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线上家访计划
幼儿园线上家访计划
防疫”心“行动,爱在”云“沟通
一、根据疫情,提前预设内容
结合疫情防控,提前设定以下几方面内容了解幼儿信息:
● 假期期间孩子基本个人、家庭成员信息
(是否有外出,父母是否去一线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是否有湖北籍亲人到访等)
● 假期期间孩子身体状况,有无生病
● 家庭成员身体情况
● 假期饮食习惯
● 孩子在家有哪些表现(情绪、生活内容)
● 家长在家访中想要了解什么?
注意!!
父母长期在外地的孩子,假期父母是否在身边;单亲家庭的孩子,居住在爷爷奶奶家中;家庭条件困难的孩子等。这些孩子老师需要格外给予关心和必要的帮助。
二、提前通知家长要进行线上家访
● 确定时间,地点及设备
因班级人数较多,线上家访最好分批次进行。班级教师要提前分组、分时间段进行线上家访安排,并确定使用哪一种线上视频工具进行在线家访。(提前了解全班家长线上视频工具的使用情况,以免有些家长因设备不能参与家访)。
列出名单和时间表,并提前1周微信或短信方式通知家长做好准备,并提醒调试好视频设备。在线上家访前一天再进行通知提醒。
三、班级教师的配合及明确分工
只有相互间的配合及分工明确,才能做好家访的第一步。建议线上分批次家访,班级三位教师应同时在线,调查内容可以进行分工细化。
● 线上家访结束后,把家访中获取的信息,所见所闻进行记录。写写帮文库www.xiexiebang.com收集有效的家访反馈内容,制定家访回馈记录表等。
● 分别找出孩子们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在新学期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保育和教育工作。
● 将家访资料转化为制定教育计划和家园共育策略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班级教师事先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
因本次疫情的延长假期,让许多之前不怎么陪伴孩子的家长有了更多时间关注孩子。线上家访可能家长会有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询问老师。
这就需要老师们前期要总结、回忆一下孩子之前在园的表现情况。这会让你的家访工作更顺利,家长会格外信任你。
五、专业的线上家访方式
线上家访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家访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之间。家访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谈话失去中心,甚至影响家长的时间安排;而时间过短则会导致家访谈话不够充分,信息遗漏等。
和家长聊什么?
● 预设问题
家访前预设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这短短时间里,获取关键信息。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这次线上家访不同于以往的开学新生家访,老师和家长互相都熟悉,彼此大概有前期的了解基础。
老师只需拿出平时的状态,正常和家长、孩子沟通交流即可。不要拿出完成工作的态度,以免生硬,显得不够亲切。
预设问题参考:
■ 疫情假期全家是否生活正常、顺利
■ 假期中是否与湖北武汉籍亲人、朋友接触
■ 家里疫情防控工作是怎么做的(消毒工具、口罩是否齐全)
■ 父母一方有没有外出
■ 父母有没有参与一线防控应急工作
■ 孩子有没有其他过敏或旧疾复发等
■ 喜欢吃什么,在家对什么事感兴趣
■ 家长是否会跟孩子聊有关疫情的事情
■ 在家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 自理能力如何
■ 语言表达能力如何
■ 动作发展能力如何
■ 假期宅家性格是怎样的■ 父母如何在家陪孩子
■ 家长有哪些需求?
● 多用叙事性语言,少用专业术语:
在解答、解决家长的问题时,老师们尽量使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表达,避免出现专业的术语和词汇。做到通俗,详细,具体。
● 注重个别沟通:
家长之间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家访的沟通过程中,要去尽可能地了解家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
用我们幼师专业的育儿知识去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掌握正确育儿方法。
和孩子聊什么?
线上家访,记得告诉家长要让孩子也要在场。想要知道孩子实际的在家生活状态,最好的方式不是询问家长,而是直接观察、与孩子交流。
这次长假期,老师和孩子长时间不见面。相互一定都很想念对方。老师们此时可以适当就这次疫情问问孩子了解多少。
参考提问:
(1)询问是否了解为什么要延迟假期
(2)孩子是否知道新型冠状病毒
(3)询问孩子每天在家的生活内容及安排
(4)问问孩子是否期待回幼儿园,想念小伙伴
我个人建议:班级教师利用线上家访去替代线上微课,偶尔进行线上推课。可以每天分批5-6个孩子进行一个简短的视频沟通,让孩子通过视频给你讲讲她一天的生活安排,今天的小发现或者分享她的开心事儿等。
有针对性地,接地气个性化地陪孩子聊天,给家长建议。写写帮文库www.xiexiebang.com我觉得这比录网课教游戏更有价值~
四、线上家访注意事项
线上家访对很多老师来讲是第一次的尝试。老师们最近也都宅在家,线上家访个人形象还是要多在意。
● 首先老师们可以画个淡妆,整理好发型,有个好气色、朝气满满入镜。着装得体大方(避免睡衣、居家服)。
● 其次视频背景选择光线好(若选择晚上要调节好灯光)、整洁的室内环境。(可以找一面墙,不要出现家具,如果非要有家具入镜那就推荐用书柜作为背景)。
● 最后老师们记得要全程普通话视频,咬字清晰,语言连贯。
● 若有任何突发状况都别惊慌,快速处理好才是首要。在视频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掉线、卡顿等问题,但老师们千万不要在镜头里显得手忙脚乱,调整好重新连线即可。
第二篇:幼儿园线上家访的方法及话术
幼儿园线上家访的方法及话术
线上家访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家访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之间。家访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谈话失去中心,甚至影响家长的时间安排;而时间过短则会导致家访谈话不够充分,信息遗漏等。
1.和家长聊什么
●预设问题
家访前预设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写写帮文库www.xiexiebang.com;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这短短时间里,获取关键信息。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这次线上家访不同于以往的开学新生家访,老师和家长互相都熟悉,彼此大概有前期的了解基础。
老师只需拿出平时的状态,正常和家长、孩子沟通交流即可。不要拿出完成工作的态度,以免生硬,显得不够亲切。
预设问题参考
◆疫情假期全家是否生活正常、顺利
◆假期中是否与湖北武汉籍亲人、朋友接触口家里疫情防控工作是怎么做的(消毒工具、口罩是否齐全)
◆父母一方有没有外出
◆父母有没有参与一线防控应急工作
◆孩子有没有其他过敏或旧疾复发等冒
◆喜欢吃什么,在家对什么事感兴趣
◆家长是否会跟孩子聊有关疫情的事情
◆在家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自理能力如何
◆语言表达能力如何
◆动作发展能力如何
◆假期宅家性格是怎样的◆父母如何在家陪孩子
◆家长有些需求
●多用叙事性语言,少用专业术语:
在解答、解决家长的问题时,老师们尽量使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表达,避免出现专业的术语和词汇,做到通俗,详细,具体。
●注重个别沟通:
家长之间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家访的沟通过程中,要去尽可能地了解家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
2.和孩子聊什么
线上家访,记得告诉家长要让孩子也要在场。想要知道孩子实际的在家生活状态写写帮文库www.xiexiebang.com,最好的方式不是询问家长,而是直接观察、与孩子交流。
这次长假期,老师和孩子长时间不见面。相互一定都很想念对方。老师们此时可以适当就这次疫情问问孩子了解多少。
参考提问:
◆询问是否了解为什么要延迟假期
◆孩子是否知道新型冠状病毒
◆询问孩子每天在家的生活内容及安排
◆问问孩子是否期待回幼儿园,想念小伙伴
个人建议:可以每天分批2-3个孩子进行一个简短的视频沟通,让孩子通过视频给你讲讲她一天的生活安排,今天的小发现或者分享她的开心事儿等。
有针对性地,接地气个性化地陪孩子聊天,给家长建议。
第三篇:家访计划
青年路幼儿园“铸师魂,进万家”
家访计划及方案
中牟县青年路幼儿园
二零一四年四月
青年路幼儿园“铸师魂,进万家”家访计划及方案
依据教体局“铸师魂,进万家”家访活动的展开,我园制定了详细的家访计划和方案并切实进行了开展,依据局文件规定,要求对“七类特殊家庭”作为家访的重要帮扶对象。为了让活动更切实的得到开展,让老师们能够更深入的展开工作,现制定“铸师魂,进万家”家访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教育局“铸师魂,进万家”文件精神要求,加强老师思想素质,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开展“铸师魂,进万家”家访活动,通过家访这一传统形式,深入到孤儿监护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家庭、流动家庭、受灾家庭和其他特殊困难家庭中去,了解和掌握第一手的教育信息资源,了解幼儿家庭中的切实困难,促进教师和家长的沟通理解,形成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合力,能通过了解进行帮扶,也为了老师们能切实进行帮助。
三、活动人员
家访活动参加人员:本班教师三人 家访活动访问对象:七类特殊家庭子女
四、活动内容
1、了解被访幼儿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个性特点等;
2、对特殊家庭幼儿有争对性的采取帮扶、辅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商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
五、活动安排
1、参加园内动员大会;
2、与家长沟通交流,确定本班家访幼儿名单;
3、逐步实施家访活动;
4、撰写活动记录和反思。
青年路幼儿园
2014年4月
第四篇:家访计划
六年级(1)班家访计划
2009-2010学年(上)
一、家访的必要性
家访——教师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补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师、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教育。但教师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
我们的具体要求是:
1、变“请进来”为“走出去”
2、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
主动家访,防患未然,使家长能主动配合教师做好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变“谈话方式家访”为“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我们深深感到,教师单一的教育收效甚微,应加大与家长的交流,使教师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增强教育的力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在学校工作中,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是指导家庭教育,而抓家庭教育又是提高学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新途径,因此,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掌握与家长交往,指导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教师教育更复杂。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我们应特别重视:对家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对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指导以及每个家庭的“个性”特点。教师要学会与家长的沟通。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能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见面的讲话,就显得非常重要。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
二、家访要做好准备工作
1、了解学生
家访前,教师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2、明确目的每次家访前,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备”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本次家访成功与否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3、时间的选择与控制
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4、提前预约
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的情绪。
5、内容和方法
家访的内容应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家访。家访的谈话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实践证明,做好充分准备的家访不仅能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也取得了家长对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还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能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因此,教师家访前也一定要备好课。
总之,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全体学生素质,要靠教师、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这块阵地。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学生在家里的一些表现,获得了对学生情况整体而全面的认识,并且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得到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附:(家访时间安排表)
第1----4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学生情况总体了解、并提出希望。第5---10周:面向中等生及学困生的回访,对在校学习情况汇报,并针对学困生学习的督查与指导。
第11—15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初考前的全面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汇报学习情况,提出要求及希望。
第16—期末:随机家访,对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进行突击检查。
第五篇:家访计划
家访计划
三(1)谭国妍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师、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教育。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对我们的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家访应注意的以下事项:
我们的具体要求是:
1、变“请进来”为“走出去”
2、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
主动家访,防患未然,使家长能主动配合教师做好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变“谈话方式家访”为“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
家访要做好准备工作
1、了解学生
家访前,教师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2、明确目的每次家访前,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备”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本次家访成功与否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3、时间的选择与控制
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4、提前预约
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的情绪。
5、内容和方法
家访的内容应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家访。家访的谈话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践证明,做好充分准备的家访不仅能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也取得了家长对教师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还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能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因此,教师家访前也一定要备好课。
总之,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本学生素质,要靠教师、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这块阵地。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学生在家里的一些表现,获得了对学生情况整体而全面的认识,并且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得到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教师连续八年无违法犯罪,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