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工程深基坑排桩支护质量通病预防(推荐5篇)

时间:2020-11-02 16:2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深基坑排桩支护质量通病预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基与基础工程深基坑排桩支护质量通病预防》。

第一篇:地基与基础工程深基坑排桩支护质量通病预防

地基与基础工程深基坑排桩支护质量通病预防

(一)悬壁式排桩嵌固深度不足

现象:挖土至坑底时发现桩倾斜,桩身出现裂缝,坑边地面产生裂缝,附近道路下沉,邻近房屋出现竖向裂缝等;严重时排桩倒塌,连接圈梁折断,桩后土方陷入基坑内,基坑支护破坏。(如图 4、图 5)

原因分析:

悬臂桩的埋深嵌固深度没有通过计算确定或计算不准确,未按要求施工;其次是未做好排水和止水措施。

防治措施:

悬臂桩的嵌固深度须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土的物理参数。不按土的物理参数计算确定或按经验确定嵌固深度的将发生重大事故。

(二)钢 板桩渗漏

钢板桩是由带锁口或钳口的热轧型钢制成,将单块钢板桩互相连接就形成钢板桩墙,在基坑工程中用以挡水和挡土。在软土地区基坑深在 5m 以上时,必须采用拉结方式,悬臂式桩只能用于 5m 以下(按规范规定)。钢板桩施工,先安装围檩,分片将钢板桩打入土中,筑成封闭式围圈,然后在圈内挖土。

现象:基坑挖土过半时,发现钢板桩渗漏,主要在接缝处和转角处。

原因分析:

1)钢板桩旧桩较多,使用前未进行矫正修理或检修不彻底,锁口处咬合图 图 4 4:深基坑排桩支护效果较好

图 图 5 5:深基坑支护边坡坍塌

不好,以致接缝处易漏水。转角处为实现封闭合拢,应有特殊型式的转角桩,这种转角桩要经过切断焊接工序,可能会产生变形; 2)打设钢板桩时,两块板桩的锁口可能插接不严密,不符合要求; 3)桩的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导致锁口漏水。

防治措施:

1)旧钢板桩在打设前需进行整修矫正。矫正要在平台上进行,对弯曲变形的钢板桩可用油压千斤顶顶压或火烘等方法矫正; 2)作好围檩支架,以保证钢板桩垂直打入和打入后的钢板桩墙面平直; 3)防止钢板桩锁口中心线位移,可在打桩进行方向的钢板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钢板桩位移; 4)为保证钢板桩垂直,应用 2 台经纬仪从两个方向控制锤击入土; 5)由于钢板桩打入时倾斜,且锁口接合部有空隙,封闭合拢比较困难。解决的办法一是用异形板桩(此法较困难);二是采用轴线封闭法,此法较为方便; 6)如发现有渗水现象时,采用水玻璃水泥浆以阀管双液灌浆施工堵漏。

(三)钢板桩倾侧,基坑底土隆起,地面裂缝

现象:开挖土方的挖土机及运土车设在地面钢板桩侧,开挖不久即发现钢板桩顶侧倾,坑底土隆起,地面裂缝并下沉。

原因分析:

1)设计嵌固深度不够,坑底土隆起是管涌现象; 2)挖土机及运土车在钢板桩侧,增加土的地面荷载,导致桩顶侧移。

防治措施:

1)钢板桩的嵌固深度必须经计算确定; 2)挖土机、运土车不得在基坑边作业,如必须施工,则应将该项荷载计入设计荷载取值内,以增加桩的嵌固深度; 3)钢板桩设计时尚须考虑地基整体稳定。

图 6:钢板桩搭接排布规范

(如图 6)

第二篇:桩基础质量通病与控制

桩基础质量通病与控制

1、塌孔,在钻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壁坍塌。

原因分析:1)在提升或下落冲锺、掏渣筒或放置钢筋笼时碰撞孔壁,使孔壁发生坍塌;2)护筒周围未用粘土填封紧密而漏水或护筒埋置太浅,护筒周围的水进入钻孔内,水流冲刷形成塌孔;3)护筒内水位偏低或泥浆比重偏小,也会引起坍孔。

预防及处理措施:1)在提升或下落冲锺、掏渣筒或放置钢筋笼时保持垂直上下;2)护筒周围用粘土填封密实,防止周围水分进入冲刷孔壁;3)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和泥浆比重;4)当遇到轻度塌孔时,可以加大泥浆比重和提高水位;当塌孔严重时,用粘土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钻进。

2、钢筋笼偏位、变形、上浮

原因分析:钢筋笼过长,刚度不够,下孔后钢筋笼发生变形;2)钢筋笼未设耳环控制保护层厚度,桩孔本身偏斜或偏位,钢筋笼吊放时未垂直缓慢放下,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笼上浮;3)若是桩部分配筋,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易上浮。

预防及处理措施:1)钢筋笼过长时应分多节制作,分段吊放,焊接或增设箍筋加强钢筋刚度;2)焊接耳环钢筋控制保护层厚度;3)当桩孔本身偏孔时,在下钢筋笼前往复扫孔纠正偏位,保持桩孔垂直;4)浇筑混凝土时,将钢筋笼固定在孔壁上或在顶面压住;5)发现钢筋笼出现上浮的苗头时,要立即停止浇筑,拆卸或提升导管,改变混凝土的浇筑位置,缓慢浇筑,当混凝土将钢筋笼固定后方可正常浇筑。

3、钻孔桩断桩

在浇筑混凝土时,桩身截面上存在泥夹层,使桩身整体性遭到破坏,出现断桩现象。

原因分析:1)封底混凝土数量不足,浇筑不成功,形成断桩;2)导管埋入混凝土中深度不足,或卸导管时因提升困难而强力拔管,没控制好导管埋深,泥浆进入导管内;3)导管接头不良,泥浆渗入混凝土中;4)出现意外事故,使混凝土浇筑时在某一位置停留时间较长,混凝土凝结形成施工缝。

预防及处理措施:1)首批混凝土浇筑数量足够,一次成功;2)导管接头用螺纹连接,并设橡胶圈密封严密;3)拆卸导管时要保证导管的埋置深度;4)施工时做好防止意外情况发生的准备;5)万一出现断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断桩进行处理,并经监理验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4.案例:某局青藏铁路堆龙曲8号大桥质量事故及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不良质量行为。005年初,部监督总站查实青藏铁路堆龙曲8号大桥3号、4号墩桩基施工质量问题,3号、4号桩长分别比设计短6.1m、5.3m,构成施工单位某局股份有限公司负主要责任、监理单位某公司负同等责任的质量一般事故。随后施工单位上报了整改情况和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2 0 0 5年7月,铁遣部执法监察组检查发现,该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并未受到相应处罚,表明施工单位没有执行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当即责令整改。在这起事故中,承担第三方检测任务的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存在出具虚假检测资料行为。在3号、4号桩完工后,该中心曾进行检测,并出具了均为I类合格桩的检测报告。在事故调查期间,又在没有重新进行任何检测的情况下,向有关部门出具了IV类不合格桩的检测结果。基于以上事实,部监督总站已责令青藏铁路公司立即将该检测中心清出青藏铁路,并在2005年资质审查时对其资质证书缓发2个月进行整改,同时记入不良质量行为档案。

案例1 某高速公路一座分离式立交7-1号桩,桩长42.5m,桩径1.4m,钻孔一成孔一清孔一下钢筋笼一下导管一清孔一浇筑水下混凝土(罐车、泵车作业)各工序均正常。每罐车混凝土约7m,现场技术员和监理人员均实测每罐车混凝土灌注的上升高度和导管埋深,待灌注完第七罐车后,发现导管埋深已达到8.2m时,监理要求提升导管并卸除一节导管(一节长2.5m),现场技术人员及现场负责人不同意,他们想每两节导管卸一次,这样待第八罐混凝土浇筑后,实测导管埋深已达12m了。这时想提升导管发现导管提不上来,操作人员强行摇动导管,开动卷扬机上提,突然导管在上部第二节与第三节接头处拉断,孔内泥浆水进入导管,这时监理发现问题立即报监理组,监理组要求停止施工,但施工队采取抽孔内水,待露出第三节导管后又用提升的方法强行提升导管,一段时间后导管还是提不出来,然后重新下了导管(孔深还有7.1m,导管长1Om,下埋约2m),在导管口架上料斗继续浇筑混凝土,此时监理人员已离开现场,施工队一直将桩浇筑完毕。

施工队按正常的程序报验7-1号桩,并将资料上报到监理人员手上,监理人员未签认,一星期后施工队正常上报该桩进行小应变动测,动测结果该桩为B类桩。

事故情况分析及处理方法如下: 1)第七罐车混凝土浇筑后,导管埋深达8.2.m,可卸掉一节或两节导管,卸两节最好,而且这时导管埋深还有(8.2-2.5)m=5.7m,埋深符合要求。而施工队不听从监理意见,导致后面导管提不上来,施工队负主要责任。

2)监理认为导管提不上来,如继续下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肯定造成断桩,新旧混凝土界面均为泥浆及混凝土的混合物质,即使二次下导管能够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的好,该桩在此断面处必然是大面积离析、分层。

3)发生事故时混凝土界面距桩顶约7m左右,该处除受竖向力作用外,还存在弯矩的影响,此处为薄弱环节,该桩不能用,故监理要求停工;4)动测结果该桩为B类桩,说明在桩顶以下6~6.5m断面有轻微离析现象,离析断面面积只有5%左右。实际上该桩是可以使用的,仅在分项工程评定时要扣质量评定分。

5)监理将该桩情况向总监及指挥部作了汇报;施工单位项目部也将该桩的情况向业主作了汇报,并将检测结果上报了指挥部。

6)指挥部及总监征得监理组专业工程师的意见,批评了施工队的不规范施工行为,为维护监理的权力,以及考虑到桩内混凝土中埋有15m左右的导管,决定该桩作返工处理。

7)施工队请来冲桩部门,将桩冲击掏渣成孔,再重新灌注后动测为A类桩。

事故分析讨论:

• 各组的角色:施工员,工班长,项目经理(总工),现场监理(总监),业主代表。(每组任选一个角色)

• 事故原因,事故责任,处理方法。

工程实例2 某高速公路特大桥中墩11号墩右幅桩基础施工,基础形式为9根Φ1.5m桩(3排3列),承台连接,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墩身,上部为变截面悬浇箱梁。

桩基础11-10号桩,桩长55m。在浇筑水下混凝土时(罐车、泵车作业),首盘采用6m3混凝土连续入孔封底(大罐法),封底效果良好,混凝土上升高度为2.7m,导管埋深为2.3m;第二盘混凝土5m3,入孔后,混凝土上升高度至5.1m,此时导管埋深4.7m。考虑第三盘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深可能超过6m,故在第二盘混凝土灌注后开始拆除导管。采用水上浮吊提拨导管,由于当时河面上风浪较大,浮吊摆动厉害,致使导管上提时不慎将底口脱出混凝土面,泥浆迅速涌入导管内。此时监理要求停工,但人员未离开现场。施工队提出导管并立即接好反循环管路系统,采用泵吸法进行二次清孔,当连续清出大量混凝土骨料后,停止清孔操作,此时量测孔内剩余混凝土高度为4.2m(至孔底起算,以下同),拆除清孔管路系统,安装封底大储料罐,用6m3混凝土进行二次封底,封底后量测孔内混凝土高度上升至7.1m,接续灌注两盘(每盘6m3)混凝土后,孔内混凝土上升高度至13.1m,当第三盘混凝土入孔时,发生了堵塞导管的现象,立即采用浮吊抖动导管,此时导管内的混凝土迅速下落入孔,紧接着将第三盘剩余混凝土灌注完毕。在接续的灌注作业中,未发生异常情况,直至灌注完成。

事故情况分析如下: 1)施工队采用浮吊提拨导管,造成导管底口脱出混凝土面,采用二次浇筑有可能造成断桩现象,施工操作不规范。

2)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方案时,应认真审查施工的各道工序是否存在隐患或不足之处,用浮吊提升导管控制不好就会出现上述现象,所以监理工程师现场应及时指出,并建议采用稳妥的方法施工。

3)该桩施工单位一直未报验,待承台开工报告上报时,在监理工程师不同意开工的情况下,施工队将动测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检测结果该桩为B类桩。

4)业主考虑该桥为特大桥,桩的质量十分重要,要求施工单位邀请有关专家对该桩进行技术论证,业主提供了专家成员名单。

5)施工单位邀请五位专家,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和专家组组成的人员对该桩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专家组写出了论证意见,摘录如下。

“特大桥主桥为65m+90+65m挂篮悬浇PC变截面连续箱梁,11号墩为主墩,11-10号桩为右幅桥角桩。浇筑至孔底向上6m时,由于水面上风浪较大,浮吊摆动厉害,提拨导管时造成导管底部脱空,后采用泵吸法进行二次清孔,在孔中混凝土剩余4.2m时,重新开始浇筑。

由检测单位对该桩进行埋管法超声波检测,在离桩顶41.3~41.8m、48.8-51.0m段内桩身存在不同的离析区,桩底沉渣为5Ocm,经质量判断为基本完整桩(B类)。

为不留隐患,有关同志及特邀专家进行专家论证,形成专家论证意见如下: 本桩为设计长度55m的摩擦桩,41.3-41.8段经查2-3断面波速从原始动测资料查阅为3933m/Sec,同意该段为局部轻度离析的分析;48.8-51.Om段近1/3面积为离析区,系浇筑故障清孔至51.Om引起。经验算,该桩截面已满足抗压强度使用要求。鉴于桩身质量问题处基本上没有弯矩和剪力,桩身摩阻力亦未受到大的影响,沉淀层厚度符合要求,该桩可以使用。”

事故分析讨论:

• • 各组的角色:施工单位代表,现场监理,总监,业主代表,专家。事故责任,处理方法。

第三篇: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1.1 桩身质量差

1..1.1现象→桩几何尺寸偏差大,外观粗糙,施打中桩身破坏。1.1.2.原因分析

(1)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偏低。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和原材料不符合要求。(3)钢筋骨架制作不符合规范要求。(4)桩身模板差,不符合规范要求。(5)浇筑顺序不当和浇捣不密实。(6)混凝土养护措施不良或龄期不足。1.1.3.防治措施

(1)预制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2)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配制。

(3)钢筋骨架尺寸、形状、位置应正确。

(4)混凝土浇筑顺序必须从桩顶向桩尖方向连续浇筑,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5)桩在制作时,必须保证桩顶平整度和桩间隔离层有效。(6)按规范要求养护,打桩时混凝土龄期不少于28d。1.2 桩身偏移过大

1.2.1.现象→成桩后,经开挖检查验收,桩位编移超过规范要求。1.2.2.原因分析

(1)场地松软和不平使桩机发生倾斜。(2)控制桩产生位移。

(3)沉桩顺序不当,土体被挤密,邻桩受挤偏位或桩体被土抬起。

(4)接桩时,相接的两节桩产生轴线偏移和轴线弯折。(5)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使桩尖挤向一侧。1.2.3.防治措施

(1)施工前需平整场地,其不平整度控制在1%以内。(2)插桩和开始沉桩时,控制桩身垂直度在1/200(0.5%)桩长内,若发现不符合要求,要及时纠正。

(3)桩基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处,开工前、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4)在饱和软土中施工,要严格控制沉桩速率。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以减少对邻桩的挤压偏位。(5)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合理的沉桩顺序。

(6)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7)沉桩前,桩位下的障碍物务必清理干净,发现桩倾斜,应及时调查分析和纠正。

(8)发现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时,应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理。1.3 桩接头破坏

1.3.1.现象→沉桩时桩接头拉脱开裂或倾斜错位。1.3.2.原因分析

(1)连接处的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留有杂物、雨水等。(2)焊接质量差,焊缝不连续、不饱满,焊缝薄弱处脱开。(3)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时,硫磺胶泥达不到设计强度,在锤击作用下产生开裂。

(4)采用焊接或法兰螺栓连接时,连接铁件不平及法兰面不平,有较大间隙,造成焊接不牢或螺栓不紧。

1.3.3.防治措施

(1)接桩时,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2)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时,胶泥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夹箍内的胶泥要满浇,胶泥浇注后的停歇时间一般为15min左右,严禁浇水使温度下降,以确保硫磺胶泥达到设计强度。

(3)采用焊接法接桩时,首先将上下节桩对齐保持垂直,保证在同一轴线上。两节桩之间的空隙应用铁片填实,确保表面平整垂直,焊缝应连续饱满,满足设计要求。

(4)采用法兰螺栓接桩时,保持平整和垂直,拧紧螺母,锤击数次再重新拧紧。

(5)当接桩完毕后应锤击几下,再检查一遍,看有无开焊、螺栓松脱、硫磺胶泥开裂等现象,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补救后才能使用。如补焊,重新拧紧螺栓并用电焊焊死螺母或丝扣凿毛。

1.4 桩头打碎

1.4.1.现象→预制桩在受到锤击时,桩头处混凝土碎裂、脱落,桩顶钢筋外露。

1.4.2.原因分析

(1)混凝土强度偏低或龄期太短。

(2)桩顶混凝土保护层厚薄不均,网片位置不准。(3)桩顶面不平,处于偏心冲击状态,产生局部受压。(4)桩锤选择不当,锤小时,锤击次数太多,锤大时,桩顶混凝土承受锤击力过大而破碎。

(5)桩帽过大,桩帽与桩顶接触不平。1.4.3.防治措施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桩制作时要振捣密实,养护期不宜少于28d。

(2)桩顶处主筋应平齐(整),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保护层厚度一致。

(3)桩制作时,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不能过大,以3cm为宜,沉桩前对桩进行全面检查,用三角尺检查桩顶的平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桩不能使用或经处理(修补)后才能使用。

(4)按地质条件和断面尺寸形状选用桩锤,严格控制桩锤的落距,遵照“重锤低击”,严禁“轻锤高击”。

(5)施工前,认真检查桩帽与桩顶的尺寸,桩帽一般大于桩截面周边2cm;如桩帽尺寸过大和翘曲变形不平整,应进行处理后方能施工。

(6)发现桩头被打碎,应立即停止沉桩,更换或加厚桩垫。如桩头破裂较严重,将桩顶补强后重新沉桩。

1.5 断桩 1.5.1.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贯入度突然增大。

1.5.2.原因分析

(1)桩身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或原材料不符合要求,使桩身局部强度不够。

(2)桩在堆放(搁置)、起吊、运输过程中,不符合规定要求,产生裂缝,再经锤击而出现断桩。

(3)接桩时,上下节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而产生弯曲,或焊缝不足,在焊接质量差的部位脱开。

(4)桩制作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值,沉桩时桩身发生倾斜。(5)桩的细长比过大。沉桩遇到障碍物,垂直度不符合要求,采用桩架校正桩垂直度,使桩身产生弯曲。

1.5.3.防治措施

(1)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C30,制桩时各分项工程应符合有关验评标准的规定,同时,必须要有足够的养护期和正确的养护方法。

(2)堆放、起吊、运输中,应按照有关规定或操作规程,当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严禁使用。

(3)接桩时,要保持相接的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构造及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4)沉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全面检查,若桩身弯曲大于1%桩长,且大于20mm的桩,不得使用。

(5)沉桩前,应将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在初步沉桩过程中,若桩发生倾斜、偏位,应将桩拔出重新沉桩;若桩打入一定深度,发生倾斜、偏位,不得采用移动桩架的方法来纠正,以免造成桩身弯曲;一节桩的细长比一般不超过40,软土中可适当放宽。

(6)在施工中出现断桩时,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处理。1.6 沉桩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

1.6.1.现象→沉桩结束时,桩端入土深度、贯入度等指标不符合设计要求。

1.6.2.原因分析

(1)勘探资料不准,设计选择的持力层和桩尖标高不当,或设计错误。

(2)桩锤选择不当。

(3)沉桩顺序不当(错误),如采用四周往中间打,中间土被挤密后,导致沉桩困难。

(4)桩头破碎或桩身断裂,致使沉桩不能正常进行。1.6.3.防治措施

(1)核查地质报告,必要时应补勘。(2)正式施工前,先打2根试桩,以检验设备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工程地质资料,结合桩断面尺寸、形状,合理选择沉桩设备和沉桩顺序。

(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桩顶击碎和桩身断裂。

(4)遇硬夹层时,可采用钻孔法钻透硬夹层,把桩插进孔内,以达到设计要求。

2.静压桩 2.1 桩位偏移

2.1.1.现象→沉桩位移超出规范要求。2.1.2.原因分析

(1)桩机定位不准,在桩机移动时,由于施工场地松软,致使原定桩位受到挤压而产生位移。

(2)地下障碍物未清除,使沉桩时产生位移。(3)桩机不平,压桩力不垂直。2.1.3.防治措施

(1)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适当处理,增强地耐力;在压桩前,对每个桩位进行复验,保证桩位正确。(2)在施工前,应将地下障碍物,如旧墙基、混凝土基础等清理干净,如果在沉桩过程中出现明显偏移,应立即拔出(一般在桩入土3m内是可以拨出的),待重新清理后再沉桩。

(3)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桩机平整,不能桩机未校平,就开始施工作业。

(4)当施工中出现严重偏位时,应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理,如采用补桩措施,按预制桩的补桩方法即可。

2.2 沉桩深度不足

2.2.1.现象→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标高。2.2.2.原因分析

(1)勘探资料不准,设计选择的持力层和桩尖标高不当,或设计错误。

(2)在沉桩时遇到下层土为粉砂层或硬夹层,沉桩时穿不透而达不到标高。

(3)在沉桩过程中,因故停压,停歇时间太长,土体固结,无法沉到规定标高。

(4)由于桩身强度不够,桩身被压碎,而无法沉到设计标高。(5)由于桩身倾斜,而用桩机强行校直,产生桩身断裂、错位而达不到设计标高。2.2.3.防治措施

(1)在施工前,应核查地质钻探资料,一般宜用大吨位桩机。(2)桩机必须满足沉桩要求,确保桩机在施工前和沉桩过程中机械完好,一旦出现故障,应及时抢修。

(3)按设计要求与规范规定验收预制桩质量合格后才能沉桩。(4)桩机必须保持平整且垂直,一旦出现桩身倾斜,不得强行校正。

(5)遇有硬土层或粉砂层时,可采用植桩法或射水法施工。

3、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3.1 成孔质量不合格

3.1.1.现象→⑴ 坍孔:孔壁坍塌。⑵ 斜孔:桩孔垂直度偏差大于1%。⑶ 弯孔:孔道弯曲,钻具升降困难,钻进时机架或钻杆晃动,成孔后安放钢筋定或导管困难。⑷ 缩孔:成孔后钢筋笼安放不下去。⑸ 孔底沉渣厚度超过允许值。⑹ 成孔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3.1.2.原因分析

(1)坍孔原因有:① 孔口护筒埋置不当;② 孔内静水压力不足;③ 护壁泥浆指标选用不当;④ 钻进过快或停留一处空钻时间过长;⑤ 清孔时间太长或成孔后未及时浇注;⑥ 施工过程中对孔壁扰动太大。(2)造成斜孔、弯孔事故的原因主要有:① 钻杆垂直度偏差大;② 钻头结构偏心;③ 开孔时,进尺太快,孔形不直;④ 孔内障碍物或地层软硬不均,钻进时产生偏斜。

(3)造成缩孔的原因主要有:塑性土膨胀;钻头直径偏小。(4)造成孔底沉渣厚度超允许值的原因主要有:① 孔内泥浆的比重、粘度不够,携带钻渣的能力差;② 清孔方法不当,孔底有流沙或孔壁坍塌;③ 停歇时间太长。

3.1.3.防治措施

(1)机具安装或钻机移位时,都要进行水平、垂直度校正。钻杆的导向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潜水钻的钻头上应配有一定长度的导向扶正装置,成孔钻具(导向器。扶正器、钻杆、钻头)组合后对中垂直度偏差应小;② 利用钻杆加压的正循环回转钻机,在钻具中应加设扶正器,在钻架上增设导向装置,以控制提引水龙头不产生大的晃动;③ 钻杆本身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0.2%以内。

(2)选用合适型式的钻头,检查钻头是否偏心。

(3)正确埋置护筒:① 预先探明浅层地下障碍物,清除后埋置护筒。② 依据现场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决定护筒埋置深度,一般粘性土≮1m,砂土及松软填土≮1.5m;保证下端口埋置在较密实土层,护筒外围用粘土等渗漏小的材料封填压实;护筒上口高出地面100mm;护筒内径比设计桩径大100mm且有一定刚度。③ 做好现场排水工作,如水位变化引起孔内外水压差变化大,可加高护筒,增大水压差调节能力。

(4)制备合格的泥浆:① 重视对泥浆性能指标的控制;② 当在淤泥质土或流沙中钻进时,宜加大泥浆的比重(1.2~1.3),且钻进采用低转速慢进尺;③ 在处理弯孔、缩孔时,如果需提钻进行上下扫孔作业时,应先适当加大泥浆比重(通常是投入适量浸泡过的粘土)。

(5)选择恰当的钻进方法:① 开孔时5m以内,宜选用低转速慢进尺,每进尺5m左右检查一次成孔垂直度;② 在淤泥质土或流沙中钻进时,应控制转速和进尺,且加大泥浆比重(或投入适量浸泡过的粘土);③ 在有倾斜的软硬土层钻进时,应控制进尺,低转速钻进;④ 在回填后重钻的弯孔部位钻进时,也宜用低转速慢进尺,必要时还要上下扫孔;⑤ 在粘土层等易缩孔土层中钻进时,应选择同设计直径一样大的钻头,且放慢进尺速度;⑥ 在透水性大或有地下水流动的土层中钻进时要加大泥浆比重。

(6)加强测控,确保钻进深度和清孔质量。3.2 钢筋笼的制作、安装质量差

3.2.1.现象→(1)安装钢筋笼困难。(2)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3)下放导管困难。

3.2.2.原因分析(1)孔形呈现斜孔、弯孔、缩孔或孔内地下障碍物清理不彻底。(2)钢筋笼制作偏差大;运输堆放时变形大;孔内分段钢筋笼对接不直;下孔速度过快使下端插到孔壁上。

(3)钢筋笼上浮的主要原因是:导管挂碰钢筋笼或孔内混凝土上托钢筋笼。

3.2.3.防治措施

(1)抓好从钢筋笼制作到孔内拼装焊接全过程的工作质量。(2)提高成孔质量,出现斜孔、弯孔时不要强行进行下钢筋笼和下导管作业。

(3)安放不通长配筋的钢筋笼时,应在孔口设置钢筋笼的吊扶设施。

(4)在不通长配筋的孔内浇混凝土时,当水下混凝土接近钢筋笼下口时,要适当加大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减小提升导管的幅度旦不宜用导管下冲孔内混凝土,以便钢筋笼顺利埋入混凝土之中。

(5)在施工桩径800mm以内,孔深大于40m的桩时,应设置导管扶正装置。

(6)合理安排现场作业,减少成桩作业时间。3.3 成桩桩身质量不良 3.3.1.现象→(1)成桩桩顶标高偏差过大。(2)桩身混凝土强度偏低或存在缩颈、断桩等缺陷。

3.3.2.原因分析

(1)成桩桩顶标高偏差较大的原因主要是标高误判:① 孔底回淤量过大,造成桩顶浮浆层较厚,测量混凝土标高不准;② 孔内局部扩孔,混凝土充盈量大,未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上升情况,灌注量不足。

(2)断桩的原因主要有:① 混凝土坍落度偏小,或骨料粒径偏大,造成导管内混凝土拒落;② 导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太浅,或下口脱离了混凝土面层使部分桩顶浮浆混凝土保留在桩身上;③ 因排除现场施工故障,使混凝土灌注中断时间过长;④ 导管拼接质量差,管内漏气、漏水;⑤ 浇混凝土时发生坍孔。

3.3.3.防治措施

(1)深基坑内的桩,宜将成桩标高提高50~80cm。(2)防止误判,准确导管定位。

(3)加强现场设备的维护;现场要有备用的混凝土搅拌机,导管拼接质量通过0.6MPa试压合格方可使用。

(4)灌注混凝土时要连续作业,不得间断。4 锤击沉管夯扩灌注桩 4.1 成孔质量差 4.1.1.现象→(1)锤击沉管达不到设计标高。(2)锤击沉管后管内有水或内夯扩后管内有水。

4.1.2.原因分析

(1)沉管达不到设计标高的主要原因有:① 局部的地质情况复杂,遇有各类地下障碍物;② 持力层的变化大,施工失控;③ 沉桩管偏斜;④ 以砂层为持力层时,群桩施工影响砂层,使砂层越挤越密;⑤ 地下水位的下降,也会发生沉管困难。

(2)造成外管内有水的原因是止水封底措施失效:① 封底用的干硬性混凝土搅拌不匀而透水;② 内管和外管长度差偏小,不能形成止水饼。

(3)内夯扩施工时,内外管共同下沉的标高低于原沉管标高,使原有止水失效。

4.1.3.防治措施

(1)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和桩锤。

(2)群桩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宜采取由里层向外层扩展的施工顺序。

(3)因沉管贯入度偏小而达不到设计标高的桩,可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制定补救方案,可采取调整夯扩参数,增加内夯扩混凝土投料量的方法,来补偿桩长的不足。

4.2 钢筋笼位置偏差大 4.2.1.现象→成桩钢筋笼的标高超过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4.2.2.原因分析

(1)受邻桩施工振动影响,造成钢筋笼下滑。

(2)局部土层松软,桩身混凝土充盈量大,使成桩桩顶偏低。4.2.3.防治措施

(1)成孔后在孔口将钢筋笼顶端用铁丝吊住,以防下滑。(2)控制钢筋笼安装高度,在投放钢筋笼以前用内夯管下冲压实管内混凝土。

(3)外管内混凝土的最后投料要高于钢筋笼顶端一定高度,一是预留一定余量,二是避免桩锤压弯钢筋笼。

4.3 桩身质量常见缺陷

4.3.1.现象→(1)外管被埋,即在灌注混凝土以后,外管拔起困难。(2)内管被埋,即在内夯扩作业后,内管拔起困难。(3)外管内混凝土拒落,即在灌注混凝土后,拔起外管时,内管同时向上,外管内混凝土拒落。(4)缩颈、断桩。(5)桩顶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6)成桩桩头直径偏小。

4.3.2.原因分析(1)外管被埋的主要原因:①施工机械起吊能力不足;② 沉管作业时,最终贯人度偏小,拔外管时,外壁摩阻增大;③ 外管下端破裂。

(2)内管被埋的主要原因:① 内夯管底端与外管内壁之间被碎石或异物卡住;内夯管在夯扩施工中产生变形;② 内外管下端长度差偏小,造成内夯管拔起时下端吸泥;③ 沉管时外管变形后卡住了内夯管。

(3)外管内混凝土拒落的主要原因:① 内外管下端长度偏差过大,在内夯扩作业后,外管下口形成管塞子,堵住了外管下口,使外管内混凝土无法流出;② 灌注混凝土以后,间隔时间过长,拔外管作业时,管内混凝土初凝;③ 外管内钢筋笼受压变形后混凝土被卡住。

(4)缩颈、断桩的主要原因:① 外管内混凝土拒落;② 群桩施工影响,浇注不久的桩身混凝土受邻桩施工振动或土体挤压影响而剪断,或因地基土隆起将桩拉断;③ 在流态的淤泥质土层中孔壁坍塌;④ 外管内严重进水,造成夹层;⑤ 钢筋笼部位混凝土坍落度偏小,使桩身在钢筋笼下端产生缩颈。

(5)成桩桩顶位置偏差大的原因:① 受群桩施工影响,将已成桩桩身上部挤动移位;② 受地下障碍物影响或机架垂直度偏移较大,造成沉管偏移或斜桩。(6)成桩桩头直径偏小的原因:① 受群桩施工振动、挤压影响,桩孔缩小,桩顶混凝土上升;② 成桩作业拔起外管时,速度偏快。

4.3.3.防治措施

(1)防止外管被埋措施:① 选择机械起重能力应有余量,发生外管被埋时,可配置千斤顶等辅助起重没备顶托,同时用桩锤轻击内外管以克服外管静摩阻力;② 控制沉管的最终锤击贯入度不宜太小;③ 成桩应连续作业;在粘土层较厚或地下水位较高地区施工,宜在外管下端加焊钢筋外箍(通常φ14~φ16)。

(2)防止内管被埋的措施:① 选用内夯管的钢管管壁不能过小,宜大于10mm;② 内夯管下端的底板直径与外管内径差应小于10mm,内外管下端高差140~150mm为宜;③ 一次配足止水封底的干硬性混凝土用量,在遇有桩底流沙层容易吸泥时,要适当加大封底于硬性混凝土的用量;④ 沉管作业时,要避免外管偏斜;⑤ 在发生内夯管拔起困难时,可临时改用拔外管的主卷扬机拔内夯管。

(3)防止外管内混凝土拒落的措施:① 桩身混凝土坍落度应分段调整,内夯扩大头部分坍落度3~5cm,无钢筋笼的桩身部位坍落度5~7cm,在钢筋笼部位宜用坍落度7~9cm;② 防止在内夯管下落时压弯钢筋笼,造成管内混凝土拒落。

(4)缩颈、断桩的防治措施:① 正确安排打桩顺序,同一承台的桩应连续打完,桩距小于4倍桩径或初凝后不久的群桩施工,宜采用跳打或控制间隔时间方法,一般间隔时间为一周;② 防止在内夯管下落时压弯钢筋笼,造成管内混凝土拒落;③ 在流态淤泥质土层中施工,应采用较低的外管提升速度,一般控制在60cm/min左右;④ 在管内混凝土下落过快时,应及时在管内补充混凝土;⑤ 外管内进水时,应及时用干硬混凝土二次封填。

(5)桩顶位置偏差大的防治措施:① 在沉管作业时,应先复测桩位,在沉管作业时发现桩位偏移要及时调整;② 机架垫木要稳,注意经常调整机架的垂直度;③ 用桩位钎探的方法,清除浅层地下障碍物。

(6)成桩桩头直径偏小的防治措施:① 成桩作业后,桩顶混凝土以上须及时用干土回填压实,避免受挤压和振动;② 成桩作业时,将内夯管始终轻压在外管内的混凝土面层上,控制拔管速度不宜过快。振动沉管灌注桩 5.1 桩身缩颈

5.1.1.现象→成桩直径局部小于设计要求。5.1.2.原因分析

(1)在淤泥质软土层中施工,由于沉管时土体受振动影响,局部套管四周的土层产生反压力,当拔管后,这种压力反过来挤向新灌注的混凝土,使桩身局部断面缩小,造成缩颈。

(2)设计桩距过小,施工邻近桩时,挤压已成桩,使其缩颈。(3)拔管速度过快,管内混凝土的存量过少,拔管时,混凝土还未流出套管外,桩孔周围的土迅速回缩。

(4)混凝土坍落度过小,和易性差,使混凝土不能顺利灌入,被淤泥或淤泥质土填充,造成桩在该层缩颈。

5.1.3.防治措施

(1)施工前根据地质报告和试桩情况,在易缩颈的软土层中,严格控制拔管速度,采取“慢拔密击”方法。

(2)对于设计桩距较小者,采取跳打法施工。

(3)在拔管过程中,桩管内应保持2.0m以上高度的混凝土,或不低于地面,以防混凝土中断形成缩颈。

(4)严格控制拔管速度,当套管内灌人混凝土后,须在原位振动5~10s,再开始拔管,应边振边拔,如此反复至桩管全部拔出,当穿过易缩颈的软土层时必须采用反插法施工。

(5)按配合比配制混凝土,混凝土需具有良好的和易性。(6)在流塑状淤泥质土中出现缩颈,采用复打法处理。5.2 断桩

5.2.1.现象→桩身成形不连续、不完整。5.2.2.原因分析

(1)拔管时,混凝土还未流出套管外,桩孔周围的土迅速回缩。(2)地下水位较高时,桩尖与桩管的封闭性能差,地下水进入桩管,造成混凝土严重离析。

(3)桩距较小时,成形不久的桩身混凝土在邻桩施工产生的挤压和振动影响下,造成桩身横向或斜向断裂。

(4)混凝土未及时补灌,桩管拔离混凝土面时,混凝土面被泥土覆盖而致断桩。

5.2.3.防治措施

(1)控制拔管速度,桩管内确保2.0m以上高度的混凝土,对怀疑有断桩和缩颈的桩,可采取局部复打或反插法施工,其深度应超过有可能断桩或缩颈区1.0m以上。

(2)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施工时,应事先在管内灌入1.5m左右的封闭混凝土,防止地下水渗入。

(3)选用与桩管内径匹配、密封性能好的混凝土桩尖。(4)桩距小于3.0~3.5倍桩径时,采用跳打或对角线打的施工措施来扩大桩距,减少振动和挤压影响。

(5)合理安排打桩顺序和桩架行走路线。

(6)桩身混凝土强度较低时,尽量避免振动和外力干扰,当采用跳打法仍不能防止断桩时,可采用控制停歇时间的办法来避免断桩。

(7)沉管达到设计深度,桩管内未灌足混凝土时不得提拔套管。(8)对于断桩、缩颈(严重)的部位较浅时,可在开挖后将断的桩段清除,采用接桩的方法将桩身接至设计标高,如断桩的部位较深时,一般按设计要求进行补桩。

5.3 桩身混凝土质量差

5.3.1.现象→(1)桩身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2)桩身混凝土局部缺陷。

5.3.2.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搅拌不均匀。(2)拔管速度快,留振时间短,振捣不密实。

(3)采用反插法时,反插深度大,反插时活瓣向外张开,将孔壁四周的泥挤进桩身,致使桩身夹泥。

(4)采用复打法时,套管上的泥未清理干净,管壁上的泥带入桩身混凝土中。

2.3.3.防治措施

(1)对于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和易性良好,坍落度控制在6~10cm之间。

(2)严格控制拔管速度,保持适当留振时间,拔管时,用吊锤测量,随时观察桩身混凝土灌入量,发现混凝土充盈系数小于1时,应立即采取措施。(3)当采用反插法时,反插深度不宜超过活瓣长度的2/3,当穿过淤泥夹层时,应适当放慢拔管速度,并减少拔管高度和反插深度。

(4)当采用复打法施工时,拔管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桩管外壁、活瓣桩尖和地面上的污泥,前后两次沉管的轴线必须重合。

(5)对于桩身混凝土质量较差、较浅部位,清理干净后,按接桩方法接长桩身,对于较严重、较深部位,应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理。

5.4 桩长不足

5.4.1.现象→成桩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5.4.2.原因分析:(1)勘探资料不准或不足。(2)遇有硬夹层、大石块、混凝土块等地下障碍物。(3)施工机械的激振力、振幅、频率等振动参数不合,桩管沉不到设计要求深度。(4)桩距较小挤密土层,桩管沉不下。

5.4.3.防治措施

(1)在有代表性的不同位置先打试桩,与地质资料核对是否相符,并确定施工机械、施工工艺以及技术要求是否适宜,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事先会同勘察、设计、监理、建设等有关单位进行协商。

(2)对桩位下埋深较浅的障碍物,清除后填土再打;对埋置较深者,移位重打。对于较厚的硬夹层,施工确有困难时,可会同设计、勘察、建设等有关单位进行协商处理。(3)根据工程地质资料,选择激振力等振动参数合适的机械设备,如由于正压力不足而使桩管沉不下,可采取加配重和加压的办法来增加正压力,若振动沉管时,由于振动激振力不够,可更换大一级的锤。

(4)打桩时,合理选择打桩顺序。5.5 钢筋笼上浮或下沉

5.5.1.现象→桩身中的钢筋笼高于或低于设计标高。5.5.2.原因分析

(1)水准控制点错误,致使桩顶标高不准。

(2)受相邻桩施工振动影响,使钢筋笼沉入混凝土中。5.5.3.防治措施

(1)施工中经常复测水准控制点并加以妥善保护。(2)钢筋笼放入混凝土后,在上部将钢筋笼固定。

(3)当已成桩的钢筋笼顶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将主筋或钢筋笼截去或接至设计标高。基坑支护开挖工程 6.1 止水失效

6.1.1.现象→开挖后支护结构出现明显渗水现象。6.1.2.原因分析(1)采用深搅桩等围护结构后土体止水处理时,提升速度快,搅拌不均匀,桩体搭接不严密,产生缝隙。

(2)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围护结构因设计不合理,挖土不规范等原因产生过大位移,引起土体开裂。

6.1.3.防治措施

(1)严格审查基坑支护、止水帷幕的设计方案。

(2)深搅桩施工时,应严格施工管理,把好施工质量关,控制桩身垂直度,确保搭接严密,尤其是水灰比和喷浆提升速度,均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

(3)地下连续墙施工,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搭接处须严密,确保浇灌混凝土质量,混凝土中掺入防渗剂。

(4)如已发生渗漏则采取压密注浆补漏或采用高压旋喷桩补漏等有效措施。

(5)当出现位移较大及坑壁裂缝渗水的现象时,应停止土方开挖,并采取紧急补救措施。

6.2 降水效果不好

6.2.1.现象→土层含水量高,基坑开挖困难。6.2.2.原因分析

(1)降水井数量不足,井深不够。(2)降水井施工时,洗井工作马虎或滤料含泥过多造成堵塞。(3)抽吸水泵功率小。

(4)降水井和回灌井的距离小,两井相通,形成降水井仅抽吸回灌井点的水,而使基坑内的水无法下降。

6.2.3.防治措施

(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认真洗井直到渗水通畅,严格控制滤料质量。

(2)井管滤头宜设在透水性较好的土层中。

(3)在支护结构外约1.0m挖排水沟,坑内需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水泵抽除积水。

(4)选用与井径、渗透水量相匹配的潜水泵。(5)抽吸设备排水口应远离基坑,以防排水渗入坑内。(6)施工前应对管井、抽水设备进行保养、检修和试运转。(7)为防止降水井和回灌井两井相通,两井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其距离一般不宜小于6m。

6.3支护结构失效

6.3.1.现象→基坑开挖或地下室施工时,支护结构出现位移、裂缝,严重时支护结构发生倒塌现象。

6.3.2.原因分析(1)设计方案不合理,或过分考虑节约费用,造成支护不足。(2)支护结构施工质量低劣,发生断裂、位移和失稳。(3)埋入坑下的支护结构锚固深度不足引起管涌。(4)止水帷幕质量差,地下水带动砂、土渗入基坑。(5)开挖方法不当。(6)基坑边附加荷载过大。6.3.3.防治措施

(1)深基坑支护方案必须考虑基坑施工全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工况条件,综合运用各种支撑支护结构及止水降水方法,确保安全、经济合理,并经专家组审核评定。

(2)制定合理的开挖施工方案,严格按方案进行开挖施工。(3)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信息化,各道工序严格把关,加强实时监控,确保符合规范规定的设计要求。

(4)基坑开挖边线外,1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禁止堆放大的施工荷载和建造临时用房。地下室防水工程 7.1 混凝土墙裂缝漏水

7.1.1.现象→混凝土墙面出现垂直方向为主的裂缝。有的裂缝因贯穿而漏水。7.1.2.原因分析

(1)地下室墙体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收缩与温差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2)收缩裂缝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配合比;水、砂、石、外加剂、掺合料质量;施工时计量、养护。

(3)设计不当,地下墙体结构长度超过规范允许值。7.1.3.防治措施

(1)墙外没有回填土,沿裂缝切槽嵌缝并用氰凝浆液或其它化学浆液灌注缝隙,封闭裂缝。

(2)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

(3)设计应按规范要求控制地下墙体长度,特殊形状地下结构和必须连续的地下结构,设计上应采取措施。

(4)应采用覆盖后浇水养护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规范规定,同时还应防止气温陡降可能造成的温度裂缝。

7.2 施工缝漏水

7.2.1.现象→沿施工缝渗漏水。

7.2.2.原因分析:对施工缝留置、处理不当。7.2.3.防治措施(1)选择正确接缝的形式。

(2)处理好接缝:拆模后随即用钢丝板刷将接缝刷毛,清除浮浆,扫刷干净,冲洗湿润。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水平接缝上铺设1:2.5水泥砂浆25mm左右。浇筑混凝土须细致振捣密实。

(3)平缝表面洗刷干净,将橡胶止水条的隔离纸撕掉,居中粘贴在接缝上,搭接长度不少于50mm,随后即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4)沿漏水部位可用氰凝、丙凝等灌注堵塞漏水的通道,再用氰凝浆涂刷施工缝内面,宽度不少于600mm。

7.3 变形缝漏水

7.3.1.现象→地下室沿变形缝处漏水。

7.3.2.原因分析:(1)埋入式止水带铺设、固定不当,有接头处脱胶。(2)后埋式止水带没有处理好而渗漏水。

7.3.3.防治措施

(1)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质量必须合格,搭接接头要锉成斜坡毛面,用XY-401胶粘压牢固;止水带在转角处要做成圆角,且不得在拐角处接槎。

(2)缝内嵌入沥青木丝板,表面嵌两条BW橡胶止水条,上面粘贴橡胶止水带,再用压板、螺栓固定。

(3)后埋式止水带须全部剔除,用BW橡胶止水条嵌入变形缝底,重新铺贴好止水带,再浇混凝土压牢。7.4 穿墙管漏水 7.4.1.现象→周边漏水。7.4.2.原因分析

管周的混凝土未振捣密实,有的穿墙管没有焊止水环,有的没有清除管外壁的锈斑。

7.4.3.防治措施

(1)管下混凝土漏水的处理→将管下漏水的混凝土凿深 250mm,如果水的压力不大,用快硬水泥胶浆堵塞:【 注 ① 水玻璃水泥胶堵漏法:水玻璃和水泥的配合比为1︰0.6;从搅拌到操作完毕不宜超过2min,操作时应迅速压在漏水处;② 水泥快燥精胶浆堵漏法:水泥和快燥精的配合比为2:1,凝固时间约1min,将拌好的浆液直接压堵在漏水处,待硬化后再松手;③ 经堵塞不漏水后,随即涂刷一度纯水泥浆,抹一层1:2水泥砂浆,厚度控制在5mm左右,养护22d后,涂水泥浆一度,然后抹第二层1:2.5水泥砂浆,与周边要抹实、抹平;④ 也可用其它有效的堵漏剂堵塞。】

(2)加焊10mm×100mm以上的止水环,要求双面满焊,当混凝土墙厚度大于500mm时,可焊两道止水环。

(3)在预埋大管径(直径大于800mm)时,在管底开设浇筑振捣排气孔,可以从孔内加灌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动器插入孔中再振捣,迫使空气和泌水排出,以使管底混凝土密实。(4)预埋管外擦洗干净,粘贴BW止水条,撕掉隔离纸,靠自身粘性粘贴在外管上,位置同止水环;浇混凝土时要有专人负责,确保位置准确。

7.5 后浇带漏水

7.5.1.现象→地下室沿后浇缝处渗漏水。7.5.2.原因分析

(1)后浇缝两侧的杂物没有清除干净;两侧混凝土没有浇捣密实。(2)后浇混凝土收缩性大;新旧混凝土接合处不密实,后浇混凝土养护不好。

7.5.3.防治措施

(1)必须全面清除后浇缝两侧的杂物,如油污等;打毛混凝土两侧面。

(2)后浇混凝土的间隔时间,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完成30~ 40d之间。宜选择气温较低的季节施工,可避免混凝土因冷缩而裂缝。要配制补偿性收缩混凝土。

(3)要认真按配合比施工,搅拌均匀,随拌随灌筑,振捣密实,两次拍压,抹平,湿养护不少于7d。

第四篇: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报告

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报告

4、监理单位意见: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是否按图纸要求施工(桩检测或特殊基础检测情况);出现问题是否按设计要求变更;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情况。(评定合格)

主体工程验收报告

3、监理单位意见:主体工程是否按设计文件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过程控制中是否满足强制性标准要求;主体工程分部质量验收情况。(评定合格)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封面中工程名称:(工程名称填写要与施工图审查报告中工程名称相一致。)监理单位:(单位名称必须填写全称。)

主页划横线为主报建设单位:(按建设单位公章全称填写建设单位名称。)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填写要与施工图审查报告中工程名称相一致。工程概况中的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层数等内容,应以竣工图为准。)工 程 质 量 评 估 意 见

地基与基础工程:

(建议填写“质量合格”等字样。如果质量不合格,不能提交此报告。)主体结构工程:

(建议填写“质量合格”等字样。如果质量不合格,不能提交此报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建议填写“质量合格”等字样。如果质量不合格,不能提交此报告。)建筑屋面工程:

(建议填写“质量合格”等字样。如果质量不合格,不能提交此报告。)建筑节能工程:

(建议填写“质量合格”等字样。如果质量不合格,不能提交此报告。)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建议填写“质量合格”等字样。如果质量不合格,不能提交此报告。)

建筑电气工程:

(建议填写“质量合格”等字样。如果质量不合格,不能提交此报告。)

智能建筑工程:

(建议填写“质量合格”等字样。如果质量不合格,不能提交此报告。)

通风与空调工程:

(如果有建议填写“质量合格”等字样,如果没有建议填写“无此项分部”等字样。

如果质量不合格,不能提交此报告。)

电梯工程:

(建议如果有填写“质量合格”等字样,如果没有建议填写“无此项分部”等字样。

如果质量不合格,不能提交此报告。)

质量事故处理情况:

(如果有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如果没有建议填写“无”等字样。)

单 位 工 程 质 量 评 估 意 见

1、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约定的内容:(建议填写“已全部完成”等字样。如果未完成,不能提交此报告。)

2、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建议填写“齐全、完整”等字样。如果不齐全、完整,不能提交此报告。)

3、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建议填写“齐全、完整”等字样。如果不齐全、完整,不能提交此报告。)

4、工程质量:(建议填写“符合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不存在结构安全隐患”等字样。

如果不符合要求或存在隐患,不能提交此报告。)

5、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等有关部门责令整改的问题:

(建议填写“全部整改完毕”等字样。如果未完成,不能提交此报告。)

6、单位工程质量意见:(建议填写“合 格”等字样。如果不合格,不能提交此报告。)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单位负责人签字:(必须由本人签字。)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封面中工程名称:(工程名称填写要与施工图审查报告中工程名称相一致。)

建设单位:(单位名称必须填写全称。)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填写要与施工图审查报告中工程名称相一致;工程地址、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层数、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物安全等级等内容,应以竣工图为准;工程造价按施工合同填写;开工日期、竣工日期按实际情况填写。

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应按单位公章全称填写。)

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

(建议填写“已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等字样。如果未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能提交此报告。)对参建单位各方主体质量行为评价

勘察单位:

① 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情况:(建议填写“严格执行或能够执行”等字样。

② 如果未执行,不能提交此报告。)

②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建议填写“严格执行或能够执行”等字样。

如果未执行,不能提交此报告。)

设计单位:

① 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情况:(建议填写“严格执行或能够执行”等字样。

② 如果未执行,不能提交此报告。)

②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建议填写“严格执行或能够执行”等字样。

如果未执行,不能提交此报告。)

施工单位:

① 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情况:(建议填写“严格执行或能够执行”等字样。

② 如果未执行,不能提交此报告。)

②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建议填写“严格执行或能够执行”等字样。

如果未执行,不能提交此报告。)

监理单位:

①质量行为:(建议填写“符合要求”等字样。如果不符合要求,不能提交此报告。)②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建议填写“严格执行或能够执行”等字样。

如果未执行,不能提交此报告。)

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程序和内容:

{建议参照(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建建[2000]142号

文第六条第四款填写“

1、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分别汇报工程合同

履约情况和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2、审阅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工程档案资料。

3、实地查验工程质量。

4、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质量和各管理环节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形成经验收组人员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等字样。}

工程竣工验收组织形式:

{建议参照(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

建建[2000]142号文第四条填写“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验收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竣工验收现场监督”等字样。}

工 程 竣 工 验 收 意 见

{建议填写下列内容:

1、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3、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4、有规划、环保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对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应填写“有规划、公安消防、环保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

5、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检查中(按实际发生写)责令整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6、工程竣工组织形式、程序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7、地基与基础和主体工程结构安全可靠,各项使用功能满足要求。

结论: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等字样。}以上任何一条不符合要求,不能提交此报告。

验 收 组 人 员 签 字

姓 名:(必须本人签字)单位:(填写参建单位公章全称)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必须由本人签署。)

重新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建议填写下列内容: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验收组提出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结论: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等字样。如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验收组提出的问题未整改完毕,不能提交此报告。)

验 收 组 人 员 签 字

姓 名:(必须本人签字)单位:(填写参建单位公章全称)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必须由本人签署。)

第五篇:地铁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探讨

地铁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探讨

李志敏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

43006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产品,随着车辆总量的增加,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各大城市开始兴建地铁。在地铁建设施工中,地铁车站的深基坑开挖一直是一个难点,在开挖过程中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给地铁建设留下了很多的安全隐患。本文笔者就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过程中深基坑支护的类型与选择做出了分析,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施工控制要点、相关维护方案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技术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众所周知,在20世纪70年代末基坑工程开始在我国展开广泛的推广,那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刚好处于兴盛的时期,基本建设越来越多,相应的基坑也越来越深了,开挖深度也就更深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很多的城市拥有了轨道交通线。因为轨道交通线路很多都是从市中心穿越的,但是随着地下空间开发的速度不断的加快,现在的基坑越挖越大、越挖越深。由于深基坑工程的风险高、影响因素多等特点,深基坑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良影响和很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国已经有不少学者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而且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设计过程中深基坑支护的类型与选择

在各种类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基坑的开挖,对于一些较小的施工项目,基坑的开挖深度较小。可以采用直接开挖和放坡开挖两种简单方便的模式。但是对于大型的建筑工程或者是周围的施工空间较为狭窄的情况就需要进行基坑支护。进行基坑支护的主要作用是起到挡土的作用,另外一个方面进行基坑支护可以对周围的建筑物和环境有一个较好的保护作用。、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的形式主要是采用热轧型的钢材进行钳口和锁口,将钢板桩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钢板墙结构,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挡水和挡土的作用。目前常用的钢板桩支护结构形式主要有Z形、U形和直腹板等结构形式,因为钢板的加工工艺比较简单,材料的来源也比较广泛。所以采用钢板桩支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深层搅拌水泥桩

水泥搅拌主要是起到对软土地基的一个加固和饱和的作用。水泥起到了固化剂的作用,利用水泥和软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的反应,能够形成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体,使得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并且也增大了软土地基额变形模量。根据相关试验研究表明,当水泥掺入比在8%~20%之间,水泥土重度比可以提高约3%~5%左右,而且水泥土的含水量可以降低10%,可以看出水泥土可以明显的起到改良土质的作用。而且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一般可以达到0.3MPa以上,相比于未处理的软土地及其抗压强度提高了几十倍由于水泥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抗拉强度一般等于(0.15~0.25)抗压强度之间,这意味着水泥土抗拉强度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主要是在利用钢筋混凝土在柱子之间进行挖孔,钻孔灌注桩是挡土结构的重要组成形式,主要是在桩与桩之间进行柱子的布置。使得相邻的桩之间能够很好的联系在一起,然后通过钢筋混凝土胶管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

4、锚喷网支护

一般指联合使用锚杆和喷混凝土或喷浆的支护。锚喷网支护在深基坑支护中是利用比较多的,锚喷支护常紧跟开挖掘进,平行作业,特别是在隧洞或地下厂房施工中采用分部开挖的方式时,可随着开挖断面的扩大,边挖边喷,直至全断面完成。

深基坑的支护工程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在基坑支护过程中要用到结构力学和土力学等学科的内容。另外也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针对具体的工程实际问题要进行基坑支护方案的优化,通过方案的优化可以不断积累深基坑支护的成果实践经验。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综合的考虑, 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安全的原则,组织技术专家组分别进行了计算和论证, 最终决定采用合适的支护结构。

二.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的控制要点

1、基坑开挖施工为地铁车站施工中一个最重要的工序,施工中按照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操作,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区分段、先支后挖”的施工原则。

2、土方开挖到各层钢管支撑底部时,及时施作钢管支撑。基坑开挖必须分段、分层、分区、对称进行。纵向放坡时,应在坡顶设置挡水土堤,防止地表水冲刷坡面和基坑外积水流入坑内。基坑开挖后及时设置坑内排水沟和集水井,防止基坑内积水。基坑纵横向放坡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取开挖时的安全坡度,要求不得陡于1:1。对暴露时间较长或可能受暴雨冲刷的纵坡采用网喷等坡面保护措施,严防纵向滑坡,3、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开挖第一层土时每一段的开挖长度一般不超过12m;其余各层开挖时,每段长度一般不超过6m,开挖时间和钢支撑安装时间在16小时和8小时。基坑开挖时严禁大锅底开挖,开挖至基底以上0.3m时,应进行基坑验收,并改用人工开挖至基底,及时封底,尽量减少对基底土的扰动。

4、施工时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支撑,严禁人员在支撑上行走,支撑表面不允许加荷载,安排专职安全员跟班作业。基坑开挖时应及时施作桩间网喷层,保证桩间土体稳定。开挖至基底后及时施作接地网。加强基坑稳定的观察和监控量测工作,以便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并通过监测反馈及时调整开挖程序。

三.保证基坑开挖的技术措施

开挖应把基坑侧壁的稳定成型放在首位,已开挖的基坑侧壁不稳定时应及时处理,不许再向下开挖。对围护桩侵入基坑开挖线以内的部分,随开挖及时凿除,为找平层施工工序做好铺垫。限制基坑开挖线以外地面堆土堆物荷载不超过20KN/m2,并做好计算校核工作,随时检查确保安全。开挖过程中随时做好基坑内的排水工作,及时排出坑内积水,确保开挖过程中基坑底部干燥,确保基坑底部强度和稳定性不被破坏。基坑内的给排水管线应将管道内水排除干净再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地质描述,做好开挖记录,当地质情况变化并与设计不符时,应立即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密切监测基坑周围水位线的变化,当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小基坑降水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其具体措施详见降水施工方案。施工中各工序应以测量监测为指导,根据水位变化,围护桩位移,轴力计的大小,基底反弹量等数据调整施工方法。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拥挤已经成为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于是地铁成了我们的首选方案,近年来,大量的地铁交通建设在各大城市兴起。为了保证通行质量,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根据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表明,根据地铁车站基坑的位置和周边建筑环境,同时结合基坑自身结构特点,提出合理的开挖顺序和方法及和其相匹配的围护方案与围护形式,能够确保地铁车站深基坑自身边坡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本文笔者已经针对这些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希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立军,某基坑支护工程局部垮塌事故剖析[J],山西建筑,2009 [2]高江,城市地铁车站施工方法选择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 [3]柯书梅,地铁车站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J],岩土工程界,2008

下载地基与基础工程深基坑排桩支护质量通病预防(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基与基础工程深基坑排桩支护质量通病预防(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2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二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 模拟考试题 一、填空 1、浅基础是指基础埋置深度小于基础宽度或小于-------深的基础工程。 2、钢筋混凝土基础适用于上部-----------,-------------,需......

    教学楼地基与基础工程小结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小结 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第四期工程教学楼及连廊位于中山市五桂山长命水大道9号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内,建筑面积:12963平方米。建设单位:广东药学院;设计单位:......

    地基与基础质量验收监督要点

    一、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监督验收的程序和要求 1、地基与基础分部(子分部)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检查,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机构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申请报告

    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申请报告广州市恒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由我公司承担施工的金碧文华小区6栋工程,现已按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合同约定的内容要求完成。经监理单位检查该......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小结5-3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小结 一、 工程概况 广州大学城建设项目房建六标学生宿舍5-3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穗石村西北部,赤练路西边。由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投资兴建,设......

    地基与基础工程构造做法讲解

    地基与基础工程构造做法讲解第一节地基1第二节基础21、钢筋混凝土灌浇桩桩头处理22、基础筏板后浇带留置43、后浇带模板支设54、地下室外墙新型止水螺杆75、剪力墙后浇带预......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番禺区Xxxxxx工程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编 写 人:日期: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xxx有限公司 xx xxx 2011年02月28日一、工程概况:Xxxx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桩基础有Φ1400旋......

    03 地基与基础工程创优措施

    地基与基础工程创优措施 1 目的 为确保地基土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掌握各类基础施工要点,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控制,特制定本措施。 2 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