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1年贵州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疫情防控须知
2021年贵州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疫情防控须知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网上报名时需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验证,没有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贵州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疫情防控须知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疫情防控要求
1、考生从考前第14天开始,每日测量体温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填写《贵州省2021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生体温测量登记表》。体温测量记录异常以及身体出现发热(体温高于37。3℃)、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的,考生要及时报告报名所在的报考点。
2、考前14天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考生,要及时向报名所在的报考点报备,填写《贵州省2021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生体温测量登记表》,并提交考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3、对考前考生身体状况异常和监测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须经当地卫健局、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等进行专业评估,报考点依据专业评估建议,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正常参加考试的.条件,凡不具备正常参加考试条件的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
4、如考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须经当地卫健局、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等进行专业评估,报考点会同本地卫健局、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根据相关人员的身体状况和传播风险,综合研判是否可以在隔离或救治场所安排其参加考试。已治愈未超过14天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须经本地卫健局、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等进行专业评估,报考点依据评估建议,综合研判其是否可以正常参加考试。
5、凡筛查发现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迹未按规定报备的,做完核酸检测后,参照前述规定进行处理。
6、异地考生须提前了解并确保自己符合考试所在地防疫政策和要求。
7、赴考时,提前准备好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8、下载《贵州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生体温测量登记表》自行打印,填写相关信息签字后带至考场。
二、诚信考试要求
1、认真阅读《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以及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和招生单位发布的相关招考信息。清楚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第二百八十四条,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行为;为他人实施组织作弊提供作弊的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行为;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的行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行为都将触犯刑法。根据2019年9月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等情形,均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之一的“情节严重”,将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
2、下载《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自行打印,填写相关信息签字后带至考场。
三、入场检查
1、考生携带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贵州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生体温测量登记表》,提前1小时到达考点,佩戴口罩进入考点。不得因为佩戴口罩拒绝和影响身份识别检查;未携带上述证件及不佩戴口罩的考生不得进入考点。
2、听从考试工作人员指挥,配合考点完成体温测量等健康检查和登记。体温低于37.3"C方可进入考点。体温异常的考生须听从工作人员安排,经现场医务专业人员复查体温及流行病学史等综合评估指标,确定考生符合健康应试要求后,可进入考点。如体温依然不正常,可主动放弃考试,或听从工作人员安排进入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第二篇: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约16%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
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材料分析题
50分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辩学真理。新时代仍然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世界多样性和物质统一性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2.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过程性。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 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相互关系。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规律。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同工具,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辩
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2.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从必然走向自由。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生产力的含义和基本要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国中的重要因素。生存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善的规律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国家的起源和实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善的规律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阶级和阶级斗争和产生的本质。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物史观考究历史创造者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5)资本主义和本质及规律 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和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剩余价值的实质。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运动的基本前提条件。资本周转及其速度。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本质。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垄断与竞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和作用。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影响。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七)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枫活力。
2.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3.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八)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1.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五)邓小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七)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八)习近平新时代中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
略。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新时代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奋力实现中国梦。2.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设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5.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十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3.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4.全国从严治党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十二)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世界一流军队。2.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十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2.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2.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戊戌维新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制制度的终结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辛亥革命的失败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红军长征的胜利。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中族的深重灾难。2.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抗日救亡运动和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民族抗战开始。
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及其战略地位。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延安整风运动。中共七大。
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七)为新中国而奋斗
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两个中国之命运。
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第三条道路的幻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八)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2.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社主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良好的开局
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论十大关关》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大跃进”及其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严重的曲折和深刻的教训。3.建设的成就和探索的成果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展。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八大以来五年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3.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共十九大的举行。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1.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已任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一)人生的青春之间 1.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人生与人生观。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2.正确的人生观
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阶值的评价与实现。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辨证对待人生矛盾。反对错误人生观。成就出彩人生。
(二)坚定理想信念
1.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2.崇高的理想信念
信仰马克思主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这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三)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2.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爱国者。3.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2.坚定价值观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3.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扣好人生的扣子。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五)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道德的含义、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变化发展。2.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3.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族美德。个人品德。4.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向道德模范学习。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引领社会风尚。
(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法律的含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2.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5.培养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及其内涵。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培养法治思维。6.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依法行使法律权利。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形势与政策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间(2018年1月—2018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国力竞争。
大国关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地区局势与热点问题。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篇: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须知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须知
各位考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国家选育人才一项重要制度。充分做好各项考前准备、了解各项考试规定、诚信考试、避免考试违规行为,是大家必须关注的内容。
考前认真阅读《考场规则》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考试规定,有助于你了解考试规则,避免因有意或无意的违规而丧失进入高校的机会。考试中任何违规行为都将受到《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处罚,并记入至本人诚信考试档案,国家已将有关考试作弊行为纳入刑法范畴,如违规行为触犯了国家刑法,将按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作出处理。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规定: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受信息功能的设备的属于作弊行为,这表明,不论考生是否属主观故意与使用与否,一旦将手机等设备带进考场,均将被视为作弊。从2015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刑法修正案
(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考前熟悉考点和考场位置、避免迟到,是顺利考试的首要问题,请考生提前上网查询。按照考试规定:考生迟到15分钟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科考试。
考生除携带2B铅笔、0.5毫米及以上书写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及必需的文具用品外,切勿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受信息功能的设备参加考试。考试期间,各考点将启用无线信号监测车、“作弊克”等无线电监控设备监测非法无线电讯号,并启用金属探测仪、身份证识别仪 检查违规物品、查验身份证件,所有考场也将全面启用视频监控录像系统,对考试过程进行全程录像。谨请全体考生诚信应考,避免考试违规行为。
考生进入考场前,请仔细检查有无携带与考试无关用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违规物品一经带入,不论有意、无意,都将作违规处理。
考生进入考场,必须根据《考试指令》要求进行考试。答题前,应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答题说明,并按答题说明要求答题。在答题纸规定区域外的答题内容均视为无效。
考试期间各位考生要遵守考场纪律,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各科目开考15分钟后不准入场,考试结束前三十分钟后方可交卷离场。
考生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试题内容传出考场,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接受来自外部的有关试题信息。考试结束后试卷、答题纸、草稿纸中的任何一类物品带出考场,也将受到取消本科目成绩的处理。
祝大家考试顺利!
附件: 1.考场规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摘录)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摘录)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摘录)5.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摘录)
浙江工商大学研招办
2017年12月 附件1:
考 场 规 则
一、考生应当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考试工作地点的秩序。
二、考生凭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应当主动接受监考员按规定对其进行的身份验证核查、安全检查和随身物品检查等。
三、考生只准携带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如黑色字迹签字笔,以及铅笔、橡皮、绘图仪器等,或者按照招生单位在准考证上注明的所需携带的用具。不得携带任何书刊、报纸、稿纸、图片、资料、具有通讯功能的工具(如手机、照相设备、扫描设备等)或者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
考生在考场内不得传递文具、用品等。
四、考生入场后,对号入座,将《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放在桌子左上角以便核验。《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领到答题卡、答题纸、试卷后,应当在指定位置和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清楚地填涂姓名、考生编号等信息,按照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要求粘贴条形码等。凡漏贴条形码的,凡漏填(涂)、错填(涂)或者字迹不清的答卷影响评卷结果,责任由考生自负。
遇试卷、答题卡、答题纸等分发错误及试卷字迹不清、漏印、重印、缺页等问题,可举手询问;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
五、开考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开始答题。
六、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准进入考场参加当科考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当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试机构规定的区域逗留或者交谈。
七、考生应当在答题纸的密封线以外或者答题卡规定的区域答题。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写在草稿纸或者规定区域以外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答题过程中只能用同一类型和颜色字迹的笔。
八、考生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不准喧哗,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夹带、旁窥、抄袭或者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试题、答案或者交换试卷、答题卡、答题纸,不准将试卷、答卷、答题卡或者草稿纸带出考场。
九、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当立即停止答题并停笔。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的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上,由监考员逐一收取。自命题科目,由考生将试卷、答题卡、答题纸(或者答卷)装入原试卷袋内并密封。经监考员逐个核查无误后,方可逐一离开考场。
十、考生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务工作人员管理,有违纪、作弊等行为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执行,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追究法律责任。附件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摘录)
第七十九条 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二)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
(三)抄袭他人答案的;
(四)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
(五)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的作弊行为。
第八十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
(一)组织作弊的;
(二)通过提供考试作弊器材等方式为作弊提供帮助或者便利的;
(三)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
(四)在考试结束前泄露、传播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五)其他扰乱考试秩序的行为。附件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摘录)
二十五、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五
十二、本修正案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附件4: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摘录)
第一百二十一条:在考试、录取工作中,有泄露试题、考场舞弊、涂改考卷、违规录取等违反有关规定行为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附件5: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摘录)
第五条
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
(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
(二)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
(三)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四)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五)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
(六)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
(七)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
(八)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
(九)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第六条 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
(一)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
(二)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
(三)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
(四)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
(五)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
(六)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
(七)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
(八)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
(九)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的行为。第七条
教育考试机构、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或者在考试结束后发现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相关的考生实施了考试作弊行为:
(一)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加分资格和考试成绩的;
(二)评卷过程中被认定为答案雷同的;
(三)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的;
(四)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的;
(五)其他应认定为作弊的行为。
第八条
考生及其他人员应当自觉维护考试工作场所的秩序,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得有下列扰乱考试秩序的行为:
(一)故意扰乱考点、考场、评卷场所等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二)拒绝、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管理职责;
(三)威胁、侮辱、诽谤、诬陷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考试工作人员、其他考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四)故意损坏考场设施设备;
(五)其他扰乱考试管理秩序的行为。
第九条 考生有第五条所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考生有第六条、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当次考试成绩各科成绩无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一)组织团伙作弊的;
(二)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
(三)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的;
(四)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有前款严重作弊行为的,也可以给予延迟毕业时间1至3年的处理,延迟期间考试成绩无效。
第十条
考生有第八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终止其继续参加本科目考试,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考生及其他人员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考生以作弊行为获得的考试成绩并由此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入学资格的,由证书颁发机关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证书或者予以没收;已经被录取或者入学的,由录取学校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其学籍。
第十二条 在校学生、在职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教育考试机构应当通报其所在学校,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或者予以解聘:
(一)代替考生或者由他人代替参加考试的;
(二)组织团伙作弊的;
(三)为作弊组织者提供试题信息、答案及相应设备等参与团伙作弊行为的。
第四篇:卫生健康局招生考试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卫生健康局招生考试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为确保我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招生考试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根据疫情防控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县教育局招生考试疫情防控方案》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防控责任
县教育局、县卫生健康局是本县教育招生考试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对招生考试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在县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下,县教育局将招生考试工作纳入当地疫情联防联控重点,主动协调卫健、公安、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健全完善联防联控措施。县卫健局要加大驻点健康指导员力量配备,并为考试期间可能出现的考生就诊和核酸检测等提供绿色通道。考试期间,由县卫健局、疾控中心和县医院三家相关人员组成的医疗防治和疫情防控工作组驻考点学校,指导和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考点学校承担本校招生考试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考点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其他参加考试的学校领导、考点巡视员、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考点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统一协调考点疫情防控工作。
二、考前防控措施
(一)考生要求
各报名点要及时通知在县外学校就读回参加考试的学生、历届考生,须在考前14天回到,并及时申领健康码(证)。来自高中风险地区的学生,回后应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提供近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的证明材料),应尽可能保障考生参加考试的权利。对考前无流行病学史的,有发热、乏力等呼吸道症状的考生,凭医院诊断证明或驻点健康指导员现场初检意见,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到备用考场进行考试。
(二)考试工作人员要求
考试工作人员须符合健康码(证)绿码且体温正常、无其他身体不适的要求。既往新冠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考前14天有流行病学史或考前14天健康码(证)或体温异常者,一律不得参加考试相关工作。
(三)考前健康申报
1.各学校在考前14天起每日密切关注本校学生的健康情况。教育局在考试前3天起,若有异常情况,将相关信息通知给考点。
2.各学校在考前14天起每日向县教育局报告本校参加监考(考务)工作人员健康码状态(红码、黄码、绿码)、体温状况、有无其他身体不适等信息。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各校应及时调整和补充工作人员。
(四)考场和物资准备
1.在驻校健康指导员的指导下,考点在考试前一天和每天考试结束后,对考点、考场进行清洁,开窗通风至少1小时以上。
2.各个考点至少设立2个备用考场,有500名考生以上的考点,要求设立3个备用考场。有医院诊断证明的考生和临时发现健康状况有异的考生,应尽量安排在不同的备用考场。备用考场应与普通考场相对独立,因疫情防控需要在备用考场参加考试的考生至少保持3米间距,且全程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
3.考点应备足备齐防控和消毒物资,并在进校测温点、普通考场和备用考场配备一定数量的免洗手消毒液、一次性外科口罩等物资。
三、考试期间防控措施
(一)人员管控
考试期间,考点实行全封闭管理,除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考场。陪考教师应在指定地点休息,不得随意进入其他区域。接送考生家长不能进入考点,不能在考点门口逗留,避免人员集聚。
(二)查码测温
在考点入口处进行体温检测,并实施查健康码(证)管理。健康码(证)或健康状况异常(红外线检测如体温异常,应实施水银温度计复核检测)的考生,经驻点健康指导员初检同意后,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安排专人陪同,通过专用通道到备用考场进行考试。健康码(证)或健康状况异常(门口查验体温异常,应实施水银温度计复核检测)的考试工作人员,按校内发热处置流程处置,同时立即安排其他人员替代。
(三)考场要求
考场一律开窗通风,原则上不使用空调。考试期间考生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应佩戴口罩,由专人负责转移至备用考场考试。
(四)疫情报告要求
各考点每天要安排专人对考生及考试相关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考试期间各考点要做好每半天一报(含零报告),有情况随时报,不得瞒报、漏报或缓报。有特殊情况的,各考点应及时报县教育局。
(五)用餐和住宿
考点安排考生用餐和住宿,要严格控制间距。
四、发热考生应急处置
(一)在进入考点时或考试期间发现发热、乏力等异常症状的考生应立即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经流行病学调查和驻点健康指导员初检同意考试后,由专人陪同其到备用考场进行考试,同时通知家长等候。
(二)考生家长在其考试完成后,陪同考生由120救护车或家长私家车转运至定点发热门诊排查。
(三)与发热学生处于同一普通考场的其他学生,考试结束后原地休息,根据驻点健康指导员对发热学生的病史排摸结果决定去留。
第五篇:疫情防控期间食堂就餐须知
疫情防控期间食堂就餐须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关键时期,关乎每一位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关于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在疫情防控期间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师生员工应采取错时错峰、分散就餐等措施,避免集中聚集性就餐。
2月17日(星期一),学校将开始2020年春季学期工作。为切实贯彻落实学校防控工作精神,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用餐管理,避免广大师生在食堂集中就餐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学校食堂将进一步采取如下防控管理措施:
1.执行餐前检查。师生在进入食堂前,请配合工作人员接受体温监测和查验证件。凡未佩戴口罩、体温异常、未携带有效证件者一律禁止进入。
2.保证食品安全。疫情期间,暂停生冷、冷荤、凉菜、凉面、裱花糕点的制作和售卖;暂停免费汤粥和自选调料的供应,如有需求,请向工作人员说明。
3.鼓励打包外带。疫情期间,学校将免费提供打包餐盒、餐勺及食品袋,鼓励师生打包外带就餐;食堂也设立了专门的外带套餐窗口供师生选择。为保证食品安全,外带套餐及打包餐食,请尽快食用。
4.实行分散就餐。为分散勺园食堂就餐人流,2月17日起,暂停勺园食堂太阳卡服务,持太阳卡教职工请就近选择其他食堂就餐。
5.提供集中送餐。鼓励办公相对集中的行政楼区域联合集中订餐,食堂将视情况提供送餐服务。
6.发布就餐指数。师生可登录餐饮中心微信公众号“服务”栏目下“就餐指数”菜单,实时查询各食堂就餐人数,错峰错时就餐。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上述措施,希望在校师生予以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在此也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自带餐食。鼓励师生自带餐食,尽量减少前往食堂用餐,各单位尽可能为自带餐食的师生提供便于饭菜加热的微波炉等保障并做好加热设备的清洁消毒;
2.安全就餐。选餐时戴口罩、少交流,保持距离;选座时不扎堆、不对面,分散就坐;就餐时低头吃、不聊天,快速就餐;餐毕后戴口罩、净桌面,迅速离开。
3.洗手消毒。就餐时应加强个人卫生,食堂提供有洗手液,餐前请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
4.错峰就餐。选择前往食堂用餐的师生,建议错峰就餐,学生:11:00-11:45,教职工:11:45-12:30。
5.严禁带领校外无关人员在食堂内就餐。
6.严禁将餐卡转借给他人使用。
疫情终会过去,春天终会到来。让我们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组的领导下,同心协力,群防群控,共克时艰,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餐饮中心
2020年2月15日
附:疫情防控期间开餐食堂营业时间表
[点击查看图片]
·
8.jpg(98.3KB)
·
寄宿制学校和幼儿园一天要三检
开学后如何做好校园安全防护,这是学校面临的最大挑战。方案中明确学校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寄宿制学校、幼儿园对住校学生还要增加晚检。
班主任每日早自习或早晨第一节课前要对学生进行晨检,了解学生的出勤和健康状况。晨检内容包括:测量体温、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询问学生健康状况、登记因病缺勤等情况。晨检中发现学生有发热等症状或其他异常时,及时告知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人和疫情报告人,并做好记录。学校、幼儿园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学生晨检工作,对各班晨检结果进行核实、排查和处理。学校、幼儿园在下午第一节课前实施午检。寄宿制学校、幼儿园对住校学生要进行晚检。
此外学校还要实施因病缺课登记与追踪。班主任每日登记因病缺课学生的患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就诊情况等信息,协助学校、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对其病情和转归情况进行追踪。学校、幼儿园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因病缺课追踪工作,对各班登记结果进行核实、汇总,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