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赣服通”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含5篇)

时间:2021-02-04 14:4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打造“赣服通”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打造“赣服通”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

第一篇:打造“赣服通”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

打造“赣服通”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

今天也非常高兴,有这么个平台和机会,让我们来汇报江西在政务服务掌上办方面开展的一些工作。

一、江西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

1.基本情况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江西省信息中心。江西省信息中心是一个由省发改委管理的厅级单位,还挂牌了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信用中心和大数据中心三块牌子。所以我们承担了政府网站、政务服务网(包括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平台等基础设施),以及我们的数据交换平台,还有跨部门的应用系统审核建设,信用数据和大数据归集、治理、开发利用方面的职能。

按照国家要求,江西省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当中始终坚持集中统一、整合共享、联合协同。我们集约化地推进了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构建了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重点在五个方面发力:

第一个是,一网办理,积极构建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了江西政务服务网,实现了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政务服务。今年我们又将政务服务网进行了集中统一的部署,在省级部署了政务服务网,然后由市级分级使用。

在一窗受理方面,建成了一窗式的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与各部门的业务系统进行无缝对接,与网上门户--政务服务网进行对接,很好地实现了政务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统一分发,统一出件。

在一端服务方面,开发上线了江西政务服务移动端,实现掌上办事“一端服务”的“五个一”目标。

在一个标准方面,围绕政务服务的标准化清单,梳理完成了55万项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化清单。同时围绕系统对接,出台了政务服务地方标准,也实现了全省政务服务的一个标准。

围绕打破信息孤岛、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破解群众办事堵点的问题上,在100项群众办事堵点上已经完成了96项高频堵点的破解任务,其它4项也在部分地区实现了破堵点。今年省本级依申请事项实现一次不跑比例要达到80%以上。

按照全国的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指导意见,我们省也草拟了江西省的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已完成意见征集,目前正在修订下发。

2.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架构介绍

江西省政务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包括5个层面。在基础设施层,有政务外网、政务云平台等基础设施支撑。所以江西省具备非常好的网络环境、云平台环境。数据资源层方面,现在正在建设基础共享库,包括人口共享库、法人共享库、证照库等。这个共享库主要围绕部门在破堵点一网通办的过程中对其它部门有共享需求的信息进行建设。应用支撑层,建设了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网上支付系统、电子证照系统。电子印章系统正在建设当中,还有信用平台、公共电子邮件等等。这些应用支撑都能为政务服务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业务层面,我们围绕政务服务,建设了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统一的政务服务运行监察系统、一窗综合平台,以及后续要建设的政务服务能力评估考核系统、政务服务场景化办理调度系统。服务层面主要是实体大厅、pc门户端(也就是政务服务网)、移动终端服务(包括大厅技术服务终端),还有正在建设的12345热线--将整合全省服务类热线,统一对社会公众提供热线服务。

3.全省“一窗式”综合政务服务业务框架介绍

这个是全省一窗式综合服务业务架构,标红的部分是全省统一建设的系统,省里把一些共性的支撑性的系统进行统一建设。有的是省级部署,分级使用;

有的是省市分级部署,省市县三级使用。全省统一交换平台、一窗式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以及电子印章、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等都是我们支撑的数据资源。

二、“赣服通”介绍

1.“赣服通”上线

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良好的营商环境,江西省政府在今年6月跟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集团签订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在这个协议里面有八个方面的合作,政务服务是其中一项。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于11月12日上线政务服务掌上办事平台“赣服通”。12日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毛伟明出席上线会议,并启动上线。

“赣服通”首批推出10个类别、110项便民服务,涉及公安、人社、住建、民政等部门常用证件(电子身份证、驾驶证、公交卡、社保卡、结婚证、离婚证等)和高频服务事项(公积金查询、医疗挂号、水电煤气等),电子证照集成数量全国最多,群众办事堵点逐个破解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企业信用查询等涉企事项实现“一点即查”。

“赣服通”上线会结束后立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了省内40多个媒体通过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赣服通”的一些功能,在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江西首创离婚证在网上被热议,成为当时热搜排名第九。有些网民在新闻上热议:是不是夫妻吵架,打开赣服通点一点就可以离婚了?关于这个事情,我们民政厅专门出来进行解读:电子结婚证、电子离婚证都要在已经领取实体证照的基础上才能到“赣服通”来领取电子证。电子证也只是给我们在办理房产、税务的过程中需要出示实体证明的时候用来证明婚姻的存续关系,不是说在网上就能直接离婚了。

2.“赣服通”上线以后的运行情况

10月12日上线到18日,访问次数达到110多万次,用户数将近57万,应用访问次数300多万。比较热门的应用是结婚证、离婚证、行驶证、驾驶证,包括公安的重名查询、公积金查询等等。群众关心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婚姻、驾驶证证等电子证件的领取和个人五险一金信息的查询。

3.“赣服通”建设思路

建设思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在建设“赣服通”的时候,始终坚持突出高频事项,在前期梳理跟部门业务系统做对接的时候,确实碰到了难点。开始在梳理的事项当中,比较多地会偏向于公共服务类事项。后来经过反复协调沟通,最后将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办事频率比较高的服务事项推出在“赣服通”上。我们重点推动了公安、人社、住建、民政等部门的服务事项。如公积金社保查询、交通出行、医疗挂号、水电煤气等缴费、考试报名、成绩查询、出入境这些百姓日常涉及的高频事项实现零跑动,仅公安一个部门就上线了32项高频服务事项,作为第一批上线事项。二是“解决”。特别注重解决实际难题。针对弱势群体,特别是退休职工和老年群体的社保认证问题、公积金提取问题。在赣服通当中,提供了退休职工的公积金提取。不需要他们跑到现场办手续,直接在“赣服通”上就可以提取公积金,解决了老年人到现场进行社保认证的难题。三是“推进”。推进集成服务。通过数据资源共享,重点对现有的政务服务移动端和应用程序进行整合集成,打通各部门的后台应用系统,同时我们不断对前台进行优化,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向群众展示“一站式、集约化”政务服务。

4.“赣服通”功能特点

在功能特点方面,总结了五个通:账户通、证照通、缴款通、数据通、服务通。

①实名互认,账户通

为了确保手机端用户的访问安全,集成了支付宝实人核身认证,免去了复杂的输入和认证操作。使得用户不管在哪里,拿出手机,刷刷脸,眨眨眼就能办理服务事项。同时我们的实名身份认证也跟政务服务网上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打通,进行实名互认。

②数字卡证,证照通

证照通主要是上线的电子证照包括身份证、公交卡、驾驶证、行驶证、社保卡、结婚证、离婚证等。用户在拥有实体证件的时候,能够在网上一键开通,永久绑定。领取以后,证件就可以在一些场景中得到应用,可以免带实体证。

③统一支付,缴款通

“赣服通”跟省里的财政非税平台打通,实现用户的非税收缴业务。后期我们还将在“赣服通”设立非税专区,能够按照交款单号、身份证信息、执收单位、交通罚没等等要求进行缴费,实现在线缴税。

④推进共享,数据通

以“赣服通”为着力点,按照接入事项,推进一网通办,解决办事堵点。主要打通了“赣服通”与政务服务统一事项库、统一申报平台、统一支付平台、统一用户平台,使得多个入口的数据可以进行统一流转。

⑤开放集成,服务通

按照统一界面标准、统一接口标准、统一开发组件和运行监管,有序集成了全省的高频服务事项,基于用户认知来梳理归纳办事的服务事项,打造各类办事专区,让用户能比较快捷简单地找到需要的办事内容,提供一站式的办事服务。

5.具体应用介绍

电子证件方面,刚才已经介绍了,目前上线了身份证、结婚证、离婚证、完税证明等。通过电子证件的领取,可以做到容缺办理,群众不需要因为忘带证件,再去折返跑了。公民身份证可以在公安巡逻盘查的场景中应用。接下来公安会拓展更多的场景应用。驾驶证的覆盖也方便了很多忘带证件的驾驶员。结婚证、离婚证的应用将来在大厅办事也好,在网上办事也好,涉及办税、购房方面的场景也可以得到应用。

公积金服务,公积金中心推出离退休人员公积金提取、公积金贷款提前部分还贷、公积金贷款提前结清三项服务,现在都可以在“赣服通”上进行办理。用户通过刷脸,查询本人公积金基本信息,提供银行卡号,在线提取公积金,一秒钟到账。房贷提前还款在线点击就可完成。萍乡、鹰潭、景德镇也推出公积金办理业务。大家也看到公积金等服务没有全省域的实现,主要原因是系统不是一个公司开发的,在系统对接的时候有的公司比较容易协调,有的公司比较难协调,下一步将在其它地市覆盖公积金业务。

人社服务,实现了社会保障卡的自助服务,可以在线挂失,在线修改密码,特别是初始密码的修改。原来要到指定的地点修改密码。通过“赣服通”可以在修改密码的过程中一次不跑,一次提交,立即生效。退休职工养老认证可以通过“赣服通”刷刷脸、眨眨眼,大大方便退休人员办理社保的待遇认证事项。

出入境服务,通过“赣服通”预约、填表、照相、打印、按指纹、签名、缴费可以在一个窗口完成,大大缩短原来流程时间。去窗口办理出入境证件可以通过“赣服通”办理时间预约,尊享网约vip不排队待遇,事先可以在线填表、用手机拍好证件照,在出入境窗口享受一窗式无纸化化服务,拿到受理表支付宝扫一扫向网购一网完成缴费,办证时间最快只要2分钟。外国人来赣还可以通过赣服通完成入境报备。

车管业务,驾驶证的损毁换证、遗失换证、超龄换证、期满换证,以及个人名下的机动车补换号牌、补领行驶证、补领合格标志等等业务,都实现了一网通办。

交通与医疗服务,在江西如果没有零钱,拿出“赣服通”电子公交卡可以实现手机刷码乘车。在“赣服通”可以足不出户可以缴纳水电燃气费用。还可以在线预约医院、医生,通过赣服通还可以进行疫苗快查和药品验证。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把一些高频业务推进“赣服通”,建立一些非税专区、税务办事专区、邮政速递专区,丰富社保、公积金、公安等板块的业务内容,实现查询、办理、缴费、快递等全流程的闭环式服务,确保年底有200项以上的业务接入。推动全省范围内更多的高频事项接入办理。

第二个是推进市县赣服通的建设,打造全省统一的品牌--移动办事品牌。各市就是赣服通的子品牌。构建架构统一、分级负责的模式,逐步整合各地已有的应用端和应用项目。在全省通用功能的基础上加大政务数据的共享力度,推动市县政府更多本地化特色服务上线办理,满足全省各地群众的办事需求。

另外要打造全省移动服务客户端,实现与江西政务网的融合发展,逐步将江西政务服务网上办事事项迁移到赣服通办理,同时也把赣服通已经实现的掌上办的推送到政务服务网,来提升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比例,切实让老百姓有获得感,真正实现“一机在手,办事无忧”。

其次,要强化赣服通的运营管理使用,着手组建一支包含系统开发维护、内容运营、品牌推广、客服中心为一体的配套团队,全面提升赣服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制定赣服通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规范业务接入工作流程和数据安全保障,规范电子证照的适用范围和功能,明确电子卡包内电子证照作为群众到政府部门的办事依据,各地各部门不得拒绝或要求另行提供依据。加强监督检查,重点监督各地各部门加快事项接入,就群众办事电子证照的使用效率进行检查,确保赣服通不仅建设好,更能使用好,切实让老百姓办事更加便捷和放心。

我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谢谢。

第二篇:深化政务公开 打造服务平台

深化政务公开

规范政务管理

全力打造优质高效便民的服务平台

彭阳县政务服务中心(2010年11月10日)

彭阳县政务服务中心自2008年11月建成运行以来,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各进驻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规范、便民、廉洁、高效”为宗旨,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务公开、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政务公开、效能建设和审批服务工作,认真执行各种告知、公开制度,广泛接受群众咨询,积极受理进驻事项,运行模式渐趋规范,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不断推进机构建设。县委、政府坚持把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第一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员配备,健全规章制度,为服务中心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设置机构,准确中心定位。2009年全区机构改革结束后,县委、政府及时为政务服务中心落实了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由政府办公室下属单位升格为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并核定了1正1副2个领导职数、3个事业编制,中心功能定位为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和政务公开。组织机构和

务中心建立审批项目数据库为契机,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牵头,政务中心实施,法制办审核,对全县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彻底地清理,并将清理出的192项行政审批事项及时反馈给各28个相关部门(单位),为行政审批事项进驻中心提供了依据。清理过程中,县法制办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进一步规范了审批事项的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等相关内容,并尽可能的简化程序、减少手续、缩短时限,方便广大群众办事。二是多措并举,扩大政务公开范围。为了切实提高群众对政务工作的知晓率,我们将中心办理的事项通过县有线电视台、政府网站、中心电子屏、政务公开栏等各种途径公开,有效的杜绝了事项办理的“暗箱操作”和 “体外循环”,保障了审批服务正常有序进行。另外,将申办条件、所需材料、办理程序、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等内容制成服务指南,摆放在各窗口,方便群众了解和办事。三是阳光作业,确保群众办事明白。为了使群众办事明白,干部工作清白,中心各窗口所有办件实行现场公开化办公。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的事项,窗口当场受理,能当即办结的当即办结,不能当即办结的明确期限办结;对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需要补齐的全部材料;对不符合政策规定或不属于中心受理的事项耐心向申办人解释说明,并指明方向,决不让服务对象来回跑,尽最大努力确保服务对象满意。另外,中心开辟“急事急办、人员支持配合中心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依章办事,提升窗口服务质量。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政务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度,使中心运行实现了有章可循。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按照中心《办事制度》和部门业务工作要求,认真接待申办事项,解答群众各类咨询。截止10月底,中心共接待审批(服务)事项11211件,其中即办件8803件,全部办结;承办件2408件,已办结2353件,55件正在办理之中,按时办结率100﹪。三是强化监督,打造窗口服务形象。根据中心业务需要,建立“一册、一书、二单” 的配套管理办法(《窗口服务事项受理登记册》、《不予受理告知书》、《事项受理通知单》和《事项办理群众满意情况反馈单》),对窗口办件进行有效地掌控,对窗口服务群众满意情况进行调查,提升了窗口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中心设立了效能监督窗口,专门监督、检查窗口工作,防止进而不办、办记不符、两头受理和群众两头跑等现象的发生。另外,制作了《岗位效能监督公示栏》、桌牌和胸牌,亮明工作人员身份,在办事大厅摆放《征求意见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并严格推行投诉责任追究,切实树立了中心良好形象。

四、强化联系指导,不断延伸服务链条。坚持把服务链条向基层延伸,积极构建县、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进

清、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现象发生,最大程度地减少因办事程序不懂、办理人员不在而造成的误时、误事等问题。同时,推行监督投诉制,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让便民服务始终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以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确保便民服务中心的高效顺利运行,实现了服务群众“零差错”。

虽然我们在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领导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的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借鉴各兄弟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措施,努力开创我县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工作新局面。

第三篇: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廉洁高效服务平台

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廉洁高效服务平台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渐凸现出来,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载体,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优化提升,是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更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手段。总之,政务服务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将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虽然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担由于成立时间不长,又缺乏统一的规范模式,更没有一定的经验可循,因此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门窗口单位没有将审批事项完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存在审批事项“体外循环”和“双轨运行”等现象或有些单位只有1项或2项行政审批事项在中心办理,其它行政审批事项仍在原单位受理的现象;二是“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在中心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进驻中心的一些审批事项授权不到位。大部分行政审批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仍然分散,进驻事项分属不同科室,各科室又由不同领导分管,有的事项虽然进了中心,但部门认识不到位,不按中心设定的规范流程动作,少数部门“明进暗不进、两头受理”现象;三是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的部门不按规定选派窗口工作人员,且调整、更换窗口工作人员频繁。有的单位将参加工作的人员、年龄偏大的人员、难于管理的人员进驻中心窗口,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四是政务服务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县、乡、村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不标准、不规范,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还受到严重制约。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是环境创优活动的一个创造性成果。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新生事物,许多工作还须大力探索和提高,结合上述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化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中心受理

我们要牢固树立创优服务环境的理念,积极创新运作机制,探索集中办理、统一办理、并联办理的有效途径,拓宽服务领域,使政务服务中心不仅成为行政许可、证照办理的重要场所,而且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综合公共服务的高效平台和便民中心。法制、监察及进驻单位要加强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清理和筛选,努力做到“应进必进、进必授权、进必办事”。

第二,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

“两集中两到位”是政务服务中心的基础工作,是“生命线”。不能完全实现“两集中、两到位”,就解决不了“只挂号、不看病”的问题,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一方面,要从机构编制、人员配备、运行经费等方面保障。另一方面,加大解决部门不愿放权的问题,对于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要求集中行政审批职能和人员进行集中整合,并成建制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窗口,单位对窗口授权到位。

三是拓展功能,完善体制,优化政务环境

首先,将涉及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中的中介机构及其配套服务的各类评估、验资机构,纳入中心并设立窗口,并将公共服务、招投标服务等和群众密切相关的项目纳入中心窗口受理、解决群众办事还要多跑的问题;其次,根据《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规范许可事项、简化许可程序、减少许可环节,缩短办事时间

四是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确保网络横向与纵向互联互通。

要实现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之间、中心管理机构与窗口之间、窗口与窗口之间、窗口与本部门之间计算机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完善网上公告、网上咨询、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理等功能,构建信息网络化政务服务体系。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窗口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对政策业务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政务服务水平。因此,各窗口单位要选派优秀的中层干部到中心窗口任窗口首席代表,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骨干到中心窗口工作,切实打造优化环境“第一窗口”形象。

总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纳入重要日程,为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懈努力奋斗。

第四篇:打造服务“硬”平台 提升政务“软”环境

打造服务“硬”平台 提升政务“软”环境

宜昌市行政服务中心

近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创优和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宜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以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行政服务中心为目标,坚持推进行政审批和招投标体制改革,着力规范行政服务行为,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质量。宜昌政务服务软环境在改革、建设和发展上受到中央和省级充分肯定,仅去年一年累计接待中央、省级领导和外省市交流90多批次3600余人次。

一、致力于探索创新,努力打造一流行政审批平台近5年来,市行政服务中心累计办结行政审批事项48万件,办结率100%,平均每年办件近10万件,每月办件8500件,其中即办件18万件、即办率38%,承诺件提前办结38万件、提前办结率达80%。基本上实现了“一楼式办公、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目标,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和企业。

(一)大胆改革,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三集中”。为切实改善政务服务软环境,我市率先大力推行了行政审批“三集中”改革,即“推动部门内审批权限向一个科室集中(成立行政审批科)、行政审批科室向中心窗口集中和行政审批操作向网上平台集中”。这是在全国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全市有30个部门以各种方式设立了行政审批科,占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总数的75%,涵盖了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审

批频率较高的所有市直部门。首批进驻部门全部按“三集中”要求实现了整体进驻,其中6个省管部门成立了行政审批专班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市公安局出入境科、市公安消防支队防火处整建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为推动网上审批,市委、政府投资一百多万元开发了行政审批管理应用系统,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38个部门(单位)除7个使用全国、全省专网和2个未开展审批业务的单位外,其余部门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在行政审批网上开展,均使用行政审批应用系统办理行政审批业务。行政审批应用系统的运用既使办件更加规范快捷,又让统计分析更加客观准确。

(二)大刀阔斧,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经过5次全面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减少,从最初的1340项减少到目前的252项,压缩81%。尤其是2009年全面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使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办理环节、所需资料、审批时间再次大幅压缩,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合计审批时间由法定的5311天减少到1726天,压缩68%;合计审批环节由1244个减少为1044个,压缩16%;与同类项目比,总体优于省内和中部地区同等城市。为了巩固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工作成果,2010年按照“同等城市比项目,项目少为佳;同等项目比环节,环境少为佳;同等环节比时间,时间短为佳;同等效率比质量,质量好为佳”的“四比四佳”的要求,全面开展了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回头看”活动。以“四查四看”为重点,即查审批项目,看是否应进未进;查办理时限,看效率是否提高;查审批流程,看审批方式是否便民;查反馈意见,看群众是否满意。通过开展“四比四佳”、“四查四看”的“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巩固了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的工作 2

成果。

(三)大力摸索,创新推进项目并联审批。一是全面实施企业设立登记并联审批。为方便申请人在我市登记设立企业,中心集合了与企业设立登记有关的国税、地税、工商、质监等4个部门,将二楼审批服务大厅设置为企业设立登记并联审批大厅,实行“一个窗口统一受理申请,一张表格一套资料登记,部门网上流水作业,同时办理四证”的企业设立登记并联审批流程,使申请人在宜昌市登记设立企业时,一次性完成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税务登记、地税税务登记手续,办理四证手续的总时间由原承诺的15天缩减到2个工作日以内,其中税务登记时间平均只需30分钟,成本降低了很多。二是逐步推进工业建设项目并联审批。集合了与工业建设项目报建有关的发改、住建、规划、环保、国土、人防等22个部门,将三楼审批服务大厅设置为工业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大厅,实行“一窗受理、服务前移、资料共享、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工业建设项目报建并联流程,工业建设项目报建办理时间可由原来法定的134个工作日压缩到33个工作日。其中市属重点项目乐星红旗、点军液压钻车项目审批时限仅用19天,创造了工业项目报建办理时效历史记录,有力地推进了全市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相比过去申办审批事项,总是抱着一堆材料到处跑、来回转,费时又费力,现在有了并联审批“一窗式”服务,既提高了办事效率,也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使办事群众和企业享受了更为快捷便利的服务。

二、致力于改革突破,努力打造一流市场交易平台 为了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平台,为市场主体构建公平竞争的环境,为市场要素提供最佳配置的渠道,一系列的 3

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深化招投标监管体制改革。体制问题是困扰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因素,在招投标市场的监管上表现尤为明显。自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充分借鉴全国各地做法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实际,构建了科学的监管体制。成立了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在机构设置上实行行政服务中心管委办和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同时加挂招投标监督管理局牌子,机构性质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撤销市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心,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同时把市政府采购中心、市产权交易中心整合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外仍保留两个中心的牌子),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成建制进驻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理业务,接受招投标监督管理局综合监管。按照“节约资源、同城合一”的原则,其他各区不再设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市直和城区(夷陵区除外)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土地招拍挂等提供专项服务,实行集中交易、统一监管。改革后,不仅达到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实质整合、综合监管形式上的统一,而且也捋顺了管理体制,实现了由过去同体监管、分散监管到现在综合监管、统一监管的体制创新。

(二)充分运用科技监管手段。为了更好地推进招投标综合监管体制改革,实现公共资源的最佳配置,市委、政府大胆决策、强力推进,不仅投入巨资建成了全省领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更是植入了现代科技管理理念,在运用科技手段的监管上走在了前列。在人员进出管理上安装了电子指纹考勤系统和电子门禁管理系统,只有通过身份识别方能进出;在专家抽取上,实行系统随机自动抽取和密封打印;在评标室内安装电子监控设备,适时 4

动态跟踪和保存评标过程;投入100余万元建成了省内最先进的多功能电子监察室,通过电子监控幕墙对2个开标大厅和6个评标室内专家评委的评标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所有办公区内均安装了电子巡更系统、安防监控系统、低音广播系统、文字编播系统等先进设备设施。此外,投资300余万元自主研发了宜昌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系统,共计16种流程15个子模块,通过分权制衡,实现了交易、服务、监管、监察等职能“一网运行”,改变了传统模式下人为因素对招投标过程的干扰,初步实现了以“网上招标-网上投标-网上开标-网上评标”为主要特点的网上全流程招投标运行新模式。

(三)重拳打击围标串标等不法行为。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围标、串标问题,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重拳出击,全面加强了标前、标中、标后综合监管。两年来共发现和制止陪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10起,对8家情节严重的投标企业进行了公开处理。一是完善了相关配套制度。二是实行招标文件“双审制”。在行业主管部门审核的基础上,对招标文件进行复审,严格把关,保证了招标活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三是实行投标资格“后审制”。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停止使用资格预审措施,实行资格后审,投标人的数量不受限制,使招投标活动的竞争更加充分。四是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五是实行投标保证金统一账户制度和网银支付制度。六是实行网上招投标制度。建立了宜昌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实行网上投标报名、网上发布招标文件和网上答疑,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在招标方和投标方之间构筑 “隔离墙”,割断了围标、串标的信息传递链。七是完善专家评委管理制度。八是逐步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 5

招投标信用档案和公示制度,制定招投标信用评价体系,并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失信惩诫、守信激励和不良行为记录查询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和清出。

三、致力于公开透明,努力打造一流社会监督平台 为落实行政服务中心“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服务宗旨,我市全力加强对行政审批窗口、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工作人员的监管,全面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设阳光透明政务服务平台。

(一)创新监督机制。通过建立“义务监督员”队伍、设立行政效能督查机构、建立投诉监督制度、制定投诉处理办法、强化行政服务考评机制,将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纪律监督、舆论监督有效结合,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同时通过建设行政审批应用系统,对审批大厅工作窗口及其工作部门的各个审批环节实行实时、全程、自动监察,客观公正地评价审批窗口及其工作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绩效。从2003年中心成立至今,累计办件70多万件,无一超承诺时限的办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二)完善监督措施。在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管上,改革前,对于招投标监管主要是以分散监管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间的条条分割,形成了事实上的“同体监管”。一些部门既对本行业招投标活动进行管理,又对招投标活动实施具体监督,同时有的还是招标项目的实施人,或者是招标代理机构的上级部门,形成了多头管理、同体监督、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的体制。改革后,各自按照明确的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了行业主管、综合监管、纪检监察、社会监督等“四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初步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招投标 6

监管体系,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模式的种种弊端。

(三)畅通监督渠道。通过设立投诉窗口进行现场投诉、向社会公开投诉电话进行电话投诉、在宜昌市行政服务中心网站主页设立网上投诉栏目进行在线投诉、在各个办事大厅设立电子触摸屏进行电子投诉、在每个工作窗口安装电子评议器进行办件服务评价、向办事群众发放评议表进行综合服务评价等,全面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实现了有诉必理、有诉必查、有诉必复,把工作窗口和工作人员的服务完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作者单位:宜昌市行政服务中心 梅復雄 联系方式:***(qq:115632416)

下载打造“赣服通”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打造“赣服通”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