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文字的起源的论文
【摘要】关于文字的起源,自古以来各家众说纷纭,图画起源说是目前主流观点,我认为,可以在肯定图画作为汉字主要起源的同时,不能否定结绳,契刻,八卦等形式在文字产生和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可以把结绳,契刻,八卦认为是次要起源。
【关键词】文字画;史前图象符号;契刻;八卦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当我们的祖先用原始工具在树枝上刻下历史性的一笔时,这便是文化最初的足迹,文字的发明与使用记录了原始人类的生活起居及从事的社会活动,例如打猎,祭祀,很好地传承了古国文明,可以说文字的产生,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虽然是夸张的描述,但也可见文字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因此,关于文字的起源,历年来各家众说纷纭,据《易系辞》、《老子八十》、《庄子胠箧》、《说文解字序》,在仓颉造字之前我们的祖先曾用结绳记事。此后,“太昊,伏羲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然后是“仓颉作书”,即有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图画说,原始意象说等,且各说法具有水火不相容之势。图画说以其形式上的象形和内容上的丰富含义得到文字学家们的普遍认可,并命名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裘锡圭先生赞同“文字画”),唐兰先生用“文字等于图画加上语言”支持图画说。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说,“文字画”说包含的信息量明显大于其他表现手段。著名的人射鹿图是个强有力的证据。图画给人的直观感受即是弯弓搭射箭去射,这是显性的信息量;隐性的信息量是该图以直观形式作用于人的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联想与想象,得出“射可以用在任何地方,不论是射人,射马,还是射虎,”,这是结绳,契刻所不能做到的。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图画是原始文字的“源”,而忽略了其他的史前文字的存在形态。我认为,图画是作为汉字的主要起源的,结绳,契刻,八卦可认为是次要起源,为研究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不可抹灭的作用。
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古代社会,原始记事主要可以归纳为实物记事,符号记事和图画记事,三种方式各施其职,实物记事与符号记事可以说是原始人类为帮助记忆的最初尝试。郭沫若先生的“文字的发生和发展,在结构上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刻划系统,另一个是图形系统。”“刻划系统应在图形系统之前,“因为任何民族的幼年时期要走上象形的道路,即描画客观形象而要能象,那还需要一段发展过程。”等系列观点的提出和史前刻划符号的发掘极大地震撼了“人类文字起源于图画”的理论。首先,从工具性角度出发,刻划,记号,图画等视觉符号形式的存在状态都是以“原始人类”的需求为出发点,作为客体,它们之间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之所以使用不同的表达工具,都是满足使用主体不同的需要,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次,从主体行为的主动性来说,远古人类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很简单的,更不带政治色彩——将主流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他人之上,也就是说,选择结绳,刻划或图画是有相对自由的,虽然有些学者根据汪宁生先生的《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一文的调查得出了“陶器上的刻划记号”只是一种“随意的刻划记号”的结论,认为它们既“没有社会性”、“本身也没有自我说明的作用”、“任何信息也传达不了”,这种说法未免太绝对化和武断了,图画以其象事物的型和表意得到认可,“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的结绳记号同样也负载着一定的信息量,远古人类用随意的结绳动作有意识地保存记忆,避免遗忘。我们说“文字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结绳也是作为原始交际工具在帮助记忆的同时,也作为相互交际往来的凭证,“工具”性质是可以肯定的,从这点上足以说明结绳与文字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排斥结绳起源说可以说是否定结绳记事的这段历史。结绳的方式虽然简单,但足以表达简单的意思,例如记忆与盟约,而且在后代结绳方式亦有遗迹,如朱熹记述的苗民不知文字,仍以结绳记事,并父子相传,林胜邦亦考证过硫球结绳法分指事会意两类,凡物品交换,租税赋纳,用以记数者,则为指事类;结绳记事也成为后来有些汉字的取象之源,如汉字中的、、等字即取象于结绳,唐兰在《中国文字学》中认为,在声符文字未发生以前,图画文字里只有极少数的象形,此外,就完全是象意字了。即图画文字演化为象形字和象意字,而据上所证,象形字与会意也可以在结绳记事上找到一点证据,可见,结绳记事是文字产生的前奏和预演,结绳记事是文字产生的准备。
契刻是远古人类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创造的用于帮助记忆数字的一种方法,契字做动词,《释名》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由于数目记忆的困难,所以刻木来作为一种信约,由于古代文献的大量记载,如《管子轻重甲》、《列子说符》、《易林》、《曲礼》等,文字家们对契刻说给予了适当肯定,认为契刻的“约定俗成”的性质已经十分接近文字,已经带有书写的性质,然而仍不承认它是文字的起源,虽然有人推测汉字的一到八数目字来源于契刻,但不能作为有力证据。我认为,契刻的符号与汉字是相当接近的,服从于交际需要,具有“约定俗成”的特征,服务于小地区,小范围人们的交际圈,从认知学的角度,远古人类的简单思维已经创造了奇迹。刻划符号与人类思维具有直接的关系。为使对事物的直观认识能够保存,于是借助一定的形式(刻划)来实现,刻划的符号即代表现实中的事物,若我们把远古人类为保存原始记忆的意图叫做“意”的话,通过心理加工,其生成的图象即刻划的符号可以叫做“象”,即原始心理图式,可见远古人类有了“我手写我口”的可能,虽然这些刻划符号并没有语音形式,但无语音并不妨碍小范围的交流,并不影响突破时空限制的记忆,虽然所记忆的内容十分有限,只限于简单的具体的事物,但“约定俗成”的性质和工具的职能足以证明它在文字产生之前的重要性,作为次要来源来说,并不过分。
由于各种起源说都有一定的道理,赞同一种起源说而排斥另一种起源说显得太主观化,还有学者折衷一说,认为结绳和象形汉字之间有个中间环节,即是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原始“数字卦”,阐述思路是结绳主要是用以记数的,实际上结绳是原始的数字形式,先民用这种原始的结绳数字进行占卜,“河图洛书”正是这种原始结绳数字排列而成的数字卦图式,这些图式可以排演出众多的数字卦,不同的数字卦代表着不同的事物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说数字卦粗略地具备了文字的功能,但这些数字卦所代表的内容毕竟让人难以把握,为了更形象准确地记录数字卦所蕴含的内容,掌管卜筮的巫师们才逐步地发明、创造了象形汉字。
实际上,各种起源说法都有其理论基础,然而我要说的是,人们在重视事实考证的同时,忽视了最本质最重要的问题,文字学家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审视中国古文字时,怀的是探求“文字”的目的,何谓文字成为衡量的标准,裘锡圭认为,语言文字学者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派。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叫做文字。裘先生认为这种分歧只是使用术语的不同,很难说这里面有什么绝对的是非。然而实际上,文字的定义却成为探索文字起源的关键。也就是说文字学家对文字定义存在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由此导致了探求文字起源时的理论基础不同,验证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才会有各种文字起源说。狭义派的观点是:“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书序〉正义》)这句话道出文字的性质。文字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中国的文字是方块汉字,自然,狭义派文字学家以这定义做衡量标准,以古推今,进行严格的一一对照的研究,文字和非文字的符号界限分明,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很容易找到不符合的条件,如不代表语音,只是远古人类随意做的记号,一个个绳结并没有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建立起固定的联系,认为汉字是高级的符号体系,其复杂的构形是不可能从简单的契刻演变而来的。从固有的文字构形来判断史前符号,根据商、西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距汉字发生的源头较近,绝大多数文字个体是通过象形的诱导产生的图形式文字,文字符号与它所代表的词之间的联系,很明确地表现了汉字与图画的渊源关系,“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广义派文字学家在“用来传递信息,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的理论指导下,支持图画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从宏观角度来说,只要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本身具有一定意义,都可以作为探索文字起源的材料和证据。根据目前考古工作的进展,我们没有有力的证据非常肯定地说图画说就是文字的唯一起源,恰当的说,这是主流观点,也有人持否定意见,认为以指示性的图案作叙事型的描绘的“图画文字”在中国尚未发现任何痕迹,而古埃及前王朝时代的象形字,其文字本身就是以图画的形式来表示的。不能因为甲骨文中象形字数量众多而断定汉字起源于图画,但大部分文字学家如唐兰,裘锡圭还是持肯定意见,我认为,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可以像广义派的做法,认为图画说是主要起源,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做为次要起源来补充,丰富文字起源说的理论,形成多元化的观点,但其中还是有主次之分的。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在文字定义做广义和狭义区分的同时,我觉得有必要对文字起源说也做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在远古人类时代,结绳,契刻,八卦,图画作为符号形式,依表达者的需要来选择,处于一个较自由选择的阶段。图画符号以其整体的优势(象形,象意)奠定了起源说的基础,但从广义上来说,可以把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做为次要起源来补充和发展汉字起源的理论。
【参考文献】
[1]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
[3]沈一清.我国古代文字起源初探[J].河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4]冷瑾.小议汉字的起源[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8月
第二篇:哲学起源研究论文
文章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j.Co M
21.所有那些与我们的思想与行动有关的东西,都可能以如此偏颇的方式显现给我们,以致于由此而产生各种意见的相左。如果每一个参与者都声言,唯有他所把握到的实事显现方式才符合于实事本身的存在和如何存在,因此而坚持真理是在自己一边,那么争论便会爆发。这便是在这个讲演的标题中所说的“真理之争”。自从对其自己的活动第一次进行反省以来,也就是说,自公元前五世纪末的赫拉克里特与巴曼尼德斯起,哲学便认为自己的任务就在于,克服由这样一种情况而产生的意见之争,即:一个实事的存在以不同的显现方式展示自己。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从一开始起便是对真理的寻求。
我们这个世纪的现象学——正如它的名称所示——是一种显现(即希腊文中的pha韓esthai或phainomenon:“现象”)的哲学。显现的相对性构成了胡 塞尔所创立的现象学的出发点。因此,现象学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再次试图克服意见之争。而现象学在方法上所遵循的途径是什么,对此,我将以古代哲学的开端为出发点,以此来加以说明。那么希腊人又是以何种方式通过哲学来超越出前哲学的意见之争呢?
2.随着最终克服意见之争的努力的实施,哲学与前哲学的和哲学外的人的思维方式便相互区分开来。埃德蒙德·胡塞尔曾追溯到一个对于人类来说完全自明的基本态度上,他将这种基本态度称作“观点”。赫拉克里特似乎是第一个提出下列的人:哲学思维的观点与自然观点——即他所说的“多数人”的观点——的区别究竟何在。哲学是从多数人生活于其中的私人梦幻世界中的苏醒。梦幻者在这种状态中只能知道私人世界,他与其他的人和及其他们的世界不发生联系。
多数人定位于其中的局部“世界”构成了他们思想和行动的视野,亦即他们的视域(Horizonte)。按照赫拉克里特的看法,根据实事的不同显现方式,我们对它们的存在作出偏颇的判断,而这些不同的显现方式之所以产生,乃是因为这个存在始终只是在显现方式中展示给我们,而显现方式则又束缚在一定的视域上。对于赫拉克里特来说,哲学就是这样一种苏醒,它为单个的人开启了一个对所有人而言的共同世界。这同一个世界是存在的,因为局部世界完全是从其他世界中切割下来的;所有视域都各自超出自身而指明着其他的视域,这样,所有这些视域都同属于一个包罗万象的指明联系:这同一个世界。哲学思维的观点便是对于这同一个世界的敞开性,在这个世界之中包含着所有视域。
3.在此之后约半个世纪,普罗塔哥拉曾针对赫拉克里特所表述的这个原初的哲学自身理解提出反驳。他因此而创立了智者学派,这个学派从此而成为哲学的永恒对手。普罗塔哥拉认为,哲学想要并且以为能够对这同一个世界进行陈述,这是一种失当(用希腊文来说是:Hybris)。他声言,对于人类来说,只存在他们的许多私人世界,而不存在一个超越于此的共同的同一个世界。对这个观点的确切表达是他的传布甚广的人-尺度-命题(Homo-mensura-Satz):“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 事物存在、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个命题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之一般”,而是许多人和人群连同各自的局部世界,即赫拉克里特的“多数人”。事物的存在与如何存在仅仅取决于它们如何显现给那些处在其私人世界中的人。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所用的一个例子可以被用来说明普罗塔哥拉的观点:可能会有两个人站在同样的风中,但却具有不同的感觉,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私人世界中。一个觉得冷,而风便显得冷,另一个感到暖,而风也相应地显得暖。风是什么,这是相对于敏感者和强壮者的感觉而言的。因此,一个人会认为,真理在于,风是冷的,另一个人却相反,因为他认为,风是暖的。
如果我们说,这种意见之争事关“真理”,那么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意义上来理解“真理”概念:一个实事在一个显现方式中如其所是地展示自己。我们在意见之争中指责对手违背真理,这里所说的真理之对立面便意味着,实事没有如其本身所是地显现给他们,也就是说,对于他们来说,存在或多或少始终是遮蔽着的。据此,“真理”在这个语境中便是指一个实事之存在的非遮蔽状态,指实事本身在相应的显现方式中展示出来。在这个意义上,古代哲学将真理理解为“不遮蔽”(即希腊文中的:al閠heia);我们今天将它译作“真理”。很可能“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个命题就出现在一部以“Al閠heia”为名的著作的开始。这并非偶然。普罗塔 哥拉将真理等同于事物的显现方式,这种显现方式束缚在视域上;事物不具有处在私人世界之彼岸的存在。这便是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之路。
4.巴曼尼德斯,这位与赫拉克里特同的伟人,他在他的学理诗中将进入哲学描述为选择一条道路,一条“真理”(Al閠heia)之路。这条路不同于普罗塔哥拉后 来想要恢复的多数人之路。人之所以能选择哲学之路,是因为人具有为一个共同的世界敞开自身的能力:精神(希腊文为:nous)。这个名词与动词noe韓联系在一 起,而noe韓通常被译作“思维”,但这种思维实际上是指“关注到或觉察到某个 东西”。我们的精神(nous)也能够关注到和觉察到在我们各自私人世界的有限视域中非当前的、因而也是非显然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不在场的和被遮蔽的东西也可以作为某个在场的东西而展示给我们的精神,亦即显现给我们的精神。因此,他在其学理诗中要求思维着的人,以他们的精神来观看,看到那些非当前的东西也是当前的。
所有以后的哲学和都是遵循这个要求的尝试。对此还可以用刚才所提到的冷的例子来说明。在前哲学的生活中,我们不言而喻地相信,在像冷这样一类显现方式中有一个“实事”显现给我们,例如:风。显现对自然观点来说就意味着某个东西的显现,意味着一个实事的展示;每一个显现都带有与一个实事之存在的联系,即一个由显现方式所承载的存在。承载者是奠基者,用亚理士多德的希腊文来说都是:hypoke韒enon,翻译成拉丁文便是:subjectum。对于前科学地生活着的人 来说,风是奠基者,它的存在在冷的显现方式得以显然。哲学家和科学家相信,真正的存在始终隐藏在对多数人而言的这种显现方式后面,并且,他们在对真正的存在进行认识,而在那种多数人而言的显现方式中,真正的存在只是局部地和扭曲地展示出来。例如,柏拉图会说,唯有冷的理念才具有真正的存在,而近代认识论自笛卡尔以来便宣称,冷的本真存在无非是一个可以通过数学来表述的分子运动的低下程度。
5.巴曼尼德斯带着他的以下命题而成为对显现者的所有这些科学解释的先驱:由于在自然观点中,显现始终局限在我们各自决定性的本己视域上,因而存在始终对我们是隐蔽着的,但存在对我们的精神(nous)则始终是敞开的。每一个存在(希腊文:e韓ai)都包含着作为对存在之自身展示的显现:“思维”。巴曼尼德斯也曾明确地陈述过思维与存在的这种全面共属性,即在这样一句著名的诗中:“关注的观察与存在是一回事”。普罗塔哥拉以后用他相对主义来反驳人类精神的普全敞开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尽管偏离开哲学,但却继续坚持巴曼尼德斯的存在和关注的观察是同一的命题;因为,如果说,人带着他们的因受视域所限而产生出差异性成为实事存在的尺度,那么这仍然还意味着,实事对于人的显现被等同于实事的存在。
柏拉图与他的后继者亚理士多德批判了普罗塔哥拉,并且回返到思维观察所具有的对一个共同世界之整体的原初敞开性上。他们同时也坚持巴曼尼德斯的基本信念,即:实事本身的存在以及它们的显现是不可分割地共属一体的;存在对他们来说也意味着“真实存在”,只要我们将“无敝”一词意义上的“真实”理解为实事的存在从相应显现方式中的遮蔽性中凸现出来。这样,我们便可以谈论哲学的第一阶段,它从公元前第六世纪中一直沿续到第四世纪中,并且,尽管有各种偏离倾向存在,它仍然带有那样一个基本的信念。
6.公元前第四世纪末,希腊化哲学家的各种学派得以形成,伊壁鸠鲁和斯多噶派对这些派别产生了重大的,这时,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新的阶段便得以产生出来。对于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问题来说,爱利斯的皮隆的怀疑论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它是一个克服意见之争的彻底新尝试。前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家认定,私人世界共属于同一个世界,以此来缓解意见之争;我们只要对一个共同的世界敞开自身便可以结束争论。在普罗塔哥拉的相对主义中,这个争论则是通过一个相反的前设而得到缓解:由于不存在一个共同的世界,而只存在局部的视域,因而人们应当将每一个显现方式都看作是真实的。
与此相反,皮隆的怀疑论则踏上了一条完全崭新的道路。在意见之争中,所有参与者都提出要求,认为他们的陈述是真实的。由于这种要求,我们将这些陈述称作“主张”。在意见之争中,各种主张相互冲撞,因为一个人所赞同的东西受到他的对手的反驳并因此而受到否定。争论便是由这种肯定与否定之间的矛盾而产生。怀疑论试图系统地表明,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将每一个肯定的主张与一个相应的否定对置起来,反过来也是如此。这样便在所有可想象的肯定与否定之间产生出一种力量的平衡,以致于不可能再坚持任何一个主张。怀疑论通过这种方式而获得了一种面对所有可能的陈述的中立态度。
7.中立的态度使怀疑论有可能第一次作出一个区分,我们今天主要是通过哲学才熟悉了这个区分:任何一个随着陈述而提出的主张——正如分析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都可以在不改变其语义内涵的情况下分解为两个要素,论题的要素和赋予陈述以主张特征的要素。我们再回溯到柏拉图的例子上去,我们想象在一个强壮的人和一个敏感的人之间进行的关于风的争论。“风”这个实事对强壮的人显现为暖的,因此他作出“风是暖的”陈述。这里论题内涵在于“暖”这个谓词和“风”这个主词之间的联系。这个陈述的真正主张要素是肯定,它意味着:“是的,在暖和风之间的联系是真实存在的”。敏感的人觉得风是冷的,他用否定来反驳强壮的人:“风不是暖的”。他的主张是:“不,这个联系并不真实存在”。
根据这个对意见之争的解释,是与否的说法,肯定与否定,它们是对各种有关陈述的论题内涵的表态。由于怀疑论者引入了在所有这些表态之间的力量平衡,因而他的唯一可能在于彻底地中止所有表态;他在其所有活动方式中都“中止”表态。“中止”、“退回”在古希腊语中叫做“搁置”(ep閏hein)。皮隆的怀疑论因此 用一个源于此动词的名词而将对所有表态的彻底中止都称之为“悬搁”(epoché)。
8.对所有表态的中止不是一种正常的、出于前哲学的自然观点的习惯行为,而是建立在一个自己作出的决定的基础上,但这也就意味着:建立在一个我们的意愿行为的基础上。但是,如果主张本身——即各种形式的肯定与否定——不是已经具有意愿进行的特征,那么也就不可能进行这样一种与主张有关的意愿行为。将陈述解释为一个包含着意愿表态的主张的做法在古代怀疑论那里成为可能。在今天,通过语言分析的影响,这种解释甚至被我们看作是不言而喻的,但它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一点可以很容易得到认清,因为将肯定和否定概念引入思维的亚理士多德并没有将这两种主张的形式看作是一个意愿表态的方式。“肯定”(Affirmation)与“ 否定”(Negation)是对亚理士多德kat醦hasis与ap髉hasis这两个概念的拉丁文翻译。kat醦hasis意味着“归与”〔实事〕〔判定它拥有〕:我们主张,一个谓词归属于一个实事。我们也可以将这个谓词“剥离”〔实事〕〔即判定它不拥有〕;这便是ap髉hasis。根据亚理士多德的观点,如果我们在一个关于实事的肯定陈述中一同置入了在实事显现中一同展示出来的东西,那么这个陈述便是真的,而在真正的ap髉hasis(剥离)中,情况则完全相反。
亚理士多德认为,我们用真正的对一个谓词的“归与”和“剥离”只是追随了那种自身展示出来的东西,即一种在显现的事态中所包含的束缚性和非束缚性。以此方式,他对肯定与否定做了与普罗塔哥拉的存在与显现的共属性相应的解释。因而对他来说,“归与”和“剥离”不可能具有一种表态的特征,也就是说不可能具有与陈述相关的赞同和拒绝的特征。在这样一种表态中起作用的是我们的意愿。只要在实事本身的存在中包含着显示,并且只要反过来,显现无非就是这个存在的自身展示,那么,判断便不会为这样一种表态提供位置,即我们在有意愿地证实或拒绝一个实事和一个谓词的束缚性或不束缚性时所持有的那种表态。
9.只有当我们原则上始终不知道实事与它的显现方式之间的联系时,更明确地说,只有当我们甚至无法知道,这样一种联系究竟是否存在时,在一个实事本身与它显现给我们并因此而可得到谓词陈述的方式之间的束缚性和不束缚性才取决于我们的决定。只有在这种无知的前提下才需要有一种特别地制作出这种联系的意愿。但这样一种无知意味着,实事的存在在其显现过程中以一种彻底的方式始终对我们隐蔽着,即是说,普罗塔哥拉的存在与显示的共属性不再有效。
由显现的相对性所决定的意见之偏差在关于真理的争论上变得尖锐起来,因为讨论的对手都指责对方为非真理和错误。前希腊化的思想家淡化了这个争论,他们认为,没有一个显现方式可以是绝对不真的;因为每一个显现方式都产生于一个视域世界的联系之中,并且它们都同属于同一个世界。在意见之争中,对手的错误永远不可能走得如此之远,以致于每一个实事都对他是完全隐蔽着的;因为,如果情况确是如此的话,那么对手们就不会具有任何可以进行争论的共同实事。实事在错误的显现方式中的显现因而始终还是一个显现。
但这意味着,没有人是完全从实事的存在之中被割裂出来的,即使是那些弄错了的人也不是;没有一个存在是完全隐蔽的;即使是一个错误的陈述也还是显示了什么,用希腊文来说是:d閘on,它是一个delo鷑,一个使之显示出来的活动。确切地说,这是巴曼尼德斯对存在与显现的共属性的基本信念。通过怀疑论的悬搁,这样一种看法得到贯彻:实事的存在是完全被遮蔽的,它具有不显示(á-delon)的特征 ;这时,巴曼尼德斯的基本信念便被放弃了。在这个时候,一个鸿沟形成了:在彼岸是隐蔽的存在,在此岸是显示(d閘on),是显示出来的东西,这就是在显现方式中进行的显现。
10.一旦将显现的显示性与存在的隐蔽性分离开来,对非真理的理解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在存在与显现之间隔着一条鸿沟,因而,原则上,如果我们相信,一个实事的存在以一种对我们来说显示性的显现方式显示给我们,那么我们有可能每一次都会弄错。普罗塔哥拉所作的对意见之争的相对主义淡化就在于,每一个主张都被解释为真。与此相反,怀疑论的淡化则在于,每一个主张都不能声称自己是在无敝(al閠heia)意义上的真,即一个实事存在在相应显现方式中的自身展示之意义上的真。可以说,不值得进行意见之争,因为任何一个提出主张的人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在无敝(al閠heia)的意义是合理的。
11.如前所述,在前生活中包含着一种自明的信念,每一个显现都是关于某个东西的显现,是一个基础性的实事、一个基质(subjectum)的自身展现,这个基质在我们看来是处在显现“之后”的东西。怀疑论是对观点的最外在的哲学反驳;因为它完全否认这个基质(subjectum)对我们的精神来说是可及的;实事的存在是在这个可及性的范围之外发生的。这个存在的遮蔽性将人的精神掷回到它仅仅所能及的区域上去:显示性的区域、显现。故而人的可能仅仅在于,不是在这个区域之外、在这个区域的彼岸,而是在这个区域的此岸,在它自己这里,在显现方式为之而显示的人的本己精神之中去寻找基质(subjectum)。
如此一来,个别人的精神,我的精神,便成为显现方式的基质(subjectum),成为近代意义上的“主体”(Subjekt)。显现方式很快便不再是实事的自身展示,而是成为精神本身的各个特征展现给我的精神的方式。意识的内在性与“外部世界”的二元论虽然是自笛卡尔以来在近代哲学之始才成为成熟的口号,然而在这个方向上的关键一步是随着悬搁以及显现方式之显示性与存在之隐蔽性的二元论而由怀疑论所迈出的。实际上,近代哲学的主体主义不是从笛卡尔才开始,而是随着希腊化便已经开始了。
12.笛卡尔在他的基本著作《沉思》中明确无疑地与怀疑论的悬搁相衔接。他首先用一些源于怀疑论的论证表明,有足够的理由来中止任何一个肯定性的执态,中止任何一个“赞同”(assensio):assensionem cohibere——这是对“悬搁”的拉丁文 翻译。然后他这样来继续他的论证:因为我们人出于自然观点而通常习惯于肯定实事的存在,哪怕我们从不可能确定它们,所以只有一条道路才能使我们获得一个中止任何肯定执态的新习惯:我们必须认为,每一个对存在的肯定都是一个错误。但这种对所有存在的否定只是为了用来彻底地实施悬搁;它是一种具有纯粹作用的怀疑。
胡塞尔曾以对笛卡尔的批判来论证现象学:笛卡尔从悬搁走向否定所有存在的这一步是一个方法上的错误;因为,这个否定的任务在于支持对所有表态的中止,但它恰恰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它自己就是一个主张并因此而是一个表态。一门彻底地为了真理、为了克服意见之争而进行努力的哲学方法只能是在于悬搁之中。这样,就像在皮隆的怀疑论中一样,悬搁在现象学中再次成为整个哲学的基础。
由于胡塞尔在上对怀疑论知之甚少,故而他从未看到,他对笛卡尔的批判已经可以与皮隆的怀疑论发生联系。这种怀疑论的意图就在于,中止任何一个主张,但它仍然以隐蔽的方式含有一个主张,这个主张便是:在实事的显现方式与实事的存在之间隔着一个鸿沟。怀疑论因此而提出了一个关于存在和显现之关系的主张,尽管怀疑论禁止任何主张。由胡塞尔所开创的现象学完全就是一种无限地坚持悬搁的方法。所以它是一种彻底严肃对待自己的怀疑论方式。胡塞尔的命题在于,怀疑论恰恰因此而克服了自身。他以此而用他自己的方式兑现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命题,即一个完全彻底的怀疑论将会自己扬弃自身。
13.哲学的第一条道路是建立在巴曼尼德斯存在与真理之共属性基础上的早期古代希腊思维。哲学的第二条道路是随笛卡尔将意识提升为基质而开始的近代主体主义。现象学是具体实践第三条道路的尝试。这条道路以皮隆怀疑论的自身克服为开端,这门怀疑论在希腊化时期便已为近代主体主义的提供了可能。现象学放弃对显现与存在的关系作任何表态,从而完成了怀疑论的自身克服;因为这种放弃意味着,它与怀疑论相反,不把显示者——显现方式——与存在分离开来。
但如果人们认为,现象学只是回到了前希腊化时期的思维,即回到了巴曼尼德斯对存在和关注的观察之等同上去,那么人们便误解了这一点;因为这个等同也是对存在与显现之关系的表态。现象学其所以获得在哲学史上的位置,乃是因为它在前希腊化思想与希腊化思想的分水岭上做了回转,并且对这两条道路所作出的思维决定进行了明确的悬搁;现象学对此不做表态,这个问题便是:存在与显现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巴曼尼德斯的共属性,还是皮隆的怀疑论鸿沟。
14.从这个完全彻底的悬搁中自发地产生出现象学基础上的未来哲学之任务。哲学自赫拉克里特以来便立足于克服自然观点。在自然观点中包含着这样一个信念:所有显现方式都具有这样的意义,即:它们是关于某个东西的显现,是一个实事的存在的显现。所以,这个信念预设了显现的结构,我们可以将这个结构用公式来表述:“实事在显现方式中的显现”。如果哲学与克服意见之争有关,那么这个结构便是哲学研究所必须涉及的事态。但现象学家在进入到这个研究中去时却没有对这样一个问题作出事先的决定,即:显现方式与实事处在何种关系之中;因为,一旦作出这种事先的决定,他便对自然观点作出了表态。而彻底的悬搁禁止他这样做。但是,悬搁给了他这样的可能,即:在他的和思考时,他可以以上述显现的结构为出发点。
面对实事在显现方式中的显现,现象学家采取一种中立的观察者的态度,他询问:自然观点中的人如何会将一定的显现方式回涉到一定的实事之上,他们如何不言自明地认为,正是这些实事在这些显现方式中展示出来?人如何能够将那些对他们而言是显示性的显现方式理解为关于实事显现?现象学是对这个“关于”的具体分析。具体地看,显现是一定的实事在与其相应的显现方式中的自身展示。不存在那样一种普遍的显现,以致于各个显现方式可以在它那里相互替换;相反,每一个实事都只能在一定的、对它来说特征性的显现方式中显示出来。现象学的研究工作就在于描述实事与它们的显现方式之间的具体关系,它彻底地放弃对自然观点归给显现之实事的存在进行表态。
15.一个实事的显现方式究竟是何种类型的,这要取决于人的各种世界,即取决于人的视域。它们构成了一定显现方式的活动空间,并且构成在其中自身展示的实事之存在的活动空间。据此,现象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视域分析之上,并且具体地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显现方式通过什么样的视域而得到开启。我们已经看到,在意见之争中,各种相互偏离的意见是由不同的显现方式所决定的,因而也是由视域所决定的。由于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其目的也在于克服意见之争,所以它的真正问题就在于理解许多世界与这同一个世界的关系。这同一个世界是指明的联系,它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所有指明联系、所有视域都在进行着超出自身的指明。作为一个对所有视域而言的同一个指明联系,这同一个世界是同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胡塞尔将这同一个世界定义为普全的视域。
这不是错误的,但却是片面的;因为,由于世界作为普全视域是包罗万象的,所以它不再超越出它自身;但一个视域的本质在于,它超越出它自身。这就意味着,这同一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不可能是视域。视域作为显现方式的活动空间是那些对我们来说显示性事物的区域,用希腊文来说是:d閘on。只要这同一个世界不是 视域,它也就不是显示性的区域。就此而论,它是一个醖elon,一个隐蔽性的区域。世界可以说是有一个朝向我们人的一面和一个背向我们人的一面:就它是对所有视域的普全视域、是显现的维度而言,它是朝向我们的;而就它具有隐蔽性的特征而论,它是背向我们的。
16.只要世界是普全视域,那么对于现象学来说,巴曼尼德斯的显现与存在之共属性便始终存在;因为每一个实事的存在都处在与一定的、由视域决定的显现方式的相互关系之中,而所有视域都共属于“世界”这个普全视域。但由于对存在与显现之关系的彻底悬搁,现象学中立地对待巴曼尼德斯。对于巴曼尼德斯来说,存在在noe韓(思维)中得以显然。与此相反,现象学必须把握这样一个可能性,即: 像怀疑论所主张的那样,存在具有隐蔽性。对于现象学来说,这种隐蔽性当然不再可能是笛卡尔意义上的超越意识的“外部世界”。这里所涉及的必定是作为普全世界之背面的世界之隐蔽性。
但如果这个背面具有隐蔽性的特征,那么究竟如何可能来讨论它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方式产生在对悬搁的彻底坚持之中。悬搁是一种意愿的决定,我们以此来中止对显现与存在的关系作出表态。但是,唯有当皮隆的怀疑论悬搁超越出了亚理士多德对肯定与否定的解释之后,并且当意愿在提出主张的过程中获得和根本性的作用时,显现与存在的关系才能成为一个表态的对象。但这种悬搁在现象学的眼中显得还不够彻底。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种完全彻底地得到实施的悬搁能够做到,对意愿的含义再次加以限制。意愿的主体主义强权必须有一个界限。这个界限可能就是世界的背面的隐蔽性。马丁·海德格尔,这位开启了现象学的思想家,便曾对此作过思考。但这已经是另一篇报告的题目了。
文章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j.Co M 2
第三篇:汉字起源的论文综述
汉字起源的文论综述
摘要: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而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汉字,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薪火相承。认识汉字的起源,对把握汉字各方面都有相当的影响。那么,汉字的起源是什么?学术界看法不一,我则归纳为种: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契刻说,陶符说,图画记号说。关键词:汉字 起源 综述 一.结绳说
结绳,是上古文字出现前部族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就是在一条绳子上打结,通过绳结的大小、位置、形状等不同用以记事,时至如今一些非洲的部落任用这种记事方法。《易·系辞下》中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中有“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唐代孔颖达的疏中有“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东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于前事。”而今的学术界不太赞同结绳是文字的起源的观点:结绳止于帮助记忆,而文字则完全代表语言符号,其性质是截然不同的。”(1);有的认为《易经》等古书中对结绳的说法,只能说明结绳可以记事,并无是文字起源的意味,结绳是“绝对结不出‘字’来的。”(2)有的认为,结绳“本身还不可能独立地完整地记录事情,更不能表示语音中的读音”,故而结绳不具备文字的属性(3);有的认为从结绳本质上,“属应该于临时商定的、含义笼统的实物助记符号”(4),与汉字书写符号不在同一层面;还有的认为,“文字之所以不同于结绳,就在于它是一语音或语素为基础的,因而具有全民性和社会性。”(5)二.八卦说
传说伏羲演八卦。八卦,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占卜的卦象。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尚书·序》中有“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书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古者包栖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进去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做《易八卦》,以垂宪象”。由是可见,古人实有人认为汉字起源于八卦说。但目前学术界已经否定了这种说法。否定者有的认为“八卦的卦爻与数有关,但八卦只不过是三个奇数或偶数的排列符号”(6);有的认为“(八卦)并不是固定的代表语言中的一个词或特定的词素,不能用以记录语言”(7);有的认为“八卦只是一种表示事物的符号”(8);还有的认为“卦爻表达意思,不与语言的词汇、语法结合,直接通思想联系。卦爻是语言文字之外的一套表意符号。”(9)三.仓颉造字说
仓颉造字,此观点盛行于战国两汉时期,因而当时的字书称为《仓颉篇》。《世本》中有“苍颉作书”,《韩非子·五蠹》中有“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谓之私,背私谓之公”,许慎《说文解字·序》亦称仓颉“初造书契”。从汉朝至清代,文字研究尊崇《说文解字》,故而大部分人都接受仓颉造字说。但早在战国时期以荀子一派为代表,认为文字不是仓颉一人所造。《荀子·解蔽》中有“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一也。”后来章太炎在《造字缘起说》中有“仓颉以前已有造书者,亦犹后稷以前,神农已务稼穑,后稷以前,已作律品也。夫人具四肢官骸,常动持莛画也,便已纵横成象,用为符号,百姓与能,自不待仓颉也。”又有“一二三诸文,横之纵之,本无定也;马牛鱼鸟诸形,势则卧起飞伏,皆可则象也;体则鳞羽毛鬣,皆可增减也;字各异形,则不足以合契 仓颉者盖始整齐画一,下笔不容增损,由是率尔箸形之符号,始为约定俗成之书契。”而今学术界也赞同文字并非仓颉一人所造的观点。现代的许多学者亦多认为“文字的发明和流传, 决不是一人之力和一时之功所能完成的, 而是古代智者长期探索和反复汰劣选优, 并经过规范化以后, 才为广大民众所接受的结果。而汉字的发明者仓颉, 是众多的为汉字发明做出贡献的‘圣者’的代表和象征。”(10)四.契刻说
契刻,就是在木头、竹片、石块、泥板等物体上刻划各种符号和标志,用以表示一定的意义。据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居住在云南省的佧佤族仍用刻契的方法在木棍上记载重大事项。刘熙《释名·释书契》中有:“契,刻也,刻识其数也。”陆次云《峒溪纤志》中有“木契者,刻木为符,以纸事也。苗人虽有文字,不能皆习,故每有事,刻木记之,以为约信之验。”方亨咸《苗书纪闻》中有“俗无文契,凡称贷交易,刻木为信,未尝有渝者。木即常木,或一刻,或数刻,以多寡远近不同,刻而为二,各执一,如约时合之,若符节也。”但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契刻同结绳类似,“不是以语言的语音或语素为基础的,不可能是文字,只是有文字以前的一种记事方式。”(11),所以“整个汉字的形体结构系统不可能从契刻简单的道道中发展演变出来。”(12)五.陶符说
陶符,是于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和陶片上刻画的符号,共27种,数量多且刻画繁复,容易同文字联系起来。“其共同的特点是:符号基本见于一种彩陶钵,一般刻在钵口外面黑色的边缘上。每个钵刻一个符号,极少数是两个符号刻在一起。”郭沫若曾言“彩陶上的刻画记号,可以肯定的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陶符是不是文字的起源,还有其他两种观点:一种是否定,陶符有三种共同的作用,其一是代表作用,其二是装饰作用,其三是有记事等另外的作用,只是临时的记事符号,不是文字。(13)另一种是中立,虽然这些陶符与汉字有相似之处,但往往单个存在不成文,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些陶符是否与文字起源有联系。(14)六.图画记号说
文字起源于原始图画,这个观点最早由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也是当前学术界最广泛接受的观点。文字起源于原始图画,并非意为图画即文字,而是意为文字由图画发展而来。我国现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而一些甲骨文也与彩陶上的图画极为相似。“因为它(图画文字)不是由多种事物组成的整幅画,形体单一,视而可知其物民,有名则有音,于是具备形音义三者,所以记事的单体图像实为象形表意文字的主要源泉。”(15)“虽然它们(图画)代表什么意义还不能十分确定,但是它们这种以事物的形象表示事物本身的做法,对真正汉字的产生起到了启发、诱导作用。”(16)当然,也有学者不赞同这种观点,“文字一旦出现,就通过读音与语言结合,这是图画所无法做到的,这便是文字与图画的本质区别。”(17)七.结语
关于文字起源的这几种说法,都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汉字起源的因素,并非一时一人所创造的,而是一个长期积淀、各因素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个人认为,汉字的起源,并非只是一种起源学说所能概括,它是一个历史发展长期综合的过程。
(1)李孝定.文字的起源与演变论丛[M].台湾:联经出版社,1986:94(2)薛俊武.转换异构:汉字起源论[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2(3)(6)(17)陈志明,赵变亲.汉字学基础[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27,27,27(4)(14)张桂光.汉字学简论品[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39(5)(8)(11)(13)刘聿鑫,刘景林.汉字的演变[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6,8,8,13(7)(12)(15)(16)郑延植.汉字学通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44,16,20(9),20管燮初.商周甲骨和表铜器上的卦爻辨识[J].中华书局,古文字研究(第六期),1987(10)王宇信.仓颉“始作文字”的传说及其史影[J];南方文物;2007年04期
第四篇:《宇宙起源与发展》论文
《宇宙起源与发展》
论文报告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自 古以来,对宇宙的思考就是人类思想发展的重要部分,对天体的崇拜与神话也是人类对大自然最早的敬畏。科学的发展并不总是那样死板,人类的文明进化总是充满着浪漫与奇妙,那些人,那些事,都在探索宇宙这条鲜花灿烂的小径上留下了自己芳香宜人的脚印。
探索宇宙那些人儿
在没有电没有灯的远古,每当太阳落山,一切生产活动也就不得不停止,而早期人类单调的生活方式与旺盛的精力也使他们不会就此睡去。观察星空成了他们打发时间思考世界的良好途径。我不得不说一下月亮。月亮,古称“太阴”,是我们可以在夜空里看到的最大、最亮、最富于变化的星;也是传说和神话最多的星。
人类对月亮的崇拜是由来已久的。在不同神话中都有对月亮的不同描述:嫦娥奔月就提到了不死药、蟾蜍、射日;而古希腊神话的月亮女神兼职狩猎女神,主宰繁殖、接生的女神。这些都和月盈月亏的轮回有关,也算是古人类对自然不约而同的一种解读。
现在发现的最早史诗《吉尔嘉美什》便是一部以月亮盈亏为背景创作的叙事
诗。而英国巨石阵据考也与月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波士顿大学天文学教授霍金斯提出了更惊人的理论,他认为巨石阵事实上一部可以预测及计算太阳和月亮轨道的古代计算机。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白昼太阳发出的光辉将一切淹没,灼热刺眼的光使人无法观测。月球由于只是反射太阳的光,光线柔和,易于直视。因而在众多深化传说中月亮多以温柔慈祥充满母性的女神形象出现,而太阳则是威严强大的男神形象。可以说,对月亮的观测和理解是人类了解认识宇宙的第一步。
月亮是夜幕苍穹中最耀眼的珍珠,但人们依旧无法忽视布满夜空的钻石--星星。对星星的观察是与观察月亮同样古老的仪式。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占星术一直都是巫师占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希腊人以其极富创意的思维给天上的无数星星附以美丽的故事。但是他们又是否会想,那些美丽的星星到底是什么呢?宇宙又是什么呢?
看这美丽的水晶球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亚里士多德 希腊人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亚里士多德构建了自己的宇宙模型。宇宙的中心静立着地球。宇宙外围圈围着一个旋转的球形壳体,星星固定在壳体之上。包括太阳和月亮在内的行星在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空间内运行,而且每颗行星都是匀速地、在一个圆形轨道上运行。
他认为,宇宙时由55个透明的球形壳体或者水晶球组成的,它们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点旋转:地球的中心,同时也是宇宙的中心。7颗行星(月亮、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中的每一颗都分别被两个壳体嵌围在里面并被其移动,此外,一颗行星的每个壳体分别与邻近行星的另一壳体相接触。最外层的壳体上附着着星星。古希腊的托勒密将地心说的模型发展完善,且为了解释某些行星的逆行现象(即在某些时候,从地球上看那些星体的运动轨迹,有时这些星体会往反方向行走),因此他提出了本轮的理论,即这些星体除了绕地轨道外,还会沿着一些小轨道运转。后来,天主教教会接纳此为世界观的“正统理论”。托勒密的理论能初步的解释从地球上所看到的现象,但是在文艺复兴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支持日心说的证据逐渐出现,且有些证据无法以地心说解释,地心说逐渐占了下风。在现代世界,支持地心说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尽管这个模型根据现代科学证实它是大错特错,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从原地不前,四处张望的阶段迈出了正确的第一步。
漫长的中世纪像乌云般遮蔽了整个科学界,而划破长空的第一丝光线则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古典宇宙学的大厦已经坚定的存在了2000多年,基督教用名为“上帝”的涂料将其粉刷的富丽堂皇。然而在其看似坚固的外表下,确实弱不禁风的根基。这股风便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大楼,教会烧死了宣扬日心说的布鲁诺,驱逐了哥白尼,却
依然阻止不了亚-托地心说大楼的轰然倒塌。
精确运行的行星
我珍爱类比胜于一切,它是我可信赖的主人,它了解自然的所有秘密,它可能在几何中被忽视了。————开普勒 1601年,第谷逝世。约翰·开普勒接替了第谷的工作,开始编制鲁道夫星表。但开普勒的兴趣和注意力却更多的放在改进和完善哥白尼的日心说上,在探讨行星轨道性质的研究上。他发现第谷的观测数据,与哥白尼体系、托勒密体系都不符合。他决心寻找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和行星运行的真实轨道。
最初的研究从观测与理论差异突出的火星着手。他运用传统的匀速圆周运动加偏心圆来计算,均遭到失败。经过长达4年近70次各种行星轨道形状设计方案的计算,开普勒认识到哥白尼体系的匀速圆周运动和偏心圆的轨道模式与火星的实际运动轨道不符。于是他大胆的抛弃了统治人类思想达2000年之久的“匀速圆周运动”偏见,尝试用别的几何曲线来表示火星轨道的形状。他认为行星运动轨道的焦点应该在产生引力中心的太阳上,并进而断定火星运动的线速度不是匀速的,近太阳时快些,远太阳时慢些并得出结论:太阳至火星的直径在一天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开普勒把这结论推广到其他行星上,结果也是与观测数据相符。就这样,他首先得到了行星运行的等面积定律。随后他发现火星运行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焦点位于太阳上的椭圆,他把这结论应用于其他行星也是适用的。于是他又得到了行星运行的椭圆轨道定律。这两条定律发表在他1609年出版的《新天文学》一书上。但他对自已取得的成就还不满足。他渴望找到一种能适合所有行星的总体模式,把各行星联系在一起。他坚信存在着一个把全体行星完整地联系在一起的简单法则。
在这个信念鼓舞下,开普勒忍受着个人在家庭方面遭受的巨大不幸,在很少有人了解和支持的困难条件下,经过九年的反复计算和假设,终于在1618年找到
在大量观测数据后面隐匿的数的和谐性: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这就是周期定律。1619年,他在《宇宙的和谐》一书中介绍了第三定律,他情不自禁地写道:“认识到这一真理,这是超出我的最美好的期望的。大局已定,这本书是写出来了,可能当代有人阅读,也可能是供后人阅读的。它很可能要等一个世纪才有信奉者一样,这一点我不管了。” 开普勒的三定律是天文学的又一次革命,它彻底摧毁了托勒密繁杂的本轮宇宙体系,完善和简化了哥白尼的日心宇宙体系。开普勒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试图建立天体动力学,从物理基础上解释太阳系结构的动力学原因。虽然他提出有关太阳发出的磁力驱使行星作轨道运动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它对后人寻找出太阳系结构的奥秘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为经典力学的建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都作出重要的提示。
来,像光一样跑吧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但是,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一个新时代的黎明--要到1905年才发生。当时,德国的物理学杂志《物理学年鉴》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作者是一位年轻的瑞士职员。他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用过实验室,通常跑的也只是伯尔尼国家专利局的小小图书馆。他是专利局的三级技术审查员。(他申请提升为二级审查员,但遭到了拒绝。)
他的名字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907年,反正有时候书上是这么写的,有个工人从房顶上掉了下来,爱因斯坦就开始考虑引力的问题。像许多动人的故事一样,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似乎存在问题。据爱因斯坦自己说,他想到引力问题的时候,当时只是坐在椅子上。爱因斯坦用一个简单的公式,一下子使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的视界开阔了几十亿年。该理论尤其表明,光速是不变的,最快的,什么速度也超不过它。因此,这使我们一下子弄清了宇宙性质的核心。
轮椅?不,那不算什么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史蒂芬霍金
他在轮椅上坐了40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会动,演讲和答问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实现。然而,他撰写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他就是“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
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但他一直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正是在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虽然,他的身体一点
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计算着。他思考着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有没有尽头。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他还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他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那多半不是真的,霍金只是不愿被外人打扰。此时他一定坐在这间有着高高天花板的舒适小屋里,安静地在电脑前工作上好几个小时。周围两三盆植物当中摆放的是他三个孩子的照片。每天下午4点,他会在护士的帮助下与研究生们交谈。他们喝着午茶,交流对宇宙的看法。如果有学生对他的理论提出带有质疑,他立即会给一个咧嘴笑容。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抢先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当时已在轮椅上生活了30多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唐突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默。霍金的脸上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心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拥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探索宇宙那些事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的先人很好总结了工具在探索中的极大作用。
望远镜无疑是观察天空的利器,当我们把脑袋探向天空的时候,我们只能看见宇宙的极小部分。从地球上,肉眼只能见到大约6 000颗恒星,从一个角度只能见到大约2000颗。如果用了望远镜,我们从一处看见的星星就可以增加到大约5000颗;要是用一台5厘米的小型天文望远镜,这个数字便猛增到30万颗。假如使用40厘米天文望远镜,我们就不仅可以数恒星,而且可以数星系。
我要看得更远
望远镜的发展颇具诙谐。
是十七世纪初,具体地说,是1608年秋天由一个荷兰小城密德尔堡的眼镜师李帕西发明的。据说,他一时心血来潮——也许是替某一位高度近视的顾客配一副合适的眼镜,将一块玻璃的凹透镜(这是矫正近视眼的)与一块玻璃的凸透镜(这是矫正远视眼和老花眼的,亦可用来作放大镜),一前一後搭配放置成同一水平线上,透过两块玻璃看景物,发现远处的物体被放大了,其实应该是拉近了距离。他用一张羊皮纸卷成一个筒,将两块镜片固定下来,第一个望远镜就此问世。李帕西称之为“明晰镜”,立刻认识到它的用处,譬如:航海、军事、旅行——当时的荷兰航海业十分发达,又在打仗,马上於一六零八年十月向密德尔堡市议会报告并申请专利三十年。尽管市议会立即组织了一个委员会对此“明晰镜”审查,且委员们轮流用来望远,一致认为有用,但未给他专利,因为他们听到消息後,便应法国大使之请,准备送一具“明晰镜”给法国国王,不再可能保守秘密了。於是市议会只给了李帕西一份丰厚的酬金,何谓丰厚?是因原定九百佛罗林金币,由於又让他做一个双筒的,故奖金翻倍。
不给专利的缘故,还有一个自称梅西斯的人在稍後也提出类似申请,其人自称:历时两年试验,发明了同样的望远工具,比李帕西的要看起来清楚得多,如此这般,专利便耽搁下来了。可这个所谓的梅西斯的家伙又说要改进一番,却一直拿不出来实物,後来居然还来了个人间大蒸发,销声匿迹了。估计是个江湖骗子,当然也有可能做不出来成品。
据说还有第三个发明者,那就是与李帕西同住一城的另一位眼镜师詹森,他
与其父老詹森一起发明了望远镜。故老传闻老詹森在一五九零年发明了显微镜,或云未必是他发明的。似乎还有传言是梅西斯去找詹森,却投错了门径,进了李帕西的店铺,李帕西从梅西斯那颇受启发,故而发明了望远镜,等等。虽然个中有不少耳食之事,却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十七世纪初,望远镜这一简单工具是任一眼镜师可用两块现成的镜片制作出来;事实上,伽利略便独立地做出来了。不过发明者的荣誉却落在李帕西头上,实属偶然,因其目的并非想制造一架望远镜,结果却歪打正着。历史上,如是事例大抵如此,像X光线与镭,哥伦布发现美洲、青霉素的发明等等。
李帕西发明望远镜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欧洲,这一被称为“荷兰管”的物事也便流传於欧洲诸国,贵族们认为它新奇好玩,然其实用价值也甚显而易见的,航海、军事上概多采用。不像一世纪的希腊学者希罗发明的“风神球”找不到实用之处,沦为玩物,终致失传。我国古代许多所谓“奇技淫巧”发明亦多如此结局。
一六零九年五月,伽利略听说了“荷兰管”的消息,虽未睹物,然胸有丰富光学知识,一闻即明其原理,立刻独立制作了一具,装到一根据传从教堂管风琴拆下来的铜管两头,成了放大三倍的望远镜,并很快发现放大倍率与透镜焦距的关系。随後,改用当时最好的威尼斯玻璃做镜片,又做了好多架倍率更大的望远镜,最後一具放大了三十二倍,并命名为望远镜,此名一直沿用迄今。
在伽利略手里的望远镜不是对准地面,而是直指茫茫苍穹,获得了一系列天象上的重大发现,从而彻底打破了被教会奉为圭臬的陈规旧说。他首先发现月亮表面凹凸不平,亚里斯多德的“平滑理想的星球”一说不攻自破。他发现天上星星数目远较人眼目击为多,这只能解释为星星的距离远近不等而明暗有别——後来知道还因星球大小不等与亮度不同,托勒密的星球皆等距附於光滑平整之天球上一说就此崩溃了。银河也是由无数小星组成,故看上去,密集一爿,宛似一条光带,过去欧洲人认为它是地上热气蒸发到天上的说法也因此否决了。又发现了木星的四个卫星及其绕木星而转;土星光环在土星转动时,因对地球的角度不同,时见时没——当光环与地球轨道在同一平面之际,其时望远镜尚分辨不出光环,仅见其两侧两个凸起。对此,伽利略称:我看到土星是个三角形;土星吃了自己的儿子。真相到一六五六年惠更斯用倍率更大、分辨率更细的望远镜才被揭示。
不,还不够远
当然,我们不得不谈谈哈勃太空望远镜,这个迄今为止为人类太空科学探索提供极大便利的望远镜。
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46年天文学家莱曼·斯必泽(Lyman Spitzer, Jr.)所提出的论文:《在地球之外的天文观测优势》。在文中,他指出在太空中的天文台有两项优于地面天文台的性能。首先,角分辨率(物体能被清楚分辨的最小分离角度)的极限将只受限于衍射,而不是由造成星光闪烁、动荡不安的大气所造成的视象度。在当时,以地面为基地的望远镜解析力只有0.5-1.0弧秒,相较下,只要口径2.5米的望远镜就能达到理论上衍射的极限值0.1弧秒。其次,在太空中的望远镜可以观测被大气层吸收殆尽的红外线和紫外线。
斯必泽以空间望远镜为事业,致力于空间望远镜的推展。英国在1962年发射了太阳望远镜放置在轨道上,做为亚利安太空计划的一部分。1966年NASA进行了第一个轨道天文台(OAO)任务,但第一个OAO的电池在三天后就失效,中止了这项任务了。第二个OAO在1968至1972年对恒星和星系进行了紫外线的观测,比原先的计划多工作了一年的时间。
轨道天文台任务展示了以太空为基地的天文台在天文学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在1968年NASA确定了在太空中建造直径3米反射望远镜的计划,当时暂时的名称是大型轨道望远镜或大型空间望远镜(LST),预计在1979年发射。这个计划强调须要有人进入太空进行维护,才能确保这个所费不贷的计划能够延续够长的工作时间;并且同步发展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技术,才能使前项计划成为可行的计划。
由此可见,对宇宙的探索一直都是科学界最尖端的探索,新的技术被最先应用到航天领域,而航天领域对科技的更高需求又促进了科技的不断发展。航天领域自从它面世的一刻,就是各国的高科技竞争舞台。从加加林首次登上太空,到阿波罗号登月,从东方红号上天,到挑战者号坠毁„„每个国家都清楚的认识到,谁掌握了尖端的航天科技,谁就能在日后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科学宇宙观对我们的意义
对于我们广大的大学生来说,科学的宇宙时空观意义重大。对宇宙的认识与探索可以大大激发我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我们思考的能力。我们来看一下哥白尼的例子。
沃德卡尔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也是最喜爱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尔家作客,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尔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尔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尔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毫无疑问,少年时的经历成了哥白尼日后成为举世闻名天文学家的契机,宇宙
宇宙学是一门很奇妙的学科它既存在于高精尖的科学技术中,也包含许多我们能亲身体验的现象。对宇宙的认知与了解无疑能使我们了解更多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不因距离我们太遥远而使我们觉得索然无味。其次又培养了我们探 综上所述,学习宇宙的起源与发展有利于我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与发展,使我们了解和探索世界的有力帮助。
第五篇: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论文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马闯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12-1 521521)
摘要:本文论述的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科学的进步,我们探索的领域不断扩大。其中,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人们都渴望了解:在原始地球早期环境下,物质是如何实现由非生物界到生物界的跨越?抑或,在地球形成早期,肯定存在没有生命这样一个时期,生命又是怎样来的呢?
关键字:生命起源、生命科学、海洋生命
引言
生命起源是一个古老、神秘而又时髦的大课题,长时期来始终被封建迷信所笼罩。在我国号称“鬼城”的四川鄷都县有一座奈何桥,桥两岸生与死遥遥相望,桥下便是阴曹地府,生命与非生命之间果真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吗?上帝创造人的故事和达尔文的物种进化都是在生命诞生之后的事,不在本论文的讨论范围之列。这里要论证的是在混屯初开之时,地球上的原始生命物质和原始生命形态是如何形成的。
一、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1.创世说(神创论)和新创世说:创世说是把生命起源这一科学命题划人神学领域,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上帝设计创造的,或者是由于某种超自然的东西干预产生的。19世纪以前西方流行创世说这一学说。近年来,在科学的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创世说的支持者为坚持这一非科学的观点,不得不作出新的努力使圣经与科学调和,用科学知识来证明圣经的故事,如将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一些“证据”来证明上帝造物和物种不变的观点,这就是现代的新创世说。这一学说无论怎样修饰都是不科学的。
2.自然发生说(自生论):认为生命可以随时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迅速产生出来。如腐草生萤,腐肉生蛆、白石化羊等。这一学说在17世纪曾流行于欧洲。随着意大利的医生雷地和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等人的实验的成功,这一学说失去了他的生命力。
3.生物发生说(生源论):认为生命只能来自生命,但不能解释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的来源。
4.宇宙发生说(自生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的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到达地球,从而使地球具有了初始的生命。这个学说仍然不能解释宇宙间最初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此外,宇宙空间的物理因素,如紫外线、温度等对生命是致死的,生命又是怎样穿过宇宙空间而不会死亡呢?
5.化学进化说(新自生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经历长期化学进化过程而产生的。这一过程是伴随着宇宙进化过程进行的。生命起源是一个自然历史时间,是整个宇宙演化的一部分。因为有比较充分的根据和实验证明,这一学说为多数科学家接受,但仍需要深入进行研究。
生命起源问题是自然科学界面临的几个主要的未知基础科学问题之一[1]。几乎所有的自然历史及生物学教科书总会有几章介绍生命起源。按照大爆炸理论,大致是从亿年前大爆炸开始的宇宙起源,到约50亿年前太阳系的起源,到约45亿年前地球的起源,到大约37亿年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地球上生命体系是已知的宇宙中惟一的生命体系,也是已知的宇宙中最复杂的分子体系,更是自然演化出的最完美的分子体系。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过程是如此复杂,生命起源的过程是如此偶然,有人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一只猴子在打字机的键盘上随机跳动能打印出大英博物馆的所有图书,那么在地球上发生生命的几率比这还小。但是,在地球上的的确确自然产生了生命,而且
产生了智慧生命人类这一宇宙最美丽最灿烂的花朵。如果说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是一个奇迹,那么对地球上这一奇迹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原理的探索
当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事业,也是自然科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显然,对生命起源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自然的奥秘,揭示生命的奥秘,而且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并无疑对人类的思想史及文明史产生重要影响。
二、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探索
生命的起源问题就是要研究物质如何在自然条件下由“死”变“活”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是科学与宗教、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长期争论的焦点,它与宇宙的起源、意识的本质等,都是人们所面临的对自然本质认识的几个未解之谜,它的解决不仅对科学将起极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而且将会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重大的影响。
生命起源的研究涉及到许多科学学科,并引出了许多的哲学问题,因此没有哲学思 维而力图勾划出整个研究的前景是难以想象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探讨生命现象这一亘古 问题时,无数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都付出了毕生心血。有关生命起源的文章和论 著[2一3]则不胜枚举,并出现了多种学说,如生机论、创造论、泛生论、星球转移说、机制论、唯物论等等,不过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则是奥巴林的化学进化学说,艾根的超循 环理论和卡斯林—史密斯的生命从泥土中起源理论等。
奥巴林学说是以蛋白质为主的大分子群体可以形成与细胞相似的团聚体,通过团聚体中越来越复杂的分子群体的不断积累而产生生命的。这里最先自然出现的是细胞的物理化学的框架,其次是团聚体中的随机分子群体组织成了自我维持的代谢循环即酶,最后出现了比上述更为高级的组织即基因。该理论允许进化可以在有较大误差率情况下进行,群体的代谢只依赖于部分分子的催化活性,所以是高度容忍误差的,而且,在此没有一致性的要求,分子群体中可以有较大的统计涨落,遗传漂变作用可以成为推动进化的主要力量。艾根的理论认为生命的起源经过了一个大分子自组织阶段,形成协同整合的超循环 组织。一开始就有可以自复制的RNA,是基因在先;进而酶与RNA构成了原始的遗传转录器,是酶随后;细胞则是最后形成的。
卡斯林—史密斯提出的生命从泥土中起源的理论则指出,泥土中的矿物微晶也许 在核酸出现之前就已充当了遗传材料,微晶起到了复制信息并转移信息的功能,泥土在 先,酶在其次,然后是细胞,最后是基因。
三、海洋生物的起源—“海底黑烟囱”
海底黑烟囱及相关生物群体的发现是近20年来全球海洋科学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在海底黑烟囱周围高温、高几、黑暗、缺氧、含硫等极端环境中,生活着特殊的深海生物群落,它们的初级生产者嗜热细菌和占细菌,在基因组序列上最接近地球上原始的祖先,生活环境也与生命起源时地球上的高温、缺氧环境非常类似。地球历史旱期热液系统曾经在地球表而广泛分布,因而嗜热微生物有着广泛的生存空间。通过对生命起源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环境条件、能量条件、安全条件等方而考虑,现代海底黑烟囱周围的水热环境是探索生命起源的理想场所。
生命起源必须具备物质、环境、能量、安全等条件,目前广泛认为生命最可能产生于黑烟囱周围,因为海底黑烟囱可以提供生命起源所需的所有条件,分析如下[4]:(1)物质条件。黑烟囱周围是化学演化的有利场所,热液喷口喷出CH4、H2、NH3、H2S、HCN和各种金属元素可以提供化学演化各阶段所需的所有原料,并且可以为生命出现以后 的生命延续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2)能量条件。生命起源中由无机物反应合成有机小分子以及有机小分子反应合成生物大分子等各阶段都需要高的能量才能进行,而海底黑烟囱喷出的热液温度非常高,比如东太平洋洋底“黑烟囱”喷出的热液温度高达350℃,这样的高能环境足以支持生命起源各个阶段的能量需要;(3)环境条件。水热喷口附近的温度、pH值和化学成分的梯度变化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环境条件,非常有利于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像现代海底黑烟囱周围的水热环境在现在的地球上已经不多了,但是在地球的早期,由于火山活动普遍,构造运动强烈,海底喷气和水热活动的强度至少是现代的5倍,太古代洋中脊的总长度大约是现代的3~5倍,水热环境可能广泛的存在于地球表面[5],因而嗜热微生物有着广泛的生存空间。可能最早的太古宙生命就是被限制在热液系统周围的嗜热微生物。现生的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最接近于地球上的最古老的祖先。随着地球的演化,环境的改变,这些古老的嗜热微生物以及它们的生活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小了。
(4)安全条件。有两种环境可以成为生命的摇篮:一是水体的表浅处,在这里“汤”可以在阳光下浓缩、“烹调”;另一处类似于现代海底黑烟囱附近的黑暗的深水下的水热喷口。原始地球由于天体碰撞频繁及地球出气作用所产生的强烈的温室效应,以及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可能使环境单调而又不稳定的地面小水池不适于出现原始生命。再加上陨石和彗星等天体频繁的撞击,可能使地面小水池中产生的生命起源的萌芽都毁灭了,只有隐藏在深海热液喷口附近的生命能避免天体撞击地球所造成的有害影响得以保存,所以是孕育生命最理想的地方。
四、生命的物质基础
由于受到研究手段的限制,人类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只是到了近代才形成了科学的认识和方法,并确认了生命活动时物质运动的形式之一,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碳、氢、氧、氮,此外,还有少量的硫、钙、磷和其他二十几种微量元素,以及由这些元素在地球环境中自发产生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水和无机盐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区别生命与非生命的基本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很大,由千万或几百万个氨基酸分子构成,具有十分复杂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是一切生命的基础。生物体的所有组织器官都会有蛋白质,它在生物体内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节功能(2)保护和支持功能(3)运输功能(4)储存和营养功能(5)收缩的运动功能(6)防
御功能(7)识别功能(8)信息传递功能(9)基因表达调控功能(10)凝血功能(11)催化功能。
五、个人观点
生命起源的过程就是地球不断发展的过程,地球家园为我们提供了安逸和谐的环境,是我们温馨护层。因此我们要不断的进行保护和对其进行深刻的发展。
同时,生命的起源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十分价值和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呵护的,对地球这一奇迹发生及原理的探索当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事业,也是自然任务之一。因此保护和合理的开发我们的地球善待我们周围的生命是我们一项重要的任务,对生命起源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自然的奥秘,揭示生命的奥秘 ,而且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并无疑对人类的思想史及文 明史产生重要影响。对此,我们要为科学的关系人们本身的生命起源及演化事业的深入探究献出我们一份力!
六、结束语
由于生命起源研究的是几十亿年前,地球上人类远未出现之前生命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由于最早产生的原始生命休结构十分简单,组织状态极度脆弱,极难形成化石保存下来,以及当时科学技术手段有限,至今尚不能找到合理的答案。生命起源仍处于众说纷纭,莫表一是的假说阶段。通过学术争鸣和新假说的不断提出,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研究生命起源的航船正越来越靠近了真理之彼岸。
参考文献:
[1] 张晌,《生命起源》,科学日报出版社,1989。12 [2] R.F.Doolittle,et al.,Science 1996, 271:470 [3] J.Keosian, The Origin of Life,Reinhold,New York,1968, Ind 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