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个人事迹材料5篇范文

时间:2020-11-16 12:0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杨振宁个人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杨振宁个人事迹材料》。

第一篇:杨振宁个人事迹材料

杨振宁的个人事迹材料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杨振宁的个人事迹材料》的内容,具体内容:杨振宁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的一代物理学家重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杨振宁个人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杨振宁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的一代物理学家重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杨振宁个人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杨振宁的人物事迹

1.群英荟萃

杨振宁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入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读研究生。读研究生期间,杨振宁住在联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这些中华民族未来的精英们聚于一起,在陋室里交谈切磋,结伴探索着科学的奥秘。

2.杨门长子

作为杨家长子,杨振宁为鼓励弟妹多念书,还订出了一些颇为吸引人的规则:一天之中,谁念书好、听母亲的话、帮助做家务、不打架、不捣乱就给谁记上一个红点,反之就要记黑点。一周下来,谁有三个红点,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由他骑自行车带去昆明城里看一次电影。

3.名师高徒

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周培源教授等。

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 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杨振宁在研究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1944 年研究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1983 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杨振宁还回忆道:“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杨振宁在研究生院期间听了马仕俊教授的课后,开始注意“场论”,并对变形物体热力学也非常感兴趣。

1957 年 12 月 10 日,35 岁的杨振宁和 31 岁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领奖台。其前,杨振宁写信给吴大猷,感谢吴先生引导他进入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地,并说后来包括宇称守恒在内的许多研究工作,都

直接或间接地与吴先生 15 年前介绍给他的那个观念有关。

杨振宁的贡献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R.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方程”,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振宁-巴克斯特方程”。

宇称不守恒理论

他与李政道提出基础粒子间的弱核力并没有镜像对称的特性,违反了当时物理家的认知。该理论后得吴健雄的实验验证。

杨—米尔斯方程

他与罗拔米尔斯(RobertMills)提出的理论,是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的基础理论。

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美国鲍尔奖授予杨振宁时的颁奖词说杨-米尔斯方程和牛顿、麦克斯韦及爱因斯坦的工作相提并论,必将对未来有着足堪比拟的影响。

杨-巴克斯特方程具有基本的数学结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也慢慢在物理方面显示出深层的意义。1990 年菲尔兹奖颁给四位数学家,其中就有三位和杨-巴克斯特方程有关。

粒子物理学

1954 年与 R.L.密耳斯共同提出杨-密耳斯场理论,开辟了非阿贝耳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现代规范场理论(包括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

理论、大统一理论、引力场的规范理论)打下了基础。杨-密耳斯场方程被数学家 S.唐纳森引用,获得了拓扑学上的重大突破。

1956 年和李政道一起,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之谜——即后来所谓的 K 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如果弱衰变过程宇称守恒,则它们必定是两种宇称状态不同的 K介子。但从质量和寿命来看,它们又应是同一种介子。——杨振宁和李政道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他们仔细检查了过去的所有实验,确认这些实验并未证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并获得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奖。一项科学工作,在发表的第二年就获得诺贝尔奖,这是第一次。

统计力学

二维伊辛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1952),与李政道合作的关于相变的理论(1952),与杨振平合作的关于数种模型的严格解(1966~1985)等。

凝聚态物理

与 N.拜尔斯合作的对磁通量量子人的解释(1961),非对角长程序观念(1962)等。

个人文章

《邓稼先》是杨振宁为《英雄大爱》中邓稼先和许鹿希的旷世爱情作的序,《邓稼先》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和江苏中职语文第一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学术讲座

《物理学的诱惑》、《Some Recent Progress in Cold Atoms Research》

论文报告

杨振宁发表过约 200 篇科学论文和报告,代表作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曙光集》和《邓稼先》。

翻译会歌

亚运会歌确定《重逢》英文由杨振宁、翁帆翻译。著名音乐人捞仔捞仔透露,徐荣凯和杨振宁夫妇是好友,他把中文歌词交给两人,请他们帮忙找专业人士译成英文,没想到两人对歌词爱不释手,很快就传回了译好的英文歌词。

其他贡献

费米-杨模型(1949),与李政道合作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论(1957),与李政道和 R.奥赫梅合作的关于 C(电荷共轭变换)和 T(时间反演变换)不守恒的分析(1957),与李政道合作的高能中微子实验分析(1959)和关于 W 粒子的研究(1960~1962)。与吴大峻合作的 CP(宇称)不守恒分析(1964),规范场的积分形式理论(1974),与吴大峻合作的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关系(1975),与邹祖德合作的高能碰撞理论(1967~1985)等。

杨振宁人物评价

有人说杨振宁是 20 世纪中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才能的“物理学全才”,是华人当中知名度最高的当代科学家之一。曾任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主任的实验物理学家萨奥斯说:“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

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网易评)

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中国政界、学术界一直受到极高的尊崇。(腾讯评)

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这使得他对于自然神秘的结构比别人看得更深远一些。(物理学家戴森评)

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曾任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主任,实验物理学家萨奥斯评)

第二篇:杨振宁个人简介

杨振宁个人简介---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杨振宁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又自1986年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5年应聘担任国立华侨大学名誉教授;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1999年自石溪分校荣休,同年出任清华大学教授,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院长。

李政道——首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李政道和杨振宁于1957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获奖时刚刚31岁。李政道1926出生于上海,母亲张明璋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这样一个很重视子女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里,李政道从四岁就开始识字,同时对算术特别感兴趣,心算又是他的拿手好戏;每当他完成一道心算题时,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胡适个人简介

--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一定的古文基础。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乳名文豹,本名开贞,号尚武。4岁入家塾读书。习读《诗经》《唐诗三百首》,喜欢王维、孟浩然、李白等诗人的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多部诗集等作品,所著《奴隶制时代》等书,提出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在春秋、战国之际的见解。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

第三篇:杨振宁中英文简介

杨振宁,英文名富兰克,1945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

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1942年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联合大学,194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此后他

于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诺

贝尔奖的第一个华人,他还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多项荣誉学位。被誉为是“全

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的名誉教授。

2005年,他与28岁的翁帆结婚,在国内引起一片轰动。杨振宁现居于北京清华

大学,同时身兼广东东莞名誉校长。

Chen Ning Yang, English names Frank, born in 1945 in Hefei city,Anhui Province, the famous Chinese-American scientist,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When Yang primary school, math and language achievement is good.Secondary schools have not yet graduated, got into the Southwest,it was in 1938, he was only 16 years old.In 1942, aged 20, Chen Ning

Yang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then entered the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Kunming National Union University, 1942, in 1944

the school graduate.In 1945 he studied in publicly funded study

abroad to the United States, studied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hD.In 1957, Lee and Chen Ning Yang jointly made parity conservation

theory and won the Nobel Physics Prize, the first Chinese Nobel Prize

he won United States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and a number of

honorary degrees.Being praised as a “well-rounded human beings one

of the three theoretical physicist”.At the same time, is also a

Professor Emeritus of many famous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In 2005, he married with 28-year old Weng fan, caused a sensation

in the country.Chen Ning Yang now lives in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and Guangdong Dongguan, who is also the Honorary President.

第四篇:个人事迹

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我是继续教育学院10届财务会计本科班的夏江森,在这一年里我始终要求自己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时时以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大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努力使自己做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本人认为在各方面均符合学院等级奖学金的评选条件,故申请我校等级奖学金。现将本人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作为各位领导的评审参考:

思想方面:大一下学期,我向党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思想上继续向党组织靠拢,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入党培训中我认真听取老师讲座,认真做好笔记,在讨论中,我更加深了对党的理解,在实践中我们加深了体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且将这些理论理解与平日的实践结合,在思想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

学习方面:这一年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也从没放松过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但是我还有部分成绩不太理想,但我不会气馁,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会更加刻苦勤奋,我会继续保持谦虚的作风,在领导老师的细心教导和同学们热心的帮助下,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工作方面:我服从领导,团结同学,从进入文学社团至今。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学院和社团组织的各项特色活动比赛中,我与其他同仁及各部部长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每次活动的比赛,并得到系领导及老师的好评。在大学第一学期结束期间也获得优秀社员的荣誉称号。

自入学以来,本人的工作得到同学和导员的肯定。本着自我完善、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扎实工作,使工作富有了一定成效。认为本人已初步具备了成为一名学生干部的条件,特此申报,请上级领导予以评判审核。

10级财务会计本科班

夏江森

2010年10月22日

第五篇:个人事迹

先进事迹

苏星同志于2006年大学毕业,从2005年便开始研究如何才能让电火箱不再发生安全隐患,因为在此之前因电火箱发生的火灾实在是太多了,冬季之时几乎每天的有消防车在呜呜的叫,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给我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就是 2007年3月7日凌晨,位于铜仁城区三江汇流之处铜岩西侧的铜仁川主宫,因为南侧厢房木质电火箱未关闭电源,电火箱在长时间通电情况下积热引燃覆盖物从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川主宫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奉祀蜀太守李冰及其二郎神像于其中,历代屡遭毁坏,最后一次修复时间为清光绪年间。1999年省政府将川主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省文物部门出资近50万元将其修缮后交铜仁地区管理,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又遇到百年不遇的大雪灾,许许多多的老百姓都无法正常的生活过日,由于电力设施被毁,导致电资源严重短缺,因此,既安全又节能的电火箱的需求被决然的推向了巅峰。在强大的压力面前,在众多消费全体的渴望中,苏星同志勇敢的挑起这个艰巨胆子,不分日夜的在实验室和电脑前忙碌,累了就趴在办公桌上小睡一会儿,有一次正在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睡着了,当他醒来才发现自己的脚已经被发热板烫起好多泡,因为他当时正在最发热板的极限温度测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08年研制出了一款既安全又节能、控制性能也非常人性化的《人体感应式取暖箱》,产品一上市立刻赢得的消费者的青昧,那块常年压在人们心中的石头终于被搬开了,出门上班也不用在担心家里的电火箱是否已经关闭了电源、小孩子以及老人在家是否又乱动了开关等等。苏星同志始终坚定政治信念,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创造性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在不断努力的拼搏中,在勇于创新的精神下,苏星同志有陆续的研制出“一种汽车滴水自动控制开关” “人体感应式电火箱控制开关”“一种智能取暖箱”“一种数字节能环保型取暖箱”“塔吊智能化控制装置”“茶几式取暖器”等,当《人体感应式取暖箱》的市场小有成就时,苏星同志不忘回馈社会的关爱,勇于提出既然社会这么关爱我,我更应该感谢社会的厚爱,为此苏星同志先后联系了铜仁地市民政局、地市科技局,铜仁地市残联等相关单位,把想感谢社会的厚爱的愿望告诉了他们,希望他们能给一些建议,在2009年的12月16日,铜仁地区科技局陈涛陈科长打来电话说,我们这里有可“科技助残”方案,是科技局和残联联合举行的一种活动,后来苏星同志毅然的同意了这个方案,于2010年元月5日,在铜仁市大十字步行街举行了盛大的捐赠仪式,参加活动的有铜仁地区科技局、铜仁地区残联、铜仁市残联、铜仁市电视台、铜仁市人民日报,由地区残联副理事长蔡承米主持捐赠仪式,地区科技局副局长龙志刚、知识产权科科长陈涛参加了捐赠仪式并作了讲话,鼓励广大残疾朋友自食其力,奋发有为,表示将继续发扬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发挥部门优势,多关心身边的每一位残疾朋友,为残疾人捧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双目失眠的杨玉香代表残疾人发言,他说:“我已经瞎了几十年了,我再此感谢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对我们的关心,使我们的生活进一步得到保障。为了答谢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厚爱,我们会做到身残志不残,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来回报社会。”苏星同志也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关注、关爱、关心更多的残疾朋友,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愿望。

下载杨振宁个人事迹材料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杨振宁个人事迹材料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个人事迹

    个人事迹 十年来,我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名利。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地工作。“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用好,就不平凡”。我觉得......

    个人事迹

    个人事迹 我是xxx班xxx,06年9月入团,大一入学便加入了系体育部和院财务部,现在担任班级宣传委和文娱委。入团以来,我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团组织的活动,积极改正自身的不足......

    个人事迹

    个人事迹 时光匆匆流去,转眼管理大队报账工作已经有四个年头了。回首这四年来的工作,的确是让我深有感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经历了从学生到一个社会工作者的成功转型,同时有了......

    个人事迹

    个人事迹 相信自己,勇创奇迹人生 一个人在财力上匮乏,那么他并不是真正的贫穷;如果在精神上萎靡,那才是真正的可悲。财力上的贫穷对人来说是一种考验,自古便有“天将降大任于斯......

    个人事迹

    自2001年到我院,先后在外科、内科、骨科病房、儿科、急诊科从事护理工作。十余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怨无悔、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工作在平凡的护理岗位,始终坚持病人至上、精......

    个人事迹

    追逐梦想、勇攀高峰 个人简历: 胡捷,男,汉族,1990年11月出生于长治市沁县,现就读于山西交通职业学院公路系测量309班,现担任于院学生会生活部部长、公路系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在......

    个人事迹

    个人先进事迹 ***同志,****年**月出生。****年毕业于******学院。毕业后与同年5月经面试及培训。以优异成绩进入****刚刚组建的*****部门。之后一直在从事桥隧工业务。通过多......

    个人事迹

    个 人 事 迹 我叫SUNM,女,现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1)班的一名学生。自2009年9月份入学以来,我便在思想上,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