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七十载,扬帆奋进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姚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推荐五篇]

时间:2021-02-04 15:2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砥砺前行七十载,扬帆奋进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姚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砥砺前行七十载,扬帆奋进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姚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第一篇:砥砺前行七十载,扬帆奋进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姚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砥砺前行七十载扬帆奋进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姚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一、引言

姚安县位于楚雄州西北部,地处北纬25°13′~25°45′,东经100°56′~101°34′,县人民政府驻地栋川镇,海拔1870米。东邻牟定县、南连南华县,西与大理州祥云县接壤,北接大姚县。南(华)永(仁)公路穿境而过,广(通)大(理)铁路在县境有弥兴镇小苴火车站。县境东西横距64千米,南北纵距48.5千米,国土面积1699平方千米。距州府楚雄市城区78千米,距省会昆明市城区243千米。2018年末,姚安县辖栋川、光禄、前场、弥兴、太平官屯6镇和适中、左门、大河口3乡。全县共64个村民委员会,13个社区,1205个村(居)民小组。辖区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8.6%。

二、70年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姚安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促进民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70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新中国诞生时,我县经济基础极为薄弱,1952年我县国内生产总值仅为82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3元。经过长期努力,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0.08亿元跃升至2018年的51.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44倍,年均增长7.3%,期间1988年突破1亿元、达到1.33亿元;

2005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45亿元;

2010年突破20亿元、达到20.47亿元;

2014年突破30亿元、达到32.9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73元增加到2018年的24920元。

——70年来,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1952年的86:8:6演进为2018年的30.8:22.2:47.0,与1952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了55.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调了14.2和4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类型由1952年的“一二三型”转变为2018年的“三一二型”,第三产业已成为支撑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产业结构正向着合理化方向发展。

——70年来,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建国初期,我县农业生产基础单薄,“靠天吃饭”现象明显,粮食产量较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县农业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52年1625万元跃升到2018年27.65亿元,按可比接计算,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96倍,年均增长7.8%,期间1988年突破1亿元、达到1.14亿元;

2008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72亿元;

2013年突破20亿元,达到22.02亿元;

2018年突破25亿元,达到27.66亿元。粮食产量由1952年的37600吨,增加到2018年的105553吨,是1952年的2.8倍,年均增长1.4%。油料产量由1952年的70吨,增加到2018年的7322吨,是1952年的104.6倍,年均增长6.9%。肉类产量由1952年的1136吨,增加到2018年的23773吨,是1952年的20.9倍,年均增长4.4%。

——70年来,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解放初期,全县工业发展基础薄弱,整体水平较低。1952年全县仅有工业生产企业1户,工业总产值146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5年突破1亿元,达到1.05亿元;

2007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26亿元;

2010年突破20亿元,达到20.47亿元;

2012年突破30亿元,达到39.90亿元;

2013年突破40亿元,达到45.66亿元,2015年突破50亿元,达到55.19亿元。2018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户,工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达到20.68亿元。经过70年发展,姚安县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工业体系不断完善,对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70年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投资规模持续扩大。195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有62万元;

2000年突破1亿元、达到1.73亿元;

2009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46亿元;

2013年突破20亿元、达到24.43亿元;

2013年突破30亿元、达到33.04亿元;

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57亿元,增幅达31.2%,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动能,对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7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县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很低。195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8元,由于人口增长快,积累和消费关系不合理等原因,197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仅为102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780元,比2004年增长3.92倍。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70元,比1952年增长388.2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加。1952年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万元,1979年突破100万元、达到100万元,1987年突破1000万元、达到1130万元,1995年突破1亿元、达到1.26亿元,2009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93亿元,2013年突破20亿元、达到24.94亿元,2016年突破30亿元、达到31.68亿元,201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46.52亿元,是1952年的93040倍,年均增长17.76%。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52年0.41元跃升至2018年的22064元,是1952年的53814倍,年均增长16.84%。随着收入较快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年由上升至2018年的16.75亿元,是1952年的835倍,年均增长10.1%,期间1978年突破1千万元、达到1154万元,1997年突破1亿元、达到1.15亿元,2014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45亿元,2018年达到16.75亿元。201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21885元,全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9357元。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8年末,全县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65.8辆、108.5台,人均住房面积达47.1平方米;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41.4辆、105.2台,人均住房面积达44.7平方米;

比改革开放初期大幅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已由2004年的4.36下降至2018年3.11。

——70年来,财政实力大幅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建国初期,我县财政十分困难。1952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13万元,1978年增加到293万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91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进入新世纪后,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连续跨越,2011年达到1.05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14亿元,是1952年的2415倍,年均增长11.77%。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70年来,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提高,1952年城镇人口仅有0.98万人;

1978年突破2万人、达到2.69万人;

2018年达到5.41万人,比1952年增加4.43万人,是1952年的5.5倍,年均增长2.4%。城镇化水平由1952年的0.8%上升到2018年的39.92%,提高了39.1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5.7个百分点。

——70年来,教育设施不断改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建国初期,姚安县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差,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44.6%,专任教师473人,其中,小学455人,普通中学18人;

在校学生1.4万人,小学1.35万人,普通中学0.05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义务教育得到不断完善,2005学龄儿童入学率首次达到95.5%,后续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到2018年,全县学龄儿童毛入学率99.97%;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38.76%;

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13.2%;

高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76.2%。残疾儿童入学率96.6%。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100%、100%和100%。全县拥有高中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初中9所、小学70所、幼儿园82所,拥有教职员工2265人(含幼儿园),专任教师1775人(含幼儿园),在校生(含幼儿园)20455人。

——70年来,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建国初期,全县有卫生机构1个,卫生机构床位20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36人,其中医生2人。改革开放以来,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公共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医疗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建立健全。2018年末,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0个,其中:县级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1个,私立医院2个,村卫生室9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95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6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083张,其中:县级医院782张,乡镇卫生院301张。

——70年来,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建国初期,我县农业生产方式十分落后。随着人口较快增长,农民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农村建设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农村交通、通信明显改善。到目前为止,姚安县路网总里程2216.1公里,其中国道1条46.49公里,省道2条97.9公里,县道19条192.2公里,乡道89条455.8公里,专用公路4条14.3公里,村道697条1409.5公里。全县共有二级公路(南永公路)37.5公里,三级公路52.7公里,四级公路678.3公里,等外公路1447.6公里。全县9个乡镇均实现通油路,77个村委会全部通硬化路面,全县所有自然村全部通路,其中已硬化1606.7公里,基本形成了以两条省道为主干,县乡公路为骨架,遍布乡村的农村公路为联络的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网络。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18年末,实现了全县77村(居)委会1205个村民小组通自来水、通公路、通电话,电视信号覆盖率达100%。

——70年来,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为2020年建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姚安县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特别是近年来,姚安县深入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扎实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和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减贫成效十分明显,到2017年末全县实现脱贫出列贫困村4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2493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末的14.56%下降到2017年末的1.2%。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我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开拓奋进,攻坚克难,努力促进姚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创造新辉煌!

第二篇:新中国成立 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

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 现代农业擘画新蓝图

——新中国成立 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

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农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不仅用不到世界9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 人口,而且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优良。改革开放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全面铺开深化,为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 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 护制度,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现代农业发展擘画新蓝图。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

(一)粮食生产跃上新台阶,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新

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在不懈探索和制度创新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000多亿斤,1952年为 3000多亿斤,土地改革后粮食生产有了一定发展,但未能突破 4000亿斤,直到 1966年达到 4000亿斤,从 3000多亿斤到 4000多亿斤用了 14年时间。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 6000多亿斤,从 4000多亿斤到 6000多亿斤用了 12年时间。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农产品提价、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激 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粮食产量 快速增长。全国粮食总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确保了国家粮 食安全,吃不饱饭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8000亿斤,6年间登上两个千亿斤台阶,到 1993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 9000亿斤,用了 9年时间,此后 14年间分别于 1996年、1998年和 1999年三次达到 10000亿斤,之后粮食产量有所波动,到 2007年又重新站上 10000亿斤的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一再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前期连续多年增产、起点较高的情况下,再上新台阶。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2000 亿斤大关,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突破 13000亿斤,之后的几年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上。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158亿斤,比1949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2.6。

(二)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从棉花生产来看,1949年全国棉花产量 44万吨,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一系列政策鼓励种植棉花,我国棉花生产迅猛发展,1984年全国棉花产量达到 626万吨的历史阶段高点。2000年后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棉花产量迅速攀升,2007年达到 760万吨历史最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棉花生产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平稳发展。2018年全国棉花产量为610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12.7倍,年均增长3.9。从油料生产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油料消费需求逐步增加,油料生产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油料 产量在前期处于较高水平的基础上,突破并站稳 3200万吨台阶。2018年全国油料产量达到 3433万吨,比 1949年增长12.4倍,年均增长3.8。从糖料生产来看,1949年全国糖料产量仅有 283万吨,1978年增加到 2382万吨。改革开放后,糖料生产发展迅速,产量日益增加。2018 年全国糖料产量 11937 万吨,比 1949年增长41.1倍,年均增长5.6。

(三)林业产业健康发展,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护林造林等措施建设和发展林业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化,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林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经济林产品、松香等主要林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绿色富民产业蓬勃发展。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2018年全国木材产量8811万立方米,比1952年增长6.1倍,年均增长3.0;油茶籽产量263万吨,增长9.6倍,年均增长3.6。国家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推进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和湿地保 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林 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 707万公顷。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绿色 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林业生态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 31259万公顷,比 1978年增长17.0;森林面积达到20769万公顷,增长80.2;森林覆盖率21.6,提高9.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151亿立方米,增长67.6。

(四)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极大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畜产品供应总体不足。改革开放后,特别是 1985年国家放开猪肉、蛋、禽、牛奶等畜产品价格后,大牲畜、生猪等传统养殖业发展迅猛,家禽养殖加快发展,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稳居世界第一。

从猪牛羊肉总产量来看,1952年全国猪牛羊肉总产量仅有 339万吨,2018年增加到 6523万吨,增长 18.3倍,年均增长4.6。在主要肉类品种中,1980年猪肉产量1134万吨,2018年增加到5404万吨,增长3.8倍,年均增长4.2。1980年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 27万吨和 44万吨。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牛羊肉消费需求持续增加,推动牛羊生产快速发展。2018年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 644万吨和475万吨,比 1980年分别增长 23.0倍和 9.7倍,年均分别增长8.7 和6.4。

从禽蛋产量来看,改革开放后我国禽蛋产业迅速发展,禽蛋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018年全国禽蛋产量达3128万吨,比1982年增长10.1倍,年均增长6.9。从牛奶产量来看,改革开放后牛奶生产快速发展,牛奶产量稳步增长。1980年全国牛奶产量 114万吨。新世纪以来,随着奶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奶业进入飞速发展期,牛奶产量从 2000年的 827万吨,增加到 2006年的 2945万吨。2008年后我国奶业进入产业调整期,牛奶生产平稳发展。2018年全国牛奶产量 3075万吨,比 1980年增长25.9倍,年均增长9.1。

(五)渔业繁荣发展,水产品供应充裕

我国渔业生产快速发展,水产品产量实现了由总体匮乏向总体充足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深化和渔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渔业“以养殖为主”发展方针的确立,我国渔业开始繁荣发展,水产品总产量自 1989 年起稳居世界首位,城乡居民“吃鱼难” 的问题得到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了生态优先、养捕结合、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我国渔业进入绿色发展期。2018年全国水产品产量 6458万吨,比 1949年增长 143倍,年均增长7.5。

二、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协调性明显增强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农业实现了由单一以种植业

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产值构成来看,1952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四业产值的比重为85.9,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6、11.2 和1.3。改革开放后,林、牧、渔业开始全面发展,农林牧渔四业结构日益协调合理。2018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四业产值的比重为57.1,比1952年下降28.8个百分点;林业占5.0,提高3.4个百分点;畜牧业占26.6,提高15.4个百分点;渔业占11.3,提高10.0个百分点。

从种植业内部来看,种植业生产由单一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向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转变。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近三年来累计调减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 5000多万亩,调减低质低效区水稻面积 800多万亩,增加大豆面积 2000多万亩,粮改饲面积达到 1400多万亩。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各类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生产发展迅速,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规模扩大,粮经饲协 调发展的三元结构正在加快形成。

(二)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主产区优势日渐彰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持续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分和优势农产品布局,支持优 势产区发展,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趋优化,主产区优势逐渐彰显。

从粮食生产来看,粮食主产区稳产增产能力增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增大。2018年主产区粮食产量合计10354亿斤,比 1949年增长 5.7倍;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为78.7,比1949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在主要粮食品种中,小麦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和江苏等省份,2018年5省小麦产量合计占全国小麦产量的79.3,比1949 年提高 23.8 个百分点。从经济作物生产来看,棉花、糖料等也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棉花向优势产区新疆集中。随着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新疆棉花生产不断扩大。2018年新疆棉花产量51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比重达83.8。糖料向广西、云南和广东 3省(区)集中。2018年广西、云南和广东3省(区)糖料产量合计为 10346万吨,占全国糖料产量的86.7。另外,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烟叶、茶叶等产品生产也都形成了优势区域和地区品牌。

(三)农产品品种结构不断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8 年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比为30,节水小麦品种面积占比为2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6 以上。截至2018年底,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 12.2万个。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成效明显。2018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653万吨,比2015年减少369万吨,下降6.1。2018年全国农药使用量 150万吨,比 2015年减少 28万吨,下降15.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4,农用地膜回收率达到60。

三、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一)农田水利条件明显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国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兴修农田水利,深化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农田灌溉条件明显改善。据水利部统计,2018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10.2亿亩,比1952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1.9。深入开展“沃土工程”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6.4亿亩,完成 9.7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二)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长,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 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主要依靠人畜力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转变。1952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仅 18.4万千瓦,拖拉机不到 2000台,联合收获机仅 284台。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加,农作物机械化率大幅 提高。2018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 10.0亿千瓦,拖拉机 2240万台,联合收获机 206万台。2018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其中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农业机械拥有量较快增长,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把农民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高强度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

(三)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科技驱动作用增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坚持科教兴农战略,不断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超级稻推广项目等持续推进,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推动作用日益增强。据科技部资料,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比2005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受过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 3467万人。

四、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

(一)农村土地流转深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三权分置”制度的确立,农村承包地更加有序流转。2004年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为 0.58亿亩,到 2018年,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了 5.3亿亩。农村土地流转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在规模、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引领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16年耕地规模化(南方省份 50

亩以上、北方省份 100亩以上)耕种面积占全部实际耕地耕种面积的比重为28.6。2016年末规模化(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养殖生猪存栏占全国生猪存栏总数的比重为62.9,家禽规模化(肉鸡、肉鸭年出栏 10000只及以上,蛋鸡、蛋鸭存栏 2000只及以上,鹅年出栏 1000只及以上)存栏占比达到73.9。

(二)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现代农业活力增强

国家着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大量涌现。截至 2018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 217万个,家庭农场 60 万个。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大量农民工、中高等学 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加入新型职 业农民队伍,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截至 2018年,各类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达 780万人,为农业生产引入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完善,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要素,增添新活力和持久动力。

(三)新型生产模式快速发展,拓宽了农业生产时空分布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设施农业、无土栽培、观光农业、精准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发展。我国的设施农业在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园艺产品产业上取得明显突破,各类大棚、中小棚、温室等农业设施增长较快。2018年末全国农业设施数量 3000多万个,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近4000万亩。设施农业、无土栽培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突破了资源自然条件限制,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拓宽了农业生产的时空分布,为城乡居民提供丰富的新鲜瓜果蔬菜。同时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机械 化、规模化、产业化、精准化发展,加快推动了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发挥了战略后院和压舱石作用,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新局面。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发展中依然存在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平衡,要素配置 不合理等问题,农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是需要着力加强的领域。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

科技发展大跨越 创新引领谱新篇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

新中国的成立点燃了中华民族科技复兴的希望。70年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跨越新世纪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到党的十八大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到确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中国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壮大,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 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并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一、奠定基础,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几乎从零开始起步。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在“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方针指引下,国家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技体 系,打破封锁,发奋图强,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自强的灵魂。

(一)科技体系初步布局

新中国诞生之初,国家百废待兴,科技基础更是极为薄弱,亟待改善。1949年,以中国科学院成立为代表,各地区

各部门相继开始布局建立一批科学研究机构。1956年,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制定了国家首个科技发展长远规划——《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专题研究部署科技发展问题,拟定了多项当时发展急需的重大科技任务,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至“文革”以前,全国科研机构已经从新中国成立伊始的 30多个

增加到 1700多个,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从不足 500人

增加到 12 万人,初步形成了由中科院、高校、产业部门、地方科研单位和国防部门五方面组成的科学技术体系。

(二)拼搏精神影响深远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以钱学森、华罗庚、朱光亚等为代表的海外专家学者破除一切艰难险阻,怀抱对祖国的浓浓感情,纷纷归国效力,为新中 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到 1957年,归国的海外

学者已经达到 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中大多数人成为了新中国各个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 代,带领着全国科研人员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奇迹,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首创成果举国振奋

这一时期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下,迅速涌现出了一批追赶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1958年,我国第一台

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随后,半导体三极管、二极管相继研制成功;1959年,李四光等人提出“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70年代初期,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这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重要成就,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砥砺前行,科技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

“文革”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受到了极大冲击,发展陷入停滞。改革开放犹如一场及时雨,涤云荡雾,我国科技事业由乱到治,由衰到兴,迎来了新的春天。在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使全国上下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此后一系列科技规划、计划相继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大幕开启,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科技规划相继出台

改革开放后,为尽快改变科学技术落后状况,中央审时 度势,对科技发展进行全面系统规划。1978年,国家制定了

《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 8个

发展领域和 108个重点研究项目,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1986-2000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首次强调了科技 发展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促进了技术成果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上世纪 80和 90年代,国家又相继研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1991-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等,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前景和方向。这一系列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成为改革开放后直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向前发展的驱动器。

(二)重大计划顺利实施

为保证各项科技规划落地生根,加强对科技活动的管理和引导,有效配置科技资源,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科技计划。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 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集中解决重大问题的科 技攻关(支撑)计划、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面向 农村的星火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国家累计向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 投入资金超过 310亿元,科技攻关(支撑)计划投入近700

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累计安排资金约 350亿元。各项计划顺利实施,成为这一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签,也为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逐步确立,原有的科技体制在新的历史时期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1985年,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启了中国科技体 制改革的大幕。此后相继推出了科技拨款制度改革、科研机构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等重大制度改革举措;制定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以及自主创新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探索形 成了科学基金制、科研课题制以及技术合同制等先进科研管理机制。创建了科技园区,开辟了技术市场,优化了科研资源布局,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加速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结合。时至今日,科技体制改革仍在不断深化和完善,改革为我国科技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内生动力。

(四)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彰显

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我国科技力量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的同时,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大幅提升。这一时期,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新兴产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科技能力持续增强,重大产品、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科学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以及系统成套水平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工程建设和举国盛事,“中国制造”走遍世界。科技在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方面发挥了先导作

用,在应对和处置传染病疫情、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国防 安全等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三、创新引领,迈向科技强国新征程

进入新世纪以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 涌,我国科技发展再次面临重大机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 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作为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发展再次提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绩,实现了从过去的追踪跟跑逐步向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踏上了从科技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一)科技投入大幅增加

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不断 壮大;改进项目管理评价机制、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等政策使科研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2018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 419万人年,是

1991年的 6.2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在 2013年超过美国,已连续 6 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研发经费规模和强度实现历史性突破。随着经济实力跃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达19657亿元,是1991年的138倍,1992-2018年年均增长20.0,远超同时期按现价计算的GDP年均增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更是屡创新高,2014年首次突破2,2018

年提升至2.18,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按汇率折算,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

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为8383.6亿元,是 1980年的 130倍,1981-2017年年均增长

14.1。一系列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实施效果凸显。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的企业分别达到 2.44万家和 2.42 万家,分别是 2009年的 3.3倍和 3.5倍,减免金额分别达到 570亿元和 1062亿元,对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研发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科技产出量质齐升

科学论文成果丰硕。2018年,国外三大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会议录索 引(CPCI)》分别收录我国科研论文 41.8万篇、26.6万篇和5.9万篇,数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二、第一和第二位。论文质量大幅提升,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论文被引 用情况,2018年我国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二位。专利发明量大幅提升。2018年,我国专利申请数和授权

数分别为 432.3万件和 244.8万件,分别是 1991年的 86倍

和 98倍。专利质量得到同步提升。以最能体现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为例,2018年,发明专利申请数达 154.2万件,占专利申请数比重为35.7,比1991年提高12.9个百分点;

平均每亿元研发经费产生境内发明专利申请 70 件,比 1991

年提高 19 件,专利产出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知识产权产出取得长足进步。经过多年的深耕厚植,我国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产出大国。截至 2018年底,我国发

明专利申请量已连续 8年居世界首位;当年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二位。2018 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达 737.1万件,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申请人提交马德里体系商标申请量排名世界第三;全年著作权登记量突破 345.7万件,作品、计算机软件

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到 235.2 万件和 110.5 万件。

(三)重大成果举世瞩目

原始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我国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2018年基础研究经费为 1118亿元,是 1995年的62倍,1996-2018年年均增长19.6。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支持下,我国在量子科学、铁基超导、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CIPS干细胞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王贻芳研究员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潘建伟团队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位列 2015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榜首。

高技术领域捷报频传。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高技

术研究发展(863)计划等的支持下,我国高技术领域硕果 频传。神舟飞船与天宫空间实验室在太空交会翱翔;北斗导

航卫星实现全球组网;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斗号无人潜水器创造最大深潜纪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第四代隐形战斗机和大型水面舰艇相继服役。国产大飞机、高速铁路、三代核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成果。

科创基地和平台建设如火如荼。科研基础条件大为改 善,新建了中国散裂中子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科学”号海洋科考船、JF12激波风洞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规范管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截至 2018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达 501 个,已累计建设国家工程

研究中心 132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217 个。

(四)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极大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 展。2018年,我国日均新设企业 1.8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日均新增 5.9万户。截至 2018年底,全国

各类市场主体已达 1.1亿户,越来越多的创客、爱好者以及普通民众参与到创业创新的大潮中来。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增强。各类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投入和产业化活动的主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中企业资金达到 1.35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

经费支出的76.5。据对74.9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调查,有29.8万家当年开展了创新活动,占比达39.9。截至2018

年底,我国已累计认定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 1480 家。创新能力已成为各类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

区域创新梯次联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区域创 新发展的主阵地。高新区数量已由 1990年的 27个发展到

2018年的 168个,区内企业数由 1600家增加到 11.7万家,实现了与国家创新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互动互补、互联互 通。此外,上海、北京两个全国科创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北 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具 特色。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将引领中国创新发展的新高度,成 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外又一区域创新的典范。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科技体制改革活跃了技术

市场交易,极大促进了科技创新资源合理利用和成果转化。2018年,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 41.2万项,涉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服务等方面,成交总金额达 17697 亿

元,是 1991年的 186倍。在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各类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等科技中介组织如雨后春笋。截至 2018

年底,经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达 1952家,各类科技孵化器、加速器逾 4800 家,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融通合作的平台。

(五)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提供专业服务。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我国在质检、气象、地震、海洋和测绘等领域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水平逐年提高。截至 2018年底,全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 36327

家,共有产品质量、体系和服务认证机构 484个,已累计完成对 63万家企业的认证。2018年,全国气象观测站点达到67069个,全年发布预警信息 25万余次,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稳步提升;全国共有海洋观测站(点)124个,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 1928种;全国共有各类科技馆 800余个,每年为 6000 余万人次提供科普服务。

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关键期,高技术制造业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成为带动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5.9万亿元,比

2012年增长55.8。高技术制造业的较快发展得益于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为 3183亿元,比2012年增长83.6,年均增长12.9,比同期工业年

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0,是工业

平均水平的 1.9 倍。

科技创新提升供给质量。技术革新为企业不断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创造了条件。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逾四成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共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 19.2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3.3;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

重为16.9,比2012年提高5.0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项目中,以开发全新产品或者改进产品功能质量为目标的项目占比达到82.4,“中国制造”正升级为“中国智造”。科技创新成为改善供给质量、实现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的重要手段。

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动能。随着“互联网+”深入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大数据、云计算应用不断深化,以 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走向实用,催生出一大批大数据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电子政务、信息惠民、共享经济、平台经济迅速兴起,大力提高了政府治理水平和民众获得感。科技创新引领新动能发展,开辟了经济增长的新天地。

70年来,中国科技事业走过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印证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党的十九大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对新时代如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突破方向、提出了具体任务、剖析了薄弱环节,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使命光荣。蓝图已经绘就,蹄疾还需步稳。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鼎力传承老一辈科技人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勠力同心,奋勇突破,为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懈奋斗。

下载砥砺前行七十载,扬帆奋进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姚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砥砺前行七十载,扬帆奋进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姚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