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宋词之旅的文本特质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学术 散文 文本特质 恋古情结 当下 关怀 主体人格
论文摘要:在当前的“散文热”中,作为学术散文,李元洛的(宋词之旅)是一个较为独异的现象。它以批判精神、忧患意识、恋古情结、当下关怀为依托,成功地实现了学术操作的文学化,在当代散文创作方面有明显的创新价值。同时,其读诗即读人、读心、读史的实践本身,使审美客体的人格与创作主体的人格高度迭合,并成功地实现了现代阅读与文学写作的完满统一,这同样是具有深邃的启迪意义的。总之,(宋词之旅》是一个有其特殊风采的文本。
在近年来“学者散文”的创作热潮当中,李元洛的《唐诗之旅)、《宋词之旅)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之前,当代“学者散文”已经出现了许多不尽相同的品种;这之后,有信息表明,沿此大势进行的操作,也将导致新的“学者散文”的面世。这无疑都是令人欣喜的事情。
对于当代散文创作的格局,笔者曾经作出过这样的评估,即:它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三个层面,共同形成一个散文创作的金字塔式的‘’建筑”,塔基是大众散文,塔腰是作家散文,塔尖是学者散文。这不仅仅只是以其数量言之,主要是以其文化价值作衡度标准来说的;就此而论,我以为称现在是一个’‘散文时代”,是一个能让人接受的说法。假如以文学部类的名称为喻,一句话,我们的“小说时代”、“诗歌时代”、“戏剧时代”,的确都已经过去了,至少可以说是“热”过了;这意思是说,用更加务实从而也更加理智或明哲的眼光心态来观察、认识、把握和表现生活,的确已经成为我们时代或日“当下”绝大多数人比较趋同的生存需求和“文学态度”。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此包括在“当下”的这段时日里,不再需要热忱、理想和奋斗,也许恰恰相反,为着使这些东西不再虚狂、空幻和浮躁,为着让它们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我们转而更加重视自己的理性、知性和悟性,确乎是当务之急或“重中之重”。持续多年并至今不衰的“散文热”,以及上述散文创作的“金字塔结构”,就是一个明证,说明这恐怕真的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并且既不必讳言也无须惊诧。在生活当中,人们空前自觉地咀嚼、体悟、回味、反当生活本身,这该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实呵!也许比较起目前仍然存在的许多“泡沫”现象来,这更是一股值得珍视的文化潜流。而“学者散文”的“先锋”和“主导”作用,只要细察,人们是不能不承认的。
90年代所大量涌现的“学者散文”,体式、体性、体制、体用,都不尽一致。有的注重“知性”,有的注重“文化”,有的注重“学术”,有的注重“启悟”。我以为都是有益的,可以在不同的层面,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的不尽相同的现实需求。但既然“学者散文”本身还在发展当中并受到读者的欢迎,那就说明其文化价值还有进行更深人、更全面、更充分的开发和拓展的必要。李元洛的(唐诗之旅》、《宋词之旅)的出现,固然有作者自身的缘由,当然也不仅仅是如此,事实上它也是生活呼唤与催促的结果。
就作者个人的既定追求来说,他在《宋词之旅》的序言中很明白地表示:“继《唐诗之旅》之后完成的这部散文专书,除了专题性与开拓性之外,我还希望它有学术的根基,同时更有散文所必具的美质,希望它既是我与宋词人作时隔千载的交流对话,抱一掬古典的芬芳,同时又表现出作者的批判精神与忧患意识,抒儿许当下的关怀。”这意思是很明确的,也许可以这样来拆解:专题性、开拓性、学术性、文学性,作为这位白称是“已退伍的评论老兵,刚参军的散文新秀”的个人追求,自是再明白不过了,他实际上想要做的,是一种兼有“边缘性”和“先锋性”的工作,照我的理解,就是想要写作一种‘.学术散文”,但又与此前较为流行的那些亦可称之为“学术散文”的文本不尽相同。从其文本特质的实际情形来看,既非借题发挥式的思辩型‘“知性散文”和“文化散文”,亦非抉幽发微式的考据型“学术随笔”和“读书札记”,而是在一个规定性很强的学术对象范围内,既作专题式的全面扫描,又立足于此抒写个人的自我情怀,即以学术的积累为根基,以散文的美质为旨归;而批判情神、优患意识、古典情结、当下关怀,则是其之所以要发思古之幽情,进行“专题性与开拓性”的写作的真正的内心驱动力,对此他确是充满激情与自信的—他说:“我虽已年届花甲,却绝不可妄自叹老磋卑,何况我热血未冷,普力未衰,壮心未老,对文学的不贰之诚依旧,手中的那一支笔啊也尚不肯就此归还。我相信,我的生命之树的年轮中,还能听到春鸟新的歌唱,我的生命的天宇上,还会嫩烧夏日如火的霞光!”这的确是让人感怀多多的,由中我们可以极为分明地看到一位当代学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他的情志高标的活泼泼的灵魂。毫无疑问,这也是当代生活本身激发的结果。
李元洛是著名诗评家,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珍珠,是他的一贯的爱物,也是他的宝贵的财富。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银河系里,他曾经进行过自由而酣畅的遨游,所获甚为丰盛;但时隔多年之后,他以全新的姿态重又回到他的“老对象”上来时,我们可以发现,他不仅旧情未断,而且爱意更为深切和强烈。这是一个值得许多当代人关注和深思的现象,也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并引起警策心的现象二当前中国人的“务实”追求,应当客观地说,它的确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但在这中间,我们的确也于有意无意之中,失落了或者正在失落一些极为宝贵的东西。而李元洛的“散文专书”或曰“专题散文著作”写作所给予笔者的第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他正“跟”在这些当代中国人的“身后”,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不辞辛苦、非常痛惜地把这些被抛弃或被遗失的东西捡拾起来,并且认真、细致地吹掉蒙在它们上面的尘土,拂去盖在它们上面的沙石,虔诚、小心地进行擦拭和清洗,以还其固有的金灿灿的本相,提醒某些患了失忆症,遗落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作为我们的精神文化支撑的民族魂的当代中国人,不要取近舍远,趋物弃人,因小失大,得形忘神,从而弯了脊梁,丢了精髓,由于沉溺于虚假的奢华,迷醉于浅近的浮利,而疏远以至于扔却了我们借以安身立命、发展前进的根基,从而陷人堕落和异化的泥沼尚不自知。就此而言,李元洛的“跟”在人们“身后”所进行的文化“捡拾”工作,其实又无异于是“站”在这些当代中国人的“面前”,作激情满怀、意气昂扬的振臂呐喊和大声疾呼,其“与宋代的词人们白天把袂同游,晚上挑灯夜话,和他们一起优时伤世,歌哭笑傲,和他们一道移情审美,豪唱低吟”,始则“出今人古”,继则“出古人今”,在经历了“饶多清兴而又跋涉艰难的长途”之后,终于又“回到了红尘滚滚的当代”,这一过程,又平添了一种激昂慷慨的悲壮意味,是足以引起我们的由衷叹赏和深长感怀的,并且以此获得了独特的价值。
根据这一思路,我以为要探究李元洛“散文专书”或曰“专题散文著作”写作的意义,即便只是立足于其“学术散文”的创作迫求本身来看的话,也不应只作一般性的理解而是还必须有些更为深邃的眼光。比如,我们当然可以按照通常的做法,分别从“学术”和“散文”这两个层面来进人其文体从而分析出其各自所固有的价值特质;但同时又应注意到,这里的“学术”操作与“散文”写作,都分别与通常意义上的纯“研究”与纯“创作”有所不同;而且,它们还是以相互间的有机联系,统一于一个创作主体既定、完整的文化追求目标的,如果割裂开来的话,恐怕很难得其真义。
从“学术”角度看,(宋词之旅》所做的工作,很明显主要是两个方面。即:第一,它对宋词进行了一次宏观的、全面的爬梳,其突出的特点,是作者有白己鲜明的和独立的理路。一方面.内中有比较多的篇幅都是带有原创性质的新颖的研究成果,而且在点、线、面上都有不少富于启迪的可贵发现。另一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与可贵发现,又往往并没有作纯学术意义上的具体展开和深度发掘,似乎作者的写作本旨至少是其核心意图并不在此;第二,它对宋词的名家名作进行了大面积的、有重点的赏析,其突出的特点,是作者的价值判断和主体意向极其清楚而明确。一方面,无论是对于大家、名家还是被遮蔽的无名之辈,作者都力图从其点评式的赏析当中凸现自己对审美客体的个人体察与理解。另一方面,这些体察与理解当中的学术性成份及其所可能产生的研究价值,作者同样也不作科学探究式的具体展开和深度发掘,此中的含蕴与上述情形应是吻合的。对于“已退伍的评论老兵”来说,这两个方面的操作都显示出作者深湛的专业造诣和优异的学者素质,但他却毅然决然地“适可而止”,宁愿放弃其唾手可得的研究成果而只是把学术性的操作作为一种工具来加以利用,可见其主观抒吐的主体性是何等地迫切而强烈。应当说,这既明显地反映出创作主体的人本与文本个性,在当前既有的“学术散文”写作中,也是一个较为独异的现象,可作为一种新的动向来观照。
从“散文”角度看,《宋词之旅)的文学表征,我以为除了它的语言运作的精心之外,主要也是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第一,作者在“与宋词人作时隔千载的交流对话”时所处的现实背景,亦即其文化语境;第二,作者在“抱一掬古典的芬芳”,“抒几许当下的关怀”时,其即一时感兴背后的情感状态,亦即其文化思路。我以为,就这两个方面的情形而言,作者借助于其文体所反映出来的主体的.‘现场感”,都是强烈的。这有两个层面,一是“出今人古”时的“现场感”,即作者在把自己置于“古典时空”中时的“现场感”:他是那样地欢悦、舒怡、畅快和陶醉;一是“出古人今”时的“现场感”,即作者在使自己回归‘.现代时空”中时的“现场感”:他是那样地气闷、烦躁、不适和抵触—这两者都从其语言操作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得出来。甚至有时我们还会得出这样一个阅读的印象,似乎对于他的“交流对话”的对象,作者常会因其深爱而显得特别宽容:而对于他的“批判”、‘’忧患”的对象,作者又常会因厌僧而显得尤其严厉。但无论怎么说,我们知道,作为文学表达,这一切的真正积极的意义,首先是在于它提示了作者生命体验的真诚性和生存感受的真实性,而这恰恰又是散文创作的第一要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由中发现其文本特质的另一个尤为可贵之处,即作者在其写作中,的确是“动了真气”。这有两重内涵一是“有我”,不管其中包含了多大幅度的学术性操作,始终都是立足于自我表现这一文学宗旨和艺术基点的;一是“无我”,即一旦进入了特定的文化现场,其即时感兴的的抒吐,就都自然而然地带有了情不自禁、不由自主的人文特征—这种“有我无我之境”还体现在这样一个独特的文化场景当中:作者明明是在自言自语自说自话,唯一实在的听众只是当代的读者,但他却要(至少在形式上)把他们撇在一边,而径直、固执和一厢情愿地把“宋词人”作为自己的“交流对话”的对象;虽然他明知这只不过是一种纯主观的精神与心理的幻像,却仍然一边不断地说着诸如“我已无法”向其叩向、证实、征求意见之类的话,一边坚持以其知音、译友、文化同道的身份,去寻求其不存在也不可能产生的回应。而且我们明明能够清楚地看到,作者的价值判断的鲜明性表现在其对象指涉上时,虽然在实际上不是特指性很强的,却又儿乎采取了全都分别以“当时”和“今日”这类全称性词语来加以涵盖的操作方式。这恐怕只能说明,至少在精神领域里,创作主体的写作状态,是于一种带有“孤独感”的主观冲动;而其写作过程,至少对于他本人来说,又会于无形当中,借助其语言动作的自我暗示作用,反过来不断地加深其“孤独感”。于是形成一个精神、心理、思想、情感的文化圈:恋古愈深,厌今愈甚;厌今愈甚,恋古愈深。循环往复,筑起围城,作者无法突困,也无意突圈,最终集聚,积淀,凝合,结晶,产生出一个贯申全书,实际上是洞穿了全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也反映了创作主体在特定的文化语境当中的全部心理内容和心路历程的“永恒”的民族文化母题,即批判精神、优患惫识、恋古情结、当下关怀。这是作者既定的专题性、开拓性、学术性、文学性,以及其边缘性、先锋性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文化归宿。但我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单纯的肯定性或否定性现象来加以认识、解读、把握和评判的。我以为它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微妙的、矛盾的现象。
抽象地说,其局限性自也不必讳言:作为散文,其“当下关怀”应当说比较单薄,而且也比较缺少一点现代立场与现代惫识;具体地说,其开放性确也值得肯定:作为学术,其“恋古情结”中的良知与正气都是显豁的,而且有不少的独见卓识,有一种可贵的文化襟怀。尤其是,当于熙熙攘攘、闹闹哄哄的当下生活中“发现了文化贫困与精神皿乏时.从民族的文化典籍和文学精品中去寻索生存动力与生命资源,不能说不是可供选择的正确路径之一。也许从《宋词之旅》的文本实际而言,作者的学术素养显然大大地高出于其文学才能,换言之,其“学术的根基”之深厚扎实,不禁要使其“散文的美质”相形逊色;但唯其如此,选择“学术散文”的写作来抒吐自己的现实情怀,又恰恰是最为明智的,何况如前所述.其批判精神与优患惫识的体现与张扬,又在“散文—文学—艺术”的题中固有之义上,应当说还是很成功的。而我在非常认真的阅读当中所得到的一个最大的收获是,我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确看到了一个性格鲜明、面貌清晰的抒惰主人公的形象。据我的理解,这应当就是正常的散文阅读所本该持有的衡量尺度。但这不是读者的成功而是作者的文学创造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应的有力证明。虽然其方式的确是有些特别。
当代诗人兼杂文家邵燕祥曾经说过:读诗即读人,读心,读史。这当然是很高明的经验之谈。但肯定也不是所有的读者都能够进行这样的阅读。据我粉要能够成为这样的读者,至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第一是他得有清醒而强烈的人的意识。他以人为本,有人道主义情怀,坚持人文立场,注重人生价值和自己生命的质量。他认为在无论怎样的生存条件之下,人都应当活得像一个人。反过来,如果一种生存环境和一种生活方式,通迫或者诱惑人发生了异化的话,那么它们就是该诅咒的,该改变的,该革除的。自然,人如果自己先就或迅速或逐渐地丧失了人的警觉,从而不把自己当人的话,那么人本身就是一个罪草,同样是该诅咒、该改变、该革除的:人之为人的原初意义已经不存在了,那又何须乎活在人间呢?诗是人的声音,所以我们读诗,就是寻求做一个真正健全的人的一种必要的途径,就要读人,读心,读史—人的生活史、命运史、变迁史、成长史,说到底,是要研究怎样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个具有人的本质的人的现实方式。而这是怎样严命而切要而重大的“学术性”工作呵;第二是他得有明确而执着的终极关怀。所谓终极,即“贯彻”之意,关怀应当渗透和再现在他的一切现实的物质与精神活动当中,说得俗白一点,也就是两大内容,一为社会关怀,一为文化关怀,这都是人们所已经耳熟能详的东西。
但“关怀,不难,“终极”不易,是否能够有之,也就是“试金石”了—我们看到大凡能够做到的,哪怕他衣衫槛楼,形销骨立,弯曲了骨骼,也弯曲不了心灵;即便犹如一棵悬崖边的树,也仍然无惧于眼前、脚下那无底的深渊,心里仍然在想着要展翅高飞;哪怕犹如一裸业已被伐倒了的枫树,也仍然抖擞着带有露水的枝叶,从创口处将灵魂里的清香尽情地喷吐出来,弥漫在天地之间.让世界氮抓在芬芳里。这样的人的读诗,是不能够等闲视之的。
李元洛的《宋词之旅》,很明显就是一次这样的阅读。所以说实话,我倒不是很在意其“与宋词人作时隔千载的交流对话”一说在形式上之是否成立,在内容上之是否存在瑕疵。我以为首先他既有此强烈的愿望,又在进行很切实的这种努力,并且他至少在其“又一次黄金之旅”中,倾吐了他想倾吐的,该倾吐的,而且经常倾吐—其实也就是阅读—得非常精彩;其次他至少同时是在与自己进行“交流对话”,而这“话题”本身又恰恰是饶有深意的。不仅如此,其方式殊堪令人兴奋—他赏佳词,抒豪兴,爱华章,重人文,数风情,赞志士,恋往古,叹今世;清理文史脉线,释放审美郁结,无论是对象之选择,议论之落点,都再现出强烈而鲜明的主体性,亢奋性,倾向性,针对性。这的确决不只是在进行一次纯学术的操作,而真正是在以‘.散文”的方式进行文学的跋涉;它当然离不了学术的根荃,而且唯其深厚扎实,那文学的枝叶也得以繁茂青慈,让人耳目鲜亮。只要你仔细体察,你甚至有可能作出这样的断言:在这部“散文专书”或曰“专题散文著作”中,学术即文学—从来以科学、客观、冷静、规范为尺度的学术,完全被富于激情的创作主体(而不是,至少不仅仅只是研究主体)文学化了.它变成了他的生命体验与生存感受的本身!这当然不是说,在形式上占据了这本书的绝大部分篇幅的“主体”部分的学术操作,已经面目全非,不再是在做学问,不再具有科学、客观、冷静、规范的内在要求,不,不,当然不是如此:我们实际上总是不时地为其学术发现而欣喜。但是,这学术之与通常意义上和一般情形中的学术之大不相同,难道不是很显豁明朗的么?以往文学史著作中经常被提到和从来未被提到的人物,作者在进行其专业的、内行的评点、赏析的时候,还是像“纯学者”所做的那样冷冰冰的么?有感觉的读者都会发现并认可这种“改变”,因为它实在比起“纯学术”来是增添了某种东西。而这恰恰又是我们今天往往有意去寻求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并不只是作者的“抒惰议论”:我甚至想,这种抒情议论的加人,固然也是增添“这种东西”的一个方式;但倘若仅仅如此操作的话,我们仍然不见得会被它所触动,学术也并不见得就会成为文学,就会文学化—哦,是了,关键就在于这个“化”,把生命体验和生存感受“化”人学术爬梳和文学赏析当中,一切感兴和议论才会显得妥贴;就这样,学术变成了文学,而作者所寻求的“交流对话”的对象—“宋词人”们,也就变成了作者自己。“时隔千载”又有什么要紧呢,既然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即是我,我即是你?难道在(宋词之旅)中,李元洛不正是在评点和赏析他自己吗?这样说来,李元洛的“抒几许当下的关怀”,作为其“批判精神与优患意识”的外在表现,那些指涉当今的具体文字,相比之下,我倒觉得不一定有那么重要了;我觉得如果用“艳一掬古典的芬芳”来概括其文本特质的核心内容的话,也许更加准确一些,而“芬芳”何在,读他的评点与赏析,即可晰然领略。而其感兴之抒发,议论之倾吐,当别有价值,照我在前文中的说话,就是贯以激情,动以真气,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一则,文贵有情有气;二则,可以“出古人今”。虽然其内容与形式,都稍嫌单薄了一点,与其“出今人古”的评点与赏析,不大相称,也不太“贴”。
全书26篇文字,我以为绝大多数都很好。比较偏爱一些的,是《源头活水》、(清秋泪》、(卷起千堆雪》、(国士三重奏》、(怨曲·悲歌·丧钟》、(喜乐与哀伤》、《美人·隐者·烈士》、《一去不还惟少年》、(请君试问东流水);比之更爱一点的,是(万里夕阳垂地)、(黑夜中的电闪雷鸣》、《爱情五弦琴》;但最获我心的,当数《宝刀小试》和《千古英雄气》。前两组作品,好处各有千秋;后两篇作品.我的尤为钟悄之处是在于:审美客体的人格,与创作主体的人格,在这里不仅迭合得更为令人欣慰,也使我本人感觉到特别亲切。坦率地说,我不习惯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持非常“客观”的态度,也不钦佩那种心目中只有“艺术”的做法。人都是主观的,读诗是为了读人,读心,读史,“公允平正”有什么高明?
但也可以谈一谈技术性问题。李元洛为文,语言是很讲究的.尤为注重文采,这当然好。我曾经对元洛先生口语表达的华丽由衷叹服。但不知为何,有时对其书面表达的华丽,感觉却有点异样,多少有点隔。是因为我的审美好尚更偏重于自然、质朴?是因为我已对其口吐珠玉早就先人为主?也许有之;但又似不尽然。记得在阅读其(吹箫说剑》一书时.最喜欢的是其第三辑中前半部分的作品,而像《苦辣酸甜说读书》、《师恩》、(我的思念在彼岸》等篇什则印象颇深,(寸草之心》尤其难忘.我以为其好处是既生活化而又有书卷气,情感真挚切实,内心生括丰富,表达自然流丽,涵容非常饱满。个人识见,也许偏颇,但的确没有掺假的成份。
此外有两个小问题,但我很感不适。一是书中数量颇为不少的现代俗语的嵌人,这也许正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只是,我总以为,像《宋词之旅)这样的著作,无论怎么说都是雅书,而且是古典对象,古典情调.把现代俗语撒进来掺沙子,且语调、口吻有时还含有调侃味,好不好呢?二是全书中一些句式,如“寿终正寝,不,寿终海寝”之类,反反复复地出现.我以为其效果是破坏性的。其实元洛先生的语言库藏,是相当丰富的,即便某句式不坏,似也不必如此偏爱。而与之有些相近的情形是,“出古人今”时对于当代诗人的举例.对象范围过于集中,若能作点调剂,效果也许会更好。自然,(宋词之旅》是一个有其特殊风采的文本。这一点,应当毫无疑问。
第二篇:宋词之旅教学设计
《宋词之旅》教学设计
李丽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在诵读中领会宋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鉴赏能力。
2、通过交流, 了解更多的搜集信息的渠道, 掌握更多更好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中国自古就有诵读经典,通过诵读掌握经典、传习文化的传统。上学期,在“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我们一起走进了唐诗的百花园,在缤纷的唐诗奇葩中尽情徜徉。凭书香传承文化,借经典启迪心灵,陶冶人生。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宋词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出示课题
师:首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是从哪些方面走进唐诗,品位唐诗的。(诗人介绍、了解背景;品位诗情、感悟意境)
师:如果说了解一个人物,知道一段历史,品位一种情怀,使我们走进了唐诗,感受到了它的回味无穷。那么词是中国古代最美最动人的文学,它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所以赏析宋词还与唐诗有着不同之处,你在品读时有哪些自己的方法呢?
(从词的形象、语言、韵律、意境、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方面入手)
师:的确,老师也喜欢宋词,所以我在品读宋词的时候,我会和大家一样,会去仔细地品读它,揣摩重点语句,理解思想内容,感受蕴涵的感情,我特别喜欢把自己融入到词的意境中,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感悟作品的魅力。尤其适当了解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特别有助于我深入体会词人的情感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师: 一个月以来的宋词阅读活动中,同学读背、积累了许多名家名篇。今天我们就借助这样一堂课,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赏析宋词的美,品位宋词的芬芳。相信大家一定会对宋词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首先请同学们说说你对宋词有哪些知 1 识性的了解。学生谈。
师:的确,宋词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宋词的境界之高远,语言之优美,一直吸引着后人效仿。
二、品读悟情,交流学法
师:那么同学们,在老师推荐给你的作品当中,你最喜欢、最欣赏哪一首呢?通过诵读对你又有哪些至深的感受与收获呢?
师:老师听出来了,苏轼的《水调歌头》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有人说苏轼是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文魅力的大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谁愿意来为大家朗诵?
1、学生诵读《水调歌头》
2、苏轼简介
师: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他的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清代词评家胡仔是这样评价的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可见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之高。
3、补充作者与子由兄弟情深的资料、写作背景
师:通过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你知道了苏轼虽然不能和弟弟团聚,即使政治上不得意,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最后还为天下不能相聚的人们发出美好的祝愿。苏轼这种乐观豁达的胸襟、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4、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方法赏析悟情。
师:刚才我们从从揣摩词的重点语句、感悟词的意境、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情感态度等几方面品位赏析了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遇,让我们都能从心底生发出一个真诚的声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在苏轼的作品中还有一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那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谁愿意为大家诵读。
1、找一生读。
2、播放两段乐曲。刚才朗诵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哪支乐曲相应和。这首豪迈大气的曲子还可以配哪些词牌名?(《满江红》、《破阵子》„„)判断某一首词的风格可以根据其词牌的格式去判断。有时候词牌就表现词的内容(意境)……第二首曲子你可以想到哪些词牌名?《声声慢》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的《声声慢》。刚才的苏轼的词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喜爱,而女同学偏爱李清照的要多一些了,那我们就请一名女同学起立给大家有感情的诵读出来吧!
3、从刚才的朗读中,大家感受到这首《声声慢》和《念奴娇》的味道相同吗?
师:那我们就把象《念奴娇》这样豪迈奔放的词归为豪放派,象《声声慢》这种风格的称为“婉约派”,他们是宋词的两大流派,可是老师有个问题问大家:是不是婉约派就是非常的悲伤、忧愁呢?(婉约词比柔婉、抒情)
师:是的豪放词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气磅礴,有气势。豪放词特点: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婉约词的特点:以情动人,以美取胜。结构深细缜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代表作:《声声慢》李清照。看来同学们对宋词确实有一定的了解了,那刚才在大家整体诵读悟情的基础上,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方法对这两首词还什么不同感悟和读法吗?
4、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方法交流感悟《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
5、同学们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也许以往的印象中,一提起李清照,一提起婉约词,有的人就会认为她的词写的都是闺怨闲愁,其实不尽然,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而且李清照诗中也洋溢着激越的爱国情感,如《夏日绝句 》体现出女词人对故土、故国的无限流连连和深沉的爱。同样,苏轼几度被贬,几度的挫折中反而使他的人生经历更丰富,也开拓了他更宽广的文学领域,可以说苦难与挫折成就了他伟大的人格与伟大的文学作品,但是他那种在顺境中不骄奢享受,在逆境中亦能随遇而安,不悲观失望,仍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坚持对美好人生、美好事物的 3 追求,是值得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去学习的。同学们,看来无论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它们的创作都与词人的生活经历,所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抒发的都是词人的真情实感,这和我们的作文又是多么的相似,作文中我们不也是在书写着自己的生活感悟,抒发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吗?
6、那对于其他的宋词呢?把你喜欢的词句推荐给大家吧!
7、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方法交流感悟推荐的其他宋词。
师:你们如情入境的诵读、感悟真的是让老师感受到了宋词的无穷魅力,令人觉得回味悠长。实际上,你们知道吗?词是中国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中唐以后文人创作渐多,晚唐五代趋于繁荣,宋代极盛。诗仙李白就著有忆秦娥,菩萨蛮,他还被人称为百代词曲之祖呢。还有白居易的《忆江南》、张志和的《渔歌子》,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成就最高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的一流大家。《虞美人》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他的一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尽写愁思就象春水一样无尽绵长。清代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还有我们敬爱毛泽东主席,诗词气势磅礴,一泻千里,体现了一代伟人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情壮志与精神境界。他的诗词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艺术概括,是中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同学们,你们还积累了哪些词?请你朗诵给大家!
师:在本册书的第八单元,我们将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近毛泽东,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也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搜集毛泽东的诗词作品,作为我们下一次经典诵读的主题。
三、总结拓展
师:学们真的走进了至善至美宋词,同学们,优秀的诗词作品包蕴厚重,意存高远,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说:“宋朝那个词的辉煌时代不可能再出现了。文学是有规律的,现在不是诗歌的时代。因此把唐诗宋词及中国经典传统文化变成今天的食粮,让现代文学吸收精华。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来锻造我们豁达的胸怀;来丰富我们纯洁的情感;来诗化我们多彩的生活,来成就我们不朽的事业。课后作业:
以名言佳句串联出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自然美景。如:秋日的田野更有一翻 4 美景,那绿油油的稻田,变成了眼前金灿灿的稻浪起伏,好像闻到了一阵丰收的稻香,真似辛弃疾“《西江月》中“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景象。”农民伯伯忙前忙后,准备收割金黄的稻子,黑色的芝麻和雪白的棉花,秋天喜悦的心情醉在丰收之年。
——————————————————————————————————————————————
师:孩子们,腹有诗书气自华,老师更想说:“腹有诗书文亦华,愿同学们从中国的古典诗词文化中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品位,陶冶我们的审美情趣,健全我们的人格。让我们相约经典,闻香识雅,携手经典,一路芬芳。”
第三篇:唐宋词论文(选读课)
唐宋词
一、摘录
1.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凝碧旧池头)
2.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暮春》(更能消几番风雨)
3.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春已归来)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5.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姜夔《琵琶仙》(双将来时)6.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
7.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8.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9.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范成大《忆秦娥》(楼阴缺)10.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严仁《木兰令》(春风只在园西畔)
11.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12.做冷欺花,将烟困树,千里偷催春暮。——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做冷欺花)
13.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史达祖《双双燕·咏燕》(过春社了)
14.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吴文英《霜叶飞·重飞》(断烟离绪关心是)
15.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银屏人妒。——吴文英《宴清都·连理海棠》(绣幄鸳鸯柱)
16.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17.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吴文英《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采幽香)
18.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19.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潘希白《大有·九日》(戏马台前)
20.东似旧,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否,花复认郎否?——刘辰翁《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怎知他春归何处)
21.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昭野旌旗)
22.欢极,蓬壶渠浸,花落梨溶,醉连春夕。——蒋捷《瑞鹤仙·乡城见月》(绀烟迷雁迹)23.长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致无书。——张炎《渡江云》(山空天入海)
24.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王沂孙《眉妩·新月》(渐新痕悬柳)
25.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影亭梅次草窗韵》(层绿峨峨)
26.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僧挥《金明池·伤春》(天高云阔)
27.落花狼藉烟阑珊,笙歌醉梦间。——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东风吹水日衔山)
28.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李璟《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29.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一半。——李元膺《洞仙歌》(雪云散尽)
3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二、鉴赏
1..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大意:我勉强带上薄酒一壶,去到伊人的居室,生怕梨花落尽,化成秋色,无处寻。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词人客居合肥赤阑桥之时。艺术特色:词句描写了一个惜春怀远的词人形象。作者表面上生怕梨花 落尽伊人青春伊始,实际上是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想马上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语言凄切委婉,清新幽丽,将自己那种春天里的秋意传达得极为入妙。通览全词不难发现,作者也以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途的担忧。姜夔(1154-1221),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2.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大意:柳色深暗,花光明艳,春景正美。小栏内,红芍药已含苞结蕊,好似佳人抽簪。写作背景:作者此时是故地重游,在外做官游历多年,此时又回到了他少年时游历过的地方,因此倍感亲切。艺术特色:词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红芍药拟人化,把芍药结蕊比作佳人抽簪,极写芍药之娇媚。整句写景也极为别致,先以“春事深”总写春景美,再以芍药“抽簪”具体写春景美,点面结合,节律明快,轻灵和婉,表达作者爱春惜春之情。作者生平:章良能,(?~1214),父章驹,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上虞知事。兄良肱,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庆元元年(1195)二月,以枢密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六年二月,迁著作佐郎。嘉泰元年(1201)九月,擢起居舍人。四年,以朝散郎知泉州,开禧元年(1205)除江西运判。因受司谏宇文绍节指为右丞相谢深甫的同党,外放泉州任知州。二年,任宗正少卿。五月被免职。外放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三年八月,以权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同年十二月,迁礼部侍郎,兼侍讲和修玉牒官。嘉定元年(1208)五月迁吏部侍郎。当年又擢升为御史中丞兼侍读。二年正月,又从御史中丞迁为同知枢密院事。六年四月,自同知枢密院事除参知政事,诏书称其:“学博而守约,才大而用周。”七年正月,卒于任上,谥文庄。宁宗下诏,除资政殿大学士、守参知政事致仕。工词章,有《嘉林集》百卷。现仅存《小重山》一首。见《绝妙好词》卷一。
3.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严仁《木兰令》(春风只在园西畔)
大意:春光只在庭院西畔,荠菜花开得繁,蝴蝶飞舞正忙乱。艺术特色:词句以西院、荠菜、蝴蝶为物象,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既有西院的静态美,又有蝴蝶的动态美,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物态纷呈,色彩绚丽。一个“乱”字就把春天那种繁荣秀丽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的淋漓尽致,画面感极强,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惜春之情,“深情委婉,读之不厌百回”(《白雨斋词话》)作者生平:严任,(生卒年不详)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与同族严羽、严参齐名,世号邵武三严。有《清江矣欠集》八卷,已佚。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五载其词三十首,并云:词集名《清江矣欠乃》,杜月渚为之序。其词极能道闺阁之趣。杨慎《词品》卷四称他“长于庆寿、赠行,洒然脱俗”。况周熙《蕙风词话》卷二谓其《醉桃源》词“描写芳春景物,极娟妍鲜翠之致,微特如画而已。政恐刺绣妙手,未必能到”。
4.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昭野旌旗)
大意:最让人伤心的是,纵使我折尽梅花,也难寄这份相思之情。艺术特色:此句采用梅花作为象征,指代南方沦陷之地。用“折梅花”表达自己对游人的挽留。思想感情:作者借梅花,既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挽留之情,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劝谏,希望岂能念及旧国,不忘遗民之痛。写作背景:宋亡之后,词人义不仕新朝,抱遗民之痛。友人应召入元做官司,作者为宋爱国遗民,词中含蓄地予以劝谏。作者生平:周密(1232—约1298),字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等,原籍济南(今属山东)后居吴兴(今浙江湖洲市)。宋末曾任义乌令。宋亡不仕。能诗词,善书画,词讲究格律,著有笔记《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等。词有《草窗词》、《 洲渔笛谱》,编纂《绝妙好词》。
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大意:不要说此情此景不令人黯然销魂,西风卷起珠帘,你会看到人比黄花还要消瘦。写作背景:此词为李清照晚年时期的代表作,作者 经历了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悲痛,对人生的感悟非常深刻。艺术特色:词句采用夸张的手法,将“人之瘦”比之于“黄花之瘦”,突出作者此时内心的凄苦悲凉,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嫠妇的形象。选景具有典型性,全为秋天时特有的景象,渲染出了凄凉萧瑟的气氛。词句诉说爱情,诉说相思,然而却不着一字所有感情都寓于景物之中,语言幽丽委婉,耐人寻味。作者生平: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第四篇:宋词研究论文
论宋词的骚雅清空
“骚雅清空”,最早见于张炎的《词源》:“白石词如<疏影>、<暗香>„„,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以姜夔为首,该派的另一成员张炎也是这一风格主张的突出倡导者。下面结合姜白石的词作、词话,以及张玉田的《词源》,来谈谈“骚雅清空”。
在关注这词派之前,首先来了解其前辈的创作经验,词坛的状况。北宋中后期,名家辈出。其中,周邦彦在音律、句法和章法上建立了严整的艺术规范,自成一派。他的词注重协律可歌,情感的抒发有节制而力避豪迈,对词艺的追求重于对词境的开拓。因此,其词的句法体现了安排与勾勒的特点。对此,姜白石有所继承,但另一方面,后者的词的语言别具一格,也就是题目所指。实际上,姜白石也借鉴了江西诗派的清劲瘦硬的语言特色。在前人的创作基础上,姜白石吸取营养,开拓创新了一条“骚雅清空”之路。
姜白石在《白石道人诗说》中强调“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为”。亦即在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方面下功夫。他善于利用艺术的通感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从虚处传神。《扬州慢》是这方面的代表作。首二句“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句法,受柳永《望海潮》影响,但柳词从正面描绘,如“东南形胜,江吴都会”。姜词从回忆着笔,从虚处表达对扬州残破的深沉感概。笔致清虚,意境空灵。故张炎说姜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其实,姜词自觉追求侧写,虚写,是有原因的。自柳永变雅为俗以来,词坛上一直雅俗并存。俗词常常为清高文人所贬低。姜白石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人们轻易说过的话,我就不说了;别人很难说到的话,我轻易说出,自然就不俗了。可见,姜白石追求清空雅正的笔调、笔法。不论是受词坛上词风的影响,还是他本人对雅的偏好,都证明了骚雅是顺理成章的。
对姜词的笔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进一步探讨,什么是骚雅,什么是清空,两者有什么关系。有很多学者曾经论述过这个问题,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概括说:“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内者骚,言外者雅。苟无悱恻幽隐不能自道之情,感物而发,是谓不骚;发而不有动宕闳约之词,是谓不雅”。他的观点是“意内者骚,言外者雅”。骚,是“悱恻幽隐不能自道之情”;雅,即“动宕闳约”。“闳”,博大。“约”,约束。“闳约”,就是厚积薄发之意。本来有很丰富的内涵,却表现出只有一点点来,而读者从这一点可以窥见很多东西。骚,更多是描述创作者的心理状态。雅,说明的是语言表达。
《词源·意趣》云:“此数词皆清空中有意趣,无笔者未易到。” 《词源·清空》又云:“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由此推出,清空,就是将意趣表现得不着痕迹。缪钺在《诗词散论》中说:“白石词„„非从实际上写其形态,乃从空灵中摄其神理。” 清空,使骚雅的一种表现形式。刘永佶《词论》卷下《作法·宗术》因沈说后按云:“清空云者„„其源盖出于楚人之骚,其法盖由于诗人之兴。”从张炎和刘永济对白词的解读中看出,第一,作词能做到清空,就是古雅峭拔了。第二,“清空”的文学风格渊源于“骚”其规则学习了诗之兴。前文已经说到“骚”,这里谈谈“兴”。兴,是由物及心,这是六义中的赋。白石词的作法更倾向于赋这种文体的特点,重在安排与勾勒。
《暗香》、《疏影》二者一直是研究姜词“骚雅清空”的重要材料,同时,它们又备受争议。这两篇都是咏梅之作。名字源于林逋的咏梅二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暗香》上片开头把月色与时间结合,拉开了时间的宽度,追溯往事。忆起年少时的诗意、才情和风流的生活,继而转入现实,用何逊的典故自比年纪衰老,同时自谦词笔才华,上片末三句以竹衬梅姿,以酒写梅香。下片处处与上片呼应。开头用广袤的天地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感叹重重阻隔,难寄所折之梅。接下来因景伤情,见到杯中的酒便泪上心头,由片片红萼,想起佳人的耿耿思愁。顺着回忆的思路,写二人携手漫步西湖树下。末三句照应开头,对梅花落尽的叹息,又包含着对丽人的思盼。通篇不见得有细节描写,代之以淡淡轻轻的勾勒,如疏花、香冷、片片、红萼,数字便把梅花的印象括出。这不就是从空灵出摄其神理吗?外以词人经历和典故编排连接,其实内里围绕着梅,处处与梅相关,显示了词人“不着痕迹”的功力。那些事件又层层推进,把词人的情感一步步深化,达到了幽隐悱恻的效果。再看《疏影》,比较之下,前者里佳人与梅花相互映衬,而后者将梅花拟人化,分别用了五个典故。第一个,赵师雄罗浮山遇梅仙,写得梅花如仙女般迷离、优雅。由“同宿”转入杜甫笔下孤独的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展现了梅的高洁孤傲。在“篱角黄昏”的背景里,又披上了冷落、迟暮的伤感。由孤傲佳人联想到毅然出塞的昭君,魂归故里,赋予了梅哀怨的灵魂。第四用寿阳公主事,写出了梅花飘落时的欢快轻盈的样子。最后用金屋藏娇的典,表达了花落水流的惋惜。伴随玉龙哀曲,余韵悠长。等恁时三句,将梅花定格,勾起人们的丝丝联想。它最明显的特点是连用多个典故,连续点化了梅花的姿态风神。这种铺排源于赋的手法。但又洗尽了艳丽的语言,留下清幽疏宕的景色,苔的绿,花如白玉,翠禽小小,黄昏,修竹等等。由于词中用了两个后宫佳人的典故,和汉武帝与宋徽宗的典故,于是人们认为此词是抒写“二帝蒙尘”的主题。又有人将此词归为思念佳人一类。依我看来,这是一首多重主题的词。不必过于执着于其主题类型。姜词的这一多主题特点正好传达了词人丰富的内心,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是张炎总结的“骚雅”。
欣赏不同美感的词,要用不同的衡量标准,找到不同的入门途径。这是叶嘉莹先生说过的。因为姜词用典不少,于是容易让人们将他与辛弃疾的用典作比较。显然,两人在具体操作上是不同的。姜夔用典注重谋篇布局,连缀词章。而辛词是为了表现词人内心的忠心爱国的志向。它根植于词人内心。因此,姜词不免减少了诗兴的直接感发,生命的灵动与力量。但不能就此否定姜词。它是戴着脚镣跳舞。依照其创作规则——不俗、清劲、曲折、幽隐,很难像辛词一样风格。姜白石可以求新,“人易言之,我寡言之”,并非一般。看看那些苦吟诗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佳句而无良篇。姜白石是发挥他的才情和技法才铸造了不朽的篇章。追求创新且作品被世代读者吟诵研究。这就证明了姜词的魅力。
第五篇:宋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象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经有为,威武的仪表,英姿奋发。(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此时此刻),(我)怀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场梦一样,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柳梢青 蔡伸
数声鶗鴂,可怜又是、春归时节。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提决
这首小令抒发了惜花伤春的情意,暗寓着身世之叹。上片描绘暮春既美丽而又凄清之景。下片抒发主人公愁肠百结、胸怀难露的苦闷的心绪。从词人特意选取的海棠、梨花、丁香意象来看,它们有一共同性,即艳花香蕊在古代诗词中从来是作为美人容貌、神态之象征。故而,词人以花喻人,惜花伤花乃在惜人伤艳,流露出对其爱侣的恋伤情感。
忆王孙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芳草萋萋,漫天遍地,象离人的愁苦一样,无休无尽。再加上凄厉的杜鹃啼叫声,使凭高远眺的闺人更加无法忍受。黄昏时候,雨打梨花,忍痛回房,深闭闺门。闺中的寂寞孤独尽在不言之中。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阑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凭借着栏杆之处,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抬头朝着远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年已三十,虽建立了一些功业却象尘土,八千里路的行军战斗有如披云戴月。一定不要轻意地让少年的头发华白,换来空空的悲伤凄切。
靖康二年北宋的大辱奇耻,还未洗雪,为人臣的愤恨,何时才能息灭!驾驶战车,冲破阻拦象踏破贺兰山的空缺。英雄的志气要象饥饿一样狠狠吃掉敌人的肉,要在说说笑笑之间口渴了喝尽敌人的血,等待着从头收拾整理旧时的山河,然后朝拜皇帝的宫阙。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啊,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群山起伏长路漫漫恰似黑铁,如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啊,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眼儿媚 范大成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试轻裘。困人天气,醉人花底,午梦扶头。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曳曳,东风无力,欲避还休。縠胡
霜天晓角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这是一首咏梅抒怀、托物言情的小令。上片写早春寒梅。夜晚天晴风也停歇,一夜春寒肆威将梅花摧折。淡淡的云天下,稀疏的花枝依然含情脉脉,浮云飘来飘去,数枝梅梢犹带雪。作者用疏笔淡墨写梅花的多情,天公以淡青的素雅色彩为其陪衬。明月皎洁,碧海青天中悠悠飘过几片浮云,与地面几枝白梅以悠情遥相呼应,真是妙不可言的良辰美景。“云来去”不写月而见月,上应“天淡”下呼“雪”,可谓神来之笔。下片“胜绝”开端,承上赞叹作结,胜景超绝,触起悲愁也苦极,此情向谁倾诉呢?景与情落差千丈,用笔跌宕多姿。“惟有”二句撇下愁去写过楼的大雁,只有长空里两行低飞的大雁,知道有个人将栏杆凭倚,在画楼上仰望明月。这一笔荡得很远,抛开了“梅”,而由梅及人了。这样,梅的胜绝,人的愁绝,便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画楼上的人是怀远,还是全移情于梅另有寄托,也供人无限遐想。
点绛唇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大雁南飞,山峰矗立,显得落寞荒凉,既有着超然出世的淡泊,又有着客子飘流的孤独凄凉。接下来明言欲像陆龟蒙一样隐居。“今何许”突作陡转,“凭阑怀古”承上启下,“残柳参差舞”又陷入一片迷茫萧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