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婚姻家庭法中的利他主义
〔摘要〕 本篇文章之中,笔者通过四个方面去阐述自己的观点。首先是对“利他主义”在婚姻家庭法当中的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新形势下婚姻关系中的“利他主义”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后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在文章的最后对于未来中国婚姻家庭法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如何走向现代化提出个人观点。
〔关键词〕 利他主义;利己主义;婚姻家庭法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一想到“婚姻”与“家庭”,便是“举案齐眉”、“夫唱妇随”、“琴瑟之好”的幸福片段。总书记指出: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然而当我们将焦点聚焦于当下的婚姻家庭关系与司法工作所取得的效果之后,却发现存在着一些我们所不能理解的、突破道德底线的、耐人寻味的一系列的争端。
一、利他主义在婚姻家庭法领域的现状
“利他主义”所被创造的时间和地点,可以追溯到前一个世纪的法国社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看来,人类的道德就是在利用利他主义控制着个体的自私意识,每一个人都有着利于己之心与动机。所谓的“利他主义”,正在不同学科的逐渐探索之下变得愈加成熟。后来,在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欧洲文艺复兴的崛起,让人们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汉密尔顿的《社会行为的遗传进化》等等都从不同角度为我们解释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奇妙,然而前者的弊端在于难以解释自然界中很多的利他主义行为,而后者在一定层次上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即“利他行为出现在亲属之间的概率大,并与血缘关系程度有直接关系”。实际上在如今的社会之中,存在着两种形式的利他主义,一种是无条件的利他主义,另一种是有条件的利他主义,前者只存在于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之间,而后者的存在则依赖于利益性的维持。在某些学者看来,家庭之所以能够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存在这么久,它存在的根本理由是为了使家庭的生产力达到最好的效率,以明确的分工体系为基础的进行合作,因此具有良好的“利他主义”精神的家庭要好于一个破碎的家庭。并且人类的历史能够证明,人类物种能够继续幸福地生存下去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在家庭内部确立了“利他主义原则”,它通过分享与奉献的形式将家庭财产统一分配,并且以本体利益为代价,将他人的损失比重最小或者得到的最大量化,然而因为在如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以及婚姻关系认定门槛的降低,往往造成了个人行为的不负责任,因此,在婚姻家庭领域之中的“利他主义”必须依靠法律来维系。
二、新形势下婚姻关系中的“利他主义”所存在的问题
1、利他主义在夫妻财产问题上的表现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传统观念中的“举案齐眉”已是昨日黄花,婚姻关系也不再永远是此生此世的承诺,家庭的建立也未必是因为互相欢喜。因此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新时代的家庭关系所带来的道德问题日益凸显,传统观念中的婚姻观念正渐去渐远,很多问题油然而生,对于大家身边所熟悉的婚姻家庭关系的定义问题,是同在一个屋檐下短暂生活的伴侣还是因为感情的纽带而选择在一起誓死不渝的小团体?而在财产分割方面来说,是作为一个集体所共有的财产统一管理还是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而存在?所谓的夫妻的共同财产是指规范夫妻婚前和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等等,在婚姻初始,两个人的目标是简单而单一,为了伴侣的另一方,而完全付出,“利他主义”为主导,以另一半的利益放在了自己的利益之上,而当这种事实婚姻关系发生了破坏之后,利他主义便不复存在,其带来的是纷扰复杂的二者间关系的冲击问题,如何界定范围问题婚前财产以及婚后财产等的界定问题。
2、夫妻之间的忠贞义务及第三者
夫妻之间,具有着履行忠实义务的责任,夫妻双方在共同生活中应当互相尊重以维护婚姻关系的专一性和排他性。夫妻忠实义务是保护被侵权者的利益,夫妻必须都爱情专一、感情忠诚、互相忠实于对方。夫妻忠实义务强调男女平等,即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有悖法律,惩治办法相同。但当第三者介入时,婚姻家庭这种稳固的关系受到了侵害,出现了诸如分居、异地、或与第三者生育子女等而产生的诸如财产、继承等相关在现如今的法律条文当时事实不清的行为。
3、婚前婚后家庭的不平等地位
日前,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新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文化当中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已不常见,离婚率大幅度上升,家庭暴力问题愈演愈烈,婚前婚后地位的重大变故,使得人们对于结婚的期待越来越小,传统观念中的“利他主义”的思想也在岌岌可危,“利他主义”更多的变为了现如今的“利己主义”,如何保护好神圣的家庭婚姻关系?如何在新形势下,降低离婚率,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更好地去为家庭这个小集体去着想,而不是单单结婚之前的个体而言。
三、“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博弈的解决方法
1、改进立法理念
要想使我国婚姻法中夫妻财产制的立法理念得到改进,“利他主义”原则得到更好的体现,首先应使男女平等的原则做到真正落实,解决男女平等原则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我国婚姻法对妇女权益维护方面给予了很大程度的重视,也非常注重男女平等问题。然而,在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时,相应的原则和制度只是体现在法律条文以及法律宣传中,对相应原则和制度的实行没有落到实处。因此,在夫妻财产制立法过程中,应将夫妻双方对财产行使的权利进行规定,同时,对一些相应的救济措施也要给出明确的规定。其次,立法过程还应加强对个人财产的保护。在实际进行立法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夫妻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合理分配,并进行相应的限制,建立健全夫妻财产制中的财产管理权,并不断完善财产处分权。最后,立法过程还应保证夫妻双方交易的安全性。相应的立法者应站在更广阔的视角上对法律进行确立,应对相应的规则与规定进行详细、具体地制定,降低因他人交易而造成夫妻双方利益纠纷发生的可能性,进而使夫妻双方的利益都能够得到有效维护。
2、完善家庭内部结构
要想使夫妻和睦,“利他主义”原则不断完善,就应解决夫妻之间以及当第三者出现时,家庭关系的通则性规定问题。在进行立法的过程中,应在事实婚姻的界定方面中增加通则性规定。首先,应对夫妻事实婚姻的适用条件以及效力进行具体规定,以便夫妻双方经过协商之后,当出现了分居,或者第三者插足时,能够确定相对应的身份地位,使夫妻双方的利益得到保护。同时,应增设夫妻在经济、精神补偿上的请求权利,并注明此权利行驶的条件。
四、未来中国婚姻家庭法建设途径探讨———如何走向现代化
自古以来,“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的争论一直存在,不过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二者的对立性愈加凸显。从大局观上来考虑,对于婚姻家庭法当中存在的的调整对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立法空白,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人际之间关系的发展,以及人民主旨的需要,不再去制定新法,而是将传统的“婚姻家庭法”放到未来的民法典中是十分必要的,并且,这样的承前启后之后,“婚姻家庭法”的实用性会变得更强。美中不足的是,在框架和丰富度上都应当加强,前者应该更加详实地界定范围,对于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属进行更加明确的规定,以法律形式予以确认,唯有如此,“婚姻家庭法”才会更加完善,能够更好地调节各种中国特色的家庭婚姻关系,并且“家庭婚姻法”也要与新民法典的其他部分相结合,诸如未成年人保护法、财产继承法等等。
我们在强调婚姻家庭关系的同时,同时也要注意因为家庭婚姻关系所涉及到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等等的问题,将父母对于孩子的言谈身教问题、养老问题等再做更为具体的规定,并且尝试着将“婚姻家庭法”与实体法等进行衔接,让我国的“婚姻家庭法”真正成为我国迈向法治社会的重要铺垫。
结 语
类似于语言、文字等对于一个民族的意义而言,法律也是很重要的属性之一,纵使“婚姻家庭法”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但文化的底蕴还在,民族的根本性还在。对于“婚姻家庭法”而言,如何在保持住“中国特色”的基础之上,跟上时代潮流,保证不落伍,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思想的争端固然存在,然只不过是观念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问题,随着我国“婚姻家庭法的不断完善”,诸如此类的问题总会迎刃而解,为构建新时代的和谐社会,为了美丽的新中国,为了人类的传承与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欧阳辰晨.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06):87-89.〔2〕陈震.全面从严治党视野下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168-169.〔3〕宣言.用好家风 成风化人[N].人民日报,2016-10-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