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时评》疫情防控例文
目录 《人民时评》...................................................................................2
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2 为疫情防控筑牢法治堤坝..................................................................................3 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5 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7 以“网格化”助力精准治理..............................................................................9 坚定信心夺取双胜利........................................................................................11 防疫战也是科技战............................................................................................12 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14 暖心措施为战疫一线工作人员加油鼓劲........................................................16 在“火线”上淬炼党性....................................................................................18 更好发挥数字化抗疫作用................................................................................20 开展国际合作 携手抗击疫情...........................................................................22 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23 以新型举国体制助力重大科技创新................................................................25 为湖北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创造条件................................................................27 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28 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30 做好无症状感染者防控工作............................................................................32 补齐医疗废物处置短板....................................................................................33 复工复产,动起来更要转得好........................................................................35 筑牢公共卫生安全法治防线............................................................................37 “云医疗”助力健康生活................................................................................39 防治新冠肺炎见证中医实力............................................................................41
《人民时评》
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
一个体温计、一筐蔬菜、一盒鸡蛋,还有米面油……现在,全国有许多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每天为居家隔离的居民送去生活必需品,随访健康状况,为居民提供引导就医、转诊、咨询等服务。他们的无私奉献,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动人风景,不断筑牢着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充分调动和利用社区力量,配合收治的医疗机构进行分级分类分层管理,就可以形成有力而广泛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战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动员能力。社区分布广泛、人口众多,要真正把防控力量下沉到社区,就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动员起来,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员能力,才能把社区居民发动起来,让网格化管理
发挥效用,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落实落细,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需要保障人力物力,也需要专业知识。应该看到,对于未发现病例或未暴发疫情的社区来说,多投入人力即可加强社区防控力量。但对于出现疫情的社区来说,社区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公共卫生知识。因此,在排查出密切接触人员后,需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主导随访管理,开展预检分诊,引导发热人员到发热门诊就医。同时,需要为社区工作者提供足够的防护物资,才能为预检分诊创造条件,确保发热人员尽快就诊,实现应收尽收的目标。
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还需要创新基层治理,凝聚防控合力。如今,信息化发展迅速,很多社区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人员摸排,甚至用无人机检测体温;家庭医生通过电话、APP、微信开展咨询,随访密切接触者。这些手段大大加强了社区力量,使社区防控工作更加高效。同时,社区防治和医院救治高效协同,才能形成应对疫情的强大合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社区工作人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帮我们保护家园,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和关爱。要保障他们的生活、心理健康,让他们踏踏实实地投入抗疫前线。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为疫情防控筑牢法治 堤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中央依法
治国办、中央政法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两高两部”制定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依法惩治相关违法犯罪,为疫情防控筑牢法治堤坝。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然而,一些地方却出现了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伤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造谣传谣等违法行为,严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比如,有的人在排查询问和就诊过程中不承认有湖北旅居史,导致医护人员被隔离;有的人躲避测温检查,抓伤民警,等等。依法查办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案件,才能更好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国有国法。不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绝不是个人的事情,相关行为不仅影响本人健康,还危害他人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给疫情防控造成被动,让无数人的努力付诸东流。隐瞒病情、拒绝隔离、故意传播,绝不只是“私德”问题,严重的将构成犯罪,受到法律的严惩。为此,《意见》明确,已经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其他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相关规定依法有据且有现实意义,有助于防范病毒蔓延传播。
疫情暴发后,医务人员作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冲锋在前、直面风险。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司法保护力度,是全社会的共同心声。《意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明确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故意伤害医务人员造成轻伤以上的严重后果,或者对医务人员实施撕扯防护装备、吐口水等行为,致使医
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同时,《意见》还对随意殴打医务人员,采取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然侮辱、恐吓医务人员,以不准离开工作场所等方式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等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将有利于更好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尊严、提振士气,为医务人员带来司法的关怀。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凝聚全社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社会都应该理解、支持、自觉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的防控措施,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构建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同时,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防控工作,各项措施不仅要合乎防控目标,而且要遵循“比例原则”,把对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执法过程中,在确保工作更加高效的同时,也要付出更多耐心,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法治成为疫情防控中的基本共识和行为准则。
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
作为一种文献索引系统,SCI 被国内外广泛使用,但其并非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过度追求 SCI 论文相关指标,将造成学风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等问题。对此,教育部、科技部不久前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论文“SCI 至上”提出明确要求。
破除论文“SCI 至上”,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呼吁。一段时间以来,SCI 论文相关指标成为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
等方面的重要指标,使得一些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 SCI 论文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 SCI 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现象。优化学术生态,真正打造有利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满足新时代对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评价体系,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尽快扭转“论文挂帅”“SCI 至上”等现象,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评价指挥棒问题。此次印发的《意见》强调,要“准确理解 SCI 论文及相关指标,深刻认识论文‘SCI 至上’的影响”,要求“规范各类评价活动”。《意见》指出,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审慎选用量化指标;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不把SCI 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同时明确,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学校不宜对院系和个人下达 SCI 论文指标的数量要求,取消直接依据 SCI 论文相关指标对个人和院系的奖励;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学校不宜以发表 SCI 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等等。
破除论文“SCI 至上”,不是否定 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而是为了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加快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评价体系,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树立正确政策导向,才能从根本上纠正科技创新中的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等现象。一方面,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另一方面,在学术评价中,不简单以 SCI 论文相关指标来判断创新水平,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让评价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才是更为科学、理性的方向。
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提出各自评价的侧重点,明确论文在其中的不同权重;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引导评审专家不简单以 SCI 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议意见,并倡导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规范评价评审工作,大力减少评估评审事项,评价指标和办法要充分听取意见,实行代表作评价,并遵循同行评价原则等等。
高等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该在引领社会风气,弘扬先进文化,培育创新氛围上率先行动。只有坚持科学评价导向,才能真正释放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为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装上强大引擎,从而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进一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作出更大贡献。
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
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对各地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一些地方工人返工和工厂复工的手续复杂、责任不清、效率低下;一些企业面临工人短缺、材料短缺、部件短缺等问题;相邻地区政策要求不一,尤其是在流通环节,缺乏有效的协调统一机制,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的难度较大……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如何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这就需要相关政策措施因势而动,紧跟疫情防控的新进展、新形势,提高政策“契合度”,实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良性互动。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2 月 26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要求,要提高复工复产服务便利度,取消不合理审批。会议还要求,要总结经验,把一些好的政策和做法规范
化、制度化。随着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我们需要及时总结前期的防控经验措施。有效、管用,符合当下防控形势的,要继续坚持和巩固;不符合当前形势、制约复工复产的,要及时纠正。党委和政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及时、精准出台契合防控形势、适用有效的政策措施,释放积极信号,恢复社会信心和良性运转,为复工复产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各地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条件解决当下复工复产面临的问题。客观而言,疫情防控影响既有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而有效的新秩序还未成形,这就要求各地因势利导、创造性开展工作。比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制定科学、有效的区域联动机制,降低企业因疫情防控而增加的成本和风险;运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使各项政策易于知晓、一站办理;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要求,分业态、分行业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对各地来说,把支持复工复产的各项工作做细做扎实,还需要从实际出发、从细处着手,务求实效。比如,山西太原日前利用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开展了“复工放心餐免费配送”计划:动员符合条件的本市餐饮单位积极开展网上供餐业务,设立“复工惠民食堂”点餐专区,并免除配送费用,无接触安全配送,解决了复工复产人员的就餐问题。这一看似平常的举措,解决了不少企业的后顾之忧。领导干部应该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及时掌握并消除复工复产的障碍、困难,疏通执行政策措施的堵点、难点,填补政策措施的缺陷、不足,努力提高政策措施的质量和效果。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各级领导干部拿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
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才能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以“网格化”助力精准治理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中央政法委不久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基层综治中心和网格员作用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的通知》,对各级党委政法委和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统筹协调有关基层力量,共同参与疫情防控提出明确要求。这对于推动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向网格延伸,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有着重要意义。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等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通过网格化管理,将一个个社区和街道打造成为严密、安全的“抗疫堡垒”,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基层治理的一个创新,早在 2003 年非典疫情防控时,网格化管理就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当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网格化管理日益成为一种新型城市治理模式。也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需要以信息技术为抓手、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充分整合基层资源,实现社区疫情的精准防控。
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我国基层网格化管理已经积累起比较成熟的经验。尤其是信息化、大数据、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早已让基层网格融入了社会治理的大格局。当前,一些地方全面启动网格化管理,把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以及社区、民警等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建立起立体的防控工作体系,实现地毯式排查,并做好监测、消毒、通风和卫生环境整治等各项日常防控工作。接下来,还要进一步统筹整合现
有的基层力量,推动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共同做好收集信息、研判形势、解决诉求、化解风险等工作。
以网格化管理精准防控疫情,需要善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疫情防控中,许多地方运用技术手段,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比如用无人机巡逻、用社区APP 收集信息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数字化管理模式,缓解基层人手不足的压力。比如,在收集核查信息时,能不能搭建线上便捷渠道,减少信息重复采集录入,及时响应群众需求?一些地方人手有限,能否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些地方信息化程度相对不足,能否开发一些软件或小程序,方便网格员开展工作?等等。
推动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向网格延伸,不仅仅是防控人员的下沉,更是防控重心的下沉、防控资源的下沉。这需要基层干部找准中央要求与本地实际的结合点。现实中,一些地方存在网格员忙于应付各种表格和要求,真正的防控工作顾不过来的情况,还有个别地方出现过度管控,忽视法治要求的现象。对此,中央政法委的通知要求,及时推动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向,明确网格员的具体任务,疫情防控期间网格员原则上由所在社区调度,避免多头指挥。同时,要求引导社区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避免出现过度管控做法。把这些要求落实到位,才能让这些“好心好意,好费力气,好不容易”的基层干部和网格员真正把好事办好。
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通过疫情防控检验和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才能更好激发我们的治理效能,彰显制度优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坚定信心夺取双胜利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经济新热点却正在战“疫”中加速萌发,经济新动能也正在加快成长。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如同罩上了一层“磨玻璃影”,如果看不透就会一叶障目,失去转型发展的良机。综合评估疫情影响,必须避免片面、超越切面,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把握住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疫情过后的中国经济,科技之翼将更加有力。纵览战“疫”情况,先进科技、创新成果大显身手:大数据筛查密切接触者,AI 智能机器人在新建的医院里穿梭送药,无人机在各地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5G 视频远程会诊、远程办公等成为新选择……可以想见,这些科技创新成果,必将在疫情过后的经济生活中找到更多应用场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新动力。
疫情过后的中国经济,会受到补偿性需求强力带动。疫情压制了部分消费需求,这其中不少是“迟到”了但不会“缺席”。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消费需求虽然暂时蛰伏了,但疫情消散之后,酒店还会去住、景区还会去游、衣服还是要买,吃穿住用行的基本消费需求都会重新释放。投资受疫情影响“延时”了,但也不会就此“错过”。疫情暴露出我国经济结构上一些急需补足的短板,这正是新的投资机会。外贸出口也会在疫情过后产生补偿性需求。世界市场离不开中国制造,许多外国企业生产链也依赖中国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外贸出口恢复正常后,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依然会强劲。2003 年非典过后也是如此,当年进出口贸易迅速反弹,实现了全年37.1%的高增长。
疫情过后的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政策会更好保驾护航。宏观政策重在逆周期调节,现在的政策基调已经明朗,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有效。已经出台的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对中小微企业实行资金保障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各地都在尽快落实,不少已经收到成效。随着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出来,逆周期调控政策将为战胜疫情和恢复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更重要的是,疫情过后,人们必将有更足的干劲。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压垮过,从多灾多难中历练出了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民族性格,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经历疫情防控阻击战,必将激发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的信心和意志。企业家群体不仅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慷慨解囊,也竭尽全力做好复工复产。信心决心方面的“动力增量”,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危中之机,是我们持续前行的动力之源。
中国已是 GDP近百万亿元的庞大经济体,活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一次疫情可能让经济偶感风寒,但绝不会伤筋动骨。当然,疫情的短期冲击也不可小觑。疫情还没有结束,制造业还没有完全复工,服务业还没有完全复苏,物流业还没有完全复原,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环环相扣的运转还没有整体重启。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拥有看透“磨玻璃影”的眼力,洞察中长期经济走势的脑力,“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防疫战也是科技战
病毒基因测序,验明新冠病毒的“正身”;检测试剂盒的推出,病症不再难以识别发现;分离病毒毒株,为疫苗研发奠定基础……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科技是重要支撑,科研工作者是重要力量。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密不可分,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医学工作者的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科技研发攻关”,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进一步用好科技这把抗疫利器,我们才能掌握与病毒较量的主动权。
新冠病毒是一种怎样的病毒,从哪里来,如何传播?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我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还比较初步。传染源、传播致病机理等理论研究能否取得重大突破,能否筛选出针对新冠肺炎预防或治疗的有效药物,是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必须调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药品和疫苗研发力度,在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推广有效的临床应用经验,力争早日取得突破。病例分析研究和防控策略完善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及时总结推广有效诊疗方案、管用防控指南,为防控策略的优化提供科技支撑。
时间不等人,防疫争分夺秒,效果导向应当摆在最优先的位置。办好科技领域内的大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应当充分发挥作用,推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与此同时,医学创新的环境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应当看到,技术创新绝非一日之功,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尊重科研规律。药物研发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短时间开发一款全新化合物药物是不现实的,安全性与疗效是急不来的。任何临床研究,都要在保证患者和一线医务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越是渴望
取得科研成果,越需要加强对科研规范性、合理性方面的把关,注重严谨的科学设计和伦理规范。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人才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研战线组织精锐力量,聚焦主体任务,广泛动员全国高校、院所和企业参与,全国一盘棋全力推进科技攻关,努力推出切实有效管用的科研成果,体现出为国家分忧、为人民解难的家国情怀。下一步,我们还需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推崇成功也宽容失败,帮助科研人员减轻压力、放下包袱。相关部门必须抓好部门协同、研审联动、特事特办、合法合规、加强服务等各项工作,主动对接和协调解决科研一线的实际问题。
历史地看,在人类与疫病的斗争中,防疫战也是科技战。加快科技研发攻关,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先进科技成为诊疗疫病的制胜利器,使科学态度成为群防群控的力量源泉,我们抗疫之战必将获胜!
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质量怎样、全面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
短板补得更实。这一重要指示,为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平稳发展,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
应该看到,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一些地方农业生产遭遇农资到村到店难、雇工难等问题。准确研判、科学对冲疫情影响,是做好今年“三农”工作的前提。综合看,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我国农业生产、农产品供应、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本格局和总体势头不会发生改变。只要下好先手棋,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多措并举、不违农时,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带给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做好“三农”工作就是稳住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就可以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农谚里讲:“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时不等人,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是“三农”工作当务之急。从节气上看,惊蛰刚过,冬小麦陆续返青起身,菜园果园茶园也要及时管理,春季农业生产进入关键期。引导农民群众分时下地、分散劳动,农资公司无接触配送肥料、种子、农药,农技人员线上指导春播春耕,电商网站开辟“爱心助农”农产品销售专区……农业发展和疫情防控并不冲突,统筹兼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就能以“两手硬”实现“两不误”。
做好今年“三农”工作,必须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尽管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 5 年超过 1.3 万亿斤,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存在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平衡、要素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一方面,坚持藏粮于地,稳住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提升农田抗灾能力,确保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另一方面,坚持藏粮于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
术,加快应用高产高效绿色技术,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提出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 8 项举措,涉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供水保障、人居环境整治、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思路已经清晰,方法已经明确,只有严格执行、付诸实功,实实在在解决农民群众生活之困、生产之忧,才能打牢基础、补齐短板。必须把功夫下在前面,把风险降到最低。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抢农时、打基础、补短板,有序做好“三农”各项重点任务,我们一定能够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好基础。
暖心措施为战疫一线工作人员加油鼓劲
近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措施的通知》,指导各地各部门对坚守岗位、英勇奋战的城乡社区工作者进行关爱、补助、保障和慰问,激励广大社区工作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疫情发生以来,近400 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 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平均 6 个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每名社区工作者面对 350 名群众,足见社区防控任务之繁重、工作之辛苦。摸排人员往来情况,上门进行健康监测,做好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宣传防疫知识,保障居家隔离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方方面面内容,无不需要社区工作者把责任践行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家庭。广大城乡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在各个社区筑起了疫情联防联
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作出了重要贡献。
疫情当前,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和居民群众,都配得上人们最诚挚的敬意。实实在在的精神关怀、物质补助、心理抚慰,既是对疫情防控一线人员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干担当等先进品质的有力褒扬。让英勇者享其荣,让实干者得实惠,让奋斗者有奔头,可以释放出奖优评先、激励担当的强烈信号,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形成争做先锋、爱岗敬业、崇尚实干的浓厚氛围。
贴心暖意看得见、关怀保障实打实,这是党中央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医护人员、城乡社区工作者等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鲜明态度和重要要求。此次《通知》明确要求改善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的防护条件,并切实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轮休、补休等方式不仅是对社区工作者们的关爱,其实本身就是疫情防控的一种科学举措。从适当发放工作补助到加强关爱慰问,再到对成绩突出者大胆使用,《通知》从物质奖励、福利待遇和精神褒扬等方面多措并举,为各地落实关心关爱要求指明了方向。
全面落实关心关爱措施,需要注意基层导向和效果导向,务必合情合理、对接实际。疫情防控成效系于精准,关心关爱政策同样需要精准聚焦,真正落实到社区(村)“两委”成员、社区(村)专职工作人员等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上。无论关爱慰问还是表彰褒扬,都要根据贡献的大小而不能论资排辈,向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工作人员倾斜,避免出现张冠李戴、走形变样。同时应注意到,除了专职工作人员外,广大社区(村)志愿者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做了大量工作,对他们的关心关怀同样是落实《通知》要求的应有之义。
医护人员冲锋陷阵、救死扶伤,基层民警日夜值守、护佑万家灯火,社区工作者任劳任怨、保一方平安……在疫情防控这场战斗中,各条战线各个职业都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给予他们物质上支持、精神上鼓励、身心上照顾,将各项关怀关爱、服务保障工作落到实处,一定能凝聚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磅礴力量。
在“火线”上淬炼党性
武汉拟“火线”提拔 10 名战疫干部,广州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发展党员 70 名,河南坚守抗疫一线的 583 名白衣战士“火线”入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分子,他们在战疫最前线经受考验、砥砺担当,面向鲜红党旗浴火淬炼、砥砺初心,展现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本色。
千锤百炼的钢最硬,风吹雨打的松最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越是严峻的斗争,越能考验党员的政治素质、党性原则、初心使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守护人民群众生命为职责,以冲锋在前、英勇奋战为使命,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刻,许多党员医护人员、党员基层工作者冒着常人无法承受的巨大风险和困难,扛起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经受住了“火线”检验,尽显人民情怀和英雄本色。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对在斗争一线表现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可火线发展入党。”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提出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考察、识别、评价、使用干
部的重要要求。开展“火线”提拔干部、“火线”吸纳党员工作,意义深远,影响重大。这是充实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也能凝聚起先锋示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火线”提拔、“火线”入党,对党员干部个人而言,是一种崇高的荣誉,也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不管是于危难时抢救生命还是于细微处保障民生,不管是冒着风险靠前指挥调度还是辛劳工作日夜执勤站岗,一个个抗疫战士,平日里便是岗位上的先锋,在“火线”经受灵魂的洗礼和非凡的考验,更见真心和信念,更显忠诚与担当,经过党支部研究同意、上级党组织批准,在严格把关之下,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也为抗疫一线党组织注入新的战斗力量。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火线”提拔、“火线”入党,形成了崇尚英雄、崇尚实干、崇尚奉献的激励导向,鼓舞更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敢于担当、勇于冲锋的党员干部涌现出来,在疫情防控一线形成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战斗热潮。当前,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需要像那些优秀共产党员一样,增强必胜之心,坚决防控疫情;增强责任之心,积极担当作为;增强仁爱之心,纾解群众忧难;增强谨慎之心,防范风险挑战。9000 万党员用行动展现初心使命、政治本色,凝聚 14 亿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任何困难都难不住中国。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大战,更是一场大考。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党徽闪耀。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
石,一定能在经受“火线”考验中增强党性、提升本领,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光荣业绩。
更好发挥数字化抗疫作用
扫描健康码,社区工作人员精准排查来往人员;在机场、车站、码头,用大数据实现旅客行踪可追溯;五色疫情图让地区疫情形势一目了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疫情信息统计分析,到流动人员健康监测,再到疫情态势研判,大数据技术助力筑牢疫情防控网,为科学防控、复工复产、民生保障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利用信息化手段精准防控疫情蔓延,考验着城市数字化管理能力。其中,既有成果显著的应用经验,也有值得记取的不足。比如媒体报道的“10份证明文件抵不过1个健康码”的个体遭遇,暴露出认码不认证的“一刀切”思维,以及数据同步延迟背后的系统衔接问题。又如,健康码投入使用,但一城一码,也给城市之间人员流动带来互通互认的难题。在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地区间产生大量人员流动的情况下,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在政策动态调整中统筹考量。
大数据不只是技术运用,其核心价值在于服务社会、服务百姓。通过大数据建立平台,确立规范,只是第一步,许多后续工作都需要具体的人用心、用情、用力去完成。尽管认码通行便于工作,但难免出现码不符实的个别情况,像江苏交通防控组确立的“有码认码、无码认单”原则,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尽管各地防控要求不同、健康码生成的标准不一,甚至只能证明受检者当时的状况,但在其他措施的配套下,还是能够确保码实相符,因而多个省份开展健康码跨省、跨区域互认,促使全国一盘棋协同治理。这说明,面对问题,多一些“马上就办”的意识,多一些“无缝对接”的行动,就能提高疫情防控效率,解决群众所需所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其中就包括了对数字化治理能力的考验。实践中,我们已经卓有成效地形成“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格局。这一“多”,立足的是数据快速便捷的优势,这一“少”,凸显的是提升治理效能、优化公共服务的理念。面对疫情,我们需要从顶层设计上多推出务实、管用、灵活、高效的信息化举措,让大数据在战疫中跑出速度、力度和温度,跑出战果、成果、效果,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实现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与此同时,数字化治理也需贯彻“精准施策”的要求。面对千差万别的现实情况、海量的信息处理、大量的人员流动,不能寄望于“一键操作”,不能按照某一简单标准“一刀切”。在快速反应中做足绣花功夫,在增添便利中绘好工笔画,在责任担当中干好精细活,不断解决云端战疫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打通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中的人流、物流堵点,才能让人民群众从跑起来的大数据中尽享技术应用的红利。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既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每一步都很关键,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凡事多想一步,行动再快一步,服务更进一步,抓实抓细每一项工作,才能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以创新思维把每一块砖石都砌牢,把每一根梁木都立稳。
开展国际合作 携手抗击疫情
病毒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多地视频连线的形式,共同举办了一场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会议期间,中方专家深入解读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发言积极评价中国疫情防控成效,希望从中借鉴经验做法,更好应对这一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的抗疫努力有目共睹。我们不仅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而且提出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可以说,中国的防控策略、方法、技术、标准和案例经受了实战检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
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不仅在对中国人民健康负责,同时也是对世界公共安全的巨大贡献。用创纪录短的时间甄别出病原体,及时主动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有关病毒基因序列,邀请世卫组织等相关专家前往武汉实地考察,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疫情当前,中国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公开、透明、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以抱诚守真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正是中国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
病毒的危害程度不仅取决于病毒本身,也取决于如何应对。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表示,虽然各国应对疫情的措施不完全相同,但仍可从中国学习宝贵经验。比如,采用大规模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以往没有哪一个国家采用过,在人类抗击传染病的历史上也没有先例,却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成本,达到了迅速扩大收治容量的目的。实际上,从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到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从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防控模式,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抗疫理念……中国在疫情防控中的经验做法,正在为全世界范围内战胜疫情贡献智慧和方案。
截至 3 月 19 日,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已达 166 个,确诊病例累计突破 20 万例。针对疫情的传播严重程度和部分国家防控力度不够的现状,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示,呼吁国际社会充分利用中国争取来的“机会窗口”。除了严格的防控举措,世界各国还需有效开展联防联控、疫情监测、信息共享、医疗援助等国际合作,进而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唯有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这既是携手合作、并肩同行的时代潮流,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
不久前,谭德塞表示,“如果我们现在就采取行动,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是可以被击败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全球团结和协作的驱动下,作出前所未有的回应。”在疫情这一共同威胁面前,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唯有彼此间信赖、相互间合作,人类才能在考验下勇毅前行。
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援鄂医务人员从近日起开始分批撤离,首批 49 支援鄂医疗队、共计 3787 人离汉
返程,受到家乡热烈欢迎。这些医务人员是为疫情防控拼过命的英雄。如今,他们使命完成、有序撤离,人们通过致敬和礼赞表达感激感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发生后,武汉和湖北作为防控的重中之重,全国 330 多支医疗队、超过 4 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支援武汉。援鄂医疗队员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人们不会忘记他们在战疫前线的奋战画面。隔离病区里,医生和患者用“碰肘礼”互相鼓励;重症监护室里,一位老爷爷用颤颤巍巍的手向医生敬礼……与生命赛跑的瞬间,战斗过的病区、医院、城市,留下了累累硕果和依依不舍。犹记广大医务人员奔赴战场时高呼“等我们凯旋”,此时“守一城,护一国”的使命正在他们手中完成。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医务人员不愧为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援鄂医疗队虽然开始有序撤离,但疫情防控不能丝毫松劲。当前,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实现了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的目标。医疗队的有序撤离与救治任务的完成情况密切相关,现在方舱医院已经全部休舱、一些定点医院的救治任务暂告段落,具备了有序撤离的条件。同时,疫情还没有结束,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慎终如始。
面对撤离中的医务人员,武汉市民在阳台上齐呼“感谢”,武汉大学许下了赏樱花的“三年之约”,湖北麻城市承诺所有景区及星级酒店免费开放给来援的医务人员及其家人……谢意不分大小,皆是源自心底,医务人员会记住他们战斗过的地方,人们更会在他们摘下口罩的那刻起记住他们的样子。面向未来,切实保护、关心、爱护广大医务人员,各地务必及时足额兑现防控一线人员补助,从各个方面为他们提供支持保障,让“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门”的白衣天使们更好弘扬医者仁心,让“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熠熠生辉。
在回程途中,陕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一名队员拍下武汉的日出,“这么美的太阳,一定会有一个好天气”。的确,连续的日日夜夜,我们经历过很多艰难险阻,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奋起。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英雄的中国人民、有无畏的白衣战士,只要我们不放弃、敢攻坚,胜利必将不远,希望就在前方。
以新型举国体制助力重大科技创新
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然而,攻克新冠病毒,需要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这是一个涉及面广、要求高、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如何使这一系统工程取得最优成效?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十分关键。战疫打响之际,由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共同组成的战疫团队,发扬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快速响应、多招制敌,既显示了这个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储备实力和科技长期积累的厚实底蕴,也凸显出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实践证明,无论是应对事关国家安全和...
第二篇:防控疫情
防控疫情
防控疫情
与法同行心得体会
现在疫情趋势有所减缓,但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检测。当我们可以出门时,也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如果疫情结束,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比如在学校,原来的座位要调整成有间隔的,防止人员过度密集,而且还要佩带口罩,定期消毒,不给病毒一点卷土重来的机会。
如果疫情结束,我们绝不能再食用野生动物。现在虽说已经查清了病毒来源:蝙蝠。但大家好好想一想:病毒会自己从蝙蝠身上传播到人身上吗?答案是不能。要不是有人贪图一时口舌之欲,也许新冠病毒根本不会出现,所以我们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不为一己私欲,而让所有人跟着受到牵连,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如果疫情结束,我们一定要学习前线医护人员舍己救人的精神。这段时间在网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新闻:“武汉市中心医院李文亮医生经全力抢救不幸去世”,“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牺牲在抗疫战场,护士长妻子狂追殡葬车痛哭”等等,这一条条冰冷的新闻背后,付出的却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我们普通人虽不能到最前线支援,但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自觉上报身体情况及外出情况,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减少出外,便是为控制疫情传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就是对前线医护人员最大的支持。
如果疫情结束,我们要感谢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向逆行的白衣天使致敬;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加倍珍惜身边的朋友,给予家人更多的陪伴;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将生活这列脱轨的火车推回正轨,驶向那沐浴在阳光下,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第三篇:疫情防控讲话
疫情防控讲话
各级党委政府要履行好相应职责,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生命至上,按照“依法依规、属地管理、完善机制、合力应对、公开透明、回应关切、依靠科学、有效防治”的原则,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务,组织最强工作力量、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采取最有力举措、执行最严格要求,尽快把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遏制住。
一要严格落实“集中病例、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措施。全力做好确诊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抓好隔离人员的防治工作,千方百计提高救治成功率,努力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要注意关心、照顾、保护好专家和一线医护人员,一定要配足服务力量、制定专项方案,保障好一线专家、医护人员安全。要发挥专家组和专业团队作用,规范救治程序,加强对一线医务人员的培训,指导定点医疗机构规范做好患者救治工作。要加强联合科学攻关,组织力量尽快查明病毒感染和传播原因,加紧开展防病治病的疫苗、药品等研发工作。要加强中医西医结合,发挥协同防治作用。
二要落实好“外防输入、内防传播”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要求。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动员组织作用和各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按照一级响应应急处置机制安排,加强省市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措施互动、力量统筹,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具体单位、具体岗位、具体人员,落细落小落具体。要用好我们在防御超强台风“山竹”正面袭击我省时组织动员的好经验好做法,把全省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支部组织动员起来,精准掌握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乡村居民的信息,看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门,一有疫情信息,及时报告。尤其是重点加强对有疫情地区来粤人员以及家庭成员在有疫情地区工作生活、近期有在有疫情地区活动经历、以及有疑似肺炎症状人员的观察,一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该提醒的提醒、该报告的报告、该隔离的坚决隔离。
三要扎实做好重点措施。各地街道、乡镇以及居委会、村委会要全力开展群防群治,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人员隔离及公共卫生防疫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要深入发动群众,动员广大市民在疫情存续期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少外出、不聚集,注意勤洗手、戴口罩、讲卫生,过年期间减少探亲访友和聚餐聚会,不去已有疫情的地区旅游和居住。特别是要教育患者、疑似患者以及密切接触者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及时报告病情、主动接受隔离、全力配合治疗。要实施相关人员健康服务管理全覆盖,对辖区内近期到过有疫情地区的相关人员开展入户健康监测,督促其居家隔离,一旦出现异常尽快到定点医疗机构筛查。要聚焦重点人群,密切关注中老年人群体,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易感人群,发动社区志愿者做好孤寡老人的定期探视慰问,做好各地乡镇敬老院等疫情防控准备。
四要全面实施交通检疫。民航、铁路等交通运输部门要与卫生健康、公安部门在机场、码头、火车站、汽车客运站等设立联合检疫站,对所有来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发热等疑似症状的,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排查、留验和治疗措施。要加强对公交、地铁、机舱、公园、商场、饭店、电梯等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消毒和环境清洁,严格宗教场所公共卫生安全管理,要求所有公共场所和营业商家的服务人员务必佩戴口罩上岗,每天上报场所消杀和防疫情况。要实行最周密的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严格落实防止院内感染的各项措施,所有医务人员和进入医院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相关部门加强对医疗废弃物全过程规范管理,防止二次污染及传染。
五要进一步阻断病毒传播渠道。要认真梳理排查新春大型聚会相关活动,能取消的立即取消,该暂停的必须暂停,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贻误时机,同时要做好解释说明和相关善后工作。要暂停开放各种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全省各地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封闭式体育场馆等暂停对外开放,娱乐场所、网吧、游艺场所、文化旅游经营单位暂停营业,暂停所有星级酒店举办的一切大型会展和文娱活动。
六要加强各种应急物资和力量的储备。重点做好检测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消杀药械、防护物资、急需药物的生产和储备,进一步完善定点收治医疗机构负压病房、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呼吸机等救治条件,必要时可以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对急缺药用物资的地市,要及时做好全省统筹调配。要着手谋划做好春节期间大规模人流出入广东的疫情风险应对准备。从目前的疫情扩散态势看,我省节后面临的大规模输入性疫情风险急剧上升,各地一定要本着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的原则,做足做充分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七要建立完善新闻发布会机制和最新信息每日发布机制。对每一次新闻发布会时间、信息、人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统筹谋划,确保实现释疑解惑、稳定人心的良好效果。要继续做好信息滚动发布,由省卫生健康委按照“统一部署、统一口径、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原则,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平台,每天滚动播发新增病例、救治情况、防控措施等最新信息,尽最大可能把信息传播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位公众,及时客观回应社会关切。特别是对返粤师生和异地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要通过短信等途径加强点对点提示提醒。要发挥好权威专家、一线医护人员和已治愈病人现身说法的作用,创造条件让他们站出来,强化权威发声的效果。
第四篇:疫情防控倡议书
疫情防控倡议书
大家过年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要求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时部署、迅速反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一线指导防控措施落实,拉响了全区防控疫情警报。为有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向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就有关疫情防控事项提出倡议如下:
一是要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在打赢疫情阻击战中展现担当作为,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二是要落实好联系群众制度,科学组织开展精准摸排、大力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组织引导和督促广大群众认真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特别是春节返乡人员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和政策答疑,畅通信息渠道。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各中、小学党组织也要按照党工委、管委会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科学安排、科学应急、科学防控,统筹做好预防和日常工作。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要按照《关于组织全省两新组织党组织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提高认识、发挥作用、加强领导上抓好贯彻落实。同时,要将各党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控疫情斗争中发挥作用的情况及时报告。
三是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关键时刻有担当、不添乱。要带头落实疫情防范措施,自觉做到不串门、不集会、不聚餐,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要带头主动劝导亲戚朋友春节期间不串门,尽量不外出,积极搞好公共卫生、室内卫生和个人卫生。要带头做到不捕杀、贩卖、购买、加工、食用野生动物。要带头配合村(社区)党组织做好密切接触人群的追踪排查和个人防疫检查等工作,发现疑似病例和相关情况要第一时间向党组织报告,绝不能心存侥幸、隐瞒不报。要带头正面宣传引导群众,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普及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科普知识,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引导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要带头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编发、转发非官方确认信息,对散播谣言造成群众恐慌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予以坚决抵制和纠正,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带头服从命令听指挥,自觉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随时待命,在有涉及疫情任务的时候,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关键时刻顶在前面、冲在一线,以最严措施、最严作风、最严纪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请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相信,在锦州市委和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最后,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祝大家鼠年吉祥、幸福安康!
区工委组织统战人事部
2020年1月29日
第五篇:疫情防控三字经
疫情防控三字经10篇
疫情防控三字经大全篇一
戴口罩、讲卫生,勤消毒、要力争。
测体温、勤洗手,常通风、健康有。
拒野味、不聚集,待在家、莫大意。
亲友情、网上叙,少出行、串门拒。
如外出、多留意,强防护、别迟疑。
若发热、应隔离,早治疗、快就医。
听官宣、谣言息,信科学、莫恐惧。
废口罩、是垃圾,统一收、分类弃。
群防控、人心齐,同努力、赢战“疫”。
疫情防控三字经大全篇二
疫情前,头脑清;控疫情,不放松。
不信谣,不传谣;强意识,防护好。
上班途,戴口罩;不聚集,避公交。
进楼前,测体温;严要求,要做到。
上岗时,严防护;戴口罩,不可忽。
有来车,快准收;遇争议,灵活处。
回收卡,勤消毒;多提倡,电子付。
验绿通,带手套;需交谈,做防护。
下班后,应独处;串宿舍,不应有。
在宿舍,勤通风;多饮水,勤洗手。
就餐时,分餐制;少聚集,不同桌。
碗筷盆,不共用;消毒后,才放心。
废口罩,集中收;先消毒,再处理。
有不适,早上报;需隔离,请配合。
此战“疫”,形势严;你我他,需团结。
请相信,不久后,胜利者,属你我!
疫情防控三字经大全篇三
迎新春、出疫情,冠状病、源武汉。
新病毒、要注意,全国人、高警惕。
防新冠、拒野味,接触者、多留意。
关键期、重防疫,齐抗击、我做起。
党中央、细部署,国务院、暖人心。
强戒所、预防早,严防控、是第一。
常消毒、灭病菌,戴口罩、莫大意。
常开窗、勤通风,讲卫生、把手洗。
测体温、做登记,有症状、早隔离。
信科学、莫恐慌,广宣传、记心里。
人心齐、应考验,举国力、破困局。
群防控、必能赢,防疫战、必胜利。
疫情防控三字经大全篇四
防疫情
抗病毒
戴口罩
测体温
勤洗手
消消毒
莫信谣
莫慌乱
不聚集
云会友
不约饭
遵医嘱
多喝水
常通风
早睡觉
宅着好
靠人民
有信心
齐努力
战必胜
大中华
一定赢
疫情防控三字经大全篇五
要警惕,莫恐慌。
勤洗手,戴口罩。
不扎堆,少闲逛。
多锻炼,重营养。
不舒服,早发现。
若接触,还发热,热门诊,去就诊。
对医生,不隐瞒,放轻松,遵医嘱。
你我他,齐防护,好心情,才能赢。
疫情防控三字经大全篇六
物资紧,我来捐
齐出手,撑医护
少出门,省口罩
在家躺,更安全
血肉情,网线牵
云拜年,圆思念
少出门,勤修练
拍静物,做美食
春自来,扫霾寒
不添乱,保安全
疫情防控三字经大全篇七
放寒假
过大年
谁曾想
遇肺炎
莫要慌
莫要怕
齐抗击
我做起
防肺炎
重时局
要须知
要做到
大门关
家里钻
陪父母
惜时光
不走亲
不访友
亲不走
网上聚
友不见
回头叙
多看书
多学习
勤思考
勤锻炼
长知识
强身体
勤洗手
多通风
若出门
请牢记
口罩戴
福气在摘下后
勿乱扔
处理好
利人己
若交谈
保距离
打喷嚏
掩口鼻
若不适
须警惕
不恐慌
早就医
不信谣
不传谣
如触法
无悔药
讲科学
听公告
先自律
再帮忙
正能量
广传扬
记初心
担使命
抗疫情
同努力
人心齐
泰山移
大中国
我爱你
疫情防控三字经大全篇八
勤洗手,常开窗;
戴口罩,把毒挡;
少聚会,不徬徨;
缓出行,同舒畅;
病魔来,我刚强;
遇不适,上医堂;
粗淡饭,保安康;
多运动,免疫强;
破困局,勇担当;
紧跟着,党中央。
疫情防控三字经大全篇九
新病毒
来势汹
大过年
不安宁
搞预防
莫放松
少出门
少走动
勤洗手
勤通风
戴口罩
不聚众
不串门
不访亲
常消毒
用酒精
不信谣
莫惊恐
听指挥
跟党走
战邪魔
筑长城
疫情防控三字经大全篇十
勤洗手
要牢记
戴口罩
少不了
常通风
把毒消
睡好觉
很重要
莫恐慌
别传谣
不聚会
免热闹
忌隐瞒
详报告
及就诊
很必要
有信心
渡难关
同携手
战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