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写景的经典古诗词系列
有关写景的经典古诗词系列
【导语】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东星资源网整理了相关内容,快来看看吧!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有关写景的经典古诗词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篇二】有关写景的经典古诗词
游山作
翠峦风响异,天清云色奇。
曲肠车逶迟,气湿马寒鸣。
雾迷晓见路,林涛摧烟波。
闲卧浅草铺,醉梦魂远飞。
幽谷
水涯曲深处,绿竹斩淇波。
岸草结根奥,华石风荡坚。
畅游乌江
彩霞戏翠林,蓝天奔水游。
山涛织绢边,画廊百里延。
桔园
绿叶彼偃蹇,黄金临薆然。
香馥树行间,荣果箕难载。
途暮赋
烟岚袭青云,萧风破水滨。
晨出日曜景,下壁见彩沉。
夜色
蟾王浮空光似练,峦壑低眉岩折腰。
央影横斜千云倾,晚树重茵荇藻凌。
清菹伏丘路迥隔,孤鱼通浦奈销忧。
情犹乡土色不改,岂因穷达起异心?
【篇三】有关写景的经典古诗词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第二篇:古诗词中的写景手法
古典诗词中的写景手法
一、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
2、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白描等的表现手法。
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
【注意】“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又分很多的手法)不能混淆。“写景手法”是写景的方法。抒情方式是指抒情的方法。
二、示例
1、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的第三第四句却笔锋一转侧写,写的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2、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3、声与色的结合(绘形绘色)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4、虚与实的结合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同学们在鉴赏时要注意诗中哪是实、哪是虚。以及诗人着意要表现的是实还是虚。弄清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如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5、点与面的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
6、远与近的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7、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8、“列锦(意象叠加)”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可以通俗地叫意象叠加。“列锦”又称“列词”,最早大约见于我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一书。
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
例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全句由十个纯名词构成六个意象,叠映出商山黎明之前的一幅完整的画面:残月高悬,雄鸡清声;茅房客舍,思归心切的客人早早地起来赶路,谁料,板桥横渡,冷霜冽冽,一行足印,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了。整句诗仅由叠加的六个意象来突出“早行”二字,不着一闲词,尽得“早”之风流韵味。区区十个字,不仅有景有情,而且还有动态的叙述,妙就妙在没有一个动词。如果写作“鸡鸣茅店月,人行板桥霜”,意思也许是完整的,但也就不会传诵至今了。
再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三句由九个名词(定名结构)分别排列为三组,每组都是一个特写镜头,所述景物原是大自然中极平常的,但平凡的事物一经诗人的艺术组合,便浓重地渲染出一幅凄凉萧瑟的气象,并将读者带入荒僻冷寂的艺术境界,几乎成了写景的绝唱。
三、手法释疑:何为“列锦(意象叠加)”? 列锦(名词叠加)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可以通俗地叫意象叠加。“列锦”又称“列词”,最早大约见于我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从诗词鉴赏的角度,有人也把“列锦”叫“意象叠加”或“名词叠加”。
在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
例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全句由十个纯名词构成六个意象,叠映出商山黎明之前的一幅完整的画面:残月高悬,雄鸡清声;茅房客舍,思归心切的客人早早地起来赶路,谁料,板桥横渡,冷霜冽冽,一行足印,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了。整句诗仅由叠加的六个意象来突出“早行”二字,不着一闲词,尽得“早”之风流韵味。区区十个字,不仅有景有情,而且还有动态的叙述,妙就妙在没有一个动词。如果写作“鸡鸣茅店月,人行板桥霜”,意思也许是完整的,但也就不会传诵至今了。
再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三句由九个名词(定名结构)分别排列为三组,每组都是一个特写镜头,所述景物原是大自然中极平常的,但平凡的事物一经诗人的艺术组合,便浓重地渲染出一幅凄凉萧瑟的气象,并将读者带入荒僻冷寂的艺术境界,几乎成了写景的绝唱。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这也是千古名句。作者运用列锦手法,把杨柳岸、晓风、残月艺术地排列在一起,表面上完全是写景,而深情寓于其中,用美好的自然景物,反衬诗人的空虚寂寞之感。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161年冬秋,南宋军队分别在瓜洲和大散关打败了北方的入侵金兵。两句诗写的就是这两件事。瓜洲是古渡口,军队渡江必经之地。大散关是关隘屯兵之处。见“渡”见“关”,立刻会产生战争的联想。诗的特点还在于,并没具体描写战争,只是写出了两地的场景:雄关秋风立战马,雪夜渡口列战船。营造了一种浓重的战争氛围,没写战争场面而战争确实存在。楼船、铁马、雪夜、秋风给人以战争的悲壮苍凉感。
运用“列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经典的列锦还有“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等等。
第三篇:描写景物写景写物的好句: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名句摘录
描写景物|写景写物的好句: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名句摘录 描写春夏景色:“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欧阳修 描写雨后景色的语句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杜甫
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陶渊明
描写西湖六月优美景色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以景写情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以春景来烘托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志南和尚
洞庭湖气势之大,景象变化之多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范仲淹
第四篇:古诗词
2014初中阶段古诗词记忆大赛海内存知己,2,同是宦游人。
3海日生残夜,4,行舟绿水前。
5《使至塞上》的作者为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诗句是,闻道龙标遥有此寄。
7南宋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就请你把这首《黄鹤楼》默写下来吧:
《黄鹤楼》
8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9白头搔更短。
10沉舟侧畔千帆过。
11《钱塘湖春行》中最具色彩美的诗句是:“。” 12黑云压城城欲摧。
13角声满天秋色里。
16君问归期未有期。,夜吟应觉月光寒。
18《渔家傲》中与《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近的诗句是19不畏浮云遮望眼。
20转朱阁,照无眠。不应有恨,?
21了却君王天下事,22人生自古谁无死。
23夕阳西下,24浩荡离愁白日斜,
第五篇:古诗词
小学六年级学生古诗文试题
六年
(五)班
宋润泽
1.秋日的晴空,万里无云,一片纯情的湛蓝。偶一抬头,看见一排矫健凌厉的白鹤直上九宵云天,这一蓝一白,一静一动,神韵万千。我不禁诗性大发,脱口念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我做事情拖拖拉拉,每天晚上做家庭作业总是要拖到九点钟才作完,爸爸看了直摇头。他在我的书桌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醒我做时间的主人。
3.我们的陈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4.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5.老师,你可记得我── 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6.汶川地震让孩子们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如果我们要鼓励灾区的小朋友学会坚强,我们用《竹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最好!二.古诗填空。
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_______桔_______时。2.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里江陵_______日还。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村。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_______马上催 5.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 6.江上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
三.请把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A野旷天低树
1苏轼
B万里长征人未还
2李白
C明月来相照
3王维
D桃花潭水深千尺
4刘禹锡
E报得三春晖
5孟郊
F京口瓜洲一水间
6王安石
《竹里馆》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宿建德江》
《赠汪伦》
《游子吟》
《泊船瓜洲》 G同到牵牛织女家
7王昌龄
《浪淘沙》 H水光潋滟晴方好
8孟浩然
《出塞》
迟日江山雨,春风花草香。
夏季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春季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冬季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诗 仙
杜 甫 诗 圣
李 白 诗 鬼
孟浩然 山水诗人
李 贺 边塞诗人
王昌龄
四、选择题
1、选出全是宋诗的一组。()A《钱塘江春行》、《泊船瓜州》、《蚕妇》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题西林壁》、《元日》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示儿》、《游园不值》
D、《枫桥夜泊》、《咏柳》、《宿新市徐公店》、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和()被世人喻为花中四君子。
A、松、竹、兰 B、菊、竹、兰 C、菊、松、竹 D、兰、竹、荷
3、选出李白的作品:()A.《古朗月行》
B.《登鹤雀楼》
C.《送元二使安西》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E.《望天门山》
F.《赋得古原草送别》 G.《江南春》
4、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A.红色
B.花
C.树叶
五、判断题
1.晚唐诗人骆宾王《咏鹅》一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白鹅在水上嬉戏的情景。
()
2.《秋浦歌》、《将进酒》、《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都为李白所作。
()
4.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胡令能同为唐代伟大诗人。
()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就是说黄四娘家门前的小溪两边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
()
5、“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诗的发展简史
初唐是朗读繁荣的准备期,初唐诗坛,能摆脱齐梁诗风影响,呈现新的倾向的诗人是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的创作起到了前承汉魏后启盛唐的历史作用,开创了新风气,代表了诗歌革新的方向。
盛唐诗歌是朗读繁荣的顶峰,主要分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两大派别。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的诗歌起于南北朝时代晋宋之交的陶渊明与谢灵运,陶、谢二人各有成就,对后世诗歌创作都有很大影响。代表诗人是孟浩然和王维。唐代战事繁多,开边战争不断出现,以边关战事为中心的边关生活也成了盛唐诗人关心的重要内容。他们一方面为奋发身上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所鼓舞,另民为立功边关求取功名的仕进道路所吸引,或身赴边塞,或心向边关,因此,形成了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是高适和岑参。此外,盛唐时期还出现了两个超级有名的诗人,一个是我国做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个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此二人被并称为盛唐诗歌的双子星。
唐诗发展到中唐出现了黑白,由成唐的浪漫主义积极热情转向中唐的现实主义冷静思考,并在短期的过渡后呈现出唐诗发展的第二次繁荣。中唐诗歌史可以分成前后两期,中唐前期诗歌虽还有继承杜甫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也还有盛唐边塞物余波,但诗歌面貌已显出一种由盛唐转向中唐的过渡。或反映现实而情调伤感,或逃避现实而寄情山水;诗歌创作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又开始;奋发身上的盛唐精神渐渐消失。中唐后期,名家辈出,流溪众多。和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于中唐诗坛的就有著名的韩孟诗派。此外还有贾岛、卢仝姚合等人。此外,中唐诗坛还诞生了一位和李白、杜甫齐名的诗人——白居易。白居易一生勤于创作,今收集的诗歌有三千八百多首。
晚唐诗歌不及盛、中唐诗歌繁荣,但也出现了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牧、温庭筠、李商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韦庄等。这些诗人的创作,都各有风格特色。
古诗中的故事
安史之乱,这一战争使流亡在外的百姓们历尽磨难。唐朝的大诗人杜甫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战乱,叶落归根。但是,这个愿望却迟迟不能实现。直到有一天,杜甫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他和家人们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再也无心伏案写作了,随手卷起诗书,与家人同享胜利的欢乐。这时,杜甫的孩子问他:“父亲,我们过几天是不是就可以回家了。”杜甫激动地说:“孩子,没错,我们终于能回到梦寐以求的家乡了!”说到这儿,泪水又溢满了眼眶。情不自禁地想象起了那回乡时的情景:白日里放声高歌、纵情饮酒,伴着那美好的时光沉舟返乡,立即动身从巴峡出发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老家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杜甫这种归心似箭、收复失地后的喜悦之情是我们都能理解的。他和家人们沉浸在这种欢乐的气氛中了,什么事情都顾不上了,全家人尽情享受着这突如其来地幸福。突然,杜甫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狂喜之情了,随即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