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7部分,二氧化硅量测定,,实验报告1009五篇范文

时间:2020-10-18 12:2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7部分,二氧化硅量测定,,实验报告100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7部分,二氧化硅量测定,,实验报告1009》。

第一篇: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7部分,二氧化硅量测定,,实验报告1009

附件

实验报告测定范围 适用于银精矿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1.00~14.00%。

2.实验原理 试料用氢氧化钠熔融,热水浸出。先加入解聚剂对聚合硅酸(nH 4 SiO 4)进行解聚,后加入钼酸铵,正硅酸(H 4 SiO 4)与钼酸铵生成硅钼杂多酸,用抗坏血酸还原硅钼杂多酸成硅钼蓝。于分光光度计波长 650nm 处测定其吸光度,按标准工作曲线法计算二氧化硅的含量。实验 部分

具体见标准草案 4 结果与讨论 4.1 样品基体分析 以银精矿样品 E 为例,通过 X 荧光光谱仪(布鲁克 S8 tiger)对样品进行半定量分析,测定结果如下表 1:

表 1 样品 X 荧光半定量测定结果(%)

样品号 铅 铁 铜 氧 化钙 氧 化铝 锌 硫 氧化镁 E 34.33 10.82 1.95 1.82 2.63 5.80 14.6 0.574

4.2 测定波长的选择 按实验方法,对于显色后的 1μg/mL 的二氧化硅标准溶液,在 550~850nm 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硅钼蓝络合物在在 810 nm 处有最大吸收峰,则灵敏度高,适合较低含量 SiO 2 的测定。但是考虑到银精矿中高含量二氧化硅的测定,最终选择标准和文献中常采用的 650 nm 为测定波长。

图 1 波长扫描图

4.3 氢氧化钠用量的选择 选择 2 g 氢氧化钠铺于坩埚底部,加入 0.2g 样品后,再在样品表面分别铺盖 0.5 g、1 g、2 g、3 g 氢氧化钠进行熔样,实验结果见表 2。实验选择坩埚底部铺 2g 氢氧化钠,再在样品表面铺盖 2 g 氢氧化钠进行熔样。

表 2 氢氧化钠用量影响

氢氧化钠/g

测定值 /%

0.5 7.55 1 7.62 2 7.66 3 7.67

4.4 熔融温度的选择 称取 0.2 g 样品,按照实验方法分别于 600、650、700、750、800℃下熔融 30 min,具体实验结果见表 3。当熔样温度为 700℃及以上时,基本能保证样品熔融完全。但温度过高,会导致样品喷溅,从而使分析结果偏低,实验选择熔融温度为 700℃。

表 3 熔融温度影响

熔融温度/℃

测定值/ %

600 7.48 650 7.55 700 7.66 750 7.67 800 7.59

4.5 熔融时间的选择 称取 0.2 g 样品,按照实验方法分别将样品熔融 10、20、30、40 min,考察熔样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具体实验结果见表 4。实验表明 700℃的熔融温度下,熔融时间为 30 min 及以上时,分析结果达到最大并基本稳定。综合考虑选择熔样时间为 30 min。

表 4 熔融时间影响

熔融时间/ min

测定值/ %7.56 20 7.62 30 7.65 40 7.65

4.6 解聚剂实验 当样品中的二氧化硅含量高或放置时间长时,样品经碱熔、酸化后,溶液中的正硅酸(H 4 SiO 4)会聚合生成聚合硅酸(nH 4 SiO 4),聚合硅酸不能进行后续反应、显色,从而导致测定结果偏低。据相关文献 [4] 表明,加氟化铵可破坏聚合硅酸呈 SiF 6 2-,然后加铝盐与氟络合呈 AlF 6 3-从而释放硅,最终使聚合硅酸解聚成正硅酸,也可将氟化铵与氯化铝直接混合作为解聚液。实验比较了先加氟化铵,后加氯化铝与加混合溶液对比,吸光度一致。同时比较了氟化铵、氯化铝的配比为 3g:3g、3g:6g、3g:9g、3g:12g 作为解聚剂对吸光度的影响,吸光度变化不明显,实验选取了 3g:9g 作为配比,并在后续准确度实验中也说明 3g:9g 可行。

相关文献表明,二氧化硅含量越高的样品,越容易聚合。同时,由于在日常检测过程中,当天处理大量样品时,会出现只能做到将样品溶液转移至 250mL 容量瓶的情况,来不及进行后续显色等一系列操作,故建议可放置到第二天加解聚液并进行显色等一系列反应。

4.7 钼酸铵用量的选择 取样品 E 上清液 5 mL,改变钼酸铵用量,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最后定容至 100 mL,放置 20 min。此时硅与钼酸铵生成硅钼黄,于 410 nm 处测量吸光度,具体结果见表 6.当钼酸铵用量为 10mL 及以上时,吸光度达到最大并趋于稳定,实验选取钼酸铵用量为10mL。

表 6 钼酸铵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钼酸铵用量 5mLmL 15 mL 吸光度 0.093 0.098 0.098

4.8 钼酸铵显色时间选择 取样品 E 上清液 5 mL,改变钼酸铵显色时间,于 410 nm 处测量吸光度,具体结果见表 7.当钼酸铵显色时间为 20 min 及以上时,吸光度达到最大并趋于稳定,其他验证单位在实验室中发现在 40min 时吸光度稍有下降(不同实验室室内温度有所不同),综合考虑,显色时间为 20 min。

表 7 钼酸铵显色时间对吸光度的影响 显色时间 5 min 10 min 20 minmin

min

吸光度 0.089 0.094 0.098 0.099 0.098

4.9 还原剂 相关标准 [1] 采取加 15ml 还原液(3.13),最后定容至 100 mL,混匀,放置 30min 的方式,硅钼黄可以充分还原为硅钼蓝,本方案加以借鉴、采用。

4.10 干扰元素实验 铁、砷、磷常被认为是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时的干扰元素,而铅、锌、铁、镁、铝等元素不曾干扰。按照样品中各元素含量上限加入,如表 8。移取 1.00 mL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3.15),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以下按分析步骤 6.4.2 进行,最后生成硅钼蓝,为浓度 1μg/mL 溶液 1;移取 1.00 mL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3.15)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并按照下表添加干扰元素砷,以下按分析步骤 6.4.2 进行,最后生成硅钼蓝,为浓度1μg/mL 溶液 2;移取 1.00 mL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3.15)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并按照下表添加干扰元素铁,以下按分析步骤 6.4.2 进行,最后生成硅钼蓝,为浓度 1μg/mL溶液 3;移取 1.00 mL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3.15)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并按照下表添加干扰元素磷,以下按分析步骤 6.4.2 进行,最后生成硅钼蓝,为浓度 1μg/mL 溶液 4。溶液 1、溶液 2、溶液 3、溶液 4 各溶液的吸光度分别为 0.142、0.144、0.143,0.146,所引起的干扰在可接受范围以内。(其他元素的单个干扰试验结果暂未出)

表 8 银精矿主要干扰元素含量上限表 元素名称 含量上限/% 若称取样品 0.2g,经定容250mL,并移取 5mL 到 100 mL 容量瓶后,容量瓶中元素质量/ug As 3 120 Fe 20 800 P(ICP 法测定)

0.101 4 Cu 15 600 Al 6.4 254 Mg 3 120 Pb 35 1400 Zn 20 800 Sb 10 400 Bi 20 800

4.11 标准工作曲线的制作 按照实验方法,测得工作曲线中不同二氧化硅质量浓度下的吸光度,结果见表 9,标准工作曲线见图 2,其线性相关方程为 y=0.1418x-0.0015,R=0.9999。

表 9 不同二氧化硅质量浓度下的吸光度 浓度(ug/mL)吸光度(Abs)0 0.000 0.50 0.069 1.00 0.140 2.00 0.282 3.00 0.422 4.00 0.565 5.00 0.709

图 2 标准工作曲线

4.12 准确度验证 银精矿与铅矿石基体相近,由于未查到银精矿标准物质,选取铅矿石标准物质GBW07172 按照此实验方法测试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结果如下表 10:

表 10 标准物质 GBW07172 测定结果表

标准物质名称 标准物质证书示值(%)

标准物质测定值(%)

标准物质测定平均 值(%)

相 对 标准 偏 差(%)

GBW07172 24.98±0.79 24.38,25.26,24.67,24.99,25.02,24.76,24.85 1.24 因购置不到与银精矿基质较为匹配的标准样品,为进一步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对不同含量的样品在称取样品时进行加标实验(加入硅标准溶液,然后烘干),回收率实验见下表 11:

表 11 样品加标回收实验

样品 0.2g 样品中 二氧化硅含量 / ug 添加值/ ug 回收率/(%)平均值/(%)E 15400 8000 102.0,106.7 104 % F 6020 3000 100.4,103.6 102% G 9800 5000 104.3,98.7 102% H 2620 1500 103.6,98.6 101% I(0.1g)13550 7000 100.5,97.3 99%

4.13 精密度实验 按照此实验方法,对 5 个银精矿样品进行平行测定 7 次,二氧化硅测定结果见表 12。

表 12 精密度测定结果表 样品名称 测定值(%)

平均值(%)

相 对 标 准 偏 差RSD(%)

E 7.87,7.72,7.63,7.56,7.75,7.64,7.72 7.70 1.30

F 3.09, 3.00,2.95,2.98,2.91,3.13,3.03 3.01 2.56 G 4.80,4.82,4.96,4.90,5.09,4.79,4.92 4.90 2.18 H 1.32,1.36,1.22,1.38,1.28,1.25,1.33 1.31 4.46 I 13.42,13.38,13.77,13.57,13.50,13.53,13.65 13.55 0.99参考文献 [1]GB/T 8151.4-2012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 4 部分: 二氧化硅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2].YS/T461.5-2013 混合铅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 5 部分:二氧化硅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3]袁丽丽.硅钼蓝光度法测定铅精矿中二氧化硅[J].冶金分析,2004,24(3):77-78. [4]聚合硅酸解聚-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矿石中二氧化硅,2010,30(9):65-69

下载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7部分,二氧化硅量测定,,实验报告1009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7部分,二氧化硅量测定,,实验报告1009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