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工作五年感悟:泥土长出的青春如风吹麦浪
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个五年,但是青春年少的五年不多。我很庆幸,作为一名选调生,从毕业至今的五年,我的双脚始终踩在最坚实的土地上,我的青春像风吹麦浪,像稻花飘香,又像昆曲悠扬……
与都市相比,乡镇确实有些无聊,化解这些无聊,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是我适应基层的第一步。
我最爱听我们社区干部的“工作经”。初到社区,我从怎么办低保、组织居民开会、贴传单、发计生用品等等开始干起、学起。社区工作的叔叔阿姨讲起自己的“拿手绝活”,给我传道受业解惑,心里有一本账,眼睛里有光。这样的光,我后来在乡镇干部的眼睛里也常常看到,这样的光,一直指引着我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小事。那些我们熟知的楷模,张思德、白求恩、焦裕禄、麦贤德,不也都是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吗,但他们有一颗金子般发光的心。我和他们一样都是共产党员,我常常想,在党性修养的参照系上,我离他们的距离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我最爱逛我们镇的小村庄。我从江北农村来,江南的村庄和我的家乡很不一样,我们镇有22个行政村,我花了两年时间,把所有村庄走了一遍。江南的村庄真美,到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
吴侬软语真好听,软软的像杨柳风,又像杏花春雨。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是一种享受,在这样的地方工作则是一种考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没有止境,发展越快的地方,矛盾越多,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容不得我们喘口气、歇歇脚。于是“五加二”有了,于是“白加黑”也有了,于是“凌晨四点的昆山”,我看了两遍。
我最爱看《之江新语》。毕业前,我的老师推荐过《之江新语》,工作后,我的领导推荐过《之江新语》,现在我爱上了《之江新语》,也把她推荐给别人。语言平实、内涵深刻是我对这本书的体会。写材料写不出时,我打开这本书,原来干部作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的道理可以写的如此明白晓畅,像西湖倒映的月亮,又像龙井茶的飘香;
心有烦忧时,我也打开这本书,发现那些对经济社会发展适用的道理,对个人成长也同样适用,那些道理不可辨驳,像钱塘江潮水的喷薄。后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也是我的案头必备。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既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显然,初到乡镇的五年间,一个白面书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理论与实践的龃龉,有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有用力过猛后的失落,也有意兴阑珊的彷徨,更有自身与周遭的反复调试与摩擦。内心挣扎过后,有一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咱们共产党人不能当逃兵,既然来了,就要干好,干得精彩,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党员身份,不辜负群众期盼,不辜负组织期望。回望这五年,我的青春似乎和大地进行了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左边是我的才智、意志和情致,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是工作的推进、群众的喜悦和内心的踏实。
工作五年之际,借用《燕园情》几句抒怀:
玉山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娄江水,胸中黄河月。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社会事业局 戚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