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落实口腔诊疗的感控作用论文(大全5篇)

时间:2019-09-25 00:3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护士落实口腔诊疗的感控作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护士落实口腔诊疗的感控作用论文》。

第一篇:护士落实口腔诊疗的感控作用论文

【摘要】主要叙述口腔科护士在口腔诊疗操作感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强化感控意识,落实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感控措施,以达到保障诊疗安全为目的。着重阐述口腔科护士在诊疗中落实各项感控措施,避免交叉感染,保障诊疗安全。

【关键词】护士;口腔诊疗;感染控制;安全

随着医学飞速发展,口腔诊疗感染控制备受全球关注,感控工作作为我院一项“良心”工程和重点工作来抓,护士作为感控工作的执行者、宣传者,在落实各项感控措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口腔门诊工作的主要是临床护理专业毕业的注册护士,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口腔专科护理教育,现工作在口腔诊疗第一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家常说:“病从口入”,通过不规范的诊疗操作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口腔门诊患者是否患有传染病医生无从知晓,即使通过问诊患者也有所隐瞒,然而口腔诊疗操作如:拔牙、洁牙等操作多伴有创伤性出血,而乙肝、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之一就是血液传播,如果前一名患者患有乙肝或艾滋病,对其使用过的诊疗器械消毒灭菌不严格,极易将上一个患者口腔内的唾液和血液通过不洁器械带到下一名患者口中,极易导致患者间发生交叉感染,增加被传染疾病的可能。还有牙科手机飞速旋转时产生的大量的碎屑、气溶胶四处飞溅,污染诊疗环境,如果医务人员未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导致医护人员时刻处于职业暴露危险之中。

1口腔专业特性决定了治疗过程中病原体的易传播性和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口腔治疗过程中控制感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

(1)口腔治疗过程需在患者口腔内完成,医务人员操作中直接接触最容易传播疾病的物质就是血液与唾液[1]。(2)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周转快、使用频率高、容易造成污染,尤其是高、中度危险器械在使用时穿透软组织,直接接触血液或无菌组织,引起交叉感染的机会多。治疗过程中尖锐器械频繁使用,污染的医疗器械不慎刺破医护人员的手,可导致医护人员的感染。(3)高低速手机和超声波洁牙机的频繁使用,产生大量含有致病微生物的喷雾、气溶胶,容易造成环境、物体表面污染。(4)口腔门诊治疗决定了传染性疾病筛查率极低,患者不主动报告,治疗时医患之间是面对面近距离操作,使医、护、患之间存在相互感染的潜在危险。

2结合上述存在的感染隐患

护士在患者诊疗始终,积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患者服务需求的同时,在诊疗操作中采取一系列感染防控措施,器械严格消毒灭菌,科学职业防护,重视手卫生,加强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医疗废物规范处理、定期医院感染监测等工作,护士在保障患者诊疗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2.1护士充分发挥器械消毒灭菌质量监督员的作用

口腔器械种类繁多,使用频率高,周转快,消毒灭菌转运频繁,器械昂贵,部分器械(手机等)结构复杂,消毒灭菌难度大,诊查过程中接触病人唾液、血液,对消毒灭菌要求高。如果口腔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合格,可能成为艾滋病、乙肝等疾病的传播媒介,将严重伤害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护士从专业角度出发,严把器械消毒灭菌关,凡是进入患者口腔内的高、中度诊疗器械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2]。

2.2护士充分发挥手卫生执行者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手卫生可以降低30%医院感染的发生。我院非常重视手卫生,改善手卫生设施,在每个治疗椅位配备速干手消毒液和干手设施,医护人员在诊前诊后严格洗手,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3护士充分发挥环境保洁员的作用

口腔诊室污染严重,护士做到按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室内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2h,2次/d。治疗椅及其配套设施在每位患者治疗结束后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1次,医生在操作中用手频繁接触的部位均铺设一次性防护膜,且一人一用一更换。地面每日用清水湿式清洁,防止物表污染造成交叉感染。

2.4护士充分发挥专业操作员的作用

牙病治疗中应用材料种类很多,调拌材料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着修复材料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治疗的成功与失败。护士严格遵照各种充填材料的性能、配制比例、调和时间等要求进行科学调拌,以高质量的调拌技术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操作。

2.5护士充分发挥废物管理员的作用

护士对治疗后产生的医疗废物严格分类,用后的一次性口腔器械盒、手套等感染性废物,放入指定的医用垃圾容器,锐器放入专用锐器盒内,严禁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混放,严禁买卖医疗废物和随意倾倒医疗废物,设专人回收,规范转运、暂存,严格交接并登记,交由有资质单位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坚决杜绝重复使用和流入社会。

2.6护士充分发挥感染监测警报员的作用

科室指定感控护士定期对诊室的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及医护人员的手进行采样,作环境卫生学监测,通过监测获得医院感染的基本数据,找准感控薄弱环节,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3结论

综上所述,口腔专科护士对保障医患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3]。因此,分析口腔诊疗工作中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并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危害性的重视,在工作中推行和规范工作流程,严格无菌操作,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保障就诊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不断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许静,陈俊驰,郭玲,等.口腔修复科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70):234+236.[2]李浪.浅谈口腔门诊实习医生感染控制培训的体会[A].国际数字医学会、DigitalChineseMedicine.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国际数字医学会、DigitalChineseMedicine,2016:1.[3]杨玉娟.口腔门诊高危因素控制[J].口腔医学研究,2013,29(06):579-580.

第二篇:感控医生、护士规定

子长县人民医院

医院感染监控医生、护士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中感控医生、护士的作用,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规定监控医生、护士是指各临床科室和感染管理重点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成员分别由一名感染监控医生、护士组成。第三条推荐条件

1、思想品德好,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

2、须从事临床医疗护理工作5年以上,具有医师、护师以上技术职称,具备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业务能力。

3、范围:全院临床科室、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的医生、护士。

4、要求:本不外出进修、不转科、相对固定。

第四条具备上述条件的临床医生、护士由科室推荐报名,参加院内组织的考试、考核,成绩优异者,经院委会研究确定人员名单。

第五条确定后的监控医生、护士,须接受相关院感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任期时间为1年,年底本人写出工作报告,科室内评议,科主任、护士长分别写出评语,感染管理科备案。第六条经确定后的监控医生、护士享受职务补贴每人每月20元。

第七条感染监控医生、护士应履行的职责。

感控医生职责

1、在科主任及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指导下,负责本科医院感染控制计划的实施,负责督促、协助本科室临床医师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填写科室内院感登记及耐药菌感染病人登记。

2、监督和检查本病房医师无菌操作技术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

3、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疑似和确诊医院感染病人应督促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判断可能传播途径,采取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续发和蔓延。

4、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和流行时,应立即通知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协助专职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落实控制措施。

5、根据院方规定完成各种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上报工作。

6、向本科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提高科室人员院感防控意识。

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及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组长的指导下,负责医院感染病例监控及资料的收集与上报工作。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并于24小时内上报控感办;

2、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怀疑医院感染发生时,及时做病原学检查,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定期分析科室医院感染情况,并向科主任汇报;

3、督促检查本科室医师无菌操作技术执行情况及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规范的落实情况,预防因诊治不当造成的医院感染;

4、督促检查本科室医师严格执行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及管理制度,并在医疗工作中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方案;

5、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应立即向科主任及控感办汇报,积极协助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调查医院感染发病原因,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并积极投入控制工作;

6、配合监控专职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的调查及科研工作;

7、协助科主任做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耐药菌的管理工作;

8、负责对新入科的住院医师(包括进修医师)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附件5

科室医院感染监控护士职责

1、在科主任及护士长领导下,在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及监控工作;

2、督促检查本科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度的落实情况;

3、督促检查本科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及手卫生规范,预防因护理措施不当造成的医院感染;

4、督促医师按时上报感染病例信息,疑有医院感染者,督促留取标本,送细菌室培养及药敏试验,了解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以便指导合理用药。

5、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积极采取相应预防、控制和隔离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流行;

6、督促检查护士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方案,并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和消毒措施;

7、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工作;

8、负责对本科室病人进行预防感染等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9、负责对新入科的护士、护理员、保洁员等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感控护士职责

1、在科护士长及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指导下,监督本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常规等的落实况。

2、对疑似或确诊医院感染病例,督促住院医师及时填表上报,督促留取标本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3、监督检查病房日常消毒、终末消毒、传染与感染病人、特殊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病人的隔离消毒管理情况。

4、做好高危易感人群的保护性隔离。

5、监督检查病房配置和使用消毒药械情况,即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和处理情况。

6、负责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负责对本科病人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

7、落实、督促、执行医院废物的分类、包装等管理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办公室

2015

年8月24日

第三篇:护士资格证感控试题

一、填空题

1、锐器使用后到(丢弃)之间的距离,是锐器伤发生的关键环节。

2、进人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无菌。

3、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各种侵入性操作、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及滥用抗生素导致的二重感染、损伤免疫系统的治疗、免疫力低下的疾病、忽视无菌操作规范及消毒隔离操作规范。

5、有明显污垢时,如血迹、痰迹、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6、锐器伤发生主要环节是:将针头放入锐器盒、回套针帽、手术缝合、医疗废物 处置

7、锐器伤中针刺伤占比例大,针刺伤中,以输液结束收拾用物被针头扎伤为主。

8、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9、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手卫生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10、医院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手是接触传播最主要的媒介。

11、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12、锐器伤发生主要环节是:将针头放入锐器盒、回套针帽、手术缝合、医疗废物-处置

13、个人防护用品可以预防血液溅洒时的意外职业接触,但是不能预防针刺伤害

14、减少粘膜接触的措施护目镜、面罩、洗眼器。

15、锐器废物管理使用防穿刺和防液体渗漏容器,及时关闭、密封和处理。

16、在处理血液或其它潜在污染物质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喷、溅、洒落和飞扬或产生飞沫。

17、职业暴露后处理立即使用流动水及皂液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健侧手应立即从近心 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18、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得的一种预防感染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

19、标准预防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穿戴合适的穿防护用品 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和器械。20、病人在院内感染细菌的传播途径有三类: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2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中,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22、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25、医疗废物的登记要求登记资料只少保存 3 年。

23、医疗废物的分类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24、开启的各种溶酶超过(24小时)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25、无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25)cm的柜内,过期物品应(重新)灭菌。

26、新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

227、进入人体织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8、抽出的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29、物品的浸泡消毒、污染物具的表面擦拭消毒、饮用水和污水污物的消毒宜选用(含氯)消毒剂。

30、(手卫生)泛指通过洗手、手部消毒或者外科刷手等方法来清洁消毒手部。

31、能够扎(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锐器物称为(损伤性废物)。

32、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及有效期),物品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33三种隔离标识中,蓝色表示(接触)隔离,黄色表示(空气)隔离,粉红色表示(飞沫)隔离。

3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35、100病床以上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36、感染知识培训,新上岗人员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学时,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年不少于15 学时,其它管理和医务人员每年不少于6学时。

37、医院临床科室应建立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室兼职监控医生、护士组成的医院感染监控小组。

38、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新诊疗技术的开展、各种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慢性基础疾病如肿瘤、糖尿病等。

39、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对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自入院第一天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所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病人入院时已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为医院感染。

40、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感染同时存在,报告时仅报告下呼吸道感染。表浅切口感染和深部切口感染同时存在,仅报告深部切口感染。

41、MRSA系指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英文代号是 VRE。

42、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43、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内的医疗用品和器材属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灭菌。

44、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数 ≤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菌。

45、无菌储槽中的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超过2h不得作用。启封吸取的各种溶媒超过 24h不得使用。

46、感染性废物应置黄色塑料袋内,损伤性废弃物应置防渗漏、耐刺容器内密封运送,送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

47、医院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类。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48、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在每个包装、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49、各科室应当对医疗废弃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弃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一、简答题

1、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清洁双手;(2)要让口罩紧贴面部;(3)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4)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5)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6)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1)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2)戴手套;

3)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3、什么是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4、标准预防基本特点是什么?

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向病人;(3)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5、什么是保护性隔离措施?

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6、什么是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6.什么是“三级预警”?

三级预警:本省或本地区出现医院突发同样性质的“院感”事件。7.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1)出现突发性医院感染,临床科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2)医院感染管理科于1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3)诊为传染病突发性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进行报告。(4)调查证实出现突发性医院感染,应于2小时内向防疫站、卫生厅政部门报告。8.突发性医院感染隔离措施有哪些?

(1)隔离感染病人或保护易感人群;(2)分组护理;(3)加强洗手和无菌操作技术;(4)加强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5)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6)控制某些特殊抗生素的应用。

9、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0、《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当出现何种情形时,医院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第四篇:临床科室感控护士感染管理职责

临床科室感控护士感染管理职责

1、在科主任、护士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包括环境,XXX检测和消毒灭菌效果检测。

2、负责医院感染的日常检测、督促、见车本病区预防医院感染制度落实情况。

3、发现感染病例应督促主管医生及时填写院内感染个案表,对疑有医院感染者督促流去标本送检,做细菌培养基药敏实验,并采取有关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

4、发现有院内感染流行时,或有烈性传染病时,应及时报告控感办,并协助调查原因,积极处理病人。

5、监督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6、对本病区医务人员、工人等进行有关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等宣教工作。

7、不断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及消毒隔离知识,并提出消毒灭菌控制医院感染的合理建议。

8、落实、督促、执行医院废物的分类、包装。

第五篇:护士在院感防控中的重要性及工作中如何预防院感

护士在院感防控中的重要性及工作中如何

预防院感

一、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重要性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何主观、客观上的差错、过失和问题,都可能导致感染,给患者带来重大损失,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影响,引起负面的社会反响。05年的宿州眼球事件,08年8月—09年3月,西安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先后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09年10月广东汕头市朝阳区古饶中心卫生院和河北保定市一家诊所先后发生患者切口和臀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暴发事件;09年12月霍山县医院和安庆宜城医院又先后发生血透感染丙肝事件等等均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我们知道,医院感染和医疗安全与护理专业息息相关,渗透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而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密切,几乎所有的护理操作都是围绕患者而进行,一旦发生医院感染,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日,加重其经济负担,而且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甚至医疗安全,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造成危害,医院感染管理的发展历史证明,在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中,护理是主力。

大家都记得,1998年深圳妇儿医院发生的龟形分支杆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近两个月内292名手术患者中,166名发生感染,切口感染率为56.85%。主要原因是用于浸泡刀片和剪刀的戊二醛配制错误未达到灭菌效果。据了解,该院1997下半年和1998上半年,先后购入两批强化戊二醛,使用说明书相同,均未标明有效浓度。1997年第一次使用时由负责配臵的药剂人员向生产厂家了解浓度为20%,稀释10倍后供临床使用。

第二批继续使用时,未再次核对浓度,仍稀释10倍。至感染暴发,查找原因时才经检测发现,第二批购入原液的浓度仅为1%。在此,我们权且不讨论医院管理者的责任和药剂人员的失职,那么,这次感染暴发与护理工作有何关系呢?

首先,卫生部在1994年发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即已经要求“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手术器械应用压力蒸汽灭菌,尽量不用化学消毒剂浸泡处理”。而我们的护士对于手术中需要临时添加的刀片和剪刀仍按照老的观念和做法,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其实,这些器械可采取小包装进行压力蒸汽灭菌。

其次,消毒剂配臵,在很多医院由临床科室护士承担,该院的教训应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规范》要求“医务人员要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以及使用方法。配臵时,应注意有效浓度、作用时间及影响因素”,“使用中的消毒剂必须保持其有效浓度,并定期检测”“使用中的戊二醛应加强监测,常规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戊二醛必须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未了解浓度错误配臵看起来是该院导致感染暴发的首要原因,但是如果我们的护士在长达半年的使用中稍微注意一下戊二醛有效浓度的监测,不是也可以避免感染的发生吗?这应是我们的职责,需要在常规制度中落实!

再次,《规范》还规定,“消毒灭菌后,应进行效果监测”。即要求对采用物理、化学方法消毒灭菌后的物品进行效果检测,压力蒸汽灭菌需要进行监测,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灭菌剂)进行浸泡消毒或灭菌时,同样需要对经其浸泡消毒或灭菌的器械进行效果监测。而她们在半年中从未进行监测,在这一环节又未能把住关口。

上世纪90年代及近期发生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多为护理人员为新生儿洗澡时散包、打包同用一台,共用物品(护垫、粉扑、油脂等)污染,奶瓶清洗消毒欠彻底,手卫生不规范,产妇为健康带菌者,通过手污染自己的婴儿,又通过护理人员的手污染其他婴儿以及诸多物品、环境清洁消毒不彻底等等而造成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

二、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护士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认识不足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是医院管理的一项任务,但一部分护士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是领导及个别部门的事,对管理制度不能长期坚持执行,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范围模糊不清等。

2、护士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知识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现行的护士在校教育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相关知识的学习较少,毕业后继续教育又没有将其作为重点科目,所以目前部分护士还缺乏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存在着相关理论知识不扎实、概念不清,消毒技术不熟练、监测方法不标准等。

3、护士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缺陷”所导致的医院感染危害认识不足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已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护理管理工作的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也在逐步完善。但仍然存在着部分护士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缺陷”所导致的危害认识不足,如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参与手术、随意出入手术室而无人阻止、手术室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等。近年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质量虽有所提高,但其符合率高低不稳定,科室与科室之间发展不平衡。

三、护士在工作中如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1、提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意识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易感人群、侵袭性操作、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医院感染已成为影响医疗效果和医院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医院感染的管理重在预防,医院的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感染和重要手段,是护理工作重要基础的内容。因此,提高护士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面对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护士都具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在认识上跟得上、行动上展得开、在效果上显成效。

a.医院感染是可预防的

伴随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及其相关设备的更新换代,大量侵入性诊疗技术在临床普遍应用、放疗、化疗、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医院感染病原体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其新的演变趋势、社会的老年化等等,均给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医院感染的管理涉及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开展监测等一系列工作,但是降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关键在于:一是对诊疗、护理病人全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包括严格医、药、护、技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合理给药;二是建立并落实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的规章制度,严格保证直接进入人体的器械、物品的无菌。鉴于医院的消毒、灭菌与隔离等工作主要由护理人员承担,可以说一所医院其医院感染控制水平的高低与护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医院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由于发生机理较复杂,涉及病人的基础疾病、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目前难以预防。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医务人员、家属及医院环境)。这类感染可呈暴发,但可通过规范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手卫生,合理应用抗菌素,加强消毒、灭菌、隔离措施,保护环境,做好宣教等方面得到预防和控制。

b.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规定切记遵守

自1986年我国开始有组织地进行医院感染管理以来,经历了探索、逐步建立制度和纳入法制化管理几个阶段。这一过程中,在总结各地医院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研究的经验或教训的基础上,卫生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标准、政策、规章在不断完善,其中有些规定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如不认真贯彻和落实,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c.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在一次次医院感染暴发发生后,医院的管理者只是诚惶诚恐一段时间后就又逐渐恢复了内心的平静,而相应的隐患仍未彻底消除,院感事件仍在屡屡发生呢?多数医院的护理管理者至今还认为,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事,将护理工作中的医院感染管理责任拒之于门外。还有,就是医院的护理人员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淡薄,知识缺乏,还存在以前操作不规范,也没有发生感染的侥幸心理,甚至有感染也不能引起重视,不及时分析原因,查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医院感染和医疗安全与护理工作息息相关,渗透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2、提高护士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业务技术水平

对护士进行院感防控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根据护士对院感的知识面和知识掌握的程度,分层次制定相应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与考核。

3、明确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落实护士对医院感染防控的管理措施

护士必须遵守各项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及工作职责,如遵守清洁卫生制度、治疗室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换药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病区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各种监测制度等等。

4、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医院感染的具体预防 A、护士在护理技术操作中严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护理技术操作各种注射、输液、输血、动静脉臵管、或接触人体皮肤、黏膜,如操作不当,易引发医源性感染。护士在护理技术操作中必须严格无菌观念,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医院感染的发生。B、护士在临床护理中严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B.1预防肺部感染

加强病室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晨间护理时对床铺采用消毒剂湿式清扫,以避免被单上的皮屑等脏物在空气中飞扬。对接受麻醉、胸腹部手术的病人、具有器质性肺功能不全的病人,鼓励勤咳、深呼吸以助排痰。对卧床病人定时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做扩胸运动,保持肺功能。给氧器具、雾化吸入器具等按要求消毒与灭菌。对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按隔离要求处理。B.2预防泌尿系感染

对卧床病人、糖尿病病人和尿失禁病人要督促并协助病人按时行会阴部清洗,勤换内裤,保持清洁。严格掌握导尿指征,导尿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做好留臵导尿的护理。

B.3预防胃肠道感染

做好病人床单元的卫生管理,清洁床头桌要一桌一巾一消毒,暖水瓶一人一用一消毒,餐具及便器使用一次性的;做好病人的饮食管理,避免食用不洁食物,要求病人饭前、便后洗手。

B.4预防血管相关感染

在进行中心静脉插管、外周动静脉插管时,要严格掌握插管指征,选择好臵管材料与穿刺部位,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并做好臵管后的护理。

B.5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做好手术前病人皮肤的准备,如手术前一天洗澡或擦澡,除毛时注意所有物品的消毒;手术皮肤消毒时,皮肤准备区的大小,应大于切口。做好手术前器械护士的准备,如剪短指甲、除去甲缘下积垢,按规程刷手、用无菌巾擦干,穿无菌手术衣,口罩要盖住鼻孔,帽子要盖住全部头发,戴无菌手套等。做好手术后伤口的护理,如护理手术切口前后按规定洗手,换药器械与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换药器械一人一用一灭菌,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等。B.6

预防皮肤感染

做好危重、卧床病人的皮肤护理,每2h翻身按摩骨突出处1次,有条件的可卧海绵床或气垫床等,以减轻对病人某个部位的长久压迫。另外,要保持床单干燥、平整、无皱折、无碎屑,以使病人皮肤保持干燥并减轻皮肤摩擦。一旦出现褥疮,应想方设法加速褥疮愈合,预防进一步损伤和感染。C、护士在病房管理中严防医院感染

(1)病房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降低空气中细菌密度,保持相对的湿度和温度,室温控制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2)床、床旁桌椅、地面每日用1/500的“84”消毒液擦拭,一桌一布,定期用1/500的“84”消毒液喷洒,做空气消毒,病室内应适宜行紫外线灯管照射空气消毒[10];(3)患者出院后要做终末消毒;(4)治疗室、配膳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臵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洁,悬挂晾干;弯盘、治疗碗、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5)加强各类监护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6)医院内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不准混合收集。收集器具必须严密坚固,防蝇防鼠,要防止液体渗漏。

D、护士在医疗器械的处理中严防医院感染发生

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处理不当,易引发医院感染。在医疗器械的处理中,要严格执行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中“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如: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根据污染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在医疗器械的处理中,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基本程序。E、护士在抗菌药物使用中严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抗菌药物被广泛滥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不胜枚举,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护士在治疗工作中要接触大量的抗菌药物,应了解各类抗菌药物的药理特点和应用原则。E.1注意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

给药时间最好根据所用药物的半衰期(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50%所需要的时间)来决定,较适宜的给药间隔时间既可维持血浆中的有效浓度,又不至于发生蓄积中毒。

E.2注意抗菌药物的配伍问题

在抗菌药的使用中,合理配伍非常重要,若配伍不当,易引起药理或化学变化,甚至引起细菌耐药。[ 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E.3注意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在用药中、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如发生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不良反应对病人的危害。F、护士在工作中严防意外伤害引起自身医院感染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被利器损害屡见不鲜,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时有发生,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凡接触锐利器物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如不用手直接传递锐利器物,不用手直接安装或取下锐器,用后的锐利器物立即臵于利器盒内等,严防意外伤害的发生,一旦被锐利器物刺伤,须立即处理并备案。护士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

医院是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的地方,病毒和细菌就像是无形的杀手,时刻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因一般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的,医院除了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对空气消毒以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护士一定要戴好口罩。须注意的是,口罩的使用与保存如果不正确,不仅起不到防护作用,病毒、细菌等还会随呼吸运动进入体内。

护士戴口罩时,口罩上缘在距下眼睑1厘米处,口罩下缘要包住下巴,口罩四周要遮掩严密。不戴时应将贴脸部的一面叠于内侧放臵在无菌袋中,杜绝将口罩随便放臵在工作服兜内,更不能将内侧朝外,挂在胸前。真正起防护作用的口罩,其厚度应在20层纱布以上。一般情况下,口罩使用4~8小时更换一次。若接触严密隔离的传染病人,应立即更换。每次更换后用消毒洗涤液清洗。传染科的护士口罩应每天集中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如果工作条件允许,提倡使用一次性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用毕丢入污物桶内。护士对接触性细菌传染的防护

护士在为病人做晨间护理、换药、输液、注射等操作时,手污染的机会最多。因此,每个护士都应该了解洗手的指征,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

洗手指征: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接触破损的皮肤、黏膜的侵入性操作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和进入重点隔离病房时,戴口罩、穿脱隔离衣前后;在同一患者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时;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脱去手套后。

护士在洗手过程中一定要规范认真,充分搓洗10分钟以上,注意克服不良习惯:如用洗净的手触摸水龙头或洗完手后随意在工作服上擦拭等。若手部接触传染病人及高度危险器械应按照卫生手消毒法消毒。戴手套是洗手的辅助手段,但必须及时更换,用同一副手套接触多个病人会增加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机会。另外护士自己的私有物品如工作服、工作帽及护士鞋都应每周洗刷消毒1~2次,工作服兜里的医用笔、办公钥匙以及手表、工作卡等都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清洗一次。

护士对血液、体液传染的防护

护士是最容易接触病人血液和体液的人群,而且多为高度危险性接触。护士如被各种锐器刺伤后,接触到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体液时,只需0.004毫升带乙肝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护士感染。因此,护士在操作中应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如打开玻璃安剖时,用棉球垫于安剖与手指之间,用力均匀适当;对各类针头、刀片等利器,使用后应装入坚固不渗漏的容器内集中储存处理;为病人使用过的利器,在传递中应用金属容器盛放传递等。

另外,病人的血液或体液不慎飞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消毒滴眼液做好清洗和保护,工作服或各种私有物品染上病人血液或体液时,应及时用3%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并除去血渍。

护士因工作在高危环境中,必须注意饮食结构,保持乐观情绪,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5、护理人员发现院感病例应及时上报

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院感病例,采取治疗护理措施,及时填报院感病例报告卡,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防止院内感染的暴发与流行

6、做好卫生宣传和教育工作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院内感染知识的宣教工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职责,介绍传染病的交叉感染知识及传播途径,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之,医院感染的管理需要各部门各尽责,医院感染的控制,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参与。护理工作由于其特殊性,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我们广大的护理人员应牢记那些血的教训,引以为戒,规范日常工作,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下载护士落实口腔诊疗的感控作用论文(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护士落实口腔诊疗的感控作用论文(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