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针对中国传统园林叠山法与式方面的研究论文
引论:意义、概念与方法
对“法式”问题的关注是传统设计营造研究中的一个理论传统,关系着对设计营造规律与技巧的基本认识,并对现实实践产生指导作用,比如对中国建筑史,就有着“营造法式”的长期研究。在中国园林的研究中,“法”、“式”问题也是重要的命题。晚明成书的《园冶》是中国园林史上唯一的一部造园理论专著,其中有大量对“法”与“式”的述及,但并未结合论述其关系。20世纪上半叶,阚铎先生在《园冶识语》中提出“掇山有法无式”,首次论及造园掇山的“法”、“式”间的关系。陈从周先生在1978年发表的《说园》中进一步认为“造园有法而无式”,将“有法无式”推及整个造园,这一认识此后被广为接受,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园林营构法则”。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中国风景园林传统设计理法”是“一法多式”。在当代,随着对中国传统园林研究的深入,在理论上需要对“法”与“式”问题有进一步的思考、进行学术上的梳理,从而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展开、以及实践中的有效指引。
对于“法”、“式”二词的概念,在当代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认识,二者分属不同的层面,虽然具体解释会有所差异,但层次关系明确。在建筑学界,王镇华先生针对“传统建筑所谓的法与式”,指出“法指法度规范,式指楷式、谱式、样式。后者即前者之实例(或模型)”。在园林学界,曹林娣教授提出,“ 法是理论,如因地制宜、因借等,式就是景的形象,也即具体式样。”亦有论者与西方概念相结合,认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法式’,其实包括‘法’和‘式’两个不同含义的字,即‘法则’和‘模式’,分别对应于英文的‘principle’和‘model’”,亦是较为清晰的阐释。可以看到,要对造园“法”与“式”深入讨论的话,需要进入二者所属的不同层面,在分别加以探究的基础上认识其密切关系。
叠山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营造的重要内容,是园林“山水”主题最直接的呈现,景观效果突出,往往作为全园主景,明清以来,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平地造园,稍有财力必叠假山。由于叠山有着较高的景观要求与技术难度,设计营造极为精心,有着从“法”、“式”角度认识的可能与需要;近代以来关于造园法与式的认识,首先即从叠山引出,也可说明这一点。从“法”与“式”两个层面进一步认识园林叠山设计营造,尤其有其必要性。
从而,本文将从“ 法”与“ 式”两个层面来探讨如何对中国传统园林叠山的设计营造进行研究,主旨并不在于阐述叠山“法”与“式”的具体内容,而主要在于理清思路,尤其是分析基本的思考方式、并提出可能的研究途径,也涉及对已有研究的认识以及运用于实践的可能。叠山之“法”:风格与营造
叠山之“ 法”,是作为设计营造的原则、在方法论层面的内在规律性理解,这需要通过大量的历史分析及案例考察,做出相对抽象的理论总结,从而作为设计营造中需要遵循把握的准则要求。“法”本身亦有多样性,包括不同层次的“ 法”中之“ 法”,以及根据对象特性的不同而有差异,比如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叠山之“法”都会有别。这里,着重从美学风格和实践营造这两个维度深入展开对于中国传统园林叠山之“法”研究的可能性,前者大致为关于演进的历时性认识,后者则为关于类型的共时性认识。
2.1 历史风格差异:动势与画意
从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来看,造园叠山发展出了两类基本的风格或美学原则取向:动势叠山与画意叠山,二者间有相当的差异而难以混为一谈。二者的各自特点,在本人的《“九狮山”与中国园林史上的动势叠山传统》一文中有具体论述。由于以往未被足够关注,现择其相关要点加以叙述,并结合本论题略作增补。
动势叠山是中国园林史上源远流长的假山营造方式,与象形赏石密切相关,重点在于从动势中获得生命感。晚明以前,假山营造的典型方式是“累土积石”——在土山上聚积、树立石峰,赏石和为山是一体的,对石峰动势的欣赏是假山欣赏的基本内容。著名案例如北宋汴梁的皇家园林“艮岳”假山、元代苏州的“狮子林”假山、乃至明代太仓王世贞的“弇山园”假山,都是如此。至晚明后,江南地区主流的假山营造中,叠山和置石从以往的一体转而趋向于分离;欣赏山石动势的叠山虽不再成为主流,但仍有延续,并进入纯石山的营造中,以清中期扬州“九狮山”为典型代表,此外也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动势叠山(尤其是动物象形类),至今仍能在一些园林遗存中看到。
画意叠山是晚明时在江南出现,以张南垣的“张氏之山”为代表,追求如画效果,注重自然真山的整体感,同时也有内在生命活力的追求。这种离开峰石欣赏而趋向自然形态转变的叠山新法,是与画意宗旨在园林观念中的确立密切相关的,叠山无论在细节的皴法、还是在整体的形态、乃至游赏的动态体验,都注重画意效果的追求。如张南垣的似真山局部的叠山营造,正是模仿元人画意的效果;计成在《园冶》中自述的整体性假山营造,目的也在于“宛若画意”。在晚明的特定文化氛围中,以画意为宗旨、以“宛自天开”的自然真山效果的假山营造观念与方法,成为一时主流,并且从以苏州、松江一带的江南核心区向外辐射影响,对后世影响极大,直至今日。清代沈复《浮生六记》中对狮子林假山批评的观念、苏州环秀山庄假山营造的实践,都与之一脉相承。在当代,如陈从周先生在《续说园》中认为“石无定形,山有定法。所谓法者,脉络气势之谓,与画理一也”,也正是对这种画意叠山之“法”的深刻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代以来的许多园林叠山遗存中,这两种叠山之法往往会混合并存。如晚清苏州怡园假山,据称有意模仿了环秀山庄假山,其西部确实较为整体,绝壁、洞壑,有真山之感,为画意叠山的延续;然而在与藕香榭隔池相对的假山东部,又有诸多石峰竖立而欣赏其动势,这又是动势叠山的余绪。
在理解了叠山美学风格追求的两种历史传统之后,可以进一步对二者的具体营造之“法”进行研究。当代园林理论界主要受晚明以来画意造园的影响,尤其山水画法往往在叠山中借用相通,画意叠山之“法”多受重视,自刘敦桢先生以来,已有颇多研究成果。动势叠山之“法”的传统,过去受到忽视而研究不足,可作深入关注与探讨。
2.2 营造类型差异:物态与过程
从具体叠山营造实践的角度而言,可以从各种类型方面探讨其中的设计营造之“法”。这在当代园林研究中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大体可从物态与过程两个方面探讨。物质形态方面是目前学术界对叠山之法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主要涉及材料与组合问题,对此有多样类型划分而得到细致认识。
叠山材料对于营造原则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不同材料对于假山的风格特点、技术要求的差异极大。如刘敦桢先生的《苏州古典园林》是最早系统研究阐述传统造园中各要素营造方法的专著,对于“叠山”有专门章节,其中的第一部分就是“造山与土石的关系”,即叠山材料方面的问题。叠山材料不外乎土、石,其中又分为“土山”“土多石少的山”“石多土少的山”“石山”四种类别分别加以阐述。这种认识也基本被此后的诸多关于叠山方法的研究加以遵循。此外,对于其中的纯石叠山的“石山之法”,根据石材品种的不同,亦有营造方法的差异,尤其是太湖石与黄石两类常见的叠山用石,各自有不同的方法特点。
在认识叠山材料类别带来的原则性差别之后,如何将叠山材料组合为整体的山体景象、甚至与其他造园要素组合为更具特色的山林或山水景观,是更为复杂与重要的主体问题,也往往是叠山方法中最被关注的方面。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中“叠山”中的三个部分,在材料问题之后的“总体布置”“详部手法”这两个部分,其实就是关于叠山的外部组合与内部组合问题。对于组合问题,石山营造难度最大,尤其需要对其原则的深入认识。这在《园冶》中“掇山”部分已经有诸多论述。如作为外部组合,因所处位置及与主体建筑关系的不同,分为“园山”“厅山”“楼山”“书房山”等等;作为内部组合,主要就是石山各种部位的方法原则,就此更直接有“法”的论及,如“理山石池法”“理洞法”“理岩法”“理涧法”等。当代的叠山研究也大致延续了这一思路,并在一些细部组合问题、以及具体技法上有更多探讨。
关于设计营造过程的叠山之法,即从选址(包含位置、尺度等)、设计(包含立意、布局、细部等)、施工营造、乃至落成后的命名题点、游赏利用、维护修缮等先后过程方法角度的认识,其中可以分为多个阶段,仍作层次类型的划分。对于古代园林,由于历史材料的局限,相对而言研究并不多;当代一些匠师根据自身经验的论述,较有价值。这一角度的研究中,营造技术本身常是重点关注对象。早在《园冶》中,就重点提出叠石的“等分平衡法”。孟兆祯先生主持撰写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掇山技术”部分,是对假山营造的技术问题最早、最系统而详尽的总结。当代叠石技术正发生巨大的发展变化,这方面的研究也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
对于这些具有类型特点的设计营造原则的总结,一个常见的重要目的还在于在实践中的运用。由于“法”具有适用于不同情境的要求,不在于具体手法、而是抽象稳定的内在原则特征,以此为取向,建筑学中已较为成熟的“类型学”方法可以加以借鉴,有利于抽象总结提取各种深层结构特征,将复杂秩序现象呈现为各类易于把握的结构方式。目前,类型学在风景园林理论中的运用也已得到探讨,对于传统园林叠山的研究也完全可以尝试。类型学的方法中,不仅是类别划分,也在于层次关注;不仅是物态类型,也包含方法、过程的类型;不仅是总结归纳,也在于在新情境下的进行适应转化的设计运用。因此,这样的类型学方法可以是探讨叠山之“法”的重要途径。叠山之“式”:有无与途径
对叠山之“式”的讨论,首先要回应以往“有法无式”的提法,对“式”的“有无”问题进行认识;其次,尝试探讨对“式”进行研究的可能途径。
3.1 关于“式”之有无
阚铎先生提出“掇山有法无式”,陈从周先生又有受到广为流传的“造园有法而无式”,从“无式”的字面含义,常被理解为“式”并不存在,那么对“式”的研究似乎并无意义。针对这种常见误解,“式”的有无问题首先需要探讨。
从中国传统艺术的角度来看,“式”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李泽厚先生在《华夏美学》中指出:“在任何艺术部类里,华夏美学都强调形式的规律,注重传统的惯例和模本,追求程式化、类型化,着意形式结构的井然有序和反复巩固。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提炼出美的纯粹形式,以直接锤炼和塑造人的情感。诗文中对格律、声调、韵律的讲求,书法、绘画对笔墨(笔之轻重缓急,墨之浓淡干湿等等)的高度重视以及山如何画、水如何画的程式规定,《周礼·考工记》对建筑的要求,如双轴对称的‘井’形构图,都表明情感均衡的理性特色极为突出。甚至后世的浪漫风味的园林建筑,也仍然有各种‘路须曲折、山要高低’、‘水要萦回’……等等规范。戏剧中的程式化、类型化、模本化,则更为人所熟知。”作为传统艺术门类之一、传统美学的重要代表,园林及其中的叠山,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
进入到具体历史材料,造园及叠山中的“式”并不罕见。《园冶》中提及大量的“式”,如“兴造论”篇中就说“聊绘式于后”、“园说”篇中有“制式新番”、“立基”篇中有“亭安有式”,等等;书中更绘有大量的“图式”,如“装折图式”“栏杆图式”“门窗图式”“漏砖墙图式”“砖铺地图式”,占据大量篇幅,显示作者对此的重视。如果说这些还是具有强烈可复制性的建筑类式样,对于灵活性显著的“掇山”,《园冶》中仍不时提“式”:如“时宜得致,古式何裁”,是对以往“古式”的关注;“峰”条中有“或数块掇成,亦如前式”,指的是此前所提“上大下小”的程式。此外又提及特定的“笔架式”、“炉瓶式”,尽管未必是完全赞同,但显然有这类“式”的存在。可以看到,《园冶》中除了“法”的论及,还明显关注着有对作为相对成熟营造模式的“式”。
此外,王劲韬还指出画谱对清代叠山之“式”的强烈作用:“在形式层面,对叠山起规范作用的就是大量刊行的画谱。山水画谱作为中国山水画创作经验的总结和浓缩,为统一规范叠山提供了最经典、最成熟的布局和节点创作手法。……清代叠山中,典型的局部如涧谷、飞梁、蹬道、水口、泉瀑等做法,几乎都能从画谱的诸家皴法、画石起手法、泉瀑十法等章节中找到依据。客观上,画谱将深奥抽象的山水画理论简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性很强的图式。极大地方便了普通工匠的学习领会和快速提高。”可见,从字面上来认识“有法无式”、将“无式”理解为“没有式的存在”,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对此,我们还需要进入“有法无式”提出的语境来考察其含义。
从“有法无式”问题被提出的背景及目的来看,这一说法的主旨在于强调一种“法”与“式”的关系,而不是其中一者的有无。如王劲韬认为,“中国叠山理论中,有关‘法’与‘式’的争论实质是文人叠山和工匠叠山的争论。”大致可以这样理解,在文人看来,造园叠山需要灵活性而有意降低“式”的作用;而从工匠角度而言,强调“式”才能有可操作性和基本品质的保证。王劲韬通过分析李渔造园叠山思想的意义指出,“在重视法度之外,还要重视细节,‘有法有式’才能保证园林的创意与施工连续一致,否则一切美妙的艺术创作都将只是一纸空文!”可以看到,对“有法无式”的理解,在于关注内在法则的灵活呈现、反对“一味因袭固定的程式”,而并不意味着否定“式”的存在;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对“式”的偏向负面的认识,也有着具体的时代语境。今日对中国传统造园及叠山的研究,需要超越“有法无式”的简单字面的理解及其时代背景的限制,而进入对“式”的更为深入的认识。
更为深入地对叠山之“ 式”进行理解,需要看到,这并非原则规律所直接所能推导所得的结果,而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匠师逐渐摸索而积淀形成的较为常用的外在营造模式。尽管这在以往常被忽视或轻视、认为即便存在也是僵化的套路而不值一提,但如果不急于做出否定性的价值判断,而是首先从大量案例分析中获得事实判断,本身就是对园林史认识的深化;并且,许多实际操作中被采用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并非匠人不动脑筋的死板教条,而常与实用性、经济性、效果显著性、技术可操作性等问题相关,在历史中逐渐摸索而形成,本身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弹性。仔细总结历史上的叠山模式,并且探讨其中合理性因素,灵活运用于具体实践,是当代对传统造园进行传承的重要途径。
3.2 探讨“式”之途径
在认识叠山之“式”无疑存在的基础上,如何来进行对“式”进行研究?从大量实例中总结各种类别及层次的模式,固然是基本的要求,但要使此研究产生意义,大致有以下的途径。
首先是对“式”的理解要与“法”相联系,认识“式”中之“法”,以理解其产生的原因与机制,并认识其中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理解的“式”所包含的积极价值,而超越以往“有法无式”所反对的机械刻板之“式”。比如孟兆祯先生曾总结出叠山有“‘峰虚五老’‘狮子上楼台’‘金鸡叫天门’等地方性传统程式”,这些叠山之“式”与“九狮山”“十二生肖”等象形叠山的程式一样,以往常被视为负面的教条,但如果明白了其中所蕴含的动势叠山之法,便可理解这些是匠师所总结出的能表达山石生命动势、体现文化内涵的较成熟方式,从而能得到民间的接受而反复采用。又如画意叠山之法中,王劲韬指出山水画谱成为清代可操作性很强的叠山图式,“用则例控制质量、成本,用图谱图式控制引导风格”、“强化制式、借鉴粉本的做法,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保持质量和风格的相对统一”。在许多已有的叠山研究中已经被注意到,作为详部的“常用手法”,其实可视为“式”的运用,如“一池三山”、“下洞上亭(台)”、以及谷涧、飞梁、洞穴、山径等细部营造的模式化处理,除了一些文化上的因素,也往往因其经济与技术上具可操作性强、代价小而效果显著,而有着大量的使用。
在结合与“ 法”的关联、认识“ 式”的内在合理性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叠山之“式”的运用也有高下之别,合目的性的灵活是判断的重要标准。如同不同水准的画家对作为“式”的同一题材、粉本的运用有巨大差异,匠师本身的不同水准会让叠山之“式”的具体呈现会有高下之别;尽管“式”的存在本身能够一定程度上起着控制基本质量的作用,但仅简单注重形式本身、而忽略其中“法”的内在要求,仍然无法获得成功。如对动势叠山中常见的动物象形之“式”,好的此类叠山作品并非在于其确定的某种(或某些)动物般的形式模仿,而是在于从中获得丰富的联想、从而感受活泼的动势与生意;而如果拘泥于“像”某种“式”,就必然是下品。画意叠山中的某些细部之“式”,也不是在于模仿画谱的构图、形象,而要根据需要营构出如画的韵味以及对其游赏的丰富体验。因而对叠山之“式”的研究要关注具体的运用,为“式”而“式”只是水准低下的体现,高明的叠山能够根据“法”的需要而灵活选用“式”(所谓“一法多式”)、以及对同一“式”的灵活处理。
如同对叠山之“法”的总结需要关注对其实践运用,对“式”的研究也要认识将其运用于实践的丰富可能,对此,建筑学中“模式语言”或许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在《建筑模式语言》一书中,美国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提出了模式语言理论,模式语言是和普通语言一样的组合系统,模式相当于词,相当于语法和意义规则的指定模式间联系的模式,组成相当于句子的建筑和场所,利用这些模式加以新的组合可以产生新的设计。这对于传统园林叠山中的模式认识及运用也有启示:如果将叠山的营造视为“语言”,则可以将各种具体程式视为“语汇”,从而在语境中加以理解、并可根据语义需要加以灵活组合运用。模式语言理论不是僵化的设计形式的模仿,而是关注具体空间及生活需要的理性而灵活的设计方法,借鉴这一理论的叠山之“式”研究,也可以在易于理解及操作的同时,获得新的成果。事实上,在风景园林学界,对模式语言理论也已有一些借鉴利用,如王云才教授对传统景观图式语言的一些研究,可以作为可行性的例证。结 语
以内在的学科深入发展与外在的实践迫切需求为共同动力,当代中国传统园林研究中对于探究叠山设计营造规律及技巧的“法”与“式”问题值得重视。对于中国传统园林叠山的“法”与“式”的研究,除了二者关系的认识,更需要进入二者所在的不同层面,既关注丰富之“法”,又超越“有法无式”的简单字面意义而关注“式”的存在及其意义。对叠山之“法”,需从历史风格角度认识动势叠山与画意叠山的差别,以及从实践营造角度认识物态与过程中的各种类型,研究中可借鉴“类型学”的方法。对叠山之“式”,要认识到“有法无式”的特定内涵与历史现实中“式”的明确存在、及其一定的合理意义,并且在与“法”的关联中、合目的性的灵活运用中加以深入理解,“模式语言”的方法可以用于总结与实践的关联研究。以此来研究“ 法”与“式”所对应的相对抽象原则与相对可操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对传统园林假山设计营造的深入认识、及对园林史更加丰满的理解,也可以对实践的思路丰富与水准提高有进一步推动、而对当代传承乃至再创作有积极的意义。以上还只是方法论层面的一些初步探讨,远非深入与全面,期待出现更多的内容成果与方法探究。
第二篇:针对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单片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单片机控制技术”课程信息量大、抽象难懂的特点,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结合教学的实践与经验,探讨了“单片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现有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单片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单片机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工程课程,是我院计算机、数控、矿山机电、机电一体化等多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但是经过笔者近几个学期的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单片机课程抽象难懂、概念多、指令不易记等等。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难度很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
二、单片机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探索。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单片机这门课程比较抽象,而且学生刚刚接触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汇编语言指令及编程等知识,学习起来难度很大,如果一味地采用填鸭式的讲授,学生难免会失去兴趣,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死气沉沉,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学习之初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我在授课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主要做了以下两点:首先,给学生展示单片机广阔的应用前景,列举生活中大量单片机的应用实例,如马路上的交通灯控制,电梯的升降控制,家用的洗衣机、冰箱、热水器和空调等的智能化控制,汽车的车身控制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等。这些我们生活中可以看得见的实物都是由一片小小的单片机芯片控制的。抽象的教学内容与这些现实应用实例相结合,可以给学生一个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的学习目标,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另外,一开始就应把实物和实验展示给学生。可以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拿一块单片机学习板,把简单的器件大体介绍给学生,然后做一个简单的单片机控制的实验,如流水灯、数码管静态显示等。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会在一开始就被激发出来,后面的学习也就不会觉得那么枯燥了。
2、引入“项目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单片机教学一般是将单片机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即根据课本中各章节的顺序,以单片机结构为主线,先讲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再讲指令及软件编程,最后讲单片机系统的扩展及外围器件等。这样的讲授方式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教学效果并不好。基于上述状况,我们采用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采用学生分组协作的形式,以项目任务为教学单元,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完整性,即便只学了一部分知识,也可以去完成与本部分知识有关的项目。比如,在讲完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部分指令之后,可以让学生去做一个闪烁灯和跑马灯的项目;讲完定时器后,可以让学生做一个秒表或者时钟的项目。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习目标明确,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及相互协作的能力,既巩固了学习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应用中,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大大的改善。
3、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单片机课程信息量很大,内容抽象难懂。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将传统课堂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的理论多样化、生动化,而且还可以将重难点知识内容通过多媒体进行多次重复或加重强调等演示,便于学生记忆。实践表明,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丰富了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以前在做单片机实验项目时,教师通常是在上前一节理论课时,把下节实验课的内容和步骤介绍给学生(比如一段汇编程序的编制过程),但是学生在上实验课时往往已经把上节课的内容遗忘了,因此在实验课上教师不得不对大多数学生重新指导一遍,这样既浪费了很多课堂时间,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大大降低。现在我们在给学生做项目的过程中,引入了教师授课系统软件,教师可以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穿插进行试验项目的讲解。教师在计算机上的每一步操作都能通过此软件显示在学生机上,老师可以边操作边给学生讲解,相当于同时给每一个学生进行辅导,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另外,教师授课系统还能监督学生的操作过程,防止学生上机时间上网、聊天、打游戏等,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单片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教学改革也不断地面临新的改革和创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紧跟发展潮流,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不断进行新的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俞国亮MCS—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永枫单片机应用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詹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4]赵玲唐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教学研究[J]。成都:高等教育研究,2008。
第三篇:问题导入式“五步研究法”的架构与实践
因为研究目标、行进路径、知识背景和科研能力的不同,大学教授、科研人员做的课题研究与中小学教师做的课题研究应该有所不同,然而,基层学校的一线教师却深受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影响,走入了经典却又繁琐的教育科研之路,耗费严重,收获甚微。中小学教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研,这个问题到了非认真思考不可的时候了。——题记
问题导入式“五步研究法”的架构与实践
【摘 要】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特别是课题研究深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影响,走入经典却又繁琐的道路。本文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了一套简约而适用的‚问题导入式‘五步研究法’‛,把繁琐的科研方法简化为‚找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付诸实践——经验总结‛,符合教师需要,深受教师欢迎。
【关键词】问题导入、五步研究法、建构、实践。
【作 者】刘永和,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南京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南京市社科院兼职研究员。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从2004年开始提出“个人课题”的概念以及研究方式,2005年对“个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2006年正式启动“个人课题”的申报与研究,2007年第二期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4200项,申报数占全市教师的10%。事实证明,“个人课题”受到基层学校一线教师的欢迎,特别是受到广大青年教师的热捧。于是,“个人课题”的研究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非解决不可。
在两年的“个人课题”研究的实践中,院所的研究模式和学校的研究模式的并行与碰撞,专家的研究方法和教师的研究方法的对峙与比较,理想的指导计划和实际的指导情况的相合与矛盾,让笔者陷入深深的思考。于是,笔者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作了详细的比较和鉴别,为“个人课题”这样的小型的甚至是微型的课题量身订做了一种研究方法,称之为“问题导入式‘五步研究法’”,并用两年的时间,边实践,边思考,边改进,已经逐渐成熟。“问题导入式‘五步研究法’”就是将复杂的研究过程简化为“五步”: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策略——付诸实践——经验总结。洗尽铅华始见真。
一、直入问题:从课题到问题,删繁就简
课题研究一定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如果不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那也就不需要研究课题。因而,选择课题应该是从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的,而制定研究方案也应该是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没有问题也就没有课题,没有问题也就无须研究。因此,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明确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是否“真问题”。
首先是有无“问题”。当前,“有课题无问题”的教育研究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许多研究者选择的课题不是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选择的。许 多课题是为了想做一件事情,不是想解决一个问题,更不是要解决重大问题。比如,《中学生“读名著、诵名诗、学名人”活动的研究》就是一个研究问题不够清楚的课题。既看不出这种“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看不出这种“活动”具体明确的目标,而且,三种“活动”指向也不完全一致。应该说,课题方案的制定者自己也没有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也许只是想弘扬古典文化,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这就是我所说的是要做一件事请,而不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
其次是有无“真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真问题”?具有“问题性”的问题才是“真问题”,而具有“问题性”的问题一定是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才能够解决(也许不一定能解决)的问题。也只有解决了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真问题”,才能支撑学校办学目标,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解决学校重大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研究中,“伪问题”“浅问题”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比如,《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研究》,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是,研究者根据专家学者的建议、根据重大立项的课题、根据行政领导的意志来选择研究项目是其主要原因。
再次是有无“实问题”。研究者选择的问题应该确实是他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许多的课题研究方案中,研究者研究的问题前后不一致,针对性不强,还有不相干的问题出现。比如,“有效教学”的研究者先研究“低效教学”,希望研究出“高效教学”来,课题方案就出现了研究目标模糊的现象。要研究“有效教学”应该先研究“无效教学”,检查产生“无效教学”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让“无效教学”逐渐成为“有效教学”;如果我们因为教学效益低,要研究“高效教学”,那么,应该先研究“低效教学”,解决了“低效教学”的问题,就会向“高效教学”靠拢。经过现场对话,我发现,课题研究者其实想研究的不是“有效教学”,而是“高效教学”。
二、细析原因:从现象到本质,把握关键
“真问题”找到了,那么下一步,就应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是问题的根本。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因此,这些原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据。然而,问题的原因又往往是复杂的,需要研究者深入、细致、准确地搜寻、归类和整理。原因的分析需要调查研究,可以问卷,可以访谈,可以观察,可以进行文献研究,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问题的原因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条件和保证。
原因需要完全。一个问题的出现,原因往往是众多的,只有把这些问题的所有原因都找出来,我们的研究才有了充分的根据。比如,《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者经过周密调查,了解到小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大约有教师的严厉、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农村学生见识不广、学生家长要求孩子“听话”,等等。这样,学生、家长、学校三个方面的原因都找出来了,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了充分和足够的依据。
原因需要深入。问题的原因是有层次性的,原因的背后还有原因,如果我们只看见浅层次的原因,而忽视原因背后的原因,那么,我们有可能会像唐吉珂德大战风车。比如,《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研究》课题研究者已经研究出三个方面四个原因,但是,如果我们不深入研究,就很难发现原因背后的原因。“教师的严厉”是一个原因,严厉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但是,教师为什么要“严厉” 呢?是因为教师认为自己一定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为什么教师为了对孩子未来负责就要严厉呢?因为“严师出高徒”,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问题的原因根究到文化的层面应该说是很深入了。
原因需要分主次。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众多的和复杂的,也许会多到让我们难以辨别,我们需要把诸多原因尽可能地找出来,但是,更加主要的是我们需要分出主要和次要。《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研究》研究者已经找出四大原因:教师严厉,方法不当,学生胆小,家长教育等,那么,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需要在哪个方面花更大的气力呢?我以为还是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不当,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久而久之让学生形成了“你说我听”的习惯,这是主要原因,因为这种影响时间长,覆盖面广,极容易造成小学生课堂沉默。抓住了这个主要原因,我们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当然,不同的学生的课堂沉默的原因也会不尽相同,如果能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原因,那么就更具有针对性了。
三、巧拟对策:从问题到策略,针对原因
如果说,找出问题,分析原因,还属于分析“已知”的话,那么,巧拟对策则属于探究“未知”,属于创新创造了。针对“这个”问题,依据“这些”原因,我们究竟怎么办?制定相应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的目标。
一是改造原因。是原因造成了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改造原因。《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研究》原因大约有四:一是教师严厉的态度。我们应该教育教师,引导教师懂得什么叫严而有度,严中有爱,严得让学生能够接受。二是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启发教师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学生见识不广。农村学生生活的环境狭小,见识不够广阔,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增加农村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城乡手拉手,开展各种学生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胆量。四是家长的影响。农村家长常常教育孩子,上学要听老师的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学生进入校园,就是听老师的教诲,课堂“沉默”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应该教育家长,教育学生,教学需要“相长”,学习需要互动。把这些原因改造好了,课堂“沉默”不一定都能解决,但是,新了课堂“沉默”应该不会继续产生。
二是正面引导。改造原因,对于解决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改造原因不一定能够根治长期形成的习惯,因此,我们还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进行正面引导。在《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研究》的问题上,我们先要改造四大形成原因。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根据问题采取其它策略,进行正面引导。比如,我们能否把学生课堂的积极表现与学生的成绩单填写联系起来?把学生在课堂的上的表现记录在成绩单上,以促进学生上课积极参与。我们能否把学生课堂的表现与先进评比结合起来?课堂上不能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者不得评为优秀学生,引导优秀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发言,带个好头。
四、付诸实践:从计划到实施,行动研究
对策制定好了以后,问题并不一定就解决了。我们制定的对策往往具有理想的成分,而理想与实际往往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把理想的设计付诸实践,放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是科学实验。实验研究讲究三个变量:自变量、应变量、无关变量。自变量是我们要采取的措施,应变量是实验应有的结果,无关变量则是“干扰变量”,它会影响实验的精准度,因此,我们就要尽量排除干扰。实验班和对照班分班情况应该大体相当,这样,实验班的结果才有较强的说服力。实验前进行“前测”,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具体情况;实验后进行“后测”,整理相关数据与“前测”进行对照,以证明实验的效果。实验研究法比较复杂,要求很高,我所说的也只是“准实验法”。
二是行动研究。一项很好的计划,一个巧妙的设想,从理论上说,可能都会成功,但是,事实却常常并非如此。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是独具个性的儿童,因此,教育往往更加需要实践能力,更加需要实践智慧。当我们把自己的设计、方案付诸实践的时候,有两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一种是恰如所料,自然成功;另一种是不如所料,没有成功,或许恰好相反;于是,我们还需要根据研究反馈,对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修正,使之向成功的方向发展。此路不通,另辟蹊径,直到研究达到预期要求为止。
五、经验总结:从经验到理论,指导实践
课题研究有了预期的效果,应该说课题研究基本成功了,但是,最后的经验总结切不可等闲视之,因为这关系着成果的大小与价值的高低。而且,经验总结需要针对问题,需要解决问题。
经验总结需要实在。经验总结应该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教育实践不可虚构,不可想象,不可艺术加工,否则,也就失去了实验、实践的意 义了。许多问题应该隐藏在教育实践的背后,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发现其意想不到的规律。比如,我们研究课堂批评的艺术,那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实验,什么方法在什么情况下效果好,在什么情况下效果不好,分析为什么。这样的经验总结才是真实的和可靠的。否则,我们就可能是“闭门造车”,甚至是缘木求鱼。
经验总结需要理论。经验是由实践得来的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经验,不能将它上升到理论,用理论加以解释,那么,我们的经验有可能只是一种局部的和狭隘的东西,如果把这种局部的狭隘的东西夸大了,认为是普遍真理,那就是经验主义,而经验主义是要不得的。我们必须将研究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用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解释教育经验,将经验凝练成策略、方式、模式等,这样的策略、方式、模式就具有了典型意义,就可以复制,可以推广,就具有了更高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问题导入式‘五步研究法’”是以简洁、适用、高效为目标,依据典范的教育科研方式、方法,吸取“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的精髓,根据一线教师的工作实际和研究水平,制定的符合教师个人进行教育科研的方法。它是南京市“个人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也许也是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