”影响力。做好第五次某镇残疾人联合会换届工作,镇海区残联第八次换届工作。七是加强教育事业发展。
继续跟进新幼儿园装修工程和仁爱教育集团某分校主体建设,确保明年顺利开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非法违规办学专项行动,及时收集、排摸无证无照及小区违规培训点,并协助配合入户检查。积极申报市终身教育“双高”工程建设项目和市新兴特色成人学校,加强某镇老年大学建设,推动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打造“学习圈3.0”模式,继续深化“某红色游学”自主发展项目,把深化“富‘口袋'与‘脑袋'并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造成“某省成人教育培训品牌”与某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八是推进基层治理创新。
提升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继续实施“专职社工三年培养计划”,根据各社区、各社工的特点,着力培养能独当一面的社工;探索构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置齐全、绿色低碳智慧、邻里关系和谐”智慧社区。指导河源社区创建“清廉社区”、明苑一期申报区级示范自治站;配合完成河源社区花溪水岸配套社区用房设计。依托某镇社会工作站,孵化一批文化传承、文体健身、社区治理领域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项目,拓展“微民生,大服务”。九是完善人口计生管理服务。
继续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新建一家村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点,开展亲子活动、培训课程、照护指导等系列活动,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推动完善托育服务体系,挖掘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按规范标准,新增15个托位,满足家庭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开展计生宣传服务、奖特扶家庭慰问活动以及青春健康促进行动。深挖“敬老文明号”创建典型,结合老年电大,培养一批能文能武老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