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央视〈开学第一课〉有感
昨天孩子的家庭作业是晚上8:00看央视的节目〈开学第一课〉。陪孩子看完之后,我感触良多。
我们都知道朗朗是弹钢琴成名的。但对他具体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上成功之路的估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并不了解。昨天的节目中有幸听到朗朗亲口讲述自己成名背后的故事。
朗朗很小的时候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看到猫穿着燕尾服弹钢琴的样子特别帅气,喜欢上了钢琴,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穿上燕尾服弹钢琴。
每个人的成名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包括朗朗。起初他只是某个乐团里钢琴家的替补钢琴手,而且是排名第六第七的替补钢琴手。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如果想要有机会上台演奏的话,必须是钢琴家生病了,第一替补钢琴手拉肚子了,第二、第三……一直到第六替补钢琴手都有各种原因不能上台。我们可以想象,这在生活中可能吗?这似乎就意味着他永远都不会有登台演奏的机会!
然而,他没有放弃。他一直在坚持练琴,在舞台外弹奏各种曲目。
机会终于来了。一次一个外国音乐家问他:“ What do you have? “(你有什么?或你会弹什么?)他答:“ What do you want? ”(你要什么?或你想听什么?)他的回答好自信啊!也可以说他的回答好狂啊!那位音乐家变换着各种曲目让他弹,他一口气弹了两个多小时!准备是成功的缔造者,成功只为有准备的人,而只有有准备的人才有机会成功。
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另一个故事,就是郑小威。他很不幸,很小的时候就被诊断出有严重的智力障碍。他又很幸运,因为他有个坚强而又伟大的母亲。
郑妈妈很很平凡,是北京一家加油站的一名普通员工。她为儿子的病四处求医未果后,仍然不放弃。在听说弹钢琴能开发大脑后,她决定将儿子送去学钢琴。
钢琴老师一看他儿子的情况,劝她说:“没用的,你放弃吧!” 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能想象出一个母亲听到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这种宣判会是什么心情!
郑妈妈在心里对儿子说:儿子,我不会放弃你的,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放弃了你,妈妈也不会放弃你!她想,儿子不能学,我能学,我学会了再教儿子!郑妈妈利用业余时间学钢琴,然后教给儿子。可儿子是有智力障碍啊,连一指二指都分不清,怎么学啊?正所谓办法永远比困难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郑妈妈将琴键上贴上小猫小狗等各种小动物,握着儿子的手,手把手的教。多伟大的母亲!
郑妈妈的坚持没有白废,15岁的郑小威终于能和正常的孩子一起上课了。
孩子的不幸成就了一位坚强的母亲,而坚强的母亲挽救了一个不幸的孩子。
我相信,每个孩子的成功,都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共同坚持的结果。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看央视〈开学第一课〉有感】相关文章:
1.看央视《开学第一课》有感1050字
2.央视《开学第一课》有感
3.观看央视《开学第一课》有感
4.观央视《开学第一课》有感
5.看《开学第一课》有感精选
6.看《开学第一课》有感
7.看《开学第一课》有感作文
8.看《开学第一课》节目有感
9.看《开学第一课》有感的作文
第二篇:看央视2014年《开学第一课》有感
看央视2014年《开学第一课》有感
四知堂
收到老师的作业——看央视2014年《开学第一课》并且写一份观后感,而且是布置给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一定得重视,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因为身教大于言教,一定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与其将来对孩子耳提面命,唠唠叨叨不如平时做好榜样,效果肯定要好得多。一方面养成孩子认真对待自己本职分内职责任务的好习惯,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父母和孩子的互动,用现在时髦的话讲就是增加了亲子的机会,更加走进孩子的心灵,让我们和女儿之间拥有更多的共同的思想情感和心灵空间。一方面对孩子的内心需求更加了解,另一方面教育引导孩子也就更加知道如何用力,力求达到“如坐春风”、“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据我粗浅的认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之下是有所区分的。在孩子的道德品质、做人和行为习惯的教育上,家庭教育占有重要的份量。总而言之,就是价值观的教育,当在家庭教育中奠定基础。当然,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家庭教育是有责任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的。譬如,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于学校的要求,我们作家长的是应该认识到积极配合的重要性。如果在某些方面和学校“唱反调”,过分地保护娇惯自己的孩子,会弄得孩子无所适从,最终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应该坚持和坚守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本价值,并且把它作为家风固定传承下去,这也是《开学第一课》努力传达意思。
孝字为先。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孔子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孩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才可能尊重师长,言行谨慎,诚实可信,要对众人有仁爱之心,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接受学校教育,知识文化的教育)。我们为人父母者,在这方面要给孩子做榜样,我们充分认识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尊重长辈,奉养父母(“养志”重于“养身”),孩子才能耳濡目染,成为一个有孝心的人,也就具有最为重要的品德。
爱,陪伴、呵护与成长。爱孩子很难,其实也是很简单。陪伴、呵护与共同成长,就是爱孩子的过程。黑豹乐队的主唱秦勇在这方面成为我这个做父亲的好榜样。其实,我有切身的感受,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恐怕收获大于我给与孩子的。在小宝6岁生日的这一天,我在学校加班,比较忙,但还是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今日是宝姐姐6岁生日,六年前的今天十二时许,我做爸爸了。真的要感谢这个小家伙,给我带来了太大的改变”。我以为只有有这样的感受和认识,我们在陪伴、呵护孩子的过程中就更加有耐心,更加专心,孩子和我们也就更加和睦与亲密无间。
对于这些基本价值,我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认识,逐渐形成自己的家风,让孩子继承下来,传承下去。
零零碎碎,拉拉杂杂,不成体系,但是,确实是观后的一些感触和认识。
2014/9/2
第三篇:观看央视《开学第一课》有感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
9月1日开学第一天,放学后,我们和孩子一起认真观看了央视节目《开学第一课》,看完节目,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的触动都很大。
作为家长,观看着图文并茂的节目,配合着单位组织的“两学一做”活动,重温了我们国家的党史、革命史,再次从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中,更为深刻的体会着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新中国成立进行的无私奉献与付出,更加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与肩头的责任。同时,也认为以这样的内容作为新生开学第一课很有必要。
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孩子不断提出各类问题,作为家长我们耐心解答。当方韵涵听到最小的红军只有出生18天的时候,一脸惊讶;当看到贺炳炎将军在无麻药的情况下被迫割断胳膊的时候,孩子说平常磕磕碰碰那点疼真的不算什么;当听到歌曲“夜半三更呦,盼天明;寒冬腊月呦,盼春归......”时候,孩子问我:“为什么要盼望天亮和春天?”我们耐心解释道:“当时我们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到敌人的压迫,就像生活在黑夜与寒冬里一样,可是即使这样人民还是充满了希望,希望通过革命获得白天的光明和春天的温暖”,孩子听到后说:“我们今天生活真的很好”,认为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最后节目结束时候我问她有什么感想,方韵涵说:“我长大也想当解放军,也去打敌人,保卫我们的祖国。”还说“我要向哥哥姐姐学习,早日带上红领巾”。
通过《开学第一课》,将老一辈革命家身上所具备的勇敢坚强、信念坚定、团结奋进、百折不挠的优秀精神传承下去,扎根在孩子心中,对孩子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
方韵涵家长 2016年9月2日
第四篇:看《开学第一课》有感
看《开学第一课》有感
只有坚持才能实现梦想和愿望,只有发现美才能懂得美,只有创造美才能感悟美。——题记 美是雨露,纯洁无暇,晶莹剔透;美是小草,生机盎然,萌发绿意;美是阳光,洋溢温暖,灿烂耀眼;美是月亮,阴晴圆缺,各具风韵;美是海沙,细腻柔软,轻盈诱人;美是坚持,分享喜悦。。。
今天我看了《开学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美就在你身边”。
在这一次开学第一课中,游泳冠军叶诗文的故事告诉了我“只有坚持才能实现梦想和愿望”。
邓丽的故事告诉了我“人的善良和付出会有回报的”,或许邓丽老师要的并不是回报,而是希望孩子们能走出大山,只有心怀梦想才能实现梦想。
但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平凡的人,能感动一座城,吴斌用自己所剩零碎生命中的1分16秒,解救了24人,这1分16秒不仅诠释着他感动了一座城,还诠释着他的美。
美是无处不在的,美就在你身边。或许我们不能像吴斌和邓丽那样做到大美,但“天生我才必有用”,做不了大美就做小美。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我们一样可以在自己的星球发光发热;做不了电灯就做蜡烛,我们一样可以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人照亮前程;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我们一样可以用自己的绿覆盖大地;做不了大美就做小美,我们一样可以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个动作,一句问候,都可以变得无微不至,或许正因为我们的坚持和一个动作就能使一条路变得鸟语花香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做不了大美就做小美,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做不了电灯就做蜡烛,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我们一样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发光发热。
“天生我才必有用”,做不了大美就做小美,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用一点一滴的小美诠释着大美,只要懂得发现美,追求美,就能懂得美。
“美就在你身边“,只要你能用心感受美,体会美,就会发现美无处不在。
第五篇:看开学第一课有感
看开学第一课有感
九月的第一周,又是一年开学期。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美就在身边》,每一课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美?为什么会美?他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而是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世界的美、人性的美。女航天员刘洋、奥运冠军焦刘洋、平民英雄吴斌的女儿悦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等人分享的故事,使我们感受到探索的美好、创造的美好、传递的美好和和谐的美好。
世界本来就很美,既有浩瀚宇宙的神秘之美、连绵群山的巍峨之美、水天一色的壮丽之美;又有鹰击升空的雄浑之美、母亲哺育儿女的亲情之美、烈日下辛勤耕作的劳动之美。美有时我们不一定能发现,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和努力才能看到,有时很多人甚至付出了一生。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一个不经意的扶持老人的动作,一句温馨的提示,一次无私的帮助,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世界是多么美好,有时让我们感动得落泪。对的美体验也是因人而异地,学识不同、品味不同,对美的理解也不同。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时间去停下脚步细细领会身边的美好,不经意间使很多美好的东西从我们身边悄然地溜走。
开学第一课以美这题,使我们看到了教育思想的变化,它去除学习的功利思想,使学习不再是为了学习,使学习不再是为了工作。学习就是一个发现美、创造美、探索美、传递美的过程。用心灵去领略语言的魅力、体会数学神奇、发现自然的奥秘、感受艺术惊喜。用知识去美化心灵,用知识去美化环境,用知识去美化这个世界。这些知识和人生的感受,是我们开学第一课需要了解和掌握的。
现在我还小,对世界很多的东西还不了解,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总有一天我们会长大,这世界的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创造、去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