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教育论文(通用)
家长教育论文范文(通用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教育论文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长教育论文1一、我国当前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缺乏正确的儿童观,儿童还不被作为独立的个体。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权威型家长和家长制的作风受到了推崇,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以父母或是家长的想法来对儿童进行教育,以此来达到高教育的目标,这也使孩子成为家长意愿的替代品、孩子体现的是家长的自身愿望、孩子教育的结构成为了家长强制出的产品,这也是最为传统的亲子观。就现在而言,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中的和谐、民主、平等的亲子观念也逐渐形成。虽然传统的家长制家庭教育观念也逐渐的消失了,当先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平等、和谐的亲子观念,但是很多幼儿家长的儿童观尚不完善,认为儿童还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二)幼儿家长对有些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到。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普遍运用的教育方法是灌输式、教育目标也不是子女的实际想法,教育的内容也重智轻德,对于这些来说,现代的教育观将教育非万能论作为基础,对教育的有效性、教育的原则、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之间的作用更加的重视,在对教育方法、教育任务、教育目标进行设立的过程中,也更加的突出了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健康发展为本这些理念。出了幼儿在教育观形成的时期所能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之外,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教育观,所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观念的全面性认识不深。
儿童观与儿童发展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之间互为基础。儿童观必须要在对儿童的本质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对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遵循以儿童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将对儿童的发展进行有效地促进为原则作为基础来形成的。儿童发展观要将儿童观作为基础,还必须要满足三个要求:
第一,对儿童的发展主体性尊重并且承认;
第二,对儿童的发展潜能尊重并承认;
第三,对儿童的发展差异性尊重并承认。
在我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受到一些错误儿童观的影响,儿童发展观就容易变为以家长的愿望为基础,以家长的意愿为主体。
二、对我国当前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进行有效的改善。
当前,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引导的主要力量并不是专业的机构,而是图书出版商以及电视传媒。必须要承认的是,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图书以及电视节目对我国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改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想要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正确的培养只依靠这两种力量的作用是不可能完成的,主要的原因就是下面两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在对图书的选择上以及收看电视节目上存在非常明显的随意性和随机性,无法为家长提供系统、稳定的指导;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图书市场中出版商有较大的差异,虽然有一部分家庭教育的指导产品质量较高,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不科学、观点较为偏激的读物,这些读物具有一定的误导性。
所以说,相关的机构必须要进行恰当的引导。
(一)构建国家级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
当前,我国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的结构主要以妇联组织以及部分专业的学会为中心,对各种资源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政府需要对学术资源、行政力量以及资金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进行协同同坐,构建一个中国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权威性机构,主要负责对全国的亲子教育方案进行推行、研发、指导以及评估,以此来对亲子教育的实践工作进行引导。
(二)对图书和电视等传媒子单元进行规范和引导。
当前,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学习的主要方式仍然还是要通过报纸、图书以及电视。所以,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使得传统媒体对亲子教育方面的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进行有效的提高,对网络等现代化的媒体进行充分的利用,以此来使亲子教育的受众面和覆盖面都得到提升。
(三)鼓励幼儿园开展亲子教育课程。
幼儿园是对家长培训活动进行开展的另一个渠道。当前,幼儿园由于受到自身资源的限制,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时候对外部的资源过度的依赖,也就是对校外的专家依赖过大。幼儿园由于对一些专家教授进行邀请过于的重视,而进行家庭教育活动所讲的主体也是由这些专家和教育随意决定的,这也就导致了学校全部家长的教育内容随意性较强,没有自主性、计划性以及系统性。为了使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就必须要将幼儿园中具有实际经验的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将外部专家作为顾问进行指导,让外部专家能够给予主讲教师一定帮助,让教师能够对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的进行完善,建设出亲子教育的体系。
三、结语。
家庭教育观念在当前是一个新的概念,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性特点,对儿童的发展来说,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其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家庭教育观念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同时提出了对家庭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和改善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家长教育论文2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人类在不断认识、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得以繁衍生息。文章从亲近自然教育、了解自然教育、保护自然教育几个方面,研究如何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面对部分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需要加强国民环境教育,尤其要从娃娃抓起。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光靠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很难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文章从亲近自然教育、了解自然教育、保护自然教育几个方面,研究如何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一、亲近自然教育。
亲近大自然是环境教育的第一步。环境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在课堂上重视体验式教学,同时还应让幼儿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亲身感受环境的重要性,了解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和对策。幼儿园多为课堂教学,即使带孩子去室外观察,也很难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活动。而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是一对一、二对一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灵活、随意,受教育者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教育关注度”,教育效果当然不言而喻。
其实,亲近自然,家长不一定要带孩子到有山有水很远的地方去,也许门外的大树下、小区的草地上、河边的竹林里都是一次亲近自然教育的生动课堂。可让孩子看看一块小小的地方也有不少自然的宝藏在里面,家长可以指一指不同的树和落叶给孩子看,看花草、看天空云彩、看蚂蚁和小虫子,并让孩子嗅各种花草的气味,和孩子一起感觉凉风的吹拂。在散步的时候,尽可能让孩子去注意小地方,听虫鸣、听鸟叫,等等。家长只要去引起孩子的注意即可,不需要解释太多。还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你有没有听到一种细细的声音”,并让孩子进行简单的描述。如果孩子发现一些东西好奇地问家长时,家长若不知道,那么家长可以把问题记下来,回家后再找书或一起到图书馆去查资料。要记住:家长必须与孩子一起找出答案,才能完成家庭教育的全过程。
二、了解自然教育。
了解自然并不是要熟记很多树、鸟和昆虫的名字。家长帮助孩子了解自然,应该是帮助孩子了解自然运作的法则,比如四季的运转、昆虫的生态习性等,以及自然界里事物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当然是让孩子了解人与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性,了解自然万物内在的规律和互相依存的道理,和谐共存和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教育的精髓所在。
家长在帮助孩子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是很重要的。比如,孩子对种子发芽很感兴趣,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种些豆类,让孩子观察它们的生长;再如,土豆块根繁殖,孩子观察后家长可以适当提一些问题,让孩子比较块根繁殖与种子繁殖的异同。或者在大自然中捕捉些小昆虫带回家,让孩子观察它们日常的生活,在喂养时与它们亲切地“交谈”,让孩子了解小昆虫爱吃什么,不吃什么,有什么习性,它们应该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并知道保护益虫的道理。每一次的活动都提醒家长:孩子的活动要重视活动过程,尽量让孩子独立或半独立完成。热爱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家长要善于保护并引导孩子的这种天性。
要引导孩子在玩耍中认识环境与人的关系,家长在陪孩子玩的时候,也要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因素,以此来培养环保意识。亲近自然与自然灾害是互相冲突的,家长在带孩子亲近自然的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在野外怎样保护自己。大自然有可亲可爱的一面,生存竞争也有其残酷的一面。例如,走到树下要小心毛毛虫会刺人,爬到山上要当心马蜂蜇人,来到河边更要小心溺水,下雨了旷野里要防雷击,等等。毕竟,在所有教育中,保证孩子生命的安全和免受伤害是第一要义,这同样也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常识。
三、保护自然教育。
所有亲近自然、了解环境的教育行为,都要归结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总目标。幼儿园对家长的指导也要归结到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指导家长怎么做以后,要引导家长去观察、去总结:孩子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以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或改进?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和孩子还有哪些事可以去做?当孩子看到路人乱丢垃圾时,能向家长陈述否定的看法;当家长不经意间开大水龙头,孩子会向妈妈提出批评建议;当家长再次带孩子远足时,孩子不再吵闹,而是静静地看树下蚂蚁搬家,听枝头小鸟鸣唱,敬畏生命之重,感受自然之美。无论事有多小,家长都应惊喜:保护环境的重任,孩子们这一代会用双肩担起。亲自然教育和环境保护都是需要付诸行动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力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做一个热爱环保的公民。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环保行为的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受益的。“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是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目的。
四、结束语。
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教育工作,实际上也是家园互动教育在环境教育中的具体体现。要想把正确的`环保意识深植于幼儿心中,让年轻一代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家园配合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家长教育论文3家庭教育主要是幼儿在家长的引导下认识生活、社会和自然的一种方式,这种教育自幼儿出生开始就一直在进行着。
现在幼儿刚入幼儿园,接触了家人以外的世界,这是孩子所建立的第一个社会关系,这段时期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将伴随孩子一生,所以这段时期的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里的教育并不只是老师的课堂教育,还有我们家长需要进行的家庭教育,甚至家庭教育比课堂教育更为重要,因为幼儿在家的时间比在幼儿园的时间要长,而且幼儿对家长的依赖和信任远胜过老师。现在我就我的孩子的教育浅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首先,爱是一个最主要的家庭环境。
不管是父亲的父爱、母亲的母爱还是父母之间的爱和相互尊重,都要让孩子感受到,但并不是刻意的表现,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表现。父母经常与孩子有一些亲密的接触,这样有利于孩子感受到爱。一个充满了爱和和谐声音的家庭将是滋润孩子心田的一份沃土,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苛刻,也不要有攀比的心理。
现在的社会,许多人的思想都很穷,总是看不到自己拥有的,总是觉得别人 拥有的比自己多,这样潜移默化的感觉会带给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到沉重、不快乐,或者会让孩子有一种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也有许多的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老是有一种自己的孩子哪哪都不如别人孩子的感觉,甚至有的直接表露出来,这样的氛围会让孩子有自卑心理的。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谨言慎行啊!
第三,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最特别的。
相信你的宝贝是最棒的,善于发现他的特长,并鼓励他,将他的长处在他的面前放大,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尽量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东西,从中发现他的兴趣,并加以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的,如果孩子对什么东西表现出不感兴趣甚至反感的话也不要强迫孩子学习,或许你可以试着让他对这一件事情重拾好奇心,或者放弃。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对什么事情不感兴趣还要硬着头皮去做的话,我们会更加反感或厌恶,而且会不开心。我觉得孩子有一种快乐学习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对于孩子犯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批评指正,不能视而不见。
但是在批评方式上应是先尽力找出孩子对的地方予以肯定,安抚好孩子的情绪,让他不那么反感的情况下再指出他不对的地方,比如可以先肯定对的,再指出错的,或者先表扬以前的,再指出今天的,甚至可先做自我批评,再批评孩子。批评孩子可以严肃,甚至可以严厉,但这不等于粗暴,更不等于讽刺挖苦、奚落谩骂。否则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势必会引起对立的情绪。
这就是我的见解,总之,要让孩子在充满爱和和谐声音的家庭成长,不要对孩子太过苛刻;要试着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试着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与你都学习相互理解;要经常对孩子表现出肯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对于孩子犯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批评指正,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第二篇:家长教育论文
家长素质与子女成长探析 ——基于《林哈德与葛笃德》的阅读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在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妇女形象——葛笃德,她勤劳、勇敢、善良、正直、智慧。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她的七个孩子快乐成长,个个有教养而且受到了周围人的赞赏。在我国,更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蕴藏着深刻的家庭教育思想的故事,可以说之所以出现一代大儒孟子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是与他们优秀的母亲的精心培养离不开的。在这些故事中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家长本身所具有的优良素质及其对子女的深刻影响。那么父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父母的素质与对子女的成长有何影响,我们可以从《林哈德与葛笃德》这一部家庭教育的不朽之作中有所获益,从而对我们目前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困惑有所启发和指导。
一、家长素质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家庭教育能否发挥其作重要作用,则取决于家长的素质。下面主要从家长自身素养和教育素养两方面来看家长素质对子女的影响。
(一)良好的自身素养——做好自己才可能做好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家长对子女最有力的影响和教育方式就是以身作则,进行榜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家长想让孩子成为成么样的人,那么自己首先就得成为什么样的人,尤其是在道德品格方面。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葛笃徳是一个“具有美德的模特儿”,而且她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们的影响,处处以身作则,所以七个孩子在母亲耳濡目染的影响下也像他们的母亲一样勤劳、善良、充满爱心。首先葛笃德是一个十分勤快的妇女。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她仍然将家里打理得一尘不染,井井有条。“葛笃徳在丈夫没有回来以前,先忙着做完了星期六的工作.她一面替孩子们梳头,缝补衣服,整理房间,一面还教会了孩子们一首歌” ①。有这样一位勤快的母亲,再加上葛笃德的有意识地教导,所以孩子们尽管年 1 纪小,但是都可以帮父母干家务,比如纺线,照看年纪更小的弟弟妹妹等。试想如果葛笃德自己是一位懒惰的家长,却教育子女热爱劳动,相信很难培养孩子勤劳的品质。其次我们在小说中可以充分地体会到葛笃德是一位非常善良和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他们的邻居鲁迪一家由于受镇长欺诈失去了财产,从而陷入了饥寒交迫的窘境,甚至鲁迪的孩子要偷食物以裹腹.而善良的林哈德和葛笃德不仅不计较鲁迪孩子的偷盗反而是竭尽所能地周济和帮助他们,鲁迪一家才得以度过难关。正是由于林哈德和葛笃德自己身体力行去帮助关心周围的人,他们的孩子才懂得并能很好地去实践“关爱别人”,甚至能够自己饿着从而把节省下来的面包留给别人,并且在帮助别人时候还懂得顾及受帮助者的感受。
小说中在家长自身素养方面体现的比较多的是葛笃德良好的道德修养及对子女成长的良好有益影响,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家长的其他素养无疑也对子女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作为家长,如果在工作之余仍然能够坚持继续学习的习惯,那么自然也会对孩子养成好学上进的品质有所帮助。
(二)一定的教育素养――好的教育方法才可能有好的教育效果
由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正规和正式的特征,而更多的是在养育和陪伴的漫长岁月中的熏陶和影响,所以对于子女的成长,家长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并不是说家长素质高了,孩子素质就一定高。家长具备良好的自身素养是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一方面,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还要看家长是否具备一定的教育素养。教育素养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这三方面的基本素质①。作为21世纪的家长,应当注重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要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而且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子女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能够把握和运用一些教育规律.而非停留在依靠传统习惯和家长本能去教育子女,采取“我的孩子我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棍棒法”或者“物质利诱”的简单教育方法。
葛笃徳是一位非常智慧的母亲,她在教育子女时采取了一些巧妙而有效的方法。“她已经养成了习惯,每逢星期六总要利用晚祷的时间,专心地把她认为这个星期最重要和最有启发性的事情,铭刻在儿女们的心上。”,葛笃徳很巧妙地利用节假日祷告,帮助子女养成自我反省以及及时纠正所犯错误的良好习惯。①李亚杰.当代家长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孩子们,这个星期里我们大家的行为怎样呢,我们的行为都规矩端正吗?”,在她的引导下每个孩子逐个回想反省自己在一周里做的不够好的地方,然后她再教导孩子们应该怎么去做,并随时给与督促和帮助,在这样的看似对很细小的生活琐事的即时纠正,恰好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和完善个性的可行又有效的方法。另外在对孩子们的智育方面,葛笃德再一次显示出其教育智慧以及作为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的必要性。她的这种教育方式甚至连县长亚尔纳和校长格吕菲都去参观她是怎样做到把学习和劳动结合在一起的.“在孩子们学习纺纱缝纫的时候,她也教育他们学习计数和演算。‘葛笃徳热烈地主张计数和演算是给脑子奠定规律和组织的基础!’——她的方法是:在纺纱和缝纫的时候,要使孩子们把纱线和针脚来回地数,计算它的数目,用不相等的数字跳过去,练习加法和减法。”这种寓学习于生活中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学习没有那么枯燥,而且可以让孩子们把知识与实际运用很好地联系起来。小说中可供我们学习的葛笃徳的教育方法远不止这些,在这里也只能罗列一二。裴斯泰洛奇在这一著作中留给世人的宝贵教育财富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点就是家长的教育素养对子女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二、家长素质的提升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成为父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多次明确指出“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物理学家、数学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父母、丈夫或妻子”。而父母应该接受教育,这一新理念在20世纪20年代由心理学家、心理医师阿德勒(A.Adler)及其同事最早提出①。不管是教育家还是现实生活都告诉我们家长对子女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由于不少家长认为做了家长自然就会有教育子女的能力,因而缺乏作为家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自觉,缺乏必要的教育素养,造成了大批的儿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所以作为21世纪的家长,提升自身素质成为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迫在眉睫的问题。正如霍姆林斯基指出的“不首先教育自己的父母,就谈不上对孩子的正确教育”。
怎样才能提升家长素质呢? 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包括完善家庭教育理论以给予给家长教育更多的指导,呼吁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机制,为家长提 ① 张贵良.《父母教育一家庭教育的新观念(一)》,《北京成人教育》1998年4期。供接受家长教育的渠道和途径等等,相比强调外界能够提供的帮助,在21世纪这个信息和各种教育资源并不缺乏的时代,家长素质提升的主要问题还是由于家长缺乏对作为父母自我学习的意识,对提升自身教育子女能力的重视,或者说所做的努力不够。不管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还是作为家长,在急剧变换的当今社会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提升和完善。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提出,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家长应积极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资源,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为家长自身的良好素质和形象本身对子女就是一种无声的鞭笞,是一种教育氛围,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还应当要掌握相关的家庭教育的专业知识理论,可以通过书籍、网络、讲座等途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三、启示
(一)家长应注意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家长如果采取学校教师一样的方法教育子女,教育效果会却适得其反,原因是忽视了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更多的是熏陶和影响,大多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这样孩子才不会反感。所以家长首先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与子女之间良好的感情互动本身对子女就是一种和谐的教育,更是家庭教育的基础。裴斯泰洛奇在小说中关于此点也有描述“你瞧孩子们现在多孝顺,对我们多亲热,这就是教养他们成人的好基础”。另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更多地与孩子的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进行教育要比理论说教更容易让女接受。
(二)构建“完整的家”,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目前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只见物质,不见家人”的现象。在很大一部分家庭中,由于生活的经济压力,家长工作比较忙尤其是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对孩子的了解和关心更是不够,家长更多地关注子女的智育,注重提供各种各样孩子需要的教育资源,比如为孩子购买各种书籍,报琳琅满目的补习班和兴趣班等。事实上教育资源只是孩子成长的没有温度的工具,对孩子影响至深的应该是父母及和谐的家庭氛围,所以家长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完整和睦的家,把可以提供给孩子的物质资源纳入良好的整个家庭教育环境中,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良好的发展。而一味地提供充足的物质缺乏对孩子精神世界的教育,会造成 4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缺失,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家长想要成为子女的良师益友,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而家长如果具有主动学习意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家长素质与教育能力一定能够不断提升,从而科学高效地培养子女,更好地促进下一代的发展。
第三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论文
谈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否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长成材,整个家庭的兴衰,而且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安定团结,民族的健康发展,古时就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关心和引导家庭教育,并逐步通过法律和社会舆论来规范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并把父母与教师对下一代的教育相提并论,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由于受不良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的犯罪率越来越高。这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病态现象和发展中国家的毒瘤,因此人们呼吁,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充分发挥家庭的潜在力量,去抚养、教育、监护下一代,传授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同犯罪现象和违法行为作斗争,将出现不堪设想的社会危机。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 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例如,当今电视录像几乎步入城 市居民中的每个家庭,孩子们几乎天天与它们打交道,可以说是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从中可以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这里有政坛风云、科技进步、凡人俗事的各种内容,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家内外小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睑。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
三、家庭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家庭教育曾经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尤其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因此,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校虽然承担了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作为个体社会化的执行机构之一,家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美国学者 T.帕金斯所说的那样,家庭是“制造人格的工厂”。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成员是其交往的主要对象。家长是小学生感情上的依托者。因此,家庭是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家庭对儿童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有其自身独特的色彩。有学者将此归纳为三点:第一,家庭教育的内容适合实际生活的需要,即属于生活的教育。第二,家庭教育是个别教育。知其子者,莫过其父。父母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因而最能顺应其个性而利导之,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第三,家庭教育是感情教育。
四、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及教育方式上,家长应对孩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许多学生非常努力,但成绩提高不快,于是家长便断言“孩子笨”。这种态度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自卑以至放弃努力,折回给教师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对待成绩的方式上,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是求全责备,这些都会对学生教育起不良的作用。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即使学生在学习方面不是很理想,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作为家长应多与教师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总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那么,孩子的成长,就根本不是只靠教学制度的约束、老师的管理和学生的自觉,作为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也同样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家庭要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才是当务之需。应该说,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是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堡垒,也是文化冲突的避风港。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深根蒂固的影响。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园文化充分的情感内化及熏陶。传统的文化家园模塑了各民族青年的深层气质,时代不断塑造着青年的共时个性。正是深层气质引导着个性,才使民族文化在各个特定时代各呈异彩。
第四篇:家长论文
爱孩子从相信孩子开始
1、相信孩子,就是对孩子独立行为的信任和肯定,是对孩子自我价值的认同。信任孩子,是给孩子的爱的最好诠释。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影响着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乃至教育成效。世界上鲜有“天才”,但如果我们相信我的孩子就是“天才”,并和孩子一起朝着“天才”努力着,那么,若干年后,我们的孩子也许就会成为“天才”。
2、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疑心自己的孩子。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和加油站,是孩子最应得到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地方。我们家长尤其是妈妈要注意:在任何时候都要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会认为:“就算全世界都抛弃自己,妈妈也会站在我身边”。
3、绝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我们家长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孩子的兴趣和意愿,多分享孩子的成就感,鼓励孩子勇于追求。妈妈要掌握好自己“唠叨”的分寸,言多必失,如果我们的关爱方式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就会得不偿失。本末倒置了。
4、鼓励孩子比苛责更有效。我经常提醒自己:“今天我表扬我的孩子了吗?今天我鼓励我的孩子争取进步了吗”这不仅是一种教子方式,更是家长对孩子寄予美好期望心理所体现的一种积极心态。所以说,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
5、赏识孩子。请多给孩子一些赏识,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我们家长都应该眼含热泪地去相信他、欣赏他、鼓励他,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亮点,为他感到自豪和骄傲,帮助他树立起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让他在人生的长河中自信自强,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迈入成功的殿堂。
6、激发孩子的潜力。需要换一个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所了解的只是他作为我的孩子所展现出来的一面。对孩子的信任,做孩子的朋友,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和认可的快乐。他们会在父母充满信任和友好的目光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
7、在错误中找孩子的优点。每个孩子都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孩子正是在不断犯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孩子是否犯错误,而在于父母采取何种态度让孩子认识并纠正错误。善于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优点,用赏识的态度去教育孩子纠正错误,比严肃的批评和打骂更有作用。错误是成功的向导。如果不能从孩子所犯的错误当中寻找孩子的优点,也就是失去了找到成功的方向。诗人泰戈尔意味深长地说过:“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要被着在门外了。”
8、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地形成独立意识,其表现主要是产生了对事物的主观认识以及有意识地选择。这是孩子进入社会性人格角色的积极因素不。孩子的选择可能还有幼稚不成熟的,但对他来说,这份选择的得出与一个成人所做出选择的过程是一样的。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好妈妈最应具备的教子素质之一。没有无用的孩子,只有失败的教育。任何孩子都可以成才的,但前提是要发挥出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我们家长必须尊重孩子们的自主选择,这并非是父母推卸责任,而是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逐渐成熟起来的必要选择。
9、自己的孩子不和别人比。孩子的心理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如果我们家长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他也许就会觉得你的爱从他的身上转移到了别人家的孩子身上,他会变得更加自卑、甚至将委屈乃至怨恨转移到别人家的孩子身上。
10、打击孩子比溺爱更恶劣。孩子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更愿意接受肯定的心理暗示而排斥否定于自已的因素。在某些时候,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否定甚至打击,极有可能造成了孩子消极情绪的产生,甚至一蹶不振,不思进取。对家长来说,如果溺爱是给孩子的慢性药,那么,打击则是孩子无法面对的暴风雨。
11、微笑面对孩子的错误。懂得宽容别人,也要懂得宽容自己的孩子。容许别人犯错误,更要容许自己的孩子犯错误。对于孩子,宽容是一种最好的说教。微笑是一种最好的说教。微笑面对孩子的错误,让孩子在宽容快乐的环境下成长。在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宽广。在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断地学习自立的过程。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和信心去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坎坷,不要怀疑孩子的能力。能力的养成需要锻炼和实践,我们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去体验生活,吃一点苦头也许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基石。家长爱孩子,请从相信他们开始吧!
让孩子健康和快乐更重要
我的孩子是个开心快乐的小女孩。曾经我和很多家长一样,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孩子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反而感到,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做一个好的家长,首先要做孩子的好朋友,有问题和孩子平等协商,而不是只是对孩子宣布自己的决定,给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平等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孩子民主意识的形成。还要让孩子多读书,知识全面,明白道理,教育她做一个善良的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善良的本质。
这个需要平时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我常常给孩子读一些感动人心的真情故事。随着孩子渐大鼓励她看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在平时的生活中也随时教育孩子学会尊敬老人,照顾弱者,对人有爱心。这个教育的效果在我生病的时候得到充分的体现。春节前我因为腰部受伤卧床月余,女儿天天给我洗脚,洗袜子。虽然以前女儿从来没有给我洗过脚,但是一看到能干的妈妈病倒,女儿立刻像长大了很多,每天等外婆做好了饭就给我端到床前,到晚上就倒好洗脚水刷牙水端到我面前,一边走还一边喊着:“洗脚大王来了!”
接触现实生活得到的知识比书上来得更形象。这个是我的另一点体会。我本性里是一个渴望流浪的人,只是因为现实生活的限制,没有那么潇洒罢了。但是我只要有时间,哪怕是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天气并不暖和,也带着孩子去郊外玩。即使在同一个地点,即使在同一个季节,每次去看到的景物也都会有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收获。到了大自然中总会让人心情愉悦,比去人多的商场要舒服的多。孩子常常因为狗尾巴草又长了一些,叶子变红了变绿了而欣喜,还有什么比这种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更让人喜悦的呢!有机会的时候我也会带她出门旅游,见多自然识广。知识也就自然而然的增长了。
宽严适度,不要太骄纵孩子,也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疼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一个拥抱,亲吻一下都是必需的,但是对于孩子的要求不加选择的一味答应,就容易让孩子认为一切都是应当的,尤其是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切不可让她以为一切都应该她独享。要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照顾别人。在家里也是这样,有什么好吃的大家一起吃,不要全部都给孩子吃。对于孩子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在自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答应,但是对于那些虽然合理家长却有难度或者根本不合理的要求,家长一定要耐心解释,而不要只是简单的拒绝。
奖惩分明。孩子有了错误,一定要让她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而不要简单粗暴的打骂,分析原因,明白道理。有进步及时表扬,有问题及时解决,尤其在学习上,如果孩子实在达不到你的要求,也不要太着急,不要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在她耳边说:“你看人家谁谁的孩子怎样怎样,而你怎么这么笨啊!”一个聪明的孩子或许就会因为你这几句话而变的越来越笨的。教育孩子以好的同学为目标,不羡慕,不嫉妒,努力去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奖励,当然表扬奖励并不是只是物质的奖励,有时一句夸赞的话就会让孩子信心十足啊。
我还给孩子写博客,记成长日记。随时记下孩子调皮或者懂事的瞬间。那次女儿回家后先去了洗手间涮牙,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我猜一定有问题,后来女儿来到我身边,我闻到女儿身上有一股小卖部里卖的辣条味道,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刷牙了,我一方面对女儿的狡黠感到可笑,另一方面也立刻指出了她的错误,女儿被我发现了秘密,笑的倒在床上,直叫着投降:“妈妈,你真是无影鼻子,天下无敌!以后我再也不敢了!”她知道,我是一直最反对吃零食的,农村出来的我觉得家常便饭是最营养的,零食除了好吃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只是偶尔买点解馋罢了。那天,我接着打开电脑把女儿的狡黠记到了博客上,然后让女儿帮着我修改,估计下次她一定不敢随便自己买东西了。因为妈妈是很厉害的,有超级鼻子,火眼金睛。
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很多专家也有很多的有关教育孩子的书籍。而我上面所写的,不成文,不成籍,只是一个妈妈的一点感受而已。若有可看之处,与大家共勉。我始终认为,让孩子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谈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尤其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年轻的父母们更加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成长与成才的重要性。但现实告诉我们,子女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一个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系统工程。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可见,沟通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究竟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却是摆在每一位家长面前最棘手,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亲子间的交流与沟通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曾指出:“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必须运用各种方式来教育子女,而沟通正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式。时代日新月异地变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在思想上发生不断的改变。因此,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跟随时代变化的步伐,同孩子们一道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家庭教育实质上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活动过程,其沟通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如何难管教、不听话,甚至与家长的想法背道而驰。当有问题发生时,孩子们也常常采取回避、甚至撒谎的态度,他们宁愿把自己封闭起来也不愿意让家长走近他们的世界,参与他们的生活。在孩子的心理,他们认为父母与他们在思想上是有代沟的,是无法互相理解和沟通的,因而完全不屑于家长对他们的管教,甚至对家长的说教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形成对立的僵局。由此可见,沟通不畅不仅仅是造成了亲子间缺乏了解和感情的隔膜,同时它严重地影响到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使极为重要的家庭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二、良好的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对于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会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把家长的期望和关爱充分地传递给孩子,并为孩子提供最佳的成长环境和愉快的生活空间。但是,与孩子沟通时间少、质量不高等问题正困扰着不少家庭。因此要想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家长们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从而使沟通变得轻松而和谐。
1.亲子间的沟通要保持平等关系。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平等。不少父母总喜欢自己高高在上,认为“我是家长,我说了算,孩子必须听我的”,从而忽视孩子的心灵感受,扼杀了孩子的话语权,使亲子间的沟通变成了“一言堂”。这种沟通方式不但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也使沟通变成了“走过场”的客套话,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沟通中,家长应该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样的高度上,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去探讨,切忌把沟通变成指示和训话。
2.亲子间沟通要相互信任。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只有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沟通,才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沟通,从而产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效果。而父母要充分做到信任,就必须让孩子感觉到他们是被信任的。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肯定性的语言、欣赏的目光、奖励的措施等等,向孩子传达父母对他的信任和肯定,从而在沟通双方建立起信任的桥梁。
3.要把握沟通时语言使用的分寸,要多赞美、少批评。
亲子间的沟通,必须注意语言的使用,无论从词语的选择,还是语速和语调上,都应该把握分寸,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沟通的效果也将截然不同。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和润滑剂。家长适当地对孩子给予肯定和赞赏,将会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增加孩子对父母的好感,从而更加乐于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
4.家长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沟通。
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够理解,同时还应该选择易于被孩子接受的沟通方式。像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只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聊天、讲故事、做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沟通方式,才更加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而更能够达沟通的预期效果。家长应该多换位思考,在与孩子交流前,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年龄阶段,选择一种更适合的交流方式,从而摆脱传统的、说教式的沟通方式,让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沟通方式中去领悟更多的人生道理。
可以说,沟通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家庭所意识,因此如何真正实现有效沟通,让每一位父母都能够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是我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不断探讨和思考的课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建立和谐而融洽的沟通关系将不再是困难之事。
育子心得
看了孩子写的这篇《珍惜时间》读后感我深有感触,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要看怎么运用。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有紧迫感,谁珍惜时间,谁勤奋,谁就可以得到时间老人的奖赏。童年、少年正值人生的开端,如初升的太阳,是学习的黄金时代。然而,孩子们由于年龄尚小,还不知道人生的目标和使命,没有时间的紧迫感,也不会科学地利用时间。教会孩子合理、充分地分配利用时间,是父母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孩子来说,时间就是财富,是资本,是命运,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作为家长应该重视培养孩子安排时间,运用时间的能力。
1.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但并不意味着全部。尤其是对孩子而言,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方面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岁月中,最了解也最熟悉自己的孩子,同时,父母有意无意在孩子面前所表露出的一举一动,都对形成孩子的一些习惯性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一些父母的疏忽,总认为孩子还小,对孩子做事少闻少问少管,孩子正确的行为缺乏鼓励强化,错误的行为没有坚决阻止,久而久之,会使问题变得愈加突出,导致好习惯没有形成,却形成了许多坏习惯
2.要教育孩子尽量提高效率
为了提高效率,要科学地用脑。用脑的时间长了,大脑会变得迟钝,这时要适当地休息。一般工作一个小时左右,大脑就会疲劳,此时仍然用功的话,学习效率是很差的。
不同学科在大脑中使用的脑区是不同的,例如抽象思维主要在左脑,形象思维主要在右脑。因此,父母可以教导孩子交替学习,使大脑各部分轮流休息。同一天时间中,早晨、上午精力充沛,要让孩子努力抓紧学习较难的功课,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3.教会孩子善用整块时间干件大事
有些事情,最好是用一整块时间,一气呵成,干出个结果。比如孩子在计算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时,如果每天想一会儿,又去做别的事,那么第二天又得从头开始想,因为昨天的思路已经忘记了。这样的话,就会很耽误时间。
4.让孩子作息有规律
孩子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很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完,心里又想着另一件事情;做事总是杂乱无章,缺乏条理。父母如果不加注意,就会让孩子养成“拖拉”的坏习惯,久而久之,这种坏习惯会根深蒂固。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坚持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
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养成时间观念的前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一张作息时间表,什么时间起床,洗漱要多长时间,吃早餐要多少时间,放学后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几点睡觉等,都可以让孩子做出合理的安排。只有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孩子才能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5.要让孩子有充足的锻炼身体的时间和睡眠的时间
孩子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天不要少于1小时,睡眠不要少于10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发育,也会影响智力。长期睡眠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会下降。也要让孩子有自由活动的时间,他可以利用这些时间从事交友、阅读、发展业余爱好。
星期天要让孩子充分地休息,从事正常的娱乐活动。总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既要让孩子争分夺秒,珍惜光阴,也要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休息、睡眠、锻炼、发展业余爱好。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全部时间排得密不透气。
最后是关于上网的问题,现在的孩子讲出来的话有时让人听不懂,如果你说什么意思,他就会说:“你out了“!网络这个新生事物对孩子而言是十分神奇的,因为里面包含了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这就要靠我们家长怎么引导孩子:如跟他约定只能在星期天玩两小时,若超出时间下星期扣除;再有就是和他讲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危害;最后,要让孩子知道电脑对于学习的好处——查资料。
总之,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抓紧时间,合理运用电脑。
怎样进行小学生家庭教育
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否认智力因素的差异以及遗传因素,但是,一般来说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聪明,为什么同是一个老师任教,有的成才了,有的没有成才,有的发展全面,有的发展不均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异所造成的。凡是家庭教育抓的好、科学,孩子成长和发展均好,反之,家庭教育抓的不好,父母只顾自己的安逸,或者忙于其他事务,顾不上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忽略了教育的季节,结果孩子的进步就慢,学习就差,甚至变坏了。
那么,究竟怎样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呢?
第一、必须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方面。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远大理想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培养孩子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关心他人,艰苦朴素。目前,要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祖国为人民而勤奋学习的教育。智育方面。要时时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一切活动都要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形成一种高度重视,平时光是问一问是不够的,必须深入了解情况,有时要参与孩子的学习。可以共同研究探讨,提前看看书,备备课参与孩子的学习当中去。牺牲点儿喝酒、搓麻的时间,多陪读陪练,方可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上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课后及时巩固训练,放学后要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阅读课外书时遇到生字、生词,自己动手查字典,遇到不懂的问题要请教他人。直到弄懂为止。总之,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平均年龄十四岁。他们的聪明才智超出同年龄的青少年一个共同原因,就是都有一个较好的学习习惯,勤奋读书,刻苦钻研,这就要求家长从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对天资突出的孩子应该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及早地使他们接受和吸收更多的知识。体育方面。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特点是爱动,家长必须适度的引导孩子运动。不能由于玩的过度,影响休息和学习,要鼓励孩子做些正当的安全的有益的活动,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应该保证孩子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要睡足十个小时。看书写字要注意光线适中、不能太亮或太暗,以免造成近视眼,饮食方面要教育孩子不偏食,样样菜都要吃,以吸取多种营养,控制孩子吃零食,影响发育,还要教育孩子讲究卫生,每天要刷牙、洗脸,经常剪指甲、洗澡、洗头,勤换衣服等等。
第二、必须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并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形象性,因此,家长对子女教育不要成人化,要形式多样,内容要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比如,可以通过讲故事:科学家的故事、数学家的故事、发明家的故事、寓言童话等,通过电视等形式激励孩子热爱学习。家长要特别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经常和他们亲切交谈学校中的事,耐心倾听他们叙述学校中的见闻,及时肯定孩子学习上的进步,使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更不能忽略他们的微小进步,发现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生活有规律,这类孩子的家长都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特别有规律。一般放学后完成家庭作业,饭后可以看一会儿电视,家长要为孩子挑选一些有益的节目,象儿童节目、科普、新闻、开心词典等节目。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这些孩子在家中大多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而且阅读面广,这样既补充加深了课内学习,丰富了知识,又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
第三、必须加强与学校的联系,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家长应及时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还应信赖老师,教师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出于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心。因此家长应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
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另一个问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意见不统一,比如,孩子有了缺点,爸爸批评,妈妈袒护,而且常常为此争吵,这种情况对孩子没一点好处。这样孩子就是非难辨了。
教育孩子心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意义,教育孩子是繁琐的,如果不是爱心、责任心、欣赏心作为动力,是无法坚持下去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了,作为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课程。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得。
帮孩子端正态度
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白,每天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是他必须要做到的,是她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职责,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好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努力提高孩子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的行动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但有些孩子学习兴趣低落、学习自觉性较差,对于这类孩子出现的作业问题,父母应当从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
注意劳逸结合
孩子做作业是要动脑筋的,如果孩子连续思考问题的时间较长而得不到休息,大脑就会疲劳,就会出现大脑运转速度缓慢的现象,这时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下降,错误率也会增高,这时如果让孩子适当的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后,其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
先复习后作业
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语法、定义、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孩子完成作业的好坏是建立在对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课堂知识没掌握、所学的内容没有消化和理解,作业自然就做不好。
经常检查孩子作业
对于孩子的家庭作业,应当经常检查,即使自己的时间再紧张,每周也要至少检查孩子的作业一次。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学习认真不认真,知识掌握的牢不牢,有没有学习困难等等,都可以从孩子有所反映;第二,可以有效地督促孩子的学习。孩子就是孩子,有些时候她是无法管好自己的,即使她的成绩再好也不例外也不例外,如果家长能够不时地翻看一下孩子的作业,就会使孩子在无形中有个压力感,她可能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要重在性格的培养和完善
性格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责任心、事业心、勤奋、勇敢、独立性、自信心和谦逊、宽厚等性格与成才的关系则尤为密切。民主、和睦、向上,是社会主义文明家庭的重要特征,也是造就孩子优良性格的适宜土壤。父母应努力做到开朗、乐观,家庭成员之间应团结、和睦、、平等,家庭气氛要轻松愉快,教养方式上应做到动之以情,又要有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气氛。子女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对孩子不能过分照顾或强行干涉;父母遇到挫折,不要在孩子身上宣泄。
最后我想说,作为父母不应该把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分数上,而应该放在教育孩子怎样做人上,这是最重要的。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出类拔萃的人只是少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成为其中的一个,我们会很高兴,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成为其中的一个,也不应该难过,因为我想,以现在这样的教育方法,教出一个有道德感、能约束自己、有相当的兴趣、又能在喜欢的领地里自由自在的人,应该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第五篇:家长论文
家长论文
李佳怡家长
当可爱的孩子降临,父母们得到一块玉,都想把他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多年后,有些父母皆大欢喜,得到了满意的作品,有些父母眼见这块玉变越小,形状始终想石头。两者的区别,前者用的是锄头——错误的教育理念方法,后者使用的是一把精美的刻刀——正确的教育理念方法。中国有句俗话:“砍才不误磨刀工。”好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把锋利的刀,让教育行之有效。
基于很多家庭案例的启迪和亲生的教育实践,对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和孩子一起学习。
教育孩子是一个自我修炼、自我提升的过程。教育孩子时,同样也要修炼自己的学识、修炼自己的素养。学习不光是学生时代的事,也不局限于你的专业领域。为父母者,更应该善于和孩子一起学习。我们把孩子送到培训班,要求孩子学这样,学那样,可自己下了班,又在学什么?逛街,打麻将,你让孩子好好学习,能信服吗?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做个学习的人。在浮躁和迷失中静下心来,关上电视,撤掉麻将,在温暖的灯下,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和讨论,把你的爱镶上知识的金边,融入孩子纯洁的心灵,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和孩子一起坚持背背古诗,当作共同的爱好,让孩子对古诗拥有长久的兴趣,得到古诗的滋养。学习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和孩子沟通的方法等等。
空闲下来,我和孩子一起朗诵课文,孩子的朗读水平提高了;和孩子一起写字,给我作点评,孩子注意起了写字的观察和比较。有时想偷偷懒,我批评几句,心里也是心服口服的。孩子的学习是需要氛围的,当父母在家学习时,孩子不用你多说,也愿意共同学习,因为孩子觉得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你的加入,抵过千万句苦口婆心。
二、送给合适的表扬。有人说孩子是夸出来的,我赞同,但要看怎么夸,夸不好不但没有积极作用,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据介绍,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们选择412名11岁的儿童进行了六次实验发现:那些被誉为聪明的孩子恰恰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将好的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不愿再努力选择新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那些被夸奖学习努力和刻苦的孩子,则富有持久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他们认为智力及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的,从而更愿意承担风险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一个人要想成功,智商并不是决定因素,即使需要高智商的尖端科技,如果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认真钻研的态度,智商再高也是无法搞出成果的。所以我总是给孩子敲警钟:“光聪明是没用的,要认真努力。”说的多了,他就明白了,还给升华了一下:“光聪明不行,要有智慧。”我也常常对她说:“一个人自信,不是因为聪明,而是因为努力。”
聪明是父母给的,智慧要靠后天的培养和修炼。有智慧的人会很好地利用聪明这个先天条件,相反,只会耍耍小聪明的人,只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要想让孩子成为有智慧的人,就不能简单地夸他多聪明,要夸他观察细致,学习努力,做事认真,动手能力强,诚实善良,体谅别人等习惯和品质方面的东西。
当孩子拿来满分试卷,你不用热情洋溢地夸赞;“你真聪明!” 这会让孩子觉得靠自己的聪明,不用努力就行,产生一种自我优越感。而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难以维持好成绩时,没了之前的优越感,就开始怀疑自己,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因此,当孩子拿来好成绩时,我便鼓励她:“你对这些知识学得很认真,上课听得仔细了!”面对孩子并不理想的考卷时,我也不提分数好差,只是平静地问问她:“错误的原因找到了吗?”她自己改正了,我就说:“你现在能考100分了。”
三、少作违心的教育。
相信不少父母看到过分苹果的故事。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那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说: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一。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同样一件事,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第一个孩子为了得到妈妈的表扬,避免妈妈的责备,违心地说出妈妈想要的答案,从此走上人生的歧路。第一位妈妈只是简单的引用了“孔融让梨”并付诸实施。实际上并没有过多考虑孩子的想法,以及孩子为达到目的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她所注重的是“让”,“让”没有错,但单纯的要求“让”,就会出问题。孩子学会撒谎就和这个有关系。第二位妈妈,她的成功指出在于遵循人的天性,成功的引导孩子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不做违心的教育。
哪个家长的意图不是真心真意地为孩子好呢?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而良好的意图却遭受令人失望的后果,是多么痛心的事啊!只有顺应儿童心性,教育才能采接甜美的果实。
四、抓住孩子逆反心理的尾巴。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每个孩子或多或多都有些逆反心理,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孩子有逆反行为,其实是因为他觉得你不理解他。或者说那些逆反行为是孩子希望引起你尊重、理解的信号。逆反心理的产生总有些外部条件的刺激。教育弊端造成的,教养方式和手段违反儿童的天性,必然引起孩子的抵触、对抗和逆反心理。父母不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过高,让孩子承受的学习任务过重;不知道儿童有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和资质,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为孩子过早定向,强制孩子过早地从事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有些父母脾气暴躁,动辄打骂孩子,或罚站、罚跪,甚至把孩子逐之门外;另有一些父母却相反,过分娇惯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百依百顺,本来孩子可以独自很好完成的任务,却要唠叨半天,甚至包办代替。
逆反心理的产生有时也是儿童自生想满足需求的方法不恰当而已。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反应,不少人情绪急躁,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压服的方法。可是你越是想压服孩子,而孩子越是压而不服,并且往往使其抵触情绪、对抗行为随之而来。所以,处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注意方法。
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逆反行为,准确解读孩子的逆反心理,化解他心中的小小反抗。你能理解孩子,孩子就能理解你!一眼看透孩子逆反行为背后的真实心理。你越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就越能理解你的要求,从而更配合你!
如此,如何掌握科学、高效的技巧,轻松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是父母必学修的一门功课了,我建议可以看看有关的书籍,从书中能感受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找到类似问题的实用、有效的育儿策略,关注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发展。你会知道如何具体、可信地进行夸奖,怎样拒绝能降低孩子的逆反心理,怎样安抚孩子的脾气,如何惩罚孩子才心服口服,如何面对孩子的错误,乖乖让孩子认错„„总之,改变你的心态,让你更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让我们的教育更省力。
学习书中的方法,确实为我带来很多的改变:改善家庭关系,营造和睦的氛围,书中的有些方法见效很快,现在,我也会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她的感受,孩子与我更是满满的亲密。家中少了争吵、哭闹,多了一份和谐安宁,孩子也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自信。这正是我非常愿意看的。
有段时间,女儿迷上看《小魔仙》,每次打开电脑,瘾头一上来,就像开了闸的水,挡也挡不住。虽然之前规定好时间,但到了规定时间,还是克制不了想继续看的念头,我只能强行关掉,孩子却发起脾气,不肯完成其他任务,显得非常不配合。我理解孩子的情绪,连贯且引人入胜的情节,突然停下来,的确需要恨得的意志力。但对于电视,我的态度很明确,可以看,但不能长时间连着看。为了让孩子尽量少看电视,我也很少看,以免引出孩子的“痨虫”。我还特意凑准孩子心情平和的时候,进行了一场谈话。
“女儿,看电视规定的时间到了,你还不肯停,怎么办?”我把我的难题抛给她,促使她换位思考一下。
“你帮我关了呗。”看来,孩子还是明理的,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妥,也同意我的看法和做法。
我又继续追问:“那我关了,你又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看了我一眼,似乎在回想自己以往的表现,片刻,孩子说:“我要是发脾气的时候,你就别理我。过一会儿,就好了”
比起听唠叨,孩子还是更乐意接受我的冷处理,在我不理她的时候,孩子可能就在自我斗争,自我平息。所以我不妨再给她些时间,不急着做事,以平复那种被扫了兴的情绪。
谈话后,那一次我给她关了电视,看着孩子的反应,居然没见孩子发脾气了。一会儿,孩子就做起了其他的事。哈,这场拉锯战终于结束了,我的孩子似乎更理性了。
童年就像那喷泉一样,是那么的多姿多彩;它就像傍晚的晚霞一样,是那么的美好;它就像二月的鲜花一样,是那么的美丽却短暂。愿父母们为孩子的童年添上一抹鲜亮,留下一份温馨的记忆,照亮孩子未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