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对于完善地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共)
中共苏州市委 苏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完善地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25 号)和《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实施意见》(苏发﹝2019﹞11 号),进一步完善我市地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服务大局、统一管理、权责明晰、问题导向、党的领导和稳妥有序原则,统筹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优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促进国有金融机构持续健康经营,为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二)主要目标。优化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理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加强党对国有金融机构的领导,强化国有金融机构党的建设,增强国有金融机构活力与控制力,促进国有金融资本保值增值,更好地实现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基本任务。
二、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
(三)准确把握国有金融资本和国有金融机构范畴。本实施意见所称国有金融资本是指我市各级政府及其授权投资主体直接或间接对金融机构出资所形成的资本和应享有的权益。凭借国家权力和信用支持的金融机构所形成的资本和应享有的权益,纳入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国有金融机构是指我市国有独资、全资、控股或通过股东决议、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及其他协议安排拥有实际控制权的金融机构,包括取得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核发业务许可证的各类国有金融机构,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监管的国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投资运营公司、金融基础设施等实质性开展金融业务的其他国有机构。
(四)优化国有金融资本配置格局。对于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保持国有独资或全资的性质。对于涉及金融安全、外溢性强的金融基础设施类机构,保持国有金融资本绝对控制力。对于在本地区或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国有金融机构,保持国有金融资本控制力和主导作用。对于处于竞争领域的其他国有金融机构,积极引入各类资本,国有金融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也可以参股。继续按照市场化原则,稳妥推进国有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
(五)实现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市政府授权市财政局履行市级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市、区政府授权本级财政部门履行市、区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根据统一规制、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依法依规履行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职责,负责组织实施基础管理、经营预算、绩效考核、工资总额、负责
人薪酬管理等工作。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等直接投入金融机构的国有资本,股权一律划转同级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集中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依规享有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享有收益等出资人权利。对国有企业投入金融机构的国有资本,可以在不改变股权归属关系的情况下,由同级财政部门履行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职责。对凭借国家权力和信用支持的金融机构,由同级财政部门参照国有金融机构管理。对新组建的国有金融机构,统一由同级财政部门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
(六)厘清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监管职责。按照市场监管与出资人职责相分离的原则,理顺国有金融机构管理体制。合理界定并厘清出资人职责与金融机构市场监管的边界,财政部门主要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参与协调处置国有金融机构各类风险;金融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对各类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注重金融消费者保护,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严格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应当与实业资本管理相隔离,分别由财政部门与国有资产监管特设机构负责管理,建立风险防火墙,避免风险相互传递。
(七)明晰国有金融机构的权利与责任。充分尊重企业法人财产权利,赋予国有金融机构更大经营自主权和风险责任。国有金融机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等规定,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绩效考核、激励约束、风险控制、利润分配和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决策制度。
(八)以管资本为主加强资产管理。财政部门应当准确把握自身职责定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管理权力和责任清单,更好地实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以公司治理为基础,以产权监管为手段,对国有金融机构股权出资实施资本穿透管理,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积极发挥国有金融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着力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九)防范国有金融资本流失。强化国有金融资本内外部监督,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制约有力的监督体系。完善国有金融机构内部监督体系,完善监事会监督制度,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压实国有金融机构母公司管理责任,切实加强对下属各级子公司的穿透式管理。加强审计、评估等外部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依法依规、及时准确披露国有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提升国有金融资本运营透明度。
三、落实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 (十)落实国有金融资本基础管理制度。全面建立全流程、全覆盖的国有金融资本基础管理体系,认真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国有金融机构产权登记、产权评估、产权转让等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
(十一)落实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全面覆盖的原则,加强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收支管理。探索建立国有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和动态调整机制,支持国有
重点金融机构做强做优做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决算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审查监督。
(十二)严格国有金融资本经营绩效考核制度。按年度对国有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和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通过界定功能、划分类别,分行业明确差异化考核目标,实行分类定责、分类考核,综合反映国有金融机构资产营运水平和社会贡献。加强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建立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履职尽责情况、员工薪酬水平等方面的奖惩联动机制。
(十三)健全国有金融机构薪酬管理制度。改革国有金融机构工资决定机制,建立健全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完善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符合国有企业一般规律又体现金融机构特点的薪酬分配机制。完善国有金融机构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对国有金融机构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对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任命的国有金融机构领导人员,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
(十四)加强国有金融机构财务监管。根据财政部制定的金融机构财务制度,依法依规对本级国有金融机构进行财务监管,规范财务行为,维护国有金融资本权益。健全财务风险监测与评价机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保护相关各方合法权益。
(十五)明确市级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方式。根据企业规模、管理级次、外部性及国有金融资本占比等因素,对市级国有金融资本采取直接管理和委托管理两种方式。市财政局根据
市政府授权建立市级国有金融机构直接管理名录,名录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动态管理,市财政局对名录内金融机构直接履行市级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其他市级国有金融机构占有的国有金融资本采取委托管理方式,由市财政局委托各国有出资主体按相关委托要求开展管理。全市国有金融机构应当统一执行财政部门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并纳入国有金融资产监测统计体系。
四、促进国有金融机构持续健康经营
(十六)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大国有金融机构公司制改革力度,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金融机构整体改制上市。推进凭借国家权力和信用支持的金融机构稳步实施公司制改革。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形成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
(十七)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营管理层关系,健全国有金融机构授权经营体系,出资人依法履行职责。推进董事会建设,建立董事会与管理层制衡机制,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国有金融机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权力机构作用、董事会的决策机构作用、监事会的监督机构作用、高级管理层的执行机构作用、党委的领导作用。
(十八)建立国有金融机构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产生、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不断创新实现形式。上级党组织和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加强
对国有金融机构领导人员的管理,根据不同机构类别和层级,实行不同的选人用人方式。有序推进国有金融机构董事会按市场化方式选聘和管理职业经理人,并建立相应退出机制。
(十九)推动国有金融机构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推动国有金融机构牢固树立与实体经济俱荣俱损理念,加强并改进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服务,围绕实体经济需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规范金融综合经营,依法合规开展股权投资,严禁国有金融机构凭借资金优势控制非金融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应当聚焦主业,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控制、压缩下属子公司数量和层级。发挥好绩效目标的导向作用,引导国有金融机构把握好发展方向、战略定位、经营重点,提高稳健发展能力、服务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二十)督促国有金融机构防范风险。强化国有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主体责任。推动国有金融机构细化完善内控体系,严守财务会计规则和金融监管要求,强化自身资本管理和偿付能力管理。督促国有金融机构坚持审慎经营,加强风险源头控制,动态排查信用风险等各类风险隐患,健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严禁国有金融机构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等提供融资支持。规范产融结合,按照金融行业准入条件,严格限制和规范非金融企业投资参股国有金融机构,参股资金必须使用自有资金。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得干预金融监管部门依法监管。
五、加强党对国有金融机构的领导
(二十一)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作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党对国有金融机构的领导不动摇,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国有金融机构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切实承担好、落实好从严管党治党责任。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金融机构章程,明确国有金融机构党委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把党委会议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合理确定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和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比例。
(二十二)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培养复合型人才,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要求,选优配强国有金融机构一把手,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把党委领导与董事会依法选聘管理层、管理层依法行使用人权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健全领导班子考核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国有金融机构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
(二十三)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压紧压实国有金融机构党委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责任。健全国有金融机构领导人员职业道德约束制度,加强党性教育、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完善标本兼治的制度体系,加强纪检监察、巡视监督和日常监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六、协同推进强化落实 (二十四)加强制度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江苏省财政厅统一部署,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出台加强国有金融机构管理的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地方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制度。国资和
金融监管部门要按照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及时清理完善涉及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做好职责梳理和变更。
(二十五)加强协调配合。财政部门要与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国资、组织人事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工作移交和衔接,确保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财政部门在制定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时,涉及其他金融管理部门有关监管职责的,应当主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其他金融管理部门在制定发布相关监管政策时,要及时向财政部门通报相关情况。
(二十六)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健全国有金融机构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严厉查处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金融资本的行为。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监督问责机制。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敷衍不追、隐匿不报、查处不力的,严格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七)加强信息披露。落实国有金融资本统计监测和报告制度,完整反映国有金融资本的总量、投向、布局、处置、收益等内容,报告国有金融机构改革、资产监管、风险控制、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等情况。财政部门定期向同级政府报告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情况,承担本级政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情况的具体工作。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履行对完善地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工作的领导责任。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完善各项配套制度,明确任务要求和时间节点,抓好贯彻落实工作,确保我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得到有效加强。
第二篇:中共苏州市委 苏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
中共苏州市委 苏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
(发稿时间:2010-09-07 阅读次数:368)
苏州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探索苏州实现“两个率先”进程中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行途径,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市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7月1 2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详见下文)。
中共苏州市委
苏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
苏发【2010】35号
(2010年7月12 日)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探索苏州实现“两个率先”进程中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行途径,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市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现就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生态补偿是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因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地区给予的经济补偿。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把苏州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以直接承担生态保护责任的乡镇政府(含涉农街道,以下简称乡镇)、村委会(含涉农社区,以下简称村)、农户为补偿对象,通过生态补偿,使因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区域得到经济补偿,增强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能力,保障生态保护地区公平发展权,使地区间得到平衡发展。
2.责、权、利相统一。按照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准保护、谁受偿,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准治理,逐步建立责权利相一致的规范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使生态环境的保护者,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获取相应的经济补偿;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受益者,承担一定的经济补偿责任;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污染者,承担相应的环境治理责任。
3.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从苏州实际出发,创新体制、机制,因地制宜选择生态补偿方式,突山以基本农田、水源地和重要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为生态补偿重点,逐步加大补偿力度,完善补偿机制。
4.政府主导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财政对生态保护的投入。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路子。
二、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
1.关于生态补偿标准。
各市、区要突出重点,每年按以下标准进行生态补偿:
(1)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建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根据耕地面积,按不低于400元,亩的标准予以生态补偿。同时,对水稻主产区,连片1000~10000亩的水稻田,按200元/亩予以生态补偿;连片10000亩以上的水稻田,按400元/亩予以生态补偿。
(2)加强水源地保护。对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村,按每个村100万元予以生态补偿。
(3)加强重要生态湿地的保护。对太湖、阳澄湖及各市、区确定的其它重点湖泊的水面所在的村,按每个村50万元予以生态补偿。
(4)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列为县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的,按100元/亩予以生态补偿。
(5)对水源地、重要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所在地的农民,凡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给予适当补偿,标准由各市、区确定。
2.生态补偿资金的承担。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各区生态补偿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其中:水稻主产区,水源地及太湖、阳澄湖水面所在的村,市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的生态补偿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其它生态补偿资金由各区承担。各县级市生态补偿资金由各县级市承担,市级财政对各县级市生态补偿工作进行考核并适当奖励。
3.生态补偿资金的拨付、使用与管理。
生态补偿资金每年由市及各市、区按上述标准核定后,拨付乡镇、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建设;对直接承担生态保护责任的农户进行补贴;发展乡镇、村社会公益事业和村级经济等,其中耕地保护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开展土地复垦复耕、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对土地流转农户、经营大户进行补贴等。
三、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
1.优化乡镇财政体制。各市、区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和责任,按照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原则,调整、优化各市、区与所辖乡镇的财政体制,逐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乡镇的财力,增强乡镇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
2.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市及各市、区要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土地山让收入划拨、上级专项补助、接受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生态补偿专项资金预算安排数随财力的增长相应增加。
3.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土地山让纯收益的15%要全部用于农业。坚持生态优先,加强自然环境保护与建设,维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促进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发展现代农业,加大耕地特别是水稻田的保护力度;积极推进农村绿化,建设一批生态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加强水源地和生态湿地保护;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资金的投入要向环太湖、阳澄湖等生态保护重点地区倾斜。
4.健全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机制。要按照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大生态
环境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加强环境污染整治。要进一步优化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资金的使用,加大对生态湿地保护的投入,加快白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要进一步加大镇、村污水的治理力度,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的资金川于镇、村污水治理,来源于镇、村的污水处理费要全部用于镇、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要逐步建立、健全区域排放控制和流域水环境保护的补偿制度,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偿分配制度和排污权有偿交易制度;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建设干¨保护,随白来水费征收的水资源费地方留成部分用于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保护和管理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
5.引入市场机制。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加快各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区域可采取异地发展等办法,增强该类地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实现限制发展区与其它地区的共同发展。
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对生态环境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积极探索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与城乡土地开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等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保护、改善环境中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积累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
6.完善生态补偿保障措施。各乡镇、村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基本农田、水源地、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进行保护,相关部门认定其未能尽到保护责任的,由财政部门缓拨、减拨、停拨及收回生态补偿资金。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由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行政处罚。
生态补偿资金拨付、使用、管理具体办法由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生态补偿工作
生态补偿涉及各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生态补偿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把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作为苏州建设“三区三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坚持改革创新。各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生态补偿实施办法,从政策上、机制上积极探索实践,逐步扩大生态补偿范围,增加补偿内容,提高补偿标准,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各地出台的生态补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意见规定的标准,并报市政府备案。
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各自职能,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生态保护、补偿工作。
规划部门要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素落实到市域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
环保部门要拟订和监督实施全市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
国土部门要按时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落实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优化基本农田布局,并建立全市基本农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动态监测水平。
农业部门要认真落实“四个百万亩”空间布局,会同相关部门做好连片种植水稻的基本农田、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等的认定,对基本农田、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情况进行监督、考核,推进绿色、无公害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
水利(水务)部门要加强农村水系规划和农村水利建设,加大镇、村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认定,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和保护。
财政部门要安排、管理好生态补偿资金,制定生态补偿资金的管理办法,确保生态补偿落实到位,并对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篇:5.23中共增城市委、增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三)
(2011年5月18日修正版)
中共增城市委
增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定》(粤发„2009‟9号)及《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定》(穗字„2010‟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加快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增城市委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部署,以显著提高残疾人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水平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扶持、市场推动、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切实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夯实基层残疾人工作的基础,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简称“两个体系”),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建设幸福增城,为让全市4.8万名残疾人过上幸福生活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要全力贯彻落实好省、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的“五个一工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我省残疾人工作会议上提出,各县(市、区)1 要在今后五年内分别建设一所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一所重度残疾儿童教养学校、一所残疾人托养机构、一个“康园工疗”网络和一个残疾人扶贫培训基地的目标,即“五个一工程”。
到2012年,建立起具有增城特色又在国内具有先行示范作用的残疾人社会保障、社会服务、无障碍设施建设体系,作为建设广州东部综合门户功能区的具体内容,成为经济繁荣、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的幸福增城。
到2020年,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更加完备,社会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人人享有公共服务,公平参与社会生活。社会服务实现制度化、系列化和个性化。实现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残疾人的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当,普遍达到小康水平。
二、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三)落实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农村五保供养等生活救助政策,确保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应保尽保,逐步完善重度残疾、精神残疾的残疾人专项基本生活救助办法。
确保城镇残疾职工依法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帮助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辅助性就业和庇护性就业的残疾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制定对上述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落实对残疾人个体从业人员社会保险的单位缴费部分给予补贴。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按时足额为他们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对“低保”、“低收入家庭”的残疾人和个人无经济收入的一、二级残疾人,由政府资助其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资助后仍达不到享受定期待遇条件的,由社会救济渠道解决其养老、医疗保障问题。
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自负有困难的,应给予资助;对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自负有困难的,应给予适当补贴。
(四)实施对残疾人的特别救助。研究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政策措施。逐步扩大残疾人专项补助金发放范围,发放标准在2010年提高20%的基础上随生活指数逐步提高。对因特殊原因造成家庭收入下降且低于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残疾人,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将其纳入低保,符合临时救济条件的给予临时救济。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抚养人的、赡养人、扶养人,或者其法定抚养人、赡养人、扶养人无抚养、赡养、扶养能力的,属于城市户籍的残疾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属于农村户籍的残疾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对贫困残疾人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并给予慰问金或慰问品。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由专门的托养机构提供集中托养服务,也可实行居家安养及日间照料,政府对托养机构和居家安养服务以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支持。对提供托养服务机构的托养质量进行定期考核评估,逐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托养机构申办和管理制度。
对符合经济适用住房购买条件、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家庭优先安排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优先安排廉租房。对住房困难的低保或者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纳入城市住房保障和城乡住房救助制度。城市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等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家庭。每年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全市残疾人安居房的修缮加固等支出。
因重大疾病、长期慢性病医疗导致家庭经济困难而需 救助的残疾人,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救助。具有资质的残疾评定定点机构,在评残费用上给予优惠或者免费;到广州市指定医院进行评残,给予适当交通补贴,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
(五)拓展残疾人社会服务业。针对残疾人群体特殊性、多样性、类别化的服务需求,各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健全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服务基础、家庭邻里为依托,健全以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维权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
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或免费服务制度。要把残疾人康复、医疗卫生、教育、就业、托养、文化体育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公益性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要加强对残疾人社会服务业的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社会组织、个人开展残疾人专业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引和专业规则,详细明确准入规则、专业人员配备和取得政府购买服务收入分配等制度。鼓励各类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和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残疾人服务业、举办残疾人专业服务机构,鼓励香港、澳门残疾人服务提供者以独资、合资、合作的形式,开办残疾人服务机构,在资金、场地、人才等方面予以扶持,多方面、多角度发展残疾人服务业。
要加大对残疾人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改善残疾人服务机构条件,完善功能,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扩大受益面,切实使残疾人得到实惠和有效的服务。成立残疾人服务业协会,规范管理残疾人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六)建立残疾人进入服务机构的评测、转介、轮候制度。建立健全残疾人服务机构和残疾人服务需求信息库,定期公布服务机构名录及轮候、转介信息。增城市户籍的残疾人在评定残疾登记、申领残疾人证、残疾状况或者技 能发生变化、进入和退出服务机构时,均接受测评,按测评结果和个人需求转介到合适的机构接受服务。
(七)建立政府资助社会服务制度。建立政府资助残疾人社会服务机构的制度及相关考核评估机制,明确受资助机构的准入条件、服务标准、资助标准及监管措施。制订向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残疾人服务机构采购商品或购买服务的支持政策。要求各机关、事业单位等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信封、信纸等办公用品,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使用由残疾人集中就业机构和残疾人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三、推进康复教育就业工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八)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构建覆盖所有残疾人的康复工作网络,并与社会医疗保障网络相衔接,形成以市级以上医院为骨干,街(镇)、社区(村)医院、医疗站(康复站)为基础,残疾人家属、志愿者服务人员为依托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康复,开展康复训练、家庭病床、转诊随访、亲属培训和健康教育等服务。
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康复服务。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落实残疾人康复资助政策,保障残疾人有能力接受康复服务。
加强增城市残疾人康复体系的规划、布局工作。加快增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列入公益性事业单位,确保有明确的机构、功能、牌子、经费、人员开展工作。该中心将成为广州市示范康复中心,为增城市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托养、培训、健康教育、工疗娱疗、生活训练等全方位一站式优质服务。
制定残疾人康复机构和社区康复服务站管理办法,规 划康复服务站点的运行管理。推广“康园”经验,在目前一个增城市康园工疗站服务中心、三个街道康疗站的基础上,逐步向各镇、街铺开“康园”,逐步构建全市9个镇街覆盖所有残疾人的康复服务网络。打造“利康”、“康智”、“康宁”等残疾人康复服务品牌。对进入辅助性就业、庇护性就业机构的残疾人,给予康复训练津贴。
加快建立增城地区残疾人精神病专科医疗机构,市级医院设置精神科免费门诊,免费提供精神科基本药物,减轻精神病人及其家属的医疗负担。对本市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残疾人优先挂号、就诊、取药。将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疗法、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言语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加大残疾人康复经费的投入。从2011年1月起,由广州市财政和本市财政各按辖区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2元的标准安排日常康复经费。
(九)发展残疾人教育。完善残疾人国民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配套化、特殊教育梯次化的残疾人教育序列,满足各类残疾人不同阶段的教育需求。定期召开全市特殊教育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残疾人教育发展问题。
重视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稳定残疾人中等教育,拓展残疾人职业教育。重视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积极发展0-6岁残疾儿童免费实施抢救性康复,对具有自理能力的中、轻度肢体残疾儿童尽量安排随班就读,如不能随班就读的由就近的学校安排老师送教上门,保障残疾儿童的接受教育的权益。规范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完善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管理办法,加强对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的宣传和指导。完善残疾儿童筛查、登记、教育转介、跟踪服务制度,落实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特教班、特殊教育康复机构公用经费和教育培训经费。保障适龄重度肢体残疾、中重度智力残疾、失明、失聪、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权利。有集中办学条件的公办残疾人托养机构应附设残疾人文化机构,保障孤残儿童教育权利。
要切实把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对特殊教育进行总体规划,在2012年前,建立一所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特殊教养学校。加强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在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社区教育、家长培训、选派巡回教育等工作中的作用。
稳步推进残疾人职业与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推进普通高校招录残疾学生工作,支持落户增城市办学的高等职业学院和技工学院开办面向残疾人的专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残疾人身心特点,为在校就读和等级失业的残疾人提供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免费提供就业推荐、训练等服务,资助残疾成人文化补习、信息技术教育。
完善残疾学生、残疾人子女的助学及奖励措施并逐步提高水平,适当补贴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生活费、交通费,对本市户籍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实行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全免学费和补助生活费,并酌情减免其他费用。提高盲人的盲人识字率,设置一、二级肢体残疾人及视力、听力、语言残疾人的考试专用设施。
(十)促进残疾人就业。加快构建残疾人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失业登记等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残疾人就业信息库,掌握残疾人就业情况,同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就业需求情况,作为开展就业培训和推荐就业的基本依据,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
加快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形成市、镇(街)与 社会机构共同参与、信息互通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扩大残疾人就业服务渠道。
大力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事业单位要当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表率,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依法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在公开招考录用公务员、政府雇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时,不得歧视残疾人。要将难以实现就业的残疾人列入就业困难人员范围,重点提供就业援助。全力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城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从2010年10月1日起由地方税务机关统一代征。
大力扶持和开发书报亭、社区服务点等公益服务岗位,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新增公益性岗位按不低于30%的比例优先提供给残疾人就业。要落实残疾人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税收减免政策,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鼓励社会举办安排残疾人集中就业机构,并按规定在政策、资源、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照顾,对吸纳残疾人集中就业的单位给予定额资助,如社会保险(单位缴纳部分)资助。
加大对残疾人就业的劳动监察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切实保障广大残疾人的劳动合法权益。
四、营造和谐氛围,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
(十一)加强残疾人文化、体育、宣传工作。办好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聋人节”、“爱耳日”等残疾人重要节日的活动,促使广大市民走近残疾人、理解残疾人事业。发展“助残志愿者”队伍,营造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氛围。宣传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残疾人公益宣传,公共媒体及公共场所要有计划免费投放残疾人公益宣传广告,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教育部门要结合德育教育,开展人道主义和扶残、助残教育。积极筹建市残疾人文体活动中心,发展残疾人文化、艺术、体育事业。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协会、社区残疾人组织要积极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主动融入社会生活,参与经济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市文体广新局、体育发展中心要积极配合,协助残联做好残疾人体育工作,促进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开展,在条件较好的学校和体育训练单位,对有培养前途的残疾青少年运动员应在训练场地、器材、教练指导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帮助;市内体育场馆为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免费开放。参加世界、国际、全国、省、广州市级别比赛取得名次的残疾运动员给予一次性的奖励。
(十二)加强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广州市残疾人权益保障条例》,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维护残疾职工、残疾青年、残疾妇女、残疾儿童和残疾老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为残疾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低保”、“低收入”家庭的残疾人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残疾人提供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缴纳诉讼费或仲裁费用有困难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申请缓交、减交和免交诉讼费用或仲裁费用。鼓励和扶持民间组织、高等院校等通过多种形式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依法惩治遗弃残疾妇女、残疾儿童及利用残疾儿童从事乞讨等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
落实残疾人专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残疾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使用公共服务设施的优惠政策,落实残疾人本人及重度残疾人、盲人陪护人员免费参观本市各公园、体育场馆、图书馆、文化馆、旅游风景区、纪念馆等 公共场所,落实残疾人服务机构及“低保”、“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的水、电、气、闭路电视等公用设施的费用减免政策,落实残疾人在图书馆免费办理借书证、阅览证等政策。
(十三)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残疾人福利事业,鼓励国(境)内外慈善组织及各界人士向残疾人公益性社会团体、非营利服务单位捐赠资金和财产。对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杰出人士,由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以示嘉奖。
(十四)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无障碍建设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全面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于无障碍设施建设的任务。强化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监管,依法把无障碍设施列为规划、竣工验收的重要内容,建筑物在规划报建时要有无障碍设施的审查内容(按规范要求),验收时要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今后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市政道路、公园景区等公众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规范的无障碍设施。优先推进与残疾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社区、学校、残疾人服务机构、公共服务场所、设施和交通工具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资助贫困残疾人家庭住宅的无障碍改造。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在农村地区推行无障碍建设。
大型公共场所、主要旅游景点设置残疾人的专用泊车位、盲文简介和盲人手摸模型。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建设,将信息交流无障碍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政府政务信息公开要采取信息无障碍措施,研发、推广盲人和聋哑 人通讯设备,建设盲人图书馆(室),免费提供盲人读屏软件。
全市各机关、事业、企业等单位对外服务窗口,要设置残疾人无障碍窗口,优先服务残疾人。
五、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夯实残疾人工作基础
(十五)加快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参照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按照城乡公益性建设项目和绿色通道办理报批手续。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我市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统筹和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五个一”工程建设,要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成立增城市“五个一”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建设项目,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依时完成计划任务。
重点支持增城市残疾人服务基建项目。确保增城市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全市9个镇(街)康园工疗站等重点项目如期完成;加快增城市特殊教育学校、文化中心、增精神病专科医疗机构的建立;完善增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增城市残疾人用品用具服务中心等项目的有关手续,适时投入使用。
六、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作用
(十六)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残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别明确一名领导联系或分管残疾人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时研究重大问题,统筹协调残疾人工作,督促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计划,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将重点残疾人工作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要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无障碍设施建设、权益保障、助残等多项工作,按照职责范围纳入各单位各部门工作规划和规划,切实提高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镇(街)基层组织要发挥在发展残疾人事业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列入村(社区)建设规划,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十七)加大残疾人事业的投入。残疾人事业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且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多渠道筹集残疾人事业经费,加大彩票公益金对残疾人“两个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残疾人事业投入机制,改革投入结构,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基层残疾人组织和“普惠”的民生项目倾斜。
(十八)加大残疾人工作考核力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抓好残疾人工作的落实,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强化市残联工作职责,统筹协调有关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定期监督检查落实情况,有关部门、单位要将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和目标管理,密切配合,切实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十九)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残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残疾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政府要对残联承办的社会管理事务和专业服务项目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各级残联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和、依法履行职责,掌握残疾人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基础数据,积极向市政府反映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和需求。要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和有关要求设置,计划单列,配备机构必要的人员编制,配备专职残疾人理事长或副理事长,吸纳一定数量的残疾人干部。要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畅通残疾人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的渠道。
要健全镇、街及村、社区、企业残疾人组织建设并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落实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补贴,要确保各级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有机构、有牌子、有经费、有人员等。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的代表、服务、维权职能。落实各级残联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兼)职手语翻译、手语教师享受特殊教育津贴政策。
(二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配好配强各级残联领导班子,真正发挥残联领导班子在全市残疾人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做好残疾人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工作,落实双管原则,将残联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加大培养、选拔、任用和交流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残联干部队伍。抓好残疾人志愿者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社会工作者职业化、残联工作者专业化的进程,努力建设一支事业心强、责任感强、专业水平高的残疾人工作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残疾人工作专业人才的培训、考试、认证、评介体系,落实和改善残疾人工作专业人才的待遇,对在偏远地区的残疾人服务机构工作满一定年限、但不符合人口准入条件的工作人员,可在补充吸收类人员入户计划中给予倾斜解决,以维持服务残疾人工作队伍的稳定。
(二十一)加强残疾人状况调查、监测、统计和信息化建设。将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纳入社会事业发展统计内容,建立全市残疾人事业状况定期监测报告制度,开展残疾人状况抽样调查和专项调查,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残疾人工作提供依据。建立残疾人信息资源平台,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完善实时共享的残疾人基础数据动态信息库,全面准确掌握全市残疾人基本状况。
第四篇: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
珠字„2010‟12号
中共珠海市委 珠海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
(2010年8月24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党的十七大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发展大繁荣,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作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为我市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市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发展机遇,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从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相比,珠海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不适应,与经济特区所承载的使命和责任不适应,与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不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今后10年,是珠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城市以格局定高下、以功能看强弱、以生态显魅力、以文化论输赢。建设文化强市、全面提升珠海文化软实力,是增强珠海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珠海文化品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强珠海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珠海在新一轮竞争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必然选择。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紧密结合珠海实际,充分发挥珠海移民城市的活力、生态城市的魅力、开放城市的-2-
集聚力、特区城市的创造力,按照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城市定位和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的目标要求,坚持经济、自然、人文协调发展,立足珠中江、珠深穗、珠港澳区域发展谋划珠海文化发展,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力争在文化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实现突破。高度重视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利用,形成珠海的人文特色;大力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培养文化内在的清新气质;加快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树立良好和富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形象;着力促进文化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以节庆为亮点,培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形成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积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文化惠民;建设开放型文化形态,打造粤港澳乃至全国性的文化交流平台;创新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和创造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构筑区域文化人才高地。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形成合力,培养以生态文明为方向,与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使珠海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广东建设文化强省中占有重要地位,走在全省文化发展前列。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人心;一批现代化、标志性的重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珠江三角洲地区领先水平,珠海成为南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体制改革窗口
和试验区。
到2020年,城市文明程度、公民文化素质显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全社会,各项指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城市文化特色和文化个性进一步凸显,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成为珠海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9%。形成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强、文化产品创造力强、文化交流合作辐射力强、文化高端人才聚集力强的崭新文化发展格局,建成具有深厚历史内涵、浓郁地方特色、强烈时代气息、多元文化兼容、极具竞争力的文化强市,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名城”和“创意之都”。
二、树立具有珠海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
(一)保护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加强对古遗址、古建筑、名人故居、古镇、古村落等重点文物的有效保护,申报一批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和文物保护单位。加大对水上婚嫁、装泥鱼、鹤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建立市、区、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机构,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支持斗门区等争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力度,结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创建工作,每年安排1000万元文保专项经费。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普查,重点挖掘珠海沙丘遗址、摩崖石刻、海上丝绸之路、近代工商业、现代工业遗址等领域的历史文化遗存。加强历史文化领域理论研究,深入挖掘珠海海洋文化、留学文化、重商文化、特区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大力宣传容-4-
闳等一批代表珠海文化形象的历史人物,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建设中国留学博物馆。
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历史文化普及宣传,将珠海历史人文资源中蕴含的爱国重教、务实创新等文化财富作为联系城市各个阶层的精神纽带,在全社会构建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市民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做好苏兆征、容闳等一批具有历史性、代表性名人故居、历史建筑的修缮和对外开放工作,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和旅游景观,增强珠海城市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二)培育特区人文精神。
弘扬特区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大力弘扬“开放兼容、务实创新”的特区精神,推动特区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全社会广泛宣传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英雄人物等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实施品德培育、精品供给、环境净化、心理护卫四大工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广“红色夏令营”、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等,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
树立城市理想。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在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价值观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志存高远、思想统一、目标明确、脚踏实地为实现城市理想而打拼的社会风气,提振社会各界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为特区新一轮大发展提供精神文化动力。
(三)打造学习型城市。
深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制度,推广
党员领导干部读书会制度,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标兵”主题读书活动,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继续办好珠海文化大讲堂,扩大珠海电视讲坛、社科普及周、企业论坛、校园论坛、社区论坛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办好“珠海读书月”,加快“农家书屋”、“流动书屋”建设,在全社会培育爱学习、会学习的良好风尚。
繁荣社科理论研究。加强珠海历史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留学文化、粤港澳合作、生态文明建设、特区发展和建设等特色领域的研究,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社会科学研究和奖励经费由原来的5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打造“珠澳文化论坛”、留学文化国际研讨会等一批高水平的社科论坛品牌,促进社科理论成果交流常态化、制度化。办好“社会科学普及周”,扩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引进吸纳一批高水平社科领军人物和青年人才,发挥思想库与智囊团作用。以驻珠高校为依托,扶持成立一批理论与应用对策的研究中心。加强对学术社团、民间研究机构的扶持和管理。培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四)建设文明和谐城市。
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围绕创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着力把珠海建设成为清洁、安全、优美和幸福的城市。
倡导绿色环保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文化品位,-6-
实施“清、和、美”工程,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学校和绿道网建设,开展“生态文明”、“低碳生活”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擦亮文化活动品牌。
以节庆活动为抓手,擦亮城市活动特色品牌。努力提升民间艺术大巡游、珠海文化大讲堂、珠海合唱节、金秋艺术节、珠海读书月、滨海之声音乐会、青少儿艺术花会等公共文化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以举办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国际赛车节、珠海国际龙舟邀请赛、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珠海沙滩音乐派对等活动为契机,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培育城市的国际化气质。
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以文化先进区、文化先进镇(街道)、文化先进村(社区)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文化普及工作,支持香洲等区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区。大力繁荣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机关文化。围绕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庆、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文化活动。抓好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展览到基层活动。面向基层开展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建设覆盖城乡的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美术馆、流动演出服务网,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
三、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加大财政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将市、区两级政府每年出资400万元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延续至2013年。到2015年,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健全,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
施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行政村(社区)全部按“五个有”标准建成文化设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点覆盖到每个行政村;广播电视全面实现户户通,农村电影实现全覆盖。到2020年,区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省特级文化站标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优化,并逐步向自然村延伸,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城市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建成“十里文化圈”,成为珠江口西岸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
(二)加快推进重大文化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珠海歌剧院、市博物馆、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市文化馆、十字门中央商务区音乐厅建设,规划建设香洲文化中心、西部城区文化艺术中心、珠海购书中心、珠海广播电视台二期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到2015年,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在布局、数量和规模上与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相适应,全面树立珠海城市文化形象。
(三)实施文艺精品工程。
实施精品战略,推进内容创新,努力形成具有珠海风格、珠海气派、珠海特色的文艺精品生产高地。建立文艺精品创作激励机制,保留政府“渔女奖”,增设“苏曼殊诗歌奖”、“古元美术奖”,将文艺创作扶持和奖励资金由每年400万元增至600万元,重点支持文学、戏剧、曲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门类的创作生产,优先扶持代表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以及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文艺项目,每年推出一批具有全国影-8-
响的精品力作;组织优秀作品参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奖、群星奖、金钟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评选,组织优秀队伍参加全国重大艺术活动和比赛等。恢复珠海画院,引进知名文艺家在珠海设立创作室和流动工作站。
(四)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进行文化鉴赏、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创作等基本文化需求。加大对基层和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努力实现全市城乡居民文化服务基本均等化。加快数字图书馆及自助图书馆规划建设,将市图书馆图书采购专项经费由每年300万元增至500万元。到2015年,实现全市人均拥有1.2册以上公共藏书、每月观看1场以上电影、每季度观赏1场以上文艺演出、每半年参与1次以上群众文化活动和参观1个以上文化展览的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充裕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
四、打造区域性的文化产业高地
(一)科学谋划产业发展格局。
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的统一规划和布局。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错位发展,形成各区文化产业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横琴新区规划建设“横琴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园”;香洲区注重引入和培育发展原创、研发等高端文化产业,打造“香洲文化服务”品牌;金湾区积极探索发展国际航空文化创意产业,打造“航空文化”品牌和建设文化产品制造基地;斗门区加快推进珠海影视文化产业基地项目规划建设,结合斗门北部生态园规划建
设,打造“文化+旅游”品牌;高新区发挥高新科技优势,重点发展动漫网游、数字娱乐等行业,积极推进金山、巨人网游研发中心、南方(珠海)数字内容产业基地建设,走出一条“文化+科技”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打造“创意唐家”品牌;高栏港经济区以海泉湾温泉度假区和游艇产业为依托,发展文化娱乐休闲产业;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发挥“百岛之市”优势,打造文化艺术创作基地。各区以“三旧”改造为契机,引导和利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以策划、创意、设计和原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创意中心,规划建设若干国家级和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二)实施重点产业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珠海影视文化产业基地项目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南方数字娱乐公共服务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影视策划、创作、拍摄、制作、发行、展示和交流产业链,打造区域影视产业发展中心。
加快南方(珠海)数字内容产业基地规划建设,以金山和巨人网游研发基地为龙头,大力发展以数字网络技术为支撑、以文化内容创新为核心的数字娱乐、数字动漫、数字网游、数字出版和数字影视为重点的数字内容产业,鼓励和扶持发展数字媒体、电视购物、手机动漫、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业态,抢占文化产业发展新机遇和新的制高点。
加快横琴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园的规划建设,集聚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大力推动三地在创意设计、国际传媒、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出口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积极探索“一国两制”下粤港澳文化-10
文化交流与合作新模式。
以“香山文化”和“中西文化走廊”为桥梁和精神纽带,加强珠江口西岸城市的文化认同,推进珠海与中山、江门、西江各港口城市、西南地区各省、市的文化合作与交流,确立珠海“珠江口西岸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加强与广佛肇、深莞惠的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区域城市文化合作圈。推进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逐步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共享,提高区域合作水平,提升珠海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深化国际文化合作,推进人员往来、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文化活动交往便利化改革,使珠海成为广东乃至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头堡。加强侨务外宣,实施“外宣精品”工程,保障对外文化交流专项经费的逐年增长。加强对外媒体建设,支持我市主流媒体以独资、合资或合作方式在境外办报、办刊、办网,鼓励广电和报刊传媒集团创办英文报刊、广播和电视频道。
六、构建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增强服务和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管体系,出台《珠海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其配套政策,设立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组建若干个文化集团公司,支持和鼓励传统媒体跨行业、跨部门、-13-
跨区域及跨媒体组建现代传媒集团,争取推进一家国有文化企业股改上市,发展壮大我市国有文化产业。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促进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政府文化产品采购制度。
制定《珠海市政府采购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办法》,实行政府以购代拨、以奖代拨的公共文化产品采购供给形式。每年安排525万元文化产品采购资金,用于合唱节、群众性文化广场演出、重大城市节庆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向社会艺术机构和专业团体定向购买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委托生产、定向资助等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文化需求。逐步建立政府行政承诺制度、听证制度、信息查询及咨询制度,确保政府文化产品采购体现公众需求。
(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非公有资本以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赞助或冠名承办活动、兴办民间艺术院团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元化、社会化。由文化部门牵头会同发改、国土、规划、财政、税务等部门研究出台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捐助或自建面向公众开放、非赢利性的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