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鲁迅故里作文(集锦)
游鲁迅故里作文(集锦1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鲁迅故里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游鲁迅故里作文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胡导游。
今天我们到绍兴古城。绍兴是美丽、古老的“代号“地名,它既是桥乡,还是鱼米之乡。绍兴还是一个杰出人才的地区,徐文长、周恩来......其中一员就是我们家喻户晓的鲁迅爷爷。他既是文学家,革命家,又是思想家。今天我们去的是鲁迅爷爷的在故居。
一跨进木头做的矮栏杆,就可以看到三个小孩儿的铜像,离铜像不远处,就有一个老师的铜像,似乎在看学生们的课间嬉戏。
背后的一块厚厚的石头材质的雕画像,画着身着中山装的鲁迅爷爷手钳一根烟,正打算吸一口呢!左拐、右拐,终于到了新周家台门门口,走进去,经过一条三尺宽的羊肠小道,我们就到百草园的门口了。进了这扇小门,百草园的风景可就会映入眼帘。一大片土地,一大片作物,还有一片小树和几条小路,是一个田园菜地的基本构造。说实话,百草园的确是田园版的风景菜园。但是周家台门所在的几户人家所用的种菜地,就是百草园里的这块菜地。
不过,幼年时的鲁迅可不那么想,“一小颗土坷垃就可以给我带来无限的梦想,无限的欢乐,无限的幻想,何必有这么多事物呢?一定不会玩腻的!”百草园还有一口小井,水质很好。童年时的鲁迅总是在井上跳上跳下,他妈妈发现后,就讲了个井里的妖怪吃了一个离井很近的书生,从此以后,鲁迅不敢再玩了—还不敢靠近,因为妖怪会跳出来吃他,他怕怪物、妖怪。
离开百覃斩钉截铁,再走上几百米就互了三味书屋。经过上座小石桥,穿过两扇大堂门,里头就是三味书屋。进入书屋,陈旧的书桌上写满了字迹。正堂上《三味书屋》和松鹿图映入眼帘,下方摆了一张寿老先生的讲桌,一个筒,四支笔和一把戒尺一块墨,这便是桌上的“旧时文具”,不像我们现代,方文具应有尽有。
鲁迅故里的景点多得是,时间不早了,我就不一一说了,旅途结束,希望你多多来几次,细细观赏,再见!
游鲁迅故里作文2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的鲁迅中路,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而这条街上的鲁迅故里,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场所。
我们来到大门口,门口有一堵墙,墙上画着鲁迅抽烟的图画。在这堵墙的前面,有几个儿童雕像,他们围在一起,好像在聊天,又好像在玩耍。
踏着青石板路往前走,路的左边是乌篷船码头,小河上,乌篷船晃晃悠悠地荡着,这已经成为绍兴的一道风景。
石板路旁边就是三味书屋,那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这里发生了许多故事。石板路两旁还有许多特色的小店,有臭豆腐店,有黄酒店,有工艺品店……最有特色的要数绍兴黄酒了,那里的黄酒酒精度含量很低,我一个人就喝了一瓶。我们正在鲁迅纪念馆游玩,突然下起了暴雨,让我们猝不及防,一瞬间就淋成了落汤鸡。
湿淋淋的我们来到一家商店里面游玩,有一个老爷爷正在题扇,他的名字叫沈长轩,93岁了。爷爷为我们题了一副扇子,刚劲有力的字体,慈眉善目的爷爷,我们和爷爷合了影,然后去了鲁迅故居。
鲁迅家的房子很大,房梁也很高,感觉像是一座巨人住的房子,鲁迅其实也是一位巨人——文学巨人。鲁迅家的后院叫百草园,里面都是些杂草,据说鲁迅小时候经常和朋友在里面玩。走出鲁迅家的屋子,有一个卖青瓷的商店,我们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了一套餐具,短暂的休息过后,我们的旅行就结束了。
旅行虽然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精神鼓舞着我,我不但对鲁迅先生更加敬仰了。
游鲁迅故里作文3“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写下这样优美诗句的是鲁迅先生。在一个春天的下午,我去了鲁迅故里。
刚要走进鲁迅故里,我就被广场上的几个小铜人给吸引了,他们一个蹲着一个大笑着,另外一个弯着腰,我心想,鲁迅儿时最好的朋友是闰土,有一个铜人应该就是闰土了吧。我还记得《少年闰土》中“那碧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了闰土可爱的样子。
走进鲁迅故里,那一栋栋的复古式的建筑,使老绍兴的味道浓了很多。小鸟在天空中吱吱喳喳地叫着,如同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不知不觉中,我走到了鲁迅他天天上学的地方“三味书屋“。一来到三味书屋,看着墙角那张破旧的桌子,上面刻了一个“早”字,立刻让我想起了关于这个“早”字的故事。有一天,鲁迅父亲生病了,每天早上要吃药,这可让早起上学的鲁迅忙坏了,他去百草园中摘取草药,给父亲泡药,就在这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差一点被寿镜吾老师骂。第二天,他起得更早,可还是迟到了,寿镜吾老师严厉的眼睛锐利地盯着鲁迅,好像在说:“好小子,居然敢迟到。”一下课,大家都出去玩了,鲁迅拿起一把小刀,在那桌子上深深地刻下了一个“早”字,他对自己说:我今后再也不能迟到了。后来他果真再也没有迟到过。
看着那“早”字,让我明白了,做事不可以不守信,要做一个诚实可信的好孩子,做一个品行兼优的好少年。
“逝者如斯天,不舍昼夜”,转眼间要晚上了,我不得不走出景区,我的最后一眼余光看到了闰土和鲁迅一起捕鸟的样子,使我难以忘怀。
鲁迅的精神如大地,无法被抹去;如太阳,照亮了世界;如智慧,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
游鲁迅故里作文4来到了鲁迅故里,刚一进去我就想起了鲁迅爷爷,鲁迅爷爷是在三味书屋里读书,在百草园里与闰土一起玩耍……
小鸟在天空中飞着,又飞来一只小鸟,两只小鸟好似在玩耍,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鲁迅与闰土在百草园玩的过程,鲁迅在当时是一名富家子弟,家里是当官的,而闰土是一位出生贫穷人家的孩子,可鲁迅和闰土是那样和平相处,鲁迅并没有仗着自己家有钱而看不起闰土,反而两人互帮互助,非常友好,鲁迅的品德是那么可贵。天空湛蓝如洗,大地生机勃勃,看到百草园的树和菜,就会看鲁迅和闰土一样,他们的友谊,品德……
我们又来到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不大不小,在许许多多的课桌中,我看到了一张特殊的桌子,上边带有一个“早”字,我又四处环视了一下,没有一样可以取暖的东西,地板又那么破,全是石头,那不更冷了?如此恶劣的环境,鲁迅爷爷怎么在里面上学呢?看到许多鲁迅的书,我想:“鲁迅一定学习很刻苦!”有一次,鲁迅爷爷早上上学迟到了,老师罚了他之后,鲁迅还勉励自己以后不能迟到,便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原来鲁迅是一个这么努力的人啊!鲁迅在班里也不把自己的地位放的很高,把自己认为成一个普通学生,此后的鲁迅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依次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大雁飞过天空,为天空增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也应该学习鲁迅这种努力学习,发奋图强的精神,同时也应该学习闰土这种珍惜友谊的人,鲁迅故里可谓是名胜古迹了,小草从石头缝里长出来,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游鲁迅故里作文5随着公交车的颠簸,我来到鲁迅故里。
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个巨大的浮雕,上面雕刻着四个大字——鲁迅故里。我想这下可以见识见识鲁迅故里的`风采。
鲁迅故里的土特产和古玩不计其数,都是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进去之后,就有一阵臭豆腐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就连忙跑到卖臭豆腐的地方,买一份。
鲁迅故里的臭豆腐可是颇负盛名!那个臭豆腐炸出来的臭味越浓越好吃。我吃一个,那种滋味比得上山珍海味,外脆里嫩,包裹着金黄色的脆皮。脆皮一下子脱落下来,剩下的洁白无瑕的豆腐柔嫩无比,望着湖畔上漂泊的乌篷船,吃着本地的土特产——臭豆腐,也是颇有一番风味。
我们在一弄堂口歇脚时,看见一位工作人员在给陶瓷釉彩。
鲁迅故里的陶瓷也是挺有名的。陶瓷的做工精致,巧夺天工。我也来为陶瓷釉彩。我先是在瓶中央画一个人,那个人手里拿着一朵花,瓶口染成红色的,代表喜庆,瓶底就画一个福字。瓶的边缘我就画几棵小草,就完成我的著作。
紧接着,我就走进鲁迅故居。
鲁迅故里最著名的就是鲁迅的故居。鲁迅的故居分祖屋和故居,祖居是鲁迅爷爷的爷爷住的,跟鲁迅无关。最主要的就是鲁迅故居。最让我感到稀奇的就是鲁迅的仓库。鲁迅的爷爷是清朝时代赫赫有名的大官,家财万贯,但由于最后家庭破落,只留下套祖屋给鲁迅和周作人。鲁迅的仓库下面有一口类似井的一个大口,里面是个地窖,是专门窖藏酒的地方。也可以根据地窖改变地面温度。
最后,就是百草园,百草园有一个石井,是周家汲水浇地之处。童年鲁迅经常在这玩耍,在石井上跳上跳下。
由于鲁迅故里的景物太多太多,我就不给大家一一道来。鲁迅故里闻名中外,景物数不盛,吸引不少国外游客,我们随同他们一起浏览各个景点。
鲁迅故里,虽然没有像五彩池一样的色彩缤纷,也没有像泰山一样高大雄伟,但是,它有自己独特的风貌,那种带有中国历史文化的风貌!
游鲁迅故里作文6五一劳动节那天,我们全家去了鲁迅故里,鲁迅故里在绍兴。
走进鲁迅故里大门口,看到人山人海的游客,两面是门店,卖者各种各样的土特产,有梅干菜、茴香豆、黄酒等等。其中有一家店在卖龙须糖,吃到嘴里像长了龙的胡须,细细的挂满嘴角,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我又买了一盒牛皮糖,芝麻味的,吃起来真的很牛啊。再向前走了100米,到了三味书屋,那里都是鲁迅看过的各种书籍,爸爸说:“鲁迅是从小就爱读书的人,所以他成了名人。”爸爸还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哦!做个有用的人。”又走了50米,到了鲁迅的卧室和书房等等,然后,我看到了一扇门槛很高的门,我问爸爸:“为什么这个门的门槛那么高啊?”爸爸说:“因为他们是大户人家,那时候大户人家的门槛都是很高的。”走到大堂,那里都是用木头做的家具,看起来很漂亮,很珍贵!我绕过了大堂来到百草园,那里有许多金黄的油菜,绿莹莹的小树,百花齐放,漂亮极了。妈妈说:“这里是鲁迅小时候常玩的地方,捉鸟打蛋也在这里。”绕过了百草园小门,来到了后院的唱戏台,下面是一个鱼塘,有许多小金鱼,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看见有许多游客在看戏,台上唱着绍兴的古越剧,游客们都拍手称好。
这一次的绍兴之旅,让我学到了很多,开拓了我的眼见,丰富了我的知识。
游鲁迅故里作文7在课文中我学到很多关于鲁迅的文章,比如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看过鲁迅写的小说《阿Q正传》,《祝福》等,知道了鲁迅是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我也是绍兴人,趁着这个寒假,我要跟着书本游绍兴,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位于绍兴鲁迅路。大年初一,爸爸开着汽车,带着我和妈妈,到了鲁迅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巨大的鲁迅画像,画像上的鲁迅叼着烟斗,看上去十分和蔼可亲。门口的广场那是人山人海,可能是因为过年的原因吧,人比平时多了一倍以上。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祖居的内部,祖居是老式的平房,木门木窗,门槛特别多,地板是青砖铺的。院内房间井然有序,虽然是老房子,不过什么也不缺,足以体现出到时大户人家的气派。厨房,书房,绣房,藏书阁,淋浴间等许多房间,都十分宽敞。厨房里有一口三眼大灶台和水缸还有几个水桶,那个时候没有自来水,所有的生活用水都是人挑的。淋浴间里有一个水桶,应该是用来洗漱的,书房里桌子椅子,笔墨纸砚样样俱全。边走边看,我们来到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堂前一块牌匾,四个端端正正的大字——三味书屋,下面挂着一幅图画,厅中间一张八仙桌,左右两边各有两张桌子,是鲁迅和他的朋友用来学习的,两边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写着: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右边有一个拱门,里面是内院,也许是当时的教书先生的休息场所吧。参观好三味书屋,我们又来到了鲁迅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玩耍的地方——百草园,现在的百草园与以前的百草园大不相同,虽然我找不到书上写的何首乌,但是现在的百草园也很漂亮,种植着各种植物和蔬菜,就是一个大菜园,一垅垅菜地绿油油的,显得生机勃勃。
游历鲁迅故里,接受文化熏陶,了解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乐于助人的好人,他是我们的榜样,以后有时间我一定还要去鲁迅故里去纪念鲁迅。
游鲁迅故里作文8一进入步行街,一个巨大的石碑引入眼帘,上面刻画着一个抽着雪茄的鲁迅。鲁迅故里四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石碑的主色调是黑白两色,令人眼前一亮。前面还有几座正在嬉戏的儿童,和一位教书先生。
一直往前走,左侧又是大字,还是金色的,上面刻着“民族栋梁”。而右侧便是鲁迅故居了。进入鲁迅故居,你会发现它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还有可能迷路,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可想而知,当时鲁迅的家庭条件是多么好。大家总是认为家境贫穷的人学习可能会更刻苦一点,功成名就的肯定是他们。其实,也有些例外,比如鲁迅就是其中一位。
接着我们来到了在鲁迅故居算是非常著名的一处景点——三味书屋。这就是曾经鲁迅读书的地方。里面有几套桌椅整齐的摆放着。鲁迅先生的座位在角落。接下来,我们将要跨越时空了,在鲁迅的桌子上,刻着一个“勤”字。这大家肯定也知道这个故事,也就是鲁迅在小时候,经常迟到,常常要收老先生的批评,所以才会在桌子上刻一个勤字的。在这勤字中似乎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看看旁边绿色的小河,就像翡翠一般。在小河之上,有着几艘乌篷船。船上有着乌漆墨黑的船篷,在水中游荡,像黑鳞片的小鱼,但又看上去有许些破旧不堪,充满了历史的味道。
这里充斥着整个绍兴的文化,也充满了绍兴的历史。
游鲁迅故里作文9在绍兴停留的三天,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鲁迅故里了。
众所周知,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他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而被人们称为“民族魂”。他一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深受后世景仰。
8月7日清晨,我们来到了鲁迅故里。
远远望去,鲁迅雕像十分清晰。他手持着香烟好像在思索着什么,旁边站着几个头戴着毡帽的小铜人。听导游说,那位穿着最为朴素,笑得最甜的,便是鲁迅的好哥们——闰土。我仿佛看见他与鲁迅开心的在百草园中捉蟋蟀。
走进三味书屋,就像鲁迅在书中所描绘的一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便是我先生家了。第三间是书房,门中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我们来到了一间与“三味书屋”极为相似的屋子,便开始了我们的第一堂课。
戴上瓜皮帽,我仿佛看见了鲁迅小时候的快乐时光。阿q、祥云嫂、杨二嫂等人物也映入了我的眼帘,让我感触很深。有的人过得凄凉,有的人过得圆满,但只要勇敢的面对生活,这就是人生!
穿上长衫,我好像回到了鲁迅在私塾上课的时光。我不由得想起了“早”字的故事:……有一回,父亲重病,鲁迅一大早就去买药,可回来时先生已经开始上课了。先生见他迟到就生气的说……第二天鲁迅一早就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包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许下诺言:以后一定早到,不再迟到了!
以后,我一定不能迟到。这是鲁迅告诉我的。是的,正如现在庄老师说的:“连不迟到都做不到,你还能做什么。”
由于时间紧迫,我们都带着心中的不舍离开了鲁迅故里。我一定还会回来,还会……
游鲁迅故里作文10今天是大年初六,太阳很好,我们家和爸爸的朋友一家一起去绍兴鲁迅故里玩,那里是一整条街,有许多好吃的,还有许多绍兴特产在卖。写着“跟着课文游绍兴”的标题。
首先我们去了鲁迅记念馆,那里有许多鲁迅爷爷的小说,有他写过的笔,他戴过的眼镜,还有他读过的书及他小时侯的故事。我们还知道了鲁迅爷爷是一八八一年出生于绍兴城内,由一九三六年逝世,鲁迅爷爷是我国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那里还有一个很大的鲁迅雕像。
然后我们去了鲁迅居住的地方,哇!鲁迅爷爷家好有钱,数来数去,一共有20多个房间,那厨房也特别大,里里外外还有好几个客厅呢。妈妈告诉我,鲁迅的爷爷是当官的,他的爸爸是个秀才。我们看到了鲁迅爷爷的房间,里面有许多毛笔,还有各种各样的书。
我们又去了鲁迅爷爷小时侯读书的教室,三味书屋,鲁迅的书桌放在一个角落里,那是他怕别人去打扰他学习,才要求老师把他的课桌放在角落边,他的课桌上还刻着一个“早”字,是有一次上课迟到,被老师批评了,才刻上去的,老妈说以后我在课文上会学到这个故事。
最后我们去了百草园,那是鲁迅爷爷小时侯玩得地方,可大了,可惜现在被别人在种菜,那里还有一棵一百多岁的大树,会不会是鲁迅小时侯种得。
游完了鲁迅故里,我也知道了很多关于鲁迅爷爷的故事。在那里我们还吃了很多绍兴特产,那臭豆腐,闻着很臭,吃起来很香。妈妈说:“等以后学了课文后,还带我来这里玩”。
游鲁迅故里作文11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鲁迅中路上的鲁迅故里,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我们先来到大门口。门口有一堵墙,墙上画着鲁迅抽烟的图画,这幅画黑白分明。在这堵墙的前面有几个儿童雕像,他们围在一起,好像在聊天,又好像在玩耍。
踏着青石板路往前走,路的左边是乌篷船码头。小河上,乌篷船晃晃悠悠地滑着。这已经成为了绍兴的一道风景。
小河上有一座石板桥,走过桥就来到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这里还有一个“早”字的故事:鲁迅的爸爸病了,鲁迅每天都要去街上买药给爸爸。有一天,鲁迅为了这事儿上学迟到了,老师严厉地批评了鲁迅。于是,鲁迅就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这个字他不但刻在桌上,而且刻在了他的心里。从此,他再也没迟到过。
三味书屋的对面就是周家老台门。周家老台门是鲁迅祖父住过的地方,这里有白墙乌瓦和古色古香的雕花家具,连窗户和门都很特别。
走出老台门往前走,走了不多远,就来到了周家新台门,这里是鲁迅小时候住过的地方。台门后面有个花园,那就是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的乐园。
石板路两旁还有许多特色的小店:有臭豆腐店,有黄酒店,有工艺品店……最有特色的要数臭豆腐了。这里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你轻轻地咬一口,会发现这臭豆腐外面脆,里面嫩,这味道真是好极了!绍兴的臭豆腐也因此“臭名远扬”。
鲁迅故里既有水乡特色,又有文化特色,不愧是绍兴的镇城之宝。欢迎大家前来游赏。
游鲁迅故里作文12上个星期六,我和妈妈乘动车组来到了绍兴。我们先去了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包括鲁迅祖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等。一进鲁迅故里,就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因为外面都是高楼大厦,而里面都是老房子:不高,但很有特色。先进了祖居的大门,就来到了“客厅”,“客厅”里的家具已经很旧了,显然已经放了几十年。鲁迅他家里非常富有,都有一张高档的“宁式床”了。“宁式床”是一种木头做的床,木头上刻着十分漂亮的花纹,还镶嵌着漂亮的图画。
鲁迅故居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这里。故居没有祖居那么大,但家比祖居的要新。客厅的摆设与祖居的一模一样,刚进去时我还以为走错了。百草园其实就是鲁迅他家的菜地,也是鲁迅玩耍的地方。鲁迅先生曾写道如此生机勃勃:“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想必当时一定很美,但现在却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菜地。
以前有两种“学校”,是“私塾”和“家塾”。所谓“私塾”,就是由学生到老师家里去读书,“家塾”就是请老师到自己家里来教书。三味书屋是鲁迅读书的地方,是一个由寿镜吾老先生办的“家塾”。鲁迅的座位在东北角上。但他原本是坐在东南角上的,但因为你、那里是一条过道,经常有人进进出出,他很喜欢读书,但又静不下心来,于是他要求老师把他的座位东北角。鲁迅的座位上刻着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据说鲁迅有一次迟到了,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后刻下“早”用以自勉的。
鲁迅故里果然名不虚传!
游鲁迅故里作文13到了!到了!鲁迅故里到了!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迎着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这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因此而得名。闭上眼睛,小时候的鲁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树下小饭桌上乘凉,我耳边似乎还有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迷,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书房百草园……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每到一个地方,就感觉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
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三味书屋”,于是又迫不及待的循着鲁迅的描述,探寻他当年读书的气氛。“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间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走进去,我们看到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这书桌极其普通,但却蕴涵着特别的含义,因为这是鲁迅因故迟到后,受到塾师的严厉后,刻下“早”字,用以自勉的书桌,我眼前不由的浮现出鲁迅一笔一画的刻字与勤逸学习的画面。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贪婪的搜索着鲁迅的气息,这里毕竟是鲁迅生长的摇篮啊!
再次走在窄窄的青石板上,雨依然在下,一样的细,一样的小,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别样的情绪。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雨点轻轻落上去,裂开了以道道细微的缝,一圈儿一圈儿地荡漾开来……
我掏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乌篷船,在头戴毡帽,手持青蒿的船家带领下,离开了这座文化古镇,但那一圈儿一圈儿的鲁迅情却久久在我心中荡漾。
游鲁迅故里作文14他,是无人不知的大文豪,才华横溢;他,为了青年的成长,花费了无数时间精力;他,就是不惧怕坏人,用笔做武器的鲁迅。他已逝世多年,但我不禁想再次游一下鲁迅故里。
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了一尊尊石像上,只见一个头戴小毡帽的孩子正愉快地玩耍着,我仿佛看到了小鲁迅正和少年闰土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
继续往前走,不时地传来路边的吆喝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鲁迅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地方——百草园。这是一块极小的菜地,旁边还有一颗高大的树,鲁迅在小时候和他奶妈一起在这种菜;一起在这乘凉,一起在这聊天,那是多么温馨的场面啊!鲁迅的好朋友闰土,从小就是一个长工,但鲁迅没有嫌弃他,并且很快地成为了他的好朋友,闰土见多识广,和鲁迅一起在空地上捉鸟,他们俩合作的很好,每次都能捉到好的鸟,但是结局,闰土因封建社会的无情,最终离开了鲁迅。我不禁被鲁迅的友谊所感动,本来我和朋友一闹矛盾就吵架,但听了鲁迅与闰土的故事,我不禁羞愧起来。
鲁迅不但会玩耍,但是学习比玩耍还要努力。
三味书屋,就是一个例子,当时鲁迅的父母病了,鲁迅就要给他们抓药,每天五点多钟爬起来,抓完药后马上去学习,但有一次起床迟了,所以迟到了。但老师没有批评他,它却要求老师批评自己。最后,他为了鼓励自己以后要早起床,就在桌子上刻下了一个“早”字,从此,他以后再也没有迟到过。而我,总是迟到,心里还有一种厌恶老师的感觉,更不会像老师一样主动要求老师打自己,听了这个故事,我以后一定要改正。
杨柳随风摇摆着,太阳快要落山了,我要回去了。我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鲁迅故里。
伟大的,鲁迅,不死的精神。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游鲁迅故里作文15今年的暑假,我去了绍兴一些名胜古迹,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游了鲁迅故里。
我们先来到了那间飘着油墨香的三味书屋。踏进书屋,第一眼就看到正墙上挂着一块小匾,上面题了四个字——三味书屋。听导游介绍听说鲁迅和他的同学就是在这里上课的,不禁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他们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情景:学生们个个手捧着诗书,摇晃着头嘴上念念有词,教书先生一手捧着书本,一手拿着戒尺,在书塾里走动,发现有学生不读书,做小动作,他就会拿着戒尺,训诫他一番。整个书塾,学生的桌子分别在书屋的两边,而鲁迅的桌子上最特别,书桌上刻着一个“早”字,在导游的口中我又知道了这个“早”字背后的感人故事,那是有一次,鲁迅因给父亲买药,导致上学迟到而被老师训斥,之后鲁迅就牢记在心,并在课桌的右下角刻了“早”字,时刻提醒自己。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百草园,这里完全是另一种景色,满园的绿色映入了我的眼帘,微风吹过,让我感受到了一丝丝凉意,园子的中央立着一块与我身高齐平的大石头,上面写着“百草园”三个字,石头旁边有一口枯井。园子的西边有一棵千年古树,枝叶茂密,走在树下,凉爽极了。几只蝉在树叶里欢快地唱着歌曲,我似乎看到了鲁迅在这里快乐地捉麻雀。
太阳西下,我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鲁迅故里。
第二篇:游鲁迅故里有感
游鲁迅故里有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的名言,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家庭遭受一系列变故,饱受人间冷暖的鲁迅,认识到社会的腐败,从而自强不息,成了一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是去绍兴以前,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今年的清明节,我再次来到了鲁迅故里。
到了到了!鲁迅故里到了!虽然是第三次来了,可还是十分兴奋。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迎着人流,我们步入了鲁迅纪念馆。纪念馆的建筑与河水纵横交错,内外空间相互渗透,是一座古朴而神圣、充满灵气又独具绍兴水乡风情的现代展馆。而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大型青铜坐像。坐在鲜花丛中的鲁迅表情自然,仪态从容,严肃又不乏亲切,眉宇间似藏着无限的深思。陈列厅内详细地介绍了鲁迅的坎坷人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8年,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看着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我的心中又不禁卷起一阵阵波浪,为鲁迅的一生感慨,更为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所感动„„
走出纪念馆,不觉已是春雨绵绵。雨很小,很细,小得几乎听不到“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漫步在这窄窄的青石板路上,欣赏着这细雨中朦胧的白墙灰瓦、古老又修葺一新的竹丝台门,聆听着那一串串韵味十足的绍兴方言——“卖臭豆腐了!卖臭豆腐了„„”“乌毡帽,乌毡帽„„”各路游人禁不住驻足停留,来两串臭豆腐,戴一顶乌毡帽,用心体会着这浓郁的水乡风情。鲁迅当年会不会也常吃这种臭豆腐呢?„„
接着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闭上眼睛,小时候的鲁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我的耳边似乎还有他的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谜、给他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厨房、百草园„„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每到一个地方,都感到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
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三味书屋,于是又迫不及待地循着鲁迅的描述去感受他当年读书时的氛围。“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三味”就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额下挂着一幅栩栩如生的《松鹿图》,两边的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大约是在揭示读书的真谛吧。走进去,我们看见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书桌极其普通,但却受到了特别的待遇,因为这就是鲁迅因故迟到,在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后,刻下“早”字,用以自勉的书桌。我认真地观察着,脑子里不由得浮现出小时候的鲁迅一笔一画刻字的模样与勤勉学习的样子„„我深深地呼吸着这里的空气,贪婪地搜索着鲁迅的声息,这里是鲁迅成长的摇篮啊。
再次走在这窄窄的青石板路上,雨还没有停,一样的小,一样的细,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一种别样的情绪。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雨丝轻轻地落在水面上,平静的河面顿时裂开了好多条“缝”,一圈儿一圈儿地荡漾开来„„
我忽忽悠悠漫游了一天,直至雨停了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我才回到家。我想鲁迅的精神是光耀神州大地,为世人所传颂的。鲁迅无愧于“民族魂”的称誉。
902 杨雨枫
第三篇:游绍兴鲁迅故里(范文)
游绍兴鲁迅故里
2012-07-04 14:33:48上报单位:保俶支行
到了绍兴,鲁迅故里是一定要去参观的。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他的作品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自从被选入教科书后,已经陪伴和影响了几代人。
鲁迅故里景区主要由鲁迅祖居、三味书屋、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等组成。鲁迅的祖上是名门望族,至今豪宅尚存。鲁迅的爷爷是清朝的七品官员,翰林出身,曾任知县,在北京担任过内阁中书。出身于这样的官员人家、书香门第,鲁迅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家道衰落,经济状况渐入困顿,饱受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鲁迅少年时家道的变故和故乡人民的悲惨遭遇,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曾读过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今位于鲁迅故居后面的百草园,主要部分仍旧保留了昔日的原貌。鲁迅笔下诸多童年景象:“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等都和从前一样。
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他常来此地玩耍嬉戏。园子中间有几块整齐的菜地,在这个季节种满了玉米、黄瓜、南瓜、韭菜等农作物。西面是一条爬满藤蔓植物的半人高泥墙。菜地的南面,有一口用栅栏围起来的古井。院子四周还有皂荚树、桑树„„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少年鲁迅在园子里爬树、采桑葚、捉蟋蟀,玩得不亦乐乎。
建于晚清时期的三味书屋,至今保存完好。这间私塾在当时的绍兴不算最大最高级,但却是最严厉最著名的。先生很博学,鲁迅12岁至17岁时曾在此求学。书屋为何取名三味?据说是: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时的三味书屋小而简陋,一共只有11个学生座位,屋内光线暗淡,空气潮湿。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小园子,鲁迅读书期间曾在那个小园子里爬上花坛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在鲁迅纪念馆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通过大量实物、照片、手稿、书信、图表等展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一生的光辉业绩。鲁迅用犀利的笔去挑开旧世界的黑幕,发表大量文章来唤醒浑浑噩噩的国人,以此改变国民的精神。鲁迅在他的众多作品中,都是用普通的题材来描述很深的含义。他创作的小说,基本上以绍兴他的故乡为题材,以小人物、小背景来阐述深刻的思想含义。鲁迅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虽然鲁迅的文章已经逐渐地从教科书里减少、消失了,鲁迅作为历史文化名人已经渐行渐远。但鲁迅故里的人和受到鲁迅影响的人,永远会记住鲁迅
第四篇:绍兴游:沈园鲁迅故里东湖
绍兴游:沈园·鲁迅故里·东湖
东南吴越,历代崇尚书香,轻视武风,虽然走出了天下的大多数状元和进士,却也因此向来被人认为是文弱之乡。然而远在春秋时代,吴越都是著名的好斗强国,曾凭勇悍的武力迫使中原诸国承认它们的霸主地位。当时,吴甲仅三万,却杀得兵力更多的北方诸侯们望风披靡,而那个曾称雄一时、屡屡逐鹿中原的强大楚国,更被吴军蹂躏得几乎倾覆灭亡!越人之比吴人更胜一筹,是因为它的国王勾践发明并实践了艰难卓绝的卧薪尝胆之计,成功灭了诸侯闻之色变的吴国。
2500年前扬名四海的越王城今天还在,它就在绍兴的府山东麓。
绍兴古称会稽,历来是英豪辈出之地。据说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大禹,他的故乡就在会稽山下。庄严肃穆的大禹陵,是炎黄子孙的公共祭祀处之一。绍兴人在古代,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勾践、王羲之、陆游、徐文长;在近代,先是出了一位巾帼英豪、辛亥先烈秋瑾,后有周氏三兄弟活跃文坛,特别是其中的周树人——鲁迅先生。
现代绍兴发展也特别迅猛,市容变化很大。由于绍兴市区点缀着山山水水,葱绿的山间镶嵌着黄墙绿瓦的寺庙和秀丽玲珑的宝塔,妩媚的湖泊上往往配建有狭长的长堤,满城古色古香的小河处处古名桥跨越,与众不同的乌篷船蕩桨其中,使绍兴城显得分外多姿多彩。
二环北路上有一座巨大的城雕。据了解,这座取名为“泉”的城雕,寓意绍兴悠久的历史文化,是绍兴人民脚踏实地的精神和水乡、酒乡文化的交融。该城雕高21.8米,长轴为77米,短轴为61米,由中国美院设计,于1999年9月竣工。但它非鼎非爵的造型,我怎么也看不出“泉”的意象何在?倒是认为“酒”的寓意更深些。(中兴中路街景)
旅游车顺着中兴中路一直开到鲁迅中路口的鲁迅故里,目的地到了。
中兴中路可能也是绍兴的中心商街之一。当然,在中国,现代化的商街建筑物基本上都是互相克隆的模式,有种大同小异的感觉。如果你把这条街的照片打上宁波的某某路字样,说不定会骗过很多人。
让我们先到沈园看看吧。
沈园位于鲁迅中路,西距同一条路上的鲁迅故里200米,门前有一郭沫若题字的石坊。(沈园简介)
沈园,顾名思义,就是宋代一个姓沈的富人修的一个私家花园。据说当时面积是现今的几倍。宋式园林,国内并不多见,所以值得瞧一瞧,走一走。
(断云石)
断云石在沈园入口处,“断云”(谐音“断缘”)此石中间断开,但依依不愿分离,向人们诉说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点明沈园的主题。
进门,有一小庭院,茂密的花草藤蔓拥簇着几块假山石,最高那块露出“诗境”二字。这是后人为纪念陆游这位宋朝大诗人而立的吧。曾发生在沈园的诗人陆游的爱情故事,有点像“孔雀东南飞”。(冷翠亭)
翠亭临水而筑,夏天看一池荷花,秋天听雨打残荷,坐在冷翠亭,独吟《钗头凤》,诗人的悲哀便会慢慢走入游人的心底。荷塘秋色。
沈园有着一个大大的荷花池(宋时池塘,清代复称高池,1988年改为现状,北边池岸上假山大石,石刻有“天地间”三字),几座古朴的亭轩围绕着它。荷花都已凋谢,唯有硕大的荷叶依然顽强地展露着显示生命力的绿色。与我们常见的江南明清园林不同,这几座亭轩代表了宋朝及之前的朝代,所以风格各有特色。绍兴人讲究“修旧如旧”,不动声色地尽量保留沈园的久远特征。于是,我们得以看到了难得一见的六朝井亭、苍劲的宋式孤鹤轩、冷翠亭、冠芳楼。(六朝井亭)
位于孤鹤轩边有一个别具特色的亭子。一九八五年在沈园原址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六朝古井。井身用绳纹平砖错缝而成,井内出土汉代至六朝时期的陶瓷器残片。一九八七年重建沈园时在井上建六朝井亭,亭顶采用斗拱承托结构,既解决了承重问题,也确保了它的美观。站在六朝井亭,透过亭顶可望到天空,亭顶中空首先可以“承天露”,使雨水落入井。其二,可以
“承天花”,使阳光照入井内。其三,由于古人打水是用竹杆往上提的,所以,当井水打上来时,竹杆就会从井亭中间伸出去,非常有趣。(双顶亭)(孤鹤轩)
亦称“孤鹤哀鸣”处,是陆放翁的自喻。诗人陆游因南宋朝廷昏庸,壮志难以实现,发出孤鹤的哀鸣,隐喻诗人在人生中痛失伴侣,事业上报国无门、爱民有罪、屡遭贬职的坎坷一生。亭内有“亭池”遗址,1985年在此发现唐亭阁和明代的假山、鱼池遗址。轩名由著名书法家和文物鉴定家谢稚柳书写,下面是华东师范大学肃挺教授撰,著名书法家钱君匋先生书写的对联: “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飞白絮;六曲栏,几多绮思,频抛细雨送黄昏”。(宋井亭)(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词)
孤鹤轩之南,在假山石与花木竹林烘托之下,特意用出土旧砖砌成的断垣上,刻有当代词学家夏承焘书陆游的《钗头凤》词。
沈园闻名的原因当然是与宋代大诗人陆游(公元1125—1209年)的一桩悲剧有关。陆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却为陆母所不喜,陆游被迫与唐琬分离,后来唐琬改嫁赵士程,陆游再娶王氏。十余年后他们春游沈园相遇,陆游伤感之余,在园壁题了著名的《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琬看到后感伤之余也依律赋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雨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葫芦池)
宋井亭边有一处宋代遗留下来的水池,由于它的形状酷似葫芦,人们称为葫芦池。此间曾是陆游与唐琬相见之处。陆游在七十五岁重游沈园时曾作《沈园》诗,回忆当年在葫芦池边与唐琬漫步的往事:“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东偏门外粉墙小径)
古人有见景触情挥笔题诗的传统,可惜现在不能了。如果允许游客随意题写,那些自我感觉良好却毫无自律的游客留下的将尽是些“XXX到此一游”之类无聊垃圾文字,令保洁工揩都来不及。毕竟,古人知耻,如觉得自己不行,断然不会拿自家的歪诗劣字留壁献丑的。今沈园东偏门外有一堵粉墙,如果真有天下高士题诗其上,亦不失为一处诗境天地。(沈园东偏门)
之前,总觉得中国的园林基本雷同,无甚多看。到得游完绍兴沈园,始觉个中还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当一个美丽凄婉的爱情故事印迹其中,二首得人六百年回味长咏的不朽名词还时时能叩开大众心扉,沈园可谓难得别具一格。
中午,在鲁迅中路靠近中兴南路的一家绍兴风味快餐店自费吃了一顿午饭。(食乐味绍兴风味快餐店)(自助自选菜肴)(小黄鱼12元,豇豆5元,千张包7元,2碗饭2元。)
鲁迅故里,是绍兴一处免费旅游景点,位于中兴南路鲁迅中路。绍兴市的旅游服务中心也在此地。由于鲁迅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文学家,作品常常在课本中出现,关于鲁镇的描绘几乎人人皆知,所以到这里就如“照着课本游鲁镇”。
AAAA级鲁迅故里景区。(游客中心。类似上海旅游集散中心)(鲁迅文章写意雕塑)(鲁迅故里导游图)(很夸张的土特产商店)(小港里的乌篷船)(鲁迅故居)(这就是课本里描绘的百草园)(周树人在课堂里的座位)(鲁迅纪念馆)(周家食品小吃店,我们在这里品尝了绍兴特色点心)(木莲攀、臭豆腐干、甜酒酿。每份各5元)
臭豆腐干是绍兴名牌特色点心,每个游客到绍兴必吃的小食;木莲攀其实就是“果冻”,是冰镇的,薄荷味,挺爽口,暑天吃忒舒畅;与其他城市工厂化生产的酒酿不同,这里酒酿是用民间传统方法制作而成,有一股特别让人回味无穷的醉人的甜美。(孔乙己怎么成了小丑怪样?似乎有点歪曲了鲁迅笔下那个可怜虫形象。)(绍兴黄酒甲天下)
许多商店摆满了不同级别的绍兴特产梅干菜。可惜正渐渐失去讲究饮食营养的现代游客的喜好。许多游客只是饶有兴致地打量这从前用于搭配红烧肉的菜干,却不想掏钱购买。
下一个景点是东湖。这是绍兴两个古采石场变成的奇特风景区之一(另一个是柯岩),号称放大了的山水盆景。东湖公园门外的石雕景观。(公园简介)(进大门后所见景色。这里尚未到达真正东湖之“太虚仙境”。)(揽月桥)
好一座难得一见的单孔大跨度石桥!(从高高的揽月桥上眺望)
会稽人陶睿宣见此地风景绝美,但河湖相交,河水浑浊而湖水清澈,便在河湖之间筑了湖堤。将河水和湖水一分为二。从此东湖可以保持清澈。这条河就是揽月桥下的浙东运河。
寒碧亭畔是乌篷船码头。每船可坐三位游客,一次周游东湖(来回)的航行票价90元。这里的广告是:游东湖要乘乌篷船,不坐船游不了山下三个神仙洞。其实,游客也可以选择到扬帆舫的半程船游,票价是50元。这里有攀岩场。湖光山色。
满目形如刀削的山崖和绝壁。这儿,我们不再是惊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而是赞叹我们祖先用双手改变自然的伟大力量。(绝壁下的长长水桥)(静趣亭。看来后面的民居迟早得搬迁,因为太抢镜头。)
游人沿山脚下小径和水桥前行游览东湖,一边感受嶙峋怪石扑面而来的震撼,一边欣赏乌篷船悠悠漂过的怡然。
中秋晚上,这里可以欣赏秦桥秋月,与别处不一样的幽美。
秦始皇三十七年辛卯(公元前210年),始皇渡浙江(即钱塘江),以正月申戌到大越,留舍都亭,停车喂马箬篑山下,秦桥因此得名。此桥依势而筑,南北首各构三孔平桥,中间是高高的由14级石阶组成的形似满月的拱桥。
远远望去,小石桥那头有好大一个幽暗的山洞。
巨石层叠,几乎可以感受到它的千钧之重。古人千百年来,已搬走了多少巨石?
雄奇。
小堤上的小石板道。
双桥。(万柳桥和霞川桥)
霞川桥采用板墩板桥式样,轻灵简洁。“三桥洞,两桥墩”将湖水巧妙地分成三行,使小桥在晚霞映照之下隐约在平静的湖面上映出“川”字,“霞川桥”因此而得名。桥的两侧为楹联一副“剪取鉴湖一曲水,缩成瀛海三山图”,瀑布的痕迹。
仙桃洞附近的山岩,如巨大的怪兽俯身饮水。
洞在山中,洞中有湖,洞中有门是仙桃洞的显著特点。传说中王母娘娘曾在此种下一棵仙桃树,为防仙桃被盗,故派天将来此把守,天将椅就在石门上方,呈镂空状,又因洞口外形如桃,故名“仙桃洞”,清代名士陶浚宣在洞门两侧题联一副,上联为“洞五百尺不见底”,下联为“桃三千年一开花”。
喇叭洞。可以试听回音。
稷寿楼和扬帆舫。稷寿楼是我国著名的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亲手设计的,总建筑分上下两层。
山脚下的树,好像都是石头里蹦出来似的。山石、湖水和绿树,配合得那么和谐。
“此峰自蓬岛飞来”。
这儿宛如蓬岛仙境,令人心广神怡。
扬帆舫船码头。从这里坐船到寒碧亭要价50元(包括钻三个洞)。
一看就知道,扬帆舫就是一个传说中的绍兴社戏戏台,扬帆舫内还留有陈从周先生撰写的对联:“洞中藏洞泉流隐,桥外有桥水更幽”。如乘坐于乌蓬船上,来一盅正宗的绍兴黄酒,嚼一盘地道的茴香豆,相信真的会遨游在鲁迅先生《社戏》的作品情景中。
此景曰“华山一条道”。端的是悬崖绝壁临百丈深潭,若无石阶小道边的护栏,能有几个好汉果敢攀登?据说,50多年前的电影《智取华山》就曾在此借取了外景,镜头里险峭的景象与真正的华山几可乱真。
沿小道兜了一圈回到大门出口处,费时一个多小时。总的感觉是:单单乘船游览东湖,会少一份脚踏实地远近浏览东湖山川的感觉,且失去寻觅摄影的最佳位置和角度的自由;但不乘乌篷船,却又不能享受山洞穿行时的神秘情趣。所以,建议大家不妨先步行到扬帆舫,一路饱览湖光山色和亭桥楼阁。然后在稷寿楼喝水休息后乘船穿洞回寒碧亭,达到最好游览效果。
游东湖最好选择上午。因为阳光照射角度的关系,上午的山体和湖水景色最美,也最便于摄影。
呵呵,一天的绍兴游结束了。带着一把充满绍兴味的纸折扇,二包闻名遐迩的茴香豆,登车“打道回府”。以后有机会,再来悠游著名的兰亭、大禹陵、柯岩和老城景点。
2011-9-14随悠哉旅行团一日游。
(特价39元/人,东湖+沈园门票60元。上车后导游说:60岁以上门票只收40元;70岁以上免门票。)
第五篇:鲁迅故里(共)
鲁迅故里,位于绍兴市中心地带,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就诞生在这里。鲁迅故里景区是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占地50公顷。经过2年多保护和修缮的鲁迅故里,游客在看到原汁原味三味书屋的同时,还能看到鲁迅祖居从未对外开放的西厢房,新近恢复的周家新台门、长庆寺、土谷祠、静修庵、恒济当与鲁迅笔下有关的遗迹,以及寿家台门、朱家花园等一批古宅古迹;对存在于整个故里区域范围内的鲁迅故居、鲁迅祖屋、三味书屋、百草园等全部建筑,则悉心保护。总之,现在的鲁迅故里已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成为一个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花格木窗建筑,连同展示着众多绍兴土特产的名家名店,热闹非凡,成为了绍兴最具明清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同时,还为广大游客准备了“三味”早读、老台门迎宾、绍俗婚礼、折子戏、莲花落表演等活动,让你想起鲁迅作品的一些场景。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中国第一名人故里”和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三味书屋为清代末绍兴城内颇负盛名的一所私塾。塾师寿镜吾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12至17岁在此读书。
现室内文物保存完好,正中为塾师桌椅,两侧为客席,窗前壁下则为学生座位,鲁迅座位在左上角,书桌是鲁迅当年用过的原物,桌上有鲁迅亲手刻的一个
“早”字。有一次鲁迅上课迟到,他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以激励自己按时上学。
百草园占地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鲁迅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现大部分园地保持原貌。“短短的泥墙根”则系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