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总书记湖南考察调研网评
习总书记湖南考察调研网评三篇 【篇一】
一部党史,就是一部爱民史、为民史。“半条被子”的故事,记述了 3 名女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借宿群众家,临走时把仅有的一条棉被分了半条给群众的故事。故事蕴含着军爱民、民爱军的深情,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令人回味不忘,值得践行传扬。
一滴水可以映射一个太阳的光辉,一个故事可以折射出真理的力量。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考察调研,在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时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本质。“半条被子”的故事,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红军战士借宿的房东徐解秀老人在 1991年去世前,还在告诉儿孙:“一定要跟共产党走,因为共产党是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给你一半的好人。”故事发生在 1934 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故事还令老人念念不忘。温故知新,鉴往知来。我们今天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备受感动,令人备受启示。
除了“半条被子”,红军长征途中,在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也留下了“一口铁缸”的故事,在湖北十堰市郧西县留着一张“红军与穷人关系特别亲爱”字样的宣传单„„一个个物件、一句句简短话语,无不承载着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无不铭刻着党为民谋利、为民谋幸福的初心。但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心里
却忘记了“来时的路”,忘记了“入党为什么”“为民做什么”,丢掉了为民服务的担当,丢弃了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的底线,不但有损党员、干部形象,还易让党和人民的事业受到损失。今天,我们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就是要从“半条被子”中感悟初心的力量,让“半条被子的温暖”手手相传、代代传递,始终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谱写新时代为民服务新篇。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行走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我们要从继续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中读懂初心、砥砺初心,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为民担当、永葆干净本色,在汲取初心力量中砥砺前行。面对百年未变之大变局,必须以“半条被子”的精神武装思想,补足精神之钙,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锻造过硬政治品质、政治定力、政治担当,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保持为民初心,牢固树立和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把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关心群众当成一种信念、一种自觉,扑下身子了解民情、走进群众掌握民意,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懂得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才能凝聚同舟共济、无坚不摧的力量,才能拥有战胜困难风险、取得一切胜利的坚实保障。“半条被子”的故事背后,既是一切了人民的初心,也是严明纪律、遵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纪律要
求的写照。走好新时期长征路,严明的纪律是保障。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就应时常自省、自查,时常以先进典型为镜,找一找有没有作风不严不实的问题,查一查有没有思想上的懈怠、作风上的“窟窿”,在学习红色故事中感悟初心,整改违背初心使命等方面问题,杜绝“微生物”和“病菌”的侵害,更加坚定为民服务初心,带领群众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新的“娄山关”“腊子口”。
爱人民者人民爱,得民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是为了不忘红色历史、砥砺初心使命,厚植“人民至上”情怀,扛牢为民服务担当,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带领群众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凝聚起攻无不克、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篇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仅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更需要深入基层问计。规划编制“千万计”,群众路线“第一计”。规划“十四五”编制问计于民,要深入走好走实党的群众路线,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求真务实、兼收并蓄,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站稳人民立场,把人民至上理念树得更牢。“十四五”规划
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奋斗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添诸多变数,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坚定不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与时俱进破解难题,运用规律引领实践,顺应民心开拓进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深入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积极为编制“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凝聚人民主体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要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联系起来,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努力做“十四五”规划的坚定支持者、忠实守护者和自觉践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不忘初心使命,把造福人民事情办得更实。“十四五”规划编制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生福祉。人民是党的各项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十四五”规划最终的成效如何,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否实现好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都要交由人民来检验和评价。要把编制“十四五”规划作为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试金石”,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让经济发展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目标融合、方向一致,为经济社会发展
凝聚“最大公约数”。要坚持以“十四五”规划为着力点,聚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方面面,把“造福人民”的事情办得更实,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十四五”规划成为反映民意、人民拥护的好纲领,真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实群众路线,把植根人民本源培得更深。“十四五”规划编制关系到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方向,承上启下、尤为关键。“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问政于民,才能晓得失,我们党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丽的生活。要在编制规划中走好走实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深刻体会人民群众的感受,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把民心聚拢,在人民群众中寻找真理和答案,问出人民的期盼、问出政府的奋斗方向,凝聚各方面思想共识与力量,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切实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最深厚的根基。要善于在编制规划时进行换位思考,主动聚焦对标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积极吸收采纳人民群众提出的“草根良策”和“民间高招”,有效破解民生难题和补齐民生短板,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真正以“群众大智慧”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篇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调研,他来到湖南省郴州市
沙洲瑶族村,在村子广场,面对围拢过来的村民们,他对乡亲们说,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有一条棉被也可以分半条给老百姓。建党近百年不忘初心,老百姓把共产党看成是自家的党,是老百姓的党。
“半条被子”的故事就发生在沙洲瑶族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这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 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这个“半条被子”的故事中,蕴含着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诠释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记在心间。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必将寸步难行。一路走来,正是依靠密切联系群众,我们才把每一步走准走实走稳,走到即将成为百年大党的今天。长征时期,我们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当做铁的纪律,才真正融入了群众,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更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群众受苦,才和群众建立了血脉相亲、心手相连般的深情厚谊。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半条被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走得再远,时刻都不能忘记群众,时刻都不能脱离群众,为了群众,我们什么都能豁得出去。当我们把群众举过头顶,群众自然会把我们放在心中。
进入新时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丢。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不难发现,如今日子变好了,但一些党员干部的初心却“变质”了,思想也“腐化”了,把自己的群众身份忘得一干二净,有了一点权力,就开始“任性”起来,摆起了“官架子”,为了一己私欲、一丝贪念,漠视人民群众利益甚至损害群众利益,最终落得凄惨下场。对于共产党人而言,我们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就必须做到用之于民。要坚定不移地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人民立场,传承艰苦奋斗精神,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多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当亲人、当老师,沉下身心听民情、察民意、纾民困,想方设法化解群众矛盾,把群众想的盼的真正变成我们实实在在干的。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服务群众,要坚决把自己交给群众。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关乎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再小都是“大事”。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凡事都为群众多想一步、再快一步,对困难群众多扶一把、多送一程,做到权力用于民、感情系于民、行动忠于民、工作利于民,把所有工作都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把所有为民之事、安民之事、利民之事、富民之事办好办实,把一切成绩交给人民、交给历史来评价。
第二篇:习总书记河北调研讲话学习体会
《习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时的讲话精神》
学习心得体会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党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展的,针对当今国际环境、当代社会思潮和当下党员领导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的,一次触及思想灵魂的整风活动。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2013年6月18日,党中央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对全党开展这样活动作出了部署。2013年7月11日至12日,总书记到其联系点河北省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就如何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表了重要讲话。今年2月28日集团公司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会议,共同学习了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3月27日在西津渡联合支部学习会上,我又重读一遍习总书记的讲话,感受和认识又深一步。凡事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领悟“群众路线”四个字的内涵,确是一面镜子,实实在在地把内心世界照得亮亮堂堂。若真正把群众路线落实到工作中,落实到每个细枝末节,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才是真真正正堂堂正正。
我党最早提出和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一概念要追溯到1928年11月,李立三同志在与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的谈话记录明确提出。自建党伊始,我党一直坚持发扬走群众路
1线的优良作风,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夺取了政权,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新面貌。在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什么提出要不断向全党严肃郑重地提出坚持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和战略考虑,要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正是因为在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那一套在现在有不小的市场,已经呈现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脱离的趋势,这类现象严重危害了党的执政根基与党员干部形象。我们支部前段时间召开多个座谈会,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尽管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但涉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的却不多。事实上是很少或没有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一肚子话要说,但可能觉得又是形式主义,又是走走过场,不敢说。实事求是,我们扪心自问,自己身上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不过有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以为是正常现象。所以,要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必须俯下身子,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我们有些党员同志可能认为,我就是个股级芝麻小官,或者我只是个普通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跟着大伙一起走走形式,这个活动应该让那些大官、机关官僚好好清醒清醒、学习学习,把自己化身为普通群众、活动观众。难道你就忘了当年入党时在党旗下作出的宣誓誓言,忘了自己在其他群众中的党员身份么?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2005年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时我的思想体会中的一句话,话犹在耳,但有没有坚持做到,我自惭形秽。无论在机关,还是在草野,都应该踏踏实实地接地气、自觉自愿地为百姓着想,为百姓谋福利。我们看过《郭明义》的电影,他也就是个普通工人,却几十年如一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所以,摆正态度,抛却私心杂念,才能推动促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使自己得到净化和洗礼。
态度摆正了,如何做好工作,如何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信心与福祉。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当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甚至将此都改成自己的名字,树立终身,诲人不倦。“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道理真正弄懂了,行动才能自觉持久;只有行动上落实了,对道理的领悟才能更深入。如果光有“知”没有“行”,那这个“知”最后也不会起多大作用;反之,如果光有“行”
没有“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这个“行”也是不能持久的。所以,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在“知”和“行”两方面同时努力,既以“知”促“行”,又以“行”促“知”。同样,不只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讲求知行合一,在我们每个人人生路上所走的每一步如果都能做到或尽量做到知行合一,那我们个人、我们的社会圈、我们的祖国都会充满正能量,我们的每一步都会走得更坚实有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会达到她永恒持久的效果和目的。
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对应的就应该是对人民群众的责任和义务。位置不是论资排辈得来的,而是依靠具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来的,能力不是自诩的,而是人民群众评价的。如果光想权力不想责任,光自以为是孤芳自赏以能人自居而不虚心求教鞠躬尽瘁以谦卑寻路,那这些权利不要也罢,这个位置拿了正好。
第三篇:习总书记读后感
大学是一个半学校半社会的机构,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大学,你的一切将由自己支配,你会碰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你要靠自己去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去决定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然而,大学毕竟还是一个学校,在学校里,我们还是以学习为主,还是学生的身份,所接触到的社会也是不完全的。
我喜欢大学的学习模式,没有别人来逼迫自己,我们要靠着决心、毅力、耐心等种种后天的因素来竞争。其实校外的竞争远远要比学校内部激烈,现在的我们至少还不会为没有地方住而发愁。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在大学里混得不好,在社会中去却能够呼风唤雨,其实不然,一个连自己的生活都安排不好的人,有什么能力去对别人指手画脚!
最后,我想说,现在坚持,你会觉得每天都很辛苦,可是三年后,你会觉得越来越轻松;你现在不去坚持做,感觉每天都很惬意轻松,三年后你就会觉得越过越辛苦。
第四篇:读习总书记
读习总书记“中国梦”的重要讲话有感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是如今广大群众热烈交流讨论的话题。无论是家庭成员相聚、还是在我们整个校园都在议论“中国梦”。梦想人皆有之,不同年龄的人、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梦想。如今中国人民要携手共圆伟大的“中国梦”。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比喻,“中国梦”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发展之梦。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人要依靠人民来实现这样一个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同的梦想,这当然是国家的大事,民族的大事,人民的大事。也就是如今引起我们特别关心的原因。
我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中华民族指明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之路。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舒适的住房、漂亮的私家汽车、人们不仅有能力周游全国各地甚至还能走出国门……许多许多过去只有在梦中才能出现的情景,已成为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了。“中国梦”的过程,就是让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过程,为了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每个人都得尽最大努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中华民族的昨天很不容易,即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以来,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正所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那时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尽管如此,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正因为此,总书记深刻阐释“中国梦”时才进一步指出,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并进一步强调,回首过去,我们中华儿女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才不会落后。
因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而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个人得失与国运兴衰休戚相关。正因为此,总书记才强调,历史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只要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扎实奋斗,“中国梦”就一定能“梦之圆”。正如习总书记所坚信的那样,10年后,到中国GCD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40年后,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那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虽然我们只是一名普通职工,但是作为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今后为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第五篇:习总书记名言
2014年3月9日,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称为“三严三实”讲话。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解读编辑 [5]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笔者认为,是对作风建设的进一步升华,简明扼要,切中要害。当下,随着以反对“四风”为重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这是一大进步。
但我们同时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一些地方并未彻底扫清。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具体体现在,调查研究“坐着火车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干起工作玩“牛栏关猫”游戏;平时生活依然被“三小”包围:建立自己的小圈子,结交小兄弟,放纵小爱好。在小圈子里,遇事“酒杯一端放宽放宽”,选拔干部“筷子一举可以可以”。这些问题尽管是老问题,尽管是少数,但依然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不仅与我们党的宗旨格格不入,也是党性不强、纪律不严的体现。
当前,我国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改革“险滩”等着去涉,“硬骨头”等着去啃。因此,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以“三严三实”来要求和对照自己。正如习总书记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任何时候,都要坚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时候都要明白“搭一次花架子,就把群众心伤一回;走一次过场,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真正做到“三严三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作风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其内涵才能不断得以升华。
“打铁还需自身硬”
时间:2012年11月15日
场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
他说: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详细]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时间:2013年1月22日
场合: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
他说:“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
[详细]
“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时间:2013年6月18日
场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
他说: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详细]
“要时刻牢记目标,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时间:2013年9月23日至25日
场合: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
他说:“四风”问题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联系。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做到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越是发展中面临的矛盾比较突出,越是要时刻牢记目标,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详细]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时间:2014年1月14日
场合: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
他说:抓作风建设,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党对干部的要求。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详细]
“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时间:2014年1月20日
场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
他说: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详细]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时间:2014年3月9日
场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的审议时
他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详细]
“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 时间:2014年3月17日至18日
场合: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
他说: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详细]
职业道德
(一)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是国家公务员在任职期间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二)国家公务员的职责是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代表国家依法行政,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依法执行公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规范标准编辑
(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热爱人民,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
众呼声,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反对特权思想和官僚主义。
(二)遵纪守法,依法行政。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和执行法律、政令的自觉性,严守纪律、严守机密;依法执行公务,不得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徇私枉法。
(三)忠于职守,勤奋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职责,讲求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不得擅离岗位、玩忽职守和贻误工作。
(四)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树立全局观念,识大体,顾大局,确保政令畅通,不得各行其是;团结协作,敢于负责,不推诿和扯皮。
(五)清正廉洁,艰苦朴素。主持正义,秉公办事,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亲属;严禁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
(六)忠诚老实,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言行一致,敢讲真话;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注重实效,反对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
(七)刻苦学习,精通业务。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法律知识和本职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努力掌握现代办公技术,精通本职业务,提高服务本领。
(八)谦虚谨慎,文明礼貌。正确对待成绩和荣誉,不骄傲自满,随时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在执行公务或工作期间,仪表端庄,衣着整洁,言谈举止礼貌、热情、大方、提倡讲普通话。
实施与监督编辑
(一)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负责本级政府各部门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组织实施,并纳入各部门的目标管理。
(二)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作为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内容;国家公务员执行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列入国家公务员平时考核和考核的内容,并作为确定国家公务员考核等次的依据之一。
(三)各部门贯彻实施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情况,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本级监察机关的监督检查;国家公务员应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四)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有关规章,对模范执行职业道德规范的国家公务员应予以表彰;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国家公务员,情节轻微的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限期改正,情节严重并违反纪律规定的可给予行政处分或辞退。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总书记赋予了“好干部”新的时代内涵,准顺应了时代潮流,是对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新的里程碑。“好干部”标准是以科学发展为前提的。当前组织工作服务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按照此标准来选“好干部”、配“好班子”,不仅要将其贯彻到考察干部、识别干部、选用干部中,又要体现在教育干部、培养干部、管理干部中,真正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